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浙江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

浙江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

發布時間:2020-12-23 08:16:14

A. 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系統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一、積累一批詞語
1、狼藉 差使 賦閑 蹣跚 頹唐
觸目傷懷 禍不單行 瑣屑 情郁於中 妥帖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立錐之地 背井離鄉 懵懵懂懂 寄人籬下 隕落 宿營 騷亂 輕蔑 訕笑
戲弄 呆若木雞 喋喋不休 文質彬彬 鄙視 頑固不化
2、請說出下面橫線的詞語的含義
(1)、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這個小孩,十一二歲光景。(2)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送我去。李平躊躇滿志,熱情高漲。
參考答案(1)境況,表示估計(2)猶豫,拿不定主意。得意的樣子
3、請說出下面加橫線的詞語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1)原來山下模模糊糊地顯出一座城,到處亮著電燈,好像星星。
(2)班長的臉頰抽動著,月牙形的刀傷也像活了似的動起來,嘴裡罵道:「龜兒子!咱們闖到什麼地方了!」

二、知道一點常識:朱自清楊季羨林
三、學習妙想構思
1、《背影》《永久的悔》都是開篇點題、中間回憶、篇末呼應開頭
2、《鐵騎兵》懸念的設置
3、《蘇珊•安東尼》點面結合、插敘的表達作用
四、積累優美語句,可以是比喻、排比、擬人等句子也可以是動詞或形容詞用得好的句子。
五、重溫語段
1、_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_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把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1、這兩段文字分別加上小標題。
2、選段三處寫「背影」,所表達的感情側重點不同,試簡述。
第一處:表現了父親
第二處:表現了兒子
第三處:表現了兒子
3、父親買橘時,為什麼穿過鐵道很費事?

4、「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中的混改為「進」或「插」字好嗎?為什麼?

5、文中兩次寫到流淚,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6、第1段主要用等手法來刻畫父親的形象。

7、請用橫線劃出文中重點刻劃父親背影的句子。
8、讀了本文,你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什麼感悟?

參考答案:1、浦口送別2、第一處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之情,第二處表現了兒子對父親的依戀之情,第三處表現了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3、因為父親是個胖子,而且「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4、不能,因為「混」表明來來往往的人多,同時表明父親在人群中非常普通。 5、第一次是感動的淚,第二次是傷心之淚6、肖像,動作8、可以從尊老愛幼、親情等來感悟。
(二)「我上面講的全是吃的東西。……即使我一個字也不識,即使我整天吃紅的」
1、「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這句話表達了「母親」怎樣的感情?「母親」真的不願意放他走嗎?請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看法。

2、從選文的第二段中找出說明作者思想歷程的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永久的悔」是什麼?

3、古今中外懷念母親、贊美母親的文章數不勝數,請你寫出幾篇文章篇名、作者以及其中的幾句話來。 參考答案:1、會。因為在他看來,未能盡孝是自己一生「永久的悔」,所以作者肝放棄求學而為母盡孝的。不會。這只是作者在母親去世後的想法,實際上,他仍然要求學,可能會多回幾次家看看母親。 母親可能會同意他一直待在自己身邊,能時時看到兒子;也可能不同意,她要兒子讀書,有了出息,改變貧困的生活。(對兒子深深的牽掛和思念。既希望孩子到遠方去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又牽掛孩子,希望他留在自己身邊。2、「懵懵懂懂,理解得並不深刻」「逐漸理解了」「暗暗下了決心,立下了誓言: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母親。」覺得對不起母親,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母親死後,永遠失去了盡孝的機會。3、如高爾基的《母親》、孟郊的《遊子吟》
一 《背影》選段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著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臂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閱讀上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9分)
1.文中詳寫「父親」買橘往返過程的作用是
。(2分)
2.「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句中的「再」能否刪去?為什麼?(3分)

3.文中「我」的兩次流淚有什麼不同?試作簡要分析。(2分)

4.「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面沒人。』」請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你從「回頭」中感受到了什麼?(3分)

(選自2002年江蘇揚州市中考語文試卷
一 《<背影>選段》答案
1.要點:更突出你愛。(2分) 2.不可以刪去。理由要點:沒有「再」,不能傳達出「我」一直目送父親,對父親眷戀不舍的感情。(意思對即可給分2分) 3.要點:(1)第一次流淚,是因看見老父艱難買橘後,內心不忍,感動的淚;(2)第二次流淚,是看見父親從自己視野中消失後留戀、傷別的淚。(意思對即可給分,2分) 4.要點:(1)從「回頭」這一細節中感受到了深摯的愛。(2)天下父母對子女的關心愛護總是無微不至的。〔答出第(1)點得1分;答出第(2)點,視表達情況得1-2分,計3分〕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一、掌握一批字詞
鴻毛 精兵簡政 死得其所 授予 儒家 彷徨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觀 不知所措 一帆風順 煎熬 一隅 諾言 給予 兌現 侈談 崛起 磐石 駭人聽聞 義憤填膺 颶風 心急如焚 蛻變
贖罪 真諦 匿跡 祈禱 不言而喻 心扉 創傷 居高臨下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 致知:獲得理性知識。 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幫助別人。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 推之於四海,傳之於萬世:推廣延伸到全國各地,流傳千秋萬代。 自然科學:研究自然界各種物質和現象的科學。它包括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等。 人文科學:即社會科學,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科學。它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律學、文藝學等。 「四書五經」是儒家經典,也是重要的文學文化常識之一。「四書」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包括《詩》、《書》、《禮》、《易》、《春秋》。
二、掌握一點文體知識
1、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 論據 論證
2、 論據: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3、論證:
(1)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舉例論證:運用典型事例說明論點,如《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舉自己在大學念書的事例來說明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的道理。
道理論證:引用經典或名言、諺語等證明論點,如《為人民服務》一文中引用司馬遷的話來論述為人民利益而死是重於泰山的道理。
比喻論證:藉助形象的比喻來說明論點,《我有一個夢想》中就大量的運用了比喻論證來說明道理,使得論述的道理形象、具體,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對比論證:《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先論述了什麼是格物致知精神後,作者從反面論述中國古代並沒有真正地了解和做到格物致知的精神。
(2)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三、理解課文內容
(一)《為人民服務》全文緊緊圍繞著「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進行議論。先指出共產黨、八路軍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這是議論文的「為什麼」;隨後,用司馬遷的話說明為人民服務的意義。說為人民服務重於泰山。這是議論文的「為什麼」;最後,又從兩個方面指出怎樣為人民服務。這是議論文的「怎麼做」。全文從提出論點,到分析論點,解決論點,一氣呵成。[從紀念張思德的角度,形成了悼念張思德——為什麼要悼念他——怎樣去悼念他]
(二)《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全文圍繞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這個中心論點,按「什麼是格物致知精神——為什麼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怎樣才能做到格物致知」的順序展開議論,條理清楚,具有極強的邏輯性。
四、重溫閱讀語段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文後各題。
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
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管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或者
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
變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
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到幾千年前經書里說的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
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
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1、選文論述的中心是( )
A、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
B、我們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D、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是不可少的。
2、「學術權威」上加的引號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稱謂
C、表示否定 D、表示突出強調
3、填空
本文的作者______,是________籍______裔物理學家,_______獎獲得者。
參考答案 1、D 解析:選文第一句話點明了論述的重點,但C項范圍偏大,D項概括更為准確。 2、D 解析:注意在這里對「學術權威」並沒有否定的意思,引號起著強調的作用。 3、丁肇中 美 華 諾貝爾

