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八年級語文閱讀理解及答案

八年級語文閱讀理解及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24 19:18:24

A. 八年級語文閱讀訓練(30篇,最好有答案)

《父親》
(1) 一個老者蹲在陽光里,從清早開始,他在這兒蹲了整半天了。
(2) 此刻,他正清點他半天的收獲,一張張皺巴巴的票子在他膝蓋上展平,然後,小心翼翼地疊好。他是來賣油果兒的。自從兒子娶了那個女人回來,在家裡他日益顯得礙手礙腳了。然而,他總得謀一個生計。於是,他想出個主意,每天到對門店裡攬一籃兒油果,拿到這兒來賣。行人如潮,誰也不去注意他。
(3) 一天,她背了畫夾偶爾經過這兒,目光以下子被他吸引住了。她胸前別著枚好看的校徽。這些日子,她正為畢業作品犯愁。
(4) 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楊。小白楊輕輕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給你畫張像,好嗎?」
(5) 畫像?他瞪起眼,臉綳得緊緊的。繼而,他抬起頭,眯著眼睛打量了她一會兒,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好吧。不過,這些油果兒你全買了。」
(6) 「恩。」她應著。
(7) 「五毛一個,十個,拿五塊吧!」他轉而一想,忽然想「敲」她幾個。她躊躇了一會兒,掏出錢遞過去。他猶豫了片刻,將五塊錢捏在手裡。
(8) 他往陽光里挪了挪,背靠著一截老樹。她打開畫夾子,用恬靜、溫柔的眼睛注視他。他讓她看得渾身不自在,避開她的目光,朝遠處看去。遠處,那頂小花帽真漂亮。他嘆了口氣,眼底閃過一絲溫情,然而,溫情一瞬間便過去了。
(9) 她合上了畫夾子,將十個油果兒留給了老人,要了他的地址和姓名,像一朵雲飄走了。
(10) 兩個月後,他收到她寄來的信,信中還有一張美術館畫展的參觀券。
(11) 展覽廳里,許多人圍著一幅畫,他也好奇地擠了進去。畫面上一個蒼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樹下,老人的目光陰沉而悲哀,一縷陽光留戀地停在他的臉上,他的眼裡透出一絲慈祥與溫情。他和他對視著。他猛然間發現這個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臉陡然羞得緋紅。半天,他將目光游移出這幅畫,在一小張紙片上,吃力地讀到那兩個字:「父親」。
(12) 父親,這熟悉而遙遠的名字。有那麼好幾次,他的兒子、兒媳帶著冬冬經過他這個賣油果兒的老頭的身邊,竟離得遠遠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來,渾濁的老淚 。(13) 好些日子過去了,美術館前,有個老者總蹲在那兒,手裡捏了把皺巴巴的票子,說是要給女兒的。
《父親》答案
1、 文中寫了幾隊父子?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
答:
2、 第2段中「那個女人」改為「兒媳婦」好不好?為什麼?
答:
3、 在第12段中的結尾橫線上用比喻修辭補充完整句子。
答:
4、 怎樣理解「父親,這熟悉而遙遠的名字」?
5、 為什麼畫面上父親的目光「陰沉而悲哀」,又透出「一絲慈祥與溫情」?
1. 3對父子 第一對是老者和他兒子 第二對是老者兒子與冬冬(隱含的)
第三對是老者與小白楊
前兩對是真正有血緣關系的父子 第三對是沒有血緣關系的"父女"

2. 不好。因為用「那個女人」可以體現出老者與兒子兒媳間的關系僵化,能夠為下文「在家裡他日益顯得礙手礙腳了」「他的兒子、兒媳帶著冬冬經過他這個賣油果兒的老頭的身邊,竟離得遠遠的,像躲瘟神」作鋪墊 體現出兒子兒媳的不孝順。

3. 他痛苦地哽咽起來,渾濁的老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他像個孩子似的痛哭起來。

4. 「熟悉」是因為 曾經 兒子也曾那樣親切地稱呼自己,而「遙遠」是因為自從兒媳進門後他變成了礙手礙腳的瘟神,再也感受不到人間親情與天倫之樂。
凸顯出 女孩的善良純潔,與她給予老人的親情讓老人十分的感動。

5. 「陰沉而悲哀」是老人現實中的真是感情流露,他對生活對兒子對親情的失望。而「一絲慈祥與溫情」則是因為老人在女孩作畫時看到了遠處漂亮的小花帽,想到了自己的孫兒。 其中也包含了女孩希望老人能夠活的幸福與快樂的期望。

《悼念瑪麗•居里》
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僕,她的極端的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餘地。由於社會的嚴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總是抑鬱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生誤解——這是一種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脫的少見的嚴肅性。一旦她認識到某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地並且極端頑強地堅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6.這篇悼詞主要突出了瑪麗•居里什麼成就?贊揚了她哪些令人敬仰的品格?(3分)

7.用自己的話解釋文中劃線句「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的意思。(2分)

8.認真通讀全文,選出對這篇悼詞的感情基調把握准確的一項。(3分) ( )
A.嚴肅 悲痛 凝重 B.莊重 崇敬 真摯
C.贊揚 悲涼 凝重 D.嚴肅 高亢 真摯
9.曾有人說這篇悼詞的最後一段是多餘的,請結合語段內容反駁這種說法。(4分)
《悼念瑪麗•居里》答案
6.①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1分)②品格: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2分。圍繞崇高、偉大、謙虛、嚴肅性、頑強、熱忱等文中詞語作答的亦可得全分)(共3分。意對即可)
7.參考:才智方面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人的品格的高低。或:才智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品格的好壞。(2分。意對即可)
8.B (3分)
9.參考:①這段話表明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熱忱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再一次地贊揚了她的人格魅力。②強調這一崇高人格的偉大意義,希望歐洲的知識分子向她學習,為歐洲的光明未來而努力。③第一段是觀點,二、三兩段是闡述,有了最後一段的結論,文章的結構更嚴謹。

