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州2016中專職業技術學校英語統考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高考)報考類別分為:文科類(含外語類)、理科類、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退役軍人類、「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普通單考單招類及高職單考單招類等九大類。因此,廣東高職高考「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考試,是高考的一部分,報名考試時間等事項統一到高考中。
2016年的高考(含「3+證書」)預計於2015年12月初進行網上報考,省考試院會有相關說明,屆時廣東高職高考網:www.51gzgk.com會同步發布信息。
一、報考條件
1.符合下列條件的具有廣東省常住戶口的居民,可以申請報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中等職業學校(含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和往屆畢業生;
(3)獲得專業技能課程證書(報考時未有證書的可先報考再補交);
(4)身體健康;
(5)高中階段戶口從省外遷入我省的考生,須符合《關於進一步加強高中階段學生學籍、戶籍管理,嚴格普通高考報考資格審查的通知》(粵招〔2007〕23號文)的規定。
2.下列人員不得報考:
(1)普通高中在校生和應屆、往屆畢業生;
(2)應屆畢業生之外的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
(3)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的在校生和應屆、往屆畢業生;
(4)因觸犯刑律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5)非正常遷移戶口的考生。
二、專業技能證書
在「3+證書」高考報考時原則上要有專業技能證書,但有部分考生由於各種原因未取得證書(未有證書的可先報考再補交)。
證書事項相應步驟如下:
2015年9月份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就讀三年級或者已經畢業的考生。
1.已經有了「專業技能課程證書」其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教育部考試中心頒發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或者全國英語等級證書;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考試並頒發的「廣東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技能課程考試證書」,包括會計證書、電工證書、機械證書、電子證書、土木工程證書、化學證書、旅遊證書、教育綜合證書、生物技術基礎證書、美術基礎證書、音樂綜合證書、體育技能證書。那就只需等省考試院的高考報考通知。
2.未有「專業技能課程證書」的(包括雖然有了技能證書,但不是「教育部考試中心」或者「廣東省教育考試院」頒發的)就要抓緊時間在2015年12月初高考網上報考前報考「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證書報考安排如下:
(1)廣東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技能課程考試證書
2)報考時間
預計為2015年10月22日至11月10日,具體報名時間由各市招生考試部門在上述時間內自行確定。
3)考試時間
2016年上半年「廣東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技能課程考試」預計於2015年12月底到2015年1月初進行,具體可以參照2015年上半年的安排:
4)報考方式
考試可採用考務軟體報名方式,亦可採用網上報名方式。
①考務軟體報名方式。考務軟體請使用1.40版本,年度碼設置為121。《音樂綜合》工種類別需下載軟體補丁進行更新。軟體及補丁下載網址:廣東教育考試服務網(http://www.eesc.com.cn)。登陸主頁後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然後點擊「管理首頁」進入「考試服務」欄目。用戶帳號見附件5。
②網上報名方式。採用考生網上預報名與現場確認報名相結合的方式,考生預報名網址:http://zzbk.eesc.com.cn/Exam_Reg/;
地市招生考試部門確認報名網址:
http://zzbk.eesc.com.cn/Exam_Reg/admin/adminlogin.jsp;
(2)全國英語(公共英語)等級證書
註:不建議報一級(B),往年有報考點不接受一級(B)證書報考的情況。
英語一級樣式.jpg
1)2016年上半年考試時間
預計是2016年3月16日和17日兩天。
比如2016年上半年的考試時間為:筆試(2016年3月17日上午,一級是9:00—10:30,二級和三級是9:00—11:00),口試(2016年3月17日下午開始至18日下午;上午8:30入場,9:00開始;下午13:30入場,14:00開始)。
2)報考時間
2015年12月30日前(但「3+證書」高考的報考時間是12月初,因此必須在高考報考前報考)。
3)報考方式
採用報考點的方式報考,廣東省各報考點請參照:見後面附件1。
(3)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
計算機一級樣式.jpg
1) 2016年上半年考試時間
預計是2016年3月23日和24日兩天(安排在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之後)。
比如2016年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上半年的考試為:一級考試時間是2016年3月24日上午,筆試在機上進行(與實操考試同步),時間為90分鍾;二級、三級、四級筆試在2016年3月24日上午,上機操作考試時間為3月24日下午-3月27日。
2)報考時間
2015年12月30日前(但「3+證書」高考的報考時間是12月初,因此必須在高考報考前報考)。
3)報考方式
採用報考點的方式報考,廣東省各報考點請參照:見後面附件2。
