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2012長寧區語文一模答案!!謝謝!!!第一篇閱讀是《李白是浪漫詩人嗎》郵箱[email protected] 謝!
2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語文期終抽測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 閱讀(80分)
(一)(19分)
1.D (2分)
2.不吻合(格格不入等,意思對即可)(2分)
3.(1)對待文學傳統的態度(2分)
(2)對李白詩歌藝術之「天真」特色的理解(2分)
4.(每格1分,共4分)
表現的「自然」
表現「自然」的目的
歐美
與人類社會相對的大自然
表現自我精神的至高創造力
中國
世界的本然與人之本性
體會世界與人本然的存在狀態
或:對世界與人之本然存在狀態的深刻體認
5.C(3分)
6.本題必須結合文意,不能隨意發揮。必須關注原文中關於「豪放」的話:「李白詩歌的『豪放』與浪漫文學的特徵頗多近似,如充溢的激情、不羈的想像,都體現了精神追求自由的奔放力量。」 所舉例子及對其的分析能體現「充溢的激情」或「不羈的想像」或「追求自由的奔放力量」即可。例子需具體,即要有具體的詩句或者題目。(4分)
(二)(19分)
7.《荷塘月色》(1分)(不加書名號不給分)
8.形象地寫出了山與湖之間相依相偎的親密關系。(親密1分)(2分)
9.這里的寫景突出了沿途自然風光的美好(1分),為後文寫春暉的美起到了烘托的作用(1分),讓人對春暉中學更加充滿期待,為文章增添了波瀾(或給人曲徑通幽的藝術美感)(1分)。(共3分)
10.此處疊詞的運用,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徵,又表現了作者陶醉其中的愉悅心情(2分);音節和諧,琅琅上口,具有一種舒緩的音韻美(1分)。(共3分)
11.BF
12.本題為開放性題目,答「合適」、「不合適」均可。
答案示例:
合適。因為作者初來乍到,春暉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新鮮的,所以第一天觀察特別細致,印象特別深刻;再者,題目雖為「一月」,但內容可以有所側重,如果平均使用筆墨,就會顯得機械,重點不明。文章點面結合,安排巧妙
不合適。既然題目為「春暉的一月」,那就不應該用大半篇幅來重點突出某一天,因為這樣的安排不僅造成文章內容的畸重畸輕,而且使文章有文不對題的嫌疑。
(三)(6分)
13.(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莫道不銷魂
(3)早歲那知世事艱 (4)月出於東山之上
(5)關山度若飛 (6)春風得意馬蹄疾
(7)聞者足戒 (8)人而無信
(四)(8分)
14.煞些(「煞些」分開寫亦可)、也(1分)寫出一處即可。
15.A(3分)
16.這首元曲將昔日的「笙歌」、「羅綺香」、 「鋪錦池」 、「流杯亭」與現實中的「蒺藜沙」、「野菜花」、「亂雲老樹夕陽」、「荒甃」、「破瓦」作了鮮明的對比(2分),突出了昔盛今衰的景象(1分),有力地抒發了盛衰無常的感慨(1分)。
(五)(16分)
17.(1)不久 (2)沒有 (3)成熟 (4)丟掉(每個1分,共4分)
18.A(2分)
19.B(2分)
20.(1)葉燮感嘆說:「我失去了一位諍友(能直言相勸的朋友)啊!今後誰能再指出我文章的錯誤呢?」取出以前詆毀汪琬的文章全部燒掉了。(3分)
(2)他(葉燮)評論文章和長洲汪琬的觀點不一致,反復爭論辯難,互相譏諷嘲笑。(2分)
21.剛正 豪爽/執著 直率(3分)
(六)(12分)
22. shuìnán (不用考慮大小寫,對1個給1分,共2分)
23.這句話在不動聲色中表現了秦始皇的殘暴,扣人心弦,突出了茅焦面臨的巨大危險,使茅焦大義凜然的形象躍然紙上。(3分)
24.身居要職(功勞卓著)(1分),卻被國君殺死(1分)。
25.A(2分)
26.難:被規勸者都知道規勸者要說什麼(1分)並做好了拒絕的准備(1分)
喜:最終被規勸者都言聽計從(1分)。
採納我吧~
Ⅱ 高一半期考語文科目因百度一道閱讀題導致和標准答案一模一樣被老師當作弊處理,現要求本人寫一篇反思,求
我由於【寫明自己作弊的經過】,當時監考老師對我進行了教育,但是本人還未認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於是監考老師將此事告知系裡,希望系裡老師能教育我。在學校老師的教育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我終於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的嚴重性。
