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15潮州二模語文答案

2015潮州二模語文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27 15:24:45

❶ (2008潮州二模)如圖表示植物生長素與其植物生長促進作用的關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曲線OH 段

(1)此曲線表示生長素對植物生長促進作用的曲線,H點是促進莖生長的最適濃度版,低濃度范圍內OH段隨權生長素濃度升高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增強.
(2)超過一定濃度范圍(HB段)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減弱.
(3)從曲線圖可知,C點濃度時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超過該濃度則抑制生長.
(4)向光一側和背光一側生長素含量之比是1:2,背光側為2m時,向光側為m,此時背光側和向光側生長狀況相同.即直立生長;背光側<2m時,向光側<m,此時,背光側促進作用>向光側促進作用,向光生長;背光側>2m時,向光側>m,此時,背光側促進作用<向光側促進作用,背光生長,因為莖向光生長所以生長素的范圍應該小於2m.
故答案為:
(l)低濃度范圍內,生長素濃度升高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增強
(2)超過一定濃度後,生長素濃度升高,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減弱
(3)該濃度生長素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
(4)小於2m.

❷ (2008潮州二模)在建築工地上有時需要將一些建築材料由高處送到低處,為此工人們設計了一種如圖所示的

由題意可知,斜面的高度及傾斜角度不能再變的情況下,要想減小滑到底部的速度就專應當增大瓦與斜面的摩屬擦力,由f=μFN可知,可以通過增大FN來增大摩擦力;
而增大瓦的塊數,增大了瓦的質量,雖然摩擦力大了,但同時重力的分力也增大,不能起到減小加速度的作用,故改變瓦的塊數是沒有作用的,故AB錯誤;
而增大兩桿之間的距離可以增大瓦受到的兩支持力的夾角,而瓦對桿的壓力隨夾角的增大而增大,故增大兩桿間的距離可以在不增大重力分力的情況下增大瓦對滑桿的壓力,從而增大摩擦力,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❸ (2008潮州二模)以下是證明食物腐敗是由細菌引起的實驗,閱讀這段材料和圖示,請回答:①把碎肉或大豆

(1)該題是一個驗證性實驗,本實驗採用的是對照實驗法.在不加塞的燒瓶中,由於燒瓶直接接觸空氣,腐敗細菌進入燒瓶的機會最多,且肉(豆)湯中有多種養分,在適宜的溫度下,細菌迅速繁殖,使湯液中有機物分解腐敗.加有葯棉塞的燒瓶雖然細菌進入燒瓶的機會相對較少,但也很難防止細菌侵入,同時由於消毒不徹底,留在瓶內的細菌的芽孢也可能繁殖.
(2)由於菌落數的平均值是56,稀釋倍數105,所用稀釋液的體積為0.1ml,故菌落數=( 56÷0.1 )×l05=6.3 x 107 個.
(3)培養基的基本營養成分有碳源、氮源、無機鹽、水等成分,由於碳源為有機物,故此培養液可培養的微生物同化作用類型是異養型.
(4)酵母菌細胞無氧呼吸時的呼吸作用的反應式試管內氣體增多,保鮮膜凸出
(5)瓊脂剛果紅菌落周圍出現透明圈
(6)蔗糖、Mg2+、瓊脂等

❹ (2011潮州二模)如圖所示,實線為方向未知的三條電場線,虛線1和2為等勢線.a、b兩個帶電量相同的粒子

A、電場線的疏密代表電場的強弱,由圖可知越向左場強越小,故a出發後的一小段時間回內其所處的位答置的場強越來越小,而b出發後的一小段時間內其所處的位置場強越來越大,所以出發後的一小段時間內a受到的電場力變小,b受到的電場力變大.故A正確.
B、由於出發後電場力始終對電荷做正功,故兩電荷的動能越來越大,故兩個電荷的速度都將越來越大,故B錯誤.
C、由於不知道場強的方向,故不能確定電場力的方向與場強方向的關系,所以不能確定ab兩電荷的電性.故C錯誤.
D、由於兩電荷所受的電場力的方向相反,故a、b兩粒子所帶的電荷的電性相反.故D正確.
故選A、D.

