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09年的中考答案
我給你找到了http://zhongkao.sace.cn/type.php?typeid=121非常詳細
如果你感覺可以
就給我採納吧
我找了好久啊!回!!~答~~~~
O(∩_∩)O謝謝
❷ 2009年福州市中考語文答案
二〇〇九年福州市初中畢業會考、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語 文 試 卷
(全卷共6頁,23小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鍾)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須填塗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答在本試卷上一律無效。
畢業學校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生號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Ⅰ卷 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下面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花團錦簇(cù) 瓦礫(lì) 污穢(suì)
B、怨天尤(yóu)人 廣袤(mào) 醞釀(niànɡ)
C、隨聲附和(hé) 闊綽(chuò) 貯蓄(chǔ)
D、惟妙惟肖(xiào) 伎(zhī)倆 蜿蜒(wān)
2. 下面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無可置疑 旁騖 饋贈
B、冥思遐想 急躁 頹唐
C、因地治宜 仰幕 熹微
D、怒不可遏 緋紅 斑斕
3.下面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錯誤的一句是( )。
A.為了鐵路早日通車,工程技術人員處心積慮地克服了許多困難,
B.五月的西湖公園,奼紫嫣紅,一片絢麗的景象。
C.登高遠眺,青山如屏,綠水如帶,令人心曠神怡。
D.節日的蓉城張燈結綵,大街上車輛川流不息。
4.下面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同學們對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績,充滿信心。
B.他一走進運動場就感受到熱烈的氣氛和一張張快樂的笑臉。
C.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精神,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
D.互聯網上的資料不僅豐富,而且查起來方便快捷。
5.下面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B.故時有物外之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
C.芳草鮮美 陶後鮮有聞
D.得道者多助 會天大雨,道不通
第Ⅱ卷 非選擇題(135分)
6.默寫古詩問句子(每條橫線上寫一句)。(12分)
(1)此夜曲中聞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蠟炬成灰淚始干。
(3)只恐雙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得廣廈千萬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通過描寫花草來體現西湖早春生機勃勃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08年北京奧運會,華夏兒女喜迎各國嘉賓,我們可以用《論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詮釋這份情懷;但奧運聖火熄滅時,四方朋友依依惜別,我們可以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相互慰勉。
7.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5分)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漢語方言有些已趨於萎縮和衰亡。
為了搶救和保護各地的方言,2008年10月,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啟動。對此覺措,同學們有著自己的看法。甲同學說:「我覺得我家鄉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有效保護,將使她永遠年輕。」乙同學說:「應當大力推廣普通話,『搶救方言』沒有必要。」丙同學說:「對什麼時代了,還講方言?太土氣了!」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你覺得『方言』應該保護,還是應該摒棄呢?請發表你的看法,並說說理由。(3分)
8.名著閱讀(8分)
(1)《格列佛游記》講述了英國的船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以及馬(慧駰)國等地的經歷。請根據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橫線上分別寫出與之對應的國家名稱。
①它們有理性,公正而誠實,友誼和仁慈是其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它的頭和一隻爪子,估計這只貓有三頭公牛那麼大。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們的頭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們有一隻眼睛凹在裡面,另一隻眼睛直沖著天頂。外衣上裝飾著太陽、月亮、星球的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這里,萬物的長、寬、高僅有正常尺度的1/12,人的身高不過15厘米。_____________________
(2)《駱駝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以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實現他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他一次次與命運抗爭,卻以慘敗告終。請問祥子最大的夢想是什麼?夢想破滅後,他最終變成一個怎樣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50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題。(19分)
①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9.用「/」為第④段中劃線句斷句(斷三處,不要求加標點)。(3分)
嗟 夫 予 嘗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或 異 二 者 之 為何 哉?
10.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4分)
(1)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____________ (2)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_____________
(3)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____________(4)是進亦憂,退亦憂_______________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誰與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原文的語句回答下面問題。(3分)
(1)第③段中,描寫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體現「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③段運用___________的寫作手法,描寫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現了遷客騷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兩種心情。
14.第④段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斜面短文,完成15—18題。(14分)
現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
①近來國內出現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負面影響很大。很多人已從企業責任等方面進行了反思總結。如果從哲學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思想病灶,這些事件暴露出現代人敬畏感的缺失。