錯誤的性質是嚴重的。我在考試的時候寫答案於小紙條上,並且試圖將其傳給其他的同學,這是有悖學生的行為,其結果損害了多方利益,在學校造成極壞的影響。這種行為,即使是並沒有把答案傳給別人,或者給別人答案 ,仍然是不對的,此舉本身就是違背了做學生的原則。我只是顧著自己的利益,和一時的想法,完全不理會監考老師的感受。這也是不對的,人是社會的人,大家不應該只是想著自己,我這么做,害的那個是那個同學,他期盼著我的答案,我這樣做,看似在幫助他,實際上是在害他。而且,考試的時候作弊本身也是對監考老師的不尊重。所以,當監考老師把這件事情告知學校,也是為了讓我深刻的認識到這點。
其次,我考試作弊的行為也是一種對老師的工作不尊敬的表現。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自古 就講究尊師重道,這是一種傳統的美德,過去我一直忽視了它。拋開著一層面,不單單是老師,無論對任何人,我們都應該尊重他,尊重他的勞動,他的勞動成果。我這樣做,直接造成了不尊重老師,不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勞動的惡劣影響。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來說,這種表現顯然不符合社會對我們的要求。
再次,我這種行為還在學校同學間造成了及其壞的影響,破壞了學校的形象。同學之間本應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而我這種表現,給同學們帶了一個壞頭,不利於學校和院系的學風建設。同時,也對學校形象造成了一定損害,「中國地質大學」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學術嚴謹的學校,我們應該去維護這個形象而不是去破壞它!雖然我在考試的時候寫答案給別的同學,這是作弊行為,我和那個同學關系很好,他找我幫忙,當時不忍心和僥幸心理之下量成了現在的後果。雖然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是當代大學生理應具備的品質。現在我才深刻的意識到這不是助人為樂。我在考試的時候將答案寫在小紙條上,還傳給其他同學,這並不是真的在幫別人,同時也是在害自己和同學們,考試是用來平衡學生學習的好壞,不論是什麼原因把答案傳給別人,或者還沒給別人 ,都是很不對的,違背了做學生的原則。當然,我不能說我是為了幫助別的同學取得好的成績才作弊的,這是不能成為我作弊的理由。魯迅先生說過:不友善的幫助就是惡意的傷害。我只有認真反思,尋找錯誤後面的深刻根源,認清問題的本質,才能給集體和自己一個交待,從而得以進步。做為一名學生我沒有做好自己的本職,本應該把正確的答案寫在考卷上,而我卻給了別人,辜負了老師平時對我的教育之恩,老師含辛茹苦的把知識教會我們,是想讓我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其實考試的目的只是檢驗我們學的如何,通過考試來看我們那裡學的薄弱,而我卻幫助他人欺騙把知識無私的教給我們的老師,我現在已經徹底認識到我的行為不僅沒有起到幫助同學的目的,反而是害了他,也對老師是一種欺騙行為.自從接受了老師對我的批評教育,我已經深刻認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老師教育我說明
老師是非常的關心我,愛護我,所以我今後要聽老師的話,充分領會理解老師對我們的要求,並保證不會在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如果在考試中別的同學不會,我不在 告訴他,而是在考完後主動的去教他,這樣既可以幫助老師分優,有可以使不會的同學掌握了沒有學會的同學,幫助老師給班裡營造互幫互學的氣氛。望老師給我改過自新的機會.老師是希望我們成為社會的棟梁,所以我在今後學校的學習生活中更加的努力,不僅把老師教我們的知識學好,更要學好如何做人 ,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正直的人,使老師心慰的好學生,老師如同父母對我們的愛都是無私的,所以我 也要把老師對我們的無私精神去發揚,通過這件事情我深刻的感受到老師對我們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使我心理感到非常的愧疚,我太感謝老師對我的這次深刻的教育,它使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找到了方向,對我的一生有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作用.我所犯的錯誤的性質是嚴重的。