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6考點通.高考語文綜合試卷答案
一 閱讀80分 (一)(17分) 1.(2分)A 2.(3分)因為作者故意不使用(1分)大家默認(1分)的社會約定(1分)來解釋地圖,所以這個練習只是一個把戲。 3.(2分)答案示例:形象直觀地說明理論模型的特點 評分說明:‚形象直觀‛1分,‚理論模型的特點‛1分。 4. (3分)C 5. (3分)答案示例:本文語言還具有平易近人的特點,如文中多次使用設問,使用‚我們‛‚你‛等人稱代詞,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距離。 評分說明:特點1分,如‚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等,結合例子作具體分析2分。 6. (4分)答案示例:從文中看,理論模型的特點有:一、理論模型不同於其表示的對象,但兩者易於混淆;二、理論模型與其表示的對象之間具有結構上的特定相似性;三、理論模型需要一套基於專業知識的約定來構建和解釋;四、理論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體現在不完整、不精確兩方面。 評分說明:一個特點1分。第一個特點中的‚易於混淆‛、第三個特點中的‚基於專業知識的約定‛,是理論模型區別於地圖的特徵,須明確寫出才可給分。 (二)(19分) 7. (3分)C 8. (4分)用乾脆有力的‚扯、抓、跨‛等動詞(1分),生動地寫出老婦人動作麻利(1分)和毫不猶豫(1分),也充分表現出她的熱心善良(1分)。 9. (4分)答案示例:運用比擬和通感的手法,變聽覺為視覺,化無形為有形。用步履的緩慢搖擺表現出聲音在‚我‛心頭久久縈繞,對‚我‛觸動很大,也與句中‚蒼老‛一詞相一致。 評分量表:
分值 等級描述 答題模式 4分 緊扣關鍵詞語所做的賞析全面而細致。 應答為③④,加上①②⑤中的任意一項。 3分 聯系關鍵詞語所做的賞析較全面細致。 應答為③,加上①②④⑤中的任意一項。 2分 有賞析,但不全面、不具體。 應答為③,或①②④⑤中的至少兩項。 1分 有相關分析。 應答為①②④⑤中的任意一項。 0分 所答內容與試題無關或分析錯誤。 非上述模式。 量表說明:答題模式中,‚①‛表示‚比擬‛‚通感‛中的任意一項,‚②‛表示‚變聽覺為視覺‛‚化無形為有形‛中的任意一項,‚③‛表示‚用步履的緩慢搖擺表現出聲音在『我』心頭久久縈繞‛,‚④‛表示‚對『我』觸動很大‛,‚⑤‛一表示‚與句中『蒼老』一詞相一致‛。 10. (4分)第一次轉變是由滿懷惱恨到懷疑、動搖(1分),轉變的原因是老婦人善意的揣測觸動了‚我‛(1分)。第二次轉變是由懷疑、動搖到徹底釋懷(1分),原因是老婦人的話
8 讓‚我‛領悟到應該用善良寬容去化解心中的怨恨(1分)。 11.(4分)評分量表:
分值 整體印象 等級描述 答案示例 4分 優秀 想像豐富,合乎作品內在情理;起到結尾作用,語言有意蘊。 輕輕將那張已經揉皺並被雪水洇濕的紙條撕碎,然 後回轉身,慢慢朝火車站方向走去。 3分 良好 想像合乎作品內在情 理;有結尾作用;語言通順。 (1)將那張記錄著怨恨的紙條扔進了垃圾箱,然後向火車站走去。 (2)敲開了門……午夜的月台上,她向我揮著手,隱沒在漫天雪花中。 2分 中等 想像基本合乎作品內在情理,結尾作用不明顯;語言較通順。 (1)想了想,轉身走了。 (2)敲開門,看著她詫異又有些許不安的眼神,我告訴了她我的來意,不再憤恨,暢談後愉快啟程。 1分 較差 想像與作品內在情理不一致。 (1)但此時的我卻已失去了再向她質問的興趣了,這一場雪早就將這之前的怨氣都吹得煙消雲散了。 (2)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討伐一番。但是,我又想起了老婦人的話。怎麼辦呢? 0分 很差 內容與作品內在情理 相悖或毫無關聯。 (1)暈倒了。 (2)敲開了門。門後出現的竟然是那位老婦人。 (三)(6分) 12. (1)積善成德(2)俯察品類之盛(3)長安不見使人愁(4)月迷津渡(5)隨意春芳歇(6)必有鄰(7)吹皺一池春水(8)都雲作者痴 評分說明:答對1空給1分;考生答案超過6空時,按前6空評分。 (四)(8分) 13.(1分)B 14.(3分)B 15.