註:2015年9月份一年級或者二年級的同學,建議及早准備上面的證書。
三、「3+證書」高考報考
1.報考時間
2016年的高考報考試時間是2015年12月初。
比如2016年的高考規定如下:
我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和高等職業院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統一考試(下稱「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考試)實行網上報名,報名時間安排在2015年12月1日~10日。考生預報名時間為:12月1日~7日,確認報名時間為:12月6日~10日;廣州市考生預報名和確認報名的時間,由廣州市招生辦公室在上述時間內自行確定。
各市教育考試機構在組織考生報名時,可根據本地的網路速度及實際情況,採用考生自行上網填報和報名點(中學)集中填報兩種方式。
2.報名方式及報考手續
報名前應屆畢業生、社會青年應事先在所在中學或縣(區)招生辦公室領取考生本人的考生號及上網初始密碼,報名時考生通過考生號及初始密碼登錄省教育考試院普通高考報名系統網站(網址為:http://www.ecogd.e.cn/pgbm),並立即修改初始登錄密碼。報名時,考生必須通過報考網站認真閱讀了解報考須知,簽訂《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在網上自行錄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報考信息、簡歷信息、家庭情況等),然後在規定時間內持身份證和戶口簿到考生本人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區)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中學)確認報名資格、校對和核准報考信息、電子攝像、交納報考費。
應屆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可由學校負責事先核准考生的戶口所在地以及其它報考條件,然後到報名點(中學)辦理集體報考手續。社會人員須持畢業證書或相應學歷證明到市、縣(區)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中學)辦理報名手續。
3.專業技能證書的事項
報考「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考試的應屆畢業生憑學校證明報名,入學時由招生學校審核畢業證原件。往屆生憑畢業證書報名。考生報名時須持有教育部考試中心頒發的英語或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或省教育考試院頒發的「廣東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技能課程考試證書」。考生報名時須選擇「專業技能課程證書」的名稱及輸入該證書編號,考生最多可選擇三種專業技能課程證書。畢業證、專業技能課程考試證書的復印件放入檔案。
未取得專業技能課程證書,且報名參加2016年上半年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考試及全國英語或計算機等級證書考試的考生,可先參加預報名,預報名時須輸入考生本人的身份證號碼。考生取得這兩類考試合格證書後,需在2016年5月20日前到原報名點辦理報名資格確認手續。未辦理報名資格確認手續的考生,原預報名數據無效。
4.報考圖示如下:
以2012年考試報考為例
報考流程圖.jpg
5.體檢時間
普通高考體檢時間為2016年4月1日~20日,具體時間由各市招生辦公室(考試中心)確定,體檢要求另文通知。
四、考試時間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考試是程安排如下:
6月7日上午:語文(9:00-11:30);6月7日下午:數學(15:00-17:00);6月8日下午:英語(15:00-17:00)。
五、成績公布和分數線及錄取時間
1.高考成績一般於6月下旬公布。
2.錄取時間:一般是8月3日-8月7日,在第三批A類錄取前進行,錄取的公布和補錄通知請留意省考試院通知。
3.比如:2014年廣東省高職高考(3+證書考試)最低錄取分數線:
一、高等院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
文化科總分200分,並取得廣東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技能課程考試合格證書。
二、高職院校招收退役士兵
文化課總分150分
三、第一次補錄最低分:170分
四、第二次補錄最低分:150分
2014年廣東省高職類(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分數段統計表
分數段 分數段人數 累計人數
400以上 97 97
399-395 76 173
394-390 100 273
389-385 155 428
384-380 192 620
379-375 206 826
374-370 256 1082
369-365 313 1395
364-360 346 1741
359-355 351 2092
354-350 379 2471
349-345 406 2877
344-340 411 3288
339-335 452 3740
334-330 441 4181
329-325 504 4685
324-320 492 5177
319-315 510 5687
314-310 516 6203
309-305 559 6762
304-300 541 7303
299-295 501 7804
294-290 588 8392
289-285 614 9006
284-280 606 9612
279-275 637 10249
274-270 649 10898
269-265 639 11537
264-260 682 12219
分數段 分數段人數 累計人數
259-255 658 12877
254-250 678 13555
249-245 671 14226
244-240 715 14941
239-235 702 15643
234-230 642 16285
229-225 690 16975
224-220 712 17687
219-215 685 18372
214-210 677 19049
209-205 670 19719
204-200 674 20393
廣東省2014年高職(3+證書)第一志願投檔情況
