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練習冊答案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練習冊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23 22:04:08

① 語文配套練習冊八年級上冊人教版的參考答案

順便也給我一份

② 八年級下語文蘇科版練習冊答案

1七律長征

積累與運用

1.逶迤磅礴

2.(1)萬水千山只等閑(2)三軍過後盡開顏(3)

五嶺逶迤騰細浪(4)金沙水拍雲崖暖

3.⑴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4.⑴尋常,平常⑵歡悅

5.蜿蜒曲折的五嶺山脈在紅軍眼裡就像翻騰著的細小波浪,龐大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就像小小的泥丸在流動。

理解與鑒賞

  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不怕」

2.從山和水兩方面寫。如「騰」「走」這兩個動詞使山化靜為動,形象地突出了紅軍的壯舉,是紅軍精神的外顯。又如「暖」「寒」是一對反義詞,這兩個形容詞是詩人精心設計的情感穴位,「暖」溫馨喜悅,表現的是戰勝困難的歡快;「寒」冷峻嚴酷,傳遞的是九死一生後的回味。

3.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4.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豪情壯志以及濃郁的革命樂觀主義情懷。

拓展與提高

  1. 片段描寫要表現紅軍的豪邁和樂觀。

  2. 要發揚長征不怕苦不怕難,英勇樂觀的精神。要結合具體的學習來談怎樣發揚長征精神。

2*長征組歌兩首

積累與運用1.qiánchéngáizhān2.突出紅軍在橫斷山脈行軍的艱難。3.比喻,形象地寫出紅軍轉戰川黔邊境所遇到的嚴酷的自然環境。4.①逼:形象地展現了紅軍以凌厲之勢對昆明造成的威逼震懾之勢。②襲:生動地表現了紅軍出奇不意巧渡金沙江的情景。5.《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過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或「革命理想高於天」)。

理解與鑒賞1.有「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主要是從氣候寒冷、缺衣少糧這兩方面來寫的。2.因為紅軍「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3.如「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前三句寫景,視野廣闊,映襯了紅軍戰士頂天立地、不畏艱險的高大形象。又如「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它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既流露出作者對紅軍戰士的摯愛之情,又表現了紅軍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再如「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一句,對仗工整,寫景、記事、抒情相結合,表現了紅軍戰士的「鋼鐵漢」形象。4.不能。從詩題「過雪山草地」看,「雪山」在前,「草地」在後;從紅軍長征的行動看,也是先過雪山,後過草地。另外,如果顛倒了,也不能押韻。(說到一點理由即可)5.雪大、天寒、缺糧。憑官兵共同的堅定的理想信念。6.用擬人的修辭方法襯託了紅軍官兵蔑視困難,勇於克服困難的信念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拓展與提高提示:可圍繞理想、信念、戰勝困難等方面寫,也可從留給後世的影響來寫。

3老山界

積累與運用1.zhuìyèhānjuéchénglà2.(1)D(2)C3.C4.(1)崖(2)肌(3)身(4)冽

理解與鑒賞(一)1.第一次:寫火把是為了說明它的「之」字形形狀,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第二次:寫火把,展示了「奇觀」的細節,描寫細致、生動。2.如:只見火把排成「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3.如「橫著心躺下去」,這里的心理描寫寫出了紅軍戰士不怕困難的態度,襯託了紅軍戰士不怕苦的精神。4.C5.感寒視高聽靜

(二)1.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山勢的險峻,這樣寫能表現紅軍身處險境而能鎮靜自若的樂觀主義精神。2.DBCA3.C4.「搶」是一個中性詞,這里有「搶先」「爭先」的意思,並沒有互相爭奪之意,是為了說明吃飯的速度快。「搶」形象地表現了紅軍戰士為了完成爬山任務而抓緊時間吃飯的動人場面。5.本題是開放題,不設統一答案。可從不怕艱難險阻的頑強意志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即紅軍精神入手。

拓展與提高可以以課文內容為材料,但要口語化。語言要生動形象。

4草

積累與運用1.C2.尤-猶祥-詳青-清身-生3.依次選:②①①4.B5.一語雙關,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們繼承了當年紅軍長征的革命傳統,用這筆巨人的精神財富,創造更美的生活。

理解與鑒賞(一)1.周副主席詳細了解有毒野菜的情況。2.讓部隊掌握野菜的有關情況,以避免再次發生食用有毒野菜的事件。3.周副主席平易近人、關心戰士、考慮事情全面周到。4.從對表現任務形象、表現文章主題等方面談體會。5.「醫生,快去,去搶救那些中毒的戰士。擔架,把他抬上,用最快的速度去總部報告,讓總部趕快給部隊發通報,『不要食用有毒野菜,』注意,通報上,要畫上有毒野菜的圖形,加上詳細的說明,最好附上標本。」

(二)1.選文通過幾件炊事班的平凡而動人的事跡,提示了炊事員獻身革命的崇高精神。2.環境描寫是為了突出草地惡劣的天氣,行軍的艱難,從而突出人物不怕艱難的光輝形象。3.補充交待的情節使我們更全面清楚地了解了老錢的形象,為突出下面人物的精神作鋪墊。4.語言朴實無華,似乎在與人交談似的講述了炊事班的感人事跡。5.略

拓展與提高(1)禍兮,福之所倚(2)長大了,對事物的認識水平就會提高(3)吃苦不一定是壞事(4)吃苦能培養人的堅強意志。

5*《長征》節選

積累與運用1.mòyègōufènwǎngliàngqiànghèxià2.(1)突然;出乎意料。(2)形容悲慘的樣子。(3)形容吃驚。(4)堅決地;毫不猶豫地。3.能用這些詞,並表達流暢即可。4.略

理解與鑒賞1.痴痴地、沉吟片刻、毅然、艱難地、全力2.表現了紅軍官兵在生死抉擇關頭都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的崇高品質和巨大的人格力量。3.這是在特定情況下採取的特定行動,周團長的赴死,不是消極怯懦的迴避艱難,而是為他人著想,從大局出發,把生的希望讓給年輕戰士,以慘烈的壯舉來催喚人們勇往直前,鼓足走出草地的革命信心,其行為充滿了悲壯的人格魅力。(意近即可)

