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下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
A.畸形(qí) 詰責(jí) 文縐縐(zhōu亂) 眼翳(yì)
B.鬍髭(zì) 黝黑(yǒu) 一綹綹(liǚ ) 頷首(hàn兩)
c.直戳(chōu) 解剖(pōu) 誘惑(yòu) 摹畫(mó)
D.滯留(zhì) 桀然(còn) 庶祖母(shù) 脊背(jí)
二、選擇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組 ( )
A.嬉戲 野蠻 托辭 匿名
B.槍斃 溫厚 心慰 禁錮
C.粗劣 酒肆 貂皮 敦實
D.爭執 脾氣 激盪 枝椏
三、下列形似字組詞有誤的一項是 ( )
A.遨(遨遊)熬(熬夜) 頰(臉頰)浹(浹窄)
B.瞥(瞥見)蔽(遮蔽) 賠(賠罪)培(培養)
C.賴(依賴)懶(懶惰) 緋(緋紅)徘(徘徊)
D.掠(掠過)瓊(瓊樓) 凌(凌雲)陵(陵園)
四、選擇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 ( )
A.歸宿 星宿 一宿
B.暖和 和平 附和
C.模仿 模型 模範
D.解數 解放 解剖
五、為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1.油光可鑒 ( )
A.鏡子 B.當鏡子照 C.仔細看 D.引為教訓的事
2.迷惑不解 ( )
A.分開 B.解除 C.了解、明白 D.解釋
3.廣袤無垠 ( )
A.沒有邊際 B.界限、邊際 C.白色 D.貨幣
4.非凡器宇 ( )
A.度量 B.器官 C.才能 D.人才
六、結合語境,解釋詞語
1. 於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2.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
本。
3.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
4.帶著這么一張臉,你不管從事什麼職業,不管穿什麼服飾,也不管在俄國什
么地方,都不會有一種鶴立雞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七、下列作品、作家及內容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
A.《藤野先生》——魯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書》——胡適——父親
C.《再塑生命》——海倫·凱勒——莎莉文老師
D.《列夫·托爾斯泰》——茨威格——列夫·托爾斯泰
八、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1.《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對20世紀初自己在日本留學的一段經歷
的回顧,重點敘述了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熱情歌頌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誠、沒
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
2.《我的第一本書》是作者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敘,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
城市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以及生命樂趣。( )
3.《列夫·托爾斯泰》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傳記作品中可以獨立成篇的一
節。作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世界級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托爾斯
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4.《再塑生命》一文,僅表現了盲聾啞女孩海倫的精神追求。( )
九、閱讀
(一)
「娘,您別送了,」我喉嚨澀澀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曉得。我兒上了大學,娘心裡高興,我兒給娘和你爹爭了氣。」車窗外的娘眼眶紅紅的,笑著說,「娘沒文化,講不出什麼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兒今後碰到什麼不順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我記住了,娘……」我哽咽著,低下頭……
娘終於回去了,一直沒有回頭——我知道,娘一回頭,就又捨不得走了,娘每走幾步,便伸起手擦眼淚。娘瘦小的背影漸漸模糊,淚水順著我的臉頰毫無顧忌的流下來。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為了兒女苦了一輩子的娘。
娘不識字。小時沒念過書,就因為家裡窮。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著別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曬幹了晾幹了,再挑到十幾里外的桑市上去賣。收購乾柴的老闆欺負娠不識字,記數用「壹貳叄肆」,故意剋扣柴的重量。娘氣得不行,只有哭。她一邊罵,一邊暗暗發誓:以後就是典家什、當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識字念書,不能當「睜眼瞎」。
窮人的孩子當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時念書用功,期中、期末總是每人摞看一疊獎狀回家,這是娘最高興的時候。但一到開學,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書,三雙要錢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兒實,只能靠賣力氣掙錢,可那點微薄的收入僅夠敷衍油鹽醬醋。娘只有一個辦法——借!
跑東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來。好幾次夢中醒來,我聽見娘和爹的嘆息聲、交談聲,還有娘低低的抽泣聲。娘為湊齊兄妹三人的學費,好幾天都吃不下飯,卻從來沒抱怨過半句——娘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個誓言。
我讀高二那年,家裡已經窮得丁當響。欠了一屁股債不說,屋破偏逢連綿雨,娘在幹活時又不慎扭傷了腳。赤腳醫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醫好娘的腳。由於沒錢進醫院,娘從此走起路來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樣干。那時。我在校寄宿。禮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費,看娘的表情,我沒忍心問。禮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來。我苦著臉,正打算返校時,遠遠地,我看見娘了——娘拄著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來了!五角錢!就為了省五角錢給兒子作伙食費啊!
