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總復習,人教版,課內現代文閱讀,全部答案!
(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2段
1.第段中「似乎」和「確鑿」兩個詞放在一起是否矛盾,為什麼?
因為距離「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了」,所以一開始回憶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達不肯定的語氣;然而兒時的生活很快又歷歷在目了,所以用「確鑿」表達肯定語氣。
2.給第2段劃分層次,用「║」在文中劃中,並說說劃分的依據。
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
第一層概括介紹了百草園有趣的景和物;
第二層重點寫泥牆根一帶的樂趣。
3.在泥牆根一帶可以做哪些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烏、摘覆盆子
4.第2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 」在文中標出。
5.介紹「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這個傳說有何作用?
增添了百草園的神秘色彩,讓景物更有精神內涵,這也是百草園是「我的樂園」的重要原因。
6.品味下列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1)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
生動勾畫出黃蜂飽吸蜜汁時的神態,也符合它肥胖的體態特點。
(2)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
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出兒童的羨意。
(3)油蛉在這里低唱, 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運用擬人化的手法,生動活潑的寫出了昆蟲鳴叫聲的和諧悅耳,充滿了童真和童趣。
(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0—24段
1.選文寫了作者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哪些事情?
拜師行禮,向先生請教「怪哉」,讀書、習字、對課,小園中尋找樂趣,課上做游戲、畫畫。
2.學生問「怪哉」,表現了小孩子什麼心理?先生答「不知道」又表現了什麼心理?
表現了小孩子對稀奇事物好奇的心理。表現了先生排斥、反對學生對書本以外的東西感興趣的守舊心理。
3.用波浪線劃出對先生肖像描寫的語句,說說從肖像可以看出先生怎樣的特點?
質朴和博學
4.從選文看,你覺得先生是個怎樣的人?作者對他有怎樣的情感態度?
是一個方正、嚴肅、淵博、守舊的人。作者對他懷著恭敬之情。
5.分析下列動詞的表達效果。
(1)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蠟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
具體地寫出了在小園中尋找到的樂趣,反襯了三味書屋讀書生活的單調和枯燥。
(2)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動詞連用,體現了先生讀書入神,雖有些迂腐,但自得讀書之樂,不失可愛之處。
(三) 《爸爸的花兒落了》54—68段
1.第⑿自然段有兩個空,請選擇正確的詞語填在括弧里。(2分)
A.鎮靜 B.鎮定 C.平靜 D.安靜
2.「我」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9分)
①我聽懂了老高的話,意識到爸爸已不在人世,首先想到:「這里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要承擔起照料弟弟妹妹的責任。
②然後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未有過的鎮定和安靜。
③最後在心裡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3.選文首段「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是一種什麼修辭?在選文中有什麼表達作用?(6分)
反復的修辭手法。表現了我急於見到爸爸,把自己這一天的事情告訴他的急切心情,是一種不祥的預感,也是後文的伏筆。
4.第⑵自然段畫線句屬於什麼描寫?有什麼作用?(4分)
「旁邊的夾竹桃……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
環境描寫,借家庭環境的「靜悄悄」、「夾竹桃花的散散落落」來渲染家中的凄涼,冷寂的氣氛,暗示爸爸已經不在人世。
(四)《最後一課》20—29段
1.選文第(1)段「監獄大門」比喻什麼?「鑰匙」比喻什麼?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6分)
「監獄大門」比喻普魯士侵略者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
「鑰匙」比喻法國語言。
含義:只要掌握祖國語言,就可以激起人們的愛國之心,就能團結起來,打敗普魯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2.請分析第(2)段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
原句是——我心裡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表現了他對侵略者禁教法語的卑劣行徑的輕蔑和憎恨,也表現出了他對熱愛祖國的濃烈情感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3.第(6)段中「忽然教堂的鍾敲了十二下」,有什麼特殊含義?(2分)
「鍾聲」意味著最後一節課的結束,從此這所學校將與法語告別。
4.「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這句話表現了小弗郎士對韓麥爾先生怎樣的感情?這句話暗示了韓麥爾先生具有怎樣的高貴品質?(4分)
對韓麥爾先生的理解和尊敬,表現了韓麥爾先生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5.讀⑹—⑾段,用兩個詞語形容韓麥爾先生此時的心情。(4分)
無可奈何 悲痛欲絕
6.寫「法蘭西萬歲」兩個字,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他為什麼要寫這幾個字?(4分)
①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眷戀和對敵人的憎恨。
②最後幾個字把故事推向高潮,使「最後一課」的主題得到了升華。
7.小弗郎士在回家路上的心理是怎樣的?設想一下,用第一人稱的語氣表達出來。(3分)
(六)《社戲》10—13段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以上文段的內容。(1分)
「我」去看社戲途中的見聞和感受
2.以上文段中的景物描寫具有特色。作者調動了各種感覺器官進行多方面的描寫。請各找出一句寫在下面。(2分)
視覺: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
嗅覺: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
觸覺: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
聽覺:似乎聽到歌吹了
3.揣摩下列語句,回答括弧中的問題。(10分,每個2分)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松」和「舒展」表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歡喜輕快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以「踴躍」寫山有何效果?「我卻還以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麼心情?)
