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九年級期中考試語文卷子的答案
[yǔ wén]
語文
(語言和文學的簡稱)
編輯
是語言和文學及文化的簡稱。包回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答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一般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律和運用語言規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
⑵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目錄
人教版語文九年抄級下冊目錄如襲下(包含《鄉愁》):
拓展:《鄉愁》
《鄉愁》是詩人餘光中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了對故鄉戀戀不舍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餘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鄉愁》全文如下: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⑶ 點擊中考語文版 九年級 下冊 單元檢測題 及 答案
九年級(下)語文單元目標檢測題(二)
題 號 一 二 三 總 分
得 分
一、 基礎知識及其運用(40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3分)
A、 青荇( ) 漫溯 ( ) 遜色 哽咽
B、 妖嬈( ) 浮藻 沉澱 斑斕( )
C、 盪漾 窗欞 ( ) 驟然 ( ) 佇立
D、 莽莽 笙蕭 ( ) 瞬息( ) 憂郁
2、說說下面詩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6分)
(1)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2)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3)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3、說說你對下列詩句子的理解(4分)
(1)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2)我的心驟然一陣疼痛,一定是
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胸膛。
4、新詩經典句子賞讀(12分)
(1)、撿來的鑰匙/打不開自己的門 (韓輝升 《百葉集》 )
此詩句告訴我們:
(2)、如果你是湖水/我樂意是堤岸環繞/如果,你是山嶺,我樂意是裝點你姿容的青草。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汪國真《我不期望回報》
此詩句意在告訴我們:
(3)、天秤上/國土的一粒細沙/比頭顱更重要 (韓作榮《塞上曲》)
此詩句意在告訴我們:
(4)、哪兒有這樣一種忠誠/能超過岸對海的痴情———/以同一的姿勢抱著海灣/默數那無窮重復的濤聲 (美國 弗洛斯特 《忠誠》 )
此詩句意在告訴我們:
(5)、沒有什麼能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縱然路旁有玫瑰,有綠陰,有寧靜的港灣/我是不系之舟 (林冷 《不系之舟》 )
此詩句意在告訴我們:
(6)、在山石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它們用金黃的微笑/來回報石頭的冷遇/它們相信/最後,石頭也會發芽/也會粗糙地微笑/在陽光與樹影間/露出善良的牙齒 (顧城《小花的信念》)
此詩句意在告訴我們:
5、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表達了詩人對康河的摯愛之情,請你也採用類似的寫法,寫幾句詩,表達你對即將離開的母校的深情。(3分)
6、「我愛水,願以水裁衣,以雲織錦,做一條彎彎的川流,在斜暉脈脈時,送千帆天際;願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澗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嘯中,將一葉輕舟,載過萬重山。」其中畫線句子分別化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分)
7、學習詩歌,要善於把詩歌中最美的詩句運用到我們的寫作表達中去。除了引用以外,化用變述古代詩詞名句更能體現你對語言的駕御能力。(6分)