第五單元
第六單元
第六單元小結
一、知道掌握古代的名作家作品,讓學生按照作品、作者、作者的朝代、對作家的評價、作品的出處、名言名句等羅列表格。
二、文言文知識積累
(一)、一詞多義
1、 孰:吾孰與徐公美 孰視之
2、胡:以備胡 胡不已乎
3、朝:皆朝於齊 朝服衣冠
於是入朝見威王,此所謂戰勝於朝 謗譏於市朝
4、命:夫子何命焉為 大王誠能命將出師
5、見:胡不見我於王 於是見公輸盤 見公輸盤 子墨子見王
6、將:大王誠能命將出師 逖將其部曲百餘家渡江 將以攻宋
7、為: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為
天子為動 此為何若人 公輸盤為我為雲梯
8、以:將以攻宋 睿以為軍咨祭酒
9、固:其將固可襲而虜 吾義固不殺人
10、於:起於齊 今有人於此
11、之:已而之細柳軍 稱善者久之 介胄之士不
12、軍:軍霸上 上自勞軍 軍中不得驅馳
13、使: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14、美:齊國之美麗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15、說:請說之 公輸盤不悅
16、方:今齊地方千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吾從北方聞子為梯)
17、期:期年 期日中
18、上: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
19、善:王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20、入:匈奴大入邊 直馳入
21、說:請說之 公輸盤不說 及郡下,說如此 《愛蓮說》
22、已: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參考答案1、誰、仔細2、匈奴、為什麼3、朝見、早晨、朝廷、公共場所4、指教、命令5、引見、召見、會見、拜見6、大將、統領或率領、將要7、替、與焉合用表示疑問語氣、被、是、替、製造8、用、派9、本來10、從、在11、到、往,協調音節,的12、駐守、軍隊、軍營13、派遣使臣14、漂亮、認為……美麗15、解釋、高興16、方圓、地方(方位,方向)17、數詞,滿一周;約定18、上等,最好的;寫。19、表示同意的詞,好;擅長20、侵犯、進入21、解釋、說明,通悅、高興,陳述,一種說明文體22、停止,已經
(二)、古今義
1、地方 古: 今: 雖然 古: 今:
2、形貌 古: 今:
3、左右 古: 今:
4、諷 古: 今:
5、窺 古: 今:
6、謗譏 古: 今:
7、先驅 古: 今:
8、傳言 古: 今:
9、無何 古: 今:
10、博士 古: 今:
參考答案:1、古:土地方圓,今:某一區域或空間的某一部分2、古今3、古:侍從,今:左右兩個方面,支配操縱等4、古:委婉勸說,今:諷刺5、古:照,今:從小空或縫隙中偷看6古:公開指出,今:誹謗7、古:先行的衛隊,今:先驅者8、古:傳達命令,今:輾轉流傳的話,9、古:不久,今:沒有什麼10、古:古代研究經學的最高官職的名稱,今:最高學位的名稱11、古:今:
(三)詞類活用
美 形容詞意動用法,意義是「認為……美麗」;如:吾妻之美我者
聞 動詞使動用法,意義是「使……聽到」;如:聞寡人之耳者
服 名詞用作動詞,意義是「穿戴」;如:朝服衣冠
銳 形容詞使動用法,意義是「使……鋒利」;如:銳兵刃
少、眾 形容詞用作名詞,意義是「少數人」「多數人」
(四)通假字:1)軍士吏被甲 通 ,意思是 。
2)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通 ,意思是 。
3)可得而犯邪 通 ,意思是 。
4)公輸盤不說 通 ,意思是 。
5)子墨子九距之 通 ,意思是 。
6)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通 ,意思是 。
7)公輸盤詘 通 ,意思是 。
參考答案1、被通披,穿2、式通軾,車前的橫木3、邪通耶,語氣詞,相當於「啊」4、說通悅,高興5、距通拒,抗拒6、圉通御,抵擋7、詘通屈,折服8、
(五)翻譯下列句式
吾與徐公孰美宋?
何罪之有?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可得而犯邪?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非復吳下阿蒙!
天子為動
(六)、典故或現在還在用的詞語
門庭若市
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聞雞起舞
涉獵
自相魚肉
望風響應
二、名句填空
1、《採薇》一詩中直抒胸臆,表現守衛士兵痛定思痛時無限悲傷的句子是
2、《十五從軍征》中寫出主人公年邁力衰歸來時家鄉凄涼破敗景象的句子是
用誇張的手法極言從軍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給人民帶來的災難的是
3、《送別》一詩中反襯出徵人歸期難料的詩句是

4、《清平樂 村居》一詞中表現無限童趣的句子的是
描繪出江南的田園風光的是
5、《朝天子 詠喇叭》一曲中比喻民窮財盡、家破人亡的句子是

三、閱讀語段
(一)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1)銳兵刃( )(2)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3)天子為動( )(4)改容式車( )
(5)已而之細柳軍 (6)不聞聞天子之詔 (7)介胄之士不
(8)稱善者久之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的句子。
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
3、簡述漢文帝稱亞夫為「真將軍」的原因。

1.給加點字注音(1分)
①軍士吏被甲( ) ②彀弓弩( )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六題任選四題;4分)
①已而之細柳軍 之:
②天子且至 且:
③軍中聞將軍令 聞:
④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使:
⑤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居無何:
⑥使人稱謝。謝:
3.用現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每題2分,4分)
①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

②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4.文中劃線句子寫霸上及棘門軍有什麼作用?(2分)
答:

5.本段表現了周亞夫怎樣的性格特點?請作簡要說明。(3分)
答:

6.從描寫角度看,本段刻畫周亞夫的形象以 描寫為主。請寫出正面描寫的句子。(3分)
答:

7.我們現在強調要張揚個性,但文中周亞夫的「軍士」卻言必稱「將軍令曰」、「將軍約」,強調了共性,似乎束縛了個性的發展,兩者是否矛盾?為什麼?(4分)
答:

參考答案:1.pī gòu
2.①到 ②將 ③聽從 ④派 ⑤不久、過一會兒
⑥告知
3.略
4.對比,突出周亞夫治軍嚴謹有方:
5.嚴謹、恪守職責、剛正不阿等
6.側面 正面描寫: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7.不矛盾,張揚個性指的是個體,培養的是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而周亞夫的部隊是一個集體,集體就需要有紀律來約束,否則將一事無成,此處再張揚個性就會嚴重影響部隊的戰鬥力,所以個性指個體,共性指集體,二者角度不一樣,不存在矛盾。
公 輸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1.選出詞義相同的一項 ( )
A.說:公輸盤不說 秦王不說
B.有:北方有侮臣者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C.足: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 東坡現右足
D.子:願借子殺之 天子之怒
2.選出詞的用法不同的一項 ( )
A.以:將以攻宋 以牒為城
B.之:宋何罪之有 受地於先王而守之
C.於:有餘於地 不足於民
D.而:宋無罪而攻之 知而不爭
3.解釋下面加的詞語。
①吾義固不殺人( ) ②不可謂仁( )
③不可謂智 ( ) ④知而不爭( )
4.翻譯了面的句子。
①宋何罪之有?

5.這幾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寫方式是:

6.概括這幾段文字的大意。

參考答案1.A 2.B 3.①堅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②對人親善、友愛 ③稱為 ④勸阻、勸諫 4.①宋國有什麼罪 ②堅持道義不殺少數人卻去殺害眾多的人,不能稱為明白事理 5.對話描寫 6.墨子巧言說服公輸盤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寫出其本字並釋義。
①公輸盤不說。
通假字:( ) 本字( ) 釋義( )
②子墨子九距之。
通假字:( ) 本字( ) 釋義( )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通假字:( ) 本字( ) 釋義( )
④公輸盤詘,而曰:……
通假字:( ) 本字( ) 釋義( )
2、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
①吾義固不殺人。( )
②然,胡不已乎?( )
③胡不見我於王?( )
④鄰有短褐而欲竊之( )
⑤鄰有敝輿而欲竊之( )
⑥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
3、翻譯下列句子。
①雖殺臣,不能絕也。
②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
③子墨子聞之,起於魯。
參考答案1、①說 悅 高興 ②距 拒 抗拒 ③圉 御 防禦 ④詘 屈 折服
2、①堅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②為什麼 停止 ③引見 ④粗布衣服 ⑤破 車 ⑥木片
3、①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的守御者)
②楚國土地有餘而人民不足。(發動戰爭)殺死不足的人民而爭奪多餘的土地,不能說是智。
③先生墨子知識了這件事,從魯國動身。

19、C(3分)
20、①遲、晚 ②怎麼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共4分,每個1分)
21、(1)年少而學,(就)如同初升的太陽。(2)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而成為博士嗎?(6分,每處3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紀大;事務多。(2分,每處各1分,意思正確即可)
23、從熱愛學習、珍惜時間、善於引導、虛心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等方面闡述均可。(3分,語意明確、句子通順、所答內容與文段有關即可)
(二)於是入朝見威王……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解釋下列劃橫線的詞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時時而間進(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於徐公( )
2、下列句中劃橫線的詞不是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
A、今齊地方千里B、能面刺人之過者C、王之蔽甚矣D、能謗譏於市朝
3、翻譯下列語句
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4、出自本文的一個成語是
5、鄒忌是用什麼方式來規勸齊王納諫?可見他具有怎樣的性格?

