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2008年高考湖北語文卷答案詳解。謝謝...
一、基礎部分(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卓(zhuō)著 質(zhǐ)量 褒(bǒo)義詞 因噎(yē)廢食 B.比較(jiào) 恫嚇(hè) 著(zhuó)重號 熠熠(yì)生輝 C.處(chù)理 恪(kè)守 了(liào)望哨 剛愎(bì)自用 D.供(gōng)應 參與(yǔ) 骨(gǔ)子里 裝聾(lóng)作啞 1、【答案】B 【答案解析】ACD三項中均有錯誤,下邊各項中的注音為糾正後的正確讀音。A. 卓 (zhuó) 著 質(zhì)量 褒(bāo)義詞 C. 處 (chǔ) 理 了 (liào) 望哨 D. 參與(yù) 【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識記現代漢語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級。本題主要考查常用字的准確讀音,如卓 (zhuó) 著、質(zhì)量、褒(bāo)義詞 了 (liào) 望哨、參與(yù),都是聲調出現錯誤。另外,也考查了一個多音字「處」,處 (chǔ) 理,還有一個常見音「chù」。湖北省今年的這道考題,提醒我們,一些地方習慣性發音不準的字,在平時要注意積累,及時更正,提高普通話水平。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鴻鵠之志 如願以償 一偏概全 歸納演譯 B.冥思苦想 自行其事 風姿瀟灑 煙波浩盪 C.氣喘吁吁 相輔相成 匪夷所思 安分守己 D.蠱惑人心 一愁莫展 鼎力相助 面容安詳 2、【答案】C 【答案解析】 A.「歸納演譯」應該是「歸納演繹」 B.「自行其事」應該是「自行其是」D.「一愁莫展」應該是「一籌莫展」 【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識記現代常用漢字的字形」,主要考查「形似字」的辨析,目的在於考查學生能否根據偏旁的變化推測字的含義進而掌握它的運用方法。本題還涉及到兩種情況需要注意:一是同義異形詞,B項中「豐姿瀟灑」也可寫作「風姿瀟灑」;二是音近形異詞,A項中的「歸納演譯(繹)」,B中的「各行其事(是)」,D項中的「一愁(籌)莫展」。注意到這兩點就可越過命題陷阱作出正確的選擇。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句是 A.聽到這個噩耗,老人家癱坐在地上號啕痛哭,雙手也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B.王寶強在電影《天下無賊》中成功地扮演了胸無城府、朴實憨厚的傻根這一角色。 C.雙塔鎮醫生王東東為了斂財,公然宣稱注射他的免疫球蛋白即可預防EV71疫病。 D.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體諒,絕不能因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 3、【答案】A 【答案解析】「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動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強調完全被某種感情所支配。句中應用「不由自主」。 「胸無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於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宣稱」:公開地用語言、文字表示。 「耿耿於懷」:對所經歷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卻,牽掛心懷。【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正確使用詞語」,主要從詞語適用對象、感情色彩和詞義角度考查詞語的正確運用,目的在於告誡學生對於詞語,除了准確掌握其含義之外,還要掌握某些成語的褒貶色彩,進而了解它的適用對象,做到運用准確、得體。A中「情不自禁」對象主要用於感情,不用來形容動作「顫抖」。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第二航站樓交付使用後,設備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旅客過安見通道的時間,將從目前的10分鍾縮短至1分鍾,縮短了10倍。 B.在那些艱難的日子裡,不管他的身體有多差,生活條件再不好,精神壓力有多大,他都堅持創作。 C.艾滋病(AIDS)是一種傳染病,其病毒通過性接觸或血液、母嬰等途徑傳播,侵入人體後,使人體喪失對病原體的免疫能力。 D.社區服務中心為孩子們准備了跳繩、羽毛球、拼圖、棋類、卡拉OK等19項體育活動,並將20萬元活動經費發動到各社區。 4、【答案】C 【答案解析】A項中的「將從目前的10分鍾縮短至1分鍾,縮短了10倍」錯,數字減少、縮小,只能用分數、百分數,不能用倍數。 B項屬於語序不當。關聯詞語「不管---都」領起的內容,都從屬於「他」,「他」提到前邊才合適; D項屬於不合邏輯。「拚圖」屬於智力游戲,「卡拉OK」屬於文娛活動,可將「體育」改成「文體」。 