《老陽兒》
童年,同住在大院里的都是一些引車賣漿之流,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過法。
冬天,屋子裡冷,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被窩里冰涼如鐵,家裡那時連個暖水袋都沒有。母親有主意,中午的時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陽底下。其實,這樣的法子很古老,幾乎各家都會這樣做。有意思的是,母親把被子從繩子上取下來,抱回屋裡,趕緊就把被子疊好,鋪成被窩狀,留著晚上睡覺時我好鑽進去,就是暖乎乎的了。母親對我說:「我這是把老陽兒疊起來了。」母親一直用老家話,把太陽叫老陽兒。
從母親那裡,我總能夠聽到好多新詞兒。把老陽兒疊起來,讓我覺得新鮮。太陽也可以如捲尺或紙或布一樣,能夠折疊自如嗎?在母親那裡,可以。陽光便能夠從中午最熱烈的時候,一直儲存到晚上我鑽進被窩里,溫暖的氣息和味道,讓我感覺到陽光的另一種形態,如同母親大手的撫摸,比暖水袋溫馨許多。
街坊畢大媽,家門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夏天到來的時候,每天中午,她都要接滿一缸自來水,驕陽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曬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燙手了。水能夠溶解糖,溶解鹽,水還能夠溶解陽光,大概是童年時候我最大的發現了。
畢大媽的孩子多,黃昏,她家的孩子放學了,畢大媽把孩子們都叫過來,一個個排隊洗澡,畢大媽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溫乎,孩子們連玩帶洗,噼里啪啦的,濺一盆的水花。那時候,各家都沒有現在普及的熱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燒熱水,像畢大媽這樣法子洗澡,在我們大院是獨一份兒。母親對我說:「看人家畢大媽,把老陽兒煮在水裡面了!」
我得佩服母親用詞兒的准確和生動,一個「煮」字,讓太陽成為了我們居家過日子必備的一種物件,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之後,還得加上一件,即母親說的老陽兒。
真的,誰家都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但是,誰家又離得開老陽兒呢?雖說如同清風朗月不用一文錢一樣,老陽兒也不用花一分錢,對所有人都大方而且一視同仁,而柴米油鹽醬醋茶卻樣樣都得花錢買才行。但是,如母親和畢大媽這樣將陽光有如此用法的,也不多。她們需要一點智慧和溫暖的心,更需要在艱苦日子裡磨煉出的一點兒本事。 (選自《中華活頁文選》,有改動)
10.選文極有情致地描繪了哪兩件有趣的事?請各用一句話簡要概括。(3分)

11.請簡述選文中劃線的兩句話的真實意思。(4分)
(1)把老陽兒疊起來:
(2)水還能夠溶解陽光:
12.「我」佩服母親「煮」字用的好,請你聯系文章內容對「煮」字作補充賞析。(3分)

13.細讀全文,尤其是結合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說說標題「老陽兒」的深刻內涵。(4分)
答案
10.①冬天,母親把老陽兒疊在被子里。②夏天,畢大媽把老陽兒煮在水裡面。(3分。應至少包括人和事,寫對一件的得2分。意對即可)
11.(1)把曬暖的被子疊起來保溫。(2)水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暖和了。(4分。一句2分,意對即可)
12.①大院里的人通常是用柴火燒水,「煮」字的聯想自然貼切。②竭力保證全家溫飽是母親的責任,「煮」字的使用突出母親日常掛念的事情。③「煮太陽」是很新穎獨特的說法,給人以文學想像的空間和文字閱讀的美感。(3分,答出1點得2分,寫出兩點的即可考慮給滿分。只抄錄原文的最多得1分。意對即可)
13.參考:母親「把老陽兒疊起來」(或「把老陽兒煮在水裡」、「讓太陽成為了我們居家過日子必備的一種物件」)帶給我們溫暖與快樂。(2分)母親這種「智慧和溫暖的心」,尤其是「在艱苦日子裡磨煉出的一點兒本事」,成為我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太陽(老陽兒),母親就是照亮和溫暖我們生命的陽光(老陽兒),是我們所有幸福和感恩的來源。(2分)

B. 八年級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

All parents love their children.Many parents want their kids to()____well-known people when they(2)____.Most of them want their kids to live better than others.Many of them (3)_____their kids will be singers or actors. Actors and singers can(4)______money easily in our country.When they appear in the advertisement,they will get (5)______money which a farmer or a worker can't make all his life.
Some of the parents want their kids to be businessmen(6)_____ doctors. If they work hard, they will have cars and big houses in several(7)_____.Some parents want their kids to work in cities and towns.They don't (8)______them to work in the countryside.People who work in the cities and towns can get money after the (9)______.If you are a famous man, especially an actor, you'll get much but pay a little. A farmer is (10)_____---he gets little but pays much.
(1) A.do B.become C.like D.work
(2) A.grow up B.get up C.stand up D.set up
(3) A.make B.like C.love D.hope
(4) A.lose B.make C.remember D.take
(5) A.many B.a little C.much D.a few
(6) A.or B.and C.but D.else
(7) A.days B.weeks C.years D.moths
(8) A.paly B.need C.enjoy D.want
(9) A.retire B.leave C.die D.move
(10)A.happy B.different C.rich D.lucky

C. 八年級 (初二)上冊 語文 閱讀題 帶答案的

初二語文人教實驗版期中復習試題
(答題時間:分鍾)

一. 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
1. 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 )(2分)
A. 震悚(shǒng) 荒謬(miào) 潰退(guì) 銳不可當(dǎng)
B. 要塞(sāi) 瞥見(piē) 驚駭 (gài) 殲滅(qiān)
C. 儼然(yān) 幽咽(yàn) 詰問(jí) 差使(chà)
D. 阡陌(qiān) 舉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zè)

2. 下列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阻遏 創疤 鴻蠕 窮愁撩倒 B. 煩躁 狼籍 蹣柵 繚繞不絕
C. 瑣屑 皇急 殺戮 臭名昭著 D. 簌簌 頹唐 案牘 黃發垂髫

