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三語文需要明確的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和用法比較常見的錯誤,詳細點。
標點符號的使用,自2004年《考試大綱》又重新作為考查內容,這是一個大的變化。標點符號的考查一般具有較高程度的綜合性和技巧性。從04年05年試題看,仍然以選擇題為主;從備考的角度看,也應該把握幾種標點符號特殊用法,只有夯實標點符號的使用基礎,才能應對高考題中的較高程度的綜合性和技巧性。下面舉析幾種標點符號特殊用法,供同學們學習參考:
一、問號的錯誤用法
1.選擇問句只在句末用一個問號。
例如:你同意呢?還是不同意呢?
分析:把第一個「?」改為「,」因為這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只能有一個句末點號
2.有的句子雖然有疑問詞,但是不是問句,不要用問號。
例1:我不知道他在哪裡?
例2:如何改善教學環境?需要研究一些列問題。
分析:例1是否定式的陳述句,因此「?」改為「,」。例2也是一個單句,「如何改善教學環境」是整個句子的主語,後面是謂語,主謂之間怎麼能用「?」斷開呢?
3.倒裝句問號應放在句末。
例1:怎麼了?你?
例2:你到過上海嗎?小劉?
分析:其實這兩個句子主謂倒裝句,一個句子不能有兩個句末點號,因此每句前面一個問號都應該為逗號。即「怎麼了,你?」「 你到過上海嗎,小劉?」
二、頓號的錯誤用法
A.連詞前面誤用頓號
例如:我國的科學、文化、衛生、教育、和新聞出版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和」前的頓號使用錯誤,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B.概數之間誤用頓號
例1:看上去十七、八歲,一副瘦骨伶仃的樣子。
例2:全文共六個部分,有三、四個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兩個例句頓號都應該刪除,如果像例1,就變成了「十七」「八歲」並列,不合句意,「十七八歲」應是估計的年齡,不能用符號頓開。例2病因同上。)
但是相鄰的數字連用如果是數字略語,中間要用頓號
例如:全文共六個部分,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該句與例2的區別在於「有三、四個部分」是不確指,而「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語意明確,是實指。)
C.並列詞語做謂語誤用頓號
例如:這個省今年水利建設,任務重、工程難、規模大。
(「任務重」「工程難」「規模大」三個主謂短語是句子謂語,它們的主語是「這個省今年水利建設」因此它們實際是三個並列短句,句與句之間不能用頓號停頓,因此頓號改為逗號)
D.集合詞語誤用頓號
例如:全村的男、女、老、少奔向大堤,參加抗洪搶險。
(「男、女、老、少」是個集合名詞,刪除頓號,表示一個整體。類似的還有「公安幹警」「中小學生」「大專院校」等都不應該用頓號。)
E.帶語氣詞的並列詞語間誤用頓號
例1:這里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很熟悉的。
例2:市場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西瓜啊、蘋果啊、葡萄啊、哈密瓜啊等。
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本應該用頓號,但是帶上語氣詞「啊」後,停頓時間變得相對較長因此頓號改為停頓時間較長的逗號。
例1可改為「這里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很熟悉的。」
例2可改為「市場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西瓜啊,蘋果啊,葡萄啊,哈密瓜啊等。」
F.聯合片語不同層次的詞語之間誤用頓號
例如:上海的越劇、滬劇、淮劇、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在這次會演中,都帶來了新劇目。
「上海的越劇、滬劇、淮劇」是一個層次,它和「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組成聯合片語,又是一個層次。不同層次之間都用頓號,必然層次不清。所以第二層次應用逗號。
改為「上海的越劇、滬劇、淮劇,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在這次會演中,都帶來了新劇目。」
三、分號的錯誤用法
A.復句內部並列分句之間用分號.(使用分號的前提是分句中至少有一個逗號)
例1: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例2: 謙虛使人進步; 驕傲使人落後。
例3: 天才出於勤奮;知識在於積累。
(例1是正確的。例2、例3的分號的使用錯誤,是因為前後分句中沒有逗號出現,所以句中的分號改為逗號。)