【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辨析病句」,主要考查了數據的不規范使用、語序錯誤、分類不合乎邏輯幾種病型。數字增大可以用「倍數」,減少、縮小隻能用分數、百分數表示,這也是日常表達中常常可以見到的類型。關聯詞語使用中,主語是放在關聯詞語前還是放在它們後邊,也常見錯誤。主語總領全句,前後都是同一個對象時,主語放在前邊;前後不一致時,分別放在相關的關聯詞後邊。分類不合邏輯也是常見病型。這類題只要把握住不同類型不能「混居」,就容易發現並修正了。 5.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合乎規范的一項是 A.開班會時,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學宣布:學校這次徵文比賽確定了兩個主題:一是支持奧運,二是抗震救災。 B.小王的手機響了兩下,是小丁發來的簡訊,邀他一起去逛江灘。他立即回復「現在沒空,明天下午再說。」 C.小雨突發奇想地說:「今天陽光燦爛,我上你家看看好嗎?」博文打趣地說:「去我家?去我家幹嘛,扶貧嗎,哈哈。」 D.她寫博客是給自己解悶。「明天就能見到媽媽了,要是爸爸一起來多好啊!我……」她一陣心酸,寫不下去了。 5、【答案】D 【答案解析】:A項中一句話中有了兩個冒號,造成關系不明,層次混亂。「兩個主題」 後的冒號可以改成逗號。 B項句末句號應該在引號外,總管全句。 C項「扶貧嗎」後邊要用「?」「哈哈」後邊可以使用感嘆號。【命題思路】:該題主要考查了冒號、問號、引號的用法。冒號在使用中,不能亂用,一個分句中,不要出現兩個冒號,否則容易造成兩級解說,關系混亂。引號涉及到句末點號的准確使用,完全引用時句末句號才能放在引號內,部分引用時只能放在引號外,總管全句。這也是高考標點常考的類型。問號的考查,在近幾年也多次受到青睞,就是在我們的學生習作中很容易見到。連續發問,屬於同一話題的,只需要在最後一問結束後打上問號。在平時的使用中也需要注意這幾種常見錯誤類型。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12分,每小題3分)根據《國際濕地公約》,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濕地通常具備三個要素:水成土、臨時或長期的水淹條件、耐濕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這就將人們慣常理解的,僅指水域與陸地之間過渡地帶的濕地概念,擴大至在空間上與之緊密相連的河流、湖泊等水體,使其形成整體,這有利於濕地生態的綜合保護。濱海濕地和由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構成的內陸濕地,屬於自然濕地;為滿足人類需要而建成的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屬於人工濕地。我國濕地資源豐富,佔世界濕地資源的十分之一。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與人類生存發展休戚相關。濕地是許多野生動植物(包括許多瀕危物種)的「家園」,是全球生態系統中的巨大基因庫。濕地也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能保持大於其土壤自身質量3至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時間內蓄積洪水,然後慢慢將水排出。濕地還是有毒物質的降解容器。當人類活動造成的各種有毒物質進入濕地時,許多濕地植物和濕地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對其進行降解和轉化,凈化環境。這是濕地享有「地球之腎」美譽的重要原因。濕地資源豐富,是人類的「衣食父母」。濕地提供的動物產品,如魚蝦等,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產自濕地的穀物養活了全球50%的人口。取自濕地的蘆葦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濕地的水資源不僅為人類提供用水保障,也提供了「舟楫便利」。濕地資源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轉換能量,如水力或泥炭發電。另外,濕地景觀獨特,是人們理想的旅遊、休閑場所。但長期以來,人類對濕地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多功能性認識不足,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濕地資源。例如,將大量濕地排水後改作他用,導致濕地面積銳減;過度捕撈、採挖濕地動植物,破壞了濕地生態平衡;上游濕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積,濕地蓄洪功能下降;工農業和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嚴重污染濕地水體。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保護濕地的緊迫性,並積極探索科學的方法。