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
初一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測試卷
A語言訓練營(分)
一、積累與運用(12分)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8分)
zhù( )蓄 枯hé( ) 竦zhì( ) 夢mèi( )
玲瓏剔透( ) 鍥而不舍( )勢不可當( ) 盤虯卧龍()
2.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
(1)魯迅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禮教迫害的千百萬婦女中的一個。
(2)解放軍多次搶險救災,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3.仿照句子,補充完整。(2分)
如果我是陽光,我將照亮所有的黑暗; ,
二、按要求默寫句子。(14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聽取蛙聲一片。
(5)人不知而不慍,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可以為師矣。
(7)夕陽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
(8)《觀滄海》中最能體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9)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生活中既要善於學習他人好的東西,又要善於從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訓,就象《論語》中孔子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人們描寫江面上太陽出來得早、春天來得早的時候,往往引用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 , 。」
(11)寫出描寫春天的兩句詩句。(2分)
B.再來到「古詩文天地」轉一圈!!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練習。(16分)
(一) 旅夜書懷(杜甫)(6分)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註:公元765年,杜甫迫於無奈辭官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途中寫下了這首詩。】
(12) 這首詩的前兩聯描寫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寫近景的一聯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4)寫出詩中你最喜歡的詩句,並說說它好在哪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楚人學舟(10分)
楚①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遂遮謝舟師,椎③鼓徑進,亟犯④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⑤。
【注釋】①楚:古國名。②折:調頭。旋:轉彎。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戰,前進時以擊鼓為號。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3分)
(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顧膽落( )
(3)惟舟師之是聽( )
16.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椎鼓徑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告訴人們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C、美文欣賞台
參觀完各個園地,回到座位,乘務員送來一份「快樂閱讀報」,讓我們一起「快樂閱讀」吧!(30分)
(一)為他人開一朵花(14分)
青 楊
一個窗檯上,有一朵花,這個屋裡就有了生氣了。一棵樹上開了一朵花,這棵樹就飽滿成熟了。一條路上綻放一朵花,這條路就多情纏綿了。一個人給另一個人送一束花,這倆人就有情有意了。一個健康人給一個病人送一把花,這個病人就有了抗爭的勇氣了。
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天地,增加一縷溫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點活下去的借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用自己的心為他人作圃,給他人吐一地綠蔭,染一片色彩,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喝彩。
一次無償獻血是一朵花,一個受傷後的救助是一朵花,一句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一次適時的看望是一朵花,一個及時的電話是一朵花,一個親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後的忍讓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後的攙扶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讓賢舉薦是一朵花……
有的人心是一座大花園,裡面開滿了吐香的鮮花,能幸福許多人,如聖女貞德,如中國的雷鋒。有的人的心是一朵花,只為一個人開放,如祝英台。有的人的心是一片草地,年年綠了卻開不出花來。有的人的心是死灰,永遠長不出綠葉,更開不出美艷的花。有的人的心是泥淖,讓一個個人掉下去窒息而死。
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繽紛的贊美是真誠的情,能為別人的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這類人必定有高貴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靈。這類人是人心的旗幟,人世的脊樑,人群的魂魄。
18、聯繫上下文,給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意思。(2分)
①一條路上綻放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他人燦爛一片天地,增加一縷溫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標題中的「為他人開一朵花」的含義是什麼?談一談你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把有的人的心比作「草地」、「死灰」、「泥淖」,請你說說這三個喻體分別比喻的是什麼樣的心境?(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說:「用自己的心為他人作圃,給他人吐一地綠蔭,染一片色彩,就是給自己喝彩。」通過這句話,你能看出作者具有怎樣的人生觀嗎?(2分)
22、我們要做一個為別人的幸福而努力的人,應該具備哪些條件?(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結尾的一段議論具有什麼作用?請發表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成全一棵樹
①一個平常的春天,一位飽經風霜的母親,向別人討了幾棵樹苗。她要把樹苗栽在門前。
②母親栽完樹後,她的孩子從屋裡一拐一拐地走出來。「媽媽,把這棵小樹也栽下吧!」孩子的手裡擎著一棵樹苗。那是她丟棄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還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親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殘疾。孩子擎著那棵樹苗,滿眼裡都是渴求的光芒。母親望著孩子站立不穩的腿,她猶豫了。她認為孩子是在做著一件沒有結果,同樣也沒有意義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裡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親終於點點頭——就算它最終長不成一棵大樹。
③孩子高興極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樹苗,搶著去挖樹坑。他人小力氣弱,挖得很吃力。母親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樹坑比母親挖得都大、都深。
④樹苗栽種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著水桶,給每一棵樹澆水。母親看著,心裡想著,這棵樹能長大嗎?做母親的目光是復雜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樹苗會活過來,會長成一棵大樹。
⑤可是不久,那棵樹苗和其他樹苗一樣,也鼓出了葉子。只不過稍遲了幾天,葉片稍細小了些。可不管怎麼說,它活過來了,它也是一棵樹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著水桶澆樹苗。孩子是認真的。他澆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樹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親允許親手挖坑栽種的小樹苗,孩子也只澆一桶水。
⑦小樹一天一天長大了。開始的時候,那棵小樹明顯地不如其他的樹壯實,顯得有些楚楚可憐。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趕上了它們。
⑧這一年冬天,母親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送她這個殘疾的孩子也去讀書。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難有這個能力讓這個孩子去學校。孩子背著母親用布片為他縫制的書包,高高興興上學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學校。可他的臉上卻是永遠像春天一樣明麗燦爛!