B.但是有時在非並列關系(主要是轉折關系和因果關系)的多重復句內,應用分號而用了逗號或句號。
例1:
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情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這個例句中的「但是」前的句號應改為分號。這種輕微轉折句,用句號停頓時間太長,割裂句意;用逗號停頓時間太短,反映不了輕微轉折關系,所以用分號。)
四、冒號的錯誤用法
A.總結上文時,未用冒號
例1:做,要靠想來指導;想,要靠做來證明。想和做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想和做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對上文的總結,句號不具有這種功能,所以把句號改為冒號。)
B.冒號一般管到句終(即至少管到冒號後面出現的第一個句號),否則不能用冒號。
例1:本市文壇的三位女傑:王安憶、王小鷹、程乃姍在一起談笑風生。
例2:為了利用這僅有的一點業務時間,他暗下決心:不看電視,不聽音樂,不讀小說,經過兩個多月的奮戰,終於譯完了這本書。
(「在一起談笑風生」「經過兩個多月的奮戰,終於譯完了這本書」不屬於冒號提示的范圍,因而冒號使用錯誤。)
C.引語中間的「某某說」後面應用逗號卻用冒號
例如:
「不要怕。」他安慰我說:「這是個誤會,不會把你怎麼樣的。」
(冒號改為逗號)
漢語的基本表達格式是:
1.某某說:「………。」
2.「………。」某某說。
3.「……,」某某說,「……。」
五、引號的錯誤用法
A.獨立引用,句末標點應放在後引號內
例如: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例句的句號應該放在後引號的裡面。)
B.非獨立引用時(引語作為自己的語言的一部分或充當句子的某個成分),引文末尾不用標點。如在句末,標點放在引號之外。
例1:「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多年了。
例2: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人所評價的那樣「形神兼備,充滿生機」 。
C.引號里還要用引號時,裡面一層忘用單引號
例如:她站起來問老師:「老師,有條不紊的紊是什麼意思?」
(例句中「有條不紊」和「紊」都要加單引號,即改為「老師,『有條不紊』的『紊』是什麼意思?」)
六、括弧的錯誤用法
A.句內括弧——注釋句內某個詞語,應該緊貼被注詞語後面,括弧內最後一個點號應省去(!?除外)。
例如:中國猿人(全名「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大重要貢獻。
(「全名『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的句號多餘。)
B.句外括弧——注釋整個句子。句外括弧放在句末點號之後,括弧內的標點符號不變。
例如: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即興」 (其實文學創作也要有素養才能有「即興」) 。
(這個例句錯在把句外括弧當作句內括弧了,括弧內的內容是對前面整個句子的補充說明,不是解說「即興」的,屬於句外括弧,所以應把括弧後面的句號移到前括弧的前面。)
七、省略號的錯誤用法
A.省略號前如果是句號、嘆號、問號(句末點號),應保留它們。
例1. 不受制約的權力將產生腐敗現象。但是,誰來制約?誰來監督?誰能制約?誰能監督…..尚有一些列問題需要探討。
例2. 風,更猛了;雪,更大了…….
例3.「你看住金子……拿來放在我面前!」
三個句子省略號前分別加?。!才是正確的。改為:
1.「不受制約的權力將產生腐敗現象。但是,誰來制約?誰來監督?誰能制約?誰能監督?……尚有一些列問題需要探討.」
2.「風,更猛了;雪,更大了。……」
3.「你看住金子!……拿來放在我面前!」
B.省略號前如果是頓號、逗號、分號(句中點號),頓號、逗號、分號要省掉。
例如:參加這次國際研討會的國家除亞洲的中國、日本外,還有來自歐洲的英國、法國、義大利、…..
(「義大利」後面的頓號應該去掉。)
C.誤把省略號和「等」連用
例如:但相反,在有些領域中,人卻超過了自然力,如飛機、火箭、電視…..等
(刪除「等」,避免重復。)
Ⅱ 高考語文標點改錯選擇題。
(2015·福建卷抄)下列語句中,標點符號使用襲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在遠走他鄉、輾轉天涯時,他才明白為什麼那些遠離家鄉的人們會那麼懷念故鄉?
B.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人生哲學,儒家堅持以修身為本,追求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C.建立現代科學的三大基石是理論、實驗和數學(包括計算、統計與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礎上的演繹推理)。
D.2012年開始實施的新《標點符號用法》,我們要怎樣貫徹:通知各校自行學習?組織骨幹教師來培訓?