廣東省2014年高職(3+證書)第一志願投檔情況
院校代碼
院校名稱
計劃數
投檔人數
投檔最低分
10570
廣州醫科大學
60
64
312
10576
韶關學院
350
371
229
10578
韓山師范學院
150
159
255
10831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210
224
342
10833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192
202
303
10862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30
32
224
10965
潮汕職業技術學院
200
2
200
11078
廣州大學
400
423
346
11113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290
306
315
11114
民辦南華工商學院
150
26
200
11121
私立華聯學院
200
56
200
12322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1160
1178
200
12325
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
200
45
200
12327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
80
84
240
12572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760
799
357
12573
廣東食品葯品職業學院
1020
1077
232
12574
廣東東軟學院(原南海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190
66
200
12575
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
30
7
200
12576
珠海藝術職業學院
300
30
200
12578
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50
4
200
12736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900
962
243
12741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100
69
200
12742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150
159
230
12743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25
28
220
12749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100
71
200
12765
汕尾職業技術學院
30
19
200
12771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275
49
200
12772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50
33
200
12954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
95
24
200
13715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250
44
200
12957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200
809
200
12960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184
147
200
12961
廣東亞視演藝職業學院
280
0
-
12962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150
159
250
13707
廣東文藝職業學院
81
85
215
13708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40
28
200
13709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250
264
229
13711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300
315
294
13712
茂名職業技術學院
1160
163
200
13713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170
100
200
13714
廣州工商學院(原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300
26
200
13716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
220
15
200
13717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205
16
200
13718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300
15
200
13719
廣東科技學院
45
51
212
13720
廣東理工學院
600
81
200
13721
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500
75
200
13810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00
105
213
13912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150
16
200
13919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
150
160
260
13927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
150
21
200
13928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60
