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測試卷
一、語言積累運用:(30分)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線的漢字注音:(2分)
他雖然很瘦,但精神抖擻( ),目光shēnsuì( ),沒有一點頹唐( )的樣子。我頓時感到kùnjiǒng( )不安起來。
2、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是( )(2分)
A、在同學們的熱心的幫助下,使他更加堅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
C、老師那和藹可親的笑臉和諄諄教誨總是浮現在我面前。
D、他邁著強壯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們走來。
3、仿句練習:(2分)
如果生命是水,尊嚴就是流動;如果生命是火,尊嚴就是燃燒;如果生命是__________,尊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把下面的內容概括成一句話新聞:(2分)
本報訊 XX縣今年上半年鄉鎮企業完成總收入XX億元,佔全年計劃的55%,比去年同期增長81%,實現工業總產值XX億元,佔全年計劃的58%,比去年同期增長38%。實現了總收入過半,特別是出現了鄉鄉過半,村村過半的可喜局面。
一句話新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語交際
5、如果你現在看到有人正捕食野生動物——青蛙,你應該如何去勸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航天英雄楊利偉來訪問你的學校,學校請你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他,請你就感興趣的方面,設計你將提出的二個問題,請注意條理性。(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傳承文化
A、名句積累(8分)
(1)曲徑通幽處,__________________。(2)雨昏青草湖邊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誰憐一片影,_________________ 。(4)移舟水檻差差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前事不忘, ________ ____。(6)已是懸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沁園春雪》中想像雪後初晴美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木蘭詩》中描寫戰場生活艱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古代文化常識填空:(4分)
(1)《西遊記》中最能表現孫悟空反抗精神的情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最喜歡其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句A(2)中,巧妙的化用了屈子懷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
9、專題研究:(4分)
通過本學期的專題《荷》學習,你們在課堂上探究了哪些問題?有什麼收獲?
問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獲: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快樂閱讀(25分)
(一)詩歌賞析:(2分)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1)對這首詞的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辛棄疾寫這首「壯詞」給陳亮,既是對好友的困頓不得志表示慰藉,也是藉此抒發自己失意的感慨。
B、詞人從樂曲的演奏中聽到的確是沙場檢閱的軍聲,這是何等感人的愛國激情啊!
C、詞人只有在夢里重現抗金殺敵的場面,醒來後就忘卻了。
D、這首詞通過酒醒夢回後的追憶,描寫對叱吒風雲的戰斗生活的嚮往,景象雄闊,筆墨酣暢。
(2)辛棄疾的詞以豪邁激越著稱,請從本詞中選擇一句,加以體會。
(二)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8分)
黔之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1)蔽林間窺之 (2)驢不勝怒 (3)以為且噬己也 (4)技止此耳
2、翻譯下列句子。(2分)
(1)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2)稍近益狎,盪倚沖冒。
3、讀了柳宗元的《黔之驢》這篇寓言,你有哪些收獲?(2分)
4、文章的標題雖是黔之驢,實際上描寫老虎的情節很多,請你發揮想像,根據老虎的一個動作,來寫一寫驢當時的心理活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喜鵲告狀(8分)
