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4年濟南語文中考試題答案
濟南市2004年中考語文試題
語 文
一、積累(每題2分,共6分)
按要求默寫。
1.爭渡,爭渡, 。(李清照《如夢令》)
2.古詩詞中與「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蘊含哲理一致的詩句有:「 ,
。」
3.古詩詞中,有許多蘊含鄉愁之情的膾炙人口的名句,情景交融,意味悠長。如, (作者)的 「 , 。」
(此題多答一句且正確可加2分)
如, (作者)的「 , 。」
二、文言文閱讀(1 4分)
閱讀下而兩則文言短文或片段,分別回答文後的問題。
(一)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 凄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①望西山,始指異之。
②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並從學過的其他文言文中找出一個含有這個字且意義、用法相同的句子,寫在下面。(2分)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6.閱讀選文,你有什麼啟發或感悟?請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談一談自己的看法。(2分)
(二)
楚莊王欲伐越。杜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
曰:「政亂兵弱。」杜子曰:「臣患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韓非子•喻老》
【注釋】庄蹻(qiāo):人名。
7.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奏。(只劃一處)(2分)
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庄蹻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
9.寫出出自本文的一個成語並解釋。(2分)
1 0.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楚莊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2分)
三、現代文閱讀(40分)
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分別回答文後的問題。
(一)
日 歷
馮驥才
①我喜歡用日歷,不用月歷。
②厚厚一本日歷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頁,它新的一頁——光亮而開闊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著我去填滿。我喜歡日歷每一頁後邊的「明天」的未知,還隱含著一種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兒。生命的定義就是擁有明天。它不像「未
來」那麼過於遙遠與空洞。它就等候在門外。走出了今天便進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限是燈光,明天與今天的界限還是燈光。每一個明天都是從燈光熄滅時開始的。那麼明天會怎樣呢?當然,多半還要看你自己的。你快樂它就是快樂的一天,你無聊它就是無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你不能改變昨天,但你可以決定明天。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是不是?
③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歷掛在牆上。隨手一翻,光溜溜的紙頁花花綠綠滑過手心,散發著油墨的芬芳。這一剎那我心頭十分快活。我居然有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邊的日子就像一個個空間,生機勃勃,寬闊無邊,迎面而來。我發
現時間也是一種空間。歷史不是一種空間嗎?人的一生不是一個漫長又巨大的空間嗎?一個個明天.不就像是一間間空屋子嗎?那就要看你把什麼東西搬進來。可是,時間的空間是無形的,觸摸不到的。凡是使用過的日子,立即就會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無痕跡。也許正是這樣,我們便會感受到歲月的匆匆與虛無。
④時間是從來不會逆轉的。於是,營孟德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慨吧,晏殊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傷感,……光陰歲月,就像一陣陣呼呼的風或是閃閃爍爍的流光,它最終留給你的只有無奈而頻生的白發和消耗中日見衰弱的身軀。為此,你每扯去一頁用過的日歷時,是不是覺得有點像扯掉一張生命的頁碼?
⑤我不能天天都從容地扯下一頁。特別是忙碌起來,或是從什麼地方開會、活動、考察、訪問歸來.看見幾頁或十幾頁過往的日子掛在那裡,黯淡、沉寂;被時間掀過的日瀝好似廢紙。可是當我把這一疊用過的日子扯下來,往往不忍丟掉,而把它們塞在書架的縫隙或夾在畫冊中間,就像從地上拾起的落葉——它們是我生命的落葉!
⑥別忘了,我們的每一天都曾經生活在這一頁一頁的日歷上。
⑦記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長沙路四治里十二號那個頂層上的亭子間被徹底搖散,震毀。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樣找到一個洞爬了出來。當我的雙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覺真像從死神的指縫里僥幸地逃脫出來。轉過兩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方形鐵盒子般的海鷗牌相機,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廢墟般的破樓,鑽進我的房間——實際上已經沒有房頂。我將自己命運所遭受的慘狀拍攝下來。我要記下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這是我個人獨有的經歷。這時,突然發現一堵殘牆上居然還掛著日歷——那蒙滿灰土的日歷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來。如今,它和我當時拍下來的照片,已經成了我個人生命史上kè gǔ míng xīn的珍藏了。
⑧由此,我懂得了日歷的意義。它原是我們生命忠實的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歷是一本日記。它默默而無形地記載了我每一天遭遇的、面臨的、經受的、應對的一切。
⑨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動地被記憶,我們還要用行動去創造記憶。我們要用情感、忠誠、愛心、責任感,以及創造性的勞動去書寫每一天的日歷,並把這一天深深嵌入記憶里。我們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嗎?