②敬畏感是指人類在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面前所懷有的一種敬重與畏懼心理。這種心理具有警戒與自省的作用,有助於規范與約束人們的言行舉止。
③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聖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愛人的觀念,道家曾通過「道法自然」來強調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敬畏。儒道兩家都是基於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來談論敬畏的。只有具備鮮明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才能時時事事都「上對得起先人,下對得起子孫」。
④如今,在一部分現代人當中,這種敬畏感所具有的神聖性、警示性和規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比如說,改革開放30年來,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但驕奢淫逸、揮霍浪費的現象也逐漸抬頭;為了眼前利益,某些人不計後果大肆破壞環境,任意掠取資源,完全喪失了對自然規律的敬畏;更有甚者,抱著「天不怕,地不怕,歷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的心態,為了一己私利,不惜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把個人對生命的敬畏、對道德的敬畏、對社會輿論的敬畏喪失殆盡。
⑤如此種種短視或自私的行為,不僅違背了科學發展的理念,而且還會危及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和子孫後代的延續。所以,大力培養和增進現代人的敬畏感,刻不容緩。
⑥近年來,人們通過不同方式,例如讀經、祭祖等活動,來喚醒現代人對歷史傳統的認同感,對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而對各種事物有所敬畏。但是,對於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言,這些努力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繼續加大倫理道德教育的力度,對法律、秩序和規則保持敬畏,對社會責任感保持敬畏,同時,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⑦總之,現代人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所規約,才能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證中華文明的薪火傳承、生生不息。
(選自2008年11月4日《人民日報》,有改動)
15.閱讀全文,說說作者要表達的觀點是什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③段引用儒家、道家的學說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缺乏敬畏心的行為在生活中常有,請舉一例並說說其危害。(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閱讀下面材料,結合全文內容,寫出你從中得出的結論。(3分)
材料一: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無論是令人厭惡的蒼蠅蚊子,還是美麗可人的鮮花綠草;無論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星空,還是不值一提的灰塵,都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材料二: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學原則,在創造每個事物以及我們身體的時候運用了各種美的規律,比如對稱性、協調性等等,使人體、花朵等表現出難以形容的美。用盡人類的全部智慧,恐怕也難以造出這樣的一個人來,讓那一萬億個細胞協調工作,是人類的智慧所不能勝任的。
(節選自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敬畏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斜面文章,完成19—22題。(17分)
一雙腳上的修養
①市圖書館離我家很近,每逢雙休日,我都會到圖書館的閱覽室去翻閱一些報紙和雜志。每次來這里,總看到座無虛席的場面,有時,大家還會圍繞一些文學現象進行一些交流。在這緊張而喧囂的都市裡,能保持一份閱讀的閑情,是難能可貴的。所以,在我看來,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有著一定的層次和修養。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許多麻煩就隨之而來了。走在街上,鞋上會粘滿臟雪,從天寒地凍的室外進入室內。臟雪馬上就會化作污水。所以人走過的地方,往往會留下兩行黑乎乎的腳印。正是在一個雪天,我走進閱覽室時發現了異樣。屋子裡多了一個擦地的女工,她看我進來,竟緊張地盯著我,手操托布,如臨大敵。我故作視而不見,可感覺告訴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後,猛回頭,把她嚇了一跳,自己也嚇了一跳。吃驚於自己留下的那行腳印。在淡黃的地板上,顯得如此扎眼。而那個擦地女工,正在奮力擦抹。
③坐到座位上,想著剛才的腳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無心看書了。閱覽室是一個開放的公共場所,來往進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個進來的人都在犯著同我一樣的毛病,渾然不覺自己的雙腳正在惡作劇式的塗鴉著剛剛被擦乾凈的地板。於是,那個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進進出出的人後面,擦了再擦。不斷的踩踏與不斷地擦抹,似一場破壞與復原的拉劇戰,在閱覽室里上演著,讓人心驚。漸漸地,那個疲於擦地的女工,已是額頭見汗。
④忽然有種感覺,每一雙進出的腳都充滿著罪惡,因為,它們是在不斷踐踏著別人辛苦取得的勞動成果,是在破壞著一種美好與和諧。
⑤不知過了多久,人才漸漸坐定了,擦地女工也得以有機會喘口氣、歇一歇,但就在這時,那扇門又被悄悄推開了。一個男人伸頭朝裡面看來看,似乎想進來,但又把頭縮了回去。不一會兒,兩扇門都被推開了。還是剛才那個男人,這次,他是肩扛一桶純凈水進來的。突然,一陣「沙、沙」的響聲,伴著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開始從上向下打量他,老舊的棉帽子、綠大衣……最後我終於看到了他的雙腳,然後是驚異萬分。男人的每隻腳上,竟然都套著一個塑料袋。他一走動,塑料袋就會發出「沙、沙」的響聲。因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過的地方沒有一點污跡,還是那樣乾乾凈凈的。我注意到,那個擦地的女工,站在那裡表情復雜地盯著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離開閱覽室。而當她再次轉過頭來,我發現她眼裡竟有淚光涌現。
⑥這個下雪的周日里,我沒有讀書,但我想到了「修養」這個詞。我想,修養並不是一個人比別人多認識一些字、多讀了幾本書;或是一個人了解《紅樓夢》的情節、會背莎士比亞的一些名句,修養應該是在一個人舉手投足的細節中體現,就像那個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進入室內之前用塑料袋把兩只腳都套上。
(選自《八小時以外》,有改動)
19.從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是什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點詞「修養「各有什麼含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對送水工的描寫文字不多,卻令人回味,請賞析第⑤段中的劃線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第⑤段說「那個擦地的女工,站在那裡表情復雜地盯著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離開閱覽室「。請聯繫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時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動描寫出來。(不少於50字)(5分)
23.按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可以分享。美味可以分享,歡樂可以分享,幸福可以分享,經驗可以分享……生活因分享而充滿溫馨。
請以「分享「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問題自選(詩歌除外);
