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蘇教版七上語文評價第三課答案

蘇教版七上語文評價第三課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30 07:09:39

1. 蘇教版七下語文評價手冊的全部答案,包括什麼課後練習什麼的... (要全對的)

必須選我呀
資源與評價語文七下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
一 童年的朋友
1.liǔ zōng chàn zǔ 脯 頰 噗噗 懲罰
2.(1)《童年》 蘇聯 高爾基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2)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 用一根不斷的線 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 終身的朋友 成為最知心的人 成為我最了解 最珍貴的人
3.(1)語言 (2)肖像
4. B
5. A
6.結果:第一個人生意興隆,第二個人無人問津;原因:前一牌子的意思是賣的瓜很甜,後一牌子的意思是賣的都是不甜的瓜。(意近即可)
7.從兩個方面來描寫的,即外貌和語言。作者抓住「頭發」和「眼睛」描寫她的外形美,抓住她的語言來寫她的心靈美,表現了外祖母對後輩的關愛和尊重,表現了外祖母對人性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積極的態度。
8.不能。「還是」表明外祖母即使在生氣的時候,也不忘對後輩的關愛和尊重,更能體現外祖母的心地善良。
9.外祖母對世界無私的愛。
10.C
11.「我」所以視外婆為「朋友」,是因為外婆不僅不虐待「我」,關愛「我」,而且還能平等地對待「我」。外婆把「躲在黑暗中睡覺」的「我」叫醒後,是最多地把生活的知識和思想的蜜送給「我』的人,哺育培養了「我」對生活積極的態度和反抗精神,使我鍛煉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自信的人,所以我視外婆為「最知心」、「最珍貴」的「終身的朋友」。
ﴈ二) 12.拐杖 13.「你是你外祖不能離的拐杖嗎?」 14.意思是:爺爺說我給了他快樂和安慰。(或:我是爺爺心靈上的安慰)
15.願它也是你親切的記憶的拐杖。
16.以景物烘托我的悵惘乊情(或:表現我對爺爺的戀戀不舍)
17.這只拐杖是爺爺最喜愛的用具,冝聚著祖孫之間濃濃的愛意。
三、18.【例文】
姥 姥
如果有人問我你心中最深刻的人是誰?我就會明確的說是——姥姥。
記得,我上了幼兒園。從那以後,我幾乎每天都在姥姥家度過。是誰每天挑食?是誰哭著不吃飯?不用說,那就是我!
那時,每當看到姥姥的慈祥面容,我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為:每當我挑食的時候,姥姥並不生氣,而是哄著我,關心著我並且說:「沒關系,走我給你買好吃的。」說著便領著我去買吃的。不管我買的食物有沒有營養,她都不在乎。而是說:「真會選,不錯!」那時我多麼高興,我好似生活在最幸福最自由的天堂里,什麼事情都由我去做主,甭提我的心情是多麼的豪爽,那時姥姥對我的寵愛讓我感到比吃了蜜還甜。懂事後回想起來才知道那叫浪費。心裡酸楚楚的特別的內疚,吃零食不僅傷害了我的牙,而且傷害了我的身體。我真是後悔莫及,那時花錢真是一種浪費呀!
現在,我說給姥姥聽,她卻和往常一樣笑眯了眼。只是淡淡的說:「知道就好,走我請客。」我聽到這里眼淚奪眶而出。和往常一樣領著手,走向小賣鋪…
現在我長大了,懂得了珍惜,知道買零食不是好習慣,不應該亂花錢。我現在作為學生應該懂得這個道理,改掉不良的壞習慣。
姥姥,您是我的啟蒙者,您的撫育之恩,我終生難忘。