美國密西西比河沿岸農業帶產生的大量硝酸鹽和其他化學物質,不僅導致流域水質惡化,刺激藻類泛濫,還在入海處的墨西哥灣形成一個面積20000平方千米的無氧區。專家們認為,流域內濕地的大量喪失導致入海徑流氮負荷過重,是造成無氧區的主要原因。有專家提出,解決問題的根辦法是在全流域進行大規模濕地生態重建,全面恢復濕地生態系統功能。這個建議已得到認可。由於濕地類型多樣,其功能和價值不盡相同,因此濕地生態的恢復和重建要有具體目標,因「地」制宜。例如,用於控制污染的人工濕地可大量種植蘆葦、香蒲、莎草等植物,通過收割再利用或沉積的方式去除水體中大部分的營養鹽,這是分散和凈化工農業及生活污水的有效辦法。作為鳥類或魚類棲息地的濕地,其生態保護要特別注意保持自然狀態下的「原型」狀貌。以水文調節為目的的濕地建設,重在加強濕地的滯水能力。為人們提供旅遊休閑場所的濕地建設,則更應重視優美環境的營造。當然,各類濕地生態的構建在承擔主要功能的同時,完全可以實現多種功能的有機融合。 6.下列對「濕地」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濕地指長期被靜止或流動的水體覆蓋的地域,如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 B.濕地中的人工濕地有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與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 C.濕地通常被認為是指水域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只是對濕地的一種狹義理解。 D.濕地中的水體與濕地的其他組成部分難以分割,共同構成了濕地整體的生態系統。【答案】A 【答案解析】文中對「濕地」的定義是:「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A項中「長期」與文中「長久的或暫時」的表述有誤。其它項敘述與文中信息相符。【命題思路】:該題主要是考查科技文「關鍵詞語或概念的理解」。A項錯誤屬於故意混淆概念特徵,丟棄信息,造成概念理解上的偏差。
『貳』 2008年高考全國卷語文答案
你想要全國卷一,還是全國卷二呢?都給你吧!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詳解(全國卷Ⅰ)
第I卷
一、
1.【答案】C
【考點】考查現代漢語漢字的普通話的讀音。
【解析】要注意方言誤讀(如A項和C項)和多音字(如B項)。A項的「圈養(quān)」應為「juàn」;B項的「牛虻(máng)」應為「méng」;D項的「探本溯源(shuò)」應為「sù」
2.
【答案】B
【考點】考查熟語的辨識。
【解析】探囊取物:比喻做事毫不費力,輕而易舉就獲得成功;異曲同工:比喻方法不同,收到的效果都一樣;出人意表:表,外。即「出人意料」;量入為出:量,計量。根據收入的數額確定支出的數額,不能用來形容戶外鍛煉,屬於用錯對象,可改為「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3.
【答案】A
【考點】考查病句的辨識。B項「具有……作用」動賓搭配不當,改為「功效」;C項「承擔了……主持」殘缺賓語中心語,後面添加「的工作」;D項是結構混亂,「我們……問題」與前面脫節,可刪除「我們……現象」使前後主語一致。
4.
【答案】B
【考點】考查語言的連貫。
【解析】可採用由易到難的方式進行排除,按照內在邏輯關系進行排序。如:③是⑤的結果,故③在⑤後面,排除D項;⑥是對③的具體解說,應該在③後面,排除A、C兩項。
二、
5.
【答案】B
【考點】考查信息的篩選。
【解析】注意尋找標志詞,諸如「之所以……是因為」,「總之」,「可見」之類的話。信息源在第1段。「其實……然而……所以」的幾句話中,「然而」後面的內容就是本文寫作的原因,據此,可排除C、D兩項;B項中「廣為世人所知」故用不著專文介紹,選B.
6.
【答案】A
【考點】考查信息的篩選、整合,A項混淆了可能性與必然性。信息源在第2段,原文是「蓋天說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天文學理論,傳說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經》說:『天旬蓋笠,地法覆盤。』」注意「傳說」二字表可能性。
7.
【答案】C
【考點】考查根據原文推斷和想像。
【解析】C項屬於張冠李戴,信息源在第4段。原文是「平面蓋天圖……所繪星位必然因照顧角度而犧牲距離,而與實際天象不合……渾象上繪出的星圖是目視星空的反象,相當於人從天外向下俯視。」
三、
8.
【答案】A
【考點】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
【解析】從語法分析和上下文推斷兩方面入手。A項「既而他盜入順昌,部使者檄剛撫定」中,主語是「部使者」,「檄剛」是謂語,「檄」是謂語中心詞,應當為動詞,翻譯為「發文告,敕令」。
9.
【答案】B
【考點】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
【解析】可採用排除法。如果寫的不是廖剛如何如何,就可優先考慮排除,據此,可排除A項①「順昌民以剛為命」寫百姓敬重、信任「廖剛;C項②「是欲置我何地耶」寫秦檜不滿廖剛;D項①「百姓願耕,假以糧種,復以租賦」寫的是廖剛獎勵耕戰的措施,不是安撫。
10.
