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7年二模語文作文江蘇
人生的道路,坑坑窪窪,曲曲折折。既有得意的歡欣,也有失落的淚水;既有勝利的喜悅,又有受挫的苦惱。我們正是在挫折中逐漸成長,經歷風雨的磨練,才會綻放出生命的彩虹。付麗娟一個平凡的名字,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她是一名跳傘飛行員,每天需要進行大量訓練,她常常訓練得大汗淋漓,可她不會喊一個累字。正是因為她的堅持不懈;正是因為她的努力拚搏;正是因為她的永不放棄,才能使她成為一名合格的跳傘飛行員,才能讓她擁有勝利的喜悅,擁有不一般的人生。2008年5月12日,蘆山地震,廖智便是這場災難的體驗者,她在廢墟中度過了26個小時,才被人救出。可是,她的腿被落下的水泥板壓壞了,不得不進行截肢,這對一個舞者意味著什麼?可能她會自暴自棄,可是她沒有,她通過了自己的努力又回到了舞台上。每當看到同學們踏著音樂的節拍翩翩起舞時,她肯定是多麼希望自己也能跟隨著節拍舞起來。她傷心,卻將傷心默默地埋在心底,用行動證明了,即使是一個被截肢的人,也可以舞出她的精彩人生。生活中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過不去的坎。在困難中不言放棄,只有經歷風雨的磨煉,才會讓我們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絢麗的彩虹只有在風雨之後,才會顯現在我們的眼前。而我們也只有在經歷了人生的坎坷之後,意志才會更加堅定。她們的困難,在一些人看來,或許,只有同情,而不能看出真諦,苦難只不過是使生活多了一個轉彎,前面的生活才會更加充滿驚喜與精彩,苦難有時只是一個彈簧,它能使你更快地達到成功的巔峰。成功與失敗往往只是一念之差,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也往往只有一步之遙。成功者和失敗者都有相同的經歷。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只不過成功者跌倒了總能自己爬起來,而失敗者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來了。只要不放棄,失敗永遠不是禍。我們要學會在和風細雨的優越環境中成長,要學會在荊棘遍地的險途中成長,更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更精彩、刺激,充實而富有意義。
B. 2017年秦淮區二模試卷語文作文題目是什麼
作文可以從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關系寫起,文言文與白話文各有優點,古文有語言精煉,通達意境之美,白話文有應用易懂方便之處,都有各自存在的價值和生存空間,文化發展提倡百家爭鳴,去粗取精,才能源遠流長,等等。建議你看一下下面的文章,一定會深有啟發,望採納,謝謝。
近日,教育部長杜正勝與詩人餘光中有所謂「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近日,教育部長杜正勝與詩人餘光中有所謂「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 這個問題與「上國文課到底有沒有用?」一樣,是課堂上常常遇到的問題.這個問題與「上國文課到底有沒有用?」一樣,是課堂上常常遇到的問題.
有時是某個較會議論的學生偶然沖出的憤慨話,有時是下課後、考試前聽到某一個角落發出的嘆息聲!有時是某個較會議論的學生偶然沖出的憤慨話,有時是下課後、考試前聽到某一個角落發出的嘆息聲! 有時是自己故意發問,學生彷佛得到喧泄之口,但又聽不進、聽不懂正規正矩的說明.有時是自己故意發問,學生彷彿得到喧泄之口,但又聽不進、聽不懂正規正矩的說明. 讓國文課程與學生之間永遠存在一些無奈與代溝.讓國文課程與學生之間永遠存在一些無奈與代溝.
