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語文版八年級上期末綜合測試試卷 語文版[中學學科網答案
八年級語文期末試題
第一部分 基礎整合(23分)
1、按下列要求默寫古詩文句(每小題2分,共8分,每錯、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
小題的分值為止。)
①寫出古詩或名著的上句或下句:綠樹村邊合, 。
,燕然未勒歸無計。
②《游山西村》中比喻在絕望之時又再一次看到希望的句子是: ,
。
③運用修辭,能使詩句靈動、表意雋永。「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________ 。」巧用比喻,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烽火連三月,_______________。」,運用誇張,表達了杜甫對家人的強烈思念;「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_______。」,運用擬人,使落花有情,表現了它無私奉獻的精神。
④江山代有人才出,________________。(趙翼《論詩》)
2、讀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4分)
晶瑩tī( )透 分mì( )唾液 qín( )住淚水 舉世zhŭ( )目
shùn( )息萬變 矜( )持 蒼穹( ) 安謐( ) 逶迤( )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大相徑庭( ) 劫後餘生( ) 超凡脫俗( ) 得天獨厚( )
4、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1分)
A、津津樂道 家喻戶曉 巧奪天工 鮮為人知
B、膾灸人口 稍縱既逝 按步就班 適得其返
C、舜息萬變 歷歷在目 鋒芒必露 失志不移
D、與日具增 見義思遷 嘆為觀止 查言觀色
5、在短語後面的括弧中寫出該短語的名稱。(2分)
認真學習( ) 寫文章( ) 嚇哭( ) 分析研究( )
6、語文綜合性學習。閱讀下面幾則材料,按要求答題。(5分)
材料一: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某軍區新兵訓練,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動,跑不遠,一累就虛脫。新兵一連進行站軍姿訓練,不到20分鍾,全連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暈倒。
材料二:下面是某省教育廳公布的該省學生體質狀況最新監測結果。(箭頭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監測項目 升降幅度 監測項目 升降幅度
身高 ↑ 肺活量 ↓
體重 ↑ 視力 ↓
胸圍 ↑ 男1000米,女子800米 ↓
材料三:據《南方日報》報道,為在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中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們到陽光下、到操場上、到大自然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成長為共和國的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的建設者,「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於2007年4月29日全面啟動,「廣東省千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也隨之啟動。
(1)從材料一、二中,你發現青少年體質狀況呈現出什麼特點?(1分)
答:
(2)「陽光體育運動」中「陽光」有哪兩層含義?(2分)
答:
(3)請為「陽光體育運動」擬一條宣傳標語。(不超過20字)(2分)
答: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
古詩文閱讀
(一)(17分)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7、選文的作者是: ,唐代的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分)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俶爾遠逝( ) 水尤清冽( ) 往來翕忽( ) 以其境過清( )
9、用「//」給下列句子標出朗讀停頓的節奏。(2分)
⑴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⑵皆若空游無所依。
10、用選文原文填空。(5分)
⑴取「小石潭」為名的緣由是: 。
⑵選文正面描寫小石潭潭水清澈的語句是: , 。
⑶文中第①段中的「 」說明了小石潭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
⑷運用動態描寫手法寫游魚的句子是: 。
⑸描寫小石潭環境優美的句子是: 。
11、選文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在表現這種情感時作者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2分)答:
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文:
⑵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譯文:
現代文閱讀
(二)(10分)
新華社莫斯科7月13日電(記者許基仁、劉廣、林榕)把所有的矜持都拋掉,讓熱淚 盡情地流淌。在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用平穩的語調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後,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貿易中心的中國人眼睛濕潤了。
北京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選定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投票中,第二輪就以過半數優勢贏得了奧運會主辦權。在這輪投票中,北京獲得了56票,多倫多為22票,巴黎為18票,伊斯坦布爾為9票。
13、這則消息報道的中心事件是: (2分)
14、選文開頭畫線的句子是這則消息的 ,其作用是: (2分)
15、這則消息多次列舉數據,列舉這些數據的作用是:
。(2分)
16、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表達效果。(2分)
①把所有的矜持都拋掉,讓熱淚盡情地流淌。
答:
②第二輪就以半數優勢贏得了奧運會主辦權。
答:
17、「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貿易中心的中國人眼睛濕潤了」——說說看,「眼睛濕潤」包含了哪些具體的心理因素。(2分)
答:
(三)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12分)
廖 廓
①法國牧師納德•蘭塞姆去世後,安葬在聖保羅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著他的手跡:「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一位智者在解讀蘭塞姆手跡時說:「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幾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他們的話,道出了反省之於人生的意義。