【答案】D
【考點】考查對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
【解析】D項「以遏制秦檜」原文無此信息。
【參考譯文】
廖剛字用中,是南劍州順昌人。宜和初年,從漳州司錄授國子錄,提升監察御史。當時蔡京掌權,廖剛論奏無所顧忌。因雙親年老要求補授地方官,出朝為興化軍知軍。欽宗即位,以右正言召回。父親去世服喪,服喪期滿,授工部員外郞,因母親有病推辭不受。紹興元年,鄰州出現了盜賊,官吏全都逃走,順昌人聽廖剛的命令。廖剛告知跟隨盜賊的人回來就業,接著其它盜賊進入順昌,路監司下令廖剛安撫平定。廖剛派長子廖遲規勸盜賊,賊知道廖剛父子有信義,也都散去。君主的威勢,希望考核舊制,挑選精銳為親兵,平常作為防禦,行動時作為中軍,這是強干弱枝之法。」又進諫說:「國家艱難已達到頂點,現在正要圖謀革新,像會稽這樣的地方確實不是可以長久停留的。請營建建康,親率六軍前往作為固守的計策。以杜絕金人有攻佔的想法。」母親去世服喪,服喪期滿,重新為給事中。廖剛進諫說:「國家不能一天沒有軍隊,軍隊不能一天沒有糧食。現在眾將的軍隊防守江、淮,不知幾萬人,開始沒有儲蓄,每天等待東南運來的糧餉開飯,浙民已經貧乏,想除去這個憂患不如屯田。」於是獻上三說,將校有能射獵耕種的,應當給予優厚的獎賞,每耕田一頃,給他升一級武階;百姓願意耕種的,借給他們糧種,用租賦償還。皇上命令都督府安排這件事。當時朝廷追究章敦、蔡卞誤國之罪,追貶他們,又下詔子孫不得在朝中做官。到這時章傑從崇道觀任婺州知州,章僅從太府丞提舉江東茶監事。廖剛密封交還詔書,認為這樣做,以什麼來表示懲戒,於是一並給與祠祿官。當時徽宗已經去世,皇上遇到初一十五還率領群臣遙拜洲聖,廖剛進諫說:「禮有厚薄,哥哥為君就用君禮對他,希望抑制聖心,只要逢年過節在內廷行家人禮就可以了。」鄭億年因與秦檜關系而得到美官,廖剛上疏明顯揭發他的惡行,秦檜恨廖剛。金人背叛盟約,廖剛請求起用德高望重的舊相,安排到近藩,秦檜知道後說:「這是想把我放到什麼地方呢?」改授工部尚書,而以王次翁為御史中丞。當初,邊報到時,從官聚集在都堂,廖剛對鄭億年說:「你用百口保金人,現在金人已經背叛盟約,有什麼面目還待在朝廷呢?」鄭億年為祠祿官而離朝。廖剛第二年退休,紹興十三年去世。
第Ⅱ卷
四、
11.
(1)
【答案】每天等著吃從東南地區運來的軍糧,浙地人民已經睏乏,要解救這種禍患不如屯田。
【評分細則】大意2分,「哺」、「轉餉」、「患」各1分
【考點】考查翻譯文言文句子。
【解析】一定要有整體閱讀的觀念。據上下文推斷。信息源「剛言:『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初無儲蓄,日待哺於東南之轉餉,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可以推知。
(2)
【答案】兄長為國君時就用國君的禮儀對待他,自己為國君時用兄長的禮儀對待他就可以了。
【評分細則】大意3分,兩個「君」、「兄」各1分
【考點】考查翻譯文言文句子。
【解析】要注意活用。第二個「君」和「兄」是名次用作動詞。
12.
(1)
【答案】「拳」和「退」,構成了一幅動靜結合的的畫面。(1)拳:形象地描繪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2分);(2)退:生動別致地表現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2分)
【評分細則】正確選出傳神的那個字且結合詩句解說了其含義和作用各得2分。
【考點】考查詩歌的煉字。
【解析】 煉字類題目的答題格式為:含義+(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 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其步驟為: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參考答案結合了步驟(1)和(2)
(2)
【答案】嚮往隱逸生活。(1)前兩聯由眼前之景聯想到赤壁英豪,發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慨嘆(2分);(2)後兩聯由宿鷺、飛鴻的閑適聯想到漁翁的扁舟,表達了「最羨魚竿客」的心願。
【考點】考查鑒賞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解析】答題格式為:通過什麼內容+抒發(寄寓/揭露/表達)什麼感情;答題步驟: 評價思想內容,首先必須明確詩歌的表層意思與深刻意義,把握詩歌的主旨和思想傾向。答題要點應包括三點: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義。考生要注意「知人論世」,對於不熟悉的作者,命題者多數有註解,比如這一首詩歌注釋中說作者隨蘇軾游赤壁,即可大致猜出作者與蘇軾被貶後的情趣相似:飄逸閑適。再結合詩歌中的「最羨魚竿客」即可得出類似於「曹孟德乃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的感嘆,即「波流萬世功」,從而產生「最羨魚竿客」的隱逸情懷。
13.