二 一 面
1. sǒu 窘 頹 zì 挲 kāi
2.不能自已 解釋: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造句:略
躊 躇 解釋:猶豫不決。造句:略
3.①《魯迅回憶錄》 阿累 魯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② 我們不願恣情地悲痛,這還不是我們恣情悲痛的時候。
4.①比喻 ②擬人 ③比喻
5. ①A ②F D ③ B ④ A ⑤ B
6.不設置統一答案。
7.C
8.甲:從遠處粗線條地勾勒;乙:從近處細描;丙:面對面仔細地觀察(或說特寫)
9.目的是突出魯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徵——瘦,表現了他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
10.從中可以看出魯迅是一位為革命(為民族、為國家)忘我工作(忘我工作為國擔憂)痛恨反動派,意志頑強的人。
(《原〈〈思,在百草園〉〉改為〈〈三十年的重量〉〉 答案》
11.說明作者不願作為「名流」在歲末頻繁的社會活動中露面。
12.插敘。
13.穆尼老師在觀摩課上用特別難的難題提問我。表現了穆尼老師的誠實和正直。
14.師生感情是純真的,而且歷久彌深。
15.C、E(列舉中學時代老師的學識是為了表現學生對老師敬仰之
,而不是炫耀;師生情義無價,以「三十年的重量」為題,不落套,給人以尋味之感。)

16.【例文】
讀《魯迅愛書的故事》有感
看完《魯迅愛書的故事》,感觸頗多。這篇文章中講到魯迅小時侯在過年時得到壓歲錢後,總是捨不得零花,攢起來買書看。由此,我們知道魯迅在小小年紀時就多麼愛讀書啊!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孩子:有些孩子也能用壓歲錢買點書來看,擴展自己的知識,這很好。但也有一些孩子,拿了壓歲錢後就去打游戲機,甚至沉湎於網吧好幾個小時。還有的用壓歲錢買名牌服裝,跟同學進行攀比。那麼,這些孩子和魯迅小時侯相比,是應該感到汗顏的!我想說:「孩子們,用你的壓歲錢買些有益的書來看吧!看書,不但能使你學到很多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會使你明白很多道理。」
《魯迅愛書的故事》的文章中提到魯迅小時侯不僅酷愛讀書,而且還喜愛抄書,他抄過很多書。顯然,抄書使他得益匪淺。他的記憶力那麼好,讀過的書經久不忘,這與他抄書的愛好是密切相連的。從這聯想到我們自己,不要說小孩,就是很多大人,讀過一本書後,往往隨手扔到一旁。等到某日要用到書中的話時,再去翻尋那本書,卻一時找不到了。因此,我們應該向魯迅學習,養成勤於動筆的習慣。讀書時,看到書中的好詞佳句、精彩的片段,不妨把它摘抄下來。這不但有助於記憶,還有助於語言的積累。久而久之,這必將是多麼可觀的一筆精神財富。
文章中還寫到:魯迅小時侯對於書籍特別愛護。他買回書來,一定要仔細檢查,發現有污跡,或者裝訂有毛病,就不怕麻煩地拿到書店去調換。看書的時候,他總是把桌子擦得乾乾凈凈,看看手指臟不臟。臟桌子上是不放書的,臟手是不翻書的。他還特意為自己准備了一隻箱子,把各種各樣的書整整齊齊地放在裡面,箱子里還放了樟腦丸,防止蟲蛀。讀到這兒,我不由想起了在參加大專學習時,給我們上課的路老師。他曾經在課上講過,他在家裡每逢要看書時,必須把手洗凈,有時,還要點一柱香,然後才定下心來看書。說實話,一開始聽到他說這話時,我不以為然,甚至還暗笑他的「迂腐」。現在看來,路老師這種愛書的做法確實讓人起敬。
魯迅小時侯養成的愛書如寶的好習慣,貫穿了他的一生。我想,魯迅先生之所以會成為一名偉大的文學家,也許,這跟他對書的熱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吧!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魯迅先生,做一個愛書的人吧!

三 我的老師
1.zhì huá bǔ fá
2.迷迷糊糊 :( 神志或眼睛 ) 模糊不清。 心清如水:形容心地純真。
3.現 魏鴻傑 紅楊樹 《誰是最可愛的人》《東方》
4.回憶、依戀、思念「我的蔡老師」為感情線索。
5.示例:①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②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③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
6.②④①③
7.D
8. D
9.「 默默地」一詞寫出了孩子與自己喜愛的老師依依惜別的深情,「漫長」,看似反常,卻更顯出學生對老師的思念與摯愛。
10.不能,因為前文已經著重寫了平時在校內對老師的依戀,用「更」比較之下,突出程度更深。而「很」表達一般。
11.①議論、抒情性的句子:「我是多麼想念我的蔡老師啊……什麼時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
②作用:表達了對蔡老師的思念之情。
12.她 —— 蔡老師 ——你;作用:由敘事到抒情,顯得更加親切
13.「純真的心」 指一個學生對關心自己的老師的無限崇敬熱愛與依戀之心。 對比突出對老師的熱愛之情程度之深。
14.不被理解,委屈、傷心。
15.目的是想讓學生大膽地發揮想像力,多想出幾個答案。
16.一些傳統的教育方法束縛了學生的想像力,不能突出原有的思想框框。
17.面對學生的回答,星子的老師是不高興,星子老師是高興;星子的老師是否定,星子老師是肯定;星子的老師是指責、諷刺,星子老師是鼓勵、啟發。
18.不設置統一答案。
19.【例文】