⑨放了學,除了做作業,孩子就澆那幾棵樹,一拐一拐地拎著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樹之間。春去秋來,那棵本來已經失去了生存資格的樹,比別的樹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興興的。別人送給他一個綽號:陽光。大家都叫他陽光。他也喜歡這個綽號。
幾十年過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經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這一年,他回到了家鄉,母親早已是滿頭銀發了,兒子歸來的消息使她分外高興,這一天她早早候在門口迎接兒子。和母親同在門口的還有那幾棵樹。
他是坐著轎車回來的。他沒有讓車子進村,在村頭他就下來,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遠遠地,他就看到了家門口的樹——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樹。他看見了自己的母親。她依著樹。他心裡一熱,急急地奔了過去。在那棵他親手栽種的樹下,他把母親摟在懷里。他發現母親真的老了,身子輕得像一片樹葉。他叫了一聲娘,就再也說不出話來。
他在老屋裡住了半個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著母親到樹下的青石板上坐,陪著母親說話。有一天說起身邊的樹,他忽然神秘地說:「娘啊,你知道這棵樹為什麼比別的樹長得快嗎?這裡面,有一個誰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母親望著已人到中年的兒子,望著他那一臉的得意,她平靜地笑了,點點頭說:「其實娘早就知道了。那樹長得高長得快,還不是你每天半夜起來喂它一泡童子尿?開始我也納悶,後來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著你,看見你一邊喂它一邊說小樹快快長大吧……孩子,你知道我為什麼改變了主意,讓你上學堂嗎?就是因為我看見你天天半夜裡去偷偷喂那樹啊!」
他一下子怔住了。
他百感交集。許久許久,他噗通一聲跪了下來,跪在了母親的面前。
他明白了。他終於明白了母親。母親的心永遠是一顆母親的心。
20.第④段畫線句「這棵樹能長大嗎?做母親的目光是復雜的」,請聯繫上下文,品讀出母親此時復雜的目光:(6分)
①
②
③
21.第⑧段畫線句「母親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請聯系全文,寫出促使母親做出這項決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 母親看到孩子天天半夜偷偷給那樹喂童子尿。 (2分)
22.②、④、⑧、⑨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現4次,作者突出這一細節的用意(2分)
23.第17 段寫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個戲劇或電影的編導,請為他設計一段獨白。(20字左右)
( ) (2分)
24.從全文看,本文既寫了 ( ) 的經過,又寫了( ) 的經過,這兩條線索交叉進行,從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分)
或許你能用得上!嘻嘻~~
㈡ 初一上學期語文 期末測試題 有答案 要長春版的
一、 積累與運用(18分)
1、給加點字注音,給拼音在對應的田字格內寫漢字。(4分)
( ) ( ) ( ) ( )
稱職 棲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形、讀音及字義都正確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讀háo 意思是: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B、怡然自得 「怡」讀yì 意思是:安適、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讀jì 意思是:靠近、接觸
D、苦心孤詣 「詣」讀yì 意思是:(學業、技術)所達到的程度
3、下面語句都有語病,請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師的幫助下,使他很快有了進步。
②、新課程改革後,我們學校開設了豐富多彩的課外讀書活動。
③、新學期,老師採納並聽取了同學們的意見。
④、能否推進讀書活動是提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之一。
4、請根據同學的文學常識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號對應填在表格內。(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魯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爾
作品:①《金色花》 ②《濟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裝》
④《風箏》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請根據語言環境或提示,填寫出相應的課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情致纏綿,音調諧婉,對仗工穩,宛如天成。
②、問渠哪得清如許?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觀書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④、夕陽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馬致遠《天靜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詩文閱讀(17分)
(一)古詩詞鑒賞。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4題。(6分)
觀 滄 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勝至哉,歌以詠志。
1、「以觀滄海」的「觀」字在全詩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詩人東臨碣石,觀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達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詩句都是寫秋景,然而寫出的景物特點、語言風格和誦讀時的情感基調卻截然不同,請你說明它們的不同之處。(3分)
A、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景物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風格