【答案】(1)東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舳艫千里 釃酒臨江 固一世之雄也
(2)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不如早還家 側身西望長咨嗟 擇師而教之 則恥相師
【考點】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
【解析】命題者將初高中結合起來,將散文、賦、詩歌結合起來,兼顧各冊教材。
五、
14.
【答案】①是通往西域邊防的關隘;②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關口;③是王維《渭城曲》一詩中對古陽關的詠嘆;④有關「陽關道」的民諺廣為流傳。
【評分細則】每個要點1分。
【考點】考查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解析】歸納文章要點的前提是准確篩選。信息源在第二段,「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並不起始於王維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為它自漢魏以來就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後來,『陽關道』成為光明大道的代名詞。」標志詞「並不起始於……而是因為」前後即為答案要點。
15.
(1)
【答案】寬廣的綠色林帶與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產生了驚喜之感。
【評分細則】答出兩者關系及我的心情,也即為什麼「我」會產生這樣的體驗。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解析】重點關注「突然」和「綠色的海洋」。在什麼情況下會有此心情的變化,「綠色的海洋」指什麼,是答題的著眼點。
(2)
【答案】牆磚磨製的陽關硯,蘊含著歷史文化氣息,使我對陽關古城的感覺也變得溫暖了一些一些
【評分細則】要結合上下文答出為什麼有「暖意」。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解析】這里的「暖意」是怎麼形成的,是思考的重點,一定要結合上下文乃至整篇文章的構思、立意、主旨進行。
(3)
【答案】出生入死的人生經歷,使戍守邊關的將軍和士兵對生活對生活有著深刻而豐富的感觸感觸,給後人留下了哲理和詩情。
【評分細則】要答出「將軍和士兵」為何成了「哲學家和詩人」,即他們身上體現出或悟出的什麼內容,使他們具有了詩人的激情,哲人的睿智和深邃。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解析】三個句子考查的都是含義豐富的關鍵詞的理解。要注意結合文章,透過表面分析出其比喻義、象徵義或引申義。
16、
【答案】①古代的軍事重鎮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廣袤雄渾;②昔日「林草豐美」的陽關古城,如今已是紅沙渺渺,蒼涼悲壯;③古人對生死別離的感慨,追盡人間滄桑,凄涼悲惋。
【評分細則】每個要點2分。
【考點】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分析、評價。
【解析】首先要明白「蒼涼」的本義,再結合文章的構思、主旨,分析陽關古道「滄桑」在哪些方面。
17、
【答案】(1)表達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及對今天美麗富饒的陽關的贊美(3分)(2)回應了文章開頭的提問,使文章前後照應,並強化了作者的觀點。(3分)
【評分細則】一問3分。第一問答出「豪情」得2分,答出「贊美」得1分;第二問答出「照應開頭」得1分,答出「深化中心」得2分。
【考點】考查對文章主旨、作者情感的分析以及對文章結構(思路)的分析。
【解析】作者的情感和態度(即寫作意圖)要能夠准確把握,是答這個題目的前提。結尾一般有卒章顯志之說,是對作者觀點和情感的集中展現。從郭小川的詩句本身,不難讀出對夕非今比的「贊美「」,結合後面幾段,作者的「豪情」溢於言表。結尾一般與開頭或題目有密切關系,回答其作用可從此著眼,「照應開頭」也就順理成章了。
六、
18.
【答案】(1)「惠顧」改為「瀏覽」;(2)「你」改為「貴」;
(3)「可」改為「請」;(4)「洽談」改為「聯系」
【評分細則】改對1處1分
【考點】動態考查語言的得體。
【解析】語文生活化和鮮活化,集中體現在語言運用板塊。求職信要委婉一些、誠懇一些,一些詞語要注意使用場合和對象,可使用敬辭和謙辭來表達這個意思。如「惠顧」多用於商店對顧客的感謝之詞;「你」、「可」通稱,改為敬辭「貴」、「請」;「洽談」,接洽商談,書面語,專用詞,改為「聯系」之類的通稱。
19、
【答案】示例:要不要災難 對待災難的態度
【評分細則】一空2分,兩空5分。要求概括准確、簡明。
【考點】考查語言的連貫和壓縮語段
【解析】壓縮時要注意上下文的連貫。第一空對應原文分號前的內容,第二空對應分號後的內容。
20.
