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09浙江高考語文卷答案及解析
、1. 下列詞語中,各對加點字的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僥幸/角色 車轍/折戟沉沙 瞠目/交口稱贊
B.盤踞/拮據 癖好/否極泰來 摒棄/斂聲屏息
C.愴然/創傷 蠱惑/餘勇可賈 詰問/開花結果
D.蹩腳/別扭 乾涸/曲高和寡 徜徉/逢場作戲
【答案】D
【解析】A.僥(jiǎo)/角(júe) 轍(zhé)/折(zhé) 瞠(chēng)/稱(chēng); B.踞(jù)/據(jū) 癖(pì)/否(pǐ) 摒(bìng)/斂(bǐng); C.愴(chuàng)/創(chuāng) 蠱(gǔ)/賈(gǔ) 詰(jié)/結(jiē); D.蹩(bié)/別(biè) 涸(hé)/和(hè) 徜(cháng)/場(chǎng)。
2. 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目前,出口疲軟,消費低迷,種種手段難以有效促進經濟增長,而固定資產投資卻可以產生立桿見影的效果,因而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B.邀請企業家對大學生創業項目進行梳理和把脈,有助於糾正大學生的一些偏面認識,彌補他們經驗匱乏的缺陷,對其日後成功創業大有裨益。
C.橫濱世乒賽落下帷幕,中國隊囊括了單項金銀牌,國人振奮之餘心生感慨:我們的表現固然可以贏得世界敬佩,卻易導致球賽精彩不再。
D.這個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想像空間很大,如果有人感興趣。足可以把它改編為一部懸念叢生、高潮疊起的電視連續劇。
【答案】C 【解析】A.「立桿見影」—「立竿見影」;B.「偏面」—「片面」; D.「高潮疊起」—「高潮迭起」。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能被括弧中的詞語替換且符合句意的一項是
A.針對個別幹部違規駕駛公車發生交通事故的現象,某單位做出副科級以上幹部重考駕駛證的決定,這實在是驢唇不對馬嘴。(名不副實)
B.「限塑令」頒布之後,農貿市場的一些攤主對記者打開天窗說亮話:為了招徠顧客,我們難以拒絕提供免費塑料購物袋。(直言不諱)
C.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需要提倡「拿來主義」精神,如果脫離國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畫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復,既給下鄉知識青年提供了求學上進的機會,也使許多農家子弟有了「鯉魚跳龍門」的希望。(脫胎換骨)
【答案】B
【解析】A.驢唇不對馬嘴: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近義詞】答非所問、前言不搭後語、風馬牛不相及。名不副實:指空有虛名。【近義詞】徒有虛名。兩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換。
B.打開天窗說亮話: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直言不諱:說話坦率,毫無顧忌。兩者意思相同,故可以替換。
C.畫虎不成反類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兩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換。
D.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脫胎換骨: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兩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換。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只有積極引導牧民開展多種經營,控制牲畜數量,降低對牧草的需求,退牧還草,才能為從根本上拯救純種野氂牛提供可能。
B.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日前舉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專題研討會,有專家認為墨西哥即將進入炎熱的夏季,這或許有助於降低流感病毒的擴散。
C.在本月熱播的幾部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影片中,還原出許多歷史細節,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電影主創者直面人間慘劇的勇氣。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險公司職員,她為非親非故的女孩捐獻肝臟的事跡感動了廣大網友自發在網上留言,大家熱情的稱其為「寧波的驕傲」。
【答案】A
【解析】B.搭配不當,將「降低」改為「減少」;C.成分殘缺,介詞淹沒主語,去掉「在」和「中」。D.兩句混雜,「事跡感動了廣大網友自發在網上留言」應為「事跡感動了廣大網友,廣大網友自發在網上留言」。
5.把下列帶序號的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並填入橫線處。(只填序號)(3分)
理學家為什麼崇古抑律? 古體與律體之辯跟詩歌史聯系起來,就是古體的典範——漢魏晉詩與律體的典範——唐詩之辨。
①那麼,為什麼講求聲、對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們認為,詩歌的審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對於人的道德修養沒有正面的價值。
③以這種價值觀去看詩歌的體載樣式,古體詩就高於律詩。
④既然詩歌的審美方面沒有價值,本來可以不講,但是如果要進入到詩歌領域去談詩的話,那麼,形式方面人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價值就越低。
⑤拋開詩歌的內容不論,單從形式上看,近體詩要講求聲律、對偶等,這些講求在理學家看來,是其在品格上低於古體詩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
【解析】⑤句「理學家為什麼崇古抑律」提出核心問題,故排在首位,①句進一步闡述原因,又提出問題,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後,④句緊承②句「價值」,緊跟其後,③句進行小結,故在最後。
6.為下面這幅圖片擬寫解說詞,要求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方法,能揭示畫面的內涵(不少於50字)(4分)
【答案】(示例)這是一幅坐在輪椅上的殘疾運動員奮力擊球的感人畫面。她揮動球拍,展開青春的翅膀;馳騁球場,追逐人生的夢想。
7.根據語境,在下面空格中補寫媽媽說的話,要求語言表達鮮明、得體。(不超過50字)(5分)
兒子:媽媽,今天我撿到50元錢,想分五次交給老師。
媽媽:為什麼不一次上交呢?