㈢ 初一上學期語文期末卷子 含答案 人教
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測試卷一 人教實驗版
一、語言運用(30分)
1.書寫:請從下列各句中選出你最喜歡的兩句寫到田字格中。(2分)
(1)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2.下列各組詞語中注音有誤的一組是(2分)( )
A.誘惑(yòu) 凝視(nínɡ ) 嶙峋(xún) 目眩(xuàn)
B.茁壯(zhuó) 佇立(zhù) 虯龍(qiú) 撤銷(chè)
C.猝然(zǔ) 論語(lún) 湛藍(zhàn) 唱和(hè)
D.竦峙(sǒnɡ) 骸骨(hái) 峰巒(luán) 靜謐(mì)
3.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有誤的一組是(2分)( )
A.踉蹌 哞哞 澄澈 女媧
B.縹緲 炫耀 賞賜 陛下
C.笑柄 敖然 寬恕 憔悴
D.海域 喧囂 喑啞 狩獵
4.選出下面加粗字義項正確的一項(2分)( )
(1)錯落有致「致」的義項:①給予 ②集中 ③達到 ④情趣
(2)歷歷在目「歷」的義項:①經歷 ②遍 ③一個一個清清楚楚
(3)隨聲附和「和」的義項:①無主見的跟著 ②依照別人的體例做詩
(4)黯然神傷「黯」的義項:①陰暗的樣子 ②心裡不舒服
A.①②②② B.③②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③②①
5.解釋下列加粗的字。(4分)
A.此何遽不為福乎?( ) 居數月( )
B.人皆賀之( ) 人皆吊之( )
C.次北固山下( ) 不亦說乎( )
D.項為之強( ) 危樓高百尺( )
6.關於作品、作家、朝代(或國別)搭配不當的一組(2分)( )
A.《浮生六記•閑情記趣》——沈復——清代文學家
B.《論語》——孔子——春秋時思想家、教育家
C.《聊齋志異》——蒲松齡——清代文學家
D.《皇帝的新裝》——安徒生——丹麥作家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魯迅原名周樹人,所寫《風箏》一課在於對封建父兄家長摧殘兒童天性的批判,表達對春日溫和的嚮往。
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學家泰戈爾,文章寫出了孩子的天真、頑皮,並寄予了深深的母子之愛。
C.《化石吟》題目用了擬人手法,自述了化石的產生及億萬年前生物世界的狀況。
D.《看雲識天氣》屬於說明文,說明了雲和天氣的關系。
8.指出下列句子判斷不正確的一項(2分)( )
A.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排比)
B.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C.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擬人)
D.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對偶)
9.根據要求默寫。(8分)
(1)十則《<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談學習態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殘夜,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淺草才能沒馬蹄。
(4)________________,聽取蛙聲一片。
(5)抒寫友情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借月抒懷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一段空白處,應該依次填入的一組句子是(4分)(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達喜悅,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達贊頌,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順從都表達尊敬,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順利都表達成功,___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對都表達憎惡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淚都表達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達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達不幸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二、閱讀(4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1~17題。
皇帝很想親自去看一次。他選了一群特別圈定的隨員——其中包括已經去看過的那兩位誠實的大臣。他就到那兩個狡猾的騙子那裡。這兩個傢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織布,但是一根絲的影子也看不見。
「您看這布華麗不華麗?」那兩位誠實的官員說,「陛下請看:多麼美的花紋!多麼美的色彩!」他們指著那架空織布機,他們相信別人一定看得見布料。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皇帝心裡想,「我什麼也沒有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皇帝嗎?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說,「我十分滿意!」
於是他點頭表示滿意。他仔細地看著織布機,他不願說出什麼也沒看到。跟著他來的全體隨員也仔細地看了又看,可是他們也沒比別人看到更多的東西。他們像皇帝一樣,也說:「哎呀,真是美極了!」他們向皇帝建議,用這新的、美麗的布料做成衣服,穿著這衣服去參加快要舉行的遊行大典。「這布是華麗的!精緻的!無雙的!」每人都隨聲附和著。每人都有說不出的快樂。皇帝賜給騙子「御聘織師」的頭銜,封他們為爵士,並授予一枚可以掛在扣眼上的勛章。
11.這段文字的中心人物是誰?從哪三個方面描繪了他的心口不一?(2分)
12.結合具體語境解釋下列詞語。(2分)
(1)精緻:
(2)駭人聽聞:
13.概括這幾段文字敘述的事件,不超過20個字。(2分)
14.從第3段文字中的皇帝的心理活動,可以看出皇帝怎樣的心情?選出理解准確的一項(2分)( )
A.吃驚 害怕 B.猶豫 矛盾
C.悲痛 傷心 D.醒悟 虛偽
15.「御聘織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詞語加上引號表示__________。(2分)