6*棗核

積累與運用1.qiāoyīnyānàotiáoyúnchèn2.「懸」改為「玄」「慘改為「殘」「急」改為「及」「茶」改為「荼」「焉」改為「嫣」「概」改為「慨」「爾」改為「而」「勵」改為「厲」「記」改為「計」3.(1)蹊蹺(2)殷切(3)嫣紅(4)留意(5)劈頭4.示例:我想戈壁灘,想塔克拉瑪干沙漠。只要一看到山,我就想天山。近來,我老是想建設兵團的那段生活。5.B

理解與鑒賞(一)1.藉以慰藉思鄉之情2.家鄉的溫暖3.鄉音無改鬢毛衰。4.花園布局具有家鄉的地方色彩。5.所想:(1)有地方特色的場所和建築:廠甸、隆福寺、胡同(2)家鄉的風俗習俗:過舊歷年(3)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棗樹;所做:(1)堆假山(2)種垂柳、養睡蓮、植棗樹6.點明題意,表達這位美籍華人對故土的思念,從而突出了中心思想。

(二)1.不管羞辱成敗,老家是惟一能接納你的地方。它是最初的搖籃,又是最終的歸宿,是掙脫又是牽掛,是被祝福又是被等待,是最能喚起愁緒,又最能平順心情的地方。2.略3.對於遊子來說,鄉音總是寄託著一種特殊的情懷,朋友剛從南方飛回,渴望聽到鄉音。4.依題意,語言通順,言之成理既可。

拓展與提高1.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2.要點:(1)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2)祖國欣欣向榮的局面對海外遊子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7最後一課

積累與運用1.法都德普法戰爭法國戰敗,被迫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2.「我」的見聞感受上學路上上課下課小弗郎士3.挾詫哽懊4.hǎoyèqǐdǎochéngó5.(1)擬人(2)比喻(3)反復6.(1)小弗郎士(2)心理描寫(3)對敵人禁學法語卑劣行為的諷刺、輕蔑、憎恨和反抗,表現了對祖國語言的熱愛。7.⑴環境描寫,寫出了產生《最後一課》的時代背景,也寫出了小弗郎士的幼稚。⑵心理描寫,不僅表示了小弗郎士要回答好老師提問的決心,同時也反映出他要學好祖國語言的決心。⑶細節描寫。刻畫出孩子們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作用意近即可)8.用上四個詞語,語意連貫,語言通順即可。

理解與鑒賞(一)1.高潮和結局2.鍾聲、號聲宣告著最後一課的結束,從此將和祖國語言告別。3.語言、動作4.表現小弗郎士對韓麥爾先生的無比崇敬。5.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心和對祖國必勝的信念。6.不好,此時的韓麥爾先生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之中,他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了。這表現了韓麥爾先生對法國的感情之深,他永遠都不會忘記、放棄自己熱愛的祖國。7.(1)B(2)C

(二)1.「監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語」2.「恨不得」「一下子」寫出了韓麥爾先生的急切心情,更能突出他對敵人的憎恨和對祖國的熱愛。3.人們對和平的渴望和追求是無法強迫和壓制的,包含了「我」對敵人的嘲諷和憎恨。4.表現了孩子們的認真,專心,從而突出了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拓展與提高表贊同或反對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8始終眷戀著祖國

積累與運用1.A2.遨薦斃眷誕簽3.A

理解與鑒賞1.因為錢學森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美國空軍的戰鬥力。2.不能。因為原文是按照錢學森在這兩個科學領域的作用和地位由輕到重排列的。3.②①4.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呆了20年。這20年間,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擁有豐厚的待遇。5.襯托錢學森對祖國的眷戀。

拓展與提高語句通順,要表達出急切盼望回到祖國懷抱為國效力,希望得到幫助的願望。

9古詩四首

積累與運用1.xùbólánliáohuáng2.(1)B(2)C(3)C(4)C3.(1)躺著不動(2)還想著(3)夜深(4)泛指兵器(5)指史冊4.D5.(1)恨別鳥驚心(2)山河破碎風飄絮(3)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5)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理解與鑒賞1.唐杜甫2.戰爭3.殘破凄涼4.因為詩人感時傷懷,加之思鄉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無心觀賞,反而會對花濺淚,即便聽到悅耳的鳥鳴聲,也無意傾聽,反而會因鳥鳴而驚心。5.⑴辛苦遭逢⑵風飄絮雨打萍6.表達了作者生前無愧,死後無憾,光明磊落,浩氣長存的偉大的民族節操;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忠心為國的一片丹心。(意思對即可)7.只知享樂,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全詩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8.運用互文的修辭方法將煙、水、月、沙四種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點出迷茫凄冷的氣氛。9.凄涼愛國(意思相近即可)10.寫出了詩人日夜渴望收復失地、萬里從戎、以身報國的心願。

拓展與提高示例:「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游《示兒》)「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破陣子》)「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10晏子使楚

積累與運用1.hānyìzhǐyéfùhé2.(1)古義:指近侍;今義:左和右兩方面。(2)古義:它的果實;今義: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承上文含轉折)。(3)古義:辱;今義:疾病。3.A4.(1)見(2)莫非(3)開玩笑(4)善於辭令,很會說話(5)本來5.⑴勞動力;出使;讓⑵用;認為⑶是;成為6.⑴今天將要來楚國,我想侮辱他,用什麼辦法呢?⑵齊國人本來喜歡偷盜嗎?⑶莫非楚地的水土讓老百姓喜歡偷盜嗎?

理解與鑒賞1.齊楚不盜之民盜賊2.楚王狂妄愚蠢;晏子機智靈活。楚王興師動眾,卻顯得心勞舌拙,不堪一擊;晏子單槍匹馬,卻具有千鈞之力,所向無敵。(意近即可)3.欲掩飾尷尬局面4.敘述晏子出使楚國,用辭令戰勝楚王,維護了國家尊嚴,表現了他外交上的機智。5.成理成文即可。

拓展與提高成理成文即可。

11背影

積累與運用1.chāipōshìzhù藉簌簌頹蹣跚2.禁已籟藉咐付3.(1)A(2)B4.D5.D

理解與鑒賞(一)1.D2.三次突出「布」字,呼應了前文所述的家境慘淡,襯托父親買橘的感人舉動,從而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3.「攀」「縮」「傾」;寫出了父親爬月台的整個動態過程,表現了父親爬上月台的艱難,難中見深情,表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4.「心裡很輕松似的」是因為父親越是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心裡越是感到踏實和滿足。其實不輕松,父親裝出輕松的樣子,是怕兒子感到心裡難過,因此這種輕松的心情正是一種愛心。5.「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是告別,惦念兒子旅途的平安;「回頭」是依依不捨;「進去吧,里邊沒人」是細心的關照。「望」字,飽含深情,有感激父愛之情,有依依不捨之情,還有悔恨、自責之情。兩句話,表現了父子深情。6.第一次流淚,這是被父親的愛所感動,是感動的淚;第二次流淚,是因父親「背影」的消逝,是惜別的淚。