兒子:老師說過,撿到東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我分五次交,就會有五次加分了。
媽媽
【答案】略
【解析】「准確、鮮明、生動」是大綱地區2008年新增的考點,以與課標地區考點一致。「鮮明」是說要主題鮮明、話題集中;「得體」是說要符合母子對話的身份、特定語境。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題。(12分)
(1)大學教育的主旨,在於培育能積極推動民族進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領受現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覺自律的獨立人格、民族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同時又能夠在平凡的工作中發揮其個性和才華,為社會的文明發展作出腳踏實地的貢獻。因此,今天重提「知識分子」這一概念,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專家與知識分子這兩個概念並不重合。術業有專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從中形成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氣質、天下關懷的人生態度和敢於懷疑、敢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學只能培養出與社會的多元職業結構相一致的各類專家,那麼,我們民族的精神存在將不再可能在一個特定的人群中獲得其自我意識和自我表達。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員都被充分融入到社會的利益體系中去,社會的良知就將失去其表達器官,民族的命運將被無聲地操縱於資本邏輯之手。
(3)大學通識教育的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守護知識分子代代相繼的可能性。而這個目標,在今天已被逐漸遮蔽了。對大學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的評價標准,已被納入了學分制的軌道。這是一種單純的功能主義的教學體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經非常困難。因此,對於通識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條可以救治眼下的機械、呆板的學分制弊端的現實道路。
(4)年輕一代的大學生不得不在市場經濟中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是十分現實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定與志存高遠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絕不意味著他們將來僅僅是能夠謀生或得到較高收入的專業人士。真正的青春飽含生命的熱情,能夠運用思想、提出理想並且為實現理想而從事生命奮斗。
(5)守護中國只是分子的繼續存在,是理解大學推行通識教育意義的必要高度。通識教育成果與否,將對中國大學的前進和它們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國際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
(6)一個沒有文化自覺的大學,在國際競爭中的實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們更關注的只是大學的當下排名,卻遺忘了在這種排名背後的真實基礎,這將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學,其國際排名的真實基礎,都在於有一個卓然自立、具備文化創造力的知識分子群體的存在,這個群體能夠為自己民族的文化發展、並僅僅因此也能為人類文明的進展作出貢獻。
8.下列對「今天重提『知識分子』這一概念,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的原因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知識分子具有獨立的人格、民族關懷和社會責任感。
B.知識分子是與專家並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獨特含義。
C.大學過分注重培養適應社會多元職業結構的各類專家。
D.大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在市場經濟中獲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答案】C 。
9.下列對「文化自覺」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重視對通識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方法的探索。
B.重視對具有文化創造力的知識分子群體的培養。
C.注重培養大學生高遠的人生理想並激發其生命熱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地位與國際競爭中的實力。
【答案】D
【解析】原文末段說:「一個沒有文化自覺的大學,在國際競爭中的實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D項在原文中找不到相關信息,屬於無中生有。