我在考試的時候作弊實際上就是做假騙人,其結果損害了多方利益,在班上和系裡面造成極壞的影響。這種不擇手段達到成功目的的行為,即使考試的老師允許,此舉本身就是違背了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專心治學的精神、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這樣一種極其錯誤的行為就是典型的錦標主義。尤其是發生在我這樣的二十一世紀的一代青年身上。弘揚中國地質大學的拼搏精神,走頑強拼搏進取之路既是我的責任,也是我堅定不移的前進方向。然而,我的行為卻背道而馳。一個優秀上進的大學生當然要努力爭取好的成績,但不能不顧一切、不擇手段地去達到目的,這是一個關繫到如何成人,如何成才的一個重大原則問題。一個人的成長和進步,不僅僅是學業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思想、作風方面上的培養和錘煉。我忽視了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為此而犯了方向性的錯誤。我所犯錯誤的影響是很壞的。考試作弊寫小紙條,在考場上就直接造成不尊重同學、不尊重老師、不尊重父母的惡劣影響。
上大學的時候用過的 朋友 自己略加修改應該可以用
Ⅲ 語文一模怎麼復習
2014年高考語文一模復習攻略
新考綱發布,教育考試院也官方給出了樣卷,期末考試中,海淀區和東城區也以新題型的方式進行了期末統考。而這些也對考生接下來的復習起到非常好的指導作用,相信考生們對於高考新題型都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總結了期末考試的經驗和教訓之後,一模考試也已經臨近了。在整體考試內容上,一模考試與高考,在形式以及內容難度上都非常相近。這次對於考生評估目前成績水平非常重要,希望考生全面復習,鞏固所有的知識點。以下,北京新東方中小學一對一曹蘭晶老師針對高考語文各模塊知識點給予了復習指導,希望對考生的復習有所幫助。
一、語基部分
高考改革之後,語基部分進行了形式上的革命性變化。將以篇章形式出現,而不再是獨立的字音、字形等。需要注意的是,這樣一來,高考對語基的考察,需要結合語境進行分析。尤其是默寫的考察將更加靈活,更加需要關注文本的本身含義,而不要只是死記硬背。
二、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的閱讀難度一般不高,在選擇題的考察上主要題型比較固定,不會有太大變化。值得注意的是,從2013高考開始,北京增加了4分的簡答題。從高考的數據來看,這一題的得分情況不容樂觀。高考時的平均分不足一半,甚至有個別城區平均分不足一分。其實這類題型題目本身難度不大,但是主要考察考生在答題時的語言運用,提取信息能力以及概括歸納能力。但歸根結底還是要考察考生是否真正了解了文本的含義。所以考生們在復習時要關注文言文的真正內涵,而並非只是片段性的學習。
大部分考生斷句部分失分情況並不嚴重,但是得滿分也比較不容易。考生們總是喜歡單憑語感與關鍵文言詞語進行分析斷句,並不認真領會文本含義。在復習以及做題時一定要關注文本含義,進行翻譯,而不只是憑借語感或者是關鍵詞句。
三、詩詞鑒賞
從近幾年的高考題目來看,北京高考的詩詞鑒賞難度並不高。今年最大的變化是詩詞將要變成兩詩對比類考察,但是這只是形式上的變化,本質上並無變化。首先在詩詞本身相對比較容易理解,題目類型也比較固定,對於大部分考生而言都屬於常見題目。但是近兩年北京越來越關注對於詩詞本身情感的理解,所以考生在復習以及做題時要以讀懂詩詞作為答題的基本出發點,而並非簡單的套作答題模板。
四、社科文閱讀
2013年北京高考中將本題的選擇題增加為兩題,以及一道簡答題。考生們在這一類型閱讀中總是在細節部分出現偏差或遺漏,導致答題出現失誤。社科文閱讀主要關注信息的准確性與語言的嚴謹性,考生要做的就是要關注題干與選項細節,嚴格地從文本當中進行概括或者推斷。爭取做到不失分。簡答題部分採用材料鏈接的方式進行考查,需要考生結合文本與材料進行綜合解析。
五、現代文閱讀
北京的高考以及模擬考試中,現代文閱讀部分的考察主要以散文閱讀為主,只有在二模時會進行小說閱讀的考察。所以考生在一模考試時可以以散文閱讀作為重點進行針對性復習。大多數考生在散文閱讀部分答題時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答題思路與技巧,但是在做題時總是有不同程度的失分。很大原因是答題技巧的應用並不靈活,只會死套模板,並不能結合文本。但是就近幾年北京高考真題來看,散文閱讀越來越注重對於文章本身的理解和對中心情感的領悟。大多數的答案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需要考生進行大量的思考與延伸,更多時候,需要考生針對文章本身從文本中尋找答案。所以,考生在做題時,不應只關注題目本身所涉及的考點,更應該關注文本信息。只有真正理解了文章的表層與深層內涵才能在散文閱讀中得到更加理想的分數。
