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出彩學考全國高校測試卷.必修四語文(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答案一、(12分,每小題3分)1、D 2、B 3、C 4、B二、(9分,每小題3分)5、D 6、B 7、D三、(9分,每小題3分)8、D 9、D 10、C四、(23分)11、(10分)(1)(5分)譯文:與郡丞元寶藏結交很深,前前後後的縣令縣長,沒有不受到他指揮的。(2)(5分)譯文:館陶縣整個境內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隨著去安家的有幾百戶。12、(8分)(1)(4分)詩歌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清幽恬靜的畫面。寫了小橋、流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2)(4分)觀點一:這種說法有道理。此詩贊譽石湖美景,也包含對石湖主人的歌頌。「人」是指勢利小人,這些人在范氏去職歸隱後不再與他來往,范氏卻不以為意,反而享受田園之樂,這與作者終生不仕的人生態度相契合。觀點二:這種說法不確切。此詩描寫了石湖清幽恬靜的美景,表現的是作者對石湖主人歸隱田園生活的贊賞之情。「人」只是泛指,無人相煩正是幽靜的要素,不是寫范氏失勢後的世態炎涼。13、(5分)仁者不憂 勇者不懼 不與秦塞通人煙 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直兮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 多情應笑我五、(22分)14、(4分)①戈壁灘環境的惡劣;②戈壁灘色彩的單調。①為表現石油工人為祖國人民所做的巨大貢獻埋下伏筆;②與下文要描寫的彩色荒漠形成鮮明對比;③先抑後揚,激發讀者閱讀興趣。15、(4分)(1)惡劣環境中的胡楊樹,彷彿被上天賦予了頑強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2)盡管沙漠是荒涼和單調的,但是,人們卻可以通過勞動讓人生變得豐富多彩。16、(6分)①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築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裝的紅色顯得更加耀眼奪目;②工裝的紅色如花如霞,表達了作者對石油工人美好心靈的贊頌和敬仰;③工裝的紅色和共和國旗幟的顏色寄託了作者的愛國之情。17、(8分)作者採用對比、排比、比擬和想像的方法來寫克拉2號氣井。①通過對克拉2號氣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荒涼地貌之間的對比,表現了石油工人充滿激情,不畏艱險,克服困難的精神;②通過對不同勞動情景的排比,表現了石油工人堅定的決心和一往無前的氣勢;③通過對管道天然氣聲音的比擬,表現了石油工人為西氣東送所做的巨大貢獻;④通過對遠方親人的召喚和想像,表達了作者對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六、(15分)18、(4分)③改為「小芹」;⑤改為「三仙姑」;⑥改為「小芹」;⑦改為「她」。19、(5分)該標識以「書」和「沈陽」的首寫拼音字母為設計元素,體現活動的主題與地域;翻開的書和兩書交匯處的眼睛,對「開卷有益」作出微妙表達。20、(6分)略七、(60分)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雖長,提示語卻很明確,因此審題難度不是很大。本題的審題方法是審材料提示語。培訓班教練野鴨說:「我兩條腿都能游,你們四條腿還不能游?成功的90%來自汗水。加油!呷呷。」從野鴨的話來看,可以提取成功來自於勤奮的觀點。但是材料的傾向持否定態度,因此可以逆向立意。評論家青蛙大發感慨:「兔子擅長的是奔跑!為什麼只是針對弱點訓練而不發展特長呢?」從青蛙的角度來看,可以從發展長處下筆。思想家仙鶴說:「生存需要的本領不止一種呀!兔子學不了游泳就學打洞,松鼠學不了游泳就學爬樹嘛。」從仙鶴的角度來看,應該多方面發展。綜合小動物的故事情節。筆者認為,此文可以有以下幾種立意。1、從管理局的角度看,要正確引導,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發展長處。