忘不了他
在我的記憶中,有一個高大的身影,永遠地鼓舞我前進。他,就是王老師。
進入五年級時,一開學王老師便首先介紹了自己。一下課,同學們便圍著他,問長問短,好象一群小天使。而王老師則微笑著回答我們。不過幾天,同學們已經跟他交上了朋友。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日子。在白駒過隙的彈指一瞬,我始終要離開你了,我們要走了,要進入另一階段的學習了。我非常捨不得,為了表達我的一片心意,我買了兩張賀卡,用彩紙包了起來,分別送給兩位老師。說真的,我真有點偏心,送給王老師的是一張較好的賀卡,而送給數學老師的則稍差了點。
可出乎意料的是,那天下午第一節課後,王老師驟然把我叫到辦公室,把我送給他的賀卡還給我,我感到很奇怪。我正迷惑時,他微笑著說:「金輝,你是學生,還不會賺錢,你的心意老師心領了。如果是你親手做的,老師一定收下!」我聽了,眼圈紅了,老師這幾句簡朴的話像烙印一樣,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我心裡默默地想,老師不收我的禮物,我心裡過意不去。忽然我靈機一動,畫了一張老師與同學們在一起的畫像,雖然畫得不怎麼好,但它代表了我的一片心意。我看了看,在畫像兩旁又加上了「師生情」三個字。畫完後,我立刻跑去送給老師,老師這回可收下了,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雖然現在我讀初中了,但我還是忘不了王老師,忘不了他那高大的身影。