六、寫作
作文可以說是北京高考語文近幾年中變動最大的模塊。從題目類型上來說,材料類尤其時事類材料越來越多,而考生對於這一類的作文審題分析問題比較多。高考作文將越來越關注考生對於作文材料或者題目的分析能力,在題目要求中甚至明確提出「在材料含義范圍內」,這就要求考試在審題立意以及整體的文章行文中必須時刻緊扣材料內涵,嚴禁套作。至於考生最關注的素材方面,從2013年的高考作文「手機」來看,傳統的人物生平類素材並不能適應當前的作文形勢了。高考作文將越來越鼓勵學生關注現實,解決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考生應該學會從時事中選取素材。這樣既降低了學生積累素材的難度,也能增加文章的深度。在行文方面,考生應該更加關注對於材料的解析,以及對於素材的分析能力,而並不只是傳統的羅列素材,應該讓素材為說理服務,要徹底改變寫作為素材服務的傳統觀念。
總之,一模是全面系統的考察考生的整體答題思路與能力的的機會。今年北京高考變化頗多,希望考生們都能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以最新的眼光認真備考。最後,北京新東方中小學一對一曹蘭晶老師預祝大家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有關課程的任何疑問,您均可致電北京新東方中小學一對一,專業老師會為您答疑解惑。
Ⅳ 2009南京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蘇教版
2009南京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創傷/重創敵軍 投奔/奔走相告 蒙騙/矇混過關
B.別扭/別開生面 旋風/旋轉乾坤 專橫/橫行霸道
C. 諳熟/黯然失色 縝密/半嗔半笑 炮烙/刨根問底
D.渲染/煊赫一時 罷黜/相形見絀 輯錄/緝拿歸案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3分)
A.俗話說,隔層肚皮隔條心,在婆婆面前,我是一個謹慎的媳婦,這么多年來與婆婆相敬如賓,從沒有紅過臉。
B.那次在南寧,突然發現站在面前的是當年和我同在一個村插隊的老朋友,雖然二十多年沒見,我們仍一見如故。
C. 近幾年,黃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現枯水現象,面對這種江河日下的情況,人們已開始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問題。
D.商家重利本無可厚非,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一古訓依然值得那些翻雲覆雨的金融巨頭們深思啊!
3.根據下面一段文字的內容,解釋「應急科普」的含義,不超過35個字。(4分)
去年5月12日,當地震波來臨之際,桑棗中學的老師大聲喊道:「所有人趴在桌子下I」隨即打開,教室的前後門。
地震第一波剛過,趴在桌下的學生們立即快速有序地沖出了教室。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全部集中到操場上,以班級為單位站好,用時僅1分36秒。
如此迅速的撤離,離不開平時的演練。為了提高師生應對突發事件及自然災害的能力,桑棗中學每周二都結合實際開展安全知識教育,每天晚上教師對學生宿舍床位進行兩次安全檢查,每學期開展一次逃生演練活動。
中國科普研究所一位研究員說:「桑棗中學之所以在危險時刻能作出這么迅速的反應,是 因為應急科普顯示了巨大作用。」
答:應急科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說話的方式有直言和婉言。參照示例,在空白處填上恰當的內容。(5分)
示例:
[公園入口處標語牌]
直言:請勿扎扔果皮紙屑!
婉言:不要讓別人說,朋友,你沒來之前,這兒的地面還是潔凈的。
(1)[某快餐店店堂告示]
直言:衣衫不整,謝絕入內!
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出版社有意請楊絳出席其作品研討會,她謝絕了]
婉言: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直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盲文,完成5--B題.
