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17年湖南卷語文試卷

2017年湖南卷語文試卷

發布時間:2020-12-22 12:29:37

㈠ 2011年湖南省高考語文試卷

語     文
本試題卷共7道大題,21道小題,共8頁,時間150分鍾,滿分15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揖讓yī 山嵐lán 彤雲tóng 滿腹珠璣jî
B.閬苑làng 盛饌zhuàn 斂衽rèn 未雨綢繆mîǘ
C.遒勁qīǘ 毗連bǐ 盥洗guàn 鳶飛魚躍yuân
D.翰墨hàn 睿智ruì 乳酪luò 撐天拄地zhǚ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山浪慢轉,曲徑輕搖,柳色乍染,黃鶯初啼,幾間茅屋在白雲深處若隱若現,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鄉的槐樹,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亂,卻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卻又各具情致。
C.滿耳的陣陣蛙鼓,激昂亢奮地噪鬧著,將靜夜和曠野喧囂得如同這季候一般,熱情洋溢,生機勃勃。
D.野花肆意開放,花叢間常可見一隊隊小面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裡追逐嬉戲,天真爛漫,活靈活現。
3.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A.「感動中國」將鏡頭對准生動的現實生活,聚焦於推動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體力量,解讀了平凡中的偉大。
B.微博一經推出,就以其強大的即時通信功能,受到了廣大網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們的社會生活。
C.新生代農民工除了關注工資待遇外,對工作環境和社會保障條件也越發重視,那些環境惡劣、保障缺失的企業,他們將說「不」。
D.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我國廣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創造精彩人生的廣闊舞台。[來源:學&科&網Z&X&X&K]
4.下面是某校校慶前夕,四位校友發給聯絡辦老師的簡訊,其中語言表達得體的一項是
A.獲悉母校華誕,甚喜,屆時定撥冗出席慶典,特此通知。
B.因事務繁忙,恐難以按時光臨母校參與慶典,深表歉意。
C.雖身體欠安,但一定準時前往母校列席慶典,謹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時趕到母校參加慶典,敬請諒解。
二、文言文閱讀(23分。其中,選擇題9分,每小題3分;簡答題4分;翻譯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嚴祺先文集序  歸庄
韓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詩亦怪怪奇奇,獨辟門戶,而考亭先生嘗病其俗,曰《上宰相書》、《讀書城南詩》是也。豈非以其汲汲於求知干進,志在利祿乎?故吾嘗謂文章之事,未論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後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於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鐫於梓,往往成巨帙,干謁貴人及結納知名之士,則挾以為贄,如此,文雖佳,俗矣。吾讀嚴子祺先之文,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無錫自顧端文、高忠憲兩先生講道東林,遠紹絕學,流風未遠。嚴子生於其鄉,誦遺書,沐餘教,被服儒者,邃於經學。平日重名節,慎行藏,視世之名位利祿,若將浼①焉。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為迂者。韓子嘗言:「人笑之,則心以為喜。」夫人之笑韓子者,特以其文辭為流俗所笑,猶傑然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為流俗所笑,不又加於古人一等乎!雖然,使韓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當亦如嚴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書、城南之詩,取譏於大儒矣。嚴子之文,余所見止數十篇,論理論事,明快嚴峭,恂恂儒者而筆能殺人,文辭之工如此!然吾以為文辭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於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矯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為迂者也。夫世共笑為迂,余獨不以為迂,而欣賞嘆詫,則余亦迂甚矣哉!
(選自《陶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玷污。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考亭先生嘗病其俗 病:批評
B.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 拔:拔除
C.遠紹絕學,流風未遠 紹:繼承
D.不又加於古人一等乎 加:超過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其」字,與「其詩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則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
C.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
D.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7.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A.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B.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C.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D.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8.結合文意,請你談談作者對嚴祺先的文章「欣賞嘆詫」的原因。(4分)
答: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韓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譯文:                                                                       
(2)故吾嘗謂文章之事,未論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後可。(5分)
譯文:                                                                      
(3)則余亦迂甚矣哉!(2分)
譯文:                                                                       
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12分)
10.閱讀下面的古代詩歌,完成題目。(7分)
春暮西園  高啟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本詩。
答:                                                                        
11.古詩文默寫(5分)
⑴雕欄玉砌應猶在,           。問君能有幾多愁,                      。(李煜《虞美人》)
⑵清風徐來,            。             ,               ,歌窈窕之章。(蘇軾《赤壁賦》)
四、現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閱讀(12分。其中,選擇題6分,每小題3分;簡答題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培育一位電影明星,無論從經濟成本還是從時間成本看都是昂貴的,一個明星的成長有漫長的過程,還要有天賦和種種機緣。當然還有更為緊要的前提,即明星必須扮演某個角色,借角色而成名,如扮演埃及艷後、扮演安娜·卡列尼娜或特工「007」等。只有作為成功的角色的明星,才能成為生活中的明星。
自從有了電視,情形有了難以料想的變化,明星的概念也大大泛化。一方面從明星生產的角度看,周期更短,速度更快,一部電視連續劇,可以使演員每天晚上出鏡,抵得上十來部電影。另一方面,即更關鍵之點是有了電視和網路,明星不一定需要藉助角色成名,明星可以是扮演自身,就像電視主持人。再例如,姚明扮演姚明,劉翔扮演劉翔。亦即當明星不一定需要藉助於外在的角色,可以直接登場,以明星自身的名義登場。由此,電視不僅生產了演藝明星,還生產體育明星、演講明星,還有大眾明星。到了大眾明星秀這一步,明星已經不是遙不可及,他們早已脫下神秘的面紗,成為鄰家男孩和女孩。當看電視成為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明星就是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既然明星不一定要扮演某一個角色,明星的門檻就大大降低,明星的大門洞然敞開。
明星是社會流行趣味的代表,這種流行趣味不是由哪一位才趣卓著的人物獨自創造出來的,而是由商業文明和大眾傳媒合謀並通過明星自覺和不自覺的配合,共同創造的。這就是當代電子文化的特徵。當代文化的輝煌是工業文明的輝煌、是物質生產技術文明的輝煌,而這些輝煌的替身或者說集合點就是明星。