【答案】示例:略
【評分細則】緊扣主題3分;有文采3分。
【考點】考查擴展語句和語言的連貫、生動。
【解析】中間的內容要突出主題「奧運」,至於文采可使用修辭手法,選用句式來體現。
略
2008年高考試題詳解—語文(全國卷II)
第I卷
一、
1、
【參考答案】D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的能力
【解析】多音字需要結合語境來分析。A項中「不屈不撓」的「撓」應讀「náo」,B項中「女媧」的「媧」應讀「wā」,C項中「恫嚇」的「嚇」應讀「hè」,D項幾個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
2、
【參考答案】 C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
【解析】需根據語境和詞義來分析。B項犯了張冠李戴的毛病,「各盡所能」 意思是「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語應該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館的收費」。A項「無傷大雅」的意思「指雖有影響但對主要方面沒有妨害」,B項「絡繹不絕」意思是「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D項「伯仲之間」,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這三項成語使用均恰當。
3 、
【參考答案】C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並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析】需要熟練掌握病句的幾種類型。A項搭配不當,「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將「享受」改為「特色」;B項成分殘缺和語序不當,「實施」缺少賓語中心語,第一分句可以改為「該縣認真開展這一全省規劃的八件實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裝工作」;D項表意不明和語序不當,「還沒到時間」改為「還沒到上課時間」,「村民來聽課」改為「來聽課的村民」。
4、
【參考答案】B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語言表達連貫和文章邏輯順序安排的能力
【解析】解答時需要通讀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內容。文段先講「動車組」的優越性,再講「異常情況」時的特點,注意「同時」「並」「一旦」等語言標志。
二、
5、
【參考答案】C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以及篩選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時需要准確把握原文信息。A項顧此失彼,「朝廷禁用金銀進行交易」,但民間已經開始了;B項斷章取義,是學術界的觀點與實際不符;D項因果倒置,「白銀成為了合法貨幣」後才使「中國對白銀的巨大需求」。C項根據文章第一段的信息可知為正確選項。
6、
【參考答案】A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篩選和分析、推斷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需要准確把握原文信息作答。A項無中生有,在原文中並無「經濟惡化,財政困難」等信息。B、C、D三項可以篩選和整合第二段和第三簡訊息看出均為正確選項。
7、
【參考答案】D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的能力
【解析】需要根據原文信息和人文知識推斷。D項誇大事實,「中國對於白銀的巨大需求」應為「白銀的貨幣化」,「 開始形成」應為「開端」。 A、B、C、三項可以根據原文第二段信息推斷,均為正確選項。
三、
8、
【參考答案】C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
【解析】需要結合原文語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採取篩選的辦法排除不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C項「乃」,應為「副詞,卻,竟然」。 再根據上下文詞義和用法推斷可知A、B、D三項詞的解釋,均為正確的。
9、
【參考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析】在解答時,先要准確理解題干兩個短語的含義,再推敲各選項文句所表達的內容是否與題干短語對應。B項中第一句是高祖的評價,屬於「受賞識」,第二句是對家人的要求,屬於「善治家」,因而B項為正確答案。A項中第一句是王曇首的優點,不屬於「受賞識」,第二句是王曇首的品質,也不屬於「善治家」。C項中第一句是王曇首的功績,第二句是王曇首與家人的關系,均不和題干要求吻合。D項第一句是皇上的評價,基本可以看作「受賞識」,第二句是王曇首自謙之詞,不屬於「善治家」。所以,A、C、D三項均不合題意。
10
、
【參考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要重視選文細節處的理解。B項無中生有,原文中並無「太祖也賞識曇首,晉升他的官職」的信息。A項是王曇首對基本情況介紹,C項講王曇首在平定謝晦事後的一件事情,D項講王曇首化解義康和其兄王弘的矛盾。A、C、D三項內容符合原文相關內容。
第Ⅱ卷
四、
【參考答案】
(1)既然參加了英明勇武的軍隊,自然會使怯懦者具有堅強的意志。
(2)近日的事,禍端將要釀成,幸虧陛下英明果斷,因而嚴懲了罪人。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
【解析】翻譯時注意聯系前後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力求做到文從句順。第(1)句注意「從」、「自」等詞的落實,第(2)句注意「賴」、「斯」 等詞的落實。
12、
【參考答案】
(1)作者由絲絲小雨想到了用絲織成的網;再由絲網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網住,即留住春天。這個想像、比喻非常生動、新奇。
(2)表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後的寂寞以及感嘆世態炎涼的情緒。
詩的一、二兩句寫了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從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緒;三、四兩句寫了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嗚叫聲中。關上了自己的家門,從中可看出詩人對世態冷暖的感嘆。
【考點】本題第(1)題重點考查考生鑒賞詩歌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考查考生對詩眼的把握,第(2)題重點考查考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時,除把握全詩內容外,還要結合作者及注釋內容理解。第(1)題從「網」的有形和無形思考,聯系詩歌的表達技巧思考作答;第(2)題把傷春(傷時)和詩人自身遭遇聯系起來分析。
13、
【參考答案】
(1)臂非加長也 聲非加疾也 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異也
(2)故不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未雲何龍 不霽何虹 高低冥迷
每答對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析】需要結合上下文准確填寫,注意不寫錯別字。
五、
14、
【參考答案】