(2)字數在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現正式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〇〇九年福州市初中畢業會考、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第I卷選擇題(每題3分,共1 5分)
1.B 2.C 3.A 4.D 5.B
第Ⅱ卷非選擇題(1 35分)
一、積累與運用(25分)
6.(1)何人不起故園情 (2)春蠶到死絲方盡 3.載不動許多愁
(4)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5)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
(6)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7)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每空l分,共12分)
7.(1)是否要保護方言,網學們看法不一。(2分)
(2)示例一:應該保護方言。因為方言不僅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示例二:應該保護方言。因為保護方言就是保護語言的多樣性。
示例三:應該摒棄方言。因為方言的使用會影響普通話的推廣。
示例四:應該摒棄方言。因為摒棄方言可以消除語言隔閡,更好促進各地區的交流。(看法l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8.(1)①馬國(慧駟國) ②大人國③飛島國④小人國(每空l分,共4分)
(2)他最大的夢想不過是想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他最終變成了麻木潦倒、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人。或:他最終變成了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無業遊民。(每問2分,共4分)
二、閱 讀(50分)
(一)(19分)
9.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每標對一處得1分,共3分)
10.(1)放晴 (2)日光 (3)一起 (4)這,這樣(每空l分,共4分)
11.(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每句2分,共4分)
12.(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空l分,共3分)
13.對比 悲喜(每空l分,共3分)
14.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濟世情懷。(2分)
(二)(14分)
15.現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3分)
16.證明「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敬畏感」這一觀點。(3分)
17.示例一: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質牟利,危及消費者的健康。
示例二:在建築工程中偷工減料,威脅人們生命安全。
示例三:生活中有些人亂扔垃圾,污染環境,危害健康。
(舉例子2分,談危害2分,表述l分。言之有理即可。共5分)
18.大自然的智慧遠遠高於人類的智慧,人要對自然存有敬畏之心。(3分)
(三)(17分)
19.(1)我的腳印弄臟了地板。(2)我對女工的勞動故作視而不見。(每點2分,共4分)
20.第①段中「修養』』的含義指有文化或有學識。第⑥段中「修養」的含義指養成的正確的待人處事的態度。(意思對即可,每點2分,共4分)
21.示例一:「悄悄推開』』這一細節,寫出了送水工怕影響圖書館安靜的氛圍,推門時小心翼翼的樣子,十分傳神,突出了送水工對他人的尊重,體現了他的修養。
示例二:「推…『伸」「看」「縮」這些動詞生動細致地寫出了送水工想進門又怕弄臟地板的心理,表現了他的修養,也為下文他腳套塑料袋進門的舉動作鋪墊。(4分)
(內容3分,能緊扣語句,從詞語運用、描寫方法等任意一個角度進行點評;表達1分,須通順.共4分)
22.示例:這個大哥真是個有心人啊!那麼多讀書人都沒有想到會弄臟地板,而他一個送水工卻能這么細心.能想到在腳上套上塑料袋,真難得呀!(內容3分.須緊扣女工此時的心理;表達2分,須通順。共5分)
❸ 2009年語文中考試題答案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吾亦無他,唯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世上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著這一點自誇。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園圃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著眼看他,久久地不離去。老翁見到陳堯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過微微地點點頭贊許他射箭的本領。
康肅公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我射箭的本領不也很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麼別的奧秘,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康肅公聽後氣憤地說:「你怎麼敢輕視我射箭的技藝!」老翁說:「憑著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於是老翁取過一個葫蘆立放在地上,用銅錢蓋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向下灌注進葫蘆,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不沾濕銅錢。於是老翁說:「我這點手藝也沒有什麼別的奧秘,只不過是手熟罷了。」陳堯咨見此,只好苦笑著將老翁打發走了。歐陽修生於(1007~1072年),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意為:「藏書一萬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醉翁一人」這六個「一」),謚號文忠,北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漢族人,自稱廬陵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
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除文學外,經學研究《詩》、《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有獨到見解;金石學為開辟之功,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上千,並撰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簡稱《集古錄》,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史學成就尤偉,除了參加修定《新唐書》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總結五代的歷史經驗,意在引為鑒戒。 歐陽修書法亦著稱於世,其書法受顏真卿影響較深。朱熹說:「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游,中實剛勁」。
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仁宗天聖八年(1030)進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景佑元年(1034),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康定元年(1040),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校勘,後知諫院。慶歷三年(1043),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歷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慶歷五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後,又知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詔入京,與宋祁同修《新唐書》。嘉佑二年(1057)二月,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的文風,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這對北宋文風的轉變很有影響。嘉佑五年(1060),歐陽修拜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以後,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請求外任,不準。此後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允准。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曾表異議,且未執行。熙寧三年(1070),除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這一年,他改號「六一居士」。熙寧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居潁州。卒謚文忠。