3. 下列的字或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2分)
A. 業已:已經 震悚 :身體因恐懼或過度興奮而顫動。
B. 阡陌:田間小路。 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C. 絲竹:絲線和竹子。 烽火:柴火
D. 逾:越過。 幽咽:形容低微、斷續的哭聲。

4.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 同學們以敬佩的眼光傾聽著這位老紅軍作的報告。
B. 考試能否取得好成績,取決於平時是否努力。
C. 中學生是學習的重要階段。
D. 我們要注意改正並找出作文中的錯別字。

5. 對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②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③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對偶 ②排比 ③ 擬人 B ①排比 ②誇張 ③擬人
C ①排比 ②對偶 ③ 比喻 D ①誇張 ②對偶 ③反問

6. 下列有關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 杜甫的詩「三吏」「三別」,真實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亂時期,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以及對社會造成的極大破壞,《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 《阿長與〈山海經〉》的作者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本文選自小說集《吶喊》。
C. 《愛蓮說》與《陋室銘》在寫作方法上都是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借物喻人。
D.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哭!」兩句運用對比手法,形成強烈的反差,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矛盾。

7. 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銜接最緊密的一句是( )(2分)
學習知識要一點一滴,善於積累,_________________;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高峰。
A. 能鋪出千里路的是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B. 細小的石子雖不顯眼,卻能鋪出千里路。
C. 不顯眼的細小石子,卻能鋪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鋪成,是有了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8. 默寫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鸚鵡洲。(1分)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他面如死灰,兩隻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這句話出自_____________的課文《老王》,「他」是指___________。(1分)
(4)《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自然環境的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父親買橘子的「背影」感人至深,「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_____地走到鐵道邊,慢慢______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_____著上面,兩腳再向上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2分)
(6)杜甫《春望》一詩中寫戰火連天,家書難覓的千古詩句是 _________ 。(1分)

9. 《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 巧填春字詩,將括弧里含春的詞分別填入詩中空格處。(共2分)
(春意、春色、春風、春江)
(1)_______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後》
(2)滿園_______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3)竹外桃花三兩枝,________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_______鬧。 ——宋祁《玉樓春》

11. 展開聯想,在下面的橫線上續寫一個句子。(2分)
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成熟的稻穗低著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謙虛;一群螞蟻抬走骨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齊心協力;________________ 。

12. 仿照例句,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詞語。(2分)
例: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了。
__________ 把夏天的門推開了。___________ 把秋天的門推開了。

二. 閱讀理解(24分 )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13—18題(12分)
借你一個微笑
(1)李俊是個性格內向的學生,閱完的試卷一發下,我發現他眉頭又鎖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2)一個從來不及格的學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說了。
(3)我合上教案面無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來,他喉頭動了一下,然後眼淚就要掉下來了。我站住,等他說話。同學們也圍了上來,他的臉漲得通紅。我靜靜地站著,希望他能開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緊緊鎖住了似的。
(4)他遞過一張紙條:老師,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學後為我補一個小時的課?
(5)我可以馬上答應他,但面對這樣的一個學生我決定「迂迴」一下。我牽著他的手到僻靜處說:「老師答應你的要求,可這兩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點頭。我知道他中計了,接著說,你必須先借一樣東西給我!他著急起來,可還是說不出一句話。
(6)「你每天借給我一個微笑,好不好?」
(7)這個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著我。我耐心地等待著,他終於眼噙淚花艱難地咧開嘴笑了,盡管有些情不由衷。
(8)第二天上課,我注意到李俊抬頭注視我,我微笑著,但他把臉避開了,顯然他還不習慣對我回應。我讓全班一起朗讀例題,然後再讓他重讀一遍。他沒有感覺我為難他,大大方方地站起來讀了。也許想起了昨天對我的承諾,讀完後,很困難地對我笑了笑。見他這樣,我心生一計,又給他設置了一道障礙。我說,你復述一下題目的要求,這回他為難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學對他的無能表現得很不耐煩,七嘴八舌地爭著說起來,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終於張口了,語無倫次。我笑著讓他坐下。
(9)他開始和同學來往了,一起上廁所,回教室……這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提為他補習的事。一天下課李俊又攔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麼,很幽默地向他攤開手。他一愣,老師您要什麼?我說,你寫給我的條子呀。他笑了:我不寫條子了,您給我補補課吧。我面帶笑容:「功課你不必著急,到時我會主動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還沒給夠我。」
(10)「好的,我一定給足您。」等他高高興興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後,我才像想起來什麼似的把他叫回來,遞給他一張紙條,那裡有我為他准備的一道題。我告訴他,一天之內把它做出來,可以和同學討論也可以獨立完成。我知道,他寧可「獨吞」,也決不會和同學討論的。這正是性格內向學生的最大弱點。下午他說還沒做出來,我有點不高興,說晚自習你還沒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諾了。自習時我見他站在一個男生邊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樣子,我得意地笑了。就這樣我先後為他寫了4張紙條,題目一次比一次難。後來,紙條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學們爭論開來。
(11)期末考試李俊成績尚可,科科及格——看來我為他補的都差不多了。新學期剛開學,李俊休學了,因為他爸遇車禍癱瘓了,而他自小就被媽媽遺棄了——這也是他憂郁的一個原因。我有些擔心,一個連話都不大願說的少年,能擔負起養護父親的責任嗎?
(12)星期天,我和幾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剛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圍上了,硬要為我們擦皮鞋。只有一個小孩沒沖進來,在外面吆喝著:擦皮鞋!擦皮鞋!……離開茶室,我從那個小孩子面前走過時,發現那孩子竟是李俊!
(13)「老師,讓我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說,臉上沒有靦腆也沒有沮喪。我答應了,伸過鞋子讓他很用心地擦著。他一邊擦一邊說,他雖然不纏人,生意也不錯。顧客告訴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14)我說是嗎?他又笑著告訴我,不久他還會復學的。他學會了笑,他的笑,讓他掙半天錢也能養活他和爸爸了。
(15)我也高興起來,我說我一定等你回來。可轉過身,我的淚水就出來了。李俊大聲地在後面喊,老師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點點頭,反而嗚咽有聲了。
(16)我終於沒有給他補課,是他為我補了一堂人生課。
13. 通讀這篇小說,簡述題目「借你一個微笑」的深層含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這篇小說的神態描繪逼真傳神,第③自然段中畫線語句寫出了李俊什麼樣的心理?請簡要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⑦自然段寫李俊聽說「我」要向他每天借一個微笑後,始而「很困惑地看著我」,終而「眼噙淚花艱難地咧開嘴笑了,盡管有些情不由衷」。由於受敘事方式的限制,作者沒有寫李俊復雜的心理活動,假如你是當時的李俊,請將你的心理活動描寫出來。(80字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這篇小說中,為了讓李俊每天能夠借給「我」一個微笑,作為老師的「我」具體做了哪幾件事?請概括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在第11自然段寫道:「期末考試李俊成績尚可,科科及格——看來我為他補的都差不多了」,而在小說結尾卻又說「我終於沒有給他補課」,這是否矛盾?為什麼?請簡要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小說結尾,作者飽含深情地寫道:「是他(李俊)為我補了一堂人生課」,請簡要說說李俊為「我」補的這堂人生課的主要內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短文,完成後面的題目。(12分)
(1)玩的時候倒是沒什麼的,但一坐下,我就記得繪圖的《山海經》。
(2)大概是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並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對她說了。
(3)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後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4)「哥兒,有畫兒的『山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5)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6)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7)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8)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於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
(9)此後我就更其收集繪圖的書,於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了《點石齋叢書》和《詩畫舫》。《山海經》也另外買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緻得多了。這一部直到前年還在,是縮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卻已經記不清是什麼時候失掉了。
(10)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於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1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19. 選文內容來看,「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中有一個短語表達了「我」對《山海經》的企盼和渴慕,這個短語是 ______ ;當阿長給「我」買來了《山海經》時,文中有一個句子生動的表達了「我」的反應,這個句子是_____。(2分)