明星是流行趣味的代表,大眾仰望明星,大眾在此岸,而明星在彼岸。從此岸到彼岸應該有一段漫長的距離,跨越這一距離,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還要機緣湊巧。但是陡然間,隨著電子媒介技術進一步發展和電視娛樂節目,大眾能直接參與明星生產,自己當明星,他們參加各類選秀節目,哪怕是只當15分鍾的明星。明星秀成為一種社會風潮,不但是青年人躍躍欲試,連成年人和兒童也加入到這一浪潮中,勢頭洶涌。一旦明星不需要以扮演什麼角色為條件,那就星途坦盪,而且是條條大道通明星。特別是有了網路視頻,人們不一定要上電視節目才能當明星,也用不著任何資格審查才能踏上明星之路,只需將自己製作的視頻製品拿到網路上傳播,就有成功的可能,這大大增加了當明星的概率。也難怪,當年麥克盧漢在對比電影和電視時會說:「看電影時,你坐在那兒看銀幕,你就是攝影機的鏡頭;看電視時,你則是電視屏幕。……看電影的時候,你向外進入世界;看電視的時候,你向內進入自己。」正是電視和網路的出現,使影像電子文化成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並和日常生活場景緊緊地交織在一起,深深地鑲嵌在我們的情感和記憶中。就像今天的孩子在若干年後會發現,自己的童年生活早已被細心的父母記錄在各類攝像和視頻中,自己早就充當了家庭生活的小明星,瀟灑地生活在大人們的攝像鏡頭和屏幕里。
(節選自蔣原倫《今夜星光燦爛》,《讀書》2011年第2期)
12.下列有關明星概念「泛化」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了電視和和網路,明星的生產,變得周期更短,速度更快。
B.電視 上的明星,只需扮演自身,不要藉助於外在的角色。
C.電視娛樂節目使明星大眾化,明星秀成為一種社會風潮。
D.影像電子文化進入家庭日常生活,人人都可以充當明星。
1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來源:Z。xx。k.Com]
A.成功的電影明星憑借天賦和種種機緣,可以縮短其成長的過程,而不一定要借角色成名。
B.明星的門檻降低,與明星培育的成本無關,主要原因在於上電視不一定要扮演某個角色。
C.創造流行趣味要商業文明和大眾傳媒合謀並要明星配合,明星則可成為這種趣味的代表。
D.有了網路視頻,明星變得不再神秘,人們只要將視頻製品在網上傳播,就必定成為明星。
14.綜觀全文,請談談你對麥克盧漢所說「看電視的時候,你向內進入自己」的理解。(6分)
答:                                                                        
五、現代文(文學類)閱讀(22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
我們吃了中飯出來到海邊去,雲雀們也吃過了飯,離開了它們卑微的地巢飛往高處做工去。瞧著,這兒一隻,那邊又起了兩!一起就沖著天頂飛,小翅膀動活的多快活,圓圓的,不躊躇的飛,——它們就認識青天。一起就開口唱,小嗓子動活的多快活,一顆顆小精圓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們贊美的是青天。瞧著,這飛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頂著無底的天頂細細的搖,——這全看不完了,影子都沒了!
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背負蒼天,而莫之夭閼者」,那不容易見著。我們鎮上東關廂外有一座黃坭山,山頂上有一座七層的塔,塔尖頂著天。塔院里常常打鍾,鍾聲響動時,繞著塔頂尖,摩著塔頂天,穿著塔頂雲,有一隻兩只有時三隻四隻有時五隻六隻蜷著爪往地面瞧的「餓老鷹」,撐開了它們灰蒼蒼的大翅膀沒掛戀似的在盤旋,在半空中浮著,在晚風中泅著,彷彿是按著塔院鍾的波盪來練習圓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時的「大鵬」。有時好天抬頭不見一瓣雲的時候聽著豸虎  憂憂的叫響,我們就知道那是寶塔上的餓老鷹尋食吃來了,這一想像半天里禿頂圓睛的英雄,我們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彷彿豁出了一銼銼鐵刷似的羽毛,搖起來呼呼響的,只一擺就沖出了書房門,鑽入了玳瑁鑲邊的白雲里玩兒去,誰耐煩站在先生書桌前晃著身子背早上的多難背的書!呵飛!不是那在樹枝上矮矮的跳著的麻雀兒的飛;不是那湊天黑從堂扁後背沖出來趕蚊子吃的蝙蝠的飛;也不是那軟尾巴軟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飛;要飛就得滿天飛,風攔不住雲擋不住的飛,一翅膀就跳過一座山頭,影子下來遮得陰二十畝稻田的飛,到天晚飛倦了就來繞著那塔頂尖順著風向打圓圈做夢……
飛。人們原來都是會飛的。天使們有翅膀,會飛,我們初來時也有翅膀,會飛。我們最初就是飛了來的,有的做完了事還是飛了去,他們是可羨慕的。但大多數人是忘了飛的,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長再也飛不起來,有的翅膀叫膠水給膠住了再也拉不開,有的羽毛叫人給修短了像鴿子似的只會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對翅膀上當鋪去典錢使過了期再也贖不回……真的,我們一過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飛的本領。但沒了翅膀或是翅膀壞了不能用是一件可怕的事。因為你再也飛不回去,你蹲在地上呆望著飛不上去的天,看旁人有福氣的一程一程的在青雲里逍遙,那多可憐。而且翅膀又不比是你腳上的鞋,穿爛了可以再問媽要一雙去,翅膀可不成,折了一根毛就是一根,沒法給補的。還有,單顧著你翅膀也還不定規到時候能飛,你這身子要是不謹慎養太肥了,翅膀力量小再也拖不起,也是一樣難不是?一對小翅膀馱不起一個胖肚子,那情形多可笑!到時候你聽人家高聲的招呼說,朋友,回去吧,趁這天還有紫色的光,你聽他們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搖響,朵朵的春雲跳過來擁著他們的肩背,望著最光明的來處翩翩的,冉冉的輕煙似的化出了你的視域,象雲雀似的只留下一瀉光明的驟雨——那你,獨自在泥土裡淹著,夠多難受,夠多懊惱,夠多寒傖!
是人沒有不想飛的。老是在這地面上爬著夠多厭煩,不說別的。到雲端里去,到雲端里去!那個心裡不成天千百遍的這么想?飛上天空去浮著,看地球這彈丸在太空里滾著,從陸地到海,從海再看到陸地。凌空去看一個明白——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權威,做人的交代。
人類初發明用石器的時候,已經想長翅膀,想飛。原人洞壁上畫的四不象,它的背上掮著翅膀;拿著弓箭趕野獸的,他那肩背上也給安了翅膀。小愛神是有一對粉嫩的肉翅的。挨開拉斯(Icarus)是人類飛行史里第一個英雄,第一次犧牲。安琪兒(那是理想化的人)第一個標記是幫助他們飛行的翅膀。人類初次實現了翅膀的觀念,徹悟了飛行的意義,挨開拉斯閃不死的靈魂,回來投生又投生。人類最大的使命,是製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飛!
(選自《中國現代散文選(1918—1949)》,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有刪節)
15.簡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寫雲雀的原因。(4分)
答:                                                                        
16.為什麼只有「餓老鷹」成了「我做孩子時的『大鵬』」?(6分)
答:                                                                        
17.談談文中畫波浪線句子運用第二人稱的好處。(4分)
答:                                                                         
六、選做題(2小題任選1題,9分)
1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布
本報北京4月28日電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今天宣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區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1339724852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與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間人口凈增長量1 .3億相比,減少了約5600萬人。十年人口數字的變化反映出,我國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以控制,人口素質不斷提高,城鎮化進程步伐加快,同時也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在加快,流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等挑戰。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全國男性人口佔51.27%,女性人口佔48.73%。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萬人,占總人口的49.68%,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分,人口數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蘇省。
(選自《人民日報》2011年4月29日頭版,有刪節)
請從上述消息中,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新聞短評。(9分)
答:                                                                        
2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視人之國若視其①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墨子·兼愛中》)
[注]①其:反身代詞,指自己。
簡要分析上述兩段文字含義的異同及所體現的儒、墨兩家思想的異同,並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答:                                                                           
七、寫作(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某位知名歌唱演員在接受中央電視台采訪時談到自己的變化:過去她出場面對觀眾說的第一句話是「大家好,我來了!」而現在她說的是「謝謝大家,你們來了!」
也許類似的變化曾經發生在你的身上或身邊,也許你對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㈡ 09年湖南語文卷文言文