⑩所以我寫過:「生命就是創造每一天。」
11所以我說過:「我們今天為之努力的,卻是為了明天的回憶。」
1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變為酒,保存歲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歲月變為永存的詩篇或畫卷。 (文章有刪改)
11.通讀全文,你認為作者「喜歡用日歷,不用月歷」的原因是什麼。(4分)
12.根據上下文,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3分)
①一剎那 嵌入
②kè gǔ míng xīn
13.根據具體語言環境,說說文章第②段中用「笑嘻嘻地等著」形容新的一天的到來有什麼好處?(3分)
14.聯繫上下文,仿照第④段劃線句續寫句子。(3分)
15.文章第⑦段詳細記下「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何用意?(3分)
1 6.文中作者說「人的一生是一個漫長又巨大的空間」,也思考「要把什麼東西搬進來」充實這空間。
聯系實際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已經或者打算拿什麼把自己的日子填滿?請寫一段話表述出來。(不超過60字)(4分).
(二)
光啊,你慢些走 。
①在人們的印象中,光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讓人抓不住蹤跡,總希望能給光踩一腳剎車,看清它的模樣,說一句:「累了嗎?歇歇吧。」現在,科學家真的能勒住光的韁繩。別再以為光是「神行太保」,它也可能像蝸牛一樣蜿蜒爬行。
②宇宙中光跑得最快,這不僅表現在光的速度快,而且它走的路線一定最短。在真空中,光速能達到每秒29.979萬公里。光從太陽射到地球,用不了8分鍾。而一束月光照到大詩人李白的床前,僅需2秒鍾。不過,宇宙太大了,從最近的一個星系發出的光要經過200萬年才能到達地球。
③1 999年,科學家進行了一次革命性的實驗,首先使光速減慢,幾乎達到了與城市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一樣的速度(時速60公里)。隨後,又接近人散步時的速度(時速1.6公里)。2001年,他們甚至讓光直接停了下來。這聽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它的確是真實的。
④光的傳播速度不是一成不變的, 。
光的最快速度只有在真空和物質稀薄的空間才能達到,例如在空氣中。光在進入水或玻璃等介質後,由於折射傳輸速度會變慢,但在普通的光學材料里,光速一般只會減慢到原來的幾分之一,還是太快了。
⑤科學家採用的新「介質」是由施加激光後的超低溫原子雲構成的。研究人員首先將大量鈉原子組成的原子雲冷卻至接近絕對零度(一273.1 5℃),形成所謂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狀態(這種物質凝聚態的存在是1 924年愛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預見到的。根據他們的理論,當一批原子被放置在極低溫度的高度真空環境中,它們之間的相對距離減至最短,原子就失去單個粒子的身份,而表現得像一個單一的「超級原子」)。在這種狀態下,原子的速度幾乎等於零,結果鈉原子被迫互相重疊,形成一種「凝聚物」。這種「冷凝物」一般會吸收照射它的光線,但科學家使用一種特殊激光束對其進行處理,使光可以通過,然後經過調節可以使光速降為零。這種控制激光束可與某種「手閘」相類比:當鈉原子被控制激光束照射時,處於一種激發狀態,光通過時表現為透明介質;相反,如果控制激光束降低強度,鈉原子不再表現為透明介質,轉而吸收光。
⑥科學家們將一束黃色激光通過該「冷凝物」後,成功地觀測到了黃色激光光速大幅度降低的現象。穿過「冷凝物」後出來的激光肉眼無法看到,但是儀器顯示它的顏色與進入時的激光顏色相同。慢化光速的實驗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莉娜•豪(Lene Hau),她被認為是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⑦慢化光速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際應用上均意義非凡,在計算機領域更是如此。使光子停止,操縱光子以便把信息輸入光子,然後根據需要再將光子發往某地以及某時再發。這種可能性使人們看到了新一代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的曙光,它將比目前計算機的功能強大幾千倍。
⑧此外,利用它可以開發將不可見的紅外線轉換為肉眼可識別的可見光的技術、減少通信系統中的噪音以及研製性能更好的視頻顯示和夜視裝置等。
17.葉聖陶先生曾說過,一篇文章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
閱讀全文,試簡要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4分)
18.文章第①段的語言表達有什麼特點?請結合具體內容作簡要分析。(4分)
19.文章第②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麼表達作用?(3分)
20.根據第④段說明的內容,在橫線上補寫一句話,使語意連貫。(2分)
21.認真閱讀第⑤段,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慢化光速實驗採用的新「介質」的形成過程。(不超過60字)(3分)
22.在一般人看來,光速是無法控制的,可莉娜•豪教授等科學家經過努力使光速慢了下來,並將造福人類。你從莉娜•豪教授身上感悟到了什麼?請結合具體事例談一談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麥克牽一隻蝸牛去遠行,可是蝸牛走得太慢了。
麥克又是催促又是斥責,蝸牛隻是很歉疚地搖搖頭,表示無能為力。麥克又急又氣,對蝸牛又拉又扯又踢,蝸牛受了傷,越發爬得慢了。麥克只好耐著性子,讓蝸牛慢慢爬,自己則以一種接近靜止的速度跟在後面。就在這個時候,麥克聞到了陣陣花香,聽到了鳥叫蟲鳴,感到了微風拂面的舒適。後來,麥克還看到了美麗的夕陽、燦爛的晚霞,以及滿天的星斗。麥克不禁感慨道:「我牽著蝸牛遠不如蝸牛牽著我富有詩意!」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美麗。人生路上,不管是因為匆匆趕路錯過了美麗,還是因為慢下腳步欣賞美麗,都是曾經年少的證明,將來美好的回想,刻在生命年輪上的印記…… 讀了上面的材料,請以「感悟美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濟南市答案
一、積累(6分)
1.驚起一灘鷗鷺o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o