本文以韓愈為宗,倡導寫作平實樸素的古文,反對當時盛行的崇尚藻飾的駢體「時文」,創立了平易流暢、委曲婉轉的文章風格,繼唐代韓愈、柳宗元之後掀起了又一次文學革新運動,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他在寫作實踐上有較高的成就,尤其是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對後世影響很大。流傳後世的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文集》。
本文選自於《歐陽文忠公文集' 歸田錄》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陳堯咨(?—1034?),閬州閬中(今南充閬中)人,字嘉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狀元。陳堯咨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濟州。召為校書郎,值史館,判三司度支勾院。擢右正言,知制誥。奉詔擔任殿試考官時,因接受請托,提攜劉幾道,被貶為單州團練副使。不久,復著作郎,知光州,復右正言,知制誥,出知荊南。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內銓時,因破格提拔寒門素士,得真宗嘉獎,升任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以龍圖閣學士,尚書工部郎中知永興軍。永興地多鹽鹼,無甘泉,陳堯咨引龍首渠入城,惠利於民。
陳堯咨豪侈不循法度,用刑殘酷,常致死人命。徙知河南府後,遭彈劾削職。徙鄧州數月後,復知制誥,判登聞檢院,復龍圖閣直學士。很快又因失職,降兵部員外郎。母親病逝,陳堯咨服喪期滿後,起復工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時遇邊患,陳堯咨被任命為陝西緣邊安撫使,再遷為右諫議大夫,知秦州,徙同州,以尚書工部侍郎知開封府。入為翰林學士,位在蔡齊之上。不久,為宿州觀察使,知天雄軍,因位在丞郎之下,上疏辭而不就。皇太後以雙日召見,陳堯咨不得已赴任,雖整修器械,但馭下粗暴。以安國軍節度觀察留後知鄆州,拜武信軍節度使,知河陽,徙澶州,又徙天雄軍,因病離世於任,贈太尉,謚康肅。陳堯咨工書法,尤善隸書。其射技超群,曾以錢幣為的,一箭穿孔而過。其兄陳堯叟,為太宗端拱二年(989)狀元。兩人為中國科舉史上的兄弟狀元,倍受世人稱頌。
[編輯本段]出處
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有刪節。
[編輯本段]賞析
《賣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於情趣的小品文章,通俗易懂,意味深長,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因此多年來為中學課本必選篇目。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在於將熟能生巧這個大道理.用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加以闡釋,達到了發人深省、心領神會的目的。
陳堯咨是北宋名臣之一,於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中狀元,歷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撫使、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工部侍郎等職。陳堯咨性情剛戾,但辦事決斷。他做地方官時注重水利,知永興軍(今陝西)時,發現長安飲水十分困難.便組織人力,疏通了龍首渠,解決了人民的生活用水問題。但陳堯咨為人盛氣凌人,為政"用刑慘急,數有杖死者"。《宋史》記載他知兵善射,"嘗以錢為的,一發貫其中"。並以此自豪。本文記載的就是關於他的一個故事,《宋人軼事匯編》也有記載。
陳堯咨善於射箭,號稱"當世無雙",他也很以之自豪,能夠八九不離十,實在也算可以的了。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賣油翁,閑著沒事,眯起眼睛,似看非看,毫不欽佩,更無贊嘆之意,"但微頷之",表示還馬馬虎虎。這使陳堯咨感到納悶,想來在自己的赫赫聲威下,其人表露不敬必然有所蹊蹺,便好奇地問:"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哪知這個老頭輕描淡寫地回答:"無他,但手熟爾。"這不免使以壞脾氣著稱的陳堯咨大為難堪,不禁大怒斥責道:"爾安敢輕吾射!"按照他有名的急性子,肯定想以藐視官長之罪打這老頭一頓板子。當然世人也覺得老頭子未免狂妄無禮,因為陳堯咨的箭藝確實很好了這一揚一抑其實是作者的精心之筆,目的是引出下文來。從錢眼裡注油入葫蘆,不漏一滴,不沾錢孔,比射箭"十中八九"並不見得容易,"我亦無他,唯手熟爾"。讀到此,我們對上文的"但手熟爾有了重新的認識,看來一個普通人在勞動中總結領悟出的哲理確實是至理名言,令人心服口服。陳堯咨學問不小,官職做得也很大,而且是文武雙全,不願屈居人下,可是卻不得不在賣油翁面前認輸,因為賣油翁指出的熟能生巧這個道理辯駁不倒,只得"笑而遣之",沒有責備"犯上"的小百姓,對於"用刑慘急,數有杖死"的陳堯咨確實不大容易。"笑",既是有所領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傳神之筆"。這是一篇寫事明理的記敘文,記敘了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編輯本段]中心
任何過硬的本領都是練出來的。只要肯下功夫,勤學苦練,反復實踐,就可以做到"熟能生巧"。
[編輯本段]理解
在「但微頷之」里,如果有「微」,就表示本領還不錯,無「微」表示很好,意思不同。
[編輯本段]分段介紹
第一自然段: 以:用,憑 嘗 :常。 睨之:之,指陳堯咨射箭的過程。 而 :表順接,可不譯。 其:指代陳堯咨。 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
翻譯: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這點本領自我炫耀。他曾經在自家的場地上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不在意的斜著眼看他射箭,很久沒有離開,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第二自然段: 爾安敢:爾,你。 乃:於是。 以錢覆其口:以,用。 其:代指葫蘆。 因:於是。
翻譯:康肅公問道:「你懂得射箭嗎?我射箭的本領難道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麼別的奧秘,只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康肅公聽後憤憤地說:「你怎麼敢輕視我射箭的武藝!」老翁說:「憑著我倒油的經驗就可懂得這個道理。」於是老翁取過一個葫蘆立放在地上,用銅錢蓋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進葫蘆,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不沾濕銅錢。老人說:「我這點手藝也沒有什麼別的奧秘,只是手熟罷了。」陳堯咨見此,只好笑著將老翁打發走了。
[編輯本段]得出成語
熟能生巧
[編輯本段]從其他方面思考
另一方面的思考:這篇文章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宋代重文輕武的風氣。
對著固定靶子「發矢十中八九」就「當世無雙」,不知道遼國和西夏的皇帝讀了之後會有什麼感受。《遼史》記載,遼聖宗一次出獵,就親自射死狗熊三十隻---這是在快馬賓士之中,而不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對著死的箭靶子射擊。
更可怕的是,我們從轉換角度(陳康肅)而讀出的弦外之音:一個達官貴人擅長射箭卻不被世人所重,還被賣油的平民老百姓嘲笑,而作者歐陽修(注意:他可是北宋文壇領袖,一言九鼎的人物,領導當時的社會輿論)顯然也是同意老人的觀點的----宋朝的重文輕武,可見一般。可是我們要問,高超的箭法真的等同於往壺里灌油嗎?練成如此箭法真的只靠手熟兩字嗎?將武學貶低至壺中油,未免有偏激之過。
(注意:此為全文隱意,在正式考試時請慎重考慮之後再決定是否將此點寫上。)
❹ 09中考語文總復習導與練答案
不可能有.您最好自己做才能加深印象,不懂就問老師.!