李藩,字叔翰,趙郡人。年四十餘未仕,讀書揚州,困於自給,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亞居守東都,署為從事。洛中盜發,有誣牙將令狐運者,亞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爭之不從,遂辭出。後獲真盜,藩益知名。
王紹持權,邀藩一相見即用,終不就。王仲舒、韋成季輩為郎官,朋黨輝赫,日會聚歌酒,慕藩名,強致同會,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輩好為訛語俳戲,後召藩,堅不去,曰:「吾與仲舒輩終日,不曉所與言何也。」後果敗。
裴(土自)言於帝,以為有宰相器,遂拜藩門下侍郎、同平幸事。藩性忠藎,事無不言,上重之,以為無隱,四年冬,顧謂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給人足,或國貧下困,其故何也?」藩對曰:「古人雲:『儉以足用。』蓋足用系於儉約。誠使人君不貴珠玉,唯務耕桑,則百姓既足,君孰與不足! 自然帑①藏充羨,稼穡豐登。若人君竭民力,貴異物,上行下效,風俗日奢,去本務末,衣食益乏,則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自然國貧家困,盜賊乘隙而作矣!伏願宮室輿馬,衣服器玩,必務損之又損,示人變風,則天下幸甚。」帝曰:「儉約之事,是我誠心;貧富之由,如卿所說。唯當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濫,極言箴規,此固深期於卿等也。」藩等拜賀而退。
時河東節度使王鍔用錢數千萬賂遺權幸,求兼宰相。藩與權德輿在中書,有密旨曰:「王鍔可兼宰相.宜即擬來。」藩遂以筆塗「兼相」字,奏上雲:「不可。」德輿失色曰:「縱不可,宜別作奏,豈可以筆塗詔耶!」曰:「勢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別作奏!」事果寢。元扣六年卒,年五十八,贈戶部尚書。藩為相材能不及裴(土自),孤峻頗後韋貫之,然人物清規,亦其流也。
(節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九十八》)
[注]①帑:收藏錢財的府庫。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項是( )
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尤:責怪
B.唯當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勖:勉勵
C.此固深期於卿等也 期:約定
D.「日又暮,何暇別作奏屍事果寢 寢:擱置
6.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李藩忠直敢諫和清正自持的一組是( )
A.①必務損之又損,示人變風 ②仲舒輩好為訛語俳戲,後召藩,堅不去
B.①藩性忠藎,事無不盲 ②日又暮,何暇別作奏!
c.①唯當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②藩知其冤,爭之不從,遂辭出
D.①邀藩一相見即用,終不就 ②困於自給,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郎官王仲舒、韋成季等人結成私黨,地位顯赫,每日聚會飲酒,並喜歡傳播謠言,表演雜戲作樂。盡管他們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卻不願與他們交往。
B.李藩認為,如果國君耗盡民力,愛好珍寶,就會上行下效,奢侈成風,捨本逐末,造成國貧家困,盜賊紛起。所以力諫皇上減省用度,以示崇尚節儉。
C.河東節度使王鍀重金賄賂權貴寵臣,請求兼任宰相。盡管皇上已下旨讓中書省擬詔批准, 但李藩認為不可,並在形勢緊迫的情況下力阻此事。
D.裴(土自)認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向皇上推薦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雖然才能不如裴(土自),但和裴(土自)一樣清正自持,不像韋貫之那樣待入傲慢苛刻。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吾與仲舒輩終日,不曉所與言何也。(3分)
(2)誠使人君不貴珠玉,唯務耕桑,則百姓既足,君孰與不足!(4分)
(3)縱不可,宜別作奏,豈可以筆塗詔耶!(3分)
三、古詩鑒賞(10分)
9.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臨江仙 送錢穆父①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②,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錢穆父:蘇軾的友人,時被謫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⑧筠:竹。
(1)「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句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贊揚了友人什麼樣的品格?(4分)
(2)「送行淡月微雲」句營造了什麼樣的氛圍?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2分)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認為豪放達觀,有人認為失意惆悵,你的看法呢?簡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躬自悼矣。(《詩經·氓》)
(2) _________,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所以動心忍性,_________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5) _________,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
(6) _________,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蘇軾《赤壁賦》)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8)山河破碎風飄絮,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五、現代文閱讀必考題:文學類文本(23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l—14題。
江南無雪 劉長春
故鄉的冬天留給我童年與少年的,是飄雪的記憶。
向暮時節,天陰沉著臉,雲被風追著跑得飛快,氣溫驟降到零下幾度的時候,大人們抬頭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說是「快要下雪了」!