我跑過去,扶著娘,看見娘的嘴唇已咬得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娘從懷里掏出兩張10元鈔票,吃力地笑著說:「兒,總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學堂吧!」
我拿著錢,無言地跪下了,淚水一點一滴地灑在鈔票上。
前幾天,妹妹來信說,娘收到我在天安門前照的相片後,用一塊新手絹小心地包著。幾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著昏暗的燈光細細地瞅著,看的時候,總是一個人樂著……
讀著讀著,淚水不由得又盈滿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為兒女苦了一輩子的娘……
1. 本文採用的主要記敘順序是什麼?
2.本文第8段畫線部分的「那個誓言」指的是什麼?
3.本文第2段畫線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現出母親什麼樣的品質?她
把這句話說給兒子聽的用意是什麼?
4.本文三次寫「我」的流淚。請用簡練准確的詞語分別寫出這三次流淚的不
同: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淚。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淚。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淚。
5.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選取了什麼材料來歌頌母親。
(二)
你真想盡辦法了嗎?
2002年10月27日,盧拉當選為巴西第四十任總統,這位工人出身的勞工黨候選人,只讀過5年小學。在21世紀,能以如此卑微的身份登上總統寶座,是非常罕見的,因此在他當選的那天,世界各大媒體都-不遺餘力地進行了報道和渲染。
一位3歲在街上擦皮鞋、12歲到洗染店當學徒、14歲從鄉下進廠做工,在55歲時通過選舉成了國家的元首。這樣的神話,到底是憑什麼創造的?許多傳記作家都想揭開盧拉的成功之謎,然而,由於盧拉從沒安排過與此有關的采訪,因此還沒一個人得到過這方面的只言片語。
前不久,盧拉總統前往一個名叫卡巴的小鎮視察,該鎮的小學請他帶領學生上一節早讀課,由於邀請他的那個班有一位盲童,盧拉總統欣然同意。
盧拉總統領讀的是一篇題為《我的第一任老師》的課文。讀完後,他想鼓勵一下那位身殘志堅的小男孩,就在他走過去,用自己的臉頰貼近盲童的小臉時,盲童怯怯地問了這么一個問題:大鬍子總統,您的第一任老師是誰?
盧拉總統沉思了片刻,在課堂上簡短地講了這么一個故事:也是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我放學回家。在准備開門的時候,鑰匙找不到了。返回學校去找,沒有;去問同學,同學也都沒見到。當時我的爸爸在貝倫碼頭,媽媽去了一個叫蒂若卡的地方。他們星期天才能回來。怎麼辦呢?於是我就用一張胸卡去搗那把鎖,胸卡搗壞了,鎖動都沒動;後來我又找來一枚別針,想鉤開那把鎖,可是直到弄得滿頭大汗,也沒有弄開;於是我轉到房子的另一面,想從窗子里爬進去,可是窗子是從裡面關死的,不砸壞玻璃就無法進去。該怎麼辦呢?就在我准備爬上房頂,凡天窗里跳進去的時候,鄰居博爾巴先生看到了我。
「你想干什麼?小夥子,」他問。「我的鑰匙丟了,我無法從門里進去了。」我無。「你就不能想點辦法嗎?」他說。「我已經想盡了所有的辦法。」我回答。
「不會吧!」他說:「你沒有想盡所有的辦法,至少你沒有請求我的幫助。」說著,他從口袋裡掏出鑰匙,把門給打開了。
當時,我一下愣住了。原來,我媽媽在他家留了一把我家的鑰匙。
你如果問我,誰是我的第一任老師?我認為是博爾巴先生。
盧拉總統講完,就和同學們告別了,這個故事從此也就傳開了,直至傳到北美洲,傳到歐洲。我相信,有一天這個故事會傳遍整個世界。到那時,也許不會再有人對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人當選為總統感到驚奇。
1. 第一段中加點字「卑微的身份」指什麼?
2.解釋下列詞語。
(1) 世界各大媒體都不遺餘力地進行了報道和渲染。
(2)然而,由於盧拉從沒安排過與此有關的采訪,因此還沒一個人得到過這方面的只言片語。
2. 盧拉總統講述的故事中:當他找不到鑰匙時,他都想了哪些辦法?