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是五四運動以來的問題,當初推行白話文運動的人,都是有文言文基礎的,他們拋棄傳統,尋求兌變,意欲改革,對文言文加以撻伐,最後白話文嬴得勝利,現在舉目所見所有的書面語言都是白話文,文言文成為死物.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是五四運動以來的問題,當初推行白話文運動的人,都是有文言文基礎的,他們拋棄傳統,尋求兌變,意欲改革,對文言文加以撻伐,最後白話文嬴得勝利,現在舉目所見所有的書面語言都是白話文,文言文成為死物. 從現在眼光看來,這些五四健將都是能出入文言,而來運用白話系統.從現在眼光看來,這些五四健將都是能出入文言,而來運用白話系統. 但對接下來受新式教育的學子而言,大家都從通用的語言---白話文出發,再來學習文言文,如此一來,與文言文的距離豈能不遠?但對接下來受新式教育的學子而言,大家都從通用的語言---白話文出發,再來學習文言文,如此一來,與文言文的距離豈能不遠? 當文言文距離遠了,卻也正好代表文言文作為古董的價值,作為通往文化內涵的重要鑰匙.當文言文距離遠了,卻也正好代表文言文作為古董的價值,作為通往文化內涵的重要鑰匙.
沒有具備的能力,不見得一定要具有,但這個能力如果牽連到龎大文化內涵時,這個能力就有其重要性了.沒有具備的能力,不見得一定要具有,但這個能力如果牽連到龎大文化內涵時,這個能力就有其重要性了. 當五四健將撻伐文言文、鼓吹白話文時,他們沒有失去這個鑰匙,他們只是覺得倉庫裏的東西不適用那個時代,他們可以隨時打開來,取出他們認為有用的,也可以隨時關上,把認為無用的重新關在黑暗的歷史裏,或放在陽光下好好曬一曬、打一打.當五四健將撻伐文言文、鼓吹白話文時,他們沒有失去這個鑰匙,他們只是覺得倉庫里的東西不適用那個時代,他們可以隨時打開來,取出他們認為有用的,也可以隨時關上,把認為無用的重新關在黑暗的歷史里,或放在陽光下好好曬一曬、打一打. 因為古老語言承載著古老思想,古老思想代表著一種傳統的莊重與典範,莊重與典範成了壓迫與負擔,正是要改革的時候.因為古老語言承載著古老思想,古老思想代表著一種傳統的莊重與典範,莊重與典範成了壓迫與負擔,正是要改革的時候. 另一方面,古語言不容易為一般販夫走卒所理解,有礙知識的普及、流通,在中國文化處於烈強侵凌的情況下,藉著白話文能讓國民文化素質的快速普遍提升.另一方面,古語言不容易為一般販夫走卒所理解,有礙知識的普及、流通,在中國文化處於烈強侵凌的情況下,借著白話文能讓國民文化素質的快速普遍提升. 就像魯迅在〈狂人日記〉尖銳的發言:吃人.就像魯迅在〈狂人日記〉尖銳的發言:吃人. 文言文,在當時成為某一種吃人的符碼.文言文,在當時成為某一種吃人的符碼. 現在這種符碼形象,還在某些人心中,即使時代已經不同了,因為五四後的人們,認為倉庫內的東西無用,其實是因為已經丟了這把鑰匙、無法打開倉庫之故,而不是它們會「吃人」.現在這種符碼形象,還在某些人心中,即使時代已經不同了,因為五四後的人們,認為倉庫內的東西無用,其實是因為已經丟了這把鑰匙、無法打開倉庫之故,而不是它們會「吃人」.
所以現在來討論白話文與文言文,已經不能以五四時期的問題為問題了,而是:文言與白話確實產生斷層與隔閡,以及文言這柄鑰匙它能開啟的倉庫,是否對我們還有用?所以現在來討論白話文與文言文,已經不能以五四時期的問題為問題了,而是:文言與白話確實產生斷層與隔閡,以及文言這柄鑰匙它能開啟的倉庫,是否對我們還有用? 前面是文化歷史為我們帶來的問題,後者是文化素養需求的問題.前面是文化歷史為我們帶來的問題,後者是文化素養需求的問題.