不一會兒,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夾雪」,那雨點伴隨天然六角的晶體敲打著屋背的黑瓦,就如音樂家靈巧的手輕輕地劃過琴鍵,丁丁東東。多少年過去了,這碎玉之聲還縈回在我的耳際。夜裡總是睡不穩,幾次三番爬出被窩拉開窗簾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說不上是什麼時候,在人不知不覺中斜刺里飄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沒有人踏雪而行,用不著著急,像林沖那樣,一步高,一步低,跟踉蹌蹌,捉腳不住,雪夜上樑山。路上無人,田野無人。只有被風追逐著的雪,上下旋轉著,左右飛舞著,飄飄灑灑,疏疏密密,忽而轉身騰空,忽而前展雙臂,然後,一頭撲向期待擁抱她的大地。我想像這是在燈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場優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種詩意的語言,關於天的遼遠,關於風的吟唱,關於雲的綵衣,關於雨的精魂……滿心歡喜地躺回被窩,睡夢中又好像聽見了,那紛至沓來的雪的腳步——走進我家的院子了,鋪在你家的門檻外了,鑲上他家的窗檯了,漫過田間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齊河邊彎月似的石橋了……
清晨推門,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紙窗外的世界,一片潔白。昨日地上堆滿落葉還顯得一片狼藉的院於,現在被大雪所掩蓋,像在上面蓋了一塊潔白的手巾;兩株挺拔的棗樹,威風凜凜地披掛著銀色的甲胄,從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結了厚冰,聽不見流淌的聲音,沒有橋,也無須橋,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著人一直走到對岸。河那邊是田野,眺望與地平線相接的遠處,也是覆蓋了皚皚大雪的白線。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裡,「大地也睡著了——這不是長眠,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來的第一次安睡。」(梭羅《冬日漫步》)
當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親的時候,關干雪的記憶也就退漸淡漠了。孩子們卻沒有忘記童話里的白雪公主,嚮往冬天,嚮往寒冷,嚮往雪花飄飄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經變得暖和了,沒有寒冷,也沒有雪。有幾個冬日,天陰沉著臉,雲被風追趕著跑得飛快,氣溫又驟然下降,看樣子是下雪的天氣。還在上小學的兒子,迫不及待地問我:「爸爸,什麼時候下雪?」我說:「快了,這天准下雪!」可是,雪,嚮往中的雪,孩子眼裡的雪,被人千呼萬喚著的雪,總是沒有落下來。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頭上/沒有落過甜雪花/怎能說懂得溫柔/你沒有審視過六角的雪花/你沒有見過積雪成冰/沒有聽過夜半的冰裂/怎能說懂得創造、破壞和一塵不染的純潔……」
江南的冬天怎麼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許,孩子長大了,長了知識,一切都會自己解答。
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過去有雪的日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現在,我家裡有酒,有「火爐」,獨酌以外,也喜歡雪夜有人敲門,舉杯共飲,作通宵長談。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條小舟,一起往東湖看雪……
11.第三段中,作者寫了哪些「飄雪的記憶」?請分條寫出。(5分)
12.清簡析第四段的表達特色並概括雪景的特徵。(6分)
13.第五段畫線句在文中有什麼作用?請具體分析。(6分)
14.本文題為「江南無雪」,文中卻用大量篇幅寫雪,請結合全文探究這樣安排有哪些意圖。(6分)
六、現代文閱讀選做題。請從甲、乙兩類文本中選一類作答,不得再選做另一類內的小題。(18分)
甲、論述類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題。
康德是西方的孔子? 陳樂民
最近,聽一位久居美國的朋友說,他在美國讀哲學時聽某教授把康德稱作西方的孔子,聯繫到有人稱伏爾泰是西方的「孔門大弟子」,同樣都是使我長見識的趣聞。