21. 第(6)段劃線句的表達方式是_______,它表明了作者 ________的感情。(2分)

22. 這四本小小的書之所以成為「我」「最心愛的寶書」是因為_______________ 。(2分)

23. 第(9)段內容與長媽媽給我買繪圖的《山海經》這件事有什麼內在聯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按你的理解,「我」為什麼對這類書感興趣?你有過類似的體驗嗎?請說一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16分)
(一)(8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25. 能體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6. 下面的句子不是駢句的一項是( )(2分)
A.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B. 調素琴,閱金經。
C. 孔子雲:何陋之有? D.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7. 把下列一句譯成現代漢語。(2分)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文中的「諸葛」是指___________。「子雲」是指西漢文學家_______________。(1分)

29. 文章結尾說「何陋之有」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趣和節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8分)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古人雲,「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①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訓學齋規》
註:①漫浪:隨隨便便。 ②急:要緊。
30. 解釋詞語。(2分)
(1)可以有得。 得:__________________
(2)其義自見。 見:__________________

31. 讀書要分哪兩步進行?怎樣才算達到了要求呢?(請用文章原句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作者在「三到」中,強調了_________的重要,這是因為 _______。(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2分)

33. 作者在這段話中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概括。(15字內)(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寫作(50分)
請選擇其中一個題作文。(做在作文紙上)
1. 作為中學生,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我們擁有知識、擁有青春、擁有激情,然而有時我們又會埋怨命運不公,感嘆生活太累。其實,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許多許多值得我們珍惜的……
請以「珍惜所擁有的_______」為題,寫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作。題目的橫線上可以選填「青春、健康、親情、幸福、榮譽」等詞語。
(2)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3)不少於600字。

2. 愛是非常珍貴而又常被忽略的東西。你領略過被愛的那份喜悅嗎?你體驗過付出愛的快樂嗎?請你以「愛」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試題答案】
一. 基礎知識積累:
1. D 2. D 3. C 4. B 5. A 6. B 7. B 8. 略
9.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0. (1)春風(2)春色(3)春江(4)春意
11、12. 略

二. 現代文閱讀:
(一)
13. 「借你一個微笑」,就是作為老師的「我」,想方設法通過多種途徑讓李俊能夠逐步學會微笑,向「我」微笑,以便培養他的自信心,使他的性格由內向憂郁變得樂觀開朗,由自卑變得自信,進而培育他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意思對即可。)
14. 李俊很想得到老師的幫助,但又不敢出聲的那種期待、難過、窘迫、緊張的心理。(「期待、難過、窘迫、緊張」,每答出其中一點給1分;意思對即可。)
15. 老師向我借微笑?微笑也能借嗎?是不是老師不喜歡我平時愁眉苦臉的樣子,要我笑?是老師不願意為我這差生補課而找借口?還是……不過,只要老師願意為我補習物理,那我就笑笑吧。(心理內容符合情境的給1分;語言通暢給1分。)
16. 做了兩件事: ①課堂上「我」想方設法讓李俊開口說話;(答「課堂上『我』有意讓李俊朗讀例題和復述題目要求」也算對):②「我」「別有用心」地遞題目紙條給李俊,「迫使」他和同學進行討論。(答「我特意遞題目紙條給李俊,促使他和同學討論完成」也算對。)(每答對一點給1分,答「課堂上,我向注視著我的李俊微笑」也給1分。語言不夠簡潔的酌情扣分。)
17. 不矛盾 ①「我為他補的都差不多了」是指「我」為他彌補了性格上的缺陷。②「我終於沒給他補課」是指「我」沒有給他補物理知識的課。(能說出①②兩點各給1分。)
18. ①李俊因為父親的癱瘓面臨生活的困境而休學,但他憑著「我」幫助他樹立起來的自信和樂觀,勇敢堅強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對人生充滿希望。②這讓我領悟到,一個人只要有了自信和樂觀,就能克服生活的種種困難,就能經受住人生的任何考驗。(答對第①點給1分;答對第②點給1分。意思對即可。)