16
200
13930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1085
1149
305
14063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110
119
226
14066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155
163
271
14123
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
300
7
200
14126
廣東文理職業學院
1000
20
200
14136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100
74
200
14263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150
163
306
14265
廣東南方職業學院
420
23
200
14266
廣州華商職業學院
250
131
200
14268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
200
9
200
14311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288
234
200
14362
廣州東華職業學院
385
5
200
14363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1300
102
200
14407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
25
2
200
14408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252
271
200
14427
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110
2
200
14510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50
39
200
14511
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
72
0
-
89007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10
1
200
第一次補錄情況
廣東省2014年高職類(3+證書)院校徵集志願投檔情況
院校代碼 院校名稱 計劃數 投檔人數 第一志願
投檔最低分
10965 潮汕職業技術學院 191 88 170
11114 民辦南華工商學院 97 99 180
11121 私立華聯學院 199 199 189
12325 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 180 181 171
12574 廣東東軟學院(原南海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80 81 228
12575 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 11 11 251
12576 珠海藝術職業學院 281 176 170
12578 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46 47 223
12771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294 297 258
12954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 42 42 250
12961 廣東亞視演藝職業學院 278 5 170
13712 茂名職業技術學院 704 710 264
13714 廣州工商學院(原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239 235 170
13715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147 148 245
13716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 193 100 170
13717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167 121 170
13718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267 173 170
13720 廣東理工學院 550 450 170
13721 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564 555 170
13912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98 98 194
13927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 70 70 247
13928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30 31 198
14123 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 274 85 170
14126 廣東文理職業學院 951 173 170
14265 廣東南方職業學院 367 233 170
14268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 167 161 170
14362 廣州東華職業學院 374 58 170
14363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789 679 170
14407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 21 21 193
14427 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105 76 170
89007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9 9 192