(4分)答案示例:畫線句借雨寫懷,借眼前大雨洗塵垢、潤焦槁的景象,形象地表現作者滌污穢、惠天下的抱負,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又以‚造物不言功‛,寄託作者不以功自居的寬闊胸襟。這樣寫言近旨遠,物我渾然。 評分說明:雨景的特點1分,情懷2分,效果的分析1分。 (五)(18分) 16. (4分)(1)振興(2)質朴(3)料想(4)美好 17. (2分)A 18. (5分)答案示例:滏陽有個叫焦通的人,侍奉父母禮數缺失,被堂弟控告。彥光沒有判他罪,把他帶到州學,責令他在孔子廟觀看效法。 評分說明:‚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於孔子廟‛為6點,1點有錯誤扣1分,扣到0分為止。 19. (2分)評分量表:
9
分值 等級描述 答案示例 2分 准確概括畫線部分反映出的心理狀態 (1)胸有成竹(2)信心十足 1分 概括的心理狀態與畫線部分有關,但不準確 (1)欲雪前恥(2)爭強好勝 (3)急於糾錯(4)勵精圖治 0分 應答錯誤。 (1)剛愎自用(2)任勞任怨 20. (5分)梁彥光第一次治理相州時,沒有針對相州多詭詐的風氣(1分),沿用了在岐州時‚以靜鎮之‛的方法(1分),導致失敗。第二次治理相州時,一方面揭發壞人壞事,嚴懲狡猾之徒(1分),另一方面立學興儒(1分),以德化人(1分),取得成功。 (六)(12分) 21.(1分)D 22. (2分)對居室‚靜‛的特點進行具體描繪(1分),引出後文‚客‛的感嘆(1分) 23. (2分)C 24. (3分)D 25. (4分)本文先以居靜人不靜的現象,反駁了‚靜系於居‛的看法(1分),再從居不靜人靜的現象,提出‚靜系於人不系於居‛的觀點(1分)。在此基礎上,又把對‚居‛的理解上升為心靈的居所(1分),由此推進一層,提出‚居仁而靜‛這一最為核心的觀點(1分)。全文緊扣‚居‛‚靜‛關系,連貫而下,層層推進。
B. 2016年雲南省高考語文作文以活出獨特的自己為主題算不算偏題
好辦法——談方法論最優解——談如何得到好辦法這個題目看似很小,實際上如果把它寫大不僅有可行性,而且很有新意。比如:「一國兩制」,這是一個好辦法 諸葛亮空城計,這是一個好辦法。。。 但是還要進一步點明好辦法的共性————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就是好辦法,這樣才能從認識層面上升到理論層面。不要用大篇幅舉例,要用排比,一個小分句是一個例子。要從生活小事逐漸過渡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彰顯一名學生的胸懷,讓老師眼前一亮。這是一個資料,僅供參考,祝你成功!!!打造高分作文的技巧和方法絕招一:擬一個漂亮而獨特的文題一、通過引用或仿用擬題 引用就是直接或間接將古今詩文名句、經典歌詞、廣告詞、俗語、流行語作為文章標題.仿用則是將上述話語經過適當的改編,再作文章的標題。這類標題的特點是既富有文學色彩,又具有生活實感.能夠引起多數人的共鳴:例如:2004年甘肅高考作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引自《論語》,山東高考滿分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引自蘇軾的《題西林壁》,而上海高考優秀作文《忙兮忙兮奈若何》和江蘇高考優秀作文《項王項王奈若何》則仿自項羽的「虞兮虞兮奈若何」。二、題含典故或文學與歷史人物 有的標題雖然沒有引用名句名篇,但其中含有某個典故或故事,這種標題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懸念感,能夠激發讀者豐富的聯想和對文章內容的多種猜度。例如,2004年山東高考滿分作文《關羽之恨》,這一標題使人猜想關羽之恨究竟是什麼:是恨華容道捉放曹操?是恨阿斗不爭氣,是恨不聽謀士之言而中了呂蒙之計,福建高考滿分作文的標題《薛寶釵魂斷大觀園》,同樣能給人帶來豐富的聯想:薛寶釵何時魂斷大觀園?薛寶釵為何魂斷大觀園?是什麼使薛寶鉸魂斷大觀園?三、標題採用對句的形式 有的作文標題採用對句的形式.包括正對、反對、流水對,這種標題都由兩個短句組成,具有較強的文學色彩.而且句式整齊,易讀易記,能夠引人注目,例如2004年河南高考優秀作文《遠逝的風箏,遠逝的夢》和江蘇高考滿分作文《永遠的蔥郁 永遠的中國》的標題,將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具有一種比喻的性質,使人產生聯想。