例如:「思念使詩聖嘆故鄉月明,思念使女詞人瘦比黃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夢還鄉相顧無言淚千行,思念使婉約派泰斗酒醒曉風殘月楊柳岸……
(1)請你仍然以「思念」為話題接著寫兩句:
(3分)
(2)請你以「樂觀」為話題,將古代詩詞名句巧妙化用寫一段排比句子。
(3分)
8、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請根據你的積累,寫出兩條關於「路」的名言警句。(4分)
答:(1)
(2)
二、 閱讀理解(20分) (一) (12分)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動;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一聲雄偉的氣笛長鳴。
北京車站高大的建築,
突然一陣劇烈的抖動。
我雙眼吃驚地望著窗外,
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的心驟然一陣疼痛,一定是
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
這時,我的心變成了一隻風箏,
風箏的線繩就在母親的手中。
9、詩人反復強調「這是零點八分的北京」的原因是什麼?(3分)
10、揮手送別的景象對表達詩人的心情有什麼作用?(2分)
11、第二節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2分)
12、第三節的前兩句使你聯想到哪首古詩,請寫下來。(2分)
13、說說你對第三節後兩句詩的理解。(3分)
(二) 沁園春•雪 (8分)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漢武,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10、賞讀全詞,理解填空。(4分)
①詞的上片寫北國雪景,下片寫由此發表的議論。總結上片,領起下片的句子是:
②詩人所「望」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下的山陵景象的句子是:
③詩人望見實際的雪景後,虛寫一筆,對比描繪,縱情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直賦予它美的性靈和賦予它人的形象的句子是:
④詞的上片是空間的描寫,靜中有動。詞的下片是時間的敘述,夾敘夾議,詩句中的一個 字揚中見抑;詩句中 三個關鍵詞同是評價,各有分寸。
11、問題探討。有人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詩人毛澤東個人驕傲情緒的流露;有人說,這句詩是對新時代、新人物的歌頌,也就是對人民的歌頌,從而表現了革命前途的樂觀精神和對祖國未來的堅強自信!對此,你作何評價?(4分)
三、作文:(40分) 寫一首小詩,表達你的思想情感。
一、
1、 略
2、 (1)碎;細碎。通過細碎、雜沓的馬蹄聲表現紅軍行軍之「急」、之「速」。咽:聲音受阻而低沉。形象寫出了晨風中軍號聲時斷時續。在聲音的描繪中自然地刻畫了紅軍的英雄形象和他們的精神面貌,同時也渲染了進軍途中的庄嚴肅穆的氣氛。
(2)頓;立刻、馬上。詩人通過一個「頓」字,表現黃河迅速封凍,極為誇張地寫出了嚴寒的威力。
(3)略、稍:略微、稍微。用這兩個詞很委婉地指出了歷史上四位偉大的封建帝王的歷史局限性。
3(1)面向雄關,昂首遙望,無邊青山,峰巒起伏,像大海的波濤一般;一輪落日,垂掛西天,發出鮮紅血一般的光芒。表現了視險如夷,抒發了紅軍戰士無堅不摧的豪情。也隱含著要從頭部署長征大計,而且有取得勝利的堅定不移的信心
(2)因為馬上就要離開母親,離開北京了,強烈的依母戀鄉之情使它不願離開這里,但又不得不離開,所以內心無比疼痛。
4、(1)、不付出努力,單靠偶然的機會,是不可能成功的;沒有創造,只知照搬照抄,成功的大門不會向你敞開。
(2)、成不了偉人,但可以做一位心靈崇高的人
(3)每一寸國土都值得我們用生命捍衛
(4)、忠誠是行動上的證明,而不是語言上的說明;忠誠經得起歲月的漂洗和時間的檢驗,不曾改變,也將永不改變;忠誠還善於默默地欣賞和包容。
(5)、認准目標,毅然堅持走下去,不要為路邊的風景迷濛了眼
(6)、樂觀地面對生活,豁達地寬待他人,真誠地期待真誠,任何奇跡都會發生。
5略
6、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7、(1)思念使邊塞詩人老態龍鍾遙望故園,思念使愛國詞人鐵馬冰河入夢來
(2)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的點點落紅
8、例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二、閱讀
9、因為這一刻是詩人命運的分水嶺是,是詩人記憶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四點零八分的北京是詩人心中「最後的北京」。