【解析】選A。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A項雖然有疑問詞「為什麼」,但沒有疑問語氣,是陳述句,故句末不能用問號。
Ⅲ 高考語文標點題型
你問的」為什麼最後那個(逗)號不在引號裡面。「是不是打錯了?
題目是否應該是」為什版么最權後那個(句)號不在引號裡面「?
個人覺得這句話的標點符號是對的。
這句(《舊約•創世紀》中說:「神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中的句號在雙引號裡面,說明:這是摘錄了書中的一句完整的語句。
而這句(應當倒過來說才對,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神」。)中的句號在雙引號外面,表示整一句話完整了,完成了。其實應該有兩個句號,一個在引號裡面,一個在引號外面。但兩個句號連在一起太繁瑣,所以在意思不變的情況下,刪去一個。
冒號表示提示語後的停頓或表示提示下文或總括上文。所以,不管是人還是書,還是其他什麼東西,只要有符合所需要的作用的標點符號,就可以用。
Ⅳ 高考語文標點符號題目
修改:來A不應該改為分號,雖源然也表示並列,但前後只出現一個小分句,所以用逗號就合適。
B項:《序言》改為引號,第二個《教師口語》去掉書名號,因為是課程名。
C項:「魚餌」後的逗號改為分號。
D項:「迅速」「方便」後的頓號都改為逗號。
本題應該選A
Ⅳ 高考語文標點符號用法大全 標點符號怎麼用
先看樓下,樓下在網頁上標點符號的講解中算是講的簡明全面有深度的了。我是自己又寫了一遍,簡單精縮版的。適合第二遍看加深理解。
在作文中,運用標點的能力也會影響得分。
頓號,逗號,分號的用法:
1、
①這個省今年的水利建設,任務重,工程難,規模大。
②你要不斷地進步,識字,生產。
③他的故事講得真實,感人。
(在並列的詞或短語之間用頓號。
並列性的謂語、補語之間用逗號。
②是謂語動詞。)
2、這里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熟悉的。
(帶語氣詞的並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
3、我國科學、文化、衛生、教育和新聞出版業有了很大發展。
(並列詞語中已使用連詞「和、或、及、與」等,不再用頓號)
4、
①他已經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②國內的大學要求學生在一、二年級時都必須選修一門外語。
5、公安幹警、中小學生、大專院校、男女老少等。
(詞語之間關系緊密,不用頓號分隔)
6、
①近期我觀看了許多出色的電影,如《英雄》《無間道》《美麗人生》等。
②這時課堂里響起了「向孔繁森學習」「向孔繁森致敬」的口號。
(死背多用多看就記下來了。)
7、
①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星的發射、回收,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
②一個漂亮的姑娘,個兒要高,又不能太高。臉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紅,又不能太紅。
③我國許多圖書館年經費僅一二萬元,除去工資、辦公費用,購書費可以想見還有多少。
8、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天才出於勤奮,知識在於積累。
(並不要求只能「;;。」或「;。。」)
9、這樣的人往往經驗很多,這是很可貴的;但是,如果他們就以自己的經驗為滿足,那也很危險。
(靠句感吧。多看些書這些自然就分辨出來了。)
問號用法:
1、她什麼時候走,坐哪趟車,我都打聽清楚了。我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2、你是坐飛機來呢,還是坐汽車來呢,還是坐輪船來呢?請盡快給我一個答復。
3、這個問題該由誰來解決呢?該怎麼解決呢?
4、
①「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同志們?」廠長問。 怎麼啦,你?