(二)1.按提示,說出一點即可。2.如:父母為了子女可以獻出一切。或這樣嬌慣子女可真的可憐。3.寫一個細節。適當作點描寫。4.語言通順,言之成理即可。5.沒有統一答案。語言通順,言之成理即可。

拓展與提高要求扣住「愛」,語言簡潔流暢即可。

12*甜甜的泥土

積累與運用1.D2.B3.(1)寫出了放學後走出校門的學生逐漸稀少,直到沒有的過程,表現了「她」找不到兒子的失落與無奈。(2)表示她見不到兒子非常難過和失望的心情。(3)表示她內心不知如何回答的惶恐心情。

理解與鑒賞1.因為這一天他吃到了奶糖,感受到母親的關愛,內心非常甜蜜。2.一要做家務;二要趕去挖他的奶糖。3.「照例」一詞表明他天天要承擔這些繁重的家務勞動。4.那甜甜的泥土,寄託著「過去的媽媽」對兒子王小亮的至愛親情,滋潤了小亮傷痛的心田;那甜絲絲的泥土,不僅飽含著「過去的媽媽」的母愛,也包含著學校老師、傳達室老頭對小亮的愛,讓這些父母離異後的孩子也產生生活的渴望和動力;人間的至親至愛猶如寬廣厚實的大地,無所不在,無處不有。5.略。6.說明小亮嚮往美好生活。

拓展與提高要有具體的場景描寫,描寫要符合人物特點。

13人琴俱亡

積累與運用1.yóudǔsàngyúsāngxiánzhìtòngzúliǎo2.(1)俱,副詞,表范圍,都;篤,(病)重;而,表承接,不譯。(2)何以,即「以何」,為什麼;都,總,竟。(3)語,動詞,說話。了,完全。(4)索,要;奔喪,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參加喪事活動。(5)素,向來,一向;琴,動詞,彈琴;徑,直往;既,已經。(6)慟,痛哭,極度悲哀;良,很;亦,副詞,也。

理解與鑒賞1.弦「不調」的因素:子敬病了很長時間,琴放置久了;二是子猷睹物思人,悲傷過度,不能調琴。(還可以有別的說法,言之成理即可)這「不調」既是實寫,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涼。2.因為生病和悲痛3.自知自己不久於人世,到那時就將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見了。對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準備,因為「王子猷、子敬俱病篤」4.「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表現了對弟弟的關心和痛失弟弟的悲傷。5.索、徑、擲6.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為他自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到那時又將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見了。但後來發現琴因主人亡而音調不調了,琴隨人亡了,睹物思人,觸景生情,內心的悲痛無法排解,所以才「擲琴」並「慟絕良久」。7.「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雲:『子敬子敬,人琴俱亡」8.略

拓展與提高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諺語:「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難之中兄弟真」「千金難買兄弟情」

14我的母親

積累與運用1.zhāpiēnièjiùgōngchōngwěizhǎn2.C3.(1)記敘(2)議論(3)描寫

理解與鑒賞1.哭泣後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發出的抽泣聲。淚流入口,哭不出聲,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開發泄。2.列舉全部罪惡或錯誤並做出相應的處理父親對兒子學習上要求的嚴格和態度的嚴厲。3.「我」十歲那年年底的一天夜裡「我」家裡。4.C5.母親飲泣吞聲,是因兒子挨打而痛苦;勉強硬著頭皮說「打得好」,是希望兒子上進。這種思想感情和理智沖突而形成的矛盾言行,表現出母親關心教育兒子的復雜感情。對母親的這種態度和做法,「我」是「感念著」的。6.無限憐惜和疼愛

拓展與提高扣緊主題,語言表達簡潔流暢即可。

③ 八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練習冊答案 第六單元

26課 小石潭記
一1冽 綴 澈 2(1)向西,往西。(2)以……為樂(3)在空中(4)像北斗星一樣。像蛇一樣(5)像狗的牙齒一樣。(6)格外。3(1)清澈。 凄清,冷清。(2)以……為樂。歡樂。(3)大約。可以(4)游動。遊玩。4略。5略。
二(一)6說明小石潭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同時也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7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突出了潭水的清澄。8用魚的活躍之態,襯託人的快樂。9溪身曲折、蜿蜒,岸勢參差不齊。
10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二)
11 (1)邊際。(2)城上如齒狀的矮牆。(3)俯(4)小竹子。
12(1)更顯得形狀奇特質地堅硬,那些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參差。(2)(上天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用這佳勝景色來安慰那些被貶逐在此地的賢人的。
13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
14以佳勝之地被埋沒比喻自己徒有經邦濟世之才卻橫遭斥逐,蟄居蠻荒,英雄無用武之地。抒發了作者凄苦、憂傷、憤懣不平的感情。
27課 岳陽樓記
一、
1A
2(1)降職或遠調。(2)勝景,好景色。(3)雖然如此,那麼。(4)邊際。(5)日光。(6)放晴。(7)迫近。(8)日光。
3(1)「具」通「俱」 全,皆(2)「屬」通「囑」 囑咐
4(1)順利。 通向。(2)有時。或許,也許。 (3)怎麼,哪。什麼。 (4)看。景象。 5略6略7(1)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2)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3)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二(一)
8唐賢今人詩賦。
9暗指岳陽樓,站在岳陽樓上觀巴陵最好的景色——洞庭湖全景。
10用擬人寫法把洞庭湖這一無生命之物寫得極具生命之感,活靈活現地表現了「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氣勢。
11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二)
12寫飛泉亭優雅的環境和觀賞瀑布的閑適情
13(1)當時建造這個亭子的人大概是個仙人吧。 (2)沒想到觀賞瀑布的快樂,竟到了這種境界。
14 (1)萬籟俱寂(2)好逸惡勞(3)以逸待勞(4)偃旗息鼓
15飛泉亭之功,是為遊人提供了一個觀瀑的好場所。這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寫人的活動和感受,最能體現這一主旨,所以須詳寫。
16第1段用虛寫,通過想像中的觀瀑活動,表現飛泉亭之功;第2段用實寫,通過切身體驗,盛贊飛泉亭之功。
17(1)言之成理即可。 (2)「一尺來長」的「詩集」實在費解,這里理解為「一尺來厚」較恰當。 (3)無統一答案,可各抒己見。此聯內容尚合文意,但文字上可推敲處甚多。如上聯有看有聽,下聯只有聽,等等。
28課 醉翁亭記
一、
1chú hè láng fēi míng huì sù yì tuí
2略
3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觥籌交錯、絡繹不絕、風霜高潔。
4.(1)表示遞進關系,「而且」。 (2)表示承接關系,可不譯。 (3)表示修飾關系,可不譯。
(4)表示並列關系,可不譯。 (5)表示轉折關系,「卻」。
5略
6略
7略
二(一)
8做事的意圖本不在此,而另有所圖。
9(1)因為他們在太守的治理下生活得安定快樂,衣食無憂。 (2)在被貶後能勵精圖治,治理有方,使百姓安定、富足、快樂,而太守飲宴時不事鋪張,不講排場,是一個與民同樂的好官。
10樂在山水之美,樂在百姓的安定快樂。
11「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是為了寫「樂」。作者因山水美、因百姓安定快樂而樂,因樂而醉。
12略
(二)
13(1)跟從,隨從。 (2)第二年。 (3)下
14(1)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 (2)憂愁的人因此歡樂,生病的人因此痊癒,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15關心人民疾苦與民同樂。
16駢散結合,句式整齊而有變化,並在句末用 「也」字,富有節奏感和回環美。
29課 滿井游記