這幾年,喜鵲明顯減少了,有人擔憂再過些年孩子們可能連喜鵲也不認得了。
1993年春,筆者採用路線調查法,從寧夏的彭陽到銀川400千米,在大約400平方千米的范圍內只發現 50個喜鵲巢,至於喜鵲則更少見了,與 20世紀 70年代相比大約減少了 95%。
原來群體數量很大的喜鵲為何急劇減少了呢?其一,因為喜鵲的棲息環境遭受破壞,可供營巢的大樹太少了,致使 90%的鵲巢只得築在七八年生的小樹上;有的鵲巢距地面僅三四米高,極易遭受人為的毀壞及自然災害;其二,近幾年滅鼠給鳥類帶來嚴重的災難,許多農村用玉米、小麥拌制的毒餌撒於田間,雖然毒死了大批老鼠但也殺死了大量的鳥類。筆者還曾在一片楊樹林里親眼目睹到一隻中毒的老鼠被一隻貓頭鷹捕食後,同歸於盡的慘景。
喜鵲又叫花喜鵲,喜棲息於高大的樹上,經常在田野和村莊附近覓食,多成群或成對活動,5-10月間,主要取食蝗蟲、象甲、螻蛄、天社蛾幼蟲、蠅蛆、蟬等多種害蟲。喜鵲的減少,必將導致蟲害及鼠害的大量發生與蔓延。所以,它應該受到保護。
某地方誌曾記載了"喜鵲告狀"的故事:康熙五十八年春,郡人偶感疫症,忽傳說吃喜鵲可治,群眾爭捕喜鵲,城裡城外把喜鵲網羅殆盡。一日,群鵲到公堂鳴叫不已,並引官至集市,見市買鵲者甚多,才知道是有些人為捕鵲得利,妄說喜鵲能治病。而後,官府對捕鵲者嚴懲,捕鵲之風才剎住。
為了不使喜鵲再告狀,今天我們應該廣泛地開展群眾性的愛鳥護鳥活動,特別是注意向青少年進行愛鳥護鳥的教育,使廣大群眾認識到保護鳥類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形成一個人人愛鳥護鳥的良好社會風氣。同時要加強自然景觀的保護,要特別注意保護培植大樹及茂密的高桿樹,為鳥類提供更多的棲息之所,讓千姿百態的鳥類得以繁衍下去,維護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1、文中引用"喜鵲告狀"的故事有什麼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鵲急劇減少的原因是什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認真閱讀第4段,說說喜鵲有哪些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聯系全文,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愛護鳥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父親的眼神(7分)
星期天,我到商場買鞋。鞋櫃台前擠滿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挑選了一雙滿意的旅遊鞋,正愛不釋手,耳邊響起一個沙啞的聲音:
「同志,你手上這雙鞋蠻好看的,得多少錢一雙啊?」
不用回頭,一聽我就知道是個鄉下人。我轉過身來,仔細地打量著他:個子不算高,有些單薄,身上的中山裝早已褪色,帶洞的解放鞋上沾著泥土,頭發亂蓬蓬的,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正牽著他的手,好奇地望著周圍的一切。
我指著「254元」的標價給他看。
那鄉下人看了,嘴角輕微撇了一下,不禁面帶愧色地對那男孩說:「孩子,爹買不起,太貴了。」那孩子低下了頭,咬著嘴唇,把爹的手握得更緊了。過了半天,才抬起頭來,用乞求的眼神望著爹,怯生生地說:「……就是……就是……他們都有。」
我雖不知道「他們」所指何人,但我想一定是他的小夥伴們。從小孩子的聲音中分明覺出一種委屈,一種渴望。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這么小就會跟人家攀……
父親見孩子那委屈的樣子,也只有硬著頭皮,來到櫃台前挑了起來,櫃台里有各色各樣的新潮旅遊鞋,可我見他似乎沒有在意鞋的式樣和質量,而只在意那一張張價格表。他咂了咂嘴,似乎很難找到使他滿意的價格——在這家商場里,最便宜的鞋也得一百多塊。總算挑了一雙最便宜的鞋,父親問孩子:「要買就買這雙吧。」孩子懂事地點了點頭。
那父親只好從內衣里摸出一張皺巴巴的百元票子和兩張大團結,手略有些顫抖地遞給營業員。就在那一霎那,我注意到這位父親望著這血汗錢的眼神,那眼神流露出的是對這一百多元錢的「依依不捨」,那眼神是對孩子可以「風光」地穿上新鞋的滿足……那眼神打動了我,我感覺眼前這位父親的形象突然高大起來。
噢,記起來了,在我十幾歲的時候,也經常和人家攀吃攀喝,經常向父親要錢買這買那,父親將錢遞給我時,有何嘗不是這樣的眼神?而我那時太粗心了,沒有把它當回事,我經常買這買那,卻從未見過父親給自己買什麼新鞋,買什麼新衣服。
我放下挑好的旅遊鞋,來到櫃台前,精心為父親挑選了一雙既輕便又舒服的棉夾鞋……
1、文章通過典型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來刻畫「父親」這個人物形象,請各舉一例,並說明其作用。(3分)
外貌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作、神態描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254元」的標價,那鄉下人為什麼「面帶愧色」地面對「男孩」?當他選好鞋子從內衣中摸出錢遞給營業員時,為什麼「手略有些顫抖」?請揣摩並寫出父親當時的心理活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父親」的眼神傳遞出了哪些情感?為什麼那眼神「打動了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妙筆生花(40分)