②魯迅:「你放著罷,祥林嫂!」
冒號的用法:
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因為關系緊密,都是名詞)
2、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近年來中小學生的勞動觀念越來越淡薄了。
3、證券交易所內那些穿紅馬甲的人是經紀人,穿黃馬甲的人則是管理和服務人員:這是全世界都統一的。
4、本市文壇的三位女傑王安憶、王小鷹、程乃珊在一起談笑風生。
5、
①考文科各系的人數,據不完全統計,中文系已達1230人,歷史系已達986人。
②(自加)據國內第一份有關多媒體技術及信息的綜合性刊物,多媒體世界材質掌握的數據,我國專業的和有關的多媒體公司有100家。
6、魯迅先生連忙掉轉話頭,親切地問:「你真個姓唐嗎?」「真個姓唐,」我說。「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興,「我也姓過一回唐的。」
(這種形式書中常見,容易記下來。)
7、這位老「巴爾干」同意本報記者的看法:即協議雖簽,維和部隊開始「維和」,但科索沃的危機並沒有消除。(冒號應改為逗號)
引號的用法:
1、我聯想到了唐朝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寫文章要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朴字見色」。
3、他走上前來問:「老師,『有條不紊』的『紊』字是什麼意思?」
(外面的一層用雙引號,裡面的一層用單引號;如果單引號之內又有引文,則又用雙引號,以此類推。)
4、她跑過來告訴我說,會議改在了下午四點鍾召開。
5、
①三峽工程、京廣鐵路。
②「三個代表」「一國兩制」「四化」建設
(專有名詞與含有概括性和特定含義的名詞)
破折號的用法(在作文中破折號占兩格):
1、船上的人告訴他,船所經過的海槽(當時稱為「過溝」)——即是「中外之界」。(破折號與「即是」重復,只能留其一)
2、
①這次職工代表大會有三項議程:審議獎懲條例,通過三年規劃,選舉職工代表大會理事。
②我國的四大發明——火葯、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
我國的四大發明火葯、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
(②句可以變去破折號,但是①句會變了意思。)
③胡適的學術活動的終極目的,就是在替中國人民的敵人——帝國主義、封建軍閥、買辦資產階級起幫凶作用。
3、破折號和括弧的區分。在文中意思基本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讀出一個不讀出。
省略號的用法:
1、省第二代無繩電話採用了數字技術,主要有泛歐數字無繩電話、個人攜帶型電話、個人接入通信系統等,具有雙向互呼和越區切換性能。
2、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新型建築材料、生物醫葯,這些新興產業在中國的「矽谷」勃發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逗號應省略)
書名號用法:
1、表示書名、篇名(規章制度也算)、報刊、歌曲、電影劇作等。
2、電視節目、報刊欄目、主題等不能濫用書名號。
①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為主題的中央電視台「3•15」電視宣傳活動將由央視經濟頻道的11個欄目共同組織完成。(書名號應改為引號)
3、1933年到1934年間,魯迅先生經常在《申報副刊》的《自由談》上寫稿,攻擊時弊。
「《申報副刊》」應改為「《申報》副刊」,《自由談》應改為「自由談」(此處略去此句子中的「」方便理解)
4、《讀〈石鍾山記〉有感》 《〈中國工人〉發刊詞》
5、《荀子•勸學》 《念奴嬌•赤壁懷古》
括弧的用法:
1、
①推行「三證」(即機手合格證、機具檢驗證、供油證)供油制度,阻塞了油料漏洞。
②避諱之風可謂源遠流長,「其俗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其歷史垂二千年」(陳垣《史諱舉例•序》)。
(語文書上常見)
2、
①「吸翠霞而夭妖」出自晉代郭璞的《江賦》(見《文選》卷十二)。
②(自加)「吸翠霞而夭妖」出自晉代郭璞的《江賦》(見《文選》卷十二)
Ⅵ 高考語文標點符號問題,希望好些人幫我解答。謝謝了!