1膏 墮 巒 鬟 曝 倩
2 yān zhāo cù xié huì léi jiǎn xiā
3(1)還。(2)就。(3)起。(4)才。 初,始。 (5)美好。 擦。
4略
5略
6(1)比喻(2)比喻(3)排比(4)擬人、借代
7(1)A (2)D (3)B (4)C
二(一)
8以「出不得」,引起人們對出遊的關注。
9「始」字使時間更加鮮明,「乍」字則表現出了水波開始發出亮光的景色。體現了早春獨有的景色特點。
10(1)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2)若脫籠之鵠。(3)麥田淺鬣寸許。
11例如:「山巒為晴雪所洗……」一句,作者抓住了初春天氣酷寒之後鳥獸們動作神態的特寫鏡頭:林中鳥、水中魚,都到淺灘或水面享受春天溫暖的陽光。
12略
(二)
13天上沒有一點雲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晝。
14(1)適合。(2)此、這。
15沙之色正黃,與月相奪;水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
16八月之望
17略
30課 詩五首

1(1)《陶淵明集》 陶淵明 《桃花源記》 (2)《李太白全集》李白太白 青蓮居士 唐 (3)杜甫 子美 唐 現實 (4)岑參 唐 邊塞 (5)龔自珍璱人 定庵 思想 文學 啟蒙
2 (1)這樣。(2)古代盛酒的器具。(3)渡。(4)相伴。(5)筷子。(6)水邊低地。(7)哪裡。(8)掛。(9)沙漠。(10)拉開。(11)遮蓋,掩護。(12)落花。(13)漸近。(14)縱橫交錯的樣子。(15)高聳的樣子。
3B
4A
5(1)一(4)略 (5)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6)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雲慘淡萬里凝 (7)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8)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9)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二(一)6指代「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7表達了詩人悠然閑適、以勞動為樂的情感。
(二)8~11略
(三)12(1)不要聽到琴聲和歌聲就觸動遠謫的愁思,青山和明月都在陪伴著我們啊。(2)你們這些「輕薄為文」的人,身體和名聲將一起泯滅,優秀的詩歌將如奔流的江河萬古。13王昌齡雖被貶到龍標,但他照樣悠然自得地生活,這種態度既表達了他的豁達樂觀,也流露出他對朝廷的不滿。 14杜甫反對那些對文化遺產肆意歪曲否定的作法,並暗示自己的詩歌創作也將追隨王楊盧駱,力求為後世留下佳作。

第六單元綜合練習題
一.1、D 2、B 3、先天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4、C 5、A
二、6、B 7、負:背 陳:擺開 觥 :酒杯 蔌:菜蔬
8.翻譯(1)至於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2)遊人只知道跟著太守一同遊玩很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遊客們的快樂為快樂
9;為下文寫太守樂作鋪墊,反映歐陽修治理有方,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
10寫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思想。11. D
12. B

13 (1)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2)瀑布在青色的石壁間飛瀉,震撼著山谷。 14(1)平(或:綠)
(2)清
(3)偉(或:疾)