10.下列觀點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在於培養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識分子而非術業有專攻的專家。
B.通識教育的價值之一在於突破單純功能主義的教學體制,力保知識分子群體的存在。
C.目前大學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偏離社會良知,導致民族命運被操縱於資本邏輯之手。
D.通識教育的推行,能夠提升中國大學的國際地位和大學生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
【答案】B 11.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
【答案】大學應重視通識教育,培養「文化自覺」 【解析】文章共三個內容要點:大學教育的主旨(1-2段)、手段(3段)及其意義(4-6段)。據此,不難概括出作者的觀點。
(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題。(20分)
魔 盒
(英)大衛•洛契佛特
(1)在一抹纏綿而又朦朧的夕照的映襯下,我四周高聳著的倫敦城的房頂和煙囪,似乎就像監獄圍牆上的雉堞。從我三樓的窗戶鳥瞰,景色並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滿目蕭條,死氣沉沉的禿樹刺破了暮色。遠處,有口鍾正在錚錚報時。
(2)這每一下鍾聲彷彿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遠離家鄉。這一年,我剛從愛爾蘭的克爾克蘭來倫敦碰運氣。眼下,一陣鄉愁流遍了我全身——這是一種被重負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傷心的感覺。
(3)這是我一生中最沮喪的時刻。接著突然響起敲門聲。
(4)來人是女房東貝格斯太太。剛才她帶我上樓看房時,我們只是匆匆見過一面。她身材纖細,銀絲滿頭;我開門時她舉目望瞭望我,又沖沒有燈光的房間掃了一眼。
(5)「就坐在這樣一片漆黑中,是嗎?」我這才想起,我居然懶得開燈。「瞧,還套著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帶著母親般的慈愛拉了拉我的衣袖,一邊嗔怪著,「你就下樓來喝杯熱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歡喝茶的。」
(6)貝格斯太太的客廳活像狄更斯筆下的某一場景……她一邊准備茶具一邊說,「你進屋時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標簽。我這一輩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7)當我坐下和這位旅客的貼心人交談時,我的憂郁感漸漸被她那不斷地殷勤獻上的熱茶所驅散了。
(8)隨後,我告訴貝格斯太太我必須告辭了。然而她卻堅持臨走前給我看一樣東西。她在桌上放了一隻模樣破舊的紙板盒——有鞋盒一半那麼大小,顯然十分「年邁」了,還用磨損的麻繩捆著。「這就是我最寶貴的財產了,」她一邊向我解釋,一邊幾乎是帶有敬意地撫摸著盒子,「對我來說,它比皇冠上的鑽石更為寶貴。真的!」
(9)我估計,這破盒裡也許裝有什麼珍貴的紀念品。是的,連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幾件小玩意——它們是感情上的無價之寶。
(10)「這盒子是我親愛的母親贈給我的,」她告訴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個早上,那天我第一次離家。媽媽囑咐我要永遠珍惜它——對我來說,它比什麼都珍貴。……「這盒子已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了。」貝格斯太太繼續說:「1917年凱撒的空襲,後來德國法西斯的轟炸……我都把它隨身帶到防空洞里。房屋損失了我並不在乎——我就怕失去這盒子。」
(11)我感到十分好奇,貝格斯太太任然津津樂道地說:「此外,我從來沒有揭開過蓋子。」她的目光越過鏡片好笑地打量著我:「您能猜出裡面有什麼嗎?」
(12)我困惑地搖了搖頭。無疑,她最珍惜的財產當然是非凡之物。她忙著又給我倒了點熱氣騰騰的茶,接著端坐在安樂椅上,默默地注視著我——似乎①在思索著如何選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13)然而,她的回答卻簡單得令人吃驚——「什麼也沒有,」她說,「這里頭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
(14)一個空盒!天哪,究竟為啥將這么一個玩意當做寶貝珍藏,而且珍藏達40年之久呢?我隱隱約約地懷疑起來,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點性格古怪?
(15)「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貝格斯太太說,「這么多年來我一直珍藏著這么一個似乎②是無用的東西。不錯,這里頭的確是空的。」
(16)這時我朗聲大笑了起來——我不想再將此事刨根究底地追問個水落石出。
(17)「沒錯,是空的。」她認真地說,「40年前,我媽將這盒子合上捆緊,同時也將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聲響、家的氣味和家的場景統統關在里頭了。自此以後,我一直沒將盒子打開過。我覺得這里頭仍然充滿了這些無價之寶呢。」
(18)這是一隻裝滿了天倫之樂的盒子!和所有紀念品相比較,它無疑既獨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鮮花也早已化作塵土,只有家,卻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麼親近!