6、齊王採取了哪些措施來納諫的?取得怎樣的效果?

(三)鄒忌修八尺有餘,而
四、自行歸納出各篇文章的作者及對他的評價和主要的作品等。
(二)細柳營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芝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

B. 勵耘書業浙江新期末八年級語文下冊答案

同學們,期末考試又開始了,面對試卷,希望你能夠冷靜沉著,認真審題,耐心作答。答題時做到書寫正確、端正,做完以後,一定要細心檢查哦!

一、積累運用

1、看拼音寫詞語(5分)

yì yánɡ dùn cuò ké shòu kuí wú chú fánɡ

( ) ( )( )( )

2、形近字組詞。(8分)

撓( ) 俏( ) 竣( ) 飢( )

饒( ) 峭( ) 駿( ) 肌( )

3、選擇正確讀音。(4分)

車夫掙扎(zhā zā zhá )著坐了起來,伯父給他敷(fū fú )上葯,扎(zhā zā zhá )好綳帶,又給他扎( zhā zā zhá )了一劑止疼針。

4、在下面的田字格內端正的書寫名句。(2分)

隨風潛入夜

5、先把詞語補補充完整,然後選詞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順。(5+4分)

不同凡( ) 餘音繞 ( ) 古色古( ) ( )血搏殺 可見一 ( )

獨( )匠心 妙筆生( ) 膾( )人口 巧( )天工 雅俗共( )
我們可以用 來贊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貝多芬的《月光曲》,

用 來贊美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當我們對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時,我們可以說 ,而當我們讀到一篇好文章時,我們可以說 。

6、句子轉換。(8分)

(1) 忽然看見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塊麵包皮,跳上了大櫃頂。(仿寫連動句)

(2)用恰當的關聯詞語把兩句話全成一句話。

文明的語言能夠溝通人們的心靈。文明的語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

(3)獨腳海鷗只有一隻腳,停落時得扇動翅膀保持平衡。(改雙重否定句)

(4)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著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縮句)

二、閱讀理解(39分)

(一)課內閱讀。(20分)

(1)「( )的天空中掛著一輪( )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 )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 )。那猹卻將身( )。反而從他的胯下( )了。」

這段話選擇自課文《 》,作者是( )作者通過幾個表示( )詞語,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美妙的海邊夜景圖,又通過幾表示( )的詞語,讓我們感受到那少年的( )與( )。(12分)

(2)「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這是《 》這首詩中的一句,作者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把( )比作了了( )(4分)

(3),「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的意思是

(2分)

(4)文言文是我們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遺產。這學期我們初識了《伯牙絕弦》這篇文言文子知道了可以藉助課後注釋學習文言文方法,那麼請鴡助釋理解下面短文,把它的意思寫在橫線上。曰①:「學②而時習③之,不亦④說⑤乎⑥?有朋⑦自⑧遠方來,不亦樂乎⑨?」(2分)

注釋:①子曰:孔子說。 ②學:學習 ③時習:時常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④亦:也⑤說音是(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⑥ 乎:嗎?⑦ 有朋:朋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⑧自:從。 ⑨樂:開心、高興

(二)課外閱讀(19分)

① 我見過雍容華麗的牡丹,也見過高貴清雅的菊花;見過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見過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見過朴實無華的小麥花、高粱花,也見過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 ),在我記憶深處,使我終生難忘的卻是這樣的一種花;它不是開在陽春三月,而是開在寒冬臘月;它不是開在花壇暖房,而是開在冰天雪地;迎接它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北風;滋育它成長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們的眼淚和心血。

③它,就是獻給周總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個夜晚,我剛剛下了車,便趕到天安門廣場,去向總理表達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廣場更加肅穆了,彷彿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紗。紀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總理的功德如海! 松柏林間,白花似雪,情貞似雪,總理的節操似雪!敬愛的總理啊,您把一生獻給人民,您贏得了人民的無限敬重,人民對您無限地眷念!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英雄豪傑可謂多矣,可又有哪個人的去世像我們的總理這樣,使八億人哀痛欲絕,同聲痛哭?千萬朵聖潔的白花,頂著寒風,冒著霜雪,凝結著愛和恨,滿載著哀和愁,在祖國的大地上,為我們敬愛的總理盛開了。

⑤眼淚,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為人民崇敬的英雄飄灑;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託,它永遠屬於我們的總理啊!

⑥我含著眼淚,走向那綴著白花的柏樹叢。一朵普通的紙花,下面是一張紙條:悼念敬愛的周總理——您的兒女。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貴的花。它像牡丹一樣華美,它像菊花一樣高雅,它像水仙一樣情深,它像荷花一樣純潔。這是沒有生命的花,是紙做的花,但又是最富於生命的花,它跳動著八億人民的脈搏,它撫慰著周總理不朽的英靈,它具有著火山爆發的能量!敵人怕它,人民愛它!這是懷念之花,更是斗爭之花,驕傲之花。

1.第①自然段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作用是 。(2分)

2.第②自然段的括弧里加一個表示轉折的關聯詞, 最恰當的是 。(2分)

3.第④自然段中畫出的反問句,改成陳述句是 表達了了 。

4.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 的作用。(2分)

5.理解第⑥自然段中畫線句的意思。(4分)

(1)「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貴的花」含義是



(2)『『這是沒有生命的花,是紙做的,但又是最富於生命的花」,說它「是最富於生命的

花」的原因是,請在原文中用「——」畫出來。

6.在文中用「~~」畫出一個擬人句

7.給短文加一個合適的題目,寫在文前橫線上。(1分)

三、習作家園。(25分)

生活是萬花筒,它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十二三歲的你同樣擁有一片藍天,一方樂土。在那裡你用自己的心靈感受著,用自己的智慧假造著。那裡的一切都讓你著迷,令你陶醉:讀書、踢球、畫畫兒、手工製作、集郵、種花、養兔……你一定享受了無限的樂趣,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性情。請你以「 真讓我著了迷」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寫出你的真實感受。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字數不少於400。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量檢測試卷

參考答案

一、積累運用

1、略

2、略

3、掙扎(zhá)敷fū 子 扎zā好綳帶,又給他扎( zhā)了一劑止疼針。

4、略

5、略

6、句子轉換。(

(1) 略

(2) 文明語言不僅能夠了溝通人們的心錄,而且(還)也能夠反映出一個的文化修養

(3)獨腳海鷗只有一隻腳,停落時不得不扇動翅膀保持平衡。(改雙重否定句)

4)老人注視著海鷗。(縮句)

二、閱讀理解

(一)課內閱讀。

(1)「( 深藍 )的天空中掛著一輪( 金黃 )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 碧綠 )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 刺去 )。那猹卻將身( 一扭 )。反而從他的胯下( 逃走 )了。」

這段話選擇自課文《 少年閏土 》,作者是(魯迅 )作者通過幾個表示( 顏色的 )詞語,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美妙的海邊夜景圖,又通過幾表示( 動作 )的詞語,讓我們感受到那少年的( 機智 )與(勇敢 )。

(2)「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這是《 天上的街市 》這首詩中的一句,作者運用了( 比喻 )的修辭手法,把( 街燈 )比作了了( 明星 )(4分)

(3)「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的意思是 伯牙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於是,他心愛的琴摔碎了終身不再彈琴。

子曰①:「學②而時習③之,不亦④說⑤乎⑥?有朋⑦自⑧遠方來,不亦樂乎⑨?」意思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 (二)閱讀理解

1.第①自然段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排比 ,作用渲染見過各種花的美好,激起讀者的感情 (只要貼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2.第②自然段的括弧里加一個表示轉折的關聯詞, 最恰當的是 然而

3.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是: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英雄豪傑可謂多矣,就沒有哪個人的去世像我們的總理這樣,使八億人哀痛欲絕,同聲痛哭。表達了:人民對總理逝世極度悲痛的心情。(只要貼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4.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5. (1)「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貴的花」含義是:說它普通是因為這是人民用約做的;說它珍貴是因為代表全國人民對總理的敬愛和沉痛哀悼之情。(只要貼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2)『『這是沒有生命的花,是紙做的,但又是最富於生命的花」,說它「是最富於生命的花」的原因是它跳動著八億人民的脈搏,它撫慰著周總理不朽的英靈,它具有著火山爆發的能量!