15(1)思鄉之情
(2)而猶不忍去

④ 配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配套練習冊參考答案

26課 小石潭記 一1冽 綴 澈 2(1)向西,往西。(2)以……為樂(3)在空中(4)像北斗星一樣。像蛇一樣(5)像狗的牙齒一樣。(6)格外。3(1)清澈。 凄清,冷清。(2)以……為樂。歡樂。(3)大約。可以(4)游動。遊玩。4略。5略。 二(一)6說明小石潭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同時也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7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突出了潭水的清澄。8用魚的活躍之態,襯託人的快樂。9溪身曲折、蜿蜒,岸勢參差不齊。 10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二) 11 (1)邊際。(2)城上如齒狀的矮牆。(3)俯(4)小竹子。 12(1)更顯得形狀奇特質地堅硬,那些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參差。(2)(上天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用這佳勝景色來安慰那些被貶逐在此地的賢人的。 13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 14以佳勝之地被埋沒比喻自己徒有經邦濟世之才卻橫遭斥逐,蟄居蠻荒,英雄無用武之地。抒發了作者凄苦、憂傷、憤懣不平的感情。 27課 岳陽樓記 一、 1A 2(1)降職或遠調。(2)勝景,好景色。(3)雖然如此,那麼。(4)邊際。(5)日光。(6)放晴。(7)迫近。(8)日光。 3(1)「具」通「俱」 全,皆(2)「屬」通「囑」 囑咐 4(1)順利。 通向。(2)有時。或許,也許。 (3)怎麼,哪。什麼。 (4)看。景象。 5略6略7(1)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2)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3)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二(一) 8唐賢今人詩賦。 9暗指岳陽樓,站在岳陽樓上觀巴陵最好的景色——洞庭湖全景。 10用擬人寫法把洞庭湖這一無生命之物寫得極具生命之感,活靈活現地表現了「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氣勢。 11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二) 12寫飛泉亭優雅的環境和觀賞瀑布的閑適情 13(1)當時建造這個亭子的人大概是個仙人吧。 (2)沒想到觀賞瀑布的快樂,竟到了這種境界。 14 (1)萬籟俱寂(2)好逸惡勞(3)以逸待勞(4)偃旗息鼓 15飛泉亭之功,是為遊人提供了一個觀瀑的好場所。這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寫人的活動和感受,最能體現這一主旨,所以須詳寫。 16第1段用虛寫,通過想像中的觀瀑活動,表現飛泉亭之功;第2段用實寫,通過切身體驗,盛贊飛泉亭之功。 17(1)言之成理即可。 (2)「一尺來長」的「詩集」實在費解,這里理解為「一尺來厚」較恰當。 (3)無統一答案,可各抒己見。此聯內容尚合文意,但文字上可推敲處甚多。如上聯有看有聽,下聯只有聽,等等。 28課 醉翁亭記 一、 1chú hè láng fēi míng huì sù yì tuí 2略 3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觥籌交錯、絡繹不絕、風霜高潔。 4.(1)表示遞進關系,「而且」。 (2)表示承接關系,可不譯。 (3)表示修飾關系,可不譯。 (4)表示並列關系,可不譯。 (5)表示轉折關系,「卻」。 5略 6略 7略 二(一) 8做事的意圖本不在此,而另有所圖。 9(1)因為他們在太守的治理下生活得安定快樂,衣食無憂。 (2)在被貶後能勵精圖治,治理有方,使百姓安定、富足、快樂,而太守飲宴時不事鋪張,不講排場,是一個與民同樂的好官。 10樂在山水之美,樂在百姓的安定快樂。 11「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是為了寫「樂」。作者因山水美、因百姓安定快樂而樂,因樂而醉。 12略 (二) 13(1)跟從,隨從。 (2)第二年。 (3)下 14(1)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 (2)憂愁的人因此歡樂,生病的人因此痊癒,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15關心人民疾苦與民同樂。 16駢散結合,句式整齊而有變化,並在句末用 「也」字,富有節奏感和回環美。 29課 滿井游記 一 1膏 墮 巒 鬟 曝 倩 2 yān zhāo cù xié huì léi jiǎn xiā 3(1)還。(2)就。(3)起。(4)才。 初,始。 (5)美好。 擦。 4略 5略 6(1)比喻(2)比喻(3)排比(4)擬人、借代 7(1)A (2)D (3)B (4)C 二(一) 8以「出不得」,引起人們對出遊的關注。 9「始」字使時間更加鮮明,「乍」字則表現出了水波開始發出亮光的景色。體現了早春獨有的景色特點。 10(1)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2)若脫籠之鵠。(3)麥田淺鬣寸許。 11例如:「山巒為晴雪所洗……」一句,作者抓住了初春天氣酷寒之後鳥獸們動作神態的特寫鏡頭:林中鳥、水中魚,都到淺灘或水面享受春天溫暖的陽光。 12略 (二) 13天上沒有一點雲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晝。 14(1)適合。(2)此、這。 15沙之色正黃,與月相奪;水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 16八月之望 17略 30課 詩五首 一 1(1)《陶淵明集》 陶淵明 《桃花源記》 (2)《李太白全集》李白太白 青蓮居士 唐 (3)杜甫 子美 唐 現實 (4)岑參 唐 邊塞 (5)龔自珍璱人 定庵 思想 文學 啟蒙 2 (1)這樣。(2)古代盛酒的器具。(3)渡。(4)相伴。(5)筷子。(6)水邊低地。(7)哪裡。(8)掛。(9)沙漠。(10)拉開。(11)遮蓋,掩護。(12)落花。(13)漸近。(14)縱橫交錯的樣子。(15)高聳的樣子。 3B 4A 5(1)一(4)略 (5)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6)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雲慘淡萬里凝 (7)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8)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9)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二(一)6指代「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7表達了詩人悠然閑適、以勞動為樂的情感。 (二)8~11略 (三)12(1)不要聽到琴聲和歌聲就觸動遠謫的愁思,青山和明月都在陪伴著我們啊。(2)你們這些「輕薄為文」的人,身體和名聲將一起泯滅,優秀的詩歌將如奔流的江河萬古。13王昌齡雖被貶到龍標,但他照樣悠然自得地生活,這種態度既表達了他的豁達樂觀,也流露出他對朝廷的不滿。 14杜甫反對那些對文化遺產肆意歪曲否定的作法,並暗示自己的詩歌創作也將追隨王楊盧駱,力求為後世留下佳作。