3. 為什麼盧拉總統把博爾巴當作他的第一任老師?
十、作文
題目:報答
提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確實不乏各式各樣的報答:既有子女對父母的,學生對老師的,受益者對恩人的;也有遊子對故鄉的,赤子對祖國的;當然,我們也不應忽視,還有人類與大自然之間彼此的報答……
要求:聯系生活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選角度,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參考答案】
一、C(A「畸」字音為「jī「詰」字音為「jié」。B 「髭」字音為「zī」。D「脊」字音為「jǐ」)
二、B(「心慰」應為「欣慰」。)
三、A(「浹」應組為「汗流浹背」。)
四、C
五、1.B 2.C 3.B 4.A
六、1.正人君子:反語,諷刺那些為軍閥政客張目而自命為「正人君子」的文人。 2.枉:白白地,無價值地,無意義地。 3.完全:完美。 4.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
七、B(《我的第一本書》的作者是牛漢。)
八1.√ 2.× 3.√ 4.×
九、(一)1.插敘2.以後就是典家什、當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識字念書,
不能當「睜眼瞎」。 3.剛強;希望兒子凡事也要剛強。 4.離別感恩思念 5.母親克服很大的困難供孩子讀書。(或借錢供孩子讀書的艱辛歷程。)
(二)1.「卑微的身份」是指只讀過5年小學,3歲在街上擦皮鞋,12歲到洗染店當學徒,14歲進廠做工的鄉下人。 2.(1)不遺餘力:全部力量毫無保留地都使出來。 (2)只言片語:個別的詞句,片段的話。 3.返校找;問同學;用胸卡搗鎖;找別針鉤鎖;想從窗子里爬進去;准備爬上房頂從天窗里跳進去。 4.是博爾巴先生教給盧拉如何生活,如何在遇到困難時想盡所有的辦法,而不應該被困難嚇倒。
十、略
2. 八年級下冊語文測試卷答案
二、(一)1、虛榮心作怪,覺得父親的瘸腿會讓自己丟臉。2、名望工作3、(1)捨身救兒子(2)對兒子慈愛寬容(3)關注兒子成長,教子有方(4)踏實工作,成就卓著(5)為人謙遜,淡泊名利(答對其中三點即可得滿分,每點2分)4、可從不同角度作答。例如①踏踏實實地工作比追求名利更重要。②溫馨的親情比名利更重要。③平凡孕育偉大。④生活的過程重於結果。(答對其中一點即可得滿分。多答出一點加2分,此題最多加6分。)(二)1、時間「夜色已深」、「月亮在窗外移」、「月亮從窗口消失」、「隨後」、「最後」;2、對兒子堅定的盼望與思念3、父愛如母4、對兒子細心、周到的關愛。5、父愛如磐石,我感動又內疚;父愛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動。6、插表現「我」當年的無知,為下文寫「我」裝作打鼾作鋪墊。7、父子之間深沉感人的愛。(三)1、本文記敘了女孩和母親發生爭吵後,在面攤老婆婆的開導下,真正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2、第一個「又」字,表明女孩與母親發生的爭吵不止一次,從而反映出女孩對母親的誤解之深;第二個「又」字,是第二次流淚的意思,表現出女孩對母親的理解和感激。3、表現出母親對女兒的擔憂和見女兒回來後的欣喜,從而突出母親愛女情深。4、突出了女孩內心產生了強烈的震撼,起強調作用。5、我們在生活中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卻不注重體會這種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為別人的一句問候或收到別人的一份小禮物而感動不已。我們應該認識到在感激別人的時候也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開放性試題,學生的答案可能更精彩。三
3. 初二語文下冊期中測試題
一、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驛站(yì) 細菌(jǔn) 酷肖(xiào) 逍遙法外(xiāo)
B.眼翳(yì) 脊背(jí) 污穢(huì) 嚙齒動物(niè)
C,鬍髭(zī) 粗劣(lvè) 胭脂(zhī) 目光灼灼(zhuó)
D.滯留(zhì) 鋥亮(chéng) 甲胄(zhòu) 廣袤無垠(mào。)
二、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 )
A.遨遊 鑰匙 枝椏 心扉 渾然一體
B.賭博 蒙昧 貂皮 波瀾 海誓山盟
C.犀利 遷徙 繁衍 馳騁 盛氣凌人
D.歧形 質問 寬恕 欣尉 翻來覆去
三、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
A.間或 間隔 間隙 間斷 B.模仿 模樣 模塊 模擬
C.和平 暖和 附和 和面 D.折斷 折磨 折騰 折射
四、在括弧內填入恰當的字,並解釋該字
1.油光可( )
2.( )無消息
3.不可( )狀
4.美艷之( )
5.相形見( )
6.莫( )一是
五、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