(二)
19. 「我」是一個對新奇事物有強烈好奇心、愛憎分明的孩子
阿長是一個真誠、熱情、純朴、善良、關心幫助孩子的勞動婦女
20. 念念不忘;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
21. 議論;對阿長的感激和尊敬
22. 這四本小小的書是「我」久已渴慕的,更重要的是想不到是阿長買來的,在這四本小書上寄予了阿長對我的關心與愛意,倍感珍惜。
23. 長媽媽給「我」買《山海經》,增加了「我」對繪圖的書的興趣,此後「我」就更加努力的去搜集這類書了。
24. 因為孩子對新奇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談體驗言之成理即可。

三. 文言文閱讀:
(一)
2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6. C
27.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28. 諸葛亮 揚雄 29. 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節操。

(二)30. (1)得:收獲。 (2)見:同「現」,顯露。
31. 先須熟讀,繼以精思。 熟讀使其言皆出於吾之口,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
32. 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33. 介紹讀書的步驟,並要專心致志。(不超字數,意思正確即可)

四. 作文略

D. 初一語文閱讀理解20篇及答案

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題。
家園如夢
山 珍
夜很深,也很靜。淺淺的月光流進了我的村子,擠進了那扇用皮紙蒙住的三字窗。風輕輕地梳理著窗外還略單薄的樹枝,嗓音很低,卻讓我聽得清楚那來自遠方的呼喚。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著我曾經在井旁的柳樹上猴躍的童年。轆轤上那長滿黑斑的麻綆,依然牢牢地吊著我的心事,綳得像調緊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書包進學堂……」井邊學會的童謠鮮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謠的母親,卻已滿頭白發。母親的聲音已成記憶,然而母親的血必將灌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腳步離開家園,只把鄉愁飼養在井中!任何一絲不經意的漣漪,都有可能盪得我遍體傷痕。
屋後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戶了一些三月莓樹,它們在貧瘠中送走一個個春夏秋冬,又迎來一個個春夏秋冬。
母親為我摘莓子時被刺破的手指,滴著血,凝成一團不褪的火紅,永遠燃燒在我記憶的深處。那些吃三月莓當飯的甜甜的日子,是母親用手一分一分地扳來的。今年的三月,母親還會為我採摘那些新鮮的三月莓。母親的身影呈現在眼前,逐漸縮短母子間的距離。母親曾經為我尋找三月莓的目光,閃耀一串串累累的愛。
屋右的古風樹——鳥的天堂。孩提時,父親總是架著長長的梯子,貓著腰一回一回地爬上樹為我取鳥,樣子很吃力,可父親的臉上卻從不滾落絲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鳥漸漸地少了,只剩下亂七八糟的鳥巢擱在樹杈間,可年邁的父親卻像童年的我一樣,在鳥歸季節里一遍遍地數著鳥巢。又是鳥兒孵殖的季節,隱約中,我感覺父親佝僂著身子站在古楓前學舌一般地重復著「一、二、三、四……」那深深陷進了眼窩的眸子,專一地注視著通往山外的羊腸路。
屋左蜿蜒蛇行的山路依舊在為我走出大山的舉動作注腳,那淺淺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隱若現的腳印。從山村走出城市,實際上是走進一種誘惑,甚至是一種折磨。
山路的源頭是生活,山路的盡頭還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誰能適應這個世界,誰就是贏家。做個贏家吧,贏家有能力隨遇而安。無論生活把自己推到哪個位置,都要用一顆平常的心面對,輕松靠自己給予,快樂只屬於創造快樂的人。
懷念家園,更懷念家園里的那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遠隔一方的母親,願您有您的快樂;我艱難活命又思兒念女的父親,願有您自己的寄託!
在家門前那堵不倒的竹籬笆上,我將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牽牛,紫色的喇叭始終朝向敞開的家門,芬芳屋裡的每一道牆縫。
家園如一件厚厚的襖,等待著每一個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園如一雙不破的鞋,永遠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腳上;家園如一柄永新的傘,一直搭在流浪者風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園如一塊啃不完的餅,讓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補充能量;家園如一根拉不斷的線,末端總系著一個流浪者的大風箏。
13. 第二段說「母親的聲音已成回憶,然而母親的血必將灌溉我的一生」,請你結合全文的內容,說說這句話的含義。(5分)

14. 作者在描寫父愛與母愛時,在選材上和寫法上有什麼特點?(6分)

15. 最後一段作者將家園比作「襖」、「鞋」、「傘」、「餅」、「線」,試說出這些比喻的含義。(6分)

16. 說說文章題目意義,並說說題目與文章結構的關系。(5分)

答案:
13. 母親對我的啟蒙、教化將引導我畢生的行程,母親對子女的深愛和犧牲精神是我畢生的滋養和力量。
14. 選材上都選擇了父母疼愛子女的生活細節。這樣寫真摯、親切,親情的溫馨、細膩與深遠,於細微處見真情。在寫法上注意虛實相生,將往事與想像融為一體,憶事與抒情互相交融。深切地表達了作者對家園的依戀與感激,營造了一種深遠的意境,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15. 「襖」比喻家園親情給子女溫暖。「鞋」比喻家園親情激勵子女闖盪人生之路。「傘」比喻家園親情為子女擋風遮陽。「餅」比喻家園親情不斷地激發子女的精神力量。「線」比喻家園親情是子女無法割捨的珍貴感情。
16. 「家園如夢」即家園像夢一樣溫馨美好。全文的選材組材都是圍繞家園「溫馨美好」來寫的。