初中生往往充滿奇思妙想,試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如「有個知心朋友」、「有個好老師」、「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長大」、「再看一眼」或「美夢成真」、「當一名作家」、「飛上月球」等;
(2)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抒情;
(3)6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一、1、dǒusǒu深邃tuí táng 困窘2、B3、略(要求:扣住特徵,語意順暢)。
4、XX縣今年上半年鄉鎮企業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可喜局面(要求:語言簡明)
5、略(要求:圍繞保護青蛙的意義,捕食的危害去說)。
6、略(要求:緊扣主題,注意人稱、語氣)。
7、A略B(1)大鬧天宮、略(2)湘妃泣竹
8、略(要求:圍繞主題,上下文一致)。
二、(一)1、(A)2、略(二)1、2略3、(1)對於那些貌似強大的東西,只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就一定會取得勝利;(2)人一定要有真才實學;(3)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4)做事要持之以恆。4、略(想像要合理,符合驢的性格特點)。
(三)1、說明喜鵲對自己的處境忍無可忍,形象生動。
2、喜鵲的棲息環境遭受破壞;鼠葯泛濫。
3、喜棲息於高大的樹上,經常在田野和村莊附近覓食,多成群或成對活動,主要取食害蟲。
4、列數字、作比較
5、形成一個人人愛鳥護鳥的良好社會風氣;注意保護鳥類生存的自然環境。
(四)1、 略,舉例要恰當,應針對例子,分析作用。
2、價格太高,買不起這「蠻好看」的鞋,滿足不了孩子的要求,愧對孩子,這一百元錢是用勞動和汗水換來的,實際上是一點一點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辛苦錢。
3、那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對這一百多元錢的「依依不捨」,是對孩子可以「風光」地穿上新鞋的滿足。那「眼神」,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使「我」理解了自己父親當時的眼神,使「我」感到父親當時形象的高大。
三、作文略(40分)
Ⅱ 七下語文 期末測試題
(語文版)七年級(下冊)期末試題
註:1、全卷有三大題,共28小題,滿分為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鍾。2、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第一部分 積累與運用(28分)
1、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憩息(qì) 粼粼(líng) 犀利(xī) 皎潔(jiāo)
B、蜿蜒(wǎn) 綺麗(qí) 慷慨(kǎi) 恫嚇(dòng)
C、纖維(xiān) 脈搏(mài) 墮落(ò) 孤僻(pì)
D、靦腆(diǎn) 瀚海(hàn) 墳墓(mò) 洗滌(dí)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各大學實行陽光招生。(陽光招生:指公開、公平、公正地招生)
B、為了滿足人們飲食健康的需求,廠家紛紛推出了綠色食品。(綠色食品:指綠顏色的蔬菜)
C、球迷們強烈抗議比賽不公,要求吹黑哨的裁判立即下課。(下課:被免職或主動辭職)
D、沉溺網路、迷戀韓日漫畫,已成為影響部分中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殺手」。(心理殺手:指對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
3、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3分)
A、靦腆羞怯 怡然自得 慷慨厚道 不可磨滅
B、無地自容 輕舉妄動 相題並論 滂沱大雨
C、引經據典 怒不可遏 不解之緣 大名鼎鼎
D、愛不釋手 肅然起敬 青黃不接 如飢似渴
4、下列語句標點符號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今天我們班到郊外分組活動,你是參加義務勞動小組呢?還是參加社會活動小組?
B、程乃珊在「吾家有女初長成」這篇文章里,提到她女兒愛讀《圍城》、《洗澡》等書。
C、他看上去只有三、四十歲,與他的實際年齡相去甚遠,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D、「不對,這不是將軍家的狗……」巡警沉思地說,「將軍家沒有這樣的狗。」
5、假如你正忙於做作業,同學來請教問題。下列哪種回答最恰當一項是( )(3分)
A、等我把這道題做完了再一起討論,好嗎?
B、對不起,我的學習成績不好,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C、等我做完了作業再來問不行嗎?