祝你中考成功.!
❺ 2009年中考語文答案
你是哪裡的
我們這兒還沒有考呢,應該的是統考的吧
❻ 2009年中考語文考前演練(A)卷的答案!!!!
一、文言文閱讀(共42分)
(一)默寫(18分)
1.當年萬里覓封候,________(《訴衷情》)
2、無邊落木蕭蕭下,________(《登高》)
3、向來枉費推移力,________(《觀書有感》)
4、________,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元夕》)
5、予獨愛________,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
6、入則無法家拂士,________,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二)閱讀杜甫的《望岳》,完成7—8題(4分)
望 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陰陽割昏曉」中的「陰陽」是指 。
8、下面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⑴首聯寫遠望之色。以距離之遠烘托泰山之高,表現了詩人初見泰山時激動喜悅、驚嘆不已的心情。
⑵頷聯寫近望之勢。 「鍾」字,寫大自然格外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山;「割」字,寫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
⑶頸聯寫細望之景。山中層雲繚繞,使心靈受到滌盪。極目遠眺,飛鳥還巢,可知詩人矚望之專注。
⑷尾聯寫詩人登上了泰山極頂,以腳下群山的渺小反襯泰山的雄偉,蘊含深刻的哲理。
(三)閱讀文言文,完成9—11題(8分)
橘逾淮為枳(節選)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
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
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9、解釋加點的字.(4分)
⑴吏二縛一人詣王 詣:( ) ⑵寡人反取病焉 取:( )
10、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11、「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現象給我們的啟示是________(2分)
(四)閱讀課外文言文,完成12—15題(12分)
於令儀贈盜
曹州於令儀者,市井①人也,長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頗裕。一夕,盜入其家,諸子擒之,乃鄰舍之子也。令儀曰:「汝素厚,何苦為盜耶?」曰:「迫於貧耳!」令儀問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度荒。」如其言與之。既去,復呼之,盜大恐。謂曰:「爾貧甚,夜負十千以歸,恐為人所詰;留之,至天明時負歸。」盜大慚,卒為良民。
【注釋】①市井:原指做買賣的地方,後用來稱商人。 ②忤物:與人不合,觸犯人。
12、選擇題:
⑴下列加點的字與「夜負十千以歸」中「負」字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負者歌於途 B、蒼山負雪 C、天不負我也 D、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⑵「如其言與之」一句的正確解釋是下面的( )(2分)
A、如果他的話是騙人的 B、按照令儀的話做了 C、同意盜的話跟他講和 D、按照他的話給了他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文:既去,復呼之,盜大恐。(2分)
14、於令儀讓盜留下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分)
15、這一個故事表現了於令儀________的品質。(3分)
二、現代文閱讀(48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6—20題(20分)
愛別人就是愛自己
蔚泓
①傳統的經濟學認為,人都是自利的,從事任何經濟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項經濟活動,只要在不損害別人利益的前提下,增加了自己的福利,就算是實現了效率。經濟學就是要研究如何實現效率。按照傳統經濟學的這種理論,人們只要愛自己,只要不去損害別人的利益而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是合理的。
②但現實中許多情況並非完全如此。許多對自己有利對別人也沒有損害,甚至還能夠增進別人福利的事情往往不能實現。
③有一個著名的實驗:給兩個人100元,由甲決定自己拿多少,乙決定自己是否接受甲的分配方案。如果乙接受甲的分配方案,則雙方按照方案各拿各的錢;若乙不同意甲的提議,則兩個人都一無所獲。如果按照傳統經濟學的解釋,甲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應該是自己拿99元,給乙1元,而且乙也應該能夠接受這個提議,畢竟得到1塊錢比沒有錢要好,盡管少了點,但也增加了福利。但現實的情況是,這樣的提議往往要遭到乙的反對而使得兩個人什麼也得不到。乙寧可自己得不到這1塊錢,也不讓甲得到那99元。因為乙覺得這種分配方案雖然能夠給自己帶來1塊錢的好處,但不公平程度太高,所以寧可不要這1塊錢,也不讓甲「吃獨食」。乙這樣做不僅考慮到了福利問題,還著重考慮了公平問題。這種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怎麼可能使他利益最大化呢?