2、從小兔子的角度看,要正確定位,挖掘潛力,刻苦努力,揚長避短(或揚長補短)。註:如果從刻苦勤奮這個角度去寫的話,一定要有個前提就是,正確定位。弄清立意後,可以從「長處」的內涵入手,揭示長處具體指什麼。「長處」指某個方面的優點,特長或優勢。它可以指某個人某個方面的思維品質、特長等,也可以寫某個團體、國家、民族等的優點、特長或優勢。除此之外,也可以從「怎麼辦」入手,分析如何發展長處,如何正確定位,如何引導,如何努力等,列出幾個分論點,這樣立意就可以寫成並列式議論文。也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去立意,這樣寫正反對照式較合適。當然,也可以選擇寫成記敘文,構思幾個人物或集體,通過故事情節去揭示發展長處的益處或弊端。在虛構故事時,如果能塑造出兩個人物、企業、民族等,採用對比
② 光明日教出版社高一同步單元測試卷語文人教版必修4答案
【參考答案】
一、1.B(A拗:ùB嘈:cáo漓:líC娑:suōD媚:mèi)2.D(A嘻—嬉B歐—毆C常—長)3.D(修訂:修改訂正(書籍、計劃等)。修正:修改使正確;篡改。樹立:指抽象的東西。豎立:指具體的東西。振動:物體以某一空間為中心不斷往復運動。震動:受外力的影響而顫動。)4.B(A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C雨後春筍:是新生事物一個接一個出現。D:鼎足而立:指三個形成的局面。)5.C(A重復,將「時速」或「公里每小時」刪掉其一。B句式雜糅,去掉「分不開的」。D搭配不當,「壯大」改為「推廣」。
二、6.B(「卒後」改為「卒後第二年」。)7.B(「宋明時代已達到帝王規格」改為「明時代已達到帝王規格」。)8.C(「都對孔子進行過祭祀」沒有依據。)
三、9.C(如:到。)10.C(A前者介詞,表比較;後者介詞,表對象;B前者動詞,到,後者代詞,樹白處;C均為連詞,表順承;D前者動詞,成為,後者介詞,替。)11.B(①只是說明孫臏與龐涓的關系,②從側面說明。)12.B(「齊王於是就拜孫臏為老師」改為「齊王於是就拜孫臏為軍師」。)
四、13.(1)齊國的使者到魏國都城大梁來,孫臏以一個受過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會見了齊使,向他游說。(2)就丟下他的步兵,率領輕兵銳卒,日夜兼程追趕齊軍。(3)龐涓果然夜晚到了被砍的大樹下,見到樹干白木上有宇,就取火把來照看。
14.(1)前者寫室外景,寫了月下蟲聲,如雪的蕎麥花,動靜結合;後者寫室內景,寫了月下床席涼滿,梧桐影亂,是靜景描寫。
(2)前者全詩意境寧靜恬淡,表達了詩人恬淡閑適的心境。後者突出月在「卻處」朗照的凄清,流露出詩人凄涼孤寂的心境。
15.(1)漫江碧透,百舸爭流(2)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3)苟非我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五、16.蔡元培為人寬以容眾,不嚴責人,不濫獎人,有時也很嚴詞責人。17.本文以凝練的語言,敘述了「批評匿名揭帖者」、「批評拒絕同學來訪」、「批評作者說大話」三個典型事例,刻畫了蔡元培的性格特點。這樣寫能全面、立體、真實的塑造蔡元培先生的偉大形象,而且給人一種親切感。18.總領全文,領起下文;具體解說。19.(1)對別人的錯誤要包容,應以規勸的方式處理。(事例一)(2)不要以靜止的眼光看待人。(事例二)(3)不要說大話,應從實際出發。(事例三)(4)學生應當尊重老師。(5)老師的品行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6)尊重別人自然會得到別人的尊重。(答對五條即可得滿分。)
六、20.(1)「家父」改為「令尊」,「足下」改為「在下」。 (2)「恭候光臨」改為「迎接」。 (3)「狗尾續貂」改為「斧正」。21.(1)「四條腿的青蛙」或「驚訝」(2)青蛙長大後本來就是四條腿,但兩只青蛙的對話讓我們驚訝:嚴重的污染讓青蛙們四肢不全,甚至喪命,越來越嚴重的工業污染,不但破壞自然界的平衡,更危及人類的健康。
22.你是船舵,我是小船,心中的浪潮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狂風肆虐的大海上的導航?你是大樹,我是小草,心中的狂風來了,除了你,誰是驟雨傾盆而至的大地上的屏障?