這是比喻說法,以「踴躍」寫山,將靜的山寫活了,同時也反襯出船行之快。「我卻還以為船慢」突出了我的急於看社戲的急切心情。
(3)飛一般的徑向趙庄前進去了。(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船行之快,反襯出我「急切看社戲的心情。
(4)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加點的詞語有什麼表達效果?)
具體地表現了小朋友駕船技術熟練,同時也渲染了去看社戲的一種歡喜輕快的心情。
(5)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這種安排布置說明了什麼?)
說明我是最受優待的,也說明了小夥伴們考慮的細心周到。
(七)《安塞腰鼓》全文
1.選文寫的是表演前的情況,背景是一片高粱地、噝溜溜的南風。人物是茂騰騰的後生。性格是朴實的。神情是沉穩而安靜。而腰鼓則是獃獃地,不曾響過。
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為下文寫腰鼓表演鋪墊蓄勢。
2. 請說說疊詞「茂騰騰、噝溜溜」在此處的作用?(2分)
「茂騰騰、噝溜溜」 疊詞的運用,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後生」們的虎虎生氣和活力以及南風的清爽,表達了作者喜愛、贊賞之情。
3.從文段中可以看出安塞腰鼓的舞姿特點是什麼?請用幾個詞語概括(2分)
壯闊、豪放、火烈
4. 「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復出現,請問它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3分)
既使文章一詠三嘆,又加強了感情的宣洩,強烈的叩擊著讀者的心弦。
5.在選文中找到並用橫線畫出表現這群後生的一組排比喻句,並指出它們的表達效果是什麼?(3分)
舉例: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表達效果:運用排比的修辭,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後生們的虎虎生氣和震撼人心的奇麗舞姿,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強烈的表達了對安塞腰鼓表演和後生們的深深喜愛及贊頌之情。
(八)《貓》16—35段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他們家養的第三隻貓,第三隻貓有哪些特點?作具體分析。
圍繞形態、性情兩個方面寫出了第三隻貓的可厭可懶惰。(此題要求作具體分析,所以必須引用相關的原文語句。)
2.周家丫頭代表哪一類人,家人對此持什麼態度?
代表那些事不關已,漠不關心的人。家人責怪她
3.不知名的奪小貓的人代表了哪一類人?對此「我」持什麼態度?
不顧別人利益自私自利的人。悵然、憤恨、詛罵
4.對第三隻貓的結局「我」的感受是怎樣的?
難過、痛苦、內疚、自責、懊悔
5.文章結尾的三個感嘆句有什麼作用?
強烈地表現了我的悔恨和自責之情
6.為什麼說「我對於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因為我冤苦了這只不能辯訴的動物,內心充滿了內疚和自責
7.「自此,我家永不養貓」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作者因為自己的過失造成第三隻貓的死亡,痛苦自責後作出的決定,。「我」十分難過,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見了貓反而觸發自己靈魂的傷痛,永遠愧對這類生命
8.說說你曾錯怪過別人或被人誤解的事,並說說怎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誤解。
(九)《斑羚飛渡》9—12段
1、請你用一句話概括選文第①自然段的內容。
描寫第一對斑羚成功飛渡山澗的全過程
2、找出第一自然段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這時、突然、差不多、同時、瞬間。
3、第①自然段是作者刻畫斑羚形象最精彩的段落,屬於場面描寫,是精彩傳神的飛渡過程,扣人心弦,撼人心魄。
4、第①自然段中畫橫線的句子如果改成」老斑羚自動墜落「,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原文照應前文「就像兩艘宇宙飛船在空中完成了對接一樣」,改動後的句子沒有;原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使老斑羚犧牲得更悲壯,該句則顯得平淡。
5、斑羚飛渡過程有哪些特點?請用原文回答。
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
6、請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一些「我」想法的句子,並說說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我」的想法的句子:心想,或許有個別滑頭的老斑羚會從註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隻老斑羚調換位置。作用是表達了作者的贊美、敬重之情。
B.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末復習。
人教版七年級(下)
語文期末復習訓練
積累和運用
1、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妒忌(dù jì) 嗔視(ēng) 遒勁(qiú) 水門汀(tīng)
B驀然(mò) 剽悍(piāo hàn) 絮叨(dāo) 泱泱(yāng)
C庇蔭(bì yìn) 旺相(xiàng) 告罄(qìn) 叱哆風雲(chìchà)
D眼瞼(jiǎn) 亢奮(kāng) 掇攛(cāun ō) 呷呷嘴(xiā)
2、下列詞語中書寫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眼花繚亂 石破天驚 妥帖
B、慷慨以赴 本色當行 相得益彰
C、戛然而止 嘆為觀指 斑斕
D、斑斑駁駁 低回婉轉 靜穆庄嚴
3、下面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口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該書是清朝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
B、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偉大的悲劇》一文中,記述了挪威探險家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的悲壯覆沒。