3.示例:崔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o",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評分意見:1、2小題各2分o 3小題作者和名句(名句不僅要蘊含鄉愁之情。還須情景交融)都對得2分,只寫對作者不得分,只寫對名句得1分,多寫且正確加2分。
二、文言文閱讀(14分)
4.①感到奇怪②從前
5.是:這。示例:是亦不可以已乎?/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6.啟發或感悟可叢以下角度回答:①只有志存高遠,胸襟開闊,才能有所作為。②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甚至達到關天人合一的境界。③只有躬身實踐,善於探索發現,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7.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
8.庄蹻在婪國境內做強盜(橫行霸道),但官吏禁止不了他,這是政事混亂啊。
9.目不見睫: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不能省察自己或見遠而不見近。 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多指缺點)了解得透徹的能力。
10.楚莊王「欲伐越」,但聽了杜子的進諫後,「乃止」。可以看出楚莊王是一個善於納諫、知錯就改的人。
11.因為日歷使作者隨時感知自己的生命(或日歷隱含著作者對「明天」的希望,使作者感受到歲月的匆匆與虛無,日歷也是生命忠實的記憶)並思考如何珍惜生命。
12.①chà qiàn ②刻骨銘心
1 3.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新的一天以人的情趣,生動形象;表現了作者對新的一天的喜愛,以及對明天的希望(或全新的一天等待著人們去豐富、充實,或新的一天帶給我無限的憧憬。以及用新的生命去創造每一天的渴望)。
l 4.示例: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悟。/辛棄疾有「可憐白發生」的痛楚。
l 5.突出唐山大地震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突出日歷是我們生命忠實的記憶。 16.略
17.作者按照邏輯順序先後說明了慢化光速的可能性、現實性、原理和意義。
I 8.①第l段是生動說明。②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如將光比作「神行太保」「蝸牛」等,具體、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光速的快慢變化;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如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說明了光速之快。
1 9.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列數字能更具體、更准確地說明光速快的特點;舉例子使說明具體真實,便於讀者理解。
20.示例:在不同的介質中有著不同的速度。
2 1.示例:首先將鈉原子雲冷卻,使其在「玻色一愛因斯坦凝聚」狀態下形成「冷凝物」,然後用控制激光束將其處理成透明介質。
22.觀點示例:只有不斷創新,勇於探索,才能促進科技進步和人類發展。具體事例略。 23.略
B. 2020年濟南市歷下區中考一模語文答案
你說的2020年濟南市區歷下區中考一模語文答案,這個應該去網上查一查吧?
C. 新東方2020年濟南學校語文試題 及答案
這個網路上是沒有的,公共網路上都是沒有這樣的,你除非去他的專業網站上面,它的官方網站上面才會有
D. 初一語文十三冊濟南的冬天作業本答案
第十二課 濟南的冬天
(一)
設若單單只有陽光,那麼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並不著急,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1.括弧處應填的一個標點是: 。
2.文段第一句是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
3.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著落:
慈善:
4.文段中加點的兩個「它們」的意思是否一樣,請簡要說明。
5.指出作者描繪景物的觀察角度。
6.濟南為什麼是個理想的境界?
7.文中「曬」「睡」「醒」用得很貼切,你是怎樣理解的?
8.「小搖籃」比喻 ,作用是 ,「小」照應了前面 一詞。
9.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說明了濟南的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10.若用平實的語言概括加橫線這句話,應是:
(二)
【甲】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明,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乙】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麼清,全是那麼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蓮花,城河的綠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全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是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吻著水波,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羨慕死詩人呀!
1.兩文都是寫濟南的水,從時令上看,甲文寫的是 的水,乙文寫的是 的水。
2.甲文中水的特點是 ,乙文中水的特點是 。
3.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寫作風格也一樣,寫水都用了擬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
4.理解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
①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
②濟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5.將乙文中「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改為「哪兒的水都比不上濟南。」有什麼不好?