①作者獨自住在陰森凄苦的大院里:②當時正是「萬家墨面沒蒿萊」的時代,北京城一片黑暗。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析】需要准確把握原文信息作答。篩選並整合第一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第①個要點;篩選並整合第三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第②個要點。
15、
【參考答案】
(1)①孤獨的腳步聲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②暗示了環境的幽深。
(2)①表明在新的生活環境里,馬纓花無論何時都充滿生機;②就像作者喜悅幸福的心情。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解析】解答需要聯系前後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層含意,還應適當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6、
【參考答案】
馬纓花的出現做反襯;②為對比馬纓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環境背景。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析】解答時,需要把握全文內容、行文思路和材料安排的目的。
17、
【參考答案】
第一問:
①「光與影的對比」是指新舊時代馬纓花的對比;②「光」中的馬纓花長在陽光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③「影」中的馬纓花長在陰森凄苦的深院里,給苦悶寂寞的作者以心靈的慰藉。
第二問:
①馬纓花是作者在新舊時代情感寄託的載體;②作者通過寫對馬纓花感情的變化,表現出心情和生活態度的變化。
【考點】本題第一問重點考查考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第二問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等能力。
【解析】解答時需要結合全文內容,和自己的理解綜合解答。第一問還需整合原文中相關信息作答,第二問和第一問有繼承性,同時聯系作者處境和遭遇作答。
六、
18、
【參考答案】
(1)「兩位」刪去,或改為「二人」、「兩人」、「兩個」。
(2)「他」改為「楊先生」。
(3)「拜讀」改為「看」。
(4)「大作」改為「作品」。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
【解析】解答時注意尊稱和謙稱的區別。
19、
【參考答案】
(1)①⑥⑧ (2)②⑤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語言表達准確、簡明、連貫等能力
【解析】①與「廣大」重復,⑥與後文矛盾,⑧多餘了,應承前省;②⑤刪掉後會改變短語結構,而改變文意。
20、
【參考答案】示例:一片樹葉,是一顆生命的水滴;一顆樹木,是一條生命的長河;一片森林,是一汪生命勃發的大海。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選用、仿用句式和語言表達連貫,以及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的能力
【解析】解答時要嚴格按題目「語意逐步加強」的要求進行。
七、略
『叄』 2008年海南語文高考卷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和評分參考
註:寧夏、海南使用
一、(9分)
1.(3分)B 2.(3分)C 3.(3分)A
二、(36分)
(一)(19分)
4. (3分)D 5. (3分)D 6(3分)C
7.(10分)
(1)(4分)謚號是用來流傳後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
譯出大意給2分:"所以"、"大名"兩外,每譯對一外給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舉,徵召嵇紹。嵇紹因為天子流亡在外,受詔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譯出大意給3分:"尋而"、"蒙塵"、"承詔"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二)(11分)
8.(5分)
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瓮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
這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
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瓮、寺廟等六種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種景物的,給1分;三至四種景物的,給2分;五至六種景物的,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出什麼樣氣氛的,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1"水潺潺"聲音的描寫,○2"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3聯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4遠處寺廟傳來"鍾"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1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2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聲、"秋風瑟瑟"聲、"鍾"聲並聯想到附近有村莊的,給4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能答出好處的,給2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
意思答對即可。
(三)(6分)
10.(6分)
(1)女也不爽 士也罔極
(2)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
(3)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猶唱後庭花
(4)在乎山水之間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則該空不給分。
如做了四題,按前三題評分。
三、(25分)
11.(5分)A C
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12.(6分)
○1第一次,烘托環境,展開情節;○2第二次,渲染氣氛,轉換情節。
第每答對一點給3分。
意思答對即可。
13.(6分)
○1重視友情,信守諾言;○2樂觀開朗,心直口快;○3企圖逃避法律。
每答對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14.(8分)
○1鮑勃值得同情,因為他重情守信;○2鮑勃罪有應得,因為他是通緝犯;○3吉米忠於職守,因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誼,因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點中的任何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6分。
四、(25分)
『肆』 2008高考語文(所有省)答案及解析
是全國卷的解析也沒有多大意思還是自己看語文嗎
還有告訴你這些資料是不會在網上公布的因為涉及到印刷的銷路
所以還是要買書本的東西才有的
『伍』 08年語文高考答案所有的(謝謝啦)十萬火急
你是哪個省的呀?