《風箏》
(一)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舊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蝴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摺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1、解釋下列詞語,並給加點字注音。
①恍然大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苦心孤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從文中摘錄關鍵詞句,填寫下表。
人物 細節描寫 內心活動
小兄弟
「我」
3、如果把「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改為「又將風輪扔在地下,踩扁了」行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一段的內容。並說說「精神的虐殺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為什麼千方百計地阻止小兄弟放風箏?為什麼後來又稱之為「精神虐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小兄弟自己製作精美風箏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樣的可貴素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了一本世紀末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麼說是「不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從語段中找出描寫小兄弟觀望他人放風箏的語句,這兩節文字中作者為我們勾畫了一個什麼樣的兒童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文中拭出一句有關文章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畫線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加點的「不幸」可以換成「有幸」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蝴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摺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於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鬍子了。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麼,我的心一定就輕鬆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經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候的胡塗。「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了罷。
「有過這樣的事么?」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不記得了。
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並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1、第一段的劃線句中,「抓斷」、「擲」、「踏扁」等動作描寫,表現出「我」的什麼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的劃線句中「鉛塊」這一比喻寫出了「我」怎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後來,「我」為什麼要「去討他的寬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段和第八段中加點的兩個「沉重」的內涵一樣嗎?請簡要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種補過的方法,為什麼會行不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兄弟記不起這件事,說明他根本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可「我」為什麼「心只得沉重著」?
《春》:
(一)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著。
1、第二段寫出了春花的哪些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寫春花,為什麼要寫蜜蜂、蝴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一比喻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文中寫出的春風具有什麼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上述文字中挑選一處你認為最能觸發想像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這三段文字,作者分別描繪了哪兩幅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一段中,作者充分運用了自己的觸覺、味覺、聽覺,並用手中的妙筆,將難以狀寫的春風寫得神韻透徹,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各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一段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5節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度描寫春風的和煦,再從嗅覺角度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後從聽覺角度描寫春風送來悅耳聲響。作者將春風描繪得有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賣弄」的原意是炫耀,含有貶義,這里是什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第一段文字描述的對象是_____________,其特點是_____________。
2、給第一段文字加一個標題:_____________。
3、對「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的意思理解正確的是……( )
A、強迫(你去看那小草)。
B、說小草的顏色青得使人不能不注意它,極言小草色青。
C、小草靠近了人的眼睛。
4、對文中加點的句子所用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方法,形象、生動、充分地寫出春雨連綿不斷,令人煩惱。
B、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方法,形象、生動、充分地寫出春雨的細致、閃爍、連綿不斷的樣子。
C、用比喻、對比的修辭方法,寫出春雨又細又密閃閃發光的樣子。
D、用比喻、對比的修辭方法,形象突出地寫出春雨閃閃發光連綿不斷的樣子。
5、第一段中所描寫的雨中景物的正確順序是…………………………( )
A、從動到靜,從人到物,從近到遠 B、從動到靜,從物到人,從遠到近
C、從靜到動,從物到人,從近到遠 D、從靜到動,從人到物,從遠到近
6、「城裡鄉下」表明_____________,「家家戶戶」表明_____________。說明春天給廣大的人們帶來了希望。
7、本文寫「春」,最後一段為什麼要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濟南的冬天》:
(一)
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的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全安靜不動的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並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1、文中說「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那麼,濟南「出奇」的地方是什麼?根據這段文字的有關內容簡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濟南的冬天為什麼暖和而不冷?濟南出現暖冬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寫出到濟南人們的心理活動,這些心理描寫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段文字中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起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斷句子「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運用的是什麼描寫方法?…………………………………………………………………………( )
A、動作描寫 B、心理描寫 C、語言描寫 D、外貌描寫
7、文中為什麼把濟南比喻成「小搖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它們」指的是什麼?這是什麼寫法,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為什麼濟南的人們在冬天填表看那些小山心中便「有了著落,有了依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像些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內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1、為什麼說「最妙的是下點小雪」?這句話的有什麼表達作用?

2、第一段文字是按什麼順序寫濟南雪景的?請摘出表現順序的詞語。

3、文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表達作用?

4、「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5、這段文字表達的中心意思是……………………………………( )
A、描繪濟南雪後山景的秀美。 B、描繪濟南山雪的可愛。
C、描繪濟南傍晚景色的秀奇。 D、寫濟南的冬天不會下大雪。
6、這段文字描繪的對象是…………………………………………( )
A、山、樹、雪 B、山上的矮松、山尖、山坡、山腰
C、山坡、微黃的陽光斜射的山腰
7、雪本來就是白色的,但文中為什麼說「微微露出點粉色」?這是因為
8、這段文字選自課文《__________》,作者( )原名( ),字( )。
9、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七年級(上)語文部分精讀課文閱讀題精選參考答案
《風箏》(一)
1、① wù 、 形容突然醒悟。 ② yì 、 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
2、

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 害怕、絕望
憤怒,抓斷,擲,踏。 氣憤,傲然
3、不行。如果把「擲」改為「扔」、「踏」改為「踩」就無法表現「我」當時憤怒、生氣的心情。
4、「我」對小兄弟精粹虐殺的一幕。 粗暴地摧毀小兄弟快要做好的風箏。
5、作者認為放風箏是沒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藝。 後來明白游戲之於兒童的意義,終於醒悟過來。
6、動手實踐能力,創造精神。
7、因為我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了懲罰,對舊「我」素質,良心受譴責,可謂「不幸」。
8、 倒數第2——3句,天真、活潑、聰明、瘦弱的兒童形象。
9、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10、比喻 說明我的心非常沉重。
11、不能,換為「有幸」,「我」良心遭受到譴責,心靈受到懲罰的沉重的心情就表現不出來。
(二)
1、獨斷專橫,蠻不講理 2、極度後悔、內疚、自責,感到萬分沉重。
3、 「我」懂得了「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當年「我」的行為虐殺了精神,扼殺了兒童的天性。
4、 不一樣。前一個「沉重」是對自己的過錯深感內疚,想尋求寬恕而未得到的痛苦,後一個「沉重」是從弟弟對此事的淡忘,或者是習以為常中「我」深感這種悲劇還將延續的痛苦。
5、 因為小兄弟已經長大了,用這種方法顯然不可能了。
6、我無從補過,也就無從求得心情的輕松,因而「只得沉重著」。 7、(要言之成理)