四、通過標點符號表情達意 標點符號本身沒有意義,但是,標點符號有其特定的用法,固此,一旦將標點符號進行組合或特其與文字結合起來,便會產生很強的指示性,可以強化作者的情緒,突出文章的重點.表明作者的態度。例如2004午廣東高考滿分作文《「愛」在心口難開》,仿用了歌名《愛你在心口難開》,但作者給愛字加上引號,意味著此愛與歌中所唱之愛具有不同的內容。五、以幽默或奇崛的手法擬題 幽默的與奇崛的標題能給人耳目—新之感,在大量四平八穩的標題中很容易脫穎而出,使人在會心一笑中,產生深刻的印象。用王蒙的話來說.就是虧他想得出來。例如2004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我是一隻想的「老鼠」》,見到這種帶有擬人化的違反常規的標題,不能不令人捧腹。甘肅高考優秀作文《天亮說晚安》則一反常態:天亮明明該說早安,如何說晚安?諸如此類的標題,都能給人以強烈的新奇感、幽默感與懸念感。六、通過詞語的並列突出文章重點 這類標題不同於對句式,它不是兩個短句的並列.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詞語(或者說是概念)的並列。通過這些詞語的並列,既能使標題顯得獨特,又容易安排文章結構,突出文章的重點,不至於跑題偏題,一般並列詞語之間用間隔號,頓號或空格隔開。例如重慶高考滿分作文《詩人明月黃花》,分別寫了兩個詩人蘇軾與李清朋.突出了他們人生與詩風的異同。絕招二:設計一個精彩的題記一、寫題記必須注意三個方面 題記內容必須與文章主題、情調乃至風格保持相對一致,能夠與文章融為一體。如果反差較大,甚至自相矛盾,就會使讀者覺得別扭,或者覺得不好理解。 題記宜短不宜長,—般字數應控制在百字之內.如果太長K就會使人有虎頭蛇尾或喧賓奪主之感。因此,題汜的文寧必須精煉,三言兩語即能道出文章精髓。 題記不是隨心所欲的點綴紹,而必須是有感堪而發,有用而為。一個好的題記,具有生成性,即通過題記,可以生成作者的情感、態度,引發人物故事,奠定文章的基本情調與色彩,二、題記的寫法或類型1.完全引用名人名言 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強文章的哲理性、可信度和說服力。例如2004年雲南高考優秀作文《那時花開》,引用泰戈爾的名句作題記:「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這一題記與高考話題,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非常吻合,因而能夠增添文章的論述力量。2.完全獨立的撰寫。 即在行文時.不引用或仿用名言警句,而是完全獨立的創作.類似於一篇小作文,寫作自由度較大,可以議論,可以抒情,也可以描寫或說明,例如2004年海南高考作文《左手右手》的題記是:「一棵蘆葦並不會快樂;當她快樂了.是因為她開始思考了。」這個題記是作者的創作.採用擬人手法,突出了快樂與思考的相關性。而通過「我們快樂:我們的快樂是靈動的左手;我們思考:我們的思維方式是埋性的右手」的解析,又使題記與標題、話題和主題密切結合了起來。3.引用與創作相結合。 有時候,要直接從記憶庫中找到一個適合的書言警句作為題記是很難的,往往是部分有點吻合,整體上卻與文章內容出入較大,甚至完全相反,而要在較短的時間內獨立創作一段題記,對學生的語文水平、反應速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但如果將兩者結合起來,即從語言記憶庫里找到一個與文章內容有些許相似的句子,然後通過自己的改造加工,使之完全適應文章的表達需要,那麼,就會少一點左右為難的尷尬。例如2004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畫》的題記:「有那麼一種很小的世界,它就是舞台;有那麼一種很大的舞台,它叫做世界,」這個題記將俗語所說的「戲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組合起來.再添加自己的語言來連接,從而組合成了一個具有自己風格的題記,而且此題記突出了人物寬廣的內心世界,與文章內容完全吻合。絕招三:謹慎開展文體創新一、詩歌體 第一種是全文為詩體,一般都寫成現代詩歌。