10、反襯離鄉人對故鄉的的依戀之情。
11、茫然、恐慌、迷惘、失落。
12、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3、離家的詩人感覺自己的前途就像風箏一樣飄搖不定,同時又希望風箏的線牽在母親手中。既寫出了詩人失落、迷惘的心緒,又強烈地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依戀之情。
14、①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②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③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④惜 略輸 、 稍遜 、 只識
11、略
三、略
⑷ 九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第一單元 1詩兩首 1.洶柔墳喉惆黎2.B3.示例:故鄉是一杯濃濃的酒,故鄉是一輪圓圓的月。4.悲歡、無情、蹲踞、冷眼看人間恩怨。5.由長城聯想到祖國多災多難的歷史,表達對長城復雜的情思。6.C7.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8.略 2我用殘損的手掌 1.(1)憔(2)逐(3)躪恆2.戴望舒雨巷3.示例:春天,河堤上楊柳依依,各種花爭奇斗妍,如一道錦幛展現在我們面前。4.指祖國母親(或:熱戀愛人、兄弟姐妹、親朋好友)。5.使情感表達更加形象,突出「你的名字」給人的深刻印象。6.一連串的「輕」字,形象地展露出詩人溫柔的心情。7.略 3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1.(1)熏憊(2)扉惘2.舒婷朦朧詩3.略(提示:古詩或現代詩均可) 4.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象地寫出了小草為大地可以舍棄一切的精神。5.喻指祖國。6.歌頌為了祖國可以舍棄一切、拋棄一切的獻身精神。7.略(提示:利用對話式,表現抒情對象的內在精神) 4外國詩兩首 1.B2.(1)萊蒙托夫俄國(2)休斯美國3.A4.法國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5.百折不撓、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革命者形象。6.六月、叫罵、嘲笑、波拿巴、狂飆、仇恨。7.人都是應該有自己的精神信仰的,有了崇高的精神信仰,生活就有了明確的目標,遇到任何艱難困苦,甚至要犧牲生命,也會無所畏懼。8.略 單元復習 1.瓣魂燼絢2.D3.(1)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2)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大陸(3)勝作一書生(4)獨酌無相親對影成三人(5)示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示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示例:凝在目光里望著它情深深5.詩人以北方特有的「手推車」作為意象進行聚焦。 6.枯幹了的河底、陰暗的天穹、冰雪凝凍、灰黃土層。7.加強詩歌的抒情意蘊,凸顯詩歌的主題,表現下層勞動者的悲苦生活。8.詩人以特定背景下的人物命運來折射時代風雲,表現了中國人民苦難的生存狀態。9.秋季西風、雁啼、紅葉、黃花、芭蕉和秋雨10.抒發了遊子身處異地、思念家鄉的愁情。11.CD12.BC13.(1)長時間住在一個地方,就會受當地習俗的影響而不知覺醒。(2)就是只有十戶人家的地方,也會有像我這樣忠誠、有信義的人。14.一個人做學問,如果不進步那就註定要退步,而好學是取得進步的前提。15.略 第二單元 5孔乙己 1.綽羼頹間屑檻2.略3.①「提高」改為「加強」。②刪去「不要」或「避免」。③「招生」後加「制度」或「辦法」等。4.藉此寫冬日之冷,以反襯孔乙己衣著單薄,生活悲慘。5.反映孔乙己生活境遇的悲慘。6.既突出了孔乙己的悲劇命運,又形象地展示了封建社會冷酷勢利的人際關系。7.要點:深受封建科舉制度之害,又死要面子,麻木不仁。8.略1、刻畫了山村民辦教師的清苦 ,和後面「衣冠楚楚」者形成對比,幫助主題的表達 2、 因為這部分人幾十年在貧困山區教書,為了省錢晚上睡在地上,那部分人卻坐著高級轎車來看他們,並且掌握著他們的命運。不像一個地方來的人。貧富差距相差之大! 3、是那群掌握著民辦教師命運的衣冠楚楚的巡視官員;激憤之餘更加同情眼前的考生 ( 因為他看到了不公平,那些民辦老師工作如此艱辛,生活如此貧苦,幾十年教齡,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那些衣冠楚楚的教育主管部門的「老爺們」竟然對他們的疾苦漠不關心,還要時不時的讓他們交錢考試,年年對他們窮折騰 這種情感促使他這么做,希望那些老師都能轉正。) 