康德究竟了解多少孔夫子,未詳察過。只知道,康德有過一份「口授記錄」,估計是他在大學講課時記錄下來的。據說他在講授自然地理時曾經講到過中國,涉及中國的地理條件、民族習 性、仗食衣著、語言刑律、家庭婚姻、物產、宗教等等。那個時期歐洲人對中國的,解都來自各種各樣的傳教士的口耳之傳,接觸到某位傳教士,這位傳教士眼中的中國就成了資料來源。康德一生足跡不出鄉里,他對中國的知識只能來源於此。憑這份「口授記錄」,康德對中國的了解水平超不過一般傳教士的水準。其中不乏好奇的談助性質的描述,如說:「中國人無論什麼都吃,甚至狗、貓、蛇等等。」講到孔子,只有一句:「中國人崇拜孔子,他是中國的蘇格拉底。」
拿康德同孔子來比,根本沒有可比性。從他們在各自哲學思想史上的地位比,很難說康德是西方的孔子;從各自哲學思想的內涵比,在深層空靈默契處有相通點,同是哲學的深層通感,但說康德是西方的孔子,則斷無可解。
至於說伏爾泰是孔門大弟予,論者的根據是伏爾泰讀過《論語》等等,言之鑿鑿,信其有徵。然而,那個時候的理解翻譯水平是可想而知的,利瑪竇和龍華民的理解就很不一樣。伏爾泰確實是對中國有一種好感,一是因為他接觸的傳教士是康熙宮廷里的「親華派」,二是因為他在法國 處於受壓的地位,把康熙當作「開明天子」,把這一切揉在一起,伏爾泰便成「親華派」了。同是啟蒙時期的孟德斯鳩就不同,看過他《論法的精神》的,都知道那是十分尖刻和入木三分的。就是康德的口授記錄中在描述中國人的民族習俗和性格時也有這類話:「中國人報復心強,但他們總可以忍耐到適當的時機才發作;他們非常貪玩,可膽小怕事;他們抱著傳統習俗死死不放,對未來生活卻漠不關心……」
可是,為什麼時常會聽到18世紀的歐洲如何之掀起「中國熱」之類的話呢?我想,外國人這樣說,一方面是出自對中國的好感或好奇;同時也衣明他們根本不懂得孔夫於是怎麼一回事。中國人喜歡這樣說,甚至引用外國人的話以為助力,是因為可以滿足一些自己的民族虛榮心。那潛台詞是:看!連外國人都說我們的孔夫子如何如何了!所以只要是海外的一聲贊譽,便通常會受到國人所享受不到的「青睞」雲。
1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說康德是西方的孔子,稱伏爾泰是西方的「孔門大弟子」,都很有趣味性,又使人長見識。
B.康德與孔子哲學思想的內涵有相通處,但從各自在哲學史上的地位看,康德根本就難以比得上孔子。
c.不同的傳教士對歐洲知識分子有不同的導向作用,因此,歐洲知識分子對中國的認識存在很大的差異。
D.文章引用康德的「口授記錄」,旨在證明康德不僅不了解孔子,而且還對中國抱有很深的偏見。
16.「康德究竟了解多少孔子,未詳察過」,這句話隱含著一個什麼觀點?結合文章第二段看,支持這一觀點的理由有哪些?(6分)
17.聯系全文,對待外國人說「康德是西方的孔子」之類的話,我們應抱什麼樣的態度?為什麼?(6分)
乙、實用類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題。
跳出地球看地球 ——記中國探月『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 周玉明
歐陽自遠,中國月球探測『程首席科學家。
當我好奇地詢問他名字的來歷時,他爽朗地笑答:『我出生時,舅父在旁邊念書,剛好念到『有朋自遠方來』。所以就取名『自遠』。現在我搞地球科學,這是天意吧!」
1952年9月,歐陽自遠跨進了北京地質學院,畢業後從事核子地質學的研究工作。後到中國科技大學進修了一年核物理,再到中科院的加速器室進修了半年,在多學科交叉的路徑上廣泛學習,才使他具有今天洞察風雲的能力。
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地球衛星。歐陽自遠敏銳地意識到人類的「太空時代」即將來臨,他想「跳」出地球,站在宇宙空間看清地球,在更大時空尺度里整體性地加深對地球的認識.
他向侯德封院士提出,想研究天體,開拓這片處女地。這聽上去有點離經叛道。可是侯先生不但同意了,還鼓勵他自學天文學、物理學、空間科學等有關知識,著手准備,打好基礎,同時把研究的觸角伸向「天外來客」——隕石。
1976年是歐陽自遠科研經歷的幸運年。無數人一輩子也難遇的隕石雨,這一年裡他卻遇到了三次。此後的十餘年中,歐陽自遠發表了100餘篇研究論文,並被國內外的教科書、專著、大網路全書等引用。
從1964年到70年代末,歐陽自遠兩次參與地下核爆炸實驗,很少回家。好幾年春節,都在戈壁灘度過。令人心酸的是,他偶爾回家,兒子不認識父親,跟他媽說,家裡來了位不認識的叔叔。
1978年,美國特使送給中國領導人一件最新科技成果的獵物——「阿波羅」宇航員從月球上取回來的只有1克重的岩石樣品。這塊岩石來自哪裡?領導人問中科院:「你們有誰能搞清楚這塊石頭?」
於是這塊珍貴的月球岩石樣品交到歐陽自遠手中,不久,國內8個研究單位的幾名科學家集聚到歐陽自遠麾下,對這塊月球岩石進行了多項研究,發表了14篇論文,確認這塊岩石樣品是由「阿波羅」17號的宇航員採集的樣品,而且確認了岩石的採集地點。
1991年,歐陽自遠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56歲的他雄心勃勃,心裡默念著,總有一天,中國要啟動自己的探月、登月工程!