如2004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上帝是公平的》: 我曾埋怨過/腳底發黃的布鞋/踏不出/青春的活力/直到我發覺/霍金咕呀的輪椅/嵌出深深的歷史痕跡/我曾咒罵過/臉邊黝黑的胎記/映不出/美麗的臉龐/直到我看見/全身黝黑的黑人/露出甜甜的美麗微笑/霍金是不幸的/在他風華正茂時/卻只能搖動一根手指/黑人是可憐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正也抒寫著/他們的血淚史/我想/上帝是公平的/當一扇門關閉/必會有另一扇門開啟/就像/霍全的(時間簡史》/就像/非洲滿地礦藏/當他們失去部分時/便會有更多的機遇跟隨/於是/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終有一天/我也會發現/其實/臉邊的胎記/是母親的愛撫/腳底的布鞋/是為了/腳踏實地/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 第二種是將詩歌作為文章的部分內容,以增添文章的詩意美,除現代詩歌外,還可以採用古代詩體。如2004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薛寶釵魂斷大觀園》,不但引用李清照的詞為題記.還引用了《紅樓夢》中「葬花吟」的部分詩句,最後作者仿古詩寫道:「世人皆怪太圓滑,哪知身世多浮沉。香魂一斷辭世去,只怨朝代太腐朽。」如此一來,使全文更顯得古色古香,與所寫內容非常吻合。 第三種是文章不採用詩體,也不引詩歌,而是以詩化的語言來表達,多採用短句,跳躍性較大。這種情況在高考優秀作文中最為多見,也最值得提倡。例如2004年江西高考優秀作文《聽取心靈的召喚》中的一段: 是的,聽從心之召喚。別讓肢雙眼被道聽途說的表象皮毛蒙上,也別把「懷疑論」的精神弄得太過誇張。無論對人對事千萬不要只憑陳年老賬,卻讓心靈的天平總是空空盪盪!揚棄中多幾分審視估量,選擇中找准真理的重量。墨子會囔啕大哭,當他歧路亡羊,是因為沒有心靈之燈為他導航;孟子「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霸氣,就是「當仁不讓」思想下的個性張揚。當你不熟悉情況,多詢問幾方,恰好似「入山問樵入水問漁」,是找到捷徑的良方;可是正直與良知要求你這樣或那樣時,你就該勇往直前,千萬別迴避、退讓!二、書信體 書信體可以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容易煽情,容易表達自我。而且,書信體十分靈活,除了書信的基本格式外,主體部分可議論可敘事可描寫可說明。書信體的運用主要有兩種,一是與已逝者的對話,這是一種模擬書信體的形式,目的不在於寄達,只在於自我傾訴;一是寫給現實生活中的親朋好友或同學的書信,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標准書信。例如2004年陝西高考優秀作文新傳》,作者根據作文題意要求,對原作大膽改造,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如此為文妙在「似是而非」,難在「似非而是」。四、故事新編 與填補空白有相似之處,即都通過豐富的想像和聯想,將課文中沒有的內容(主要為事件與時間,而人物往往一致)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不同的是,故事新編通篇進行想像,是借用文本之軀、充人全新的血肉,具有相當的原創性。例如2004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天魔劫火》,借用《屈原列傳》的人和故事,將張儀、鄭袖和屈原之間的斗爭描寫得驚心動魄,將楚王的心理活動刻畫得一波三折。五、故事接龍 以教材中的文本為依據,展開想像,從文本結束段開始寫起,創造一個全新的故事。故事接龍是最能體現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寫作形式之一。例如2004年江西高考優秀作文《桃花源祭——不聽智者之言的悲劇》,寫漁人受高價誘惑,將桃花源出賣給電視台,導致桃花源過度開發,最終給當地人帶來毀滅性打擊的故事,切合環保主題。文章雖多誇張之語,但總體上是符合邏輯的。