4、這黑饅頭凝聚的是那些民辦教師的一種質朴的感情,透視著他們艱苦的生存境遇,暗示著一種社會問題,發人深思。(意思對即可) 6蒲柳人家(節選) 1.(1)「顆」改為「棵」(2)「簿」改為「薄」(3)「惠」改為「慧」2.示例:(1)請珍惜每一粒糧食!(2)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就是珍惜生命。3.示例:希望大海風平浪靜卻常常有驚濤和駭浪希望山間鳥語花香卻常常有疾風和驟雨4.具體說明小時候家境貧困,同時表現出母親的辛勞以及對孩子的關愛。5.小時候家境貧寒,母親飽含愛心用最珍貴的布料給「我」做了一條裙子,而「我」卻無端地傷害了母親。6.(1)運用動作描寫以及環境描寫側面烘托的手法,通過「風兒一樣穿梭」以及對「狗」、「蟬」等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我」第一次穿裙子時的興奮、喜悅之情以及這種興奮、喜悅給「我」留下的印象之深。(2)運用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用「發抖」、「撲簌簌」、「浸濕」等詞語形象地表現了此時母親豐富的內心世界,即為女兒不理解母愛而傷心,同時也為自己無法滿足女兒的要求而難過。7.偉大無私的母愛,讓「我」享用一輩子,使「我」終生難忘。8.略 7變色龍 1.頗決擲2.B3.D4.通過描寫穿大衣這一細節,刻畫了奧楚蔑洛夫的心理狀態,說明他是一個見風使舵的人。5.三次。第一次是因為巡警和人群里有人說這狗是將軍家的;第二次是因為將軍家的廚師說這狗不是將軍家的;第三次是因為廚師說這狗是將軍的哥哥的。6.說明奧楚蔑洛夫是一個媚上的、趨炎附勢的走狗。7.從對狗的態度的變化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見風使舵的人;從文中畫線的句子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媚上的、趨炎附勢的人;從對赫留金的態度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欺壓百姓的沙皇走狗。8.略1. 堅貞不屈,永不休戰,生命長青。 2、以前的花瓶壞掉了,和魯迅先生在一起了。而萬年青要繼續活下去,清楚明白的活著,要用透明的玻璃裝著,看到它的根,是生命的靈魂所在,繁衍不息。頑強的生存下去。 3、說明許先生對魯迅先生的深切懷念,說為古人表明對先生的崇拜敬仰。而又因為想起魯迅先生,思緒游離而表現出的神情。 4.我們離開很遠很遠了,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想起魯迅先生的思想及精神了。荒草沒有去拔除,總是提醒自己的愧疚之情。 8熱愛生命(節選) 1.(1)「俱」改為「懼」(2)「博」改為「搏」(3)「彩」改為「采」2.示例: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訴我們做事應持之以恆大地能載萬物是在告訴我們求學要廣讀博覽3.B4.寫出皮菜花與其他野草不同,自有不俗之處,表達作者對皮菜花的喜愛與贊嘆之情。5.「神美」的含義是指皮菜花有非凡的適應性、頑強的生命力、永不凋落的情致、緊密團結的精神。 6.「我」的態度是先喜歡,後厭惡。因為「我」原先認為皮菜花有非凡的適應性、頑強的生命力、永不凋落的情致、緊密團結的精神,後來卻意外發現事實並非如此。7.只從概念出發認識事物是錯誤的。8.略 單元復習 1.蠻鄙慧2.C3.D4.①「好」改為「好壞」②「培養和發掘」改為「發掘和培養」③「各種能力」後加「的良好環境」或「的條件」等。5.(1)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2)抽刀斷水水更流(3)蠟炬成灰淚始干6.略7.形象說明隨著簡訊功能的開發,具有簡訊功能的手機才是一款完整意義上的手機,也標志了簡訊文化已走進了百姓的日常生活。8.(1)調查顯示,已有過半數的被訪者選擇使用簡訊這種新興的溝通方式;(2)在重大的節日,人們越來越傾向於選擇發送簡訊的方式相互問候,致辭祝福;(3)不同身份的人都紛紛選擇簡訊交流,並把它當成一種新興的娛樂和生活方式。9.因為簡訊文化是一種新生的文化(1992年才拉開序幕),使用簡訊的又大多是年輕人。10.(1)興起時間短;(2)與手機的普及密切相關;(3)影響大(正在悄然醞釀著一場新的生活革命);(4)具有很強的生命力。11.C12.AD13.(1)你想用什麼辦法平息那裡的盜賊,而滿足我的心意?(2)龔遂便打開糧倉,將糧食借給貧窮的百姓。14.漢宣帝:善於用人(不以貌取人),信任下屬。龔遂:體恤百姓,合理疏導(民變)。15.勤勞、高雅、與世無爭。16.描寫了門前田園綠水環繞,不遠處青山逶迤的情景。寄寓了作者厭倦官場、熱愛自然的情懷。17.略 第三單元9談生命 1.(1)挾(2)馨(3)翳(4)緋2.紅艷羞怯吟唱浪漫3.示例:不是每一個花苞都能綻放不滋潤的便會打蔫不是每一隻雛鷹都能飛翔不堅強的便會被淘汰 4.