四 展示華夏文化魅力
1.A (B項中「摩」應讀「mó」,不能按方言讀「móu」;C項中「相」應讀「xiāng」,表互相,不應讀「xiàng」;D項中,「調」應讀「tiáo」,表配合均勻。)
2.D(院落的「落」應讀「luò」)
3.A (B項中「賦於」的「於」應為「予」,C項中「新頻」的「頻」應為「穎」,D項中「卓著」的「著」應為「著」。)
4. ①慣、聘、任;②徑、尤、成
5.A (「根」確有比喻子孫後代的意思,如「他是劉家的一條根」句中的「根」就比喻後輩兒孫。但是在「我的根在中國」一句中,「根」就不是比喻那個了,考查這句話的前後,這里的「根」應比喻貝聿銘先生的祖祖輩輩及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的本源。)
6.D(「輕妝」,不能與「輕裝」相混。「輕妝」與「淡抹」同義,都指化妝淺淡而不濃艷。)
7.範例:
①一首好的詩歌,往往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像李白的《靜夜思》,流傳至今還為人們吟誦就是明證。
②2008年奧運會的申辦成功,標志著中國已躋身於世界體育強國的行列。
③不要小看我們這些「初生之犢」,我們搞的一些發明創造連大人也想不出來。
④陳小亮思想進步,工作負責,學習勤奮,各科成績名列前茅,又是體育「健將」,他當「三好生」是當之無愧的。
8.C(C「別具匠心」是褒義詞,且多用於文學、藝術作品的構思巧妙,與眾不同。它不能跟「別有用心」相混。)
9.⑴驚人的氣勢⑵高貴的氣質
10.先總起一筆,敘寫中國銀行總部大廈的氣勢恢弘和不同凡俗,以領起下文。接下來第2、3句運用說明和描寫的表達方式,承前分寫它的「氣勢」和「氣質」。最後以感嘆句作結,盛贊了它的活力和情調。從白天寫到夜裡,由室外寫到室內。
11.不能去掉,因為去掉這個形容詞,「氣質」就失去了明確的界定,下文也因之而失去明確的敘寫內容的依據。可以換成「不俗」,但表達效果遠不及「高貴」。「高貴」,高雅華貴;「不俗」,不俗氣。二者比較,前者程度高,用來反映中國銀行總部大廈確切,後者就有些貶低了它。
12.非議 稱贊
13.①破壞了這座具有800年歷史的古建築的風格;②玻璃金字塔的金屬支架的負荷超過了它自身的重量。
14.比喻和擬物。用「巨大的寶石」比喻玻璃金字塔,盛贊了這座建築的無與倫比的價值,用「飛」又稱贊了它的建成速度之快。
15.第一層開頭三句話,寫貝聿銘設計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創造了當代建築藝術最偉大的奇跡。第二層到人們稱贊的話語,寫貝聿銘玻璃金字塔的設計應征,被遴選到採用的過程,通過對比反映了法國人對這一設計和建築的認識轉變。第三層最後兩句話,宕開一筆,概敘貝聿銘設計的建築作品的成功就在於人們由誤解到理解直到接受認可。
16.我們以有限的人類智慧去認識無限的宇宙奧秘,是一個永不終止的過程。
17.比喻探索到知識的相對真理(根據「我們離絕對真理還很遠很遠」一句推測。)
18.應具體地寫出李政道在理論物理研究和推動實驗物理方面取得的一項項成就。
19.細細推究人世滄桑、事物變化應持樂觀進取的態度,不要讓名聲榮譽束縛阻礙自身。(這兩句出自杜甫《曲江二首》。其全詩為: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入。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卧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供師生參閱)
20.C(科學研究雖有專一性,但絕非囿於一隅,更不能成為生活,工作的全部、惟一。事實上李博士現在就把目光投向了一個交叉領城——藝術與科學的結合。)
21.【例文】
駱 駝
有人喜歡看猴子,看那些乖巧伶俐的動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簡陋,於是令人不由地生出優越之感,掏一把花生米擲進去。有人喜歡看獅子跳火圈,狗作算學,老虎翻筋斗,覺得有趣。我看駱駝則是另外一種心情,駱駝扮演的是悲劇的角色。它的檻外是冷清清的,沒有遊人圍繞,所謂檻也只是一根杉木橫著攔在門口。地上是爛糟糟的泥。它卧在那裡,老遠一看,真像是大塊的毛薑。逼近一看,可真嚇人!一塊塊的毛都在脫落,斑剝的皮膚上隱隱地露著血跡。嘴張著,下巴垂著,有上氣無下氣地在喘。水汪汪的兩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淚撲簌地盼望著能見親族一面似的。腰間的肋骨歷歷可數,頸子又細又長,尾巴像是一條破掃帚。駝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隻麻袋搭在背上。駱駝為什麼落到這悲慘的地步呢?難道 「 沙漠之舟 」的雄姿即不過如此么?
我心目中的駱駝不是這樣的。兒時在家鄉,一聽見大銅鈴響就知道送煤的駱駝隊來了,愧無安寧的修養,往往奪門出視。一根細繩穿系著好幾只駱駝,有時是十隻八隻的,一順地立在路邊。滿臉煤污的煤商一聲吆喝,駱駝便乖乖地跪下來給人卸貨,嘴角往往流著白沫,口裡不住地嚼——反芻。有時還跟著一隻小駱駝,幾乎用跑步在後面追隨著。面對著這樣龐大而溫馴的馱獸,我們不能不驚異的欣賞。
是亞熱帶的氣候不適於駱駝居住。動物園的那一雙駱駝不久就不見了,標本室也沒有空間容納它們。我從此也不大常去動物園了。
其實,駱駝不僅是在這炎蒸之地難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陸其命運也是在日趨於衰微。在運輸事業機械化的時代,誰還肯牽著一串串的駱駝招搖過市?沙漠地帶該是駱駝的用武之地了,但現在沙漠里聽說也有了現代的交通工具。駱駝是馴獸,自己不能在野外繁殖謀生。等到為人類服務的機會完全消失的時候,我不知道它將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慘的是,大家都譏笑它是獸類中最蠢的當中的一個;因為它只會消極地忍耐。給它背上馱五磅的重載,它會跪下來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數哺乳動物所拒絕食用的荊棘苦草,它肯飲用帶鹽味的臟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並不是因為它的肚子里儲藏著水,是因為它在體內由於脂肪氧化而製造出水。它的駝峰據說是美味,我雖未嘗過,可是想想熊掌的味道,大概也不過爾爾。像這樣的動物若是從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於引起多少人惋惜。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世界,大家所最歡喜豢養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駱駝這樣的「任重而道遠」的傢伙,恐怕只好由它一聲不響地從這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罷!