但是講「有用」與否,是最容易迷思,也是最困擾的地方,常常會陷入偏狹的成見之中,因為如今「有用」的價值普遍地與就業、賺錢連上關系,一些超越金錢價值的價值,一直被漠視與無知對待,即使大學教授內心懷著這種無知之見者,所在多是,更何論在學校裏的青澀小兒!但是講「有用」與否,是最容易迷思,也是最困擾的地方,常常會陷入偏狹的成見之中,因為如今「有用」的價值普遍地與就業、賺錢連上關系,一些超越金錢價值的價值,一直被漠視與無知對待,即使大學教授內心懷著這種無知之見者,所在多是,更何論在學校里的青澀小兒!
如果認肯這些文言文背後所能開啟的文化內涵,是對學生有用的,但因為與現代書面語言有差距,所以可以來討論學校裏如何分配其學習的比例,讓學生能兼具現代書面語,又能擁有來往於古文化的鑰匙!如果認肯這些文言文背後所能開啟的文化內涵,是對學生有用的,但因為與現代書面語言有差距,所以可以來討論學校里如何分配其學習的比例,讓學生能兼具現代書面語,又能擁有來往於古文化的鑰匙! 讓文化感更開闊深化.讓文化感更開闊深化. 當然這樣的想法,是將中國與台灣文化放在同一大體系來看.當然這樣的想法,是將中國與台灣文化放在同一大體系來看.
怎樣的分配比例能更增加文化學習的效果,其實跟五四時期的白話文、文言文之爭無關,更跟「中國化」與「台灣本土化」無關,它應該是教育效果的問題.怎樣的分配比例能更增加文化學習的效果,其實跟五四時期的白話文、文言文之爭無關,更跟「中國化」與「台灣本土化」無關,它應該是教育效果的問題. 可惜,由教育部長談起來,白話文彷佛代表了台灣本土(腦袋裏是228受難家屬的悲憤與委曲)、文言文教育則是象徵中國化(這時腦袋裏映出的是李肇星口口聲聲、千篇一律、嘶牙裂嘴地提統一的嘴臉),白話與文言就成了台灣與中國的對立.可惜,由教育部長談起來,白話文彷彿代表了台灣本土(腦袋裡是228受難家屬的悲憤與委曲)、文言文教育則是象徵中國化(這時腦袋裡映出的是李肇星口口聲聲、千篇一律、嘶牙裂嘴地提統一的嘴臉),白話與文言就成了台灣與中國的對立. 當年文言文的「吃人」形象被轉化為「中國」形象,來與「台灣的」、「本土的」、「在地的」對立,而後者,正是現在台灣的正確價值.當年文言文的「吃人」形象被轉化為「中國」形象,來與「台灣的」、「本土的」、「在地的」對立,而後者,正是現在台灣的正確價值.
我們可以說一直以來忽略了台灣本土文化,所以現在要重視之,但不必因此就不要擴及到中國文化領域.我們可以說一直以來忽略了台灣本土文化,所以現在要重視之,但不必因此就不要擴及到中國文化領域. 我們可以說傳統國文教育有偏重中國文化的現象,尤其是偏重明清以前,但這種現象隨著政治效果這十幾年來已經改變許多了,衡諸教育、學術,台灣本土已是顯學,這是無庸置疑的,但不可否認的,學校裏對於白話文的鄙視心態,也還未完全消失.我們可以說傳統國文教育有偏重中國文化的現象,尤其是偏重明清以前,但這種現象隨著政治效果這十幾年來已經改變許多了,衡諸教育、學術,台灣本土已是顯學,這是無庸置疑的,但不可否認的,學校里對於白話文的鄙視心態,也還未完全消失. 也因此,餘光中者,要提高文言文比例,想從成為顯學的本土化象現中搶回一些資源.也因此,餘光中者,要提高文言文比例,想從成為顯學的本土化象現中搶回一些資源. 而杜正勝者,認為白話文更為重要,想為被壓抑者吐一口氣.而杜正勝者,認為白話文更為重要,想為被壓抑者吐一口氣. 但是,我認為唯有放開心胸,離開中國與台灣、統與獨的對立心態,回歸教育效果的立場,才能為學子找到一條能夠兼具古今文化素養的路.但是,我認為唯有放開心胸,離開中國與台灣、統與獨的對立心態,回歸教育效果的立場,才能為學子找到一條能夠兼具古今文化素養的路.