經歷豐富、起伏跌宕。5.一是沒有清醒的思索和主觀的進取而終生平庸的生命過程,二是忘乎所以而最終猝然墮落的生命過程。6.絕大部分人都在用自己盡可能大的光亮和自己的方式照耀過宇宙;如果幸運,還會得到生命的無限;人生百態,生命多彩,不能白走這一遭。7.提示:生命往往是平凡的,但即使是平凡的生命也要經歷多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演繹出自己最輝煌的生命形式。(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8.略 10那樹 1.(1)nìnɡ(2)sā(3)lǚ(4)huái2.(1)「燥」改為「躁」(2)「容」改為「融」(3)「復」改為「覆」(4)「陰」改為「茵」3.雖然老樹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而且(也)有忍辱負重、胸懷豁達的品性,但是一切似乎預定、默契,殺戮無可選擇。4.這是一個頗為滑稽、不合情理的理由,說明那樹必將遭到殺戮,表達了作者的批判態度。5.用擬人的手法,把老樹被伐形象地描寫成一次殘忍的殺戮,表達了作者對老樹被伐的憤恨和悲哀之情。6.兩個細節為了說明老樹似乎有真實的靈性,更渲染了老樹命運的悲劇色彩,充溢著作者的同情和哀婉。7.失去了老樹綠蔭的庇護,失去了美好的自然環境,失去了詩意的生活環境,失去了田園般的生活等。8.提示:希望通過對身邊環境改變的了解,更真實地感受人類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現代與傳統、發展與保護的困惑。 11地下森林斷想 1.陡灼瘠誕2.(1)示例:「杭州文化金名片」成功亮相台北。(或《和平頌》在台北成功演出。)(2)最具有代表性或典範性的藝術作品。(3)「表現」改為「呈現」。3.提示:要抓住色彩進行描寫。4.天山腳下的那片向日葵竟然沒有圍著太陽旋轉。5.「一絲一毫」、「一丁點兒」、「筆挺地佇立」等詞非常形象地表現出向日葵立場堅定、毫不猶豫的態度和堅貞不屈的精神,「佇立」、「拒絕了陽光的親吻」等擬人手法的運用使文字富有表現力。6.運用設問,引起讀者思考,並通過猜測和自我否定的方式,排除了一些自然的因素,進一步突出天山向日葵獨特的個性和不屈的精神。7.作者印象深刻的不僅是天山向日葵獨特的生長特徵,更重要的是她從中感受到一種不屈、團結的精神,並讓這種精神陪伴人生。8.提示:開放性題目,只要能符合文章的主旨即可。 12人生 1.(1)kuì(2)jué(3)zhān2.(1)「融」改為「熔」(2)「憾」改為「撼」(3)「查」改為「察」3.只有4.不一致。勃蘭兌斯的《人生》一文中的「高塔」是指生命歷程,塔頂就是生命的盡頭;本文中的「高塔」是指一個人的人生目標和追求。5.客觀條件限制,不得不停止攀登;有餘力攀登,但卻因滿足現狀而停下來,不願攀登;竭盡全力,排除困難堅持攀登。6.自身潛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發揮的狀態。7.提示:開放性題目。矛盾:人生不一定都能如願,許多人雖竭盡全力,但未必能取得成功。不矛盾:這里強調的是一種積極進取、永不停息的精神,只要努力都能達到每個人的「最高境界」。8.略 單元復習 1.(1)「度」改為「渡」「力」改為「歷」(2)第一個「腳印」後的逗號改為分號;「彼岸」後的問號改為句號。(3)亦步亦趨塗改2.C3.經濟、法律等專業書籍當然很重要,但審美趣味和精神意志的培養同樣不能忽略,因此對志向遠大者來說,我建議要再讀一點文學書。 4.(1)「全球」移到「社會各界」前;「文明」前加「宣傳」。(2)略5.示例:平凡是泥土,孕育著收獲,只要你肯耕耘6.(1)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2)猿鳴三聲淚沾裳(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7.(1)中秋(2)教師節◆略8.因為人的精神和思想是一個有限的空間,一旦被庸俗、卑劣、虛偽、殘忍等丑惡內容占據,善良、高尚、偉大等美好的精神和思想就無法容身,人性就會變得丑惡。(意思對即可)9.因為我們的人生之瓶里,裝滿著慾望和為之奮斗不息的操勞,塞滿了無窮無盡的浮躁與煩惱。沒有美好和寧靜的精神世界,因此也無法體會生活的快樂。(意思對即可)10.大師倒茶開導困於苦惱的和尚;居里夫婦為了怕人打擾不添置傢具;錢鍾書甘於寂寞,淡泊名利。11.提示:裝著事業、志向、探索等高尚和純粹的人生之液。第二問言之有理即可。12.B 13.B14.(1)徐君已經死了,(寶劍)還要給誰呢?(2)我開始在心裡已經答應(把劍)送給他了,怎麼能因為(他)死了就背叛我的內心呢?15.提示:季札具有一諾千金的品質。16.「數」字寫出了女主人公因深鎖庭院而百無聊賴、萬般愁悶的心情,表現了女主人公嘆憐這無人觀賞、轉眼即逝的春花的情懷。17.該句洗練而巧妙地描繪了女主人公在春光爛漫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含蓄地刻畫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佇立的神態。