第二次補錄情況
廣東省2014年高職類(3+證書)院校第二次徵集志願投檔情況
院校代碼 院校名稱 計劃數 投檔人數 第一志願投檔最低分
10965 潮汕職業技術學院 203 109 150
12576 珠海藝術職業學院 171 97 150
12578 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32 13 150
12961 廣東亞視演藝職業學院 272 23 150
13718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33 34 204
13720 廣東理工學院 195 195 156
13721 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259 204 150
14123 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 129 119 150
14126 廣東文理職業學院 172 160 150
14265 廣東南方職業學院 148 128 150
14268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 56 53 150
14362 廣州東華職業學院 314 137 150
14363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406 350 150
14427 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129 55 150
三、關於復習教材
2015年最新版廣東省高職高考3+證書考試教材 英語
2015年最新版廣東省高職高考3+證書考試教材 語文
2015年廣東省高職高考3+證書考試教材 語文同步練習(含歷年真題)
2015年廣東省高職高考3+證書考試教材 英語同步練習 (含歷年真題)
2015年廣東省高職高考3+證書考試教材 數學同步練習 (含歷年真題)
2015廣東省高職高考復習叢書 (語文)沖刺模擬試卷
2015廣東省高職高考復習叢書 (英語)沖刺模擬試卷
2015廣東省高職高考復習叢書 (數學)沖刺模擬試卷
2. 2016年中高考語文和高職語文有何區別
我國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執筆人 朱寅年 王旗 楊東平
2007年,是中國在結束文革災難之後,恢復全國統一高考制度的第30年。恢復高考制度是當時撥亂反正的重大舉措,從而恢復了以學業能力選拔人才的標准和「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公正。統一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和高效率,使之深入人心,為歷史和社會所共認;與此同時,高考制度的局限性、弊病和負面價值也已暴露無遺。高考制度承上啟下,對於高等學校制度改革和中等教育改革具有樞紐作用,對於中小學教育具有強烈的指揮棒作用,是推進實質性的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個恰當的「突破口」。將高考改革提到重要的議程,提速高考改革,可以說條件已經成熟。
一、高考改革的基本價值和目標
1、高考改革的基本價值
保證教育公平。保障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享有大致相同的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和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改變以分數作為惟一的評價標准。全面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的協調發展和個性發展,避免陷入考試主義泥潭。
改變「一張考卷考所有人」。促進考試和選拔方式的多樣化、多軌化、彈性化,提高高等學校選拔、評價人才的效度,使不同類型的人才適才適所。
擴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權。通過高校招生公開化、民主化的制度建設,使得這一權力最終重新回歸高等學校。
重視和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學生付費上學的背景下,「以學生為本」的考試改革,應當使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高校的權利。
堅持高考命題地方化改革。各省自主命題的意義在於提供了高考模式多元發展的制度空間,多個考試機構的出現,也有利於考試測評技術本身在競爭中提高。
2、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目標模式
高考制度改革的目標模式是以全國統一的學業能力水平考試為主,輔以高中學習成績、高中課外綜合表現的多元入學評價;高校確定錄取標准、進行加試或面試後自主錄取。基本模式是:
經過5-10年的努力,建立一種統一性和多元性相結合,「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高校自主性與學生自主性相結合,國家宏觀調控,高等學校自主錄取,社會參與的全國高考和招生錄取制度。
二、我國高考考試制度改革的基本方案
上述目標模式的真正實現,有賴相應的社會環境和制度條件,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理想。作為過渡模式,現實的高考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考試科目多軌化
目前的高考改革集中在考試科目的改革上,形成目前以3+X 為主的不同模式。這一模式的基本問題,是將學生分為文、理兩類進行識別和選拔。這一模式的問題是以一張考卷考所有人的評價過於粗疏,難以按照不同類型高校的需要、不同學科的特點,更加有效地識別、選拔不同類型的人才。
建議按照高校分類管理的概念,將高校劃分為研究型大學、地方性高校和高職院校三大類,再分為文科、理科、工程技術科、生物和醫學科、藝術和體育科等不同科類,在高中課程中,確定不同的考試科目和內容難度,形成能夠適應不同學生需要的多種「套餐」。示意圖如下。
高考科目多軌化的示意圖
