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一年語文中考試卷分析

一年語文中考試卷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24 05:23:04

⑴ 期中考語文試卷分析總節

寫一些你錯的題是什麼,比較上一次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進步就說下一次要考的比這一次更好,退步就說下一次要考一個優異的成績

⑵ 語文中考閱讀分析答題格式(套話)

閱讀的,套用這些,比較快.
語文解題方法歸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
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
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
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
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現代文閱讀實用解題技巧

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①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速讀,作快速瀏覽,攝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集中解決一個問題——選文寫的是什麼?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每句話,揣摩、參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對文章的主旨產生一定的認識。②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接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通過找重要的詞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③心中要有文體意識,找出畫龍點晴的句子。作為托物言志類的哲理性散文,在敘述和描寫中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閱讀時一定要善於抓住議論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結尾的議論抒情,它們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記:欲速則不達。一定要讀懂文章再做題,堅決杜絕走馬觀花式的閱讀。
第二步,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做現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准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閱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干,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干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信息。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干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設置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干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確抓住關鍵詞句,准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信息,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記:題干提示了答題范圍,題干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干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干隱含了答題信息,題干體現了答題規律。
第三步,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干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
牢記:
1、弄清題干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
遇到的題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2、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
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著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
3、弄清題干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說為概括。
高考中現代文閱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高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著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高考中出現最多。
另外,要弄清試題中常用的名詞術語。
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或好處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以上各「常用術語」,暗中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也是題目賦分點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問」的弊病。

詩歌鑒賞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手法分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邊塞詩等)
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托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系;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托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系,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詩詞的後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
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麼畫面,這些畫面有什麼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麼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於了解詩的內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了解作者風格);
③必看注釋(可以藉此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鑒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鑒賞);
⑤必看題干(題乾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麼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麼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或這樣表述: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網路一搜不完了、笨

⑶ 歷年中考語文試卷觀後感

16年中考已經結束,結束了我們緊張的復習階段,是時候放鬆一下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寫中考滿分作文精選2016,一起來欣賞下吧~
寫中考滿分作文精選2016:以獨特的心情對待壓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句包含無奈的血語。「路漫漫」的壓力對詩人來說是談何容易的「求索」。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同的壓力,關鍵在於你怎樣對待。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挫折的壓力,將你整日壓在痛苦之中,讓你的世界一片昏暗。沖出挫折壓力的包圍,是你唯一的出路。蘇東坡被貶到黃州以後,也是一度沉浸在這挫折的痛苦之中,然而他並沒有從此消沉,而是積極的建設黃州,為民所稱頌。「駕一葉之扁舟,據匏樽以相屬。」這是怎樣的心情,怎樣的閑適。倘若詩人從此一蹶不振今天的我們又如何欣賞這《赤壁賦》的美呢?
人們每天都在為生計而忙碌,然而在動盪的社會中,如果你在貧困中掙扎,心力交瘁,你是否讓精神向死亡之神靠近呢?生活的壓力也許帶給你許多凄涼於無奈,但如果你用一顆闊達的心去對待,那就將是另一番情景。杜工部的漂泊人生可謂艱難困苦,從他的詩中「潦倒新停濁酒杯」就可看出生活的壓力。然而詩人不在意這些身外之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是怎樣的氣魄,怎樣的豁達。貧困並沒有讓這個偉大詩人精神的死亡,生活的壓力在這精神勢氣下又能怎樣?
古人有雲:君臣如父子。但誰又敢逾越這無形的界限?誰又能逃避這伴君如辦虎的危險呢?君臣的壓力是天地間最不好把握的。如此,這佞人便應運而生。在社會上做事,頂住這君臣的壓力,應該是正義的人們所追求的。魏玄成乃是天下第一諍人,他直言進諫,又不失禮節,正天下之氣。正因為諫臣的直諫,唐朝才迎來一片繁榮。君臣的壓力雖然系著於你的性命,但天地之正氣是否更該為你所重呢?
面對你所遇見的種種壓力,唯有保持一份獨有的心情去對待,你才能在天地間自由行走。人的本能不能忘,人的作風不能忘,人的正直不能忘。這樣,壓力只不過是一層薄紙,捅破它,光明就在你眼前。
寫中考滿分作文精選2016就到這里了,是不是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呢?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有成。

⑷ 寫期中考語文 考完的感受

星期四,我們學校舉行了期中考試期中考試終考完了,我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下,可是又有一塊大石壓得我喘不過氣,那就是考試分數。一下課,同學們都在議論難題、分數什麼的,弄得我緊張死了。早上第二節上數學課,我早早把書拿出,聽幾個同學說我考了93分。可我還是很擔心,萬一他們看錯了怎麼辦?就這樣,在緊張的氣氛下,數學老師走進了教室,懷里抱著我們的卷。;我報一下成績!;數學老師說著拿起了試卷。這時,教室里的空氣一下子凝固了起,同學們的臉上充滿了焦急、擔心。同學們的成績有好有差。有的聽到成績,立刻變得興高采烈,眉飛色舞;有的卻垂頭喪氣,後悔不已,後悔自己當初怎麼不認真復習。教室里頓時陷入了緊張的氣氛里。此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裡也開始冒汗。裘人,93分還不錯,我心裡的大石頭落了下。當試卷發下後,我急忙在試卷上找錯誤。原自己在列方程式時把上面的數字寫倒了。我不由地在心裡說怎麼這么粗心大意。語文,科學試卷也發了下,語文考了95分,科學考了96分。
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太粗心。我曾經無數次向粗心宣戰,但每一次都以失敗而告終。時常鬧出笑話,我成為了同學們的笑柄。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做試卷的時候不認真。我做試卷的時候覺得時間很緊,就飛快的做起,不免字跡潦草。有的時候連自己也看不清自己寫的字。
我在以後的考試中一定要認真仔細,做題目時要看清之後在寫。以後,我要再接再厲,養成認真的好習慣,爭取得到更好的成績!