18.略 第四單元13威尼斯商人(節選) 1.憫惻癖訟豁饒2.B3.(1)鄙人蒙(2)尊翰君尊駕4.在雙方僵持不下,夏洛克執意要取安東尼奧身上一磅肉,安東尼奧馬上就要性命不保的情況下出場的。5.鮑西婭用要求夏洛克只許取肉,不許流血,且一分一毫不能有誤差的方法,迫使夏洛克放棄要求。這表現了鮑西婭的機智、聰明。6.兇狠,貪婪。第二問回答略。7.既是對鮑西婭聰明才智的由衷贊嘆,又是對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諷,體現了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生動豐富的特點,有很強的戲劇效果。8.略 14變臉(節選) 1.D2.A3.略4.楊家貧寒凄涼,苦度年關;黃家張燈結綵,歡度除夕。反映了舊中國農村經濟生活中嚴重的階級對立。5.表現了楊白勞疼愛女兒的心情;表現了喜兒深切感受到父愛溫暖的喜悅、歡樂的心情。6.揭示了地主階級的天堂是建築在壓榨和欺凌貧苦農民的基礎之上的,揭示了當時社會人吃人的本質。7.楊白勞苦苦哀求而不奏效,他的幻想破滅了,終於認清了地主的本性,激起了最初的反抗念頭,他天真地認為衙門是個說理的地方。但穆仁智的話清楚地暴露了地主和官僚是緊緊勾結在一起的,在他們的壓迫下,農民毫無權利可言。8.略 15棗兒 1.赦耿耿怡稽2.(1)(2)×(3)×(4)×3.D4.《坐車》講述的是某廠技術員甲面對下崗工人乙的熱心幫助從懷疑以至誤解,最後驚醒並感動的過程。5.交代時間、地點以及劇中人物動作、趨向、表情等,從而豐富了人物的性格、形象特徵,並使情節內容更加連貫。如:文末「未覺,繼續難過地說」這一提示語即表現了乙當時的神態,也體現了乙當時的心情。6.甲:謹慎、有點世故,但能及時醒悟。乙:熱心、敦厚、善良。7.示例: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8.示例: 【清明時節,雨紛紛】(時間、場景) 【路上】(地點)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人物、台詞) 牧童:(遙指)杏花村! 16音樂之聲(節選) 1.嶸漪遐佇穆窺2.C3.文化部門查禁四款違法電腦游戲。4.突出災難的慘烈(突出活著的人已經不多了)。5.不會有救生艇了,自己將會被凍死。6.不好。因為「無力地」准確地寫出了當時的情形,刪去後就不能說明這一點。7.是傑克的話鼓勵了她,是愛情的力量。(意思對即可)8.戲劇劇本是供舞台演出用的,有人物的台詞和舞台指示兩部分構成,形式上有嚴格的要求。電影劇本是供拍攝影片用的,文字表達比較自由,注重畫面感——主要運用環境和人物動作表情描寫來刻畫人物和表現事件,使之能轉化為影視中實際的視覺形象或讀者頭腦中想像的視覺形象。 單元復習 1.謙飄姿恆2.D3.A4.敢作敢為,正直倔強,富有正義感,對腐敗的清政府不滿,對帝國主義憤恨。5.見風使舵,恬不知恥。6.膽小怕事,惟恐惹禍。7.(1)暗示帝國主義要再次入侵,寫出人民群眾反對外來侵略的情緒。(2)暗示當時社會動盪不安,寫出政府走狗見風使舵的無恥行徑。8.C9.集市上沒有老虎是明擺著的事,但是有三個人說有老虎,就變成真的有老虎了。10.龐蔥擔憂邯鄲距離大梁太遠,有人挑撥離間,使魏王對自己失去信任。11.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 12.勾踐義士宮女13.C14.略 第五單元17公輸 1.墨子墨子的弟子再傳弟子翟墨家2.(1)希望(2)通「悅」,高興(3)諫諍(4)停止3.(1)這種(2)楚國將要攻打宋國這件事(3)侮臣者4.A 5.(1)替、給製造(2)雖然這樣(3)就(4)即使6.(1)這是什麼樣的人呢?(2)公輸盤一次又一次地設下攻城的巧妙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擋住了他。(3)墨子說:「我也知道你要怎麼對付我,可是我也不說。」7.公輸盤:准備用陰險手段的威脅,其為人陰險狡詐,不擇手段。墨子:看穿對方伎倆的鎮定和不屑,其為人冷靜,睿智。8.撕破衣裳用以裹腳,日日夜夜不停步。這句話能夠更充分地展現墨子遠行的艱苦,體現他制止戰爭的急切心情和決心,因此還是保留為好。(言之有理即可) 18《孟子》兩章 1.(1)包圍(2)護城河(3)限制(4)鞏固2.(1)畔叛背叛,叛亂(2)曾增增加(3)衡橫梗塞,不順(4)拂弼輔佐3.示例:孟母三遷五十步笑百步4.(1)起,被任用(2)被選拔(3)使……痛苦使……勞累(4)表現抒發了解5.B6.(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以不斷增長他的才幹。 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8.示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運用對比手法,使觀點鮮明突出;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雙重否定構成的排比句,很有氣勢和說服力。 