16.文中加橫線的一句是誰說的(2分)( )
A.皇帝 B.隨員 C.皇帝與隨員 D.騙子
17.皇帝的心理活動與言行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統治者的什麼樣的本質?(3分)
(二)下面是一首漢樂府民歌,閱讀後請完成18~22題。
十八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墳)累累。兔從狗竇(洞)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向東望,淚落沾我衣。
18.解釋加粗的兩個字。(2分)
八十始得歸( )
不知貽阿誰( )
19.本詩主人公年齡有多大?(用詩句回答)(2分)
20.主人公的家現在什麼樣?(2分)
21.「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暗指主人公家中境況如何?(2分)
22.全詩表達一個怎樣的主題?(4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23~27題。
朱自清先生
(一)我最初遇見朱自清先生是在1932年的夏天,那時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華任教休假到倫敦住了一年,歸途路過柏林。我請他到我住的地方談過一次,過了幾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無憂宮去遊玩過。他很少說話,只注意聽旁人談講;他游無憂宮時,因為語言文字的隔閡,不住地問這個問那個,那誠摯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說一句強不知以為知的話。以後他就到義大利,從威尼斯登船回國了。三年後,我也回國了,和他卻很少見面,見了面也沒有得到過充足的時間長談。至於常常見面,能以談些文字上的問題時,則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教書的那幾年。
(二)①他談話時,仍然和我在柏林時所得到的印象一樣,②他傾心聽取旁人的意見,旁人的意見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點頭稱是。③他對我的確發生過這樣的作用,我不知道別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過同樣的感覺,但願他的誠摯和虛心——這最顯示在他那兩只大眼睛上——曾經啟迪過不少的人,應該怎樣向人談話!④
(三)由虛心產生出來的是公平,沒有偏見,黨同伐異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寫的文字里是讀不到的。他不是沒有自己的意見,但他對於每個文藝工作者都給予分所應得的地位,不輕易抹殺任何一個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舉行文藝晚會,我和他都被約去講演,我在講演時攻擊到戰前所謂象徵派的詩,夜半回來,他在路上向我說:「你說得對,只是有些過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華園——這是我最後一次見他,他已十分憔悴,談起一個過於主觀的批評家,他盡管也反對他的主觀,但還是說:「他讀了不少的書。」
(四)一個沒有偏見的、過於寬容的人,容易給人以鄉願注的印象,但是我們從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點鄉願的氣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對於惡勢力絕不寬容,尤其是近兩年來,也就是回到北平以來,他的文章與行動,無時不在支持新文藝以及新中國向著光明方面的發展。他有激憤,有熱烈的渴望,不過這都蒙在他那平靜的面貌與朴質的生活形式下邊,使一生疏的人不能立即發現。他最近出版的兩部論文集《論雅俗共賞》和《標准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說明。他一步步地轉變,所以步步都腳踏實地;他認為應該怎樣,便怎樣。我們應該怎樣呢?每個心地清明的中國人都會知道得清楚。
註:要指外貌忠厚、實際欺世盜名的人,一般引申為沒有原則是非的人。本文所用的是後一種意義。
23.「他這樣虛心,使談話者不敢說不負責任的話。」這句話是從第(二)自然段中抽出來的,請把它放回去,應放在(3分)(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24.如果從原文選出三個詞來概括(一)至(三)段的大意,那麼這三個詞語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每個詞語只限兩個字)。作者對朱自清先生的總評價是__________。(從原文中找一個詞語,即兩個字)(3分)
25.對第(四)段畫線句子的含義有下列四種理解,選出理解正確的一項(3分)( )
A.主題是在強調朱自清先生的修養
B.突出他有強烈的愛憎、鮮明的政治態度
C.指出他的「朴質」不能為生疏的人立即發現
D.強調在他「朴質」的生活形式下邊有一顆不平靜的心
26.從作者的回憶可知朱自清先生的一些經歷,根據文章填寫。(3分)
清華任教→_________________→路過柏林→到義大利→從威尼斯回國→__________→清華任教。
27.這篇文章談到的朱自清即是我們所學課文__________的作者。(1分)
三、寫作(50分)
28.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經掀起你的感情的波瀾?這些事或讓你感動不已,或讓你無比憤怒,或讓你羞愧難當,或讓你感到妙趣橫生。請選一件你感觸最深的事,把它寫出來。
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
②要注意靈活運用一些表達方式;
③字數不限。
參考答案
一、1.略 2.C 3.C 4.C
5.A.就 過 B.祝賀 慰問 C.停泊 愉快 D.頸項 高
6.B 7.C 8.A
9.(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江春入舊年
(3)亂花漸欲迷人眼
(4)稻花香里說豐年
(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6)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10.C
二、(一)11.皇帝。從心理、語言、動作三方面進行了描繪。
12.(1)精巧細致
(2)形容聽了使人震驚
13.皇帝去看新裝,受騙並且自欺欺人。
14.A
15.皇帝親自請的織布大師 強調作用
16.C
17.愚蠢、虛偽。
(二)18.才 送
19.八十始得歸
20.松柏冢累累……井上生旅葵
21.家中已沒有什麼親人,主人公感到十分孤單。
22.通過一個久別家鄉重歸故里的老兵回家時所見情景的描述,表現了他的孤獨和凄涼,反映了戰爭的殘酷無情,也體現了人民對戰爭的厭惡和憎恨。
(三)23.C
24.虛心 公平 朴質 朴質
25.B
26.倫敦休假 昆明任教
27.《春》
三、28.略
㈣ 一份七年級上冊的語文期末測試卷