《春》:
(一)
1、爭相開放,絢麗多彩,花香味甜,野花遍地。
2、襯托出花的香甜。
3、通過觸覺,形象地寫出了春風的溫柔。 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帶著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味兒和花的香。
4、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5、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
6、① 撫摸 ② 泥土氣息、草味、花香 ③ 鳥聲、笛聲
7、①引用,引出對春風的描寫。②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風的柔和,令人倍感親切。
8、 似人(排比);生動地表現春草的勃勃生機。
9、觸覺 , 春風特有的芳香 , 有聲 、 有情 。
10、顯示自己的才能,將小鳥人格化,顯得更可愛。
(二)
1、 春雨 、 細、密、多 2、 春雨圖 3、 B 4、 B 5、 C 6、范圍之廣、 人數之多
7、作者寫春的目的是抒情,正因為有美好的春景,才給人們帶來美好的希望。

《濟南的冬天》:
(一)
1、特別可愛的是一圈小山好像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2、 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有一圈小山圍著。 原因是小山圍了個圈的獨特地理環境,使濟南的冬天具有溫暖之感。
3、突出了濟南冬天的溫暖,以及濟南人對家鄉冬天的喜愛之情。
4、比喻、擬人,突出了濟南冬天的溫暖和慈善。
5、烘托舒適溫暖的環境
6、 B
7、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像一個小搖籃。
8、 指小山,擬人,把山寫活了,充滿了人情味。
9、 因為有了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二)
1、 下點小雪使矮松越發青黑,給藍天鑲上銀邊,給山們穿上花衣。 總起並引出下文。
2、從上到下:山上,山坡,山腰。
3、擬人,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陽光照在薄雪上映射出的顏色。
4、突出了作者對濟南優美的雪景的贊美。
5、 A
6、 A
7、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而山腰覆蓋著白雪。
8、 濟南的冬天 、 老舍 、 舒慶春 、 舍予
9、 薄雪覆蓋的小山

字數限制呀,要不你再問一遍,我給你剩下的

E. 八年級語文閱讀能力及問題的回答技巧

(一) 語文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讀材料
所謂「讀材料」,就是要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讀全文內容,把握文章主題。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層次和段落。在瀏覽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後,應記住文章的要點,重要的結論以及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
閱讀理解試題的文字材料主要用來測試學生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有的採用一個句子,有的採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內容廣泛,題材各異。以題目的難易程度分析,人們常常把它們分為表層理解和深層理解。所謂表層理解就是對文中的客觀事實 的感知和記憶;所謂深層理解是根據文中的客觀事實, 在認真思考後進行邏輯推理、總結或概括,得出結論。
通常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讀,首先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類的閱讀理解的解題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
有的學生要用"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後讀題目,然後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採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四個選項不讀)後讀短文, 最後尋找答案。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 是帶著問題閱讀, 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省了閱讀 時間。「倒 讀法"對表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作出准確的判斷。
因此,解答這類題的中心步驟就是閱讀,既要閱讀短文,又要閱讀題目。閱讀時要注意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就可以對文章後面所給的問題,分別用「一次判斷」、「逐個分析」以及 「排除法」等方式來進行判斷解答了。

(二) 語文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找原話
所謂「找原話」,就是要找到語文閱讀理解上要求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後再來重點理解與分析。當然找原話的目的是為了弄清題意,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和范圍。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將要回答的問題放到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中來,再去瀏覽所要回答的試題,經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對短文進行理解,然後分析句子結構,確定該詞的詞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時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這樣我們可以從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學生自己的話來回答的話,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翻譯,再換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有些試題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

(三)語文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看要求

所謂「看要求」,就是要求學生再審視語文閱讀理解所要求回答的問題要求,關鍵的關鍵字、詞或句子也要讓學生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也是學生回答問題的可能的得分點。要做到細讀文章的內容,機智從容答題。第二遍讀文章要求考生帶著問題細讀全文。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一般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要認准關鍵詞句,把握其基本意義,認清它們在句子中的具體含義,根據上下文琢磨它們的升華意義,學生特別是要學會在閱讀文字材料中發現有效信息,即是對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的文字和內容。

二要排除生詞的障礙,遇到生詞要通過上下文,大膽地對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個別詞義、語義和句義進行推測、推理和推斷,還可以通過構詞常識大膽猜測。

三是原文中有明顯的准確答案,要善於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斷作答。對於一般不影響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詞,可以放過去,不必務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詞時,不要著急,也不要輕易放棄,我們可以採取根據上下文來猜詞或根據構詞法來猜詞等方法來猜出這個詞的大致意思。
解題時不要邊看閱讀理解的問題邊從閱讀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為用這種方法難以提高閱讀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對於深層理解閱讀理解的文章。首先應瀏覽閱讀理解的全文,了解閱讀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後,應記住閱讀理解文章的要點,閱讀理解重要的結論以及閱讀理解中的一些關鍵性的人名、 地點、定義和數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同時我們一定要掌握好閱讀理解的解題速度,有效地控制閱讀理解的考試時間,先易後難是閱讀理解的考試時答題的一般方法。碰到閱讀理解的難題時,千萬不要鑽牛角尖,耽誤太多時間。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果斷舍棄,以免影響解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 後,如有剩餘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

(四)語文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答問題

所謂「答問題」,就是要讓學生在根據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相應的問題,回答問題力求做到以下諸點:1、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學生只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才能得分。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就必須向學生說明這一點,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2、不亂答;亂答也不得分。學生不聯系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沒有成績。我們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中強調學生要答滿線格,但並不是讓學生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題線格胡說和亂說,因為學生亂答也不得分。3、言之有據,持之有理。所謂「言之有據」就是要學生在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不能憑空瞎說。我向學生說語文閱讀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參考答案,我們的學生不要害怕,任何問題的回答都不可能與教師的參考答案一模一樣。語文閱讀理解得分的主動權在我們同學們手中,關鍵是在於你有沒有「言之有據」地來作答。

所謂「持之有理」就是讓學生根據問題能夠說一個所以然來,能說一個道道來,或謂之「自圓其說」。只要學生言之有據,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時學生要注意組織規范語言答題,認真書寫。答案基本考慮成熟之後,還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語言。語言簡潔明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復羅嗦,不得要領,往往會出力不討好。在答題之後,如果時間允許,要重讀全文內容,充滿信心地進行復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後,攜帶閱讀理解的成果回歸原文,檢查答題有無疏漏,研究其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對照各題目推測判斷,確保無誤。