②在一些人的意識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實反省對於任何年齡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走過的路短,很容易出現失誤和差錯;後面的路長,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價值。
③反省首先是對自身所作所為進行的思考和總結。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諧之音、不練達之舉、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夠得到真切、深刻而細致的收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於面對自己、正視自己,而且要及時進行、反復進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過一些本該及時反省的事情,進而導致自己犯錯。
④反省也是對別人的經驗教訓的思考和總結。個人的經驗教訓雖然來得更直接更真
切,但其廣度和深度畢竟是有限的。要獲得更加廣博而深刻的經驗,還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礎上,善於從別人的經驗教訓中學習。成本最低的財富是把別人的教訓當作自己的教訓。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
⑤反省,主要是對挫折和失敗的思考和總結。鄧小平同志指出:「過去的成功是我們的財富,過去的錯誤也是我們的財富。」正確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聰慧,錯誤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經驗大多相似,失敗的原因卻千差萬別,從失敗的教訓中學到的東西,往往要比從成功的經驗中學到的多,而且更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關鍵在於要善於將反省後的認識付諸實踐。記得從學校畢業的時候,恩師給我的寄語是:「望你孜孜以求,繪就人生『前有碧綠、後有金黃』的美好畫卷。」現在看來,要使自己「碧綠的青春」得到「金黃的收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辛勤耕耘。善於反省,並將反省後的認識付諸新的耕耘,這樣才有可能使過去的失誤變成今後的成功,使過去的成功變成今後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嘗到金秋的瓊漿玉液,享受到大地賜予的豐收喜悅。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在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體。經驗證明,進步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於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變得深邃,臻於完善。我們希望年輕人善於從自己和他人的經驗教訓中學習,克服自身經驗的局限,進而從更廣闊、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經驗的營養,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長起來。
——(選自2008年5月《梅州日報》)
18、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分)
19、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20、作者認為年輕人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反省」?(3分)
答:
21、說說第④段畫線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有何作用。(3分)
答:
22、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適合用作本文論據的一項是( )(2分)
A、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B、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C、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D、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名著推薦閱讀
(四)(6分)
①整整的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錢!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來的計劃是買輛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車,現在只好按著一百塊錢說了。不能再等:萬一出點什麼事再丟失幾塊呢!恰巧有輛剛打好的車(定作而沒錢取貨的)跟他所期望的車差不甚多:本來值一百多,可是因為定錢放棄了,車鋪願意少要一點。祥子的臉通紅,手哆嗦著,拍出九十六塊錢來:「我要這輛車!」鋪主打算擠到個整數,說了不知多少話,把他的車拉出去又拉進來,支開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個動作都伴著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詞;最後還在鋼輪條上踢了兩腳,「聽聽聲兒吧,鈴鐺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車拉碎了,要是鋼條軟了一根,你拿回來,把它摔在我臉上!一百塊,少一分咱們吹!」祥子把錢又數了一遍:「我要這輛車,九十六!」鋪主知道是遇見了一個死心眼的人,看看錢,看看祥子,嘆了口氣:「交個朋友,車算你的了。保六個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給修理。保單,拿著!」
③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拉到個僻靜的地方,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越看越可愛,就是那不盡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諒了,因為已經是自己的車了。把車看得似乎暫時可以休息會兒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看著車把上的發亮的黃銅喇叭。他忽然想起來,今年是二十二歲。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從到城裡來,他沒過一次生日。好吧,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車的,好記,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麼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
④怎樣過這個「雙壽」呢?祥子有主意:頭一個買賣必須拉個穿得體面的人,絕對不能是個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門,其次是東安市場。拉到了,他應當在最好的飯攤上吃頓飯,如熱燒餅夾爆羊肉之類的東西。吃完,有好買賣呢,就再拉一兩個;沒有呢,就收車:這是生日!