⑤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配套練習冊題和答案

1 4.「不含」兩個字用在表明地點的句子內,語義明確,不產生歧義。
5.中路軍發起進攻的時間最早,首先突破敵軍防線,24小時內全部渡過長江。
6.師截然不同的做法比較,啟發教育者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學會捕捉和感受兒童細膩的感情,珍惜兒童所保有的「真、善、美」。(答對兩個要點即可)
3.純真、善良、孝順、懂得感恩,富有愛心。
4.含義:錯誤是真實的,做法是樸素而美好的,通過這個「錯誤」所折射出得毛毛的純真與愛心是美好的。作用:體現反常思維,使文章題目顯得新穎獨特,更能引起讀者閱讀與探究的興趣。
5.點評見解獨到、深刻,表達通順即可。 6.敘述要通順,情感有表現力,思想要健康。
11《中國石拱橋》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1.(1)B (2)A (3)B (4) A(5) B (6)A2. B3.略4.(1)B B A (2)A A B (3)B (4)B5.(1)事物 趙州橋 盧溝橋特點及光輝成就(2)一般特殊概括具體整體局部時間6.A二、(一)1.因為趙州橋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也是建成後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老的石橋。2.示例:如第四個特點。因為一座橋的建造,追求技術上的高超不足為奇,更難能可貴的是具有藝術價值,這兩方面就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1)「左右」是估計的時間,並不確切,如果去掉就成為確切的了,不符合實際情況。(2)如果去掉「完全」「更是」,程度上減弱,沒有了強調之意。4.構造的奇特形式優美5.說明古代勞動人民對技術人才的尊重(二)1.略2.跨度大,橋拱低。3.是為說明趙州橋面坡度平緩,車馬和行人上上下下非常省勁。4.不可以,因為「在當時」是表示時間的副詞,如果去掉了,就會讓人產生疑問:是過去,還是現在?表意就不準確了。5.突出三方面特徵「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語言簡明而富有感染力。12《橋之美》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1.(1)chāi 摧(2)xiān 銷 (3)頤 (4)dào2.詢——尋 雀——鵲型——形 啟——起
3.(1)停在腳步。(2)支配,操縱。4.(1)打比方 (2)列數字 (3)引用,作詮釋(4)摹狀貌 二、(一)1.矛盾的發展促成戲劇的高潮,形象的重疊和交錯構成豐富的畫面,橋往往擔任了聯系形象的重疊及交錯的角色,所以繪畫和攝影作品中經常會碰見橋。2.是險峻的環境孕育了橋之生命,是山岩、樹叢及急流的多種多樣的線的襯托,才使索橋獲得了具有獨特生命力的線的效果。3.想尋找與橋身的直線相襯托、呼應、引申的點、線、面。4.多描寫性語言、形象、生動。《中國石拱橋》的語言平實、准確。5.略 (二)1.活字印刷是印刷史上劃時代的改革。2.質量差,效率低,耗時長,占房多,難改錯。3.和泥,刻字,定型,排字,製版,印刷。 4.作比較。 5.開辟新時代,形容意義重大。13《蘇州園林》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1.軒榭沼鏤薔薇嶙峋鑒壑嶂酌2.(1)別出心裁(2)別具匠心(3)因地制宜3.(1)盡管花牆和廊子作為一個隔界把景緻分成幾個部分,但好像並沒有真的把景緻分開。(2)鑒別,欣賞。4.(1)完美容許 敗筆 (2)盡量 簡朴 (3)即使 也 (4)如果 就(5)圖案 美術 美術5.BDAC6.(1)作比較 (2)舉例子(3)打比方7.蘇州園林 總分 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副完美的圖畫 亭台軒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樹木的映襯遠景近景的層次 角落的布置 門窗的雕琢油漆的調配二、(一)1.不矛盾。「不同」指的是建築的實際情況;「共同點」指的是設計指導思想。2.不可以。「絕大部分」表明是多數而不是全部,因為我國的建築也不是對稱的。3.作比較,主要說明的是蘇州園林的建築布局。4.比喻。作用在於說明蘇州園林像美術畫,具有圖畫美。(二)1.(1)晉祠的位置。(2)晉祠建造的時間和緣由。(3)「晉」的由來。
2.周柏隋槐介紹的簡略,後「二絕」介紹的詳細。3.古老4.說明難老泉的由來,增加了趣味性。
14《故宮博物院》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1.luán pán kuò 矗 鰲 湛 穆磐 2. A3.(1)深藍 (2)專供皇帝走的路 (3)差別很大4.(1)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2)宏達壯麗 精美 統一(3)色彩鮮明雄偉壯麗5.(1)精巧細致 (2)靈活敏捷 (3)光輝燦爛 (4)光輝的業績6. A7. C二、(一)1.氣勢雄偉,色彩壯麗。
2.列數字。從高度和面積介紹太和殿的情況,體現了太和殿的雄偉壯麗的特點。
3.第1段寫太和殿懂得外形;第2段寫太和殿的陳設和雕飾。空間順序,即由外到內。4.正中、背後、兩旁、殿頂、中央藻井。是文章說明的條理更加清晰。5.是因為封建時代的統治者宣揚皇帝是龍的化身、真龍天子,皇帝的涉及自然以龍的圖騰為主。(二)1.(1)páng bó (2)bìng (3)zhàn (4)mì2.(1)形容氣勢雄偉。(2)比喻事物迅速發展,聲勢浩大。(3)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樣。
(4)常指文學藝術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創造性的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3.規模宏大,布局嚴密和諧,建築精美,外觀壯麗。4.故宮突出封建帝王的皇權地位;凡爾賽宮講究藝術魅力和欣賞價值。5.如列數字,凡爾賽宮建於路易十四時代,1661年動土,1689年竣工,至今約298年的歷史。摹狀貌:站在正宮前極目遠眺,玉帶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點點,兩側大樹參天,鬱郁蔥蔥,綠陰中女神鵰塑亭亭而立。6.如:美國的白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俄羅斯的聖彼得堡的冬宮。 15《說「屏」》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1.C2. A3.(1)美好的春光。 (2)恰當,恰如其分。 (3)無益的耗費勞力。 (4)感受4.(1)納涼銷魂(2)似隔非隔微妙 (3)擅長關鍵(4)超越徒勞
二、(一)1.緣於小時候母親的熏陶,緣於古典詩詞對屏風的抒寫,緣於屏本身的神秘。2.似隔非隔,在空間中起著神秘作用。3.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4.(1)分隔;(2)藝術點綴;(3)擋風。5.因為製作者和使用者只是把它當活動門板來用,並沒有認識到平在建築美中的作用。
(二)1.B2.指紋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正因為指紋的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們的興趣。3.ABCDEF4.C5.指紋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指紋《第三單元綜合練習》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積累運用1.(1)xián (2)zhǎng (3)chèn (4)xiào (5)wěn (6)xiān (7)dào (8)zhī (9)xuān (10)lòu (11)yán (12)zhuó (13)fāng(14)liú (15)cháo (16)cāng
2.A.輪——倫 B.簽——鑒 C.樓——鏤 D.治——制
3.(1)交頭接耳 傾聽水聲 惟妙惟肖(2)盤曲嶙峋的枝幹無限的繁榮和歡悅
(3)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點綴其間(4)構成及聯系之關鍵作用的形象
(5)似隔非隔 在空間中起著神秘作用4.褒義詞:巧妙絕倫、巧奪天工、能工巧匠。
貶義詞:花言巧語、巧立名目、弄巧成拙、巧取豪奪、投機取巧。5.(1)圖案 美術(2)鑒賞 (3)堅固(4)精美二、閱讀鑒賞(一) 1.本文介紹了窗的哪些功能?
遠古時代的門有窗的作用,可出入;給房間以陽光、空氣、清風和視眼;具有審美功能,最能表現中國傳統建之美;在園林中主要通過漏窗和空窗來體現其「借景」功能。
2.請對第3段中畫線句子的語言特點作具體分析。
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或:比喻、擬人的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窗「具有審美功能,最能體現中國傳統建築之美」的特徵。
3.第4段中使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請寫出一種,結合具體句子說明其作用。
(1)分類別。例:把「窗在園林中的妙用」分為「漏窗」和「空窗」兩種分別加以說明、條理清楚。(2)引用。例:引用李漁的話,突出空窗的「妙用」,既增強了說服力,也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4.作者說「窗的藝術性在中國園林中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請以「漏窗」或「空窗」為例簡要說明。示例:(1)漏窗:框中構圖,形式多樣,千變萬化。圖案內容多位花鳥、山水或幾何圖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內窗外雙向「借景」,極盡「漏」之能事。(2)空窗:有方形、長方形、圓形、六角形、扇形、葫蘆形等多種形式,在大面積白粉牆的襯托下顯得十分典雅優美;在組景中起鏡框作用,窗的後面多置石峰、植竹叢、芭蕉之類,形成一幅幅小品圖畫。5.第5段中,加點詞「生命窗」指什麼? 「生命窗」指的是:(1)設計活潑、造型豐富、流露出真性情的窗;(2)具有審美功能而不只是實用功能的窗;(3)會說話的、有表情的、能流露出人情味的窗;(4)有詩意的窗。