○ 送秦少章序 ○
張文潛
詩不雲乎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夫物不受變 則材不成 人不涉難 則智不明 季秋之月 天地始肅 寒氣欲至 方是時天地之間 凡植物出於春夏雨露之餘 華澤充溢 支節美茂 及繁霜夜零 旦起而視之 如戰敗之軍 卷旗棄鼓 裏瘡而馳 吏士無人色 豈特如是而已 於是天地閉塞而成冬 則摧敗拉毀之者過半 其為變亦酷矣 然自是弱者堅 虛者實 津者燥 皆歛其英華於腹心 而各效其成 深山之木 上撓靑雲 下庇千人者 莫不病焉 況所謂蒹葭者乎 然匠石操斧以游山林 一擧而盡之 以玄棟梁 桷杙 輪輿 輹輹 巨細強弱無不勝其任者 此之謂損之而益 敗之而成 虐之而樂者是也 吾黨有秦少章者 自余為大學官時 以其文章示余 愀然告我曰 余家貧 奉命大人而勉為科擧之文也 異時率其意為詩章古文往往淸麗奇偉 工於擧業百倍 元佑六年及第 調臨安主薄 擧子中第可少樂矣 而秦子每見余輒不樂 不能為言所不合不能交 飮食起居動靜百為不能勉以隨人 令一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應 少自偃蹇 悔禍響至 異時一身資養於父母 令則婦子仰食於我 欲不為吏又不可得 自令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 余解之曰 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 令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 凡人性惟安之求 夫安者 天下之大患也 能遷之為貴 重耳不十九年於外 則歸不能覇 子胥不奔 則不能入郢 二子者 方其羈窮憂患之時 陰益其所短而進其所不能者 非如學於口耳者之淺淺也 自令吾子思前之所為其可悔者 眾矣 其所知益加多矣 及身而安之 則行於天下 無可解者矣 能推食與人者 常飢者也 賜之車馬而辭者 不畏徒步者也 苟畏飢而惡步 則將有苟得之心 為害不旣多乎 故隕霜不殺者物之災也 逸樂終身者 非人之福也 元佑七年仲春十一日書

這是我從一個韓國網站上下載的,以後找一些專業性質的文章千萬不要在網路上搜,網路畢竟還是過於商業化,很多地方不成熟,建議用google。

需要說明的是,原文沒有句讀,我也沒有時間給你加,只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打了空格,你可以自己看。另外這篇文章由於是韓國記載的,加之年代久遠,文章有很多地方是有疏漏的,將來如果你有幸讀解古書,你就會發現,囿於古代文化普及不夠,加之印刷錯誤,實際上任何一本古籍都是有疏漏的。

我看了你們高考的卷子,試卷就大量引用原文的 令日之病子者 令則婦子仰食於我 自令以往。實際上這些句子中的令很明顯就是今,但由於古書中就是如此,出卷人也就不敢造次,只好附著於上。雖然 令日 在古代有良辰吉日的意思,但實際上,這個用法是很少出現的,一般只用於皇室行為,如登基,婚嫁等事件。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季秋之月,天地始肅 季:季節,季候
B 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視之 零:降落,落下
C 予世之介士也 介:獨特,不合群
D子胥不奔,則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

10.下了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其為變亦酷矣
吾其還也
B 往往清麗奇偉,工於舉業百倍
矣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於社稷也
C 飲食起居、動靜百為,不能勉以隨人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D 能推食與人者,嘗飢者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

11.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先以《詩經*蒹葭》之句,引出物不受變材不成、人不涉難智不明的觀點,再對草木雖遭受嚴霜缺損卻斂英自成的現象加以描述,並抒發感慨。
B.文章敘述秦少章與作者交往,遵奉長輩之命勉為科舉之文,科考中第及任職等情況後,再引述他不得已為官的苦悶之言,然後對秦少章加以開導。
C.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後不快樂的原因之一,是他認為一旦為官,就將疲於應對官吏事務而無暇顧及自已,如果稍一顯露傲氣,禍患就會隨之到來。
D.本文為送人赴任的贈序,文章設喻用典,勸勉對方正確看待人事遷變,行文情理皆具而語言平實,體現了蘇軾評張耒之文所稱「汪洋淡泊」的特點。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人不涉難,則智不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則婦子仰食與我,欲不為吏,亦不可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賜之車馬而辭者,不畏步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簡要說明文章後半部分是如何闡述「遷之為貴」的道理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原題,我試著幫你解答一下,如有疑問,希望指證。

9. 選A
季秋,就是秋季的最後一個月,農歷九月。如《書·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如《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虛中,旦柳中。」又如漢高祖劉邦原名就叫劉季,意思就是家中最小的兒子。

10.D
這個很簡單,都是判斷句。

11.B
此時秦少章並未赴任,而是剛剛中第,被朝廷授予官職。此文正是作者回答秦少章對為官的疑慮並送他赴任的詩的序文。這可以從文章題目看出來。這個序並不是我們所說的一本書的序文,序在古代本義就是闡述一首詩的背景等的文體,如《騰王閣序》就是類似的文章,只是今天我們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騰王閣序》後面的詩文了,就連高中課本也僅就文章下面的注釋將全詩羅列其中,恐怕很少人能夠注意到這里竟然還「藏污納垢」了這樣一首詩。

12.人如果沒有經歷困境,智慧就不會明達
現在則是妻子兒女都依靠我生活,想要不就任官吏,也是不可能達到的事了。
(別人)贈給他車馬他卻推辭的原因是他不畏懼步行。

13.運用昔晉文公重耳流亡19年而後歸國成就春秋第一個霸主和伍子胥因父兄被楚國太子少傅費無忌所殺,自己夜逃吳國,並最終輔佐吳王夫差而攻入楚都郢,掘楚平王之墓而鞭屍以報殺親之仇這兩個人的事例說明人只有經歷憂患才能有所成就。