23、祥子是________(作者)的長篇代表作《 》中的一個人物。(2分)
24、第③段劃線句中,「幾乎要哭出來」表現了祥子怎樣的復雜心情?(2分)
答:
25、祥子把買車的日子當作自己的生日,表明了什麼?(2分)
答:
第三部分 寫作實踐(50分)
26、請你按下列要求,任選一題作文。
題目:1、暢游 風景區 (如:「雁南飛」「長潭」「陰那山」……)
2、那一次,我很 (快樂、內疚、受啟發)
要求:①請先從括弧中選定一個詞語,填寫在橫線上,然後作文。
②以記敘、描寫為主,要現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③書寫應工整,字數不少於500個。
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代替。
第四部分 附加題(10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3小題。(5分)
邴原泣學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願:羨慕)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選自《初潭集》)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①童子苟有志( ) ②不求資也( )
2、翻譯下列句子。(2分)
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
譯:
3、文中劃橫線的句子,表現了這位書塾老師怎樣的精神?(1分)
答:
(二)賞析下面詩歌,完成4~7小題。(5分)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4、作者在詞前小序中介紹了 內容。(1分)
5、詞的上片描寫了 季節的景色,有 特點。(1分)
6、詞中由眼前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2分)
7、「休將白發唱黃雞」表達了詩人 的思想感情。(1分)
㈡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測試(a卷)
又抄不讓她覺察。因為她的個襲性就是那麼明朗活潑的,也有點粗心,根本不知道我其實已經有了分手的念頭。
我強迫她背單詞,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學英語,她說我覺得你好象對我沒那麼好了,我說沒有,讓你好好學習才是對你好,你不是要出去留學嗎?一直等到她考完GRE,我幫她發簡歷,發資料,寫申請,忙得比她自己還上心。她開始越來越猶豫,問你呢?你怎麼辦,我說我容易,我當過槍手替考都考得不錯,你怕什麼。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我不看她,因為我的眼睛會泄露真相。
㈢ 初二語文下冊期中試卷
深圳初二語文下冊期中考試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 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頷(hàn)首低眉
B. 禁錮(gù) 招徠(lái) 詰(jié)責 眾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門楣(méi) 即物起興(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廣袤(mào)無垠
2. 下列各組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 (2分)
A. 落弟 奧秘 相形見絀 翻來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製濫造 滄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躊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寫下列詩句(6分)
(1)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3)人生自古誰無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4)不畏浮雲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6)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___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 請將下面陸游《岳池農家》里的兩句詩寫在後面的空格內. (2分)
小姑畫得城中眉,一雙素手無人識。
5. 請你寫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鳥蟲魚的古詩詞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內。(2分)
6. 下面畫橫線的句子都是病句, 請任選2個修改. (4分)
從2003年5月21日開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圍內召開了聲勢浩大的義務教育執法檢查,②歷時大約整整6個月。依據有關義務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此次檢查的主要內容有七個方面,③即政府執行義務教育法律法規及履行義務教育職責,落實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的情況,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情況,義務教育普及情況,④中小學布局調整,增加辦學條件情況,教育違規收費情況,⑤教師隊伍建設與教師利益保障情況等。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愛心」為陳述對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與前後句子構成一組排比句。(2分)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陽光,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閱讀題(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段, 分別回答問題. (10分)
有一天,本級的學生會幹事到我寓里來了,要借我的講義看。我檢出來交給他們,卻只翻檢了一通,並沒有帶走。但他們一走,郵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開看時,第一句是:
「你改悔罷!」
……其次的話,大略是說上年解剖學試驗的題目,是藤野先生在講義上做了記號,我預先知道的,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末尾是匿名。
我這才回憶到前幾天的一件事。因為要開同級會,幹事便在黑板上寫廣告,末一句是「請全數到會勿漏為要」,而且在「漏」宇旁邊加了一個圈。我當時雖然覺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譏刺我了,猶言我得了教員漏泄出來的題目。