(二) 奧運飛人的追風戰靴
1.本文以「奧運飛人的追風戰靴」為標題,有什麼作用?點出說明對象,點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利用高科技結合人體運動力學原理研究出來的跑鞋有哪些特點?材料特殊、重量輕、避震效果好、附著力強、有回輸功能。
3.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一種說明方法?請結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舉例子。以劉易斯、瑪麗安*瓊斯和劉翔的跑鞋為例,具體說明高科技跑鞋的特點和作用。
4.結合上文說說高科技對運動員有什麼幫助。示例:高科技能夠幫助運動員賽出好成績。
16《大自然的語言》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1. piān yùn yù 簌簌 諺 méng2.溶——融 偏——翩 消——銷爾——而3.B4.(1)銷聲匿跡 (2)孕育 (3)簌簌 (4)翩然5.(1)衰草連天 風雪載途 (2)融化 萌發開放 歸來 轉入孕育6.(1)B (2) C7.A8.C9.C二、(一)1.時間順序2.不行。因為以上情況只限於「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3.草木枯榮,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4.物候是指草木枯榮、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季節氣候的關系。物候學是指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的科學。
5.幾千年來,到了近代。表明勞動人民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對物候現象的總結和發展過程。
6.擬人。使文章生動活潑,極有情趣。7.生動優美,准確嚴謹。舉例略。(二)1.(1)hou (2) hang (3) yin (4) biao2.生動、形象,吸引讀者的目光。3.魚類語言略。攝食、聯絡、尋找異性、召喚夥伴及後代、危險警戒和威嚇等。4.生動活潑、大量的舉例說明。 例句與品析略。
17《奇妙的克隆》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1.衍 囊 pēi lín jǐ qī 蟾蜍 bīn2.(1)D (2)A 3.(1)下定義 (2)列數字 (3)作比較(4)舉例子4.C二、(一)1.①從「蘇格蘭黑面羊」體內取出卵細胞,再取出核;②將「芬多席特」六齡母羊的乳腺細胞的細胞核取走,送入取走核的「蘇格蘭黑面羊」的卵細胞中;③用相同頻率的電脈沖刺激換核卵,使卵細胞質與細胞核協調,使整個「組裝」細胞經歷分裂、發育而形成胚胎的過程;④將胚胎成功的植入另一隻母羊的子宮里。2.之後、與此同時、之後、然後。3,時間順序
4.「多利」不是母羊的卵細胞和公羊的精細胞結合的產物,而是由「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
5.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或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
(二)1.上一代和下一代的遺傳性息是一致的。2.克隆羊是用一種作為細胞體的、已失去全能性德乳腺細胞克隆成功的,這比胚胎細胞克隆更近了一大步。3.培植繁殖4.種植業 畜牧業 醫學 基因工程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1.臀 彗 褶 劫 汐 2.chì xī jǐ qī qiào sù3.(1)打比方 (2)舉例子(3)列數字4.C
5.(1)√(2)×(3)×(4)√(5)√二、(一)1.強烈擠壓。2.明確發生過火山活動的地方不存在斯石英,為下文埋下伏筆,排除恐龍滅絕後的「火山說」。3.討論的是恐龍滅絕的話題。以「被壓扁的沙子」為論據,通過討論斯石英只出現在產生巨大撞擊里而又沒有過火山活動的地方,說明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同樣是撞擊而不是火山活動。4.用類比的方式,使論述的問題更明確了,更有說服力。同時,這個標題很有吸引力,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二)1.C2.赤潮頻繁出現保護海洋壞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3.不能。去掉「一些」便表明所有的浮游生物都會形成赤潮,這不符合實際。4.我國日益加劇的海洋污染導致了赤潮的頻繁發生。
19生物入侵者》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1. jiù fān mò yǎn lán è xīyì yùn niàng2.(1)據(劇) (2)具(俱)(3)瀾(斕)(4)竟(競)3.(1)歸罪。比喻門戶或屏障。舊指盜賊盤踞山林,這里指逃跑或被遺棄的外來寵物處於失控狀態。4.(1)列數字 (2)打比方 (3)舉例子
二、(一)1.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如果「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那麼「生物入侵者」就可以毫無節制地繁衍,肆意泛濫,就會對當地的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
2.承上啟下。概括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3.由於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國際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4.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課文第3自然段中:列數字,如「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用列數字的方法,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對人類的危害之大。(二)1.讓讀者具體了解沙塵暴的危害,以引起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引起下文(對下文起鋪墊作用)2.B3.不重視保護自然環境,不重視珍惜水資源,人類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嚴峻的懲罰。4.略(事例准確,提出相應措施,科學即可。)20《落日的幻覺》配套練習冊答案
一、1.薄 (bó 日薄西山 bò薄荷 báo薄片) 殷(yīn 殷切 yān殷紅 yǐn殷殷雷聲)
散 (sàn 散發 sǎn散文) 纖(xiān 光纖 qiàn 纖夫)2.yín qǐ zhuì yǎn xiāng wèi xù xuàn 3.C4.D5.(1)作比較(2)作詮釋(3)列數字(4)列數字、打比方(5)列數字、作比較
二、(一)1.不一致。全文是採用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遵循「由主到次,由復雜到簡單」的規律介紹的。2.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3.如果去掉「大」,就與事實不符,削弱了說明的科學性和准確性。因為自然界的奇異景象並不都是幻覺,有些是真實存在的。4.同一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就顯得大。同樣道理。太陽從地平線上落下去時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和遠山及一角天空,兩相比較,此時太陽看上去顯得特別大。二中午時分太陽高高升起,廣闊無垠的天空是背襯,此時太陽看上去就顯得小了。(二)1.(1)由顆粒很小的發光浮游生物引起。(2)由海洋發光細菌引起。(3)由海洋里軀體較大的發光浮游生物引起。
2.(1)「火花型海發光」的特點:由無數白色的、淺綠色的或淺紅色的閃光組成,發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濺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撥緊接著一撥。(2)「彌漫型海發光」的特點:發光細菌大量存在時,海面就會浮現一片浮白色的光輝。(3)「閃光型海發光」的特點:一亮一暗,反復循環,如同閃光燈似的。3.因為顆粒很小的發光浮游生物,只有在海面有機械擾動或受到化學刺激時才發出鮮明的光。4.(1)影響船舶的安全航行。(2)可以預報天氣。(3)便於漁民在夜間捕魚。
《第四單元綜合練習》配套練習冊答案一、1.zài sù méng jǐ yān è yǎn yǎn fān 2.衍 劫 咎 棲 瀕 扼 萌 翩3.消(銷) (2)逢(縫) (3)瀾(斕) (4)竟(競) (5)熔(融)(6)簙(薄)4.(1)裝滿 (2)充滿(道路) (3)內心 (4)辦法5.; 。 :「 。」
6.(1)√ (2)× (3)× (4)× (5)×二、(一)1.種子都是有生命的。
2.壽命短的一般種皮比較薄,壽命長的大部分有堅硬的外殼。3.控制溫度和濕度。
4.不能省去。「一般」表示在通常情況下,若去掉與實際意思不符;「有的」限定一些種子壽命很短,若去掉也與實際不符。5.略。(二)1.什麼是霧(霧的定義)霧的消除(人工消霧)
2.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列數字。3.時間順序。4.霧對交通的影響是大家所熟悉的,故略寫;霧對人的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⑥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冊答案