6.(1)千萬朵聖潔的白花,頂著寒風,冒著霜雪,凝結著愛和恨,滿載著哀和愁,在祖國的大地上,為我們敬愛的總理盛開了。

(2)這是沒有生命的花,是紙做的花,但又是最富於生命的花,它跳動著八億人民的脈搏,它撫慰著周總理不朽的英靈,它具有著火山爆發的能量!

(答案不唯一)

7、給短文加一個合適的題目 花(只要貼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三、作文

一等: 25分—23分 選材好,恰當表達,語句通順,有文采,有真情實感,無病句。

二等: 22分—20分 選材一般,語句較通順,病句少。

三等: 19分—17分 選材不好,語句不夠通順,錯別字較多。

四等: 16分以下 跑題,字數太少,錯別字太多的。

作文最少要扣1分,要求沒有錯別字,文章有文採的。題目1錯別字每4個1分,重復不累積。

C. 人教版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試題

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八 年 級 語 文
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得分

得分 評卷人

1、把下列字寫在方格內,力求正確、規范、美觀。(2分)
成功源於自信

2、加點字注意完全正確的一組是(2分)
A、滯(zhì)留 粲(càn)然 庶(shù)祖母 脊(jí)背
B、眷(juàn)戀 膽怯(qiè) 真諦(dì) 懺(chàn)悔
C、鬍髭(zì) 黝(yǒu)黑 一綹(liǔ)綹 頷(hàn)首
D、蜿(wān)蜒 稽(jī)首 號(hào)叫 破綻(zhàn) [ ]
3、下列每組詞語中都有一個錯別字,請用橫線標出,並將正確的字寫在後面的括弧內(2分)
A、油光可鑒 翻來復去 杳無消息 藏污納垢 [ ]
B、粗製濫造 鶴立雞群 正襟危坐 誠皇誠恐 [ ]
C、無可質疑 黯然失色 廣袤無垠 花團錦簇 [ ]
D、冥思遐想 勝氣凌人 不求甚解 鬱郁寡歡 [ ]
4、 胡適《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請說說「諸葛亮、劉備」是哪部文學作品裡的人物?並寫出有關他們的兩個成語或典故。(3分)
①「諸葛亮、劉備」是 里的人物。
②成語或典故:
5、 根據要求默寫。(5分)
①人生自古誰無死? 。(文天祥《過零丁洋》)
②《馬說》中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
③ , ,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 ,與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兩句格調截然相反。
⑤贊曰:黔婁之妻有言:「 , _。」(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6、面對呼嘯而來的列車,在溫州打工的商丘青年李學生救出一名男孩之後,又去搶救另一名女孩時,被火車撞倒,壯烈犧牲。他的事跡被媒體宣傳後,感動了中國。在騰訊網、溫州網等網站共話「河南英雄感動中國」網頁上,網友評論如潮。新浪網也作了專題報道。如果你看到了這個報道,登陸了其中某網站,看到了網友們的留言,請你對下面選摘的兩位網友的留言加以評論並寫下你的留言。(4分)
新浪網網友:你不再救另一個不就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了嗎? 你真傻!
溫州網網友:每一個生命都是偶然,生命的意義何在,你做了最好的詮釋。向你致敬!
你的評論:

你的留言:

得分 評卷人

(一)閱讀下面詩歌,完成7-8題 (6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7、本文運用了典故,請把它找出來。並說說所表達的感情。(3分)

8、請描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現出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3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9-14題 (共14分)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2)猿則百叫無絕( )
(3)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 (4) 經綸世務者( )
10、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2分)
A、千丈見底 B、有時見日
C、窺谷忘反 D、泠泠作響 [ ]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12、在文中找出從視覺和聽覺方面描寫景物的對偶句各一句。(2分)

13、第二段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描寫了富春江水的什麼特點?(2分)

14、說說你對「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深層意思的理解。寫一則100字左右的筆記。(4分)

得分 評卷人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 題。(共13分)
A.①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②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裡……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斗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B.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
……
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15、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用了那些修辭方法?談談這樣寫的好處。(3分)

16、A段②處主要從哪個方面描寫了清國留學生的特點?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態度?(3分)

17、本文作者寫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場時(即B段)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的?從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

18、 結合全文分析,作者開頭寫「清國留學生」的用意是什麼?(3分)

(二)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9-24題。(共19分)
十一支康乃馨
記得那個母親節,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天,也是我們留在澳洲的最後一年。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媽媽一打康乃馨。我們整整一個月沒光顧游戲機室,終於有了小小一筆錢。
下午,當我和弟弟興沖沖地打算去買禮物時,卻發現了一樁糟糕的事情,我把攢的那筆錢給丟了。「我記得是放在上衣口袋裡的。」我驚慌失措地說,弟弟已經快要哭出來了。
我們倆翻遍了上衣口袋,都不見那錢的影子——在我們的計劃中,那錢夠買一打包裝精美的康乃馨和一大塊巧克力。所有的希望都斷絕之後,我們決定馬上上附近的花店去打臨時工,在節日里,花店是最需要一些送花的小工的。
休斯太太的花店,就在學校邊上。她是兩個女兒的母親。我和弟弟都相信她會給我們一些幫助的。
老闆娘正在忙著招呼顧客。在她身後,全是新鮮的康乃馨,小小的店鋪彌漫著一種馨香。
「買花嗎?」漂亮的老闆娘看見了我們。「素色的康乃馨,送給你們的媽媽。」
「是的,噢——不,我們是想找一份工做,您這兒還缺人手嗎?——我們打算用自己掙的錢給媽媽買一份禮物呢。」
「好孩子,你們等一等,就會有活兒乾的——哦,瞧——」老闆娘從一位先生手中接過紮好的一束花,打上蝴蝶結,附上地址交給我們;接著又有人電話來訂花。不一會兒,我和弟弟都有了滿滿一筐子待送的鮮花;我們把筐子掛在自行車前,騎著車出發了。
「能不能向收到鮮花的母親們要一支?」當我們看到我們的第一位主顧收到我們送去的鮮花後幸福快樂的樣子時,我突然產生了這樣一種想法:「這個辦法一定行,誰不願意將幸福與人分享呢?況且我們可以不要小費。」弟弟也說。於是第二位主顧收下鮮花後,我鼓足了勇氣說道:「是真的,太太,你要相信我們,我們就要離開澳大利亞,爸爸帶我們回到中國,可是媽媽有事沒法走,這是我們跟媽媽在這里過的最後一個母親節——你知道我們多想送媽媽一束康乃馨,叫媽媽開心。」
一口氣說了這么多,我自己也奇怪,等到這位好心的太太出人意料又如我所願地遞給我一支漂亮的康乃馨時,我紅著臉竟不知道該怎樣表示感謝。
三個鍾頭內我們跑了大半個堪伯寧,累得氣喘吁吁,卻異常興奮。因為每一位接受禮物的母親,在聽我們的解釋之後,都樂意只留下十一支康乃馨,而讓我們選取一朵最漂亮的。
桑費爾德區,格林伍治街,72號……我按著地址按響了門鈴。這是最後一位主顧。
開門的是位老太太,披著針織的披肩。一見到我手中的花,就先笑了。
「謝謝!」她接過花,深深地聞了一下,帶點驕傲地告訴我們:「我兒子再忙也記得今天這個日子的,我已經有二十七張燙金的收據了。」說著就掏出小費。
「不。」我說,「我只希望你能允許我在這束康乃馨中挑一朵。我只要一朵,可以嗎?」
「噢,當然,如果你需要的話。」老太太顯得很驚訝,「可是,你要它做什麼呢?」
「送給媽媽。」並說我們已經有十支了,就要實現我們的計劃了。
老太太聽完我敘述,就從花束中挑出一朵最漂亮的,交給我說:「多好的孩子,快回去吧。我祝福你們的媽媽。」
近傍晚了,我們快樂地回到家,送給媽媽的,也是十一支康乃馨。
19. 十一支康乃馨是怎麼得來的?它們有什麼特殊的意義?(3分)