19魚我所欲也 1.告子上捨生取義嗟來之食2.(1)辟避躲避(2)辯辨分辨,辨別(3)鄉向從前3.(1)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古代一種木製的盛食物的器具肉湯(2)這里指高官厚祿。萬,極言其多;鍾,古代一種量器。4.(1)超過、勝過(2)苟且(3)禍患、災難(4)踢給(5)益處、好處(6)停止5.(1)表示轉折表示修飾(2)這這樣的做法(3)表示比較對於6.(1)如果這二者不能同時都擁有,那麼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2)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3)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7.提示:回答須考慮兩個方面:其一,生而為人,就要有為人的尊嚴;其二,要注意學會自我保護,生存是一切的大前提。8.示例:孟子雖然善於演說,但與當世的事務(如諸侯間的征戰攻伐)相距甚遠,更重要的是,他秉持舊的社會理想,顯得迂腐。所以,這個評價還是適當的。 20《莊子》故事兩則 1.老聃道2.示例:庄生夢蝶;妻子死,鼓盆而歌。3.略4.(1)做宰相(2)國都(3)棲息,休息(4)堤堰(5)怎麼(6)完全,確定是5.(1)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2)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就非常肯定了。6.利慾熏心、見利忘義,甚至不擇手段。7.莊子的生活態度是審美的,能細細體悟自然和生命的美;惠子的生活態度是務實的,主要關注生活和自然的真。後兩問回答略。8.略 單元復習 1.(1)見教(2)放棄(3)威懾、震懾(4)使……受到貧困(5)益處(6)棲息、休息2.A3.C4.(1)爭而不得不可謂強(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5.(1)泛指武器裝備(2)離開(3)極點(4)所以6.A7.(1)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2)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統治國家就不能失掉人心。9.(1)用盡心力(2)兵器(3)盡(4)不滿(5)制止10.B11.(1)大王您知道這樣,就不要指望老百姓比鄰國多了。(2)這和殺了人,然後說「不是我(乾的),是兵器(乾的)」有什麼區別呢?12.要真誠地對待自己的百姓,要承擔起造福人民的責任,而不能歸咎於上天。13.草色朦朧14.既形象地描繪出春雨滋潤萬物的特點,又揭示出春光潤澤如脂的早春特點。15.絕勝煙柳滿皇都。對比。16.略 第六單元21曹劌論戰 1.guìjiànbófúmǐfú2.(1)肉食者謀之,(你)又何間焉(2)必以(之)分人(3)小信未孚,神弗福(你)也(4)(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3.春秋左氏傳編年左丘明4.(1)憑(2)通「遍」,遍及(3)士氣旺盛(4)擊鼓5.(1)目光短淺卑鄙 (2)牛、羊等祭祀用品為正義事業獻身(3)訴訟案件監獄(4)即使雖然6.(1)(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著去。(2)第一次擊鼓進軍士氣正旺盛,第二次擊鼓進軍士氣就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沒有了。7.(1)近臣的擁護神靈的保佑(2)彼竭我盈轍亂旗靡8.提示:史傳文學以史書所記載的歷史事件梗概為基礎,將其用文學性的語言表現出來。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1.yìzhāojiànjī2.(1)代詞,指與徐公孰美的問題無義,取消句子獨立性(2)確實如果(3)早晨朝見3.A4.(1)身高(2)偏愛(3)忍受(4)流放5.(1)幾個月以後,還偶爾有人來進諫;一年以後,就是想進諫,也沒什麼可說的了。(2)國人不敢說話,路上相見,以目示意,不敢交談。6.鄒忌欲言勸諫大事,但卻從家庭瑣事談起,達到心理人情相通;運用類比推理,由私臣、畏臣、求臣而被蒙蔽,推知私王、畏王、求王而王亦受蒙蔽,國事、家事巧妙地聯系在一起,最終進諫成功。(意思對即可)7.齊威王能虛心納諫,並下令獎賞所有進諫的人,因而贏得百姓的擁戴,國民齊心協力,也會贏得他國的尊重和畏懼。厲王用壓制的方式面對批評自己的人,並以殘暴的方式懲罰他們,因此人心背離,最後落得流亡的下場。(意思對即可)8.