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凈沙 秋思與秋詞
天凈沙·秋復思
作者:馬致遠 (元代制)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秋詞(3首)
• 《秋詞》- 劉禹錫 - 唐代
• 《秋詞二首》- 劉禹錫 - 唐代
• 《秋詞》- 徐鍇 - 唐代
秋詞 - 劉禹錫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凈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詞
朝代:唐代
作者:徐鍇
井梧紛墮砌,寒雁遠橫空。雨久莓苔紫,霜濃薜荔紅。
『貳』 天凈沙 秋思與秋詞
1.從表達方式看,《天凈沙 秋思》以(描寫)為主,結尾(抒情);而《秋詞》以(議論)開篇,觀點鮮明,以(描寫)結尾,意境開闊。
2.分析《天凈沙 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等意象和《秋詞》中的「晴空一鶴」這一意象有何不同?
《天凈沙 秋思》中的 枯藤、老樹、昏鴉 寫盡了秋天的肅殺之氣,而《秋詞》中的詞是矯健凌厲的。
3.同是寫景,兩首詩表露出詩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第一首是表達的一種悲涼之意,而第二首與它相反。
『叄』 秋詞和天凈沙秋思分別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天抄凈沙·秋思 》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它抒發了一個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片語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秋詞二首》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兩首詩的可貴,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贊頌了秋天的美好,並借黃鶴直沖雲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肆』 秋詞和天凈沙.秋思的情感有何不同
前者歌頌秋,表達作者高揚的情緒和豁達的胸襟.
後者悲秋,作者因秋之蕭瑟想起背井離鄉的無奈悲哀,感情基調較為沉鬱.
『伍』 秋詞和天凈沙.秋思的情感有何不同
這兩首詞都是元曲中寫秋的名篇,《天凈沙.秋》是白樸的寫秋作品,著重回寫「看」,即所看到的秋景;《答天凈沙.秋思》是馬致遠的寫秋作品,著重寫「思」,即秋景帶來了遊子的思鄉之情.《天凈沙.秋》是由悲到喜,先描寫很蕭索的景色,再托以生機勃勃的景色,寫出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天凈沙.秋思》中,作者寫的是遊子背井離鄉的羈旅之愁,感情惆悵而落寞.兩首小令一首淡喜,一首濃悲;一首「我言秋日勝春朝」,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陸』 秋詞和天凈沙秋思表現手法區別
《秋詞》
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此詩通過詠嘆秋天令人敬肅的色彩,從而喚醒人們要情操清白,意志堅定。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明凈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閑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令人敬肅。謂予不信,試上高樓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凈,心情肅然深沉,不會象那繁華濃艷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襯托出詩旨,點出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運用巧妙。
《天凈沙·秋思》
這首元曲中的小令,用寓情於景的方法,通過對秋天黃昏時的景物描寫,刻畫了一個奔波在外的遊子形象,表達了異鄉遊子的羈旅之思
這首小令先寫景再寫情,寫景為抒情服務。作者馬致遠先是採用白描的方法,僅僅用了18個字就描繪出9種不同的景物,將它們和諧而又自然地納入一個畫圖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枯藤老樹昏鴉」說明此時乃深秋時節,「古道西風瘦馬」則間接刻畫出異鄉遊子的形象。與此同時,作者也將自己悲涼的感情寄託於此景中,使原本已十分凄涼的景物更令人傷感。作者也十分注意景與情的配合,例如「小橋流水人家」,本是及其常見的普通景物,但當它與「斷腸人」同處於一個畫面之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象,而成為「斷腸人」心碎斷腸之觸發物,使圖景帶上悲涼氣氛,真可謂「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不僅言簡意駭,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將全文的感情基調推上一個高度,很好地為下文的抒情作了鋪墊。後兩句則直抒胸臆,「夕陽西下」,作者的惆悵悲哀之情溢於言表,「斷腸人在天涯」則點明全文主旨,此時,作者的羈旅之思體現得淋漓盡致。
『柒』 《秋詞》和《天凈沙秋思》的不同
秋詞主旨: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心境。
理解:寫秋景,運用議論兼抒情的手法,前兩句是議專論,直接表達了屬秋日勝春朝的看法。後兩句晴空中排雲而上的白鶴形象,把詩人的豪邁樂觀之情抒發的淋漓盡致。 抒發豪放,熱情的情感。
天凈沙秋思主旨:表現遊子凄涼的思歸之情。
理解: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小令動靜相襯,借景言情,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7)德州語文中考秋詞和秋思答案擴展閱讀:
《秋詞》二首是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作品,這兩首詩的可貴,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這是兩首抒發議論的即興詩。劉禹錫這兩首《秋詞》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素色,更喚醒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
這兩首《秋詞》主題相同,但各寫一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其一贊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這兩首是寫秋的詩卻爽朗明快,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心境。
『捌』 秋詞和秋思你更喜歡哪一首,為什麼
馬致遠的《秋思》描繪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滿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這首散曲創作於漂泊途中,借悲涼的秋天晚景,寄託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獨和愁思。這首曲子情景交融,意境渾厚,將遊子的愁思表現的一覽無余。
劉禹錫的《秋詞》秋在詩詞中總有種蕭條悲懷的意境。但劉禹錫卻一反常調,它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更為難得可貴的是,《秋詞》還是詩人被貶朗州後的作品。詩人以不一樣的視角描繪了秋天的空曠高遠。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於一爐,表現出的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響的秋歌,為我們後人留下的,卻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歷代詩人描寫秋景,大都離不開蕭瑟空虛、冷落荒涼的感傷情調,此詩卻一反常調,熱情贊頌秋天的美好,把它寫得極富詩意。詩一開始就否定古來的悲秋觀念,認為秋日勝過生氣盎然的春天,表現了一種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接著,抓住一鶴凌雲這一事物進行描繪,展現了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雲飄浮的開闊景象。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馳騁想像,自己的「詩情」也隨著凌空的白鶴而飛到「碧霄」。
全詩立意新穎,意境開闊,情調高昂。
這兩首作品同樣是寫秋天的景色,但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秋詞表達的是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而天凈沙-秋思抒發了濃烈的羈旅愁懷; 在表達手法上 秋詞是議論兼抒情,而天凈沙卻是以景托景,景中生情.。
就個人而言我還是比較喜歡《秋詞》
希望能幫到你!
『玖』 秋思和秋詞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有什麼不同
秋詞表達的是積極的情感,從感情上來說是喜歡秋,整首詩突出的對象也是秋。
秋思其實和秋本身沒多大關系,只要看懂了斷腸人在天涯就好。整首詞的重點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斷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