六、舊事新論 主要出現在議論文中,即作者不盲目認同課文中的某些觀點、評價、情感和態度等,而是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價值判斷。例如2004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間也》一文,是對《紅樓夢)中黛玉與寶釵的評述。而作者的評述與常論相異,既緊扣話題,又突出自己的獨到之見,顯得新穎生動,能激起讀者的興趣。現摘錄其中一段: 寶釵則不然,且不論她在「寶黛」戀中所扮演的角色,只看她的為人處事:和氣里頭帶著剛強。她待人接物親厚,無論誰都一視同仁,在被人言語冒犯後一笑置之。這需要如海一般寬闊的心胸,如水一般輕柔靈活的心思。做人能做到這樣,也算是一種境界——兼具山的沉穩和水的變通。七、描寫作者 教師每上一篇新課文,都要對課文作者進行或簡單或詳細的介紹,有的甚至要求學生自己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但遺憾的是,多數學生都沒有將這些材料利用起來,白白浪費了許多作文資源。其實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多數作家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書,在他們的一生中,曾經擁有過許許多多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將這些故事整理深化就是一篇篇很好的文章。例如2004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山水中走來的沈從文》,用樸素平實的筆觸,闡釋了沈從文先生性格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靈動與沉穩,突出了湘西的山水對先生性情的孕育、熏陶與同構。文章沒有具體的故事,但簡單的敘述,足以使人看到了一個性情中人,一個充滿了人格魅力的作家。絕招五:注重生活體驗一、寫自己的學習生活 學習生活並非是枯燥無味的,關鍵是因為大過熱悉.反而導致感覺麻木,因此,學生往往喜歡天馬行空的想像,而不願深入挖掘自己的生活,其實,只要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學習生活,是完全能夠寫出好文章來的。例如2004午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我快樂你快樂》就是取材於中學生的真實生活,通過對快樂的不同看法,揭示出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師生關系的畸變以及作為一名中學生該如何在老師的要求與自己的能力之間找准讓自己平衡的點,從而達成「我快樂你快樂」的目的。二、寫自己的成長經歷 每個學生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許多的趣事、醜事、喜事、傷心事發生,將它們逐一寫出來,就可組合成-篇生動的文章。如2004年高考全國卷優秀作文《吃虧就是佔便宜》,以奶奶的一句話「吃虧就是佔便宜」為線索,記敘了成長過程中三件吃虧的事情,並進行對比議論,闡明了自己的思考,並得出「你只要稍微換一個思維方式,就會贏得幸福和快樂」的結論。全文敘議結合,具有很強的生活實感。三、寫身邊的人和事 有的生活雖然不是中學生的,但卻是每天在他們身邊發生著的。如果學生能夠對身邊的人和事加以概括提煉,同樣能寫出優秀的作品。例如2004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畫》,講述了一個市長夫人的故事。為了防止丈夫經不起誘惑,她編造了—個善意的謊言,令人肅然起敬。雖然作者所寫的不一定是真實的人和事,但所寫內容符合生活的邏輯,具有生活依據,因此,同樣具有很強的生活實感。四、即景敘事抒情 指考生寫自己考試前或考試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這種文章帶有即興式特點,其生活性最強,很容易打動閱卷人。但由於時間上的局限,此類文章的把握特別是創新難度較大。