初一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測試卷
A語言訓練營(24分)
一、積累與運用(12分)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8分)
zhù( )蓄 枯hé( ) 竦zhì( ) 夢mèi( )
玲瓏剔透( ) 鍥而不舍( )勢不可當( ) 盤虯卧龍()
2.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
(1)魯迅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禮教迫害的千百萬婦女中的一個。
(2)解放軍多次搶險救災,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3.仿照句子,補充完整。(2分)
如果我是陽光,我將照亮所有的黑暗; ,
二、按要求默寫句子。(14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聽取蛙聲一片。
(5)人不知而不慍,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可以為師矣。
(7)夕陽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
(8)《觀滄海》中最能體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9)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生活中既要善於學習他人好的東西,又要善於從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訓,就象《論語》中孔子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人們描寫江面上太陽出來得早、春天來得早的時候,往往引用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 , 。」
(11)寫出描寫春天的兩句詩句。(2分)
B.再來到「古詩文天地」轉一圈!!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練習。(16分)
(一) 旅夜書懷(杜甫)(6分)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註:公元765年,杜甫迫於無奈辭官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途中寫下了這首詩。】
(12) 這首詩的前兩聯描寫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寫近景的一聯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4)寫出詩中你最喜歡的詩句,並說說它好在哪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楚人學舟(10分)
楚①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遂遮謝舟師,椎③鼓徑進,亟犯④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⑤。
【注釋】①楚:古國名。②折:調頭。旋:轉彎。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戰,前進時以擊鼓為號。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3分)
(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顧膽落( )
(3)惟舟師之是聽( )
16.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椎鼓徑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告訴人們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C、美文欣賞台
參觀完各個園地,回到座位,乘務員送來一份「快樂閱讀報」,讓我們一起「快樂閱讀」吧!(30分)
(一)為他人開一朵花(14分)
青 楊
一個窗檯上,有一朵花,這個屋裡就有了生氣了。一棵樹上開了一朵花,這棵樹就飽滿成熟了。一條路上綻放一朵花,這條路就多情纏綿了。一個人給另一個人送一束花,這倆人就有情有意了。一個健康人給一個病人送一把花,這個病人就有了抗爭的勇氣了。
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天地,增加一縷溫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點活下去的借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用自己的心為他人作圃,給他人吐一地綠蔭,染一片色彩,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喝彩。
一次無償獻血是一朵花,一個受傷後的救助是一朵花,一句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一次適時的看望是一朵花,一個及時的電話是一朵花,一個親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後的忍讓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後的攙扶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讓賢舉薦是一朵花……
有的人心是一座大花園,裡面開滿了吐香的鮮花,能幸福許多人,如聖女貞德,如中國的雷鋒。有的人的心是一朵花,只為一個人開放,如祝英台。有的人的心是一片草地,年年綠了卻開不出花來。有的人的心是死灰,永遠長不出綠葉,更開不出美艷的花。有的人的心是泥淖,讓一個個人掉下去窒息而死。
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繽紛的贊美是真誠的情,能為別人的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這類人必定有高貴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靈。這類人是人心的旗幟,人世的脊樑,人群的魂魄。
18、聯繫上下文,給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意思。(2分)