20.為什麼每位收到祝福的母親都樂意讓「我們」選一支最漂亮的康乃馨?(3分)

21.請你想像一下,當「媽媽」知道這十一支康乃馨的來歷後,她會怎麼說。(3分)

22.請根據你的理解說說文中加點的「漂亮」一詞除寫花的漂亮外還有沒有別的更深的含義?(3分)

23.文中對「我和弟弟」主要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法?請各舉一例說明。(舉出兩例即可)(3分)
① ( )描寫。例:

② ( )描寫。例:

③ ( )描寫。例:

24.有人說「十一支康乃馨」表達了孩子們對母親的祝福和愛心,也有人認為它同樣表達了母親們對孩子們的愛。你贊同哪一種看法,請在文中找出理由說說你的觀點。(4分)

得分 評卷人

25、請以「(風景、感動、和諧、競爭……)________無處不在」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於600字。(4)書寫工整規范。(5)切記文中不要出現與自己身份相關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D. 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八年級期末考試
語 文 試 卷
(全卷共三大題, 滿分100分, 120分鍾完卷)
題號 一 二 三 總分 總分人
題分 20 40 40 100
得分

親愛的同學,本學期一百多個歡快的日子轉瞬即逝,面對眼前的試卷,只要你認真審題,從容應對,你一定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以迎接快樂的暑假生活。祝你成功!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 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頷(hàn)首低眉
B. 禁錮(gù) 招徠(lái) 詰(jié)責 眾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門楣(méi) 即物起興(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廣袤(mào)無垠
2. 下列各組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 (2分)
A. 落弟 奧秘 相形見絀 翻來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製濫造 滄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躊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寫下列詩句(6分)
(1)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3)人生自古誰無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4)不畏浮雲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6)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 請將下面陸游《岳池農家》里的兩句詩寫在後面的空格內. (2分)
小姑畫得城中眉,一雙素手無人識。

5. 請你寫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鳥蟲魚的古詩詞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內。(2分)

6. 下面畫橫線的句子都是病句, 請任選2個修改. (4分)
從2003年5月21日開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圍內召開了聲勢浩大的義務教育執法檢查,②歷時大約整整6個月。依據有關義務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此次檢查的主要內容有七個方面,③即政府執行義務教育法律法規及履行義務教育職責,落實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的情況,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情況,義務教育普及情況,④中小學布局調整,增加辦學條件情況,教育違規收費情況,⑤教師隊伍建設與教師利益保障情況等。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愛心」為陳述對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與前後句子構成一組排比句。(2分)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陽光,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閱讀題(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段, 分別回答問題. (10分)
有一天,本級的學生會幹事到我寓里來了,要借我的講義看。我檢出來交給他們,卻只翻檢了一通,並沒有帶走。但他們一走,郵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開看時,第一句是:
「你改悔罷!」
……其次的話,大略是說上年解剖學試驗的題目,是藤野先生在講義上做了記號,我預先知道的,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末尾是匿名。
我這才回憶到前幾天的一件事。因為要開同級會,幹事便在黑板上寫廣告,末一句是「請全數到會勿漏為要」,而且在「漏」宇旁邊加了一個圈。我當時雖然覺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譏刺我了,猶言我得了教員漏泄出來的題目。
……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便去尋藤野先生,告訴他我將不學醫學,並且離開這仙台。
8.簡要概括上文所寫的主要的兩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樣理解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嗚呼,無法可想」的感慨,表現了「我」怎樣的思想認識?(2分)
答:

11.文中「我」經歷的事情和「棄醫從文」的選擇,對你有哪些啟示? (寫對兩點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題. (14分)
詩中有科學 (節選)
葉永烈
①俗話說:三句話不離本行,這話不假。
②記得一位電影導演讀唐詩,對杜牧的《山行》一詩進行分鏡頭:「遠上寒山石徑斜」是 (1) ,「白雲生處有人家」是 (2) ,「停車坐愛楓林晚」是 (3) ,而「霜葉紅於二月花」則是 (4) 。他還認為李白的名作《靜夜思》後兩句屬「主觀鏡頭」——「舉頭望明月」是仰視鏡頭,「低頭思故鄉」是俯視鏡頭。
③一位畫家讀古詩,則喜歡分析詩中的色彩,她以為「萬綠叢中一點紅」、「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強調了暖色調,而用冷色調為襯托。「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把鵝在水中那鮮明的色彩寫得多麼逼真,而蘇軾的「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則是一幅水墨國畫。
④我很喜歡李賀那首充滿幻想色彩的《夢天》。詩人做起南柯之夢,翩翩然在太空中遨遊,他「回頭下望塵寰處」,看到什麼景色呢?呵,「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原來,他看到中國九州就像九個煙點子似的,而大海彷彿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猶如宇航員在太空中所見到的那樣真切。然而,李賀生活在唐朝,終生未離開過地球,也從未聽說過什麼「宇宙航行」,況且他只活了二十七歲。我反復吟誦《夢天》,深深佩服這位青年詩人那豐富的科學想像力!
⑤我以為王之煥的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嚴格符合幾何定律的。確實,「望遠必須登高,登高方能望遠」。觀察點越高,可見范圍越大、越廣,即所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時候,人們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後來人們打仗首先搶占制高點,直到如今人們利用飛機、人造衛星那「高度優勢」進行偵察、勘查、攝影,其中的科學原理,豈不與王之煥的詩句屬於「同理」!
⑥辛棄疾在農村閑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詞中富有農業知識,《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聲」與「豐年」之間的有機聯系。青蛙俗稱「護谷蟲」,是一員捕蟲大將。蛙聲不息,除蟲去害,便使稻花飄香,五穀豐登。在《鷓鴣天》中,辛棄疾寫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這樣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經深知養蠶技藝,很善於掌握孵蠶、養蠶的季節。他在《菩薩蠻》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則是符合現代熱力學定律,說明任何物體都有自動降低自身能量的趨勢,即使是「青山」也無法遮住!
⑦杜甫在《贈衛八處士》一詩中,有一句並不引人注目的詩——「夜雨剪春韭」。我覺得,從這五個字中,可以考證出許多關於唐朝種植韭菜的知識:一、韭菜俗稱「懶人菜」。種一次,割多次。唐朝種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長,長了剪,而不是連根拔掉收下來;二、唐朝時已知春天的韭菜鮮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綿綿的夜間去剪,那時剪下的韭菜水靈靈的,可作佳餚。
⑧有趣的是,我還常發現,有的詩句從文學上講是難得的佳句,從科學上考證則不盡然。如李白《將進酒》一詩開頭兩句,曾為多少人所傳誦——「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其實,「奔流到海」變為水蒸氣後,還是「復回」了,依舊從「天上來」,落進黃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環不已。
⑨中國是詩的國度。多少年來,多少詩人「各領風騷數百年」,寫下多少長詩短句。然而,人們習慣地只從文學的角度審詩、選詩、注詩、評詩。其實,詩中也有科學,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用科學的眼光來審詩、選詩、注詩、評詩。
12. 請根據你對杜牧《山行》一詩的理解,將「特寫」、「全景」、「中景、「遠景」這幾個分鏡頭名詞分別正確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處。(4分)
13. 作者遣詞用句非常准確。比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點的詞語,你認為這兩個詞語能互換位置嗎?為什麼?(2分)
答:

14. 請在第⑤段橫線處填入杜甫詩中的兩句名句。(2分)
15. 請在第⑥段橫線處填入辛棄疾詞中的兩句名句。(2分)
16. 「我也讀古詩詞,不過,我常常從科學的角度品詩、評詩,分析詩中的科學。」一句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你認為應該放在哪兩個段落之間,才能使文章通暢?(2分)
答:
17. 不僅詩中有科學,成語中也有科學。如「迴光返照」,指太陽落下地平線時,由於光的反射,又有短時光亮,用來比喻事物滅亡前的短暫興旺,十分形象。請你也試舉一個這樣的成語,並作簡略說明。(2分)
答:

(三)文學名著名閱讀(3分)
18. 請你寫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對上述作品中哪一個方面感受最深刻? 為什麼? (2分)
答: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 然後完成2024題. (13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
A.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B.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C. 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D. 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
21. 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2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2分)
無從致書以觀 益慕聖賢之道
當余之從師也 孤常讀書, 自以為大有所益
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 故余雖愚, 卒獲有所聞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卒之為眾人,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23. 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請用簡短的話歸納出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內)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雲南大學的學生馬加爵在一次與同學玩牌的過程中,因與同學發生了糾紛,受到了同學的侮辱,便懷恨在心。在經過准備後,他殘忍地將4位同學殺害了。馬加爵殘忍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但反思這起悲劇事件,如果當初那幾位同學不對他進行侮辱,傷害他的自尊,又怎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尊重他人,就會在陰霾的天氣里給別人投灑一縷陽光,在乾渴的日子裡給別人帶來一絲雨露,在寒冷的季節里給別人送來一片溫暖,學會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請以「學會尊重」這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於600字。(5)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文中也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八年級期末考試
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一、(20分)
1. B 2. B 3. (1)病樹前頭萬木春 (2)長風破浪會有時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只緣身在此山中 (5)但願人長久 4. 略(無錯字、漏字、增字, 書寫美觀工整、規范可得滿分, 否則, 酌情扣分) 5. 略(開放性試題, 只要切合題目要求, 無錯字、漏字、增字, 書寫工整、規范得2分, 否則, 酌情扣分) 6. (1)「召開」改為「開展」 (2)刪去「大約」或「整整」 (3)在「教育職責」後加「的情況」 (4)「增加」改為「改善」 (5)「利益」改為「權益」 7. 示例: ①愛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燈塔, 使迷途航船找到港灣 ②愛心是一縷炎炎夏日的清風, 使煩躁不安的人感到無比的涼爽 ③愛心是一股撞開閘門的春水, 使鐵石心腸受到震撼(以「愛心」為陳述對象, 又構成了排比句式, 即給滿分)
二、(40分)
(一)(10分) 8. ①「我」的考試成績被人懷疑和譏刺(或:匿名信的指責;②匿名信事件)「我」看時事片時的情形和感受(或:看電影的感受;看電影事件) 9. 對日本一些學生的懷疑和歧視,「我」十分不滿,(用反語)表達了極為憤慨的感情 10.「我」深感當時中國的國民精神麻木、毫不覺悟 11. ①個人的命運(遭遇)往往與祖國的命運(強弱)息息相關 ②國民的不覺悟是國家不強盛的重要原因 ③要使國家強盛,首先要使國民覺悟 ④個人的選擇應考慮到國家前途、民族命運
(二)(14分) 11. 遠景 全景 中景 特寫 12. 不能互換。因為第③段中所舉的例子全是唐詩 13. 不能互換。因為第③段中所舉的例子不全是詩 14.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錯1字扣1分,直到扣完) 15.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錯1字扣1分,直到扣分) 16. 應該放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間 17. 示例:「海市蜃樓」,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於光線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現的虛幻的樓台城廓。現多比喻虛幻縹緲的事物;「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來安慰自己。另外還有:「爐火純青」、「趁熱打鐵」、「一葉知秋」……
(三)(3分) 18. 篇名和作者對應正確得1分 19. 只要求就作品的某一點談感受。感受鮮明准確,說理中肯,表達精煉即可。否則,酌情扣分。
(四)(13分) 20. C 21.(1)假:借 (2)再:兩次,兩頓(每解釋正確一個給1分)
22. D 23. 應在關鍵文言實詞、虛詞上考慮翻譯的准確性,適當扣分 (1)譯句:時常向藏有書籍的人家去借。(借來後就)親手抄寫,計算著日期(按時)歸還。(注意重點詞語「每」「於」等的翻譯) (2)譯句: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注意重點詞語「以」「足」「知」「口體之奉」的翻譯)24. 這段文字通過敘述作者自己青少年時求學的種種艱辛,告訴我們應勤學好問,勇敢面對各種困難,不慕虛榮,以學習為最大樂趣。(歸納不夠准確或完整,應酌情扣分)
三、作文(40分)
等級評分標准
基礎等級30分 一等(40—36分) 二等(35—30分) 三等(29—20分) 四等(19—0分)
切合題意
中心突出
內容充實
感情真摯
結構嚴謹
語言流暢
字體工整
符合文體要求
標點符號使用規范 符合題意
中心明確
內容較充實
感情真實
結構完整
語言流暢
字跡清楚
大體符合文體要求
標點符號使用較規范 基本符合題意
中心基本明確
內容不夠充實
感情基本真實
結構基本完整
語言基本通順
字體潦草
基本符合文體要求
標點符號使用不夠規范 偏離題意
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當
內容單薄
感情虛假
結構混亂
語病多
字跡難辨
不符合文體要求
標點符號使用不規范
發展等級10分 能在下列四個方面的任何一個方面作得較為突出即可評分
較深刻 較豐富 較有文采 有創新
①較能透過現象深入本質
②較能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 ③材料較豐富
④形象較豐富
⑤意蘊較豐厚 ⑥詞語較生動, 句式較靈活
⑦善於運用修辭方法 ⑧見解新穎, 材料新鮮, 構思精巧
⑨聯想和想像較為獨特
⑩表達有一定個性特徵

E. 幫我出語文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
1.給加點字注音
熾熱( ) 虐待( ) 執拗( ) 挑釁( )
2.按拼音寫漢字
冥思xiá( )想 花團錦cù( ) 廣mào( )無垠 正jīn( )危坐
3.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並改正:(四個)
油光可鑒 粗製爛造 油然而生 勝氣凌人
藏污納垢 暗然失色 相形見拙 鬱郁寡歡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 中國足球隊首次征戰世界盃,各種新聞媒體連篇累牘,競相報道,佳作紛呈。
b. 西部大開發將改變「孔雀東南飛」的狀況,使西部地區的潛在優勢有了出人頭地的一天。
c. 那教練是個科研專家,他的理論讓小李茅塞頓開。
d. 有的學生無視學校的金科玉律,迷戀網上游戲聊天,實在令人擔憂。
5.仿照例句,將下面句子補充完整。
例句:沒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涼的戈壁,冷冷清清,沒有活力。
沒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改下列病句
a. 為了搞好工作,我們要虛心接受,廣泛徵求群眾的意見。

b. 會場上顯出一派歡樂的景象和雷鳴般的掌聲。

7.假設同桌借了你的東西,忘了歸還,而你又急需使用這東西,你有禮貌地暗示她應歸還,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詩文默寫
(1)黔婁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亭亭山上松, 。
(3) 抽刀斷水水更流,
(4) 剪不斷,理還亂,是
(5) 《過零丁洋》中膾炙人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水調歌頭》中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願的句:
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 富含哲理的 詩句是
⑻ ,欲辨已忘言。
⑼李商隱《無題》中歌頌人的奉獻精神的 名句是
⑽海內存知己, 。
9、閱讀名著 《西遊記》、《海底兩萬里》、《名人傳》是我們本學期的必讀書目,你對它們有了哪些了解?試選擇其中的一部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篇目: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及朝代或國籍:___________
你喜歡的章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喜歡的人物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對這部小說的評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八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