⑸ 求中考語文的題型分析

考點:詩歌鑒賞,考查詩歌鑒賞能力。
◆近三年題型及內容變化:
08年考查兩方面:一是「煉字」,對詩中重點字詞的表達效果的理解;二是體會詩句中表達的情感。09年依舊側重於「煉字」,考查詩人的情感與詞語的雙關意義。2010年,使用選擇題,要求選出「對上面這首詩理解和賞析有錯誤的一項」,知識點涉及:詩歌的思想感情、對詩中詞語的錘煉、表達技巧等。
◆該考點2011年中考可能出現的變化預測:
①題型在客觀題(選擇題)的基礎上,增加一道主觀題;②內容在一首課外詩詞的基礎上,增加一首課本上的古詩詞或古詩文中片段,進行比較閱讀;③內容表面是一首課外詩詞,問題設置時聯系書本中學過的古詩文,進行遷移閱讀;④為課外兩首古詩詞比較閱讀……
(例:2010年連雲港市中考卷7—8題;2009年揚州市中考卷第11題)
◆復習應對措施:加強詩歌鑒賞練習,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
詩歌賞析注重:①體味詩歌的遣詞,應從詩歌語言的准確性、生動性、形象性三方面來考慮用詞的精妙之處;②體味詩歌的意象(意境)。(所謂「意」,就是作者的主觀情思;所謂「象」「境」,就是詩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畫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細體味詩中的意象,藉助想像和聯想把握詩歌所抒寫的情懷);③體味詩歌所表現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④體味試題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點,把握試題的側重點;⑤要藉助注釋、提示、作家的生平經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業已形成的能力,仔細誦讀,品味所給的詩詞曲,找出答題的角度,在反復比較、辨析的基礎上,推斷所求的答案。
客觀題(選擇題)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張冠李戴。故意擴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說成整體,把特殊說成一般。把動態(景)說成靜態(景),反之亦然;②看是否隨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貶低。往往利用學生的思維定勢,把淺顯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奧莫測,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屬於詩歌的內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關內容,或故意拔高(貶低)詩歌內涵;③看是否以假亂真,魚目混珠。往往把正誤表述內容揉合在一起,並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斷的詞作結,如「不」「是」「都」;④看是否無中生有,橫生枝節備選項的表述結論,在詩中找不到佐證材料,找不到根據;⑤以偏概全,故意反說,將某句詩的特點說成是全詩的特點,將委婉含蓄說成直抒胸臆,把視覺說成聽覺。
主觀題(包括填空、簡答、品析等題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關鍵詞語上著手,如抓住詩句中的主體,把握動詞、色彩詞的含義和作用,去品味賞析作答;②從關鍵詩句(主旨句、情感句)上著手,分析概括,推斷作答的切入點;③從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和表達方式(白描、議論)著手,分析其含義,探究其作用;④從作品、作家的相關背景資料入手,准確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詩句的原意;⑤從詩歌所寫的具體內容入手,把握各類詩歌的思想內容(如送別詩、懷古詩、愛國詩、哲理詩、詠物詩等,應依據各自的類屬,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現的思想情感);⑥從作家的風格(豪放、婉約、沉鬱頓挫)和語言特徵(簡潔、含蓄、凝練)去領悟詩句的含義和表達的情感。

⑹ 中考語文總結與反思

從自身出發,認真分析,上樂沖刺貼吧里看看別人怎麼分析總結~

⑺ 中考語文以哪些題為重總分多少分

中考語文以文段閱讀為主。總分有120分和150分。以廣東省中考為例:基礎題24分,閱讀題46分,作文50分,附加題10分(名著閱讀——也是文段)

⑻ 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中的不足

1,英語和數學,提前准備預習。

2,可以買:北京教育出版社《基礎知識手冊》等基礎性強的教輔,只用一套。不必買一大堆,只求精簡實用。
3,可以提前上網看些歷年中考考試卷和中考考試說明大綱。提前進入應試狀態。做到心中有底。
三從一大——一切從難,一切從嚴,一切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

4,語文和英語的語法,要掌握。主謂賓定狀補,不定式,從句,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等語法主幹要深入骨髓。固定片語和常用短語一定要記住,生詞可以每天不定時反復記憶。
5,數學的公式中,除公理之外的定理,推論一定要自己推理出來。課後習題要快速正確完成。要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6,中考的題目源於教材,難於教材,百分七十以上是基礎題和中等題,教材是重中之重。
7,中學英語和數學是大多數實用性強難度大專業的重要基礎課,對以後選擇專業至關重要。是起到戰略核心作用的學科。
記住一句:萬變不如其宗,先整理好考試大綱,制定可行的目標,用田忌賽馬的方法對付考試,先吃肉再啃骨頭。平時可以多看一下巨鹿之戰或薩爾滸之戰,憑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這樣才可將注意力集中。

心靜不下來,一種方法:參考一下西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九戰九捷。俘殺四十萬秦軍。
武聖義絕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把考試當成一場戰爭來對待。
用氣勢帶替心浮氣燥。

閱讀全文

與一年語文中考試卷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