㈢ 湖南嶽陽語文卷

湖南省岳陽市2010年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試題預覽(文章尾部可下載)湖南省岳陽市2010年初中畢業學業考試試卷語文溫馨提示:本試卷共三大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鍾。一、積累及運用(28分)1、下列詞語加點字注意有誤的一項是()(2分)A、雛形(chú)蔥蘢(nòng)滑稽(jī)玲瓏剔透(tī)B、磐石(pán)祈禱(dǎo迭起(dié)義憤填膺(yīng)C、歸咎(jiù)濯洗(zhuò)眷念(juàn)風雨載途(zài)D、禁錮(gù)褻瀆(xiè)闊綽(chuó)廣袤無垠(yīn)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2分)A、鄙夷頹唐斷璧殘垣吹毛求疵B、拮據驅除顧名思意懷古傷今C、軒榭妖饒駭人聽聞怡然自得D、簇新誆騙山崩地裂遮天蔽日3、古詩文名句填空。(8分)(1)天時不如地利,。(《兩章》(2)不戚戚於貧賤,。(陶淵明《五柳先生傳》)(3)我寄愁心與明月,。(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4)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過零丁洋》)(5)孔子說過的「,。」精闢地論述了學習與思考的密切關系。(《十則》(6)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區,成為中國城鄉一道道亮麗景觀。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所表達的「,。」的願望得以實現。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2分)A、一般人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品,不是嘆惜自己掙錢太少就是羨慕別人賺錢太多,可蘇格拉底在逛完市場之後,卻說:「原來我不需要的東西這么多啊!」B、在農村中不乏「家電盲」,一旦使用電器,膽小的束手無策,膽大的就盲目發展操作造成用電事故。C、岳陽因其四通八達的交通、開明開放的城市定位,吸引著八方遊客和海內外投資商紛至沓來。D、拓展的岳陽樓景區增加了景點,很好地體現了中華文化的脈絡。每處景點,都使參觀者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相敬如賓。5、結合語境,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岳陽歌手譚圳公交車上斗扒手的事跡經報道後,其見義勇為的行為受到廣大市民的交中稱贊。這位經常有歌聲謳歌秀美家鄉的歌手,。A、體現了維護正義的正氣、見義勇為的勇義和大仁大義的義氣。B、在現實生活的舞台上又唱響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正氣之歌。C、肩負起了一個公民應有的責任和擔當。D、維護了社會公共秩序,用正義的力量盪滌了邪氣。6、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2分)A、通過衛星發射、「神舟」上天、新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個個成就,使我們對航天事業的守望者們肅然起敬。B、全長1068.6公里的武廣高速在工程上創造多項世界第一,並使廣州至武漢的鐵路運行時間由10小時縮短到不到3小時左右。C、回眸60年的發展歷程,每個中國人無不為其取得的成績倍感自豪,無不為共產黨人的執政能力由衷贊嘆。D、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2)》指出,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正在成為各級部門決策者。7、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痛感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歐洲是一個需要巨人的社會,為此寫作了《》,敘述、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2分)8、綜合性學習。上海節博會涌現的諸多材料,是我們學習語文的素材,請你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參與以下活動。(8分)(1)李欣同學收集了一些關於上海世博會的對聯,請幫他判別:A項是題在中國省的場館,B項是題在中國省的場館。(2分)A、上聯:竹韻悠悠湘江竹笛尖棲蝶下聯:桃容楚楚鬧市桃花洞隱塵B、上聯:書生志滿懷孔孟之鄉立志下聯:齊魯青難了文明之樹長青(2)下面三則材料都來自上海世博會,請就其共同點提煉出一條信息。(3分)材料一:世博園區內布設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TD—LTE試驗網,是世界上第一張基於此項技術的4G試驗網,通過這一世界領先移動通信技術,參觀者可以通過無線網路,即時進行大流量的視頻傳輸、網路下載等。材料二:「電子標簽」技術為手持門票的參觀者帶來驚喜。世博會的數千萬張門票應用了射頻識別技術,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電子標簽」技術,人均通過世博園區入口閘機時間不超過20秒。材料三: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各展覽國帶來了大量的最新科技成果。以色列館展出一種黃豆般大小的膠囊,人吃下去就可以通過「人體漫遊」方式完成一次無痛苦的體檢。你提煉的信息是:(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3分)台灣商人、統振股份公司董事長陳敦仁,八年前到上海考察投資環境,返台當日,下計程車後發現,裝有錢包、機票、證件的公文包遺落在車上。在他心急如焚的時候,計程車司機送回了公文包並謝絕了他的紅包。陳敦仁當即決定在上海投資。當時,飛機快要起飛了,陳敦仁來不及詢問這位司機的姓名。八年裡,他不忘打探這位司機的下落,直至今年終於找到了這位司機——已成為上海世博會計程車司機的姚建忠。5月24日,陳敦仁趁著到上海看世博會的機會,親自向姚建忠道謝,並向他贈送了一面錦旗。①請你揣摩陳敦仁先生的內心活動,把他向姚建忠道謝時可能說的話寫下來。(1分)②請幫陳敦仁先生擬定錦旗上的題詞。(字數:4—10個)(2分)二、閱讀(42分)(一)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9、(1)這首詩以「」字總領,全詩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2分)(2)請你合理的想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所表現的畫面描述出來。(2分)(二)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4)無案牘之勞形()11、下面句子朗讀時,停頓正確的一項是()(2分)A、臣不勝受恩/感激B、今齊地方/千里B、朔氣傳/金柝D、水/不在深12、翻譯(2分)孔子雲:何陋之有?13、結合全文思考,文章寫「諸葛廬、子雲亭」有什麼作用?(2分)(三)君山斑竹①君山島的面積還不到1平方千米,可上面卻生長著許多珍稀的竹子,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數斑竹了。②斑竹高5到10米,直徑只有3到5厘米,翠綠的竹竿上長著大大小小黑紫色的斑點,像極了點點淚痕。③就因為這淚痕一樣的斑點,斑竹有著一段凄美的傳說。相傳堯舜時代,湖南九嶷山上有9條惡龍,經常危害百姓。關心百姓疾苦的舜帝,決心去為民除害。④舜帝一走就杳無音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便跋山涉水,去九嶷山尋找舜帝。