這種論調,早已是老調重彈了,只是有人從右邊走向平衡,有人從左邊走向平衡,相對彼此而言,有人平衡點略左,有人平衡點略右,而我們還沒有學會面對異議的寬容與體諒.這種論調,早已是老調重彈了,只是有人從右邊走向平衡,有人從左邊走向平衡,相對彼此而言,有人平衡點略左,有人平衡點略右,而我們還沒有學會面對異議的寬容與體諒.
C. 2017翠苑二模語文作文
描寫食物的好詞:
美味、清潤、濃香、解暑、冰涼、清淡、麻辣、鮮香、爽滑、香醇、甜爽、甘飴、咖啡、秘制、香辣、配製、特產、透亮、開胃、滑潤、涼爽爽、黏糊糊、滑溜溜、酸溜溜、香味濃郁、清涼爽口、晶瑩如玉、冰涼可口、胃口大開、味甜似蜜、清香撲鼻、色澤分明、酸甜適中、滿口生津、玉液瓊漿、肥而不膩、大飽口福、回味無窮、香氣撲鼻、細嚼慢咽、別有風味、美味佳餚
描寫食物的好句:
1、柑橘是海鹽的特產,橘子皮裡面住著一個個金燦燦的小月亮,親親熱熱地住在一所房子里。
2、鹽水鴨皮白柔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
3、灌湯小籠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張嘴咬一口,裡面鮮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團,不肥不膩,入口爽滑……那真叫美!
4、那水靈靈、紅艷艷的棗像天上密密麻麻、閃閃爍爍的繁星,一個個都眨著調皮的眼睛。
5、那些冰糖葫蘆紅彤彤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不知引來多少小孩兒渴求的目光。
6、小混沌,個小,皮薄,只要往開水中一撈,就能盛入碗中,吃上一口,好鮮美!
7、我拿來水瓶,朝茶杯里倒上開水,頓時,水中的龍井茶如同千萬條小魚上下翻飛,煞是好看。
8、烤紅薯焦糊糊的,周身滿是草灰,嗅一嗅,香噴的氣味馬上會進入你的五臟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9、臭豆腐乾是「熱情好客的」,她總是把濃郁的烈性的香味彌漫在周圍的空氣中,讓人為謀其面,先文其香。
10、粽子用綠色的蘆葉包著純白的糯米和紅色的棗子,煮熟後,剝開蘆葉,只見米團里彷彿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
D. 2017年忠義小學語文二模考試的作文
人生的道路,坑坑窪窪,曲曲折折。既有得意的歡欣,也有失落的淚水;既有勝利的喜悅,又有受挫的苦惱。我們正是在挫折中逐漸成長,經歷風雨的磨練,才會綻放出生命的彩虹。付麗娟一個平凡的名字,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她是一名跳傘飛行員,每天需要進行大量訓練,她常常訓練得大汗淋漓,可她不會喊一個累字。正是因為她的堅持不懈;正是因為她的努力拚搏;正是因為她的永不放棄,才能使她成為一名合格的跳傘飛行員,才能讓她擁有勝利的喜悅,擁有不一般的人生。2008年5月12日,蘆山地震,廖智便是這場災難的體驗者,她在廢墟中度過了26個小時,才被人救出。可是,她的腿被落下的水泥板壓壞了,不得不進行截肢,這對一個舞者意味著什麼?可能她會自暴自棄,可是她沒有,她通過了自己的努力又回到了舞台上。每當看到同學們踏著音樂的節拍翩翩起舞時,她肯定是多麼希望自己也能跟隨著節拍舞起來。她傷心,卻將傷心默默地埋在心底,用行動證明了,即使是一個被截肢的人,也可以舞出她的精彩人生。生活中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過不去的坎。在困難中不言放棄,只有經歷風雨的磨煉,才會讓我們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絢麗的彩虹只有在風雨之後,才會顯...