(19)貝格斯太太現在不再盯著我了,她注視著這陳舊的包裹,指頭輕撫盒蓋,陷入沉思之中。
(20)又過了一會兒——還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著倫敦城。燈火在神奇地閃爍著,這地方似乎③變得親切得多了。我心中的憂郁大多已經消失。我苦笑著想到:這是被貝格斯太太那滾燙的茶沖跑的。此外,我心中又升騰起一個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個人離家時總會留下一點屬於他的風味;同時,就像貝格斯太太那樣,□□□□□□□□□□□□□□□,這也是完全辦得到的。 (本文有刪節)
12.概括第一段所寫景物的特點並簡析其作用。(4分)
【答案】特點:封閉壓抑,陰沉死寂。
作用:營造憂傷、壓抑的氛圍,渲染「我」孤獨、煩悶的心情。【解析】敘事類文章中景物描寫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幾種:營造氛圍,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暗示(深化)文章主旨。景物的特點不外以下幾種:清逸、靜謐、和平、安寧;熱鬧、生機;蕭索、冷清、孤寂、沉悶等。
13.指出三處畫線詞語「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
似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顯示人物的情態。 ②表示對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 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變化。
【解析】要結合詞語所在語句,結合上下文全面理解。該題難度不大。
14.聯系全文,在空格內寫一句話,要求連貫、生動,能揭示主旨。(不超過15字)(3分)
□□□□□□□□□□□□□□□
【答案】永遠隨身帶著一點老家的氣息(原文)
【解析】題干要求所寫的話能揭示主旨,考生應從文中勾畫那些能表達主旨(體現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觀點、態度、情感傾向)的句子。據文章2、3、8、17、18段,「我「因」初次遠離家鄉」而「最沮喪;老太太卻把一個空盒子當作是她「最寶貴的財產」,「比皇冠上的鑽石更為寶貴」。因為「40年前,我媽將這盒子合上捆緊,同時也將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聲響、家的氣味和家的場景統統關在里頭了。」據此,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旨。
15.有人建議把標題「魔盒」改為「貝格斯太太」,你認為哪一個合適,談談你的看法。(5分)
【答案】看法一:以「魔盒」為題更合適。理由:①製造懸念,吸引讀者;②作為線索,貫穿全文;③形象生動,具有象徵意味。
看法二:以「貝格斯太太」為題更合適。理由:①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為題,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說中人物關系單純,以此為題,更能緊扣中心;③外國經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為題。
【解析】文章的標題,前人用「題者,額也」來概括其作用,因此考生可從文章的主旨、小說的主人公,寫景狀物散文的線索(結構和行文)、象徵意義等角度入手。
16.賞析文中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過100字)(5分)
【答案】①熱愛故土,珍視親情;②淳樸善良,
【解析】對人物形象的把握,要注意從作者對人物的描寫以及人物的舉動等方面分析。
12分)
(1)大學教育的主旨,在於培育能積極推動民族進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領受現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覺自律的獨立人格、民族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同時又能夠在平凡的工作中發揮其個性和才華,為社會的文明發展作出腳踏實地的貢獻。因此,今天重提「知識分子」這一概念,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專家與知識分子這兩個概念並不重合。術業有專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從中形成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氣質、天下關懷的人生態度和敢於懷疑、敢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學只能培養出與社會的多元職業結構相一致的各類專家,那麼,我們民族的精神存在將不再可能在一個特定的人群中獲得其自我意識和自我表達。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員都被充分融入到社會的利益體系中去,社會的良知就將失去其表達器官,民族的命運將被無聲地操縱於資本邏輯之手。
(3)大學通識教育的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守護知識分子代代相繼的可能性。而這個目標,在今天已被逐漸遮蔽了。對大學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的評價標准,已被納入了學分制的軌道。這是一種單純的功能主義的教學體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經非常困難。因此,對於通識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條可以救治眼下的機械、呆板的學分制弊端的現實道路。
(4)年輕一代的大學生不得不在市場經濟中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是十分現實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定與志存高遠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絕不意味著他們將來僅僅是能夠謀生或得到較高收入的專業人士。真正的青春飽含生命的熱情,能夠運用思想、提出理想並且為實現理想而從事生命奮斗。