七、略。
【參考譯文】
孫武已死,過了一百多年又出了個孫臏。孫臏出生在阿、鄄一帶,他也是孫武的後代子孫。孫臏曾經和龐涓一道學習兵法。龐涓雖然已經為魏國服務,擔任了魏惠王的將軍,但是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於是暗地裡派人請孫臏來。孫臏到了魏國,龐涓害怕他比自己有才幹,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據法律用刑挖去了他兩足膝蓋骨並在他臉上刺上字,想使孫臏這輩子再也不能在人前露面。有一次,齊國的使者到魏國都城大梁來,孫臏以一個受過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會見了齊使,向他游說。齊使認為孫臏的才能奇異,就偷偷地載著孫臏回到了齊國。齊國將軍田忌認為孫臏很有才能,象對待客人一樣對待他。
田忌多次和齊國諸公子賽馬,下很大的賭注。孫臏看到田忌的馬的足力和對手相差不很大。比賽的馬分有上、中、下三個等級,因此孫臏對田忌說:「您只管下大賭注,我能夠使您獲勝。」田忌相信孫臏的話對,就跟齊王和諸公子下千金的賭注比賽勝負。當到臨比賽的時候,孫臏對田忌說:「現在用您的下等馬去和對方的上等馬比賽,拿您的上等馬去和對方的中等馬比賽,再拿您的中等馬和對方的下等馬比賽。」三個等級的馬都已比賽完畢,田忌負了一場卻勝了兩場,終於贏得了齊王的千金賭注。於是田忌推薦孫臏給齊威王。威王向孫臏請教兵法,把孫臏當作軍師。
後來,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危急,向齊國請求救援。齊威王想任命孫臏為將,孫臏婉言推辭說:「一個受過刑的人不能為將。」於是任命田忌為大將,任命孫臏做軍師,讓他在有帷幕的車上坐著出謀策劃。田忌想要帶領軍隊到趙國去解圍,孫臏說:「解亂絲不能整團地抓住了去硬拉,勸解打架的人不能在雙方相持很緊的地力去搏擊,只要擊中要害,沖擊對方空虛之處,形勢就會禁止相鬥,危急的局面也就因此自行解除了。現在魏國和趙國打仗,魏國輕裝精銳的士兵必定全部集中在國外,老弱疲敝的士兵留在國內。您不如率領部隊迅速奔赴魏國都城大梁,佔領它的要道,攻擊它正當空虛之處,他們一定會放棄圍趙而回兵解救自己。這樣我們一舉既可解除趙國被圍的局面,又可收到使魏國疲憊的效果。」田忌聽從了孫臏這一建議。魏國的軍隊果然丟下趙國的都城邯鄲,撤兵回國,和齊軍在桂陵文戰,魏軍被打得大敗。
十三年之後,魏國和趙國聯合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齊國派田忌帶兵去援救韓國,直奔大梁。魏國大將龐涓聽到這一消息,立即撤兵離開韓國回魏國。這時齊軍已經越過了魏國國境而向西進了。孫臏對田忌說:「那魏國的軍隊向來強悍勇猛,輕視齊國,齊軍被稱為是膽小的軍隊善於用兵的人就可根據這一情勢,把戰爭朝著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導。《孫子兵法》說:每天行軍百里去爭利,一定會使大將受挫折;每天行軍五十里去爭利,軍隊只有一半能到達。現在命令齊軍在進入魏地的第一天造十萬灶,第二天減為五萬灶,第三天減為三萬灶。」龐涓在齊軍後面追了三天,非常高興地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弱,進入我國境內才三天,士兵逃亡的就超過半數了。」就丟下他的步兵,率領輕兵銳卒,日夜兼程追趕齊軍。
孫臏估計魏軍的行程,晚上應趕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而且兩邊的地形險要,可以埋伏軍隊。就砍下大樹的外皮露出白木質並且在上面寫著:「龐涓死在這裸樹下!」接著命令齊軍一萬名擅長射箭的弓弩手,在馬陵道兩邊埋伏,事先和那些弩手約好說:「晚上見到燃起火把就一齊射箭。」龐涓果然夜晚到了被砍的大樹下,見到樹干白木上有宇,就取火把來照看。他還沒有把上面的字讀完,齊軍就萬箭齊發,魏軍非常混亂,彼此失去了聯系,龐涓自知智謀窮盡,軍隊已敗,便用劍自刎。臨死前說:「這樣—來倒成就了這小子的名聲!」齊軍就乘勝追擊,徹底打敗了魏國的軍隊,俘虜魏太子申帶回了齊國。孫臏因為這一仗在天下出了名,世代相傳他的兵法。
③ 高一必修4語文必背的詩句,考試經常考到的詩句
高考必背的有念奴嬌赤壁懷古 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兩首詩需要全背,都很重要。 望採納
④ 山東版語文必修四期末考試重點!!翻譯 !!!默寫!!!字詞!!!!