D、你耐心地等我把自己的作業做完了再來教你。
6、在下面的語段中填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有些人喜歡用顯微鏡觀察葉子,有些人喜歡用眼睛去細看木頭的年輪。( )真正去認
識一棵樹( )必須從葉枝根本,從過去的清風到枝乾的神韻都注意到,同樣,當我們正視生命時,( )只從細微末節著眼,( ) 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污衊。
A、但 卻 如果 便 B、因為 就 如果 便
C、而 卻 因為 就 D、但 就 因為 就
7、依照畫破浪線的句子形式,仿寫下列句子。(2分)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朵花的花園;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隻鳥的森林; , ; ,
。
8、按下列要求默寫古詩文句(每小題1分,共8分,每錯、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小題的分值為止。)
(1)採菊東籬下, 。(陶淵明《飲酒》)
(2) ,江春如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3)天街小雨潤如酥, 。(韓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員外》)
(4) ,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5)夕陽西下,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6)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7) ,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8)寄意寒星荃不察, 。(魯迅《無題》)
第二部分 閱讀(42分)
(一)欣賞下面的古詩《春望》,完成9~10小題。(3分)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9、一切景語皆情語。全詩通過豐富的意象,渲染了 的氣氛,抒發了詩人極其
的情緒。(1分)
10、「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詩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我的分析:
(2分)
(二)細讀下面的文言文《包拯》(節選),完成11~14小題。(14分)
①召權知開封府,遷右司郎中。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
②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
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⑴聞者皆憚之( ) ⑵笑比黃河清( )
⑶使得至前陳曲直( ) ⑷不偽辭色悅人( )
12、辨析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異義。(2分)
⑴關節不到 古義: 今義:
⑵如布衣時 古義: 今義:
13、理解選文內容,完成⑴~⑹小題,其中⑴~⑷用原文詞語或語句填空。(8分)
⑴包拯的性格是: 。(1分)
⑵包拯憎恨的是: 。(1分)
⑶文中表現包拯不屈從苟同、不結黨營私的句子是:
(1分)
⑷表現包拯生活節儉的句子是: (1分)
⑸選文第①段重點寫了包拯的 、 的特點,穿插運用了
描寫;第②段重點寫了包拯的 、 的特點,主要運用了
描寫。(3分)
⑹文中寫「童稚婦女,亦知其名」「京師為之語曰…」意在說明:
。(1分)
14、包拯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關於他判案的故事,民間流傳的很多,你能舉出一兩個例子嗎?結合課文,你認為包拯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答:
(三)閱讀《蘇州園林》(節選),完成15~19小題。(14分)
①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台軒榭的( ),講究假山池沼的( ),講究花草樹木的( ),講究近景遠景的( )。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絕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願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實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裡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
②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暢,就把池沼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絕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③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和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15、根據課文內容,在選文第一段的括弧里填上恰當的詞語。(2分)
16、根據下列意思的表述,從文中找出對應的詞語。(1.5分)
⑴高低錯落給人以美感。( )
⑵形容山嶺重疊,峰巒相接,連綿不斷。( )
⑶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
17、理解選文內容,完成⑴~⑷小題。(6.5分)
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1.5分)
⑵在文中用「 」劃出能概括蘇州園林總的特徵的句子。(1分)
⑶在第①段中用「 」劃出排比句,並用原話說說它有什麼表達作用?(2分)
答:
⑷選文中「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中的「他們」指
;「願望」是指 ;說「他們的願望」實現了的依據是
。(2分)
18、為什麼說「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僅是技術」?句中「藝術」和「技術」能不能互換?為什麼?(2分)
答:
19、從說明文語言的角度分析,下列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選文中的「大多」、「往往」等詞語用得極有分寸,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和嚴密。
B、「重巒疊嶂」一詞,寫出了假山在玲瓏小巧的園林中,從平地突兀而起,層層疊疊的景象。
C、「高低屈曲」狀寫出池沼河道的邊沿很少有砌得整齊的石岸,總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D、說明文的語言可平實生動,「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表明選文以平實為主。
(四)閱讀課外文段,完成20~24小題。(7分)
①一向討厭母雞,不知怎樣受了一點驚恐,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後院,由後院再嘎嘎到前院,沒結沒完,而並沒有什麼理由;討厭!有時候,它不這樣亂叫,可是細聲細氣的,有什麼心事似的,顫顫巍巍的,順著牆根,或沿著田壩,那麼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瘩來。