(5)守護中國只是分子的繼續存在,是理解大學推行通識教育意義的必要高度。通識教育成果與否,將對中國大學的前進和它們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國際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
(6)一個沒有文化自覺的大學,在國際競爭中的實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們更關注的只是大學的當下排名,卻遺忘了在這種排名背後的真實基礎,這將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學,其國際排名的真實基礎,都在於有一個卓然自立、具備文化創造力的知識分子群體的存在,這個群體能夠為自己民族的文化發展、並僅僅因此也能為人類文明的進展作出貢獻。
8.下列對「今天重提『知識分子』這一概念,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的原因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知識分子具有獨立的人格、民族關懷和社會責任感。
B.知識分子是與專家並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獨特含義。
C.大學過分注重培養適應社會多元職業結構的各類專家。
D.大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在市場經濟中獲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答案】C
【解析】A項原文是「在道德上自覺自律的獨立人格、民族關懷和社會責任感」,選項「以偏概全」,擴大了范圍;B項原文「專家與知識分子這兩個概念並不重合」,選項「具有獨特含義」屬於無中生有;D項信息在第一、三段:「大學教育的主旨,在於培育能積極推動民族進步的一代新人」,「大學通識教育的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守護知識分子代代相繼的可能性」。選項無中生有。高考資源網
9.下列對「文化自覺」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重視對通識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方法的探索。
B.重視對具有文化創造力的知識分子群體的培養。
C.注重培養大學生高遠的人生理想並激發其生命熱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地位與國際競爭中的實力。
【答案】D
【解析】原文末段說:「一個沒有文化自覺的大學,在國際競爭中的實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D項在原文中找不到相關信息,屬於無中生有。
10.下列觀點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在於培養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識分子而非術業有專攻的專家。
B.通識教育的價值之一在於突破單純功能主義的教學體制,力保知識分子群體的存在。
C.目前大學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偏離社會良知,導致民族命運被操縱於資本邏輯之手。
D.通識教育的推行,能夠提升中國大學的國際地位和大學生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
【答案】B
【解析】A項信息在第二段:「如果大學只能培養出與社會的多元職業結構相一致的各類專家,那麼,我們民族的精神存在將不再可能在一個特定的人群中獲得其自我意識和自我表達。」該項「而非術業有專攻的專家」無中生有。C項信息源在第三段:「對大學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的評價標准,已被納入了學分制的軌道。這是一種單純的功能主義的教學體制。」據前後文,該項「導致民族命運被操縱於資本邏輯之手」無中生有。D項信息源主要在第五段:「通識教育成果與否,將對中國大學的前進和它們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國際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該項「大學生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原文無此信息。
11.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
【答案】大學應重視通識教育,培養「文化自覺」
『貳』 2009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目是什麼
全國一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兔子是歷屆小動物運動會的短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邊,差點被抓住。動物管理局為了小動物的全面發展,將小兔子送進游泳培訓班,同班的還有小狗,小龜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龜學會游泳,又多了一種本領,心裡很高興: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長時間都沒學會,很苦惱。培訓班教練野鴨說:「我兩條腿都能游,你們四條腿還不能游?成功的90%來自汗水。加油!呷呷!」
評論家青蛙大發感慨:「兔子擅長的是奔跑!為什麼只是針對弱點訓練而不發展特長呢?」思想家仙鶴說:「生存需要的本領不止一種呀!兔子學不了游泳就學打洞,松鼠學不了游泳就學爬樹嘛。」
要求選准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全國2卷
『叄』 09年高考語文答案(浙江卷)
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 D 2.C 3.B 4. A
5. ⑤①②④③
6.示例:
這是一幅坐在輪椅上的殘疾運動員奮力擊球的感人畫面。她揮動球拍,展開青春的翅膀。馳騁球場,追逐人生的夢想。
7. 示例:略
二、現代文閱讀(共32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12分)
8. C 9. D 10. B
11. 大學應重視通識教育,培養「文化自覺」
(二)(20分)
12. 特點:封閉壓抑,陰沉死寂。
作用:營造憂傷、壓抑的氛圍,渲染「我」孤獨、煩悶的心情。
13. ①顯示人物的情態。 ②表示對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 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變化。
14. 永遠隨身帶著一點老家的氣息(原文)
15. 看法一:以「魔盒」為題更合適。理由:①製造懸念,吸引讀者;②作為線索,貫穿全文;③形象生動,具有象徵意味。
看法二:以「貝格斯太太」為題更合適。理由:①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為題,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說中人物關系單純,以此為題,更能緊扣中心;③外國經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為題。
16.①熱愛故土,珍視親情;②淳樸善良,熱情爽直。③觀察敏銳,善解人意。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7.B 18. C 19. C 20.D
21.(1)但是到了沉溺(書畫)而不能舍棄(的地步),那麼這禍害將難以說盡。
(2)別人擁有的(書畫),只擔心他們不肯給我啊。
(二)(6分)
22. ①梅花與雪花 ②大自然
23. 手法: 對比(反襯)
情感:對梅與雪的品格有所褒貶,突出了對梅花的喜愛和贊賞之情。
(三)(4分)
24、(1)舉一反三
(2)教學原則:學生主體原則(答「自主學習原則」亦可),注重身教原則(答「無言之教」或「教是為了不教」亦可)。
評析:略。
(四)(6分)
25、(1)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2)亂石穿空 一時多少豪傑
(3)不義而富且貴 於我如浮雲
(4)是謂天地之義氣 春生秋實
(5)通古今之變 是以就極刑而慍色
四、(60分)
26、(60分)作文
略。
『肆』 2009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點評及
你要批卷了,綠葉對根的情意主題應圍繞鄉土情結或母愛或老師一類內,兩者應該有輕重之分,綠葉和容根不是同等的,而你寫友情的話,與你朋友就是一樣的,無謂說綠葉和根,可能在審題上就有偏差了。
如果老師覺得你的文筆還可以的話能上30,不然就20到25徘徊了。
『伍』 2009 高考 語文 江蘇卷 試題答案
2009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江蘇卷語文I卷試題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B 2.C
3.環境優勢加速生產要素向該區域集聚從而促進發展的現象。
4.內容符合要求,運用排比手法。
示例:生命脆弱短暫,生命堅韌沉毅,生命綿延永續。
自然是生命的家園,自然是無情的力量,自然是人類反思的源泉。
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傳頌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類的警醒。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5.D 6.A 7.C
8.(1)緊急懸賞捉拿田仰的妻子兒女,追蹤覓跡直到沈通明家。
(2)剛剛不做巡撫待在家裡,唯獨他(彭子篯)聽到這件事而感到驚奇。
(3)然而最終對明朝的滅亡沒有起到補救作用,為什麼(什麼原因)呢?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9.(1)想當年,到而今。 借代。
(2)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
(3)由開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對外敵人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治階層奢侈誤國
的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轉到想像中「提銳旅」「清河洛」之後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1)又重之以修能
(2)吾嘗跂而望矣
(3)藍田日暖玉生煙
(4)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5)凌萬頃之茫然
(6)雄關漫道真如鐵 蒼山如海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23分)
11.(5分)領起全文內容,表明文章由實到虛的思路,激發讀者的思考。
12.(6分)因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確:順應自然,符合生態,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學:「低作堰、深淘灘」「分四六、平澇旱」;③功效長久:至今仍在發揮灌溉、防洪的作用;④體現了「上善若水」的哲學思想。 『 ,
13.(6分)採用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達對傳統文化精髓的追懷;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達對現實環境問題的憂思;虛實結合:借都江堰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14.(6分)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築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後任可謂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六、現代文閱讀選做題(15分)