2.然而,在眾目睽睽之下決不能就此作罷。
3.他們看我們,也許就像我們看螞蟻一般,即使我們中間的那些偉大人物,在他們看來也不過爾爾。
4.不管穿什麼服飾,也不管在俄國什麼地方,都不會有一種鶴立雞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六、填入下面句子空白處的關聯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
我 覺得客店兼辦囚人的飯食和我不相干, 好意難卻, 只得別尋相宜的住處了。
A.盡管 但 所以 B.雖然 然而 也
C.雖然 但是所以 D.即使 然而 也
七、與下面的這段文字連接得最為順暢的一個句子是 ( )
對中學生加強文化科學知識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鬆思 想品德的教育呢?還要不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尊師重紀、熱愛 勞動的教育呢? 。
A.從全面發展的觀點看,我們認為這樣做是不恰當的
B.為了讓學生成為「四有」新人,我們的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C.如果我們不能正確認識德育與智育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就會做出錯誤的解答
D.只要認真地考慮一下培養目標,我們的回答應該是否定的
八、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在括弧內畫「√」,錯誤的畫「×」。
1.藤野先生是魯迅留學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的老師,他給予魯迅真誠的關心和無私的幫助,表現了他毫無民族偏見的可貴品質。( )
2.胡適先生回顧自己所走過的道路,他覺得母親教給他怎樣做人,而父親帶他出外讀書。他深深地感謝父親和母親。( )
3.《再塑生命》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倫·凱勒,她是美國女作家,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難讀完大學。本文主要刻畫了莎莉文老師,是她引領海倫走向光明。( )
4.《雷電頌》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抒情獨自。其中雷、電都象徵著邪惡勢力。( )
5.《海燕》一文是高爾基在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開頭部分,原題為「海燕之歌」。( )
6.《喂——出來》的作者是黎巴嫩的紀伯倫,他是著名的科紀幻小說作家。( )
九、閱讀
(一)
梔子花之謎
①自我十二歲起,每逢生日,總有一束白色的梔子花從天而降,沒有附卡片,詢問花店也打聽不出誰是定花者,因為這花是被付現金買走的。
②我於是停止打聽送花者的身份,只是來愉快地欣賞這束襯托在粉紅花紙中潔白美麗的鮮花。
③但是我從未停止想像和猜測這花是誰送給我的。我常常激動地做著白日夢,想像著這個害羞而古怪的人為什麼不讓人知道他的身份。
④媽媽引導我進一步的猜測和想像,她問是不是我曾對某個人做了特別的好事從而使他有此贈花之舉?是不是我曾幫忙卸貨的那位鄰居為了表達謝意而贈花與我?也許是正在馬路的那個老人送給我的花吧,冬天的時候,我經常替他取回郵件,這樣老爺爺就不用冒著在冰上滑倒的危險去取信。雖然我只是個十來歲的小姑娘,但開玩笑地說也不排除某一個男孩送花給我,我們曾偶然相遇,他注意上了我而我卻沒有注意到他。
⑤在我十七歲的時候,一個男孩子傷透了我的心,在他給我最後一次電話的那個夜晚,我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⑥清晨醒來,我突然發現鏡子上用口紅潦草地寫著「失去一半,還會獲得一個」。在愛默生這句名言前我默視良久,心情慢慢地平靜了下來。於是我離開媽媽寫的字去取了一塊抹布,當我擦掉玻璃上的字時,媽媽知道我的感情風波已經成為過去。
⑦在我即將畢業前夕,爸爸因心肌梗塞猝死。巨大的悲痛壓倒了我。失去父親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打擊。我對畢業前夕的舞會及一切活動都失去了興趣。但媽媽在自己巨大的悲哀中並沒有忘記我的這些活動。
⑧父親去世的前一天,媽媽曾為這個舞會帶我去采購裙裝。我們發現一件鑲著花邊,紅白藍點相間的裙子,它使穿上就像《飄》中的郝思嘉,但衣服雖然漂亮,尺寸卻不適合我。而且爸爸過世,我就忘了這件衣服。
⑨但媽媽沒有忘記它。舞會前一天,我發現這件衣服神奇般地被放在我卧室的沙發上,而且正合我的身材,顯然是特意定做的。它是那麼美麗,那麼藝術,那樣可愛。那時我沒有心情介意自己是否需要一件新裙裝,可媽媽在乎。
⑩她想讓她的孩子感受到愛與被愛;擁有創造力與想像力;感知大千世界的不可思議;並且具有一種信念,即使面對逆境,在不幸與災難中也能發現美的存在。
⑾事實上,我的媽媽已讓她的孩子就像那些梔子花一樣,追求可愛、強壯和完美,充滿迷一樣的靈氣,或許還有一點神秘和不可思議。
⑿我二十二歲結了婚,婚後十天,媽媽過世,自從那時起,我再也收不到梔子花了。
1. 本文是用第幾人稱展開敘述的?