寫人多選新鮮事,新人新事最有趣。
E. 求深圳市寶安區2008年中考語文二模試卷及答案
深圳市2008年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2008/10/11 19:30 深圳市2008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語文試卷
說明: 1.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共4頁。考試時間100分鍾,滿分100分。
2.本卷試題,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按規定作答;凡在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無效。答題卡必須保持清潔,不能折疊。
3.答題前,請將姓名、考生號、考場、試室號和座位號用規定的筆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好。
4.本卷選擇題1-5,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將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內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塗選其它答案;非選擇題6-19,答案必須用規定的筆,按作答題目序號,寫在答題卡非選擇題答題區內,作文寫在非選擇題區的作文格內。
5.考試結束,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第一部分 選擇題 (1—5題)
一、語言技能考查(15分)
1.請選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沒有錯誤的一組(3分)
A.咫尺(zhǐ) 熾痛(zhì) 抽噎(yì) 囊螢映雪(náng)
B.訕笑(xiān) 緋紅(fēi) 造旨(yì) 頷首低眉(hàn)
C.稟告(bǐng) 璀璨(cuǐ) 煞白(shà) 迥乎不同(jiǒng)
D.緘默(xián) 收斂(jiǎn) 祈禱(qí) 不言而瑜(yù)
2.請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句(3分)
A.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B.我們閱讀名著不僅能得到藝術的享受,而且能獲得人生的啟迪。
C.5月8日,深圳的大街小巷,人頭攢動,大家望眼欲穿,期盼著奧運聖火到來。
D.學校宣傳欄里貼了一張尋物啟示。
3.請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3分)
A.在「大運會」的籌備會上,各相關部門交換了廣泛意見。
B.郎錚艱難地舉起右手,向解放軍叔叔敬了一個標準的少先隊隊禮。
C.寫文章語言要精練,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話統統刪去。
D.沿線的拆遷工作能否順利進行,是深圳地鐵3號線如期開通的條件之一。
4.請選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3分)
①所以,丙烷被幸運地選作火炬的燃料。
②再說丙烷燃燒時產生的火焰呈亮黃色,火炬手跑動時,飄動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較醒目。
③為什麼北京奧運會火炬的燃料選擇了丙烷呢?
④丙烷不僅符合環保要求,而且可以適應比較寬的溫度范圍,在零下40攝氏度時仍能產生1個以上飽和蒸氣壓,高於外界大氣壓,形成燃燒。
⑤因為丙烷燃燒後主要產生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A. ③⑤②④① B.③④①⑤② C.③⑤④②① D.③④②⑤①
5.請選出下列句子說法有誤的一項(3分)
A.古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絕句一般為八句,分為首聯、頸聯、尾聯和頷聯。
B.《我的叔叔於勒》的作者是法國作家莫泊桑,選自短篇小說集《羊脂球》。
C.中國的戲曲和西方戲劇不同,它有自己獨特的表演體系,戲曲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
D.《水滸》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漢就有一百零八將,「豹子頭」林沖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6—19題)
二、古詩文閱讀能力考查(22分)
(一)文言文閱讀能力考查(10分)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完成6~8題。
(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禮運》)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2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 大約(1分)
(2)佁然不動 獃獃的樣子(1分)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水格外清涼。(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其中「尤」、「清冽」各佔0.5分,如學生把「尤」翻譯成「尤其」也給分。)
(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乾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 「選賢與能」 翻譯通順給1分, 「講信修睦」 翻譯通順給1分)
8.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描寫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則描繪了大同社會的人文美。結合兩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理想中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4分)
此題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會的人文美(或「大同社會、天下為公」)兩者結合起來,表達通順的給滿分。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則酌情給分。
(二)詩文默寫(12分)