②它永遠不反抗公雞。可是,有時候卻欺侮那最忠厚的鴨子。更可惡的是它遇到另一隻母雞的時候,它會下毒手,乘其不備,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兒毛來。
③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了狂,恨不得使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隻孵出一群小雛雞的母親。
⑤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子,表示出世界上並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麼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兒聽;挺著身兒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後,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⑥當它發現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教它的兒女吃。結果,每一隻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滿了一二個湯圓似的,它自己卻瘦削了許多。假如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去。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⑦它教給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次。它還半蹲著——教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溫暖。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
⑧在夜間若有什麼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
⑨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20、文章第①~③段集中寫對母雞的厭煩,這樣開頭對行文有何作用?(1分)
答:
21、作者寫「有時候卻欺侮那最忠厚的鴨子」一句的用意是什麼?(1分)
答:
22、在①~③段里,作者從哪三個方面寫了自己討厭母雞的理由?試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
答: (2分)
23、後來作者改變了對母雞的態度和看法的原因是什麼?(1分)
答:
24、選文第⑩段有什麼作用?第⑩段中加點的「敢」字能否刪去?為什麼?(2分)
答:
(五)名著推薦閱讀(4分)
名著《繁星》、《春水》、《安徒生童話》、《巨人三傳》是我們本學期的必讀書目,你對它們有了哪些了解?試選擇其中的一部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25、篇目《 》(1分)
作者及朝代或國籍: ; (1分)
26、你喜歡的人物及理由: 。(1分)
27、你對這部作品的評價: 。(1分)
第三部分 作文(50分)
28、請你按下面的要求,任選一題作文。
⑴題目:我最敬佩的一個人
⑵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同學們進入中學已近一個學期了。大家都說,伴隨著新課程,我們成長起來了。是的,一個學期來,同學們在體驗中成長,在合作中成長,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了自己的經歷和體會。請以「在 中成長」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如選擇第⑵題,請在題目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如溝通、鼓勵、合作等),使題目完整。②文章應寫出真情實感。③寫成記敘文,字數不少於500字。④文中不能寫真實人名、校名。
(語文版)七年級(下冊)期末試題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C 2、B 3、B 4、D 5、A 6、A 7、略(言之成理即可)
8、(1)悠然見南山(2)海日生殘夜(3)草色遙看今卻無
(4)黑雲壓城城欲摧(5)斷腸人在天涯 (6)山隨平野盡
⑺忽如一夜春風來(8)我以我血薦軒轅
二、閱讀
(一)9、蕭瑟蒼涼(凄涼);孤寂愁苦(悲傷)10、以樂景寫哀情,反襯思鄉的愁緒
(二)11、(1)畏懼(2)黃河水清,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 (3)是非 (4)言語和神態
12、(1)古義:暗中行賄疏通關系。今義:骨頭互相連接的地方。(2)古義:平民,百姓。今義:布質地的衣服。
13、(1)峭直、敦厚 (2)吏苛刻 (3)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4)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
⑸為官剛正、執法嚴峻 側面 清正廉潔 克己奉公 正面 ⑹意在說明包拯「立朝剛毅」,為官清正的名聲廣為傳誦。
14、鍘美案;狸貓換太子;陳州放糧;鍘包勉等。包拯是一個有智慧,有骨氣,愛國家,愛百姓,為官廉潔、剛正,執法嚴峻,鐵面無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意思對即可)
(三)15、布局 配合 映襯 層次
16、(1)俯仰生姿(2)重巒疊嶂 (3)因地制宜
17、⑴總說,揭示了蘇州園林共同的特徵。 ⑵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⑶排比句:他們講究……遠景的層次。這處排比的運用,具體地強調了「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絕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⑷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和匠師們;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實感;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裡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18、「藝術」是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悅,並且無法被復制。「技術」是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復制。這句話說明蘇州園林的假山的堆疊富有創造性;不能互換;因為「藝術」比「技術」有更高層次的要求,「藝術」更能體現蘇州園林假山堆疊的匠心獨運之處,這樣符合句意。
19、D
(四)20、作者先寫對母雞的厭煩,先抑後揚,使行文曲折有致。
21、鴨子以忠厚著稱,而母雞卻去欺侮它。作者這樣寫,用意是以鴨子的忠厚來反襯母雞的欺軟怕硬,更充分地表達對母雞的厭惡。
22、叫聲煩人;欺軟怕硬;張揚炫耀。
23、因為看見一隻孵出一群雛雞的母親,它的行為,它的母性,使「我」改變了原先的看法和態度。
24、從結構上看,此段回應開頭「討厭」母雞的情緒,前後呼應。從內容上看,這段文字既是感情的升華,又是主題的深化;「敢」字不能刪。「不敢」討厭母雞,說明當「我」充分認識了母雞偉大的母性後,對其頓生崇敬之情。倘若刪去「敢」,變為「我不再討厭母雞」,無論內容表達還是情感抒發,都有變得軟弱無力、索然寡味了。
(五)25、(略)26、(略)27、(略)言之有理即可
三、28、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