·IE4.X:在〔查看(View)〕菜單中〔字體(Fonts)〕,然後選[簡體中文(Simplified Chinese)GB2312]。 ·IE5.X:在〔查看(View)〕菜單中選〔編碼(Encoding)〕,然後選[簡體中文(Simplified Chinese)GB2312]。 在查看編碼中是否可以選擇更改編碼方式,此外XP SP2補丁也可能引起部分網頁瀏覽時出現亂碼 微軟的相關網頁: 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ilyID=e29e54c2-715e-4f04-b995-6e060ac7e5b1 微軟下載地址: download.microsoft.com/download/6/3/a/63a2d9a3-43c8-47ba-bab1-67ce70de52cb/WindowsXP-KB886677-x86-chs.exe

G. 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

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資料

一、名句填空(186分,每空1分)
1.吳均在《與朱元恩書》中描寫水尤清澈的文句,「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作者發表議論,流露出對鄙視名利、愛慕自然、歸隱避世的高潔志趣的句子: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2.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描繪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語句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潔,簞瓢屢空,晏如也。」文中與「不慕榮利」相呼應的評論性贊語是「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文中「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對我們讀書學習很有啟示.
3.韓愈《馬說》中流傳千古的名句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文中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於奴隸人之乎,駢死於槽櫪之間!」寫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馬者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寫庸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人們常用「千里馬」來比喻人才,用「伯樂」比喻發現人才的人。懷才不遇的人時常感嘆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4.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寫自己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有關刻苦讀書的故事還有:「程門立雪、囊螢夜讀、鑿壁借光、懸梁刺股、孫康映雪、王冕僧寺夜讀」。
5、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涌現的理趣,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飽含詩人無限辛酸,流露出內心的憤懣不平的詩句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6.杜牧的《赤壁》一詩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隱含著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過零丁洋》中用比喻抒寫國破家亡悲哀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表明文天祥誓死報國的崇高的愛國情懷與堅貞的民族氣節(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義凜然、捨生取義)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表現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願,表達詞人對親人的懷念、祝願和慰藉的詞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直接寫明月的句子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表達作者想逃避現實,又擔心恐懼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9.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中暗示潼關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句子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用「聚」和「怒」寫出了潼關地勢的險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詩的主旨,表達詩人憂民思想。
10.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寫魚無憂無慮的樣子的句子有:「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反映作者心境感傷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11.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描寫岳陽樓大觀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陽,氣象萬千」。寫遷客騷人以物悲的句子是:「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以物喜的句子是「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氣洋洋者矣。」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敘述騰子京政績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後被用來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蓬勃發展。文中「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與「退」分別指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為人民公僕要像范仲淹一樣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政治抱負。
12.歐陽修《醉翁亭記》中寫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名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描繪山間早晚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描寫四時變幻之景的句子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13.袁宏道在《滿井游記》中寫雪後初晴的水之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之景:「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4.《飲酒》中表達陶淵明隱居生活的閑適、超凡脫俗(體現作者愛菊)的名句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點晴之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傳達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人生感悟。
15.李白的《行路難》中表達詩人終將沖出苦悶,堅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一天會實現的情懷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中,表明詩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權貴堵塞的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暗用典故的詩句是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16.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了憂國憂民,扶濟蒼生的偉大抱負。
17.邊塞詩人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詠雪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詩句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寫沙漠冰封、愁雲慘淡的景象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詩人借「愁雲」來暗示對友人離別的擔憂。詩句「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寫法意境有同工之妙。
18.龔自珍的《己亥雜詩》被譽為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為後代甘於自我獻身的千古佳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李商隱在《無題》中抒寫愛情忠貞,表達無私奉獻精神的句子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19、贈別詩在中國古代詩詞中佔有相當的比率。不少詩句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誦。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來表達了真摯的惜別之情,成為寫離愁的名句。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借景抒情,用「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含蓄地表達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李白在《贈汪倫》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無形為有形的名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高適在《別董大》中用「「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安慰朋友;王勃更是樂觀,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寄語遠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離遙遠,也會覺得近在咫尺。
20.《登出州台歌》表達陳子昂懷才不遇,詩句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21.李白在《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表達曠達胸襟的句子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寫「愁」的名句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煜在《相見歡》中用比喻寫「愁」的名句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已亥雜詩》
22. 51.《早春呈水帝張十八員外》中韓愈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寫出了春雨的珍貴,春草初出的情態。
23.王安石《登飛來峰》中的哲理名句「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與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24.棄辛疾的《清平樂,村居》寫人間親情句子是「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25、對勸學的名聯:①勤能補拙,學可醫愚。②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③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④歐陽修與民同樂,范仲淹先憂後樂《岳陽樓記》
26、「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是清朝趙翼的詩歌《論詩》,在這首詩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李白和杜甫,「風騷」原來是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
人教版八下古文系統復習
《與朱元思書》
1、作者:吳均,南朝梁文學家。解題:「與」:給予。「書」:信。題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說旅行所見,寥寥一百四十餘字,把富春江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讀後悠然神往,就像置身於奇山異水之間,是六朝駢體文中描寫山水景物的妙品。
2、解釋重點字。①風煙:指煙霧。 ②共色:同樣的顏色。 ③俱:都。 ④許:附於數詞之後,表約數,相當於「光景」「左右」。 ⑤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⑥從流飄盪: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盪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7)急湍:急流的水(8)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9)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10)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彷彿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11)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12)相鳴:互相和鳴 (13)⑥戾天:到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15)經倫:籌劃、治理。(16)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 (17)⑩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18)猶:好像,如同。(19)交映:互相掩映。(20)見:同「現」,顯現,顯露。 (21)縹碧:青白色。
3、中心:.《與朱元思書》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
4、結構:第一段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第二段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
第三段描寫了 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誇張將富春江「異水」(水清、急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徵):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
5.結合文中語句說說作者有怎樣的志趣和情懷。(4分)
(1)從「從流飄盪,任意東西」句中表現作者對自由的渴望;
(2)從「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句中表現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歌頌;
(3)從「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句中表現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
6、 理解背誦。按要求寫出句子。
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從流漂盪,任意東西)
總的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總領全文的句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對偶句)
寫山「奇」的句子: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寫水流湍急,《三峽》一文中那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7、重點句翻譯。
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煙霧全部消散盡凈,晴空和青山呈現同樣顏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為名為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 息他那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⑤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⑥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治理社會事物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⑦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樹木在江面上邊遮蔽著,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