總之,筆者在語文閱讀理解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因為不懂得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要領,往往失分較多,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於是無謂的失分。針對這一現象,筆者於是選題確立為《語文閱讀理解題答題技巧初探》。筆者主張,教育科研的選題應該來源於課堂教學的實踐之中;同樣教育科研的成果也應該服務於課堂教學的實踐。
°
筆者認為,我們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中,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確的教育規律,交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才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和放鬆,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語文閱讀教學的良好效

F. 初二語文課外閱讀試題(含答案)

心許子午蘭

父親的朋友送我一盆伶仃的植物,瘦長的葉子,頂部舉著一簇花苞,那花苞左右分披了,一律是待放的姿態。友人告訴我說,這植物,脾性怪,偏在夜半開花,因而得名「子午蘭」。

那夜為完成數學作業,熬到很晚。忽而想起子午蘭,該正是開花的時候吧?撳亮陽台燈,果然看見子午蘭開得正好!但與我平空猜想的不一樣,不是熱烈地全部綻放,而是僅開了一朵花。紫藍顏色,指甲蓋般大小,精緻的花瓣,單單薄薄的樣子,卻不失風致——真是個禁得起端詳的一種花呢!

次日起床,頭一件事就是探頭去看那朵子午蘭,已經不十分精神了;晚上回家再看時,卻早謙卑地垂了頭,尋不到半點兒昨夜的姿容。

那些日子因為要完成作業就經常熬夜,熬到夜半時分,去看每次只開一朵的子午蘭。有時分明看到分披兩側的花苞各自預備好了一個鼓漲漲的花蕾,在心裡跟自己說:這回,可要開出一對姐妹花了!然而,那兩個花苞彷彿決心捍衛某種風格,夜半依然是一枝獨放,另一枝呢,自然排到了次日。

就這樣一天一朵地被美好地吊著胃口。二十多個花苞,足足賺走了我二十幾日的快樂。

很情願為這棵子午蘭付出些快樂的遐想。想她定然是不畏懼寂寞的一種花。不但選擇了深夜而且選擇了獨放。對著靜靜綻放的一朵紫藍小花,總有向她誦讀老杜那兩句靚詩的沖動——「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嘿,你沒覺出,「商量」這個詞用得妙極嗎?設若我的子午蘭也需要「商量」,她們該用自怎樣細嫩的嗓音呢?呢喃說著次第展露芳菲心事的話題,連枝葉都給薰香了呢!不想邀寵,無意爭妍,慢條斯理地說出一個個漂亮的心願,在完成了與星光的神秘對話之後,便義無返顧的凋萎了自己。如果這一株植物也擁有一個小小的心,它一定是淡定的,從容的,也無疑是聰慧的,睿智的。太欣賞它那麼妥帖地安排好了自己的花期,努力遷延了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時光。

如果,如果上帝也讓我開出自己的一種花,昨天的我,或許會在選擇的時刻惶惑,因為我同時愛著許多花,掂量中,我定會被不得已的放棄輕輕折磨;但是,今天我已毅然決定讓自己開成子午蘭!不在喧嚷的時刻喋喋不休地訴說,不在陽光與塵土交織的天空下迫不及待地披露心跡。珍藏著一個紫藍色調的願望,面對自己的靈魂,悄然打開。借一方無形的鏡子,照見自己的無瑕容顏。在這個「凋謝」無情覬覦著每一個無辜生命的世界上,我願意學著子午蘭的樣子,每天讓自己開出一朵花,不急於和盤托出滿心錦綉,不迫著他人喝彩,認真掐算著,精心安排好每一個日子,細水長流地支付自己的美麗心情。只要有花可開,就不允許生命與暗淡為伴。而當凋謝必然降臨,就在自己的花影中欣然落幕,不怨艾,不盤桓,走得果決而又凜然。

心許子午蘭。唯願我的愛從塵世的喧嚷中沉靜地濾出,作別繁復與火爆,攜著一個簡約的夢想,步入一種全新的純美境界……
1.子午蘭開花有哪些特點?請依據文章內容簡要敘述。
2.「心許子午蘭」的「許」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心許子午蘭」?
3.閱讀下列文句,簡答問題
(1)就這樣一天一朵地被美好地吊著胃口。二十多個花苞,足足賺走了我二十幾日的快樂。(「美好地吊著胃口」和「賺走了」用得新奇,說說你的理解。)
(2)不想邀寵,無意爭妍,慢條斯理地說出一個個漂亮的心願,在完成了與星光的神秘對話之後,便義無反顧地凋萎了自己。(托物言志要切合「物」的特點,這句話寫的是「志」,它切合了子午蘭開花的哪些特點?)
(3)心許子午蘭。惟願我的愛從塵世的喧嚷中沉靜地濾出,作別繁復與火爆,攜著一個簡約的夢想,步入一種全新的純美境界……(這一段話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答案:1.夜半開花而且獨放。
2.「許」:「商量」的意思;「心許子午蘭」的原因:「心許子午蘭。委員我的愛從塵世的喧嚷中沉靜的濾出,作別反復與火爆,攜著一個簡約的夢想,步入一種全新的純美境界。」
3.a"美好的吊著胃口"說明作者非常的喜歡子午蘭,每天都想著那株不為寂寞的花,期待子午蘭每天半夜給他帶來的有哪些精彩,從而體現作者的愛慕之情。「賺走了」寫出了作者很情願為這些子午蘭付出些兒快樂的遐想。」
b切合了子午蘭的夜半開花,獨放和不畏寂寞的特點。
c運用了抒情。總結全文,點名主題的作用
內什麼這是咱初二期中考的閱讀尼瑪小爺一共加作文扣了十二分這破閱讀扣八分。。。= =分值什麼的自己看吧,貌似總分23或者25分,不過是篇好文章,值得閱讀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語文閱讀理解及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