9.請在下面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句子
(1)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經•蒹葭》)
(4)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5)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間》)
(7)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沁園春•雪》)
(8)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9)為親友送行時,人們往往會吟誦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句,以表達依依惜別之情。
(10)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里,列舉了九個景物意象後,用「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來表達出一個長期漂泊異鄉的遊子的鄉愁。
三、現代文閱讀能力考查(23分)
(一)議論文閱讀能力考查(10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0~13題。
做人要有立體感
⑴窗前一片綠蔭,綠蔭下的小柴房,地上隱隱約約的光影,最後是撲面而來的徐徐清風……這就構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畫面,折射出來的世界是立體的、多維的,也只有這樣的層面才構成豐富多彩的世界。
⑵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
⑶一位哲學家說過這樣的話:「人在兩種情況下沒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陽底下躺著。」可這樣的情況豈能當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幾時,人在太陽底下躺著又有何意思,於是影子便有了永恆的存在。可終究說來,影子的存在會使人產生後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證。
⑷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體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點上的深化,時間上的跨度。
⑸生活中,一些人卻不是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為人處世瞻前顧後,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蓋彌彰的種種舉動。可以說,自作聰明者有之,自圓其說者有之,苦心經營者有之,不惜代價者有之。其實,掩藏過去,掩飾現時,遮掩未來,都是不坦誠、不真實、不全面的表現。
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想要永不出錯,沒有黑點,除非他一直不幹事,這好比是「在太陽底下躺著」。偶爾犯點小錯,存在一些缺點和遺憾都是正常不過的。若一個人渾身罩著光環,又躲躲藏藏、看不清真面目,那誰敢請他做事,誰敢與他講真話、做朋友?因此,要讓別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做一個沒有缺點和影子的人。
⑺做一個人,不僅要讓人看到正面,還要讓人看到背面和橫截面。這樣,才會讓人感覺到更多的親切和自然,使人產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賴。所以,做人要坦誠、真實、全面,要有立體感。
(作者:湘竹 選自《讀者》2006年21期 有刪改)
10.請從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3分)
做人要坦誠、真實、全面,要有立體感。學生如只答到「做人要有立體感」,也可給滿分。但如果學生將第(7)段全部抄下來則只給2分,其他意思相近的則酌情給分。
11.第(5)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1分)
舉例論證(如答「舉例子」則不給分)
12.請說說第(2)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2分)
答「承上啟下」或「過渡」均給滿分。
13.請聯系本文,談談你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的看法。(4分)
答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求能扣住論點、聯系實際、表述清楚)
(二)文學作品閱讀能力考查(13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4~18題。
一生的戒指
⑴它不是裝飾,雖然很像裝飾。遠遠地看,在燈光或日光下,母親的某根手指閃著光亮,那是母親帶著戒指——頂針,縫衣、補衣、綉花、納鞋……做針線活的時候,母親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
⑵最繁雜的活是為一家人做過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間叫做「千層底」,因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還會滲水。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層層疊起,每層都用糨糊粘連,然後用密密的針線穿鑿,上面縱橫排列著數百上千個針眼。
⑶你能想像,在這項製造溫暖的工程里,母親的手承受著多大的壓力,甚至可能受到的傷痛。針引著線,線隨著針,穿過「千層」的霧,「千層」的夜色,然後到達鞋底的另一面,到達生活的另一面。針和線在緊張的穿越後,每每是顫抖著到達另一面的,這是它們的驛站,稍息之後,它們又將深入生活的底部,重往另一面,然後再返回來。
⑷在這個驛站里,迎送它們的是母親的手指,也是那枚剛毅的頂針。
⑸頂針,是的,是頂——針。針有時也不願見縫插針了,生活中,飄逸的綢、富麗的緞極為罕見,更多的是襤褸的片斷需要補綴,堅硬的細節需要穿鑿。就這樣,同樣是金屬做的,頂針必須去頂那根針,頂它,支援它,讓它不要中途退下來;用力,再用力,到鞋底的那面,到布的那一面,到生活的那一面,去看看,再回來,認認真真縫補日子。
⑹頂針上密集的凹坑,是金屬的傷口,它以提前預備的傷,承受更多的傷;它以先天的痛,承受後來的痛。
⑺而十指連心,頂針也是,一顆忠厚隱忍的心的造型。當命運的針線無數次穿過來,母親的心,該留下多少密集的針眼?