五 趙 普
1.hé 篋 hōng 齷齪
2.《宋史》 刻苦讀書 奏薦人才 能以天下事為己任 「 闔戶啟篋取書 」「 跪而拾之 」
3.(1)熟悉 (2)少 (3)大住宅 (4)關上
(5)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6)古代稱諸侯或大官死叫「薨」。 (7)打開 (8)沉著;形容人嚴肅剛正。 (9)對人嫉妒刻薄。 (10)終於
4.(1)連詞,不譯 (2)把 (3)將 (4)連詞,然後
5.(1)擔任 (2)作為 (3)擔任
6.C
7.(1)過了一些日子,(他)把這些舊紙片修補、連結起來,又像當初一樣拿去上奏。 (2)等到第二天處理政務時,處理決斷得很快。 (3)趙普生性沉著,為人嚴肅剛正,雖然對人過於刻薄,但能把天下事當作是自己的任務一樣來看待
8.《論語》 讀書明理,處理事情果斷快速。
9.細節描寫;反映了趙普不顧個人安危為國家推薦人才,表現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堅定的意志。(意思對即可)
10.原來趙普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薦此人,一定是可用之才,今天我就准奏。
11.臣子要向皇上推薦賢才,皇上對人才進行考察,量才錄用。
(原〈〈晏子之晉〉〉改為〈〈王冕僧寺夜讀〉〉 答案
12.①私下的意思②總是(常常)③入迷④安祥的樣子
13.C
14.C
15.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並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後來成功的基石。

【參考譯文】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由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凶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17.【例文】
挑戰自我
已經開學兩個星期,我收獲了快樂,收獲的知識,並且戰勝了自我。要想戰勝自我,首先要敢於挑戰自我。以前上小學的時候,我是比較內向的女生,上課從來不主動發言,老師叫到我回答問題時,我會支支吾吾、語無倫次、前言不搭後語。更沒有語文課前三分鍾演講一說,所以我就更沒有上課主動舉手發言的勇氣了。
但是現在進入初中了,語文有了課前三分鍾演講,可是9月13日由於是新調到那個位置的,所以事前沒有準備稿子,也沒有背,所以9月12日晚上寫完作業後趕緊准備稿子,並且開始背,最後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我還沒有背熟,但是我想挑戰自己膽小的問題,所以我把稿子放在了位置上,走上台後,我不由得緊張起來,不敢看老師的臉,也不敢看同學們的臉和眼睛。雖然膽小,但還是要演講的,於是我的兩隻眼睛只能平視前方的黑板報……
我的演講終於講完了,等演講結束後,掌聲嘩得一片,而我也是急急忙忙走下台去,頓時覺得臉火辣辣的疼,火辣辣的燙,我很高興,不是因為老師表揚了我,而是因為我戰勝了自己,戰勝了我不敢當同學大聲講話的缺點,我戰勝了自己,我很開心!
新學期開始後,我不僅收獲了知識,而且戰勝了自己。每個人都要敢於挑戰自己,才會成功。每個人的成功都是戰勝自己的結果。我們要勇敢的邁出第一步,才會成功。

2.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補充習題答案 最好是全的

用是造句 在新學期的課上,我是緊張的,是興奮的,是滿懷憧憬的,更多的是要汲取知識的甘霖。 有的網上搜得到,我也是才開學,作業多死了!!!!