……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便去尋藤野先生,告訴他我將不學醫學,並且離開這仙台。
8.簡要概括上文所寫的主要的兩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樣理解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嗚呼,無法可想」的感慨,表現了「我」怎樣的思想認識?(2分)
答:
11.文中「我」經歷的事情和「棄醫從文」的選擇,對你有哪些啟示? (寫對兩點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題. (14分)
詩中有科學 (節選)
葉永烈
①俗話說:三句話不離本行,這話不假。
②記得一位電影導演讀唐詩,對杜牧的《山行》一詩進行分鏡頭:「遠上寒山石徑斜」是 (1) ,「白雲生處有人家」是 (2) ,「停車坐愛楓林晚」是 (3) ,而「霜葉紅於二月花」則是 (4) 。他還認為李白的名作《靜夜思》後兩句屬「主觀鏡頭」——「舉頭望明月」是仰視鏡頭,「低頭思故鄉」是俯視鏡頭。
③一位畫家讀古詩,則喜歡分析詩中的色彩,她以為「萬綠叢中一點紅」、「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強調了暖色調,而用冷色調為襯托。「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把鵝在水中那鮮明的色彩寫得多麼逼真,而蘇軾的「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則是一幅水墨國畫。
④我很喜歡李賀那首充滿幻想色彩的《夢天》。詩人做起南柯之夢,翩翩然在太空中遨遊,他「回頭下望塵寰處」,看到什麼景色呢?呵,「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原來,他看到中國九州就像九個煙點子似的,而大海彷彿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猶如宇航員在太空中所見到的那樣真切。然而,李賀生活在唐朝,終生未離開過地球,也從未聽說過什麼「宇宙航行」,況且他只活了二十七歲。我反復吟誦《夢天》,深深佩服這位青年詩人那豐富的科學想像力!
⑤我以為王之煥的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嚴格符合幾何定律的。確實,「望遠必須登高,登高方能望遠」。觀察點越高,可見范圍越大、越廣,即所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時候,人們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後來人們打仗首先搶占制高點,直到如今人們利用飛機、人造衛星那「高度優勢」進行偵察、勘查、攝影,其中的科學原理,豈不與王之煥的詩句屬於「同理」!
⑥辛棄疾在農村閑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詞中富有農業知識,《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聲」與「豐年」之間的有機聯系。青蛙俗稱「護谷蟲」,是一員捕蟲大將。蛙聲不息,除蟲去害,便使稻花飄香,五穀豐登。在《鷓鴣天》中,辛棄疾寫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這樣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經深知養蠶技藝,很善於掌握孵蠶、養蠶的季節。他在《菩薩蠻》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則是符合現代熱力學定律,說明任何物體都有自動降低自身能量的趨勢,即使是「青山」也無法遮住!
⑦杜甫在《贈衛八處士》一詩中,有一句並不引人注目的詩——「夜雨剪春韭」。我覺得,從這五個字中,可以考證出許多關於唐朝種植韭菜的知識:一、韭菜俗稱「懶人菜」。種一次,割多次。唐朝種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長,長了剪,而不是連根拔掉收下來;二、唐朝時已知春天的韭菜鮮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綿綿的夜間去剪,那時剪下的韭菜水靈靈的,可作佳餚。
⑧有趣的是,我還常發現,有的詩句從文學上講是難得的佳句,從科學上考證則不盡然。如李白《將進酒》一詩開頭兩句,曾為多少人所傳誦——「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其實,「奔流到海」變為水蒸氣後,還是「復回」了,依舊從「天上來」,落進黃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環不已。
⑨中國是詩的國度。多少年來,多少詩人「各領風騷數百年」,寫下多少長詩短句。然而,人們習慣地只從文學的角度審詩、選詩、注詩、評詩。其實,詩中也有科學,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用科學的眼光來審詩、選詩、注詩、評詩。
12. 請根據你對杜牧《山行》一詩的理解,將「特寫」、「全景」、「中景、「遠景」這幾個分鏡頭名詞分別正確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處。(4分)
13. 作者遣詞用句非常准確。比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點的詞語,你認為這兩個詞語能互換位置嗎?為什麼?(2分)
答:
14. 請在第⑤段橫線處填入杜甫詩中的兩句名句。(2分)
15. 請在第⑥段橫線處填入辛棄疾詞中的兩句名句。(2分)
16. 「我也讀古詩詞,不過,我常常從科學的角度品詩、評詩,分析詩中的科學。」一句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你認為應該放在哪兩個段落之間,才能使文章通暢?(2分)
答:
17. 不僅詩中有科學,成語中也有科學。如「迴光返照」,指太陽落下地平線時,由於光的反射,又有短時光亮,用來比喻事物滅亡前的短暫興旺,十分形象。請你也試舉一個這樣的成語,並作簡略說明。(2分)
答:
(三)文學名著名閱讀(3分)
18. 請你寫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對上述作品中哪一個方面感受最深刻? 為什麼? (2分)
答: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 然後完成2024題. (13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
A.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B.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C. 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D. 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
21. 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2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2分)