8、欣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得十分生動形象
9、中心:「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現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也是本文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討論。「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是對這里的山水的總的評價,試根據作者的描寫,分析這里的山「奇」在何處?答:奇在「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連用「負、竟、軒、邈、爭、指」等字,把原本靜止的重山疊嶺寫活了,似乎仍在生成變化中,其次寫山中各種聲音,簡直是一隻自然交響曲,使人感到山間處處
《五柳先生傳》(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陶淵明)
1、文學常識:陶淵明: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五柳先生傳》出自,《陶淵明集》還學過他的文章〈〈桃花源記〉〉,詩有《飲酒》《〈歸園田居〉其三》
2、 人物欣賞:(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
(2)從三方面描寫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二是: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3)對「五柳先生」的評價: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自畫像。他不慕榮利,厭惡官場的追名逐利,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現實,隱居起來,不去撞擊社會矛盾的思想是消極的。
(4)本文與,《醉翁亭記》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麼不同?
五柳先生:在飲酒中自得其樂,並忘卻榮辱得失。
醉翁:借飲酒助山水游樂之興。是與民同樂。
3、名句及成語:(1)不求甚解:現指: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讀書只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過分下功夫。
(2)不戚戚於貧,不汲汲於富貴。意思:不為貧而憂慮,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4、 重點實詞:會意:對書中的意旨有獨到的體會。(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意旨)親舊:親戚、朋友。 造飲:到、往。到別人家裡去喝酒。期:希望,願望。 環堵:周圍環著四堵牆。 蕭然:冷冷清清的樣子。 短褐:粗布短衣;穿結;打補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戚戚:憂愁的樣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茲若人:此人。儔:朋友,伴侶。 觴:酒杯。嗜:愛好,喜歡。
5、 重點句子翻譯:(1)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
(2)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到別人家裡去喝酒,一來、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讀書,不求甚解:喜歡讀書,但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一邊喝酒一邊做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
6、理解背誦:《五柳先生傳》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贊揚五柳先生的高潔人格並且與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戚戚於貧我是豬,我說臟話,不汲汲於富貴。
(4)文中描寫「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詩句是: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馬說》韓愈
一、作者作品:韓愈唐朝文學家。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里的《雜說》。
二、說的特點:可以說明事物,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
三、閱讀理解:
1、本文中心句:(中心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本文寫法:托物寓意(借伯樂和千里馬為喻,對統治者不能識人才,埋沒人才,表達了強烈的憤慨):s
3、本文段意:一段:伯樂對於千里馬的決定作用。二段: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三段:總結全文,寫食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馬與伯樂依賴關系的句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5、千里馬必然被埋沒的原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6、描寫千里馬可悲命運的句子及作用: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作用:從反面論述了中心論點。
7、表明食馬者無知的句子或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食馬者無知所造成的惡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再次從反面論證論點,揭示被埋沒的原因。
9、寫食馬者的愚妄(平庸淺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其真不知馬也'的作用:與開頭呼應,點明全文主旨。
11伯樂、千里馬、食馬者的比喻意義:伯樂比喻知賢識才的人,千里馬比喻出類拔萃的人,食馬者比喻埋沒摧殘人才的統治者。
12、《馬說》中寫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千里馬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是什麼?①伯樂不常有。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14、在《馬說》第三段中,作者認為對'千里馬'的摧殘、埋沒體現在哪三個方面?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盡其材。③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5、策馬者是怎樣的不認識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6、《馬說》中提出人才培養需要外在條件的句子是: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7、《馬說》中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18、《馬說》的主旨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9、懷才不遇的人常慨嘆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
20、這篇文章採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伯樂比喻善於識別人才的統治者;千里馬比喻有才之士;食馬者比喻不識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淺薄愚妄的統治者。
21、對食馬者進行強烈諷刺是哪一句?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送東陽馬生序》(明朝:宋濂)(閱讀課)
1、文學常識、作者 明朝著名文學家 宋濂
2、重點字詞解釋。余幼時即嗜學:喜歡,愛好。致書:得到書。這里是買書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弗(不)之怠:懈怠,不放鬆抄寫。「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這件事。 走送之:跑既加冠:已經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患,擔心,憂慮。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嘗,曾經。趨:奔向。先達:學術界的前輩。執經叩問:求教。叩,問。德隆望尊:道德高,聲望重。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塞。這里的是擁擠的意思。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表示專心而尊敬的)請教。或遇其叱咄:或,有時。叱咄:訓斥,呵責。(禮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復:這里指辯解。 俟(其欣悅):等待,等。負篋曳屣: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表示鞋破)。 窮冬:嚴冬。 皸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破裂。(至)舍:學舍,書舍。 僵勁:僵硬。(持)湯沃灌:熱水。沃灌,澆洗。 以衾(擁覆):以,用。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裡。逆旅,旅店。(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兩頓飯。再,兩次。食,提供伙食。(同捨生皆)被(綺綉):同「披」。(戴)朱纓(寶飾之帽):朱纓,紅色的帽帶。腰(白玉之環):腰,掛在腰間。 (右備)容臭:容臭,香袋。 燁然(若神人):燁然,光彩耀眼的樣子。緼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緼,舊絮。敝,破。略無慕艷意:毫無羨慕之心。慕、艷,羨慕。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
3、理解背誦。
(1)為什麼作者在眾多富有的同學中能「略無羨艷意」: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2)表明第2段觀點的句子是: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4、思考、(1)從幾方面概括作者求學時的客觀條件?路途:遙遠艱難。衣著:破舊不能禦寒。飲食:每日兩頓,毫無滋味。
(2)太學生的優越條件,表現在那些方面?有書可讀,有師可問,無奔走之勞,無凍餒之患。
(3)第一、二段文字採用的主要寫作手法是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對比,增強說服力,突出中心。
(4)應怎樣看待學習條件與學習好壞之間的關系?
答:學習條件不好,仍然能學習好,像宋濂那樣;學習條件好,卻不一定序、學得好,像某些「太學生」那樣。學習條件好壞對學習能夠有所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學習成功關鍵是長期堅持「勤且堅」專心致志,這是宋濂起身體會,也是古今學有所成的人的共同體會。
(5)本文揭示了怎樣的道理?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6)本文是寫給馬生的為什麼用大量的文字寫自己求學的事?
作者現身說法(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增強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7)作者在艱苦的環境下刻苦學習精神對你有什麼啟發?結合自己實際談一下。
5、課外積累。古人刻苦求學的事跡。
東周時代,蘇秦讀書欲睡錐刺骨。 西漢,孫敬晝夜苦讀,以繩系頭懸屋樑。
西漢,匡衡勤學無燭鑿壁偷光讀書。 晉朝,車胤(yìn)囊螢讀書。
晉,孫康家貧,映雪讀書。
(古人苦學的做法不必要後人效仿,但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從他們的事跡中獲取勤奮學習,立志上進的動力。)
3、重點段翻譯。現在太學生們在太學里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來,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慮;坐在高大的屋子裡誦讀詩書,沒有奔走的勞苦;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去詢問而不告訴、去請教而得不到指導的情況了;凡是應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才能看到。如果他們的學業還有不精通,品德還有沒養成的,那麼不是天資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裡是別人的過失呢?
《醉翁亭記》
1、文學常識。本文出自《歐陽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
環滁(chù) 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飲少輒醉(zhé)
岩穴瞑(míng) 傴僂(yǚ lǚ)酒洌(liè)山餚野蔌(sù)
觥籌(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勝(yì) 頹然(tuí) 陰翳(yì)
3、重點解詞
環滁:環繞著滁洲城。環,環繞。林霏開:樹林里的霧氣散了。霏,霧氣。
負者:背著東西的人。負,背。 臨於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兒清。冽,清。山餚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雜然而前陳者:雜七雜八擺放在面前的。雜然,錯落的樣子。陳,陳列、擺開。
觥籌光錯:觥,酒杯。籌,酒籌。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蓋。
佳木秀而繁陰:發榮滋長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深秀者:秀麗。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酣,盡興地喝酒。絲,弦樂器。竹,管樂器
野芳發而幽香: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發,開放。
傴僂提攜: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攙著走。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傴僂,駝背,這里指老人。
雲歸而岩穴暝:煙雲聚攏來,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4、重點語句翻譯
(1)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譯: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座山峰中間飛淌下來,這就是釀泉。
(2)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山勢回環,路也跟著轉彎,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象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釀泉上面,這就是醉翁亭。(臨,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譯: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間啊。
(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譯: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於心並寄託於酒。
(5)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6)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譯: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
(7)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蒼老的容顏,雪白的頭發,醉醺醺地坐在人們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8)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譯:樹林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遊人走後鳥兒在歡唱呀!
(9)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譯:遊人們知道跟著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呀。
(10)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譯:醉了能和他們一塊快樂,醉醒後能寫文章表達這種快樂的,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修呀!

H.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容易考得作文類型有哪些

八年級下語來文的作文--理論上是自不限文體,但應當以寫記敘文為主
大多是全命題作文或半命題作文,內容體現自己的成長經歷或者親情友情等等,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形式上開頭結尾點題扣題(八年級對文章內容與文題結合程度要求不算太高)說明文是絕對不會考的。說明文必須要固定一個說明對象,需要大量事實,理論等等作為支持來說明。
別說初中生,大學生也沒法現場寫一個陌生題材的說明文。

一些作文題目比如「我愛我家」「多彩的舞台」「美在身邊」但你需要的是准備作文素材,不是去想碰題目。准備幾個自己比較熟悉的素材,這樣在考試時就可以較快構思。

閱讀全文

與浙江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