(1)《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2)《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意思是三個人謊報集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做事實。(3)《戰國策·秦策一》: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後來恭敬。形容對人的態度改變。 23愚公移山 1.hèjīběnchènkuìsǒu2.(1)反返返回(2)亡無沒有(3)厝措放置(4)惠慧聰明3.(1)曾不能/損魁父之丘(2)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3)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4)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4.(1)紛紛(2)用箕畚裝土石(3)即使(4)盡(5)哪裡(6)加強反問語氣5.(1)的(2)他們,指愚公等(3)無義,取消句子獨立性(4)這件事,指愚公堅定移山的事6.(1)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樣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呢?(2)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7.這是對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偉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頌,也表現了古代人民藉助想像,寄託於神話,表達向自然斗爭並取得勝利的願望。這個神話結尾,增強了故事的藝術效果,使「愚公」的形象更為高大、感人。8.(1)善良的人很容易被一些小人用正當的理由欺騙。(2)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規律,做事就能得心應手。(3)比喻處於困境、亟待援助的人或物。(4)事物(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要根據變化調整做事的方法。(5)略 24《詩經》兩首 1.yǎo tiǎomàomèisùchí2.(1)配偶(2)撈取(3)日日夜夜(4)使……快樂3.(1)「詩三百」風雅頌(2)賦比興4.(1)上水、逆流(2)干(3)高(4)彎曲5.首章「蒼蒼」,次章「萋萋」,末章「采采」,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涼的氣氛渲染得很濃厚;白露「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寫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天亮到太陽東升);「方」、「湄」、「涘」三字的地點變換,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出來了;「長」、「躋」、「右」和「央」、「坻」、「沚」的變換,也都從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詩人想見愛人心情急切、尋見伊人困難重重的情景。6.提示:含蓄美——從文字和形象思考;意境美——從情景交融思考;朦朧美——從模糊意象、空間和心理距離等角度思考;音樂美——一意三疊,一唱三嘆。7.示例:河邊的蘆葦茂密蒼青,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白的濃霜,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茫茫的秋水泛起侵人的寒氣。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心中的她,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8.示例:天寒水淺,山溪變成涓涓細流,露出嶙嶙白石,顯得特別清淺可愛;入冬天寒,山中紅葉變得稀少了,在一片濃翠的山色背景上點綴著的幾片紅葉,格外顯眼。9.提示:山路就穿行在無邊的濃翠之中。山色的空翠濃得幾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籠罩在一片翠霧之中,整個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潤,而微微感覺到一種細雨濕衣似的涼意。這是視覺、觸覺等感覺的復雜作用所產生的一種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種心靈上的快感。(意思對即可)1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