例如2004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最後的四十五分鍾》,作者抓住考試的最後四十五分鍾的內心活動來展開全文,顯得非常精巧,特別是作者反復使用時間詞:「還有四十五分中」、「就剩四十五分鍾」,從而造成一種緊張感緊迫感,非常符合高考考場氣氛,加強了文章的真實性。五、刻畫父母親情 父母親情是中學生寫作的永恆主題.而且也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愛的情感的主要途徑。當然,寫父母親情不能僅儀局限於對父母無私奉獻的謳歌,也應包括兩代人之之間的代溝,以及人家為化解代溝而作出的努力。此類文章,可以是心靈的呼喊,可以是故事的敘述。也可以是行為的評價,還可以是觀點的論述。例如2004年年重慶高考滿作文《沒有翅膀的飛翔》,採用童話體手法,選取飛蛾、雞、天鵝作為陳述主體,分別面對「朋友」「媽媽」、「爸爸」的期望審視自我,形象地闡明了T「自我認識與他人期望」的關系.生動逼真,引人深思,耐人尋味。六、通過幽默體現生活實感 幽默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也是生活的「調味品」,有了幽默,生活才更像生活。凡真正稱得上幽默的作品,—定與生活密切相關,遠離生活,就很難擁有幽默的成分,因此,中學生的作文如果能博得閱卷者的會心一笑,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例如2004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我是一隻想的「老鼠」》,採用老鼠自敘的方式諷刺了人們是非顛倒,將反常視為正常的麻木心態和不良世風,具有歐亨利的幽默風格。七、編寫生活故事 中學生需要寫真實,但所謂的「真實」,不是對生活的自然摹寫,而是在生活基礎上的再創造。學生不但可以根據需要編造生活故事,甚至可以適當編寫一點「典故」或代人立言,編擬—點「格言警句」,這不是刻意的弄虛作假,而是對付應試作文的一個招數。據楊萬業的《誠齋詩話》和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載.蘇軾參加科舉考試,考題為《刑賞忠厚之至論》,這是一個乏味無比的試題,而蘇軾為了有力地論證這一正統的觀點,信手編造了一段史料.「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弄得連博學的主考官歐陽修都不知其所本,只得在蘇軾金榜題名後才向他討教此語究竟出於何典。可萬萬沒想到,蘇軾軾坦然直陳:「何須出處,想當然爾!」對此.歐陽修非但沒有暗呼上當,反倒「賞其豪邁」,並稱「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但日文章必獨步天下。」既然蘇軾這樣的大家都可以在考試時自編史料,為什麼中學生就不可以編—點故事、典故乃至格言警句呢。
C. 求2016語文高考真題。已經考了這課。
北京
微寫作:三選一。①語文老師請同學們推薦名著中的章節或片段供課上研讀。范圍:《三國演義》《巴黎聖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選擇哪部著作中的哪個章節或片段?請用一句話表述推薦內容,並簡要陳述理由。②亂塗亂貼、違禁吸煙、賽場京罵等不文明的現象,與首都形象極不相稱。請針對社會上的某一種不文明現象,擬一條勸說簡訊。要求態度友善,語言幽默。文體不限。③請以"圓"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
作文:二選一。①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從古至今有無數英雄人物:岳飛、林則徐、鄧世昌、趙一曼、張自忠、黃繼光、鄧稼先...,他們為了祖國,為了正義,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他們也不乏兒女情長,有普通人一樣的對美好生活的眷戀。中華英雄令人欽敬,是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榜樣。②《說起梅花》表達了作者對梅花"深入靈魂的熱愛"。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種物使你產生了「深入靈魂的熱愛」,這樣的熱愛為什麼能深入你的靈魂?