3.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練習與測試第三課答案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1.人各有志,又不是一定要留在國內拿槍上戰場才叫愛國。再說一個音樂家,你讓他留在哪兒他都沒辦法進行直接的反抗,他只是做了他應該做的事情。
你不妨試想一下,如果你是肖邦,在法國看到波蘭當時的樣子了,你回去又能做什麼。2.
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
,被稱為「鋼琴詩人」。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
演出,為貴族演出卻很勉強。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
授予他的 「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
舒曼稱他的音樂象「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
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
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
臨終囑附親人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個人理解:用如花般華麗的技巧和如詩般美麗的樂句,描述了祖國的民族音樂,蘊含著憂傷而又倔強的精神和對祖國命運的憂傷,用音樂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
3.詩歌和樂譜,寫來為了抒發感情。無論是推敲一個詞合適與否,還是糾結於一個音符的一度高低,同樣讓人痛徹心扉。而奮筆疾書流淌出來洋洋灑灑的野性,也未必是詩人和作曲家放棄嚴謹的荒唐表現。沒有最好的詩人能為一首樂曲和上完美文字,也沒有最好的作曲家能為一首詩歌配上活在人們心中的小蝌蚪。或許沒有完美,才是詩歌與樂曲的完美關系。他們之間保持著恰到好處的矜持和隱私。中文贈給violin一個優美的「梵婀玲」名字,她在內心已經得意了上百年,而奏出的曲子,絲毫不會有那樣的感覺。但願鋼琴「琵阿諾」會是和她一對兒,有距離美的和諧表演,會讓那個流浪漢般的吟遊詩人不知所措呢。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4.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補充習題第十五課題目請抄給我,不要答案的,快點!!!!!!!!!!!

a

5.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重難點是什麼

七年級上《語文》(蘇教版)這本教材採用的是單元組合的編寫體例,但是在內容的編排上更具綜合性。
1、整本教材文本內容主要分為三塊。第一塊是編者的話,優秀的編者的話語可以使知識具有召喚力,與學生產生親和力。這本教材的「編者的話」採用書信的格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新課標主題。第二塊是教材的主體:六大單元的範文系統,每一單元主題鮮明,分別是「親近文學」「金色年華」「民俗風情」「多彩四季」「關注科學」「奇思妙想」。單元主題主要體現在選文上,如第四單元的四篇選文,依次是「春」「三峽」「濟南的冬天」「夏」,皆展示了四季景色的美麗畫卷。選文難度適中,古今中外,均有涉及。本教材二十五篇選文中,現代作品佔83%,外國作品佔25%,文學作品佔66%,科學作品佔16%(統計有交叉),推薦誦讀欣賞的古詩文全是名家名篇。另一塊是三份附錄:分別是應用文示例、名家書法賞析以及字詞表。將應用文寫作的體例採用附錄的形式是一大特色,及在寫作專題中只提出應用文的寫作任務,不講解有關應用文的寫作知識,範文集中編寫在語文教材的附錄中。本冊教材選用的應用文種類包括條據、通知、日常書信、賀信、賀電、賀卡等。名家書法藝術賞析體現了編者對學生藝術素養的注重;字詞表則有利於學生糾正錯誤知識,同時也有利於基礎知識的復習與鞏固。
2、「誦讀欣賞」和「名著推薦與閱讀」兩大板塊的意義在於不僅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文學樣式,如對聯,現代詩,還把整本書的閱讀引入課堂,擴大了學習資源,豐富了語文積累,初步培養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能力,逐步掌握讀整本書的鑰匙。例如教材推薦學生閱讀《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名著,對於七年級,剛剛進入第四學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和作品主人公湯姆年紀相仿,閱讀過程中更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激發他們閱讀整本書的興趣,因而這本名著對於他們再合適不過了。這樣既可以使課程標准提出的讀名著的要求落到實處,又可以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同時為學生進行獨立學習、合作學習創設了學習情境和條件。
3、這本教材每一單元的寫作體例以創設情景為中心,把寫作與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整合為活動教材的體例。教材不去解析作文技法,不去大談口語交際理論,而是把學生引入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語言情境和想像情境,讓學生在這些特定情境中產生表達欲,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應用文的寫作則以附錄的形式,以例文的形式出現,直觀具體,由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在第二、四、六單元設置口語交際板塊,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的情感,盡可能為學生創設真是的交際情境。與寫作教學一線貫穿。第六單元教材設計的「婉轉拒絕」的口語交際專題,借羅斯福任美國海軍要職時婉轉拒絕別人要他泄露軍事機密的無理要求這個幽默故事,三言兩語講清了「既要拒絕,又不傷感情」的交際技巧。「這個引導」,本身就布設了一個情境。兩則口語交際題又各設了一個情境:「爸爸今晚過生日,同學邀請你去看足球賽,你怎樣拒絕。」「一位同學要趁父親出差之便隨父去游泰山,你是班主任,如何拒絕。」這兩則交際題所布設的生活情境和交際情境,顯然可以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互動和自主合作學習。
4、「綜合實踐活動」在本教材中分別設置在第一、三、五單元,依據相關單元主題開展活動把學習過程中的讀寫聽說綜合在一起,富有實踐性,趣味性和知識性。如第三單元的「走進圖書館」,巧妙地設計查書目、看期刊、讀報紙、上網等四項活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僅可以在大體了解「目錄學」知識的基礎上,自由選讀自己需要的各類圖書,而且能學會檢索文本,藉助工具書查找資料,瀏覽報紙雜志,還可以做摘錄、制讀書卡片,口頭交流心得,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網路檢索和閱讀。
因此,本教材的單元總共由四大板塊綜合起來,四大板塊圍繞單元主題相互聯系,相互補充滲透。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圍繞「親近文學」這個主題,先編入中外四位名家的一組文學作品,作為主體課文;接著編入供誦讀的古代詩詞四首和現代詩三首,讓學生在大體理解、感悟、品味的基礎上熟讀成誦。作文「導寫」語,指點學生自己借鑒單元課文歸納出「有感而發」的寫作要旨,並自由地選題作文。最後,組織「我愛文學」綜合實踐活動。整本教材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這樣的優化整合設計,顯然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素質和語文學習效率。
5、教學的總要求: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者要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
6、教學目標
①、思想目標:
在聯系生活的基礎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減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並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其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社會主義道德,使之具有較健康的發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②、知識目標:
懂得記敘文的基本知識,能運用基本知識來閱讀,分析簡短的記敘文。加強朗讀背誦的能力,增強語感,積累語言。
③、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養成習慣積累一定的詞彙 ,能把內心的情感、思想,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學會對生活的觀察和分析、表達。