C、《社戲》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兩篇文章都出自魯迅先生筆下,都洋溢著清新自然的氣息。不同的是前者是小說,後者是散文。
D、《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但講述的卻是孔子東游途中的故事。
4、下面一段話中加橫線的四句話有語病或不得體,請加以改正。(8分)
感謝各位參加我13歲生日晚會。①看見桌上放著的許多大家送來的生日禮物,②我不禁回憶起了從前的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張曉波,③他是一個多麼好的小胖墩啊!他為了幫助我學習數學,竟然放棄了參加奧賽的賽前訓練,在他的幫助下,④我在數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
②
③
④
5、背誦默寫
(1) ,野渡無人舟自橫。
(2)正是江南好風景, 。
(3) 不要悲傷 ,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而那過去了的, 。
(4)《木蘭詩》中表現木蘭操辦急切而井然有序的詩句是: 。
, , ,表現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的詩句是: , 。
6、對下列文學名著的點評正確的一項( )
A、《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部小說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狀況。
B、《魯濱孫漂流記》的主人公魯濱孫熱衷於航海,性格堅毅。他在小人國、大人國歷險多年,吃盡千千辛萬苦,終於得到了可觀的財富。
C、《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布封所著,這部書除了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
D、《格列佛游記》是美國的斯威夫特所著,文中的主人公格列佛與魯濱遜一樣,是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不甘寂寞與無聊的人。
7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
老馬
臧克家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它把頭沉重的垂下!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淚只往心裡咽
眼裡飄來一道鞭影,
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1932、4
(1)這首詩刻劃了怎樣的老馬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寫出與馬有關的俗語和成語各一則。
文言文閱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波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給加點字注音。
(1) 曳屋許許聲( ) (2)無敢嘩者( )(3)滄滄涼涼( )
2、解釋加點字。
(1)少時( ) 2、孰為汝多知乎( )3、不能名其一處( )
3、指出詞義相同的一項( )
A.指: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B.股:兩股戰戰 屠自後斷其股
C、作:百千齊作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 D.名:名其一處 並自為其名
4.指出加點詞古今詞義不同的一項( )
A.力拉崩倒之聲 B.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C. 又夾百千求救聲 D. 幾欲先走。
5、翻譯句子。
(1)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2)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6、本文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文中的劃線句子屬於 描寫,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現代文閱讀
(一)金色花
(1)偶爾看見人家陽台上花草繽紛,煞是艷羨,激起我養花的興致。我從朋友家裡陸續弄了一些花草來,海棠、月季、文竹……開始還是能記著澆水、鬆土,但到底很難始終不渝。我這才意識到,養花並非什麼閑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2)只有仙人掌活下來了。
(3)不論陰晴雨雪,也不論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龜裂,它總是綠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貪婪地啄食著陽光和空氣。
(4)可這並未給我帶來歡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無遺憾地想,為什麼美的總是那麼嬌弱,而不美的卻總是那麼倔強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這樣易於生存該有多好啊!對於它的存在,我卻不再關心。
(5)許久後的黃昏,我倚著陽台望遠,無意瞥見了這盆仙人掌。它竟橫豎添了許多新節,刀戟般凜凜叉開,待細看時,我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6)不是么,且不說它的大小掌節是怎樣歪歪斜斜,怪模怪樣,只看那綠色的掌面吧,竟皺皺巴巴,細紋密布,像一張老人的臉。我越看越覺得它丑……
(7)我真不知道,它還會怎樣瘋長下去。也許叫它死去比它活著困難一百倍,這可怕的東西!
(8)我的養花歷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沒有養出一朵花來。誰想夏天一到,竟發生了奇跡。
(9)久雨後的清晨,推開陽台門,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氣撲面而來。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團很耀眼的東西。是霞光嗎?是雨水折射的太陽嗎?我定睛一看,什麼,是花?