④因此,要真正地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僅有自利是不夠的,還必須利他。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愛自己還要愛別人。
⑤其實,無條件地愛別人也能夠給自己帶來福利的增加。這種純粹的利他行為給自己帶來利益的增加往往不是體現在當時,而是體現在純粹利他行為發生一段時間之後。典型的利他行為是慈善捐款。
⑥洛杉磯的企業家羅伯特·洛奇在捐錢出去的時候根本沒有打賺回來的主意,但他在捐了幾次款以後發現,捐了款就能賺回來。因為慈善行為可以博得別人的好感(洛杉磯的科學中心入口處的牆上刻著羅伯特·洛奇的名字,見者無不稱贊),從而使自己有機會結識對自己有用的人物。洛奇因為 (A.贊助 B.資助 C.捐助 D.捐贈)癌症研究的關系,成為一家創業制葯廠的早期投資者。他當初投資的100萬美元已經增值了7倍,等到這家公司上市,可盈利30倍。洛奇在總結慈善捐款與賺錢的關系時說,他花在慈善方面的每一塊錢,都能夠換回1.1-2美元。
⑦比爾·蓋茨把自己從微軟公司獲得的30億美元分紅全部捐了出來。從2000年到2004年,比爾·蓋茨和他的夫人累計 (A.贊助 B.資助 C.捐助 D.捐贈)了100.85億美元。但比爾·蓋茨的產業都不斷增值。
⑧予人玫瑰,不僅今天手有餘香,而且明天還有可能得到別人回贈的一座玫瑰園。所以,即使是從自利最大化的角度來看,什麼時候都要記得,除了利己,還要利他。雖然我們絕大部分人都還沒有富裕到可以隨意給別人捐獻巨資的程度,但我們還是要盡可能地給別人以關愛,使自己的生活因彼此之間的關愛而充滿幸福和快樂。愛從自己開始,但很多時候,愛別人就是愛自己。
16、把第③段中反問句「這種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怎麼可能使他利益最大化呢?」改為陳述句而意思不變的一項是( )(2分)
A.這種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不怎麼可能使他利益最大化。
B.這種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可能使他利益不最大化。
C.這種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只可能使他利益最小化。
D.這種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不可能使他利益最大化。
17、從第⑥⑦段的括弧里選擇恰當的同義詞填在橫線上。(4分)
⑴洛奇因為 (A.贊助 B.資助 C.捐助 D.捐贈)癌症研究的關系,成為一家創業制葯廠的早期投資者。
⑵比爾·蓋茨和他的夫人累計 (A.贊助 B.資助 C.捐助 D.捐贈)了100.85億美元。但比爾·蓋茨的產業都不斷增值。
18、概括第⑥、⑦兩段的事實論據 ,這兩個事實論據論證了 (6分)
19、第⑧段畫線句運用了 修辭手法,這句話的含義是 (5分)
20、對本文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第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段中,「人們只要愛自己,只要不去損害別人的利益而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是合理的」這一觀點是有局限性的。
B.本文的論證過程是總分總結構。
C.本文主要的表達方式是議論和敘述。
D.作者運用了對比論證法和例證法,有力地闡述了論點。
(二)閱讀下文,完成21—26題(28分)
三袋米
王恆績
①這是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便去世了,只給娘倆兒留下了兩間殘破不堪的瓦房。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過著清貧的生活。
②那時,村裡沒有電,兒子每天在油燈下書聲朗朗,寫寫畫畫。母親拿著針線,清清晰晰地將母愛密密地縫進兒子的襯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班駁陸離的土牆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長高了。
③這年秋天,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此時,積勞成疾的母親卻因患病已幹不了農活,家裡有時連裹腹之糧都沒有。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三十斤米交給食堂。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干農活。」母親摸著兒子的頭:「你有這份心,娘打心眼裡高興,但書是非讀不可的。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到學校報名,我隨後就送米去。」兒子卻固執地說:「不!」母子二人僵持著。母親見說不通,便揮起粗糙的巴掌,結結實實地甩在了兒子臉上。這是16歲的兒子第一次挨打。
④兒子終於回到學校上學去了。沒多久,母親來到學校,一瘸一拐地挪進食堂,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鎖緊了眉頭:「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占點小便宜。你看看,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母親立刻紅了臉,連聲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麼,收了。
⑤又一個月初,母親又背著一袋米一瘸一拐地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袋看米,眉頭又鎖緊:「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來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母親有些惶恐地請求道:「大師傅,我家的米都是這樣的,怎麼辦?」熊師傅哭笑不得,反問道:「你家一畝田能種出百樣米?真好笑。」遭此搶白,母親又紅了臉不吱聲了,熊師傅也不再理她。
⑥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臉上堆著比哭還難看的笑。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呵斥道:「哎,我說你怎麼頑固不化呀!這雜色米你今天是怎樣背來的,還怎樣背回去!」
⑦母親似乎早有預料,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兩行熱淚打濕了衣襟:「大師傅,我跟您實說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啊!」熊師傅大吃一驚,眼睛瞪得溜圓,半晌說不出話。母親挽起褲腳,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腿,抹了一把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濕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回了學校……」她又解釋說,她一直瞞著鄉親,更怕兒子知道傷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著空米袋,拄著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討米,然後捱到天黑掌燈後才偷偷摸摸地回村。她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再送到學校……
⑧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熊師傅早已淚流滿面。他扶起母親:「我馬上去告訴校長,要學校給你家捐款。」母親慌不迭地搖著手說:「別……別……如果兒子知道娘討米供他上學,就毀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大師傅的好意我心領了,求您一定為我保密,謝謝!」
⑨母親走了,一瘸一拐。
⑩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
❼ 2009年中考答案誰有呢幫幫忙呀!