6.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優佳學案第一課笫三~四題

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那麼,擁有青春的日子便是書中最美麗的彩頁;如果說人生是一台戲,那麼,擁有青春的日子便是戲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說人生是一次從降生到死亡的特別旅行,那麼,擁有青春,我們便可以看到沿途最美的風景。擁有青春我們便擁有了多彩的未來與五色的夢。

人生十六七,我們不再頑皮,而是學會了做一個穩重的自己。我們不再像小孩子一樣嬌氣,也不再為了一點點小事而傷心,而是學會了做一個能忍能承受的自己。擁有青春的日子裡,我們都學會了擁有勇氣也學會了如何去奮斗去進取。我們都在努力,因為我們都明白要利用這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充分表現自己的實力。

我們長大了,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學會了沉默和憂郁。我們常會一個人坐在窗前望著遠處的高樓與那蔚藍的天,回想發生在我們身邊或是精彩或是平淡的一幕幕,回想自己的過去。在我們煩惱時,或許可以一整天不和別人說一句話,我們在思考與緬懷,在感受著青春帶給我們的一點點苦澀……

十六七歲的我們,不明白父母為什麼這么苛刻,老師對我們的要求總是那麼嚴格,我們甚至抱怨這僅有的青春他們都要讓我們在書海學海題海中度過。我們甚至總想問問老師家長:「難道你們的十六七歲也是這樣度過?」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豐富自己的生活。

年輕的我們渴望真正的友誼,也渴望來自親人朋友的那一點點愛與溫情。當你在風雨的街頭漠然無助的時候,是否希望有把小傘在肩頭撐起?當你最失落傷心的時候,是否也渴望幾句真誠溫馨的話語?當你寂寞孤單時忽然收到了遠方好友的來信,你是否真正理解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也曾懷疑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的話,但當幾年的同窗好友分別在即,我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人生十六七,多麼美好的歲月,讓我們都來珍惜。擁有青春的日子,我們不要讓它在茫然與無知中逝去,向著理想去努力,做一個最出色的你!