(三)
⑴古老的濟南,城裡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⑵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A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1.第⑵段的描寫對象是 ,其特徵是 。
2.「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極妙,理由是 。
3.劃線句A採用了 的修辭手法,把水寫得靈氣、多情。句中「綠的精神」指的是: 。
4.劃線句B是一個比喻句,其本體是 ,喻體是 。你能否從語段中再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
5.這兩段文字表現了濟南冬天 的特點。
(四)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____________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____________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____________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____________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1.根據課文,在文段橫線上填詞。
2.文中「這件花衣」具體是指____________ ,山的「肌膚」是指 。
3.這段文字從——變化的角度圍繞「____________」字描寫了山上的矮松、黃草和薄雪等景色,又按____________順序從山上寫到山坡、山腰。
4.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小雪」的「小」?
5.總說這一段文字內容的一個句子是:
6..作者贊嘆雪後小山的句子是:
第十二課《濟南的冬天》答案:
(一)1.冒號 2、承接上文 3、可靠的結果和保證;對人關懷,富有同情心。4、前一個指濟南的山山水水,後一個指這一圈小山。 5、先俯視,後仰視 6、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7、運用擬人的方法,創設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8、比喻圍著濟南的一圈小山;這一比喻把一圈小山寫得如慈母般的溫存、體貼、慈祥。「小」照應了「小山」的「小」。 9、濟南被一圈小山圍住。 10、有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的冬天特別暖和。(意思相近也可) (二)1、冬天;秋天 2、溫柔多情;甜美 3、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它們知道它們那是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吻著水波,做著綠色的香夢(其它擬人手法的句子也可) 4、總結性地寫了冬天濟南的景色,體現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用比喻的手法,表現了大自然對濟南的鍾愛,體現秋天濟南的美好。 5、原句子是反問句,表達的語氣更強烈一些。 (三)1.濟南的冬水 暖、清、綠、亮 2.形象照應了「暖和安適的睡著」,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 3.擬人 蓬勃的生機 4.自上而下的整個空間 空靈的藍水晶 例句略。 5.溫晴。 (四)1.頂 鑲 露 穿 2.山的表面暗黃的草色與薄雪交錯的形態山的泥土 3.色彩妙空間 4.雪中的矮松;披雪的山尖;露出草色的山坡;微微露出點粉色的薄雪。 5.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 6.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E. 2014年濟南中考語文閱讀題 謎題 答案
20
A
.示例:這句話運用了外貌、神態描寫的方法,不但刻畫出小女兒的天真可回愛,也答表現
出小女兒害怕媽媽有一天會死掉的擔憂和驚惶。
B
.示例:「好溫暖好柔軟」既寫出了小女兒身體的溫暖和柔軟,也寫出了小女兒的話讓「我」倍感貼心和幸福。
21
.示例:承上啟下。這段話緊承上文孩子們對人終將死去的困惑和驚惶,又引出「我」對生命謎題的茫然和思考。
22
.示例
1:
《謎題》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作者把自己想像成一棵高大的樹,愜意從容,盡情享受生命的快樂美好。語言酣暢淋漓,極富感染力。《談生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把生命比作一棵小樹(人格化的描寫),形象地寫出了生命成長的頑強和快樂。
2:
《謎題》運用了想像的手法,作者把自己想像成一棵高大的樹,盡情享受生命的甜蜜美好,引發讀者無限的遐想;《談生命》以‚一棵小樹‛為喻,寫出了生命成長的頑
強和快樂,生動形象,蘊藉含蓄,給人以美的享受。
F. 濟南的秋天閱讀題(七年級上冊語文同步題)要標准答案,給分!
1.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
2.第一自然段寫作者幻想中的濟南的特徵:古老、清幽、憨厚、溫專情
3.(1)山腰、山腳、山頂屬方面來寫的
4.綠藻;吻著水皮、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做著綠色的香夢
5.用水藻的香甜的煩惱來回應秋水的靜、美、甜。更能突出秋水的特點。
不一樣;因為濟南的冬天中的水藻是為了突出一種不為困難的精神,更是寫了春天的的到來。
G. 初一上冊語文作業本十二課濟南的冬天的答案
本文主要抓住濟南冬天「溫情」的特點,把山水當做主要描寫對象,用准確優美的專字,屬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1.峽(狹)
場(敞)
蘋(萍)
畜(蓄)
2.輪 斜 顆 面 葉 桿 幅
3.秀氣的小山,澄清的湖水,空靈的藍天,仿似一塊水晶,構成了一幅小水墨畫。
4.小雪山
5.青黑,白,藍,銀,暗黃,粉色
體現出濟南冬天的雪不大,還露出了,山的肌膚,寫出了濟南冬天的雪更給山填了一道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