上海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繫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
天津
材料作文:近年來社會上流行一個詞——「范兒」,並派生出「中國范兒」「文藝范兒」「潮范兒」「有范兒」等一系列詞語。「范兒」多指好的「風格」「做派」,近似於「有氣質」「有情調」「有品位」的意思。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范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范兒」,不同職業有不同職業的「范兒」,一個人也可能有一個人的「范兒」……
重慶
材料作文,自擬標題。
一個剛上車的小男孩請公交司機等一等媽媽。過了一分鍾,孩子媽媽還沒到,車上乘客開始抱怨,說母子倆耽誤了大家時間。這時,那位腿有殘疾的母親一瘸一拐地上了車,所有人都沉默了。
全國卷二黑龍江、海南、貴州、寧夏、廣西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後三名候選人。小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為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時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位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這三個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吉林
遼寧
全國卷一河南、河北、山西、陝西、江西
給材料作文:一位父親在高速公路開車打電話,旁邊的孩子一再提醒,父親不要撥打電話,可是父親不聽勸阻,最終孩子選擇報警。警察前來後對父親進行批評教育,此事引起社會爭議。以此為內容,寫一封800字的信。可選擇給違章當事人、女兒、警察寫。
山東
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藤須一
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開的。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里絲瓜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
都扯斷了。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挑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他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湖南
湖北
材料作文
噴泉與泉水。作文給出一段材料,大意是講述泉水怎麼樣慢慢聚集,開始冒泡,最終變成噴泉噴發。要求考生根據材料寫一篇作文。
安徽
蝴蝶到底有沒有顏色
江蘇
材料作文:「智慧是一種經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要求考生以智慧為主題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浙江
材料作文: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福建
廣東
材料作文:看天光雲影,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打開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少了靜觀雲卷雲舒的樂趣。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語文科評卷組副組長李金濤教授點評稱,今年的題目比往年好把握,均分不會比往年低。
雲南
四川
材料作文:
以「老實的聰明,聰明的未必真聰明。」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標題自定,文體自選,不得抄襲,不得套作,用規范漢字書寫。
D. 2016新課標考點通高考語文綜合試卷
1.A
解析:
「《詩經》中的作品原來是普通的詩歌,並沒有深刻的含意」有誤。原文
中說:
「這些樂歌一方面用於祭祀、宴會和各種典禮,當作儀式的一部分或娛樂
賓主的節目。另一方面則用於政治、外交及其他社會生活,當作表情達意的工
具。
」可見,詩經中的詩歌是有深刻含義的。
2.C
解析: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詞令人擔心,請晉侯不要聽信。」有誤。原文
中說:「子晨卻借用來說,晉侯縱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
,別人看來總是為
了一個叛臣。」可見,不是叫晉侯不要相信,他的意思是你晉侯有理由,但是
大家不清楚,都就把他當做是叛臣了。
3.B
解析:
「不然則仍然是沒有曲調的「徒歌」。有誤。原文中說:「古代史傳中還
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內的「徒歌」」「
這樣的歌,從性質上說和「獻詩陳志」
沒有什麼分別。不過士大夫獻詩,是特地做了樂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則先是在
社會上流傳,給采訪詩歌的人收集去了,
才配上樂曲,
達到統治階段的耳中。
」
由此可見,徒歌並不是沒有進入詩三百的沒有曲調的詩歌。
二、古代詩文閱讀(
36
分)
(一)文言文閱讀(
19
分)
4.C
解析:本文的「斂」是「退卻」的意思。
5.D
解析:①說的是何灌的行動,而不是「有成」
。②說的是何灌箭法高超④說的是
何灌關於運輸改良的想法。
6.D
解析:
「何灌領命背城抗敵三日」有誤。原文中說:
「灌至,乞入見,不許,而
令控守西隅」意思是皇帝沒有給他命令,給他的命令是去守西邊,而不是守京
城。
7. (1).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觀看的人贊嘆,皇帝親自賜酒犒勞他。
(2).