研究型大學地方性院校高職院校 文科語文1 英語1 + 歷史1 數學2 語文1 英語2 + 歷史2 數學3 語文2 英語3 理科語文2 英語1 + 科學1 數學1 語文2 英語2 + 科學1 數學1 工程技術語文2 英語1 + 科學2 數學1 語文2 英語2 + 科學1 數學2 語文2 英語3 + 科學2 數學3 生物和醫學語文2 英語1 + 生物、化學數學1 語文2 英語2 + 科學1 數學1 藝術和體育語文2 英語3 + 歷史2 語文2 英語3 + 歷史2 語文3 英語3
註:課程標號為難度系數,1為最高。
2、考試內容以能力水平測試為主
現行的高考內容,基本是知識水平測試,其特點是考題緊扣「大綱」,以記憶性知識和解題技巧為主,可以通過強化訓練的方式提高成績。它引導和強化了中學教育中記硬背、題海大戰之類的應試訓練,不僅難以為學生「減負」,也難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作者:一百個心意
0位粉絲
2007-12-25 09:41
回復此發言
2
我國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世界各國的高考,以美國的SAT、GRE為例,主要是能力水平考試,測試學生更為基本的分析、判斷、邏輯思維等能力,是一種更為科學、基本的評價。我國的公務員考試,也已完成由知識水平考試到能力水平考試的轉變。需要確定高考內容改革的這一方向,逐漸增加能力試題的比重(例如每年增加10%),目前,在高考中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能力水平測試題,在內容設計上把考察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起來,並以此來改變整個基礎教育中應試教育的傾向。
3、改變「一考定終身」
以一次性高考成績作為學生改變命運的評價,其弊病和局限性顯而易見。近年來實行的春季高考,是改變這一弊端的有效嘗試;但由於參加春季高考的高校太少,成績與夏季高考不通用,成為高職院校的高考,而失去吸引力和逐漸萎縮。
增加高考次數的改革。首先是強化春季高考,增加高校的數量和提高招生層次,使之成為與夏季高考同樣規格和分量的考試,從而使學生獲得兩次高考機會,擇優選報高校。考試多次化的另外一個思路,是某些科目實行社會化考試。英語可首先實行社會化考試,由專門機構每年設立若干次考試,考生提供個人的最高英語成績作為高考成績。
4、探索綜合素質評價
由於一次性的書面考試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實際狀態,因而必須改變以高考分數作為惟一標準的評價方式,將學生的高中成績和綜合素質作為重要參考。
綜合評價可以包括學生高中三年的平均成績、學生成長記錄、教師評語記錄、實踐活動記錄、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等資料。此外,還可通過高校對考生的面試進行評價。
由於社會的誠信環境尚不如人意,學校的自我約束和社會監督機制均不成熟,這一改革盡管十分重要,卻難以現實操作。可首先在中考改革中試行,從而積累經驗。在部分較具備條件的大學和高中可以開展試點,前提是首先建立問責制和民主、開放的社會參與、輿論監督機制,一旦發生舞弊行為,予以嚴厲懲罰。
三、高考招生和錄取制度改革
比較而言,我國近年來的高考改革主要集中在考試科目上,而對招生錄取制度改革較為忽視,而大面積影響高考公正的,主要是在這一環節。
1、均衡各地招生名額的差異
我國長期沿襲的錄取名額分配,缺乏地域公平的考慮,由於各地的錄取名額不是按照考生人數制定的,致使各地的錄取率差異極大,山東、湖北等人口大省的分數線比大城市高出100多分,造成「傾斜的高考分數線」、「高考移民」等不合理現象。
形成這一現象的基本原因是歷史形成的地方高等教育資源的巨大差異。根本解決的方案是人口大省加快地方高等教育的發展。在地方高教資源差異未能根本改變的情況下,中央政府通過宏觀調控,使新增的招生機會主要向那些人口大省傾斜,將縮小各地的錄取率差距作為重要的政策目標。
2、改變重點高校招生本地化
在90年代末以來高等學校新一輪調整、合並的過程中,一些著名的研究型大學採取與地方政府共建的方式擴大學校資源,從而造成學校招生本地化的嚴重現象。2005年,部分研究型大學本地生源的比例分別是:北京大學17%,清華大學16%,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3%,北京理工大學11%;復旦大學44%,上海交通大學47%,武漢大學50%,南京大學55%,浙江大學61%。
研究型大學招生本地化,不但減少了外地優秀生源獲得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有違教育公平;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源質量,有違創建一流大學的目標。按照高等學校分類管理的原則和研究型大學的宗旨,國立的研究型大學必須主要面向全國各地招生,本地生源的比例應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可以通過研究確定這一水平,例如不高於學校經費中地方財政支持的比重;不高於擴招之前本地生源的比重,等等。
3、減少和廢除某些特殊政策
作者:一百個心意
0位粉絲
2007-12-25 09:41
回復此發言
3
我國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高考錄取制度中,在分數面前的平等之外,還存在許多特殊政策。這些政策有的具有照顧弱勢人群(如少數民族學生)、特殊群體(如港澳台學生)等重要價值,有的是為了保障特殊行業的人才供給(如制度),有的是為了打破單一的分數評價,為特殊人才開辟通道,如保送生、文體特長生、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加分等政策。但在應試教育的社會腐敗風氣的影響下,這些政策許多已經有違初衷,甚至成為某些權勢階層、既得利益階層的腐敗溫床,直接向教育公平挑戰,引起社會強烈不滿。
應該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區別情況,減少和取消定向生、保送生、文體特長生、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此類特殊政策,堵塞導致高考腐敗的制度通道,凈化公平競爭的考試環境。
4、擴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權
招生權是《高等教育法》規定的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在高考制度改革過程中,落實和擴大高校自主權是必須堅持的價值和方向。高校招生自主權的實現有多種方式,例如高校自行命題、考試和招生;同類高校或學科實行聯考;在全國統一考試的基礎上加試科目、增加面試;在在全國統一考試的制度上確定本校的考試科目、錄取標准,等等。