①一條路上綻放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他人燦爛一片天地,增加一縷溫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標題中的「為他人開一朵花」的含義是什麼?談一談你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把有的人的心比作「草地」、「死灰」、「泥淖」,請你說說這三個喻體分別比喻的是什麼樣的心境?(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說:「用自己的心為他人作圃,給他人吐一地綠蔭,染一片色彩,就是給自己喝彩。」通過這句話,你能看出作者具有怎樣的人生觀嗎?(2分)
22、我們要做一個為別人的幸福而努力的人,應該具備哪些條件?(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結尾的一段議論具有什麼作用?請發表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成全一棵樹
①一個平常的春天,一位飽經風霜的母親,向別人討了幾棵樹苗。她要把樹苗栽在門前。
②母親栽完樹後,她的孩子從屋裡一拐一拐地走出來。「媽媽,把這棵小樹也栽下吧!」孩子的手裡擎著一棵樹苗。那是她丟棄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還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親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殘疾。孩子擎著那棵樹苗,滿眼裡都是渴求的光芒。母親望著孩子站立不穩的腿,她猶豫了。她認為孩子是在做著一件沒有結果,同樣也沒有意義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裡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親終於點點頭——就算它最終長不成一棵大樹。
③孩子高興極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樹苗,搶著去挖樹坑。他人小力氣弱,挖得很吃力。母親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樹坑比母親挖得都大、都深。
④樹苗栽種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著水桶,給每一棵樹澆水。母親看著,心裡想著,這棵樹能長大嗎?做母親的目光是復雜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樹苗會活過來,會長成一棵大樹。
⑤可是不久,那棵樹苗和其他樹苗一樣,也鼓出了葉子。只不過稍遲了幾天,葉片稍細小了些。可不管怎麼說,它活過來了,它也是一棵樹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著水桶澆樹苗。孩子是認真的。他澆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樹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親允許親手挖坑栽種的小樹苗,孩子也只澆一桶水。
⑦小樹一天一天長大了。開始的時候,那棵小樹明顯地不如其他的樹壯實,顯得有些楚楚可憐。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趕上了它們。
⑧這一年冬天,母親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送她這個殘疾的孩子也去讀書。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難有這個能力讓這個孩子去學校。孩子背著母親用布片為他縫制的書包,高高興興上學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學校。可他的臉上卻是永遠像春天一樣明麗燦爛!
⑨放了學,除了做作業,孩子就澆那幾棵樹,一拐一拐地拎著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樹之間。春去秋來,那棵本來已經失去了生存資格的樹,比別的樹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興興的。別人送給他一個綽號:陽光。大家都叫他陽光。他也喜歡這個綽號。
幾十年過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經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這一年,他回到了家鄉,母親早已是滿頭銀發了,兒子歸來的消息使她分外高興,這一天她早早候在門口迎接兒子。和母親同在門口的還有那幾棵樹。
他是坐著轎車回來的。他沒有讓車子進村,在村頭他就下來,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遠遠地,他就看到了家門口的樹——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樹。他看見了自己的母親。她依著樹。他心裡一熱,急急地奔了過去。在那棵他親手栽種的樹下,他把母親摟在懷里。他發現母親真的老了,身子輕得像一片樹葉。他叫了一聲娘,就再也說不出話來。
他在老屋裡住了半個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著母親到樹下的青石板上坐,陪著母親說話。有一天說起身邊的樹,他忽然神秘地說:「娘啊,你知道這棵樹為什麼比別的樹長得快嗎?這裡面,有一個誰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母親望著已人到中年的兒子,望著他那一臉的得意,她平靜地笑了,點點頭說:「其實娘早就知道了。那樹長得高長得快,還不是你每天半夜起來喂它一泡童子尿?開始我也納悶,後來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著你,看見你一邊喂它一邊說小樹快快長大吧……孩子,你知道我為什麼改變了主意,讓你上學堂嗎?就是因為我看見你天天半夜裡去偷偷喂那樹啊!」
他一下子怔住了。
他百感交集。許久許久,他噗通一聲跪了下來,跪在了母親的面前。
他明白了。他終於明白了母親。母親的心永遠是一顆母親的心。
20.第④段畫線句「這棵樹能長大嗎?做母親的目光是復雜的」,請聯繫上下文,品讀出母親此時復雜的目光:(6分)
①
②
③
21.第⑧段畫線句「母親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請聯系全文,寫出促使母親做出這項決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 母親看到孩子天天半夜偷偷給那樹喂童子尿。 (2分)
22.②、④、⑧、⑨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現4次,作者突出這一細節的用意(2分)
23.第17 段寫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個戲劇或電影的編導,請為他設計一段獨白。(20字左右)
( ) (2分)
24.從全文看,本文既寫了 ( ) 的經過,又寫了( ) 的經過,這兩條線索交叉進行,從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分)