甲、論述類文本
15.B
16.(6分)排斥、打壓,缺少起碼的寬容。
肯定具有積極意義和帶來創新結果的異類,容忍無害的異類現象。
17.(6分)宇宙萬物間普遍存在異類現象,所以是正常的;異類的存在可以促進事物的發
展,具有積極意義,所以是必需的。
乙、實用類文本
15.B
16.(6分)①對繪畫藝術的畢生追求和熱愛,②豐富、傳奇、坎坷的人生經歷,③涉獵廣泛的閱讀,④對社會人生的關注與思考,⑤獨特的生活態度。
17.(6分)①既關注現實、褒貶是非,又淡泊寧靜、低調處世;
②對懂畫的朋友慷慨相贈而把重金購畫者拒於門外;
③將自己對現實人生的態度借歷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達出來。
七、作文(70分)略
希望滿意~
『陸』 浙江省09年新高考語文古詩詞默寫問題
最好還是按照新教來材寫,源另外就是像這種一般在高考中是不會出現的,因為作為選拔性的考試,受重視的程度太高,命題人這樣出會引起很大的麻煩,所以可以放心,如果萬一出現的話就要按照新的寫,這樣很保險,按舊教材寫的話往往會被判錯的。
『柒』 09年浙江卷高考語文作文是什麼
2009高考浙復江作文綠葉制對根的情意劉歡唱的歌詞大意: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的心依著你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的情牽著你我是你的一片綠葉,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風中告別了你, 今天這方明天那裡……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的路上充滿回憶請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我是你的一片綠葉,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根據歌詞表達的主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閱讀積累,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感受和見解,可以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也可以發表評論,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 ,題目自擬。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少於800字。4, 不得抄襲。
『捌』 01年至09年高考歷屆語文(全國2卷)的作文題目
心靈的選擇
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十幾年,雖總在加強情操的培養,但是有的時候,仍然很難做一些性命悠關的大決定。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莎士比亞的這個疑問困擾了古代無數的哲人。他人的利益重要,還是自己的利益重要為了祖國是不是該犧牲個人的利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不是要堅持?這是我們的品德教育用了十年,才使我們徹底弄清的問題。革命先烈用八年抗戰,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我們這代人是跨世紀的一代,將來會面對更多的誘惑。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從小就樹立一切為了他人的崇高信念。生命是人最寶貴的財富,但是在重要的時候,個人利益必須犧牲。在刺骨的冰水中救孩子,這是他心靈的選擇。他犧牲自己,讓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續。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多
沒有這么極端的情況。但也不能有一點危險就屁滾尿流。做出犧牲自己的選擇,不只是象用眼睛看來那麼簡單的。我們必須時時反省自己,只有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才可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個人的利益首先還要服從集體利益,就像當年一個人再怎麼成功,其力量也不能改變國家孱弱的現實。個人的智慧再強大,也比不上集體
智慧。是全中國人民集體才改變了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是千千萬萬勞動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痴心不悔,才建成了我們的國家,有人說雷鋒傻,我們就要做革命的傻子,每天用雷鋒事跡逼自己努力向上。但這其實非常難啊,人不是神,做出犧牲自己的決定,內心斗爭是必然要經歷的。這是,我們必須提高覺悟,盡量排除病態的極端個人主義思想干擾,嚴格要求自己
,做出正確的心靈選擇。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經常無法實現宏偉目標。所以如果想要社會進步,我們必需要時刻准備,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不能象
豬一樣,只知享樂。而是要象革命先烈那樣拋頭顱,灑熱血,為人民的共同利益,犧牲自己。只有人人都這樣,我國才能真正富強,才能還我國以強國本色,我們大家才能過得更好。不過,讓人人都這么想這么做的確很難,但是如果我們都能嚴格要求自己,切切實實做到從我做起,這個宏偉的目標終究有一天是會實現的。大的理想,如果能從小事入手,從小事做起,
便容易成功很多。所以,如果沒有行動,只是有崇高的理想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隨時保持頭腦的清醒,對自己不能放鬆,道德要求銘記腦海。大家都能這樣,我們的祖國怎能不強大!
『玖』 急求2009浙江高考樣卷《語文》含答案
http://app.e.qq.com/paper/b/4802/4802_1.htm
『拾』 2009年高考河南語文試卷答案
http://www.examda.com/gaokao/shiti/yuwen/all/20090609/09003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