途經君山,得知舜帝殺死了惡龍,幫助百姓過上了好日子,自己卻活活累死了。⑤娥皇和女英悲痛欲絕,抱頭痛哭,一直哭了9天9夜,然後雙雙投水追隨舜帝而去。她們的眼淚灑在竹子上,竹竿上便顯現出了點點淚痕。因為娥皇和女英又叫湘妃,所以這滿身淚痕的竹子便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湘妃竹。⑥湘妃竹一年要發兩次竹筍。第一次是在4、5月間,那時候竹筍都從母竹周圍鑽出來,就像一群孩子圍在媽媽身邊,所以人稱「孝兒敬母」。等竹筍脫掉它的筍衣時,你會發現它渾身油光閃亮,根本就沒有斑點。可幾個月後,湘妃竹的身上便開始出現紫斑了。9月以後,第二次竹筍又發出來了,不過這次它們不再是圍著母竹,而是從母竹中間鑽出來,當地百姓把這叫做「慈母護兒」。⑦湘妃竹身上的斑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竹子剛脫去筍衣時沒有斑,長大了都長出斑來了呢?植物學家說,其實,斑竹身上那些斑點是因為一種虎斑菌腐蝕幼竹造成的。竹筍期還看不出來,等竹子稍微大一點,這種腐蝕的結果就顯出來了。⑧說正數也奇怪,如果把斑竹移栽到別的地方,它身上的斑點就會慢慢褪下去。可如果把湘妃竹移回君山島,斑點又會重新出現。可見湘妃竹身上的斑點和它生長的土壤大有關系。(文/蕭湘)14、請在選文第2段中,找出其中運用的一種說明方法,並結合文意分析其作用。(2分)15、句子「湘妃竹身上的斑點和它生長的土壤大有關系。」中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麼?(2分)16、假如你是導游,要向遊客介紹斑竹的神奇,請從文中採集兩條信息,並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表述出來。(2分)(四)態度創造快樂①一位訪美中國女作家,在紐約街頭遇到一位賣花的老太太。這位老太太穿著相當破舊,身體看上去也很虛弱,但臉上的神情卻是那麼祥和興奮。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說:「你看起來很高興。」②「為什麼不呢?一切都這么美好。」③「對煩惱,你倒真能看得開。」女作家隨口又說了一句。④豈料,老太太的回答更令女作家大吃一驚:「耶穌在星期五被釘上十字架時,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後就是復活節。所以,當我遇到不幸時,就會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復正常了。」⑤「等待三天」,多麼富於哲理的話語,多麼樂觀的生活方式。她把煩惱和痛苦拋下,全力去收獲快樂。⑥看來,快樂與態度的確存在著某種關聯。⑦著名作家沈從文,在「文革」期間陷入了非人的境地。他不僅遭到無數次的批鬥,每天還要負責打掃歷史博物館的女廁所。後來,他又被下放到多雨泥濘的湖北咸寧接受勞動改造。可沈從文毫不在意,他在咸寧時給他的表侄、畫家黃永玉寫信說:「這兒荷花真好,你若來……」⑧一句話,竟使那段苦難的日子飄盪著荷花的芬芳,把多雨泥濘的咸寧描述成王孫可游的人間仙境。⑨「荷花真好」,身陷苦難卻仍為荷花的盛開欣喜贊嘆不已,這是一種趨於澄明的境界,一種曠達灑脫的胸襟,一種面臨磨難坦盪從容的氣度,一種對生活童子般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無限嚮往的生命情感。⑩由此可見,如果把自己浸泡在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中,快樂必然會占據你的每一個日子。(文/韓如意)17、通讀全文,你認為本文的觀點是什麼?(2分)18、文章開篇講了一個故事,請分析其作用。(2分)19、請結合全文說說第八段中加點部分「荷花的芬芳」的含義。(2分)20、下面這段話也是就「態度與快樂」之間的關系發表看法,請聯繫上文,用簡明的語言談談它們對你人生的啟示。(2分)【鏈接材料】一個人是一首曲,當你播放迪斯科的時候,身邊的人會隨你跳舞;但當你播放哀樂的時候,身邊的人只會隨你流淚。一個人是一團火,可點燃身邊的柴;但一個人也可能是塊冰,會冷卻身邊的炭。(五)軍號聲聲①「軍號一響,那士氣就鼓起來了,戰士們就往前猛沖。在沖鋒號的鼓動下,不久就沖上了陣地,消滅了敵人,我軍勝利了。」我剛到村口,就被這位滿面紅光的老人充滿激情的話語吸引了過去,他有八十多歲的樣子,站立都不穩,可話語聲還很洪亮。周圍那幾個和他年紀相仿的老人,都很麻木的樣子,任他自言自語,誰也沒有接這個話茬。②我們全家搬走這么多年後,我突然生出回來看看的念頭,沒想到在村口遇到的第一個人竟然是他,他對那把銅號還是那麼有感情。③小時候,我對這把銅號是很羨慕的。不能親手摸一摸、仔細看一看,總感到很遺憾。④他的這把銅號,其實是有破損的,喇叭口處殘缺一塊,從這個地方向里還有一道裂紋。他每天都悉心呵護著,用一塊紗布仔細擦拭,特別是到破損處時,會格外輕。⑤擦完後,他就把銅號橫過來,在眼前輕輕轉動著,轉完一圈,看擦得行了,就抬起頭來,鄭重地用右手握起來,舉到眼前,右眼對銅號嘴兒認真看去,然後挪到左眼前,右眼眯起來,用左眼看一會兒,然後才慢慢放到自己嘴唇前。我們認為他就要吹響這把銅號了,可他總是讓銅號和嘴唇似接觸又不接觸的,最終也沒有吹響。⑥我們都很失望,幾乎異口同聲地發出失望的長嘆:「唉——」⑦這時,他才會轉過頭來,看我們一眼:「怎麼,想看看?」⑧我們湊上前去。他把銅號在我們眼前晃了晃,然後陷入沉思,輕輕地說:「我的戰友正吹著沖鋒號,敵人的炮彈就打過來。」停一停,喉結滾動了幾下,又接著說:「他就犧牲了,銅號也炸成了這個樣子。」他輕輕地撫摸著,眼中有些光亮閃動著。他神情怔怔的。「戰友犧牲後,這把號就再也沒有吹響過,但其實它是整天響著的。」說到這里,他會把銅號的喇叭口放在耳朵邊,認真傾聽。不一會兒,左腳就開始一點一點的,好似銅號真的響了,他是在配合著那節奏似的。過了半天,他把那已經破損的喇叭口伸向我們:「你們聽,聲音真響亮。」⑨我第一個湊上前去,歪著頭,讓自己的耳孔盡量對准銅號,仔細地聽著。除了風偶爾滑入號管發出一絲嗡嗡聲外,其餘什麼也聽不到。⑩他生氣地把手一揮:「去去去,不中用的小毛孩子!」⑾我發現,周圍幾個老人對他的說法也都不認同。甚至說他腦子在戰場上被震傷了,留下了毛病。⑿想不到,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對銅號依舊這么痴情。我看到破損之處的斷茬顯得更黑了,有些地方析出細密的小米粒大小的綠色斑點,裂縫的顏色也顯得更深了,其餘的地方一如既往地鋥亮放光。看來這些年他一直沒有停止過認真地擦拭維護。⒀他見我這么認真地看著,渾濁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動了一下。「我知道,只要對著耳朵聽,就能聽到軍號聲聲,連續不斷,很響亮的。」我莊重的神情,引起了周圍幾位老人的注意。⒁他也神情一振,臉上有了笑意,小心翼翼地把手伸過來,讓銅號的喇叭口對著我,我趕緊歪歪頭,湊過耳朵,認真地聽著。另外幾個老人圍上前來,驚奇地問道:「真聽到了?」⒂我莊重地告訴他們:「是的,聽到了。」⒃那幾個老人木然地看著我。(文/高軍,有刪改)21、聯系全文思考,標題「軍號聲聲」有什麼含義?(2分)22、從全文看,③—⑾段記敘的順序是,其作用是(3分)23、「我」小時候,讓自己的耳孔盡量對准軍號,卻聽不到軍號聲,而二十年後,依然是這把軍號,為什麼能聽到呢?請談談你的理解。(3分)24、第⒀段中,畫線句子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在表達上有什麼作用?(2分)25、比較下列兩個句子,揣摩一下為什麼選文第⒀段採用B句。(2分)A、我知道,只要對著耳朵聽,就能聽到連續不斷,很響亮的軍號聲。B、我知道,只要對著耳朵聽,就能聽到軍號聲聲,連續不斷,很響亮的。26、文章通過「我」的所見所聞,寫了老人與軍號的故事,為什麼還要寫周圍幾個老人的表現?(2分)三、作文(50分,其中書寫佔5分)27、請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題一:我們題二:謝謝你,教會我(將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要求:(1)不少於600字,(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3)不得抄襲,(4)文體(詩歌除外)自選。