或許你能用得上!嘻嘻~~
㈤ 初一上學期語文試卷
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測試卷一 人教實驗版
一、語言運用(30分)
1.書寫:請從下列各句中選出你最喜歡的兩句寫到田字格中。(2分)
(1)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2.下列各組詞語中注音有誤的一組是(2分)( )
A.誘惑(yòu) 凝視(nínɡ ) 嶙峋(xún) 目眩(xuàn)
B.茁壯(zhuó) 佇立(zhù) 虯龍(qiú) 撤銷(chè)
C.猝然(zǔ) 論語(lún) 湛藍(zhàn) 唱和(hè)
D.竦峙(sǒnɡ) 骸骨(hái) 峰巒(luán) 靜謐(mì)
3.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有誤的一組是(2分)( )
A.踉蹌 哞哞 澄澈 女媧
B.縹緲 炫耀 賞賜 陛下
C.笑柄 敖然 寬恕 憔悴
D.海域 喧囂 喑啞 狩獵
4.選出下面加粗字義項正確的一項(2分)( )
(1)錯落有致「致」的義項:①給予 ②集中 ③達到 ④情趣
(2)歷歷在目「歷」的義項:①經歷 ②遍 ③一個一個清清楚楚
(3)隨聲附和「和」的義項:①無主見的跟著 ②依照別人的體例做詩
(4)黯然神傷「黯」的義項:①陰暗的樣子 ②心裡不舒服
A.①②②② B.③②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③②①
5.解釋下列加粗的字。(4分)
A.此何遽不為福乎?( ) 居數月( )
B.人皆賀之( ) 人皆吊之( )
C.次北固山下( ) 不亦說乎( )
D.項為之強( ) 危樓高百尺( )
6.關於作品、作家、朝代(或國別)搭配不當的一組(2分)( )
A.《浮生六記•閑情記趣》——沈復——清代文學家
B.《論語》——孔子——春秋時思想家、教育家
C.《聊齋志異》——蒲松齡——清代文學家
D.《皇帝的新裝》——安徒生——丹麥作家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魯迅原名周樹人,所寫《風箏》一課在於對封建父兄家長摧殘兒童天性的批判,表達對春日溫和的嚮往。
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學家泰戈爾,文章寫出了孩子的天真、頑皮,並寄予了深深的母子之愛。
C.《化石吟》題目用了擬人手法,自述了化石的產生及億萬年前生物世界的狀況。
D.《看雲識天氣》屬於說明文,說明了雲和天氣的關系。
8.指出下列句子判斷不正確的一項(2分)( )
A.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排比)
B.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C.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擬人)
D.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對偶)
9.根據要求默寫。(8分)
(1)十則《<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談學習態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殘夜,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淺草才能沒馬蹄。
(4)________________,聽取蛙聲一片。
(5)抒寫友情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借月抒懷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一段空白處,應該依次填入的一組句子是(4分)(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達喜悅,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達贊頌,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順從都表達尊敬,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順利都表達成功,___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對都表達憎惡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淚都表達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達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達不幸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二、閱讀(4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1~17題。
皇帝很想親自去看一次。他選了一群特別圈定的隨員——其中包括已經去看過的那兩位誠實的大臣。他就到那兩個狡猾的騙子那裡。這兩個傢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織布,但是一根絲的影子也看不見。
「您看這布華麗不華麗?」那兩位誠實的官員說,「陛下請看:多麼美的花紋!多麼美的色彩!」他們指著那架空織布機,他們相信別人一定看得見布料。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皇帝心裡想,「我什麼也沒有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皇帝嗎?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說,「我十分滿意!」
於是他點頭表示滿意。他仔細地看著織布機,他不願說出什麼也沒看到。跟著他來的全體隨員也仔細地看了又看,可是他們也沒比別人看到更多的東西。他們像皇帝一樣,也說:「哎呀,真是美極了!」他們向皇帝建議,用這新的、美麗的布料做成衣服,穿著這衣服去參加快要舉行的遊行大典。「這布是華麗的!精緻的!無雙的!」每人都隨聲附和著。每人都有說不出的快樂。皇帝賜給騙子「御聘織師」的頭銜,封他們為爵士,並授予一枚可以掛在扣眼上的勛章。
11.這段文字的中心人物是誰?從哪三個方面描繪了他的心口不一?(2分)
12.結合具體語境解釋下列詞語。(2分)
(1)精緻:
(2)駭人聽聞:
13.概括這幾段文字敘述的事件,不超過20個字。(2分)
14.從第3段文字中的皇帝的心理活動,可以看出皇帝怎樣的心情?選出理解准確的一項(2分)( )
A.吃驚 害怕 B.猶豫 矛盾
C.悲痛 傷心 D.醒悟 虛偽
15.「御聘織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詞語加上引號表示__________。(2分)
16.文中加橫線的一句是誰說的(2分)( )