書店有賣的

⑦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配套練習冊答案 是21課與朱元思書 急 。。。。。。。。。。。。。

21課與朱元思書
一、1.(1)Piǎo (2)tuā(3)miǎo(4)líng(5)yīng(6)yuān lì
2.(1)「轉」通「囀」鳥叫聲 (2)「反」通「返」返回 3.(1)一樣的顏色。(2)獨一無二。 (3)青白色。(4)高。遠。 (5)向。 (6)全都。(7)比箭還快。飛奔的馬。 4.略 5.略 6.梁吳均叔庠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二(一)7寫景抒情的散文富春江「自富陽至桐廬」8總寫富陽至桐廬的奇山異水。總領全文。9寫「異水」:先抓住其「縹碧」的特點,寫江水之色。「千丈」寫江水之深;「見底」寫江水之清;「游魚」寫江水之凈。然後用比喻誇張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寫「奇山」:首先從形的角度寫山勢本身之奇;其次,從聲的角度寫空山天籟之聲的奇;10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所見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說是本文所寫山光水色的一個總體特點。11「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作者由景生情,從側面表達了險峰幽谷奪人心魄的魅力,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鄙棄功名的思想。 12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13(1)連接。(2)河流。(3)飛鳥。(4)覆蓋,長滿。14絕壁、孤峰、綠嶂。15到這里隨意走走,可以消除煩惱,怡情養性,在自由自在地欣賞山水美景時,人的內心會有所感悟的。16①山之雄奇;②山之綠;③溪流清澈;④鳥獸滿山;⑤四季有景。17寄情山水,排遣煩惱;避世隱居;怡情養性。

⑧ 八年級語文練習冊人教版

26,藺相如 :一 機智 進攻 趁機 推辭 二 商議——商量 立即——立刻 理屈——理虧 稱贊回——贊揚 誠意答——誠心 信用——信譽 理由——緣由 慚愧——內疚三 1 藺相如請秦王為趙王擊缶. 2 藺相如怎麼會怕他呢? 3 因為··· 所以四 1 理直氣壯: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 2 比喻的修辭手法,這樣寫更突出藺相如的識大體,顧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 3 {1} 之所以···是因為 {2} 如果···就 4 我體會到了藺相如非常機智,勇敢. 5 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他們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定會來進攻趙國.

⑨ 語文練習冊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第四課列夫托爾斯泰的答案

http://wenku..com/link?url=_
如果幫助了你,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專答】按屬鈕

⑩ 8年級下冊語文練習冊答案人教版136頁一141頁

眼簾的是一個亭子,仔細一看,上書「雲逸亭」三個石雕大字,哇,這是誰留下的墨寶呢?我們在亭子里歇了一會兒,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准備往回走。可是又犯難了,怎麼?前面有兩條路,我們不知該走哪一條了?唉,聽天由命吧。我們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向上一扔,再閉上眼睛,待樹枝落下時,我們慢慢睜開眼,樹枝指向右邊那條道,好,那就走這條。我們又上路了,走了許久,到一個地方時,覺得這地方特眼熟,這不是剛才經過的地方嗎?難道,難道我們迷路了?我們有些擔心起來。環顧四周,發現那兒還有條小路,我們沒有放棄希望,向那條小路挺進。走著走著,前面居然沒路了,一看錶,自由活動時間已經結束了,再不回去,大家一定會擔心的。「這可怎麼呀?」麗說話時都帶著哭腔,我們幾個也焦急起來。郭老師非常鎮靜地安慰我們說:「大家不要慌,冷靜下來,仔細辨認一下方向,回憶一下來的時候路的特徵。」我們一聽,也冷靜了下來,忽然——「這兒有人走過,這是腳印!」我指著山壁上的幾個鞋印叫了起來,大家聚過來看。「對,我們試試,或許能找到出路。」我們順著這條路攀援而上,這條路雖然不陡,但是上面一直有細沙直向下灑落,一不小心就會迷眼。我側著頭,眯著眼,手抓樹干,一馬當先。她們也學著我的樣子,奮力往上走。這時候誰也沒有心情留心周圍的景求採納

閱讀全文

與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練習冊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