㈣ 2007年湖南高考語文試卷

2007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湖南語文卷評分細則及答案詳解
一、語言知識及運用(15分,每小題3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颯爽sà 框架kuàng 榛莽zhēn 大廈shà
B.睦鄰mù 河畔bàn 棲息qǐ 文牘dú
C.發酵xiào 混淆xiáo 綏靖jìng 楔子xiē
D.手絹juàn 軸心zhóu 土坯pī 正月zhèng
答案:A
解析: B. 河畔pàn C. 發酵jiào D.正月zhēng
2. 下列句子中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A. 寒冬臘月,買一些水仙,用小泥盆栽上或用小瓷碗盛清水供上,就可以坐對窗頭案上著意欣賞一番
B. 與人間世事變幻、朝代更迭一樣,羅布泊也經歷了幾榮幾衰,曾經的浩瀚大湖如今變成了茫茫沙海。
C. 科學研究不能急功進利,而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登上光輝燦爛的頂峰。
D. 少小觀潮江海上,常常壯懷激烈,遐想著未來;晚歲觀潮,則大多回頭審視自己的七色人生,咀嚼著多歧的命運
答案:C 急功近利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回到住所,我饒有興味地翻看著一張張劇照,耳邊又隱隱奏起城隍廟小戲台的流雲之響和繞梁之聲。
B.在《哈利 波特》系列電影中,導演藉助匪夷所思的特技,為銀幕前的我們打開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門。
C.附庸風雅的人主觀意圖是為了裝點門面,但他們不去學野蠻,卻來學風雅,也總算見賢思齊,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於構思精巧,章法嚴密,這幅巨型國畫表現的人物與場景雖然眾多,但卻具有內在聯系,畫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答案:D 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關系非常融洽或結合十分緊密。這里形容畫面各部分的配合顯然不當。
A饒有興味:很有興味
B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據常情所能想像的。
C未可厚非: 厚非:過分責難、責備。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4、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A.當我在一個白夜從易卜生的故鄉斯凱恩返回奧斯陸的時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沒的森林裡,那起伏著綠色的松濤的山谷里,到處都響著娜拉出走時的關門聲。
B.文學經典是歷史的回聲,是審美體驗的延伸,也是後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與經典大師的競爭中,才能拓展文學的想像空間,為未來提供嶄新的審美體驗。
C.三峽圍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數碼雷管,每個雷管都有唯一的編號,就像我們的身份證有自己的號碼一樣,而且人們還能像給手機設定鬧鈴那樣,給每個雷管單獨設定起爆時間。
D.中國史學家在世紀之交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來越顯示出相當高的學術含量,從對外國史學的一般性介紹走向研究和判斷的層面,從而為中外史學家的真正對話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答案:D
解析:

以下內容需要積分達到66才可以瀏覽
「中國史學家」「顯示」「學術含量」搭配不當。應改為在「越來越顯示相當高的學術含量前加「其作品」
5.下列各項中最適合填在橫線上的一項是
某校邀請著名學者劉教授來校講學,在向全校師生作介紹時,校長的話中有這樣一段:「劉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長期從事學術研究,成果豐富,貢獻卓著,去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A. 這既是他本人的榮耀,也是敝校的榮耀
B. 這既是他的光榮,也是我們學校的光榮
C. 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 這既是他的驕傲,也是全國人民的驕傲
答案:B
解析:這里既考了「得體」也考了「連貫」。考慮是否符合語境,可以排除A,「他本人」「敝校」太過於書面化;考慮是否連貫,可以排除C 和D,C由「學校」到「本人」不合邏輯,D中由「他」個人到「全國人民」跳躍性太大,且與前面「校友」的交代無照應關系;
二、現代文(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閱讀(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最近在死海中發現了一種叫嗜鹽菌的極小微生物,對它的研究,讓科學家們探知了更多有關生物技術和癌症的秘密,也許還有助於解決一個難題:如何讓宇航員在太空旅行中免受宇宙射線的傷害。宇宙射線能穿透宇航員的身體,損傷人體細胞中的DNA,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DNA損傷也是生活中地球上的人類患各種癌症的原因之一。
嗜鹽菌似乎是修復DNA損傷的高手。為了解其中的奧秘,馬里蘭大學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資助下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人員用輻射轟擊法破壞嗜鹽菌的DNA,使其分裂成碎片,但穹們在幾個小時內就能將所有的染色體「召集」到一起,重新恢復正常功能。嗜鹽菌為何能有如此頑強的生存能力?馬里蘭嗜鹽菌研究項目主任喬斯林?迪魯吉羅認為,根本的原因於嗜鹽菌是在一個原本就不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生存和進化的。死海海水的鹽濃度是正常海水的5—10倍,多數海洋生命在死海里會很快死亡。高鹽濃度導致與輻射類似的後果,使有機體的細胞,特別是細胞中的DNA受損。在這種含鹽量極高的極端環境中生存和進化,正是嗜鹽菌能夠承受輻射和其他惡劣環境的原因。在強烈的紫外線光束的照射下,多數微生物會全部死亡,但80%的嗜鹽菌活了下來,且能繼續正常生存和繁殖,研究人員還做了一個實驗,將含有嗜鹽菌細胞的海水置於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里,結果水分很快蒸發,留下的鹽分形成了含有微量水分的結晶體,嗜鹽菌細胞躲藏在這些像一個個小房子似的鹽的晶體里,能避免進一步的乾燥缺水,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半休眠狀態。如果鹽的晶體有機會重新溶入有水環境中,嗜鹽菌細胞會重新活躍起來,修復由於缺水引起的DNA損傷,迅速恢復正常的生存活動。
嗜鹽菌為何能在這一系列實驗中存活下來?迪魯吉羅研究小組和西雅圖系統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用現代基因測試工具觀察嗜鹽菌細胞DNA受損的全過程,發現嗜鹽菌在受到強烈紫外線照射和被置於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後,其整套「分子修復工具」都被激活了。所謂「分子修復工具」是一種叫做酶的蛋白質。嗜鹽菌里有著一定數量承擔修復工作並「隨時待命」的酶,當受到致命劑量的輻射照射時,這些「埋伏」著的酶會很快出動,並DNA進行「搶救」,然後其他種類的酶繼續其修復工作,並激活產生這些酶的基因。迪魯吉羅研究小組還發現,在嗜鹽菌2400個基因的基因組里包含了好幾套獨特的DNA修復「工具」。嗜鹽菌的這些DNA修復「工具」,有的其他動植物也有,有的則是細菌才有的,還有的是一種叫做archaea太古代微生物(嗜鹽菌所屬的種類)所特有的,嗜鹽菌則擁有所有這些修復「工具」,此外,它還有幾種別的物種所沒有的新奇的DNA修復「工具」。所有這些DNA修復「工具」,對研究人類的DNA修復功能具有重要意義,也許能為增強人體修復DNA受損的自然能力開辟新的途徑,並將極大地造福於太空旅行的宇航員,因為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許多修復蛋白質為真核細胞(包括你我在內的生命組成形式)中的修復蛋白質非常相似。
6.依據原文,不屬於科學家們所做的嗜鹽菌實驗的一項
A.觀察嗜鹽菌在高鹽濃度環境中是否具有承受強輻射的能力
B.觀察嗜鹽菌在其DNA被破壞之後能否重新恢復正常功能
C.觀察嗜鹽菌細胞在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中是否能繼續生存
D.觀察嗜鹽菌細胞DNA在受損過程以探索其被恢復的奧秘
答案A
解析:文中無此義,研究人員分別觀察過嗜鹽菌在高鹽濃度環境中和強輻射條件下的生存情況。
7.下列關於「嗜鹽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即使DNA被分裂成為碎片,嗜鹽菌的染色體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被「召集」起來。
B.因為嗜鹽菌原本就是在一個不適合於生命生存的惡劣環境中生存和進化的,所以它具有極強的抗輻射能力。
C.在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里,多數微生物包括部分嗜鹽菌會死亡,但絕大部分的嗜鹽菌細胞會重新活躍起來。
D.嗜鹽菌是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一種,它的許多修復蛋白質與人體真核細胞中的修復蛋白質非常想似。
答案C
解析:文中原句為,「在強烈的紫外線光束的照射下,多數微生物會全部死亡,但80%的嗜鹽菌活了下來,且能繼續正常生存和繁殖」。混淆了環境特點。
8、依據原文,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迪魯吉羅研究小組與西雅圖系統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通過觀察嗜鹽菌細胞DNA受損的全過程,發現它有好套獨特的DNA修復「工具」
B.在嗜鹽菌中,「隨時待命」以對受損的DNA進行「搶救」的酶,與繼續進行修復工作的其他種類的酶,都屬於「分子修復工具」。
C.在強烈的紫外線光束照射下,只有80%的嗜鹽菌的整套「分子修復工具」被激活,它們會很快出動,對那些受到損傷的DNA進行「搶救」
D.在極端的乾燥環境甚至真空環境中,嗜鹽菌也能繼續生存並正常繁殖,因為其承擔修復工作並「隨時待命」的酶會修復細胞中的DNA損傷。
答案:B
解析:A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嗜鹽菌細胞DNA受損的拿過程,發現的是「嗜鹽菌在受到強烈紫外線照射和被置於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後,其整套分子修復工具『都被激活了」。而不是「有好幾套獨特的DNA修復『工具』」
C 應該是所有嗜鹽菌的整套「分子修復工具」都被激活了,但80%的嗜鹽菌活了下來。
D「繼續生存並正常繁殖」有誤。
9.依據原文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高鹽濃度導致與輻射類似的後果,在強烈紫外線輻射下嗜鹽菌的存活率達80%,因此在高鹽濃度海水嗜鹽菌的存活率也約為80%。
B.實驗證明嗜鹽菌在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中仍能繼續生存,可見嗜鹽菌在完全無水的極端乾燥環境中也可存活下來,或處於半體眠狀態。
C.如能獲取嗜鹽菌特有的DNA修復「工具」並將其移植到人體中,那麼人類也能在致命的紫外線照射下和極端乾燥的真空環境里生存。
D.美國航空航天局之所以願意資助嗜鹽菌的研究項目,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它有助於解決宇航員因受宇宙射線傷害而引發各種疾病的難題。
答案D
解析:A中相似的結果是指「使有機體的細胞,特別是細胞中的DNA受損,
B文中的「嗜鹽菌躲藏在這些像一個個小房子似的鹽的晶體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半休眠狀態」,而這些晶體是「含有微量水分」,如果要恢復正常的生存活動,則要「鹽的晶體有機會重新融入有水環境中」,所以推斷錯誤。
C過於主觀。文中是說「也許能為增強人體修復DNA受損的自然能力開辟新的途徑。