不同的省卷子不同
你可以
到
新浪網
高考頻道
查閱
那裡所有省的語文科的答案都有
『陸』 近十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全國卷)
近十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全國卷)如下:
1、2009年
兔子是歷屆小動物運動會的短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邊,差點被抓住。動物管理局為了小動物的全面發展,將小兔子送進游泳培訓班,同班的還有小狗、小龜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龜學會游泳,又多了一種本領,心裡很高興: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長時間都沒學會,很苦惱。培訓班教練野鴨說:「我兩條腿都能游,你們四條腿還不能游?成功的90%來自於汗水。加油!呷呷!」評論家青蛙大發感慨:「兔子擅長的是奔跑!為什麼只是針對弱點訓練而不發展特長呢?」思想家仙鶴說:「生存需要的本領不止一種呀!兔子學不了游泳就學打洞,松鼠學不了游泳就學爬樹嘛。」
要求選准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2010漫畫作文:
拓展資料: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簡稱「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由教育部統一組織調度,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教育考試院命制試題。考試日期為每年6月7日、8日,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柒』 2008年全國高考語文(海南卷)作文題目有哪些
六、寫作(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版
小蘭和媽媽權都喜歡聽小鳥唱歌,看小鳥飛翔。母女倆第一次養鳥,母親忙,女兒貪玩,沒幾天小鳥就餓死了。第二次養鳥,母女相約要好好對待小鳥,這次養了一個月,小鳥長得很好。但是朋友說,你們殘忍地剝奪了小鳥自由歌唱、自由飛翔的權利,母女倆依依不捨地把小鳥放飛了。第三次親密接觸小鳥,是因為收到一封參加放生活動的邀請函。信函說,放生活動又環保又慈善。母女倆買了兩對小鳥,興高采烈地去參加放生活動。爬上山頭,看見參加放生的有好幾百人。一聲禮炮響起,千鳥齊飛,有人笑臉燦爛,有人虔誠合十。母女下山後,聽見花鳥市場的老闆興奮地說,自從有了放生活動,鳥兒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鳥才能供得上。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捌』 2008年高考語文全國2卷答案 只要答案
參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題3分)
1、D2、C3、C4、B
二、(9分,每小題3分)
5、C6、A7、D
三、(9分,每小題3分)
8、C9、B10、B
四、(23分)
11、(10分)
(1)(5分)既然參加了英明勇武的軍隊,自然會使怯懦者具有堅強的意志。
譯出大意給3分:"從"、"自"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近日的事,禍端將要釀成,幸虧陛下英明果斷,因而嚴懲了罪人。
譯出大意給3分:"釁難"、賓語前置句式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12、(8分)
13、(5分)
(1)臂非加長也聲非加疾也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君子生非異也
(2)故不為苟得也故患有所不辟也
未雲何龍不霽何虹高低冥迷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
五、(22分)
14、(4分)
①作者獨自住在陰森凄苦的大院里; ②當時正是"萬家墨面沒蒿菜"的時代,北京城一片黑暗。15、(4分)
(1)(2分)
①孤獨的腳步聲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 ②暗示了環境的幽深。
(2)(2分)
①表明在新的生活環境里,馬纓花無論何時都充滿生機;
②就像作者喜悅幸福的心情。
16、(6分)
①為馬纓花的出現做反襯;
②為對比馬纓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環境背景。
17、(8分)
第一問(4分):
①"光與影的對比"是指新舊時代馬纓花的對比;
②"光"中的馬纓花長在陽光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③"影"中的馬纓花長在陰森凄苦的深院里,給苦悶寂寞的作者以心靈的慰藉。
第二問:(4分)
①馬纓花是作者在新舊時代情感寄託的載體;
②作者通過寫對觀纓花感情的變化,表現出心情和生活態度的變化。
六、(15分)
18、(4分)
(1)"兩位"刪去,或改為"二人"、"兩人"、"兩個"。
(2)"他"改為"楊先生"。
(3)"拜讀"改為"看"。
(4)"大作"改為"作品"。
19、(5分)
(1)①⑥⑧
(2)②⑤
20、(6分)
內容貼切給2分,三句構成排比給2分,語意逐步加強給2分。
七、(60分)
21、(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