何灌來到,請求入見,皇帝不允許,而命令他把守西部邊角。
(二)古代詩歌閱讀(
11
分)
8.
表現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經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
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
涼,於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
①觸景生情;②寓情於景;
③寫哀景抒哀情。
(三)名篇名句默寫(
6
分)
(
1
)必有我師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
2
)可以橫絕峨眉巔
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
3
)雲歸而岩穴暝
山間之朝暮也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25
分)
(
1
)
C
給
3
分,答
D
給
2
分,答
B
給
1
分;答
A
、
E
不給分。
(
2
)①表明乘涼會上的人們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說主題的解讀路徑;③照
應下文出現的各種方言。
(
3
)①有擔當,明大義:在老丈人危難時,以親情、和睦為重,不計前嫌,施
以援手,最終贏得信任;②執著隱忍;面對老丈人的排斥:不輕言放棄,不莽
撞行事,捍衛了自己的愛情;③幽默樂觀:說話風趣,與人為善,遇事能有良
好的心態。
(
4
)觀點一:
以「血型的故事」
為題不合適。
①「血」
這個詞可讓人聯想到「血
脈」、「血緣」、「血性」等多種含義,如果以「血型的故事」為題,題意就
顯得單一了;②外省人和台灣人血脈同源,這是「血般的故事」
③彭先生的戀
愛故事,實質上折射了外省人與台灣人之間的沖突與融合問題,小說表達了中
華民族血濃於水,應該「一家親」的主題。
觀點二:以「血型的故事」為題合適。①「血」有類型之別,而語言有「南腔
北調」之分,以「血型的故事」為題,可彰顯作者的巧思;②小說的主要內容
是圍繞血型而展開的,以「血型的故事」為題;可與內容更吻合;③可顯示「驗
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與中華民族血濃於水,應該「一家親」的主題不相
沖突。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
觀點是否正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
25
分)
(
1
)
C
給
3
分,答
D
給
2
分,答
B
給
1
分;答
A
、
E
不給分。
(
2
)①減少應酬雜務,生活清凈,便於深思內省和作畫;②對江湖水光天色的
寫生使他的畫風發生了突變;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夠悟出知白守黑的
道理,畫藝猛進。
(
3
):①從金石文字的點畫結構中,他受到繪畫筆法與章法布置方面的啟發;
②從金石拓本認識到書畫同源,悟出畫藝回歸造化的路徑。
(
4
)觀點一:恪守傳統,力求雅正,甘於清寂淡泊,追求藝術真諦。
①於平靜淡泊中求真務實的人生態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傳統學人本
色③避俗趨雅,不為流俗所動,尋求華溢渾厚的畫風。
觀點二:創新與模仿並重,理想與時尚兼顧。①創造與仿作兼顧②對金錢的開
通看法和瀟灑態度③注重民間時尚意趣
觀點三:既恪守傳統,又勇於創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過程中享受人生。①守
正出新,繼承與創新兼顧②懷抱藝術理想,追求名山事業③腳踏實地,享受人
生。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
觀點是否正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
20
分)
13.D
解析:指日:可以指出的日期。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多指事情、希
望等。
)
這句話說的是「碳排放過量給環境帶來的危害」人們不能盼望這
個。
14.A
解析:
B
項
「創造」
和
「人性化服務」
搭配不當。
C
項
「臨床試用」
前加
「進行」
。
D
項不能說「感到賓至如歸」應該說「賓至如歸的感覺」
15.C
16
.
巴黎之行讓我對法國作家和詩人維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
權保護方面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促成了法國文學創作者的著作權保護機構—
—法國文學家協會的建立,促成了保護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的國際公約——伯
爾尼公約的制定。
17.
略
作文略
文言文參考譯文:
何灌,字仲源,是開封祥符人
E. 2016考點通。高考語文綜合試卷(一)的答案
2016新課標考點通高考語文綜合測試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