對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的主要顧慮是教育公平。向高等學校賦權的過程與高等學校的制度建設必須同步進行,從而使高校建立公開、公正的制度保障,取得社會監督和信任。這基於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這樣兩項基本制度,實行真正意義上的陽光招生。通過網路平台充分公開各種招生錄取信息;同時,組成包括政府官員、家長、教師、校友代表、媒體組成的「代表團」,全程參與招生過程。
5、賦予學生選擇高校的權力
現行的高考制度設計,嚴格限制學生的報考自主權,同一批次的不同高校不能同步錄取,多數高校對於學生的第二志願不予考慮,從而使填報志願成為一門學問,一些成績優秀的考生應填報志願不當而失去機會。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以學生為本的制度設計,要求賦予學生更多的報考自主權和對高校的選擇權。只有當學生有權選擇高校時,才會真正出現高校為吸引優秀生源而改善服務的競爭。
建議在招生過程中,同一批次高校對學生不分志願先後同步招生。這意味著一個學生可能接到幾所高校的錄取通知。為避免造成高校的名額浪費,需要延長錄取周期,將現行一次性的錄取改為多次。對此,需要進行過細的制度設計和經過試點。這一世界通行的招生模式,沒有理由在中國不能實行。
6、實行高考社會化
為了改變以高考升學率作為高中評價的做法,必須強化高中會考制度,同時實行高考社會化。在通過會考、獲得高中畢業證書之後,學生即與高中脫離。考生到戶口所在的派出所或者居委會報考,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也直接發送給考生,將高考結果與高中學校相隔離。這一措施的價值在於,雖然高中仍能夠知道畢業生的情況,但地方政府卻難以按照高考升學率對學校進行精確的排名,從而弱化高考對高中的強硬「指揮」,解脫多數高中校。北京市曾試行過此辦法,取得積極效果。
追問:
我問的是GRE是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的
能給我說說么
3. 誰有百度賬號VIP幫忙下個東西憋 2016年廣東省高職高考英語真題卷 附答案
密碼:gw0s發不了附件只能發網盤了
4. 2016重慶對口高職高考語文滿分作文
2016年普通高校對口招收中職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電子版商務、電子技術類重慶城市管理權職業學院:會計、旅遊類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教育、服裝設計與工藝類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土建類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機械加工、電氣技術類重慶三峽職業學院:園林、畜牧獸醫類重慶醫葯高等專科學校:葯劑、護理類重慶三峽醫葯高等專科學校:護理類
5. 外省戶口能參加廣東高職高考考嗎居住證2016.6.14可以
外省學生在東莞參加高考需要哪些條件?外省學生在東莞參加高考需要以下條件:在廣內東省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容、合法穩定住所並連續3年以上持有廣東居住證、按規定在廣東參加社會保險累計3年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其隨遷子女2014年在廣東中等職業學校(含中專、職中、技校)畢業,並有3年完整學籍的,可報名參加「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考試,報考高職院校。隨遷子女報名時,應提交以下材料原件和復印件:(一)父親或母親在我省具有合法穩定職業證明:提供《廣東省就業失業登記證》、《勞動合同》、《工商企業登記證》等其中一項有效證明材料; (二)父親或母親在我省具有合法穩定住所證明:提供房地產權證、購房合同、房屋徵收(拆遷)補償協議、房屋租賃合同、房屋租賃登記備案證明等其中一項有效證明材料; (三)父親或母親的《廣東省居住證》(在深圳市報考的提交《深圳市居住證》); (四)父親或母親在我省累計繳費3年以上(含3年)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證明材料; (五)隨遷子女在廣東參加中考及在父親或母親就業所在地市的高中階段學校3年完整學籍的有關證明。
6. 浙江高考總分是多少2016各科多少分
總分是810分,期中語文:分,數學(文/理):150分,英語:150分,文綜理綜都是300分,再加上自選模塊60分。共是810分。
高考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全社會極其關注。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對這項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統、明確的部署。浙江和上海市在全國率先推出高考改革方案,浙江省在課程深化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方面走在全國教育改革前沿。
拓展內容:
往屆生分2類:第一類:未參加過新學考和選考科目考試的人員;第二類:已參加過新學考和選考科目考試的人員。[3]
第一類往屆生參加新高考:(1)語文、數學、外語和3門選考科目都要考,3門選考科目和外語每門最多有2次機會。以前考過的高考科目的成績無效。
(2)以前考過的學考科目的成績仍然有效,在三位一體、高職自主招生中仍然可以發揮作用,在統一考試招生高校對學考等級提出要求時也有效。
第二類往屆生參加新高考:語文、數學2門高考科目必須參加當年的統一高考,外語和3門選考科目仍有有效成績的可以不考,也可以重新考(包括換新科目和原來的科目再考)。
總的原則是:在保持選考科目不超3門,且每科有效成績不超2次的前提下,先確認作廢其中1科或1次有效成績後方可再另選1科或再次參加考試。
網路-浙江高考改革
7. 今年2016廣東省高職高考的聯考模擬,誰有發給我,哪位大神發。。。。。
網上找找看
8. 2016年廣東省高職高考是不是使用全國卷
廣東省高職高考是3+專業技能證書高考,是三校生(中職、中專、中技)的高考,目前為省內舉辦考試,省內院校錄取。
你指的可能是去全國普通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