7.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預習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習、體會課文優美豐富的語言。
【學習重點、難點】:體會優美豐富的語言。
【布置預習】:
1、朗讀課文2遍;
2、抄寫文中優美的語句不少於10句;
3、抄寫預習提示上的字詞3遍。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門」的意思導入。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文學常識,指名回答。
2.指名5個學生上黑板聽寫詞語,其餘的在下面聽寫。
憧憬 裨益 詮釋 斑斕 真諦
師生集體訂正,組內互評。
三、新授
1、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習優美的語言。
(1)布置自學任務:
自由朗讀課文,了解:
①作者為誰打開一扇門;②作者要打開的是怎樣的一扇門;③作者認為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④聯系全文看,題目的意思是什麼;⑤作者的寫作思路是怎樣的,進而思考文章的結構。
(2)學法指導: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隨文圈點;然後小組討論。
學生自學,教者巡視。
(3)討論、啟發。
題目中的「為」,引出行為的對象——「你」(青少年),從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誠意和良好願望。
②作者要打開的是一扇文學之門。
③從文中第2節可知打開文學之門的條件。
④題目是講:把你領進文學領域的入口處。
⑤文章的寫作順序,即作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本文是:親近文學、領悟文學的思路,可分兩部分。
以上問題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經過啟發,學生作答。
2、學習第一部分(1——4節)
(1)學習第1——2節:
自由朗讀本部分,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①本段的話題是什麼?(門)
②第1節中的1、2句的兩個「世界」分別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總合:領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麼人?(青少年讀者)
④第4句與第5、6句分別寫了哪兩種情形?二者形成了什麼?(「打開這些門」與「不想開門探尋」;對比,說明打開門的必要性)
⑤第2接中,作者認為怎樣才能打開這些門?
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後指名回答。
(2)學習第3—4接: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討論:
①第3節在文中的作用;(點題)
②文學的特點是什麼?文學的內容、閱讀的意義是什麼?從第4節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序號)
③中心句;(第12句)
④怎樣理解「高智商的野蠻人」?
方法指導:通過朗讀,給句子標上序號,找出有關句子,再小組討論、交流。
(3)點撥:作者寫作本部分的目的在於讓青少年讀者明白閱讀文學作品的意義所在。
(4)學生齊讀第4節。
四、當堂訓練:
完成《自主學習》第2頁1—4題。
五、布置作業:(語言積累)
熟讀第4節,力爭背誦,並在組內過關。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感受作者筆下的文字的魅力,從而熱愛文學;
2.體會文中優美豐富的語言。
【學習重點、難點】:通過閱讀,感悟文學的魅力。
【布置預習】:
熟讀6---11節,並抄寫其中你最欣賞的一段,准備參加朗讀比賽。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指名三個同學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每人一節)。
二、導入本課的學習,揭示學習目標。
三、新授:
1、自學第5節,思考、討論:本段的寫作內容、作用。
指名回答。
2、學習第6---11節:
(1)學生齊讀。
(2)布置自學任務:
①從內容上看,這一部分採用了什麼方式寫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的?有什麼作用?
(對話方式,從文中第5節「我和文學的對話」可見;用了擬人手法;給人以親切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便於讀者接受)
②本部分的「你」指什麼?(文學)
③這幾段從哪幾個角度分別寫了哪幾個內容,照應上文的哪一句話?
(增長知識、提高修養、豐富感情三個角度;寫了文學的廣闊性、反映社會生活的豐富性、文學內容的時間性、文學作品對讀者的影響、文學作品的真誠和忠實、文學作品愛憎分明幾個方面寫的;照應第4節的中心句)
④作者寫這幾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讀者對文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去打開文學這扇大門)
(3)學法指導:通過反復的朗讀,體會、感悟,先思考再討論。
3、學生自由朗讀,細細品味6—11節,欣賞文中優美豐富的語言。
四、當堂訓練:
《自主學習》第2頁的「語段研讀部分」。先獨立完成,後組內互評。
五、布置作業:
1、寫下你學了本文後對文學的感受;
2、預習《冰心詩三首》。
附:板書設計
為你打開一扇門
趙麗宏
議論大門 門 引出話題
以理激人
初識大門 文學之門 文學的內容、閱讀的意義
打開大門 打開文學之門 對話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

8. 語文同步練習七年級下冊蘇教版第三課我的老師答案

哪個出版社的?、、、、、、、、、

閱讀全文

與蘇教版七上語文評價第三課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