三、文言文閱讀(21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翻譯題9分,簡答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應宓子也。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其觀行也賢其遠。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離世。
宓子賤治單父。有若見之曰:「子何臞1也?」宓子曰:「君不知賤不肖,使治單父,官事急,心憂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今以單父之細也,治之而憂,治天下將奈何乎?故有術而御之,身坐於廟堂之上,有處女子之色,無害於治;無術而御之,身雖瘁臞,猶未有益。」
楚王謂田鳩曰:「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而不辯,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於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晉,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此可謂善嫁妾,而未可謂善嫁女也。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桂椒之櫝,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
宋王與仇齊也,築武宮。謳癸倡,行者止觀,築者不倦。王聞,召而賜之。對曰:「臣師射稽之謳又賢於癸。」王召射稽使之謳,行者不止,築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築者知倦,其謳不勝如癸美,何也?」對曰:「王試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堅,癸五寸,射稽二寸。
夫良葯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處女子之色,無害於治:害:妨害
B.其身體則可 體:實踐
C.謳癸倡,行者止觀 倡:倡導
D.王試度其功 度:衡量
答案:C
解析: 倡:通「唱」,唱歌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 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B.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 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
C.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D.臣師射稽之謳又賢於癸 故燕王欲結於君
答案:A:之,前後都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B前「其」,第三人稱代詞,它的,它們的;後「其」第一人稱代詞,自己的
C前「則」表假設,那麼;後「則」表轉折,卻
D前「於」連詞,表比較;後「與」,介詞,和,與。
12.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非子在本文中闡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為「明主」。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治國有「術」,而不在於事必躬親。
B.在作者看來,「舜鼓五弦、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都是治國有「術」的表現。
C.韓非子認為,君主「聽言觀行」,應注重其「功」「用」,而不應被事物的種種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實用的東西。
D.文中作者連用三個有關進言的事例說理,進言者有若的論「治」、田鳩的談「文」和謳癸的說「謳」都極為生動。
答案:B
解析:「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不是治國有「術」的表現。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每小題3分)
(1)身雖瘁臞,猶未有益
譯文:自己即使憔悴、清瘦,還是沒有益處。
解 析:三個計分點:「雖」 「 瘁臞」「猶未有益」,每個計1分。
評分細則:雖,譯為「即使」,表讓步,答成「即便」「就算」等相近表述,也給1分;答「雖然」,不給分。
「瘁」,憔悴;「臞」,消瘦。「瘁臞」兩字均有「瘦」這層意思,答成「消瘦」「瘦弱」「枯瘦」等也給1分。
(2)從衣文之媵七十人。
譯文:使七十個穿華麗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隨。
解 析:三個計分點:「從」「衣文」「媵」,第個計1分。
「從」有使動意味。如《鴻門宴》「從沛分百餘騎來見項王」。
「衣文」,「衣」為動詞,穿著;「文」,取其本義,線條交錯的圖形,花紋,此處是指有花紋和圖形的衣服,即華麗的衣服。
「媵」譯為「陪嫁的侍妾」。如遺漏了「陪嫁的」這個消息,不給分;如答「妾」,也給1分。
(3)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知道它(良葯)喝進去就能使自己的病治好
解 析:三個計分點:「其」「入」「已己疾」,每個計1分。
「其」指示代詞,代前文「良葯」。
「入」,「喝下」之意。
「已己疾」,譯為「使自己的病治好」。
14.原文說「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此」指什麼?請聯繫上下文作答。(3分)
答:指墨子「若辯其辭」
解 析:這里考查的是代詞「此」所代指的內容,結合上文「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加以概括可得。
評分細則:如僅答出「若辯其辭「,沒有行為主體「墨子」,只給2分;如答「墨子之說」,則與標准答案相反,不給分;
考生如引用原文作答,以「若辯其辭」或「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作答,均給2分;如僅引用「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或「以文害用」,則給1分;
如果雖出現「若辯其辭」這個關鍵詞,但還引用了「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或「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句作答,則只能給1分。

譯文:
英明君主的治國原則,就像有若回答宓子時所說的那樣,治國要有術。君主聽取言論時,欣賞說話人的口才;君主觀察行動時,贊賞他們的遠離實際。所以群臣、士人、百姓講話都深遠闊大,行為也遠離實際。
宓子賤治理單父這個地方,有若來拜見他,說:「您為什麼瘦了?」宓子賤說:「國君不知道我沒有才能,讓我治理單父,政事緊急,心裡憂慮,所以瘦了。」有若說:「從前虞舜彈奏五弦琴,歌唱《南風》之詩,天下就太平了。現在單父這樣小,治理它還憂慮,治理天下將怎麼樣呢?所以掌握術來統治國家,身子坐在朝廷里,臉上有少女的紅潤氣色,對治理國家沒有什麼妨害;不掌握術而治理國家,即使身體勞累、消瘦,還是沒有什麼益處。」
楚五對田鳩說:「墨子,是聲名顯赫的學者。他親自實踐是可行的,但是他的言論卻多而不動聽,這是為什麼?」田鳩說:「從前秦伯把女兒嫁給晉國公子,讓晉國修飾打扮他的女兒,隨著陪嫁去的衣著華麗的女子有七十人。到了晉國,晉國人喜歡陪嫁的妾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兒。這可以說是善於嫁妾,不能說是關於嫁女。楚國有個人到鄭國去賣珠子。做了一個木蘭的匣子,匣子又用肉桂和花椒熏過,用珠子和寶玉點綴,用玫瑰來裝飾,積聚起綠色的翡翠。鄭國人買了他的匣子卻退還了他的珠子。這可以說是善於賣匣子,不可以說是善於賣珠子。現在世上的言論,都說一些漂亮動聽的話,君主只看到他的文辭華麗卻忘記了它是否有用。墨子的學說,傳播先生之道,論述聖人之言,以宣示人們。如果修飾他的言辭,擔心人們就會流連於文采而忘記了它的價值,因為言辭而損害了實用。這和楚國人賣珠子,秦伯嫁女兒是同類的事,所以他的言論雖多卻並不動聽。
宋王和齊國作對,修築武宮。一個名叫癸的歌手唱著歌,行人停下來觀看,修築的工人不知疲倦。宋王聽說此事,就召見歌手癸並賞賜他。歌手癸回答說:「我的老師射稽唱得比我還好。」宋王召見射稽讓他唱歌,行人不停步,修築的人感到疲倦。宋王說:「行人不停步,修築的人感到疲倦,射稽唱得不如你好,這是為什麼呢?」歌手癸回答說:「您可以檢查一下我們的功效。」癸唱歌時修築的人只築了四板,而射稽唱歌時卻築了八板;檢查牆的堅度,癸唱歌時築的牆能戳進去五寸,射稽唱歌時修築牆能戳進去二寸。
良葯苦口,可聰明的人都鼓勵自己喝下去,知道喝下去以後自己的病能痊癒。忠言逆耳,可英明的君主卻願意聽取,知道它可以達到功效。

四、古詩詞鑒賞與古詩文默寫(11分)
15.閱讀下面的宋詩,按照要求,完成賞析(5分)
示長安君
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1]
草草杯盤供笑雨,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後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註:長安君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張奎之妻,封長安縣君。些詩為王安石於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出使遼國前所作。此時他尚未拜相變法
詩中表現了「愴情」之感,請就中間兩聯逐聯賞析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情感的。
答:頷聯:(1)「供笑語」表達了相逢的歡樂,「話平生」則道盡了人生的滄桑:二者相互映襯,更添一層悲涼況味(2)「草草杯盤」「昏昏燈火」營造了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更容易生發悲愴之情。(3)「草草」「昏昏」是疊詞妙用。「草草」可見酒菜的簡單,歡聚中有些許不足;「昏昏」則烘託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將別的傷痛。
頸聯:(1)「自憐」與「又作」貫通一氣,詩人藉此直抒胸臆,表達了心中的萬端悲慨。
(2)「湖海」久隔,「塵沙」遠赴,旦夕間重逢又別,且是出使不無艱險的遼國,時空的拓展將悲意又加深了一層。
(3)「三年」言時間之長,「萬里」謂距離之遠,以數字入詩,一縱一橫,使悲情更為濃烈。
解 析:從內容、手法、語言三個方面分析。
評分細則:答到要點,分析合理,一個要點記1分,答對四個及四個以上記5分。只是摘引了詩中與要點相關的字詞,沒有分析或分析不合理,不記分。
答題不在參考答案之內的,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表述條理清晰,語言流暢得體,分析到位,結構完整,可酌情增加1分。

㈤ 為什麼網上沒有2020年湖南省對口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可能卷子還沒有改完,所以沒發布出來。一般在高考完的一段時間內就會自行發布,具體的發布時間每個地方不一樣

閱讀全文

與2017年湖南卷語文試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