這標點符號的問題,不象數學那樣嚴謹。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但關鍵是不要因為這標點符號,將文句的意思都表達得不正確。下面是個人的認識。
1.什麼是學習型社會?怎樣建設學習型社會?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關鍵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有待我們去思考,去探索。(這個比較肯定)
2.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一特殊階段的學習任務?這是一個需要格外重視的問題。也是一個需要區別對待的問題。(這個本人以為都可)
3.詐騙犯有一種特長,講究「適銷對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為餌;你迷信權利,他就以權利相誘。(這樣更合理些)
4.於丹雖然成名於對《論語》的闡釋。但她說:自己在考慮這些的時候已經不是在考慮一種文化,「我們應該站在當下,把所有中國文化中好的東西放在一起,完成一種建設。」(這樣是否合理些?沒有引號表示不是原句,用了引號是原句)
5.中國的發展,需要廣泛的國際合作。世界共同繁榮,也離不開中國。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謀求雙贏、共贏、多贏,前景將是美麗的。(這個可以這樣改,但沒有什麼差別)
6.《其實》一文的寫作,可能受到魯迅的一段話的啟發。那段話在「墳」《燈下漫筆》(《魯迅全集》第一卷第216頁)中。有研讀興趣的同學,不妨找出來參讀。(這樣感覺好一些)
7.人類進入新世紀五年來,發生了駭人聽聞的911事件,打了兩場局部戰爭,對國際形勢和國際關系產生了深刻影響。(這個感覺不到要修改)
Ⅶ 高考語文標點題。 第一個標點符號為什麼用分號 正如這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人走的多了,也便
分號後面是對路得解釋,與前面是兩層意思,故用分號
Ⅷ 高考語文有標點符號題嗎
攻克高考語文卷標點符號題的6個小竅門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了幾個做標點題的幾個小竅門,自覺經濟實惠,在此說出,但願能有「引玉」之功。 竅門一:圖示法解決句末標點在引號內外的問題 例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寫作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用圖示法表示為「--------------。」①------------,-----------「-------------。」② ①句引號內獨立成句,故句號應在引號里;②句,如果認可引號內的句號,那麼全句就沒有了句末標點,不倫不類,所以,句號應在引號外。 竅門二:層次分析法確定頓號、逗號、分號 例⑵ 美國的紐約、洛山磯、①日本的東京、②法國的巴黎、③英國的倫敦、④中國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辦奧運會的實力。 例⑶ 季羨林先生的飲食十分簡單:早餐一杯牛奶、一塊麵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則多以素菜為主。 在例⑵我們可以看出各國家之間應是並列關系,屬於並列片語作主語的現象,可是有的片語內部又有小並列,如美國、中國,如果一味用逗號,則層次不明,這樣就必須把①②③④處的頓號改為逗號,這樣就清晰多了。 例⑶中的①處用了分號,可是,全句連一個逗號都沒有,怎麼會有分號的出現呢?一定是用錯了,分號屬於越權了呀,所以要將此處的分號改為逗號。 竅門三:成分分析法確定逗號、頓號 例⑷ 台灣與大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為了民族的利益,兩岸應盡快攜起手來。 本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在句中做謂語,所以,它們之間不能用頓號,應用逗號。 例⑸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在新世紀頭20年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在句中做定語,它們之間必須用頓號,用逗號則割裂了他們與中心詞的限制關系了。 例⑹ 老李的包子做得好,餡大、皮薄、味香。 「餡大、皮薄、味香」在句中做補語,做補語的並列片語之間應該用逗號。 竅門四:語意分析法確定標點 例⑺ 他在「鐵道游擊隊」里擔任隊長職務。 例⑻ 他在《鐵道游擊隊》里扮演隊長角色。 同樣一個詞,但在例⑺中必須用引號,例⑻則用書名號。主要原因是語境不同。 竅門五:擬用答語判斷逗號、問號 例⑼ 你是懦弱地等待?①還是勇敢的應對呢? 例⑽ 茫茫宇宙到底有沒有外星人,②生命能不能合成,③人果真由命運主宰?這一切都引起人們深深地思考。(2004年浙江卷) 在給例⑼的擬答語時,我們只要選擇其一,或等待,或應對,就可以了。在給例⑽擬答時,則不能這樣簡單,每一句都得回答。 這也就告訴我們例⑼是選擇問句,是一句話,中間不能用問號的的,應把①處改為逗號。例⑽又是多重問句,各自獨立,所以②③處的逗號應改為問號。 竅門六:主動劃句號,品評冒號的用法 例⑾ 魯迅認為,中國的歷史只有兩個時代:①「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②「這一種循環,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 從「兩個時代」看,句號應加在②處,既然②處用了逗號,說明與後面還是有密切關系的,而後面的內容又不是「啟示」的內容,所以說,①處的冒號屬於用錯情況。
Ⅸ 高考語文語言表達題限定字數題包括標點符號嗎
如果是在方格里寫的話,那應該包括;但是如果在橫線上寫的話,那就應該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