打「09陝西省中考**答案」【**可以寫語文,理化……】
❽ 2009年中考語文考前演練答案(靜安卷)
09年黃浦區模擬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第一部分 閱 讀(87分)
一、文言文閱讀(共40分)
(一)1.造化鍾神秀 2、風急天高猿嘯哀 3、身世浮沉雨打萍 4、東風夜放花千樹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落英繽紛(每空3分。錯一字扣一分)
(二)7、孟浩然(2分)
8、C(2分)
(三)9.C(2分)
10.你受雇為人耕地,哪來的富貴呢?(2分)
11.C(2分)
12.魚腹藏書(置書魚腹) (2分)
(四)13、D (2分)
14、D(3分)
15、太祖馬鞍在庫,而為鼠所嚙(曹操放在庫房裡保管的馬鞍被老鼠咬壞了)(2分)
16、聰明機智(智慧);樂於助人(富有愛心)(3分。寫出其中一點得二分。)
二、現代文閱讀(共47分)
(一)(共23分)
17、D (2分)
18、外白渡橋(在經歷10個多月的搬移檢修之後,)回歸原位,重新橫跨在蘇州河河口(2分)
19、用事實證明上海人對有歷史的城市古跡總是充滿感情的(3分)
20、打浦路隧道 長江橋隧工程、東海大橋(4分。每空2分。)
21、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 外白渡橋對上海的發展和騰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標志了上海城市發展進入了「跨越蘇州河時代」 外白渡橋象徵了上海城市發展歷程中克服種種阻隔的「跨越」精神 (9分。每空3分。)
22、略(語言順暢,表意清晰,「看法」與文本有關聯。如:2010年世博會標志著上海城市發展進入「跨越大洋時代」;2010年世博會實現了上海成為世界城市的飛躍;2010年世博會是上海與世界聯系的橋梁;2010年世博會體現了上海城市發展克服種種阻隔的「跨越」精神等。)(3分)
(二) (共24分)
23、(1)文革中父親被隔離審查 (2)父親辛勞輾轉十多個小時來黑龍江見我一面後匆匆離去 (3)父親仙逝了 (4)永不磨滅的鋼性和尊嚴 (5)對家人真摯的關愛(答「對世界的愛」給一分)(10分。每空各二分;後兩空次序不論。)
24、辛勞輾轉(3分)
25、我們不能失去父親(2分)
26、(1)失去父親時悲傷凄涼的感覺 (2)對父親(對父愛)的贊美之情 (3)生命是美麗的,可是人跟花一樣容易枯萎,難以永恆。我們應該珍惜所擁有的每一個白天與黑夜(9分。每空3分。最後一空僅寫出句號前或後一層意思得二分)
第二部分 寫 作(63分)
27、作文分項相加評分表(書寫3分)
等 第 綜合評分 中心與材料(25分) 語 言(25分) 思路與結構(10分)
A 60┃53分 題意理解正確,中心明確;選材恰當,有新意;對生活的認識正確,且有自己的見解;感情真摯,想像力豐富。 能准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語言流暢,有一定的表現力。 思路通暢;層次分明,且結構安排有特色。
分項 得 分 25——22分 25——22分 10——9分
B 52┃43分 題意理解正確,中心明確;選材恰當;對生活的認識正確;感情真實,有一定的想像力。 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語句通順,用語得當。 思路連貫;條理清楚;結構合理。
分項得 分 21——18分 21——18分 8——7分
C 42┃33分 題意理解基本正確;選材基本能為中心服務;對生活的認識基本正確。 思想表達基本清楚;語句基本通順;用語基本正確。 思路基本清楚;結構基本合理。
分項 得 分 17——14分 17——14分 6——5分
D 32分以下 題意理解偏頗,中心不明確;內容空洞;選材不合理;缺乏真情實感。(四項中符合一項,皆為D) 思想表達不 清楚;語句不通順;用語不恰當,或病句較多(三項中符合任意一項,皆為D) 思路不清楚;結構不完整。(兩項中符合任意一項,皆為D)
分項 得 分 13分以下 13分以下 4分以下
說明:
1、A等基準分為56分;B等基準分為47分;C等基準分為36分;D 等基準分為25分。
2、其中一項富有特色,其他兩項達到B,可考慮A;其中一項富有特色,其他兩項在A、B之間,可考慮滿分。
3、嚴重偏離題意,或語病嚴重,或不足規定字數50%,得分不超過16分。
4、思想內容不健康,最多評C等。
5、標點不正確(標點不逗或一逗到底)總扣1分。
6、書寫共3分。其中錯別字總扣一分;卷面書寫規范,字跡端正得二分,卷面書寫不規范,字跡不端正得零分;居兩者之間得一分。
2009學年第二學期初三語文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1、清泉石上流 2、會挽雕弓如滿月 3、不盡長江滾滾來 4、沉舟側畔千帆過
5、醉翁之意不在酒 6、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7 C
8 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美之情
賣油翁
9 C
10 ⑴射技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 ⑵但微頷之 或但手熟爾
11 惟手熟爾(1分) 熟能生巧,或實踐出本領(2分)
唐太宗論弓矢
12 A
13 ⑴從前 ⑵屢次
14 何況對於天下事務,我難道能全部知曉嗎?(補出主語1分,語氣1分,「況」、「遍」1分)
15 能自我反省 能夠舉一反三 能聽取不同意見 能關心民間疾苦(「善於治理國家」等空洞內容不得分)
雲錦
16 C
17 D
18 C
19 ⑴三國時 吳國建都於此 ⑵雲錦這時產生了 ⑶清代 南京商業經濟空前繁榮 雲錦生產極具規模(各題目中時代、原因、結果各1分)
20 綉品逐花異色 用料嚴格考究 工藝精益求精
草地往事
21 A
22 B
23 A得2分;B得1分;C不得分
24 運氣
25 ⑴描述了軍醫對「我」的精心照料(1分)
⑵為下文「我」的康復及對他看法的轉變作交代(為……交代,1分;康復、態度轉變各1分)