近年來,「重返月球」的熱潮席捲而來,月球將是繼南極之後的又一個爭奪熱點。歐陽自遠堅 持奔走,呼籲我國應抓住機遇,迅速組織力量開展對月球的探索,深化關於地球、太陽系起源與演變的認識,並及時、系統地整理7月球研究的資料,主編《月質學研究進展》,為將來我國的月球研究計劃作7必要的理論和資料准備。
1994年歐陽自遠提出探月構想,十幾年來,他一直不辭辛勞地奔走呼籲,從沒想過放棄。
2007年我國發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繞月飛行一年。72歲的他動情地說:「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實現再次探月。」
1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寫「自遠」名字的來歷,表明歐陽自遠的生命屬於探月,他早有宏圖大志。
B.歐陽自遠學過地質,又學過核物理,所以曾負責兩次地下核爆炸的實驗研究。
C.作為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已經實現了首次探月的夙願。
D.對岩石樣品進行綜合研究之後,歐陽自遠以多篇論文確證了岩石採集地點。
16.歐陽自遠為什麼要「跳出地球看地球」?請簡要說明原因。(6分)
17.從歐陽自遠的經歷看,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請概括回答。(6分)
七、作文(70分)
18.作文。
「出格」,意為超出一般,與眾不同;又可解為越出常規,做得過分。
請以「出格」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宇的文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語文附加題
一、閱讀材料,完成19—20翅。(10分)
柳屯田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蘇子瞻學際天人,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乃知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姑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典重,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 價自減半矣。
(選自李清照《詞論》)
19.用斜線(/)給下面的文言文斷句。(限6處)(6分)
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
20.柳屯田、蘇子瞻分別指_______、________,(2分)
21.李清照在上文中提出了哪一個著名的詞學觀點?(2分)
答:________
二,名著閱讀題(15分)
22.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鳳凰涅梁》借鳳凰「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詛咒和鞭撻丁黑暗的舊中國,呼喚並禮贊自由、解放、光明與中國的新生。
B,《三國演義》中的「巧授連環計」寫的是徐庶向曹操獻連環計,表面上是為解決曹軍不習水戰暈船的難題,實際上是為周瑜火燒戰船作準備。
C.《邊城》,細致地描繪了湘西邊地的風情:元宵放煙火,端午賽龍舟、抓鴨子,中秋賞月,以及青年男女月下對歌等,營造了一個田園詩般的環境。
D.魯迅小說多取材於病態社會不幸的人們,是為了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他在《吶喊》中塑造了閏土、孔乙已,祥林嫂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E.巴金寫《家》,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專制及封建禮教的蠻橫與粗暴,他在《家》的代序中寫道:「我要向這個垂死的制度交出「我的J~accuse(我控訴)」。
23.簡答題(10分)
(1)下面這些個性化的語言分別出自名著中哪些人物之口?(5分)
①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②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
③我們先前一一比你聞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
④你是萍,—一—憑,——一憑什麼打我的兒子?
⑤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向我交賬!
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 ________ ⑤ ________
(2)決心為父復仇並要「重控乾坤」的哈姆雷特,為什麼要裝瘋?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歸納要點,分析問題。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以宏大的「缶陣」引起轟動,其創意和效果都非同凡響。「缶陣」之缶,據說是依據曹侯乙墓之青銅鑒缶仿製。鑒和缶都是先秦禮器。此鑒缶由內外兩件組成,外面為方鑒,方缶置於鑒內,鑒擊組合後,之間的空隙正好用來盛冰。其功能類似現代冰箱而不是樂器,主要是在喪禮場合保證祭祀用酒的醇正。
先秦時期樂器的定型有漫長的過程。只有在新石器時代後期,才有可能出現陶缶一類打擊樂器。擊缶而歌的目的是節奏,而不在於缶音。隨著鍾、鼓的出現,音響、音質始終有問題的缶就不可能像絲竹、金石類樂器那樣成為主流樂器,進入中原的禮樂序列。陶器本為生活用品的大路貨,飯飽酒酣之餘擊缶而歌多是率性而為。因此,先秦時期的缶只是偶然作為樂器,不用於禮樂場合。再者,先秦的樂器分類是按照樂器的質地,即所謂金、石、土、革、絲、竹等八音。以「蒙皮發音的「缶陣」之缶,是革一類之鼓,而不是土一類之缶。
將缶陣之缶稱為傳統之缶,顯然是—種誤讀。准確地說,或可稱之為「鑒缶狀電子發光鼓」。
然而無知無畏。知識、文獻、專家或權威在文化創新上往往是桎梏。一般而言,在無現代文化干預的情況下,傳統文化的創新和突變很難發生,而誤讀卻很容易造成文化的傳承出現差異性和多元化,這是對文化發展的很好補充。試問,有哪一種方式介紹中國古代的禮樂文化比這種誤讀更有力?又有哪一種方式比誤讀給傳統文化帶來如此新的活力呢。
24.作者說:「將缶陣之缶稱為傳統之缶,顯然是一種誤讀。」依據有哪些?(9分)
25.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缶陣」對於弘揚傳統文化有哪些啟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