❺ (200圖潮州二模)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共同的觀點是()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

A、達爾文自然選擇是在個體水平上研究生物2進化,A不符合題意;
B、達爾文2自然選擇學版說合理地解釋h生物權2進化和適應性、多樣性,但沒有闡述遺傳和變異2本質及自然選擇對遺傳和變異如何起作用,B不符合題意;
人、變異一般是不定向2,自然選擇是定向2,決定生物進化2方向,人符合題意;
人、自然選擇學說沒有闡述遺傳和變異2本質,人不符合題意.
故選:人

❻ (2014潮州二模)如圖,線段AB的兩個端點A、B分別在x軸、y軸上滑動,|AB|=5,點M是線段AB上一點,且AM=

(1)設M(x,y),A(a,0),B(0,b),

❼ (2011潮州二模)純鹼、燒鹼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可間接證明二氧化碳與燒鹼溶液發

(1)二氧化碳與燒鹼溶液發生了反應,引起壓強減小,導致水沿導管由廣口回瓶進入燒瓶,反應的離答子方程式為
2OH-+CO2=CO32-+H2O(或OH-+CO2=HCO3-),
故答案為:水沿導管由廣口瓶進入燒瓶(或:水倒吸進入燒瓶);2OH-+CO2=CO32-+H2O(或OH-+CO2=HCO3-);
(2)NaOH與CO2反應可生成Na2CO3或NaHCO3,結晶的固體可能為NaOH和Na2CO3、Na2CO3、NaHCO3、Na2CO3和NaHCO3,要驗證NaOH和Na2CO3同時存在,根據題中所給試劑,要首先利用中性溶液BaCl2檢驗出碳酸鈉,並將碳酸根離子全部沉澱,再通過檢驗溶於的pH來確定是否含有NaOH,
故答案為:Na2CO3和NaHCO3

實驗步驟 預期現象和結論
步驟1:取少量白色固體於試管中,加適量水溶解,再加0.5moL?L-1BaCl2溶液至過量. 產生白色沉澱,說明固體中含有Na2CO3
步驟2:過濾,取少量濾液(或:靜置,用膠頭滴管取上層清液少許)於試管中,再向試管中滴加1~2滴酚酞試液. 溶液變紅色,說明固體中含有NaOH.

❽ (2014潮州二模)某課外小組計劃用水果製作水果電池,並測量水果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他們將

(1)由圖示電路圖可知,開關不變控制電壓表,導線E連接錯誤,滑動變阻器同時接下版面兩個接線柱權,滑動變阻器應採用限流接法,滑動變阻器連接錯誤,即導線C(或D)錯誤;
(2)由表中第3、4組實驗數據可得,E=0.45+0.0042r,E=0.40+0.0054r,解得:r≈416.67Ω;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第2組實驗數據與其它數據相差太大,應剔除;選擇兩組實驗數據應用歐姆定律求出電源電動勢圖內阻,實驗誤差較大,應用圖象法處理實驗數據,可以減小實驗誤差.
故答案為:(1)E;C(或D);(2)416.67Ω;2;乙.

❾ (2013潮州二模)如圖所示,已知AB為圓O的直徑,點D為線段AB上一點,且AD=13DB,點C為圓O上一點,且BC=3

解答:解析:(抄1)連接OC,由襲AD=
1
3
BD知,點D為AO的中點,
又∵AB為圓的直徑,∴AC⊥BC,

3
AC=BC,∴∠CAB=60°,
∴△ACO為等邊三角形,∴CD⊥AO.
∵點P在圓O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為點D,
∴PD⊥平面ABC,又CD?平面ABC,
∴PD⊥CD,PD∩AO=D,
∴CD⊥平面PAB,PA?平面PAB,
∴PA⊥CD.
(2)過點D作DE⊥PB,垂足為E,連接CE,
由(1)知CD⊥平面PAB,又PB?平面PAB,
∴CD⊥PB,又DE∩CD=D,
∴PB⊥平面CDE,又CE?平面CDE,
∴CE⊥PB,
∴∠DEC為二面角C-PB-A的平面角.
由(1)可知CD=
3
,PD=BD=3,
∴PB=3
2
,則DE=
PD×BD
PB
=
3
2
2

∴在Rt△CDE中,tan∠DEC=
CD
DE
=
6
3

∴cos∠DEC=
15
5
,即二面角C-PB-A的餘弦值為
15
5

❿ (2009潮州二模)如圖是線粒體內膜的結構示意圖,其中F0和F1兩部分構成了ATP合成酶.F0鑲嵌在膜中,則F1

線粒體是細胞進來行有氧源呼吸的主要場所.
A、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分別發生在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上,因此,合成ATP的酶不可能存在於內膜與外膜之間,A錯誤;
B、細胞質基質進行的是細胞呼吸的第一階段,線粒體膜將線粒體與細胞質基質分隔開來,其線粒體內的ATP合成酶不存在於細胞質基質中,B錯誤;
C、線粒體內膜進行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線粒體基質進行有氧呼吸第二階段,這兩個階段都能合成ATP,都需ATP合成酶,所以ATP合成酶的兩部分位於線粒體內膜和線粒體基質中,C正確;
D、線粒體的嵴是由線粒體內膜向內凹陷形成的,其中ATP合成酶的F0鑲嵌在膜中,即線粒體的嵴上,根據圖示則可知F1不存在於線粒體的嵴上了,D錯誤.
故選C.

與2015潮州二模語文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
© Arrange www.xszzw.net 2017-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