⑻這沉默安詳的金屬,應該是世上最珍貴的器物。它,藏納著密集的痛點,凝聚著慈祥的目光。
⑼所以,母親即使不做針線活的時候,也戴著那枚頂針。
⑽它是伴隨母親一生的戒指。
⑾它是重疊的歲月,隨著母親的手指往返;它是濃縮的星河,繞著母親的手指旋轉……
(作者:李漢榮 選自《青年文摘》2008年第3期 有刪改)
14.如果把第(4)段中的「剛毅」換成「堅硬」,好不好?為什麼?(3分)
不好,(1分)「剛毅」既寫出了頂針堅硬的質地,(1分)也突出了母親生活中堅持不懈(或堅強、堅毅等)的品質。而「堅硬」則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1分)
15.第(3)段的細節描寫,對刻畫母親的形象有什麼作用?(2分)
運用細節描寫,突出了母親忠厚隱忍、吃苦耐勞、堅忍頑強的品質,使人物形象更生動、更豐滿、更感人。(意思相近即可)
16.仿照第(8)段中加橫線的句子,再續寫一個句子。(2分)
答此題時,學生要做到結構相似,且與文中的兩句有相同的表達效果即可給滿分。
示例:鐫刻著流逝的日子。
17.讀完本文,請你說說作者為什麼把頂針稱作「一生的戒指」。(3分)
答題要點:把頂針稱作「一生的戒指」,是因為頂針凝聚了母親一生的艱辛,是對母親一生辛勤勞動、默默付出的贊美,是對母親的深深感激。(意思相近即可)
18.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或許已不熟悉本文所描繪的「溫暖工程」,但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也浸潤著父母、親友無數的心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請簡要寫出一個你親身經歷的感人事例(30字左右)。(3分)
此題答案多元化。學生答題時能抓住生活中的感人細節來寫,語言通順,給滿分。其餘則酌情給分。
四、作文能力考查(40分)
19.命題作文:
雄鷹的幸福是追逐無邊的蔚藍;森林的幸福是織就深沉的翠綠;媽媽的幸福是呵護稚嫩的粉紅……這些幸福的顏色構成了生命的五彩繽紛。親愛的同學,你知道嗎?在汶川大地震廢墟里站立起來的人們的心目中,有比這更幸福的顏色,是國旗的鮮紅,是軍人的橄欖綠,是消防戰士的橙黃,是醫護人員的潔白……那麼,你幸福的顏色又是怎樣的呢?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吧!
(1) 請你以「幸福的顏色」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不超過9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 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否則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請用××代替。
類型
項目 一類文
(40分) 二類文
(35~39分) 三類文
(30~34分) 四類文
(25~29分) 五類文
(20~24分) 六類文
(20分以下)
內容 富有創意
真摯感人
內容豐富
構思巧妙
詳略得當 立意正確
感情真摯
材料具體
構思新穎
詳略得當 立意正確
融入情感
材料具體
有詳有略 立意基本正確
材料較具體 立意不正確
選材不恰當 嚴重偏題
內容空泛
語言 富有文采 生動
流暢 通順
連貫
較生動 基本連貫
有一些語病 不夠通順
語病較多 文理不通
結構 嚴謹 嚴謹 完整有條理 結構基本完整
條理基本清楚 結構不完整
條理不清楚 雜亂無章
文面 卷面整潔
標點正確 卷面整潔
標點正確 卷面較整潔
標點正確 寫字、標點
錯誤較少 寫字、標點
錯誤較多 字跡潦草
標點不清
錯別字較多
註:1.字數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2. 不足350字,得分在24分以下;不足300字,得分不超過15分;不足200字,得分不超過10分;不足100字,得分0分。3.偏題作文在24分以下;離題作文在10分以下。4.每1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不計;錯別字最多扣3分。5.標點錯誤多,可酌情扣1-2分。6.套作、文體不明確的適當扣分。7.抄襲的5分以下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