26 ⑴將生的希望(糧食)留給我。(2分,抄原文,不概括,如「使勁把半袋青稞面朝我扔來」則1分)
⑵軍醫把生命中最後的時光都給了我 蒙受著誤解(忍受著委曲)(每點各2分)
27 ⑴他是逃兵 他不是逃兵
⑵①失血的唇 蒼白的唇 嘴唇白得可怕
②表現他的生命在逐漸衰弱(每點各1分)
28 要點:①堅定了信念(有這樣仁厚可敬的戰友,我們的事業必勝) ②明白了道理(為人要仁厚 不隨意猜疑 要無私地幫助別人) ③要完成囑托
作文按相關要求批閱。主要參照2008年中考作文評分標准(中心與材料25分,語言表達25分,文章結構10分)。補充說明如下:
病句納入語言表達條款,每出現一個病句扣1分。字跡潦草總扣不超過2分,錯別字每3個扣1分,總扣不超過3分。
等 第 綜合評分 中心與材料(25分) 語 言(25分) 思路與結構(10分)
A 60┃53分 題意理解正確,中心明確;選材恰當,有新意;對生活的認識正確,且有自己的見解;感情真摯,想像力豐富。 能准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語言流暢,有一定的表現力。 思路通暢;層次分明,且結構安排有特色。
分項 得 分 25——22分 25——22分 10——9分
B 52┃43分 題意理解正確,中心明確;選材恰當;對生活的認識正確;感情真實,有一定的想像力。 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語句通順,用語得當。 思路連貫;條理清楚;結構合理。
分項得 分 21——18分 21——18分 8——7分
C 42┃33分 題意理解基本正確;選材基本能為中心服務;對生活的認識基本正確。 思想表達基本清楚;語句基本通順;用語基本正確。 思路基本清楚;結構基本合理。
分項 得 分 17——14分 17——14分 6——5分
D 32分以下 題意理解偏頗,中心不明確;內容空洞;選材不合理;缺乏真情實感。(四項中符合一項,皆為D) 思想表達不 清楚;語句不通順;用語不恰當,或病句較多(三項中符合任意一項,皆為D) 思路不清楚;結構不完整。(兩項中符合任意一項,皆為D)
分項 得 分 13分以下 13分以下 4分以下
說明:
1、A等基準分為56分;B等基準分為47分;C等基準分為36分;D 等基準分為25分。
2、其中一項富有特色,其他兩項達到B,可考慮A;其中一項富有特色,其他兩項在A、B之間,可考慮滿分。
3、嚴重偏離題意,或語病嚴重,或不足規定字數50%,得分不超過16分。
4、思想內容不健康,最多評C等。
5、標點不正確(標點不逗或一逗到底)總扣1分。
6、書寫共3分。其中錯別字總扣1分;卷面書寫規范,字跡端正得2分,卷面書寫不規范,字跡不端正得0分;居兩者之間得1分。
南匯區2009年中考模擬考試九年級語文答題方向
選擇題答案
8.[A] [B] [C] [D] 11.[A] [B] [C] [D] 12(2).[A] [B] [C] [D] 19.[A] [B] [C] [D] 25.[A] [B] [C] [D]
第一部分 閱讀(90分)
一、文言文閱讀(42分)
(一)默寫(共18分,每題3分,錯1字扣1分,扣完為止)
1、笑語盈盈暗香去
2、千載誰堪伯仲間
3、昔人已乘黃鶴去
4、一水護田將綠繞
5、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6、朝暉夕陰
(二)詩詞理解(共4分,每題2分)
7、泰山
8、C
(三)課內文言文閱讀(7分)
9、(2分,各1分)宋(北宋) 王安石
10、(2分)排除不正確的言論,批駁巧言諂媚的壞人,這不算「拒諫」。
11、(3分)B
(四)課外文言文閱讀(13分)
12、(4分,各2分)(1)獲得,得到 (2)D
13、(2分)讓孩子坐在竹籃子里掛在樹梢上,隔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絡(以使他們能夠一心讀經)。
14、(4分,各2分)(1)俚俗爭慕之 (2)晝夜苦之
15、(3分)如:對孩子進行教育要符合他們的年齡、心理特點,要因材施教,不可揠苗助長等。
二、現代文閱讀(48分)
(一)《傳統文化須敬畏》(23分)
16、(2分)秉
17、(3分,1+2分)反問 我們應當像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非常細致地愛惜與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
18、(3分)原文示例:中華兒女和睦相處、攜手發展的共同精神家園
19、(3分)D
20、(12分,各3分)
中心論點:傳統文化須敬畏(或我們必須以敬畏、慎重、呵護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
第③段:批評我們對傳統文化不客氣的態度(或從反面論我們必須愛惜和保護傳統文化)
第④段:我們對待傳統文化應當非常慎重,應秉持一種庄嚴與神聖的感覺
第⑤段:傳統是不可能被徹底否定和拋棄的,它需要我們的善待、更新和培育
(二)《巨匠的手藝》(25分)
21、(2分)冒號(:)或破折號(——)
22、(2分)托翁非常熱愛勞動(或托翁為人非常低調)
23、(6分,各3分)(1)親手製作精緻的手藝品(靿牛皮靴)送給女婿和朋友,無聲地回應了朋友的嘲諷,體現了托翁寬廣的胸懷 (2)托爾斯泰樂意為貴夫人當搬運工,反映了他對體力勞動的熱愛和尊重。
24、(6分,各3分)托爾斯泰一生都熱愛勞動,崇尚體力勞動(或突出了托爾斯泰的勞動教育觀念:自己的生活自己打理,自己能乾的自己動手) 勞動締造著人類幸福的價值意義(或勞動創造著價值)。
25、(3分)A
26、(6分)提示:可圍繞「思想精神與行為實踐應當相一致」的感點而展開。
按中考評分標准。圍繞中心2分;層次清楚2分;語言准確2分
第二部分 寫作(60分)
主要參照2008年中考作文評分標准(中心與材料25分,語言表達25分,文章結構10分)。補充說明如下:
病句納入語言表達條款,每出現一個病句扣1分。字跡潦草總扣不超過2分,錯別字每3個扣1分,總扣不超過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