《阿旁宮賦》最喜歡考第一段和第三段默寫、字詞,翻譯喜歡考最後一段
《六國論》喜歡考「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字詞不怎麼考這篇
《滕王閣序》考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⑤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默寫練習卷
http://wenku..com/search?word=%C8%CB%BD%CC%B0%E6%B8%DF%D6%D0%D3%EF%CE%C4%B1%D8%D0%DE4%C1%B7%CF%B0%BE%ED&lm=0&od=0
http://wenku..com/search?word=%C8%CB%BD%CC%B0%E6%B8%DF%D6%D0%D3%EF%CE%C4%B1%D8%D0%DE%C1%B7%CF%B0%BE%ED&lm=0&od=0
⑥ 高中語文必修三必修四的名言名句,重點句子,期末考試用
請將下面的名篇名句補充完整。
1.爾來四萬八千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橫絕峨眉巔。 3.地崩山摧壯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5.黃鶴之飛尚不得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撫膺坐長嘆。
7.但見悲鳥號古木, 。 ,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掛倚絕壁。
9.劍閣崢嶸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朝避猛虎,_________________,磨牙吮血,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側身西望長咨嗟!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風雲接地陰。 13.叢菊兩開他日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去紫台連朔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環佩空歸月夜魂。 16.千載琵琶作胡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風急天高猿嘯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盡長江滾滾來。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獨登台。 20.艱難苦恨繁霜鬢, 。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猶抱琵琶半遮面。
22.大弦嘈嘈如急雨, ___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錯雜彈, 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難。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⑦ 高一語文金太陽試卷答案必修四卷五的作文
大.家在學.校做都是做紙制.的,根.本不是電,.子的,誰也不會給你一題..題..手.打。即使回有也要給你找試卷,拍照答,上網上傳等麻煩的步驟基本沒人會去做,所..以別..乾等了。
還有就是你可以在網路文庫里搜題目,或者把題目打幾十個字出來用網路直接搜索下,說不定能找到。或者你可以去出這本書的官網看下,官網上也可能有答案.還有就是大型
⑧ 高中語文必修四默寫
雨霖鈴 柳永(宋)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2.望海潮 柳永(宋)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3.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4.定風波 蘇軾(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5.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zān)螺髻(jì)。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6.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7.醉花陰 李清照(宋)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8.聲聲慢 李清照(宋)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9.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別忘採納!
⑨ 人教版語文必修四文學常識
1、 中國古代作家及作品
《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故亦稱「詩三百」。這些詩歌編為「風」「雅」和「頌」三個部分。「風」有十五國風,大都為各地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大雅」多系西周五室貴族之作,大都是記述周歷史,歌頌祖先功德,「小雅」除一部分宴會樂歌外,其餘多系政治諷喻,作者多屬貴族文人。「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是貴族統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
《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賦,就是直接陳述鋪敘;比,就是譬喻、打比方;興,即托物起興,借用別的事物來引發要歌詠的內容。
《詩經》中「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它的藝術創作方面的成就,給予後世文學以極其深遠的影響,成為我國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詩經》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它與《書》《禮》《易》《春秋》合稱為「五經」。選入教材的有《亡民》《無衣》《靜女》
《論語》先秦儒家典籍。是一部記錄孔子廣告的語錄體作品,為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編集。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的怷是「仁」的學說;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在政治上採取保守主義,主張恢復西周禮樂制度。選入教材的有《季氏將伐顓臾》
《老子》先秦道家典籍。老子所著,以其「言道德之意」,故又稱《道德經》。此書具有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文字簡潔,善用譬喻。
老子,生卒年代不詳,李姓,名耳,字伯陽,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絕聖棄智,清靜無為,幻想倒退到「小國寡民」的遠古社會去了。
《左傳》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止於魯哀公二十年(前469),前後贏余了春秋時期二百五十多年的史事。此書相傳為春秋時左丘明著。《左傳》亦稱《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傳》,相傳為孔子《春秋》作傳(解說)的。它與為《春秋》作傳的別兩部著作《公羊傳》、《穀梁傳》及《春秋》本書一起被收入《四庫全書》中的「經」部。中學課本中的《曹劌論戰》、《燭之武退秦師》均出自於《左傳》
