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代文明病答案
同樣能緩解壓來力與緊張,開始意識到運源動的重要性。
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加快新陳代謝,再加以缺乏運動,現代人在「文明病」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長期積累而來的代謝病,所以運動能有效減少文明病的產生現代文明病
現代人的文明病並非由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而是一種由生活上的壓力與緊張。所以說說文明病是大眾體育興起的一個重要因素,越來越注重平時的鍛煉和養生,以及營養的失調
『貳』 現代文明病主要有哪三種
現代文明病:腦血管病、心血管病,惡性腫瘤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叄』 什麼是現代文明病,試析其產生原因
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非傳染性疾病被稱為現代文明病,是現代威脅內人類健康的主要疾容病.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等現代文明病的因素,除了遺傳和先天性因素外,還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如吸煙、喝酒、營養過剩、熬夜、壓力過大等,「現代文明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肆』 下列哪一種疾病可被稱為「現代文明病」() A.急性傳染病 B.肺結核 C.腦血管疾病 D.呼吸
據統計,50年代影響抄人類健康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統疾病,由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為120.3/10萬人,占死亡總人數的16.86%,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疾病. 現在惡性腫瘤的死亡率為140.47/10萬人,占死亡總人數的23.89%;腦血管病的死亡率為127.18/10萬人,占死亡總人數的21.63%;心臟病的死亡率為98.92/10萬人,占死亡總人數的16.82%,是現代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腦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被稱為現代文明病.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遺傳和先天性因素外,還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如吸煙、喝酒、營養過剩、熬夜、壓力過大等. 故選:C. |
『伍』 現代文明病主要有幾種
現代人的文明病並非由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而是一種由生活上的壓力與緊張,以及專營養的失調,再屬加以缺乏運動,長期積累而來的代謝病。
現代文明病分為:「結構病」「能量過剩病」和「神經和精神疾病」。
一、結構病:是人的身體結構(骨骼、肌肉、韌帶、關節)由於長期缺乏力的刺激或者受到的力的刺激不合理所引發的一類疾病。這類疾病又可分為三個種類:1、人類脊柱疾病,主要有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2、人類關節疾病主要有臏骨軟化、股骨頭疾病、肩周炎;3、人類骨骼疾病,主要有骨質疏鬆。
二、能量過剩病:是人體長期能量攝入相對過剩所引發的一類疾病。這類疾病又可分為:1、心腦血管疾病,2、肥胖及脂肪肝,3、糖尿病。
三、神經和精神疾病:是由於精神壓力過重、缺乏必要的身體運動來調節而引發的精神或神經疾病
『陸』 什麼是現代文明病
專家們指出:「健康就是沒病和保持不病」的健康概念已經過時了
『柒』 下列疾病中,不屬於「現代文明病」的是()A.流行性感冒B.心血管疾病C.腦血管疾病D.惡性腫
現在惡性腫瘤的死亡率為140.47/10萬人,占死亡總人數的23.89%;腦血管病的死亡率為127.18/10萬人,占死版亡總權人數的21.63%;心臟病的死亡率為98.92/10萬人,占死亡總人數的16.82%,是現代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
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被稱為現代文明病.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遺傳和先天性因素外,還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如吸煙、喝酒、營養過剩、熬夜、壓力過大等,可見流行性感冒不屬於「現代文明病」.
故選:A.
『捌』 什麼是現代文明病 初中生物
這是八年級來下冊第八單元《健康源地生活》中的一個概念: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這些疾病常被稱為「生活方式病」或「現代文明病」。
科學研究證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玖』 現代文明病指的是什麼病
現代文明病
1.心腦血管疾病:我國每年發病達200萬人次,死於腦猝中者達150萬左右。冠心病死亡率近8年在城市中增加了53.4%。以上兩種病的經濟損失達人民幣1000億元,稱為頭號殺手。其病因均與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煙、長期缺鈣、運動少有關。北京市調查高血壓病達9700萬人。小學生有肥胖症(深圳市中學生1/3肥胖)、高血壓、中學生有脂肪肝。
2.癌症:波及各階層、恐怖全世界,發病呈上升勢頭、趨年輕化,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給社會、家庭、個人造成巨大損失,屬於第二號殺手。
3.糖尿病:因緊張、勞累、精神刺激、病毒感染、肥胖、外傷、手術、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升高血糖的葯物,致使胰島素缺乏或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增加,或胰島素在靶細胞內不能發揮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的一種綜合症,其主要表現是典型的「三多—少」症狀。
20世紀70年代患病率小於1%,1996年3.2%,目前已達4000萬,每年增加120萬,每天增加3000人,據wHO預測,到2010年我國糖尿病患者將達到1.2億。發病率呈年輕化:祖父母60-70歲患病,父母40-50歲患病,子女20-30歲患病。因此,防治糖尿病已迫在眉睫。
4.傳染性疾病:
(1)非典型肺炎:簡稱SARS病,呼吸道傳染病,由新型的冠狀病毒引起。已在全世界17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和報告,引起國家和WHO高度關注。
臨床症狀:有接觸史、起病急、發熱為首發症狀(個別初期無發熱,多為38°C以上),畏寒、伴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多於咳、少痰,偶有血絲,重者呼吸加速,氣促,甚至有呼吸窘迫綜合症。
檢查所見:肺部體征不明顯,部分有干、濕羅音,或肺實變體征:實驗室檢查白血球不高,或降低,肺部X線或CT檢查有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網狀改變,少數人呈大片陰影;陰影吸收、消散較慢。抗菌葯物治療對本病無明顯效果。
防治:以預防為主,增強免疫力、注射預防疫苗、治療多為對症處理、抗病毒治療。
②病毒性肝炎:分類:甲、乙、丙、丁、戍等型肝炎;
全球6.9億患肝炎;
B型肝炎的;卜均發病率10%;
我國每年死於肝癌的30萬人中,15萬人由肝炎所致;
國外已將肝炎納入性病范疇,血液和接觸為主要傳染渠道;
治療:抗病毒、護肝、增強免疫力為主;
③艾滋病:2000年全球已達4000萬人次,亞洲佔2500萬。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是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是導致冠心病、腦血栓、糖尿病等病的禍根。
由於血脂增高、血粘度增高,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血管老化嚴重,供血不足,導致維持生命的兩大器官——心臟和大腦等器官面臨威脅(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目前,我國人均壽命只有71歲,平均健康壽命只有30多歲,是誰奪走了我們近一半的生命,使我們少活了50年?是危害人體健康的四大殺手:高血壓、冠心病、腫瘤、糖尿病。
在我國,心腦血管病的問題更為突出,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平均每小時死亡300人,嚴重危害人民健康。
心腦血管病的特點:隱匿性大,潛伏期長,易被忽視而錯過最佳診治時期,血管被堵25%時無症狀,堵塞超過90%才會出現中風現象。
心、腦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居民的第—大死因,分別占總死亡人數的35%和32%。據衛生部2000年統汁資料表明,僅公費醫療住院費一項,急性心梗和腦血栓患者人均耗資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