2.用簡潔的語言根據出本文具體敘述母親關愛「我」的一件事。
3.本文採用的寫作順序是 ,寫出語言標志的詞語 ——,其中第 段運用了插敘。
4.用橫線標出議論、抒情句,簡述其作用。
5.文中哪句話寫出了母親的關愛對「我」產生了影響?
6.根據文章的內容推斷,文中的送花者是 。
二)
麥克魯格海濱的死海豹
一
在朝北到海岬去的路上,我遇到一頭死海豹,打幾步遠的地方看,他像一段棕色的木頭。他仰天躺著,才死了幾個小時。我停下看他。已死的肌肉突然抽動。天哪,他還活著,我身上一陣戰栗,好像房間牆壁忽地坍倒。
他頭向後仰,細小的眼睛閉著,唇須偶爾起伏一下。他正在死去,這是石油闖的禍,他背下有石油,我們在屋裡燒暖氣用的石油。風把細砂吹回大海。這海豹面對我的鰭反折在肚子上,像一隻沒有長全的手臂,鰭邊上沾的耗粒在微微發亮。另一個鰭半壓在身下。他的皮膚看起來像一件舊大衣,有不少破洞……可能是被尖利的貝殼劃破的……
我伸出手來摸摸他,突然他舉起頭翻過身來,叫了三聲,像聖誕節的玩偶發出的聲音。他朝我撲過來,雖然我知道他嘴裡沒有牙,我還是嚇得往後一跳。他開始撲騰,朝大海方向移動,但又臉朝地趴下了,他不想再回大海。他仰首向天,樣子像一個掉了頭巾的老婦人。
他下巴抵在沙上,擱好雙鰭,等著我走開。我走了。
(二)
今天我又到那地方去向他告別。他已經死了。他沒有死——他朝岸上又爬過四分之一英里。今天他更瘦了,背朝天,頭向前伸,肋骨看得更清楚——脊柱骨在皮膚下一個個凸現出來,閃閃發亮,他吸氣,又呼氣。
他抬起身,把鰭折在身下,好像是怕冷。海浪卷過來,水打到他的鼻子,他轉過頭來,斜著眼睛朝我看,頭頂像兒童的皮上衣。他死得很慢,唇須像豪豬的刺一樣白,前額向後傾斜。兄弟,再見了,在濤聲中死去吧。如果我們害了你,請寬恕我們,願你的種族綿延,你們,內氣管種族,在陸上如此難受,而在海中如此自在。那麼,在死亡中你也會自在的,鼻孔中不有沙粒,在純粹的死亡中你可以游出長長的弧圈,潛向深處,而讓暗殺你的陰謀在淺水上破裂。你不需要我來撫摩你。我攀上懸崖,找另一條路回去。
1. 為什麼海豹「不想再回大海」?引起海豹死亡的原因是什麼?
2.「他已經死了。他沒有死——他朝岸上又爬過四分之一英里」這句話矛盾嗎?為什麼?
3.本文的主人公希望暗殺海豹兄弟的人怎樣?
4.文章結尾說「我攀上懸崖,找另一條路回去」意味著什麼?
5.本文的體裁是什麼?文章反映了什麼主題?
十、作文
題目:我眼中的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橫線中可填人父母、老師、同學、朋友中的任一人,也可以是只有一面之緣卻印象深刻的人生過客,甚至是你本人。
2.運用多種描寫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使其形象鮮明,飽滿。
3.結構完整,詳略得當,主題明確。
4.字數不得少於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