(10)是的,是一朵花,並且是一朵異常漂亮的花。金黃色,十二片綢緞般富有光澤的花瓣。敏感地輕顫著流蘇般柔軟的花穗,細密地遍布著雪乳般滋潤的花粉。它凝然靜立,卻閃爍著宮殿般輝煌燦爛的光芒……
(11)這是我看過的最美的花!
(12)此刻,仙人掌驕傲地高擎著它。仙人掌上的皺紋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賴以立身的不過是一捧泥土。要開出這樣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傾注全部心血。
(13)我面對這皺紋滿面的仙人掌和它美麗輝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淚。我深為自己的淺薄庸俗感到慚愧。
(14)可以想像,這仙人掌,它曾經有過柔軟的葉,窈窕的枝。但為了抗拒沙漠的壓榨,它才變得冷竣而堅強,在沙漠吞噬掉無數嬌美的花卉之後,我們還能欣賞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15)它並非一朵僅僅使人賞心悅目的花,它的不甘泯滅的美,令弱者也令強者肅然起敬。
(16)美,一旦與頑強結合,就是不可摧毀的。
1、第(3)段劃線句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里用上這種手法有什麼效果?
2、閱讀文章第(3)至(7)段,在這些段落中,作者將仙人掌同海棠、月季、文竹等進行了比較,作者認為它們有什麼不同?
3、認真閱讀第(4)至第(15)段,說說作者對仙人掌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作者在第(13)段中寫道:「我面對這皺紋滿面的仙人掌和它美麗輝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淚,我深為自己的淺薄庸俗感到慚愧。」是什麼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淚」?作者為什麼「深為自己的淺薄庸俗感到慚愧」?
5、文中作者寫出了對仙人掌的獨特的認識,除仙人掌外,在生活中你最欣賞哪一種花,為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二)萌 芽
在院子里乘涼,老是看見鄰家的一個小男孩吃葡萄時把葡萄核埋在一個裝滿土的花盆裡。起先,我並不在意,看久了,便問:「你怎麼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裡?」
「我想種出葡萄來。」他頭都不抬。
「可種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這樣種不出來的。」
「知道。」
「那你干嗎還這樣?」我好奇了。
「種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嗎?我想創造奇跡。」孩子抬起頭,眼裡貯滿希望。
過後,總看見男孩精心地為他種下的葡萄澆水,然後就蹲在花盆前發呆,眼中盡是希望,以至於院子里其他小孩叫他去玩,他也不理。顯然,他沉浸在他的希望里。
男孩的家長幾天後才發現男孩的古怪。這天,家裡正好醬油用完了,男孩正蹲在門外,他父親叫他買醬油,連叫了幾聲,沒人應,出去一看,發現男孩獃獃地蹲在花盆前,父親便說:「你蹲在這里干什麼?叫你幾聲都聽不見,你心到哪去了?買醬油去!」說著,便遞錢給了孩子。
過了很久,男孩還沒有把醬油買回來,孩子的父親慌了,忙走出去。一出門,就見孩子還蹲在門口的花盆前,手裡捏著他給的錢。
孩子的父親生氣了,過去一把扯著孩子的手,呵斥道:「你怎麼搞的?叫你去買醬油,你還死在這里?」
孩子的心思還在花盆裡,葡萄核栽進去很久了,還沒發芽,孩子有些失望了,他說:「我在想,這葡萄怎麼不發芽?」
孩子的父親聽了,更氣了,大聲說:「以前就給你說過,你這樣做沒用,你真是執迷不悟。」說著打了孩子一個耳光,並舉起花盆,把它摔碎了。
孩子看著滿地的泥土與碎片,哭了。
男孩畢竟還小,他在沉默了幾天後,又恢復了以往的活潑,又開始和院里的小孩一起玩。
一星期後,也在乘涼的時候,我看見院里的一個女孩吃葡萄時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裡,我想過去告訴她葡萄核長不出葡萄,但還沒等我過去,男孩也看見了,男孩走了過去,跟女孩說:「你怎麼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裡?」
「我想種出葡萄來。」
「種葡萄要用葡萄藤插栽,你這樣種不出的。」
「知道。」
「那你干嗎還這樣?」
「種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嗎?我想創造奇跡。」女孩抬起頭,眼裡貯滿了希望。
男孩說:「真的,你這樣做沒用,我以前也這樣做過,沒用的。」
「種下去要每天澆水,你知道嗎?」男孩點點頭,張開嘴,還想說些什麼,但什麼也沒說就跑回屋子。
幾天後,女孩的花盆裡居然長出嫩嫩的葡萄藤來,女孩開心極了。我看見她把院子里的小孩都叫去看,她叫了男孩,但男孩沒去,男孩在一群孩子圍著花盆時,一個人躲在一邊流淚了。
我看見男孩流淚,走過去,我說:「你怎麼在這里流淚?」
男孩說:「葡萄藤是女孩的父親插下去的,我看見了。」
男孩又說:「她父親真好。」說著,男孩嗚嗚地哭了。
1. 這篇文章寫了兩件事,試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兩件事的內容。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2. 這篇文章的題目含義豐富,引人深思。作者為什麼要以「萌芽」為題呢?談談你的理解。
3.閱讀下面的語句,試著回答問題。
①男孩點點頭,張開嘴,還想說些什麼,但什麼也沒說就跑回屋子。
假如你是這個男孩,此時還想說些什麼呢?寫在下面。
②男孩說:「葡萄藤是女孩的父親插下去的,我看見了。」
男孩又說:「她父親真好。」說著,男孩嗚嗚地哭了。
你在成長中有沒有類似男孩的經歷?男孩為什麼要稱贊女孩的父親「真好」?