A.皇帝 B.隨員 C.皇帝與隨員 D.騙子
17.皇帝的心理活動與言行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統治者的什麼樣的本質?(3分)
(二)下面是一首漢樂府民歌,閱讀後請完成18~22題。
十八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墳)累累。兔從狗竇(洞)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向東望,淚落沾我衣。
18.解釋加粗的兩個字。(2分)
八十始得歸( )
不知貽阿誰( )
19.本詩主人公年齡有多大?(用詩句回答)(2分)
20.主人公的家現在什麼樣?(2分)
21.「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暗指主人公家中境況如何?(2分)
22.全詩表達一個怎樣的主題?(4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23~27題。
朱自清先生
(一)我最初遇見朱自清先生是在1932年的夏天,那時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華任教休假到倫敦住了一年,歸途路過柏林。我請他到我住的地方談過一次,過了幾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無憂宮去遊玩過。他很少說話,只注意聽旁人談講;他游無憂宮時,因為語言文字的隔閡,不住地問這個問那個,那誠摯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說一句強不知以為知的話。以後他就到義大利,從威尼斯登船回國了。三年後,我也回國了,和他卻很少見面,見了面也沒有得到過充足的時間長談。至於常常見面,能以談些文字上的問題時,則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教書的那幾年。
(二)①他談話時,仍然和我在柏林時所得到的印象一樣,②他傾心聽取旁人的意見,旁人的意見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點頭稱是。③他對我的確發生過這樣的作用,我不知道別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過同樣的感覺,但願他的誠摯和虛心——這最顯示在他那兩只大眼睛上——曾經啟迪過不少的人,應該怎樣向人談話!④
(三)由虛心產生出來的是公平,沒有偏見,黨同伐異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寫的文字里是讀不到的。他不是沒有自己的意見,但他對於每個文藝工作者都給予分所應得的地位,不輕易抹殺任何一個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舉行文藝晚會,我和他都被約去講演,我在講演時攻擊到戰前所謂象徵派的詩,夜半回來,他在路上向我說:「你說得對,只是有些過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華園——這是我最後一次見他,他已十分憔悴,談起一個過於主觀的批評家,他盡管也反對他的主觀,但還是說:「他讀了不少的書。」
(四)一個沒有偏見的、過於寬容的人,容易給人以鄉願注的印象,但是我們從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點鄉願的氣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對於惡勢力絕不寬容,尤其是近兩年來,也就是回到北平以來,他的文章與行動,無時不在支持新文藝以及新中國向著光明方面的發展。他有激憤,有熱烈的渴望,不過這都蒙在他那平靜的面貌與朴質的生活形式下邊,使一生疏的人不能立即發現。他最近出版的兩部論文集《論雅俗共賞》和《標准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說明。他一步步地轉變,所以步步都腳踏實地;他認為應該怎樣,便怎樣。我們應該怎樣呢?每個心地清明的中國人都會知道得清楚。
註:要指外貌忠厚、實際欺世盜名的人,一般引申為沒有原則是非的人。本文所用的是後一種意義。
23.「他這樣虛心,使談話者不敢說不負責任的話。」這句話是從第(二)自然段中抽出來的,請把它放回去,應放在(3分)(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24.如果從原文選出三個詞來概括(一)至(三)段的大意,那麼這三個詞語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每個詞語只限兩個字)。作者對朱自清先生的總評價是__________。(從原文中找一個詞語,即兩個字)(3分)
25.對第(四)段畫線句子的含義有下列四種理解,選出理解正確的一項(3分)( )
A.主題是在強調朱自清先生的修養
B.突出他有強烈的愛憎、鮮明的政治態度
C.指出他的「朴質」不能為生疏的人立即發現
D.強調在他「朴質」的生活形式下邊有一顆不平靜的心
26.從作者的回憶可知朱自清先生的一些經歷,根據文章填寫。(3分)
清華任教→_________________→路過柏林→到義大利→從威尼斯回國→__________→清華任教。
27.這篇文章談到的朱自清即是我們所學課文__________的作者。(1分)
三、寫作(50分)
28.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經掀起你的感情的波瀾?這些事或讓你感動不已,或讓你無比憤怒,或讓你羞愧難當,或讓你感到妙趣橫生。請選一件你感觸最深的事,把它寫出來。
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
②要注意靈活運用一些表達方式;
③字數不限。
參考答案
一、1.略 2.C 3.C 4.C
5.A.就 過 B.祝賀 慰問 C.停泊 愉快 D.頸項 高
6.B 7.C 8.A
9.(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江春入舊年
(3)亂花漸欲迷人眼
(4)稻花香里說豐年
(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6)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10.C
二、(一)11.皇帝。從心理、語言、動作三方面進行了描繪。
12.(1)精巧細致
(2)形容聽了使人震驚
13.皇帝去看新裝,受騙並且自欺欺人。
14.A
15.皇帝親自請的織布大師 強調作用
16.C
17.愚蠢、虛偽。
(二)18.才 送
19.八十始得歸
20.松柏冢累累……井上生旅葵
21.家中已沒有什麼親人,主人公感到十分孤單。
22.通過一個久別家鄉重歸故里的老兵回家時所見情景的描述,表現了他的孤獨和凄涼,反映了戰爭的殘酷無情,也體現了人民對戰爭的厭惡和憎恨。
(三)23.C
24.虛心 公平 朴質 朴質
25.B
26.倫敦休假 昆明任教
27.《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