無從致書以觀 益慕聖賢之道
當余之從師也 孤常讀書, 自以為大有所益
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 故余雖愚, 卒獲有所聞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卒之為眾人,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23. 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請用簡短的話歸納出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內)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雲南大學的學生馬加爵在一次與同學玩牌的過程中,因與同學發生了糾紛,受到了同學的侮辱,便懷恨在心。在經過准備後,他殘忍地將4位同學殺害了。馬加爵殘忍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但反思這起悲劇事件,如果當初那幾位同學不對他進行侮辱,傷害他的自尊,又怎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尊重他人,就會在陰霾的天氣里給別人投灑一縷陽光,在乾渴的日子裡給別人帶來一絲雨露,在寒冷的季節里給別人送來一片溫暖,學會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請以「學會尊重」這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於600字。(5)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文中也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㈣ 核心考卷六年級語文(下冊)(人教版)第一單元測試卷(A卷)
我反正沒有啊
㈤ 八年級上冊語文版語文期末試題
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期末測試題
學校 班級 姓名
一、名句積累(10分)
1. 盪胸生曾雲, 。
2. 斯是陋室, 。
3. ,並怡然自樂。
4. 氣蒸雲夢澤, 。
5. 請寫出古詩詞中寫「秋」的名句(多寫一句加一分,最多加二分)
______________ (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基礎知識(10分)
1.下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
A.荻(dí)港 綏(suí jìng)靖 阻遏(è) 寒噤(jīn)
B.銳不可當(dāng) 颯颯(sà sà) 上竄下跳(cuàn) 仄歪(zè)
C.弔唁(yàn) 提防(dī) 瓦礫(lì) 悶熱(mèn)
D.箱篋(qiè) 詰問(jié) 蹣跚(pán shān) 簌簌(sù sù)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差使 賦閑 狼籍 頹唐
B.瑣屑 尷尬 煩燥 奔喪
C.愧作 取締 窒息 弔唁
D.業已 張皇失措 陰慘 悠閑
3.下列詩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稀。
B.東皋薄暮望,徒依欲何歸。
C.此地一為別,孤鵬萬里征。
D.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4.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
B.《陋室銘》選自《全唐文》,銘是一種文體。
C.《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
D.《核舟記》選自清代張潮寫的《虞初新志》。
5.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簌簌:紛紛落下的樣子。
B.綏靖:安撫,平定。
C.傴:彎腰曲背。
D.勾留:停留。
三、 文言讀文閱讀(30分)
(一)課內文言文
《桃花源記》(12分)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並解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義。(6分)
①絕境:______________②妻子:__________________③無論: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句子。(4分)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
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①」,左刻
「②,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1.寫出選文中①②處應填的詩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面句子(2分)
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對選文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第1段概括介紹了雕刻家王叔遠的精湛技藝,點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題。
B.雕刻品「核舟」的主題是「大蘇泛赤壁」。
C.「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紹核舟的體積的。
D.介紹王叔遠能用體積很小的原材料表現很廣的題材,目的是要說明雕刻家有
很高的技藝。
4.解釋加點的詞(2分)
①嘗貽余核舟一: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以徑寸之木: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文言文(10分)
吳起為魏將而攻中山,軍人有病疽者,吳起跪而自吮其膿,傷者之母泣。人 問曰;「將軍於若子如是,尚何為而泣?」對曰:「吳起吮其父之創而父死,今是子又將死也,吾是以泣。」
1.給下列加點詞語注音(4分)
①吳起為魏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子又將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病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吮其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①將軍於若子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對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下列句子(2分)
今是子又將死也,吾是以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可以看出吳起是怎樣的一個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