《國語》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全書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分國編次,記載了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前後五百年的史事。關於此書作者,歷來說法不一,至今仍無定論。《左傳》長於記事,《國語》則以記言見勝。如「召公諫厲王弭謗」一節,說理就十分形象,含意也很深刻,選入教材的有《勾踐滅吳》
《墨子》先秦墨家著作。其中有墨子自作的,也有其弟子所民的墨子語錄。此書文字質朴無華,邏輯性強,注重說明理論。
墨子(約前468__約前376),名翟,魯國人,一說宋國人,墨家創始人。他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用」,反映了小生產者反對兼並戰爭,要求改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願望。墨子的學說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為「顯學」,其觀點有很多是與儒家相對立的。故遭孟子的激烈反對。
《孟子》先秦儒家派著作。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著,一說是孟子弟子、再傳弟子的記錄。此書文辭雄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並且長於比喻,有些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長」、「齊人有一妻一妾」等,歷來為讀者所傳誦。
孟子(約前372__約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人。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的門人。他極力主張「法先王」、「行仁政」,提出「性善論」,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背向,但卻提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理論,他過分強調人的主觀精神作用,在儒家哲學中形成一個唯心主義的理論體系,對後來的儒家,特別是宋儒有很大影響。中學課本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列於安樂》、《庄暴風孟子》均選自《孟子》一書。高中第五冊教材專門作了孟子單元《寡人之於國》
《莊子》先秦道家學派著作,莊子及其門人所著。此書中許多文章是由寓言故事組成,如「鯤鵬展翅」、「庖丁解牛」「陷井之蛙」,「匠石運斤」「東施效顰」等寓言都涵義深刻,膾炙人口。
莊子(約前369__約前286),名周,戰國時期道家代表化合物。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但他卻抹殺萬事萬物的差別,否認是非、大小、有無、貴賤等等客觀標准。是一種虛無主義和宿命論的觀點。先入的有《秋水》《逍遙游》
《列子》相傳戰國時鄭人列禦寇所作。此書內容駁雜,保存了一些先秦的優秀寓言和神話傳說。先入中學課本的有《兩小兒辨日》和《愚公移山》。
屈原(約前340_約前278)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戰國末期楚國人。他學識淵博,明於治國道理,擅長外交辭令。在楚為官時力主對內任用賢人,革新政治,對外聯齊抗秦。受到佞臣排擠、打擊,兩次被流放,但矢志不改初衷。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後自沉汨羅江而死。他在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不同於以四言為主的新詩體_楚辭,開創了我國詩歌主義傳統。屈原的代表作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其中《離騷》是我國最早的一首長篇抒情詩。後來西漢劉向搜集了屈原以及宋玉還有漢代集資屈原辭賦的作家等的作品,編輯成《楚辭》一書,此書是繼《詩經》之後又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世文學影響也極其深遠。我國詩歌史上常以「風騷」並稱,「風」即指《詩經》(《詩經》中的「國風」),「騷」則指《楚辭》(《楚辭》中的「離騷」)。先入教材的有《離騷》
《荀子》先秦儒家的重要著作,作者荀況。文章論題鮮明,說理深透,語言豐富,善用比例,多排偶句,對後世說理文有一定的影響。
荀子(約前313_前238),名況,戰國時思想家、教育家。時人尊而號為「卿」,漢人避宣帝(名劉詢)諱,稱為「孫卿」。他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學生。在繼承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吸收各家學說的長處予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他反對天命、鬼神迷信之說,提出「人定用天」的思想,倡導「性惡論」,強調學習的重要和教育的作用。中學課本中的《勸學》一文就是節選自《荀子》一書。
《韓非子》先秦法家代表著作。由接班人搜集韓非遺著,加入他人論述韓非學說的文章編成,大部分屬於論辯文,重在演繹、歸納、分析、綜合,觀點鮮明,語言犀利,辯駁有力。書中有少寓言故事,如「鄭人買履」、「守株待兔」、「濫竽充數」「買櫝還珠」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義,為人喜愛、傳誦。
韓非(約前280_前233),戰國末期哲學家,先秦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他主張君主集權,提出重罰、重賞、重農、重戰的政策,反對「法先王」和「復古「傾向。中學課本中的《扁鵲見蔡桓公》、《南郭處士》《智子疑鄰》均選自《韓非子》一書。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先秦雜家的代表作。由戰國末期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寫而成。內容以儒、道家思想為主,兼及墨、法、刑名、陰陽、兵、農各家學說。文章往往以議論發端,然後擺事實,設喻為例證,最後回復到原來的立論。首尾一貫,語言簡煉,富於形象,有較強的說服力。其中「刻舟求劍」、「引嬰投江」、「荊人夜涉」等寓言故事一直流傳到今。
《戰國策》國別體史書,原作者不詳,西漢末年劉向根據一些縱橫家及其門徒的著述,重新加以綜合整理、編輯修訂,定名為《戰國策》,從此相沿流傳。本書內容主要是記載戰國時代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互相辯論時所發表的政治見解和提出的斗爭策略,以及他們錯綜復雜的政治活動。文章長於論事,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無論是個人陳述或雙方辯論都寫得活潑恣,有聲有色,也善於刻劃化化合物。書中還有大量的寓言故事,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狡兔三窟」「亡羊補牢」等成語典故都廣為流傳。中學課本中《唐睢不辱使命》《角史龍說趙太後》、《鄒忌諷齊王納諫》等均選自《戰國策》。
賈誼(前200_前168)西漢時期傑出的政府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