作文
生命的日子裡,有晴天也會有雨雪;人生的道路上,有坦途也會有坎坷。我們如何面
對自己前進過程中的困難呢?請以「遭遇困難」為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不少於500字。
參 考 答 案
積累和運用
1B 2C 3B 4、①大家送來的許多生日禮物。②回憶起了從前的事。(回憶起了往事)
③多麼好的夥伴。(多麼好的同學,等)④我在數學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優異的成績)。
5、略6、A 7、(1)寫了一匹負重受壓、苦痛無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掙扎的老馬。表達了作者對這樣一匹命運悲慘的老馬的同情。
(2)例如:風牛馬不相及 老馬識途等
文言文
1、 (1)yè(2)huá(3)cāng2、(1)一會兒(2)同「智」,智慧(3)說出3、B 4、C 5、略 6、側面描寫 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藝高超
閱 讀
(一)金色花
1、擬人手法,寫出了仙人掌吸收陽光、空氣的情態,寫法生動活潑,突出了仙人掌頑強的生命力。
2、仙人掌外表醜陋卻倔強,海棠、月季、文竹等外表美卻嬌弱。
3、遺憾、厭惡、驚奇、贊嘆(意思對即可,要體現感情變化過程)
4、(1)仙人掌賴以立身的不過是一捧泥土,但他卻傾注心血,開出震撼人心的金色花。(2)作者在仙人掌開花前曾厭惡譏笑它的醜陋,只重外表的美而忽視了內在的精神。
5、略(言之成理即可)。
(二)萌芽
1. 第一件事:男孩用葡萄核種葡萄,遭到父親的粗暴對待。
第二件事:女孩用葡萄核種葡萄,得到父親的暗中幫助。
2、要點:萌芽,可以理解為孩子期盼的葡萄的萌芽,也引人聯想到孩子們具有的創新精神的萌芽。(或:以「萌芽」為題,寄寓了作者這樣的希望和心情:家長、教師以及一切關心孩子成長的人們,都要愛護孩子的創造精神,不要扼殺可貴的「萌芽」。)
3、①知道,我每天都給葡萄澆水,可是爸爸說我「執迷不悟」,還把花盆摔破了……
②女孩的父親能理解孩子的心,尊重孩子的感情。(言之成理即可)
C. 人教版初一語文下冊期末復習。
第四單元是本冊書的重點,社戲,偉大的悲劇,口技,斑羚飛渡和文言文兩則是重點。關於馬的綜合性學習也是要看一看的,還有書後面的古詩滁州西澗到論詩都要會背。把這些看一看,看會了,應該沒問題
D.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期末語文試卷
呵呵,我這「借花獻佛」……我沒有教七年級,不過既然路過就給你找了這么一張卷子,希望能幫到你吧!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期末復習試卷
滿分100分 時間90時分鍾 得分————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 寫一手好字是令人羨慕的,請你把下面的話抄寫到空格里。(2分)
平心靜氣,相信自己,細心閱題,耐心答題。
2、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寫出已給拼音的漢字。(2分)
驪歌( ) 污穢( ) chóu悵( ) 澎pài( )
3、請改正下列句中的錯別字(2分)
①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醒了。
改為
②濁流婉轉,結成九曲連環。
改為
4、選出下列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 )(2分)
A.同學們在運動場上生龍活虎,來勢洶洶。
B.這人跡罕至的叢林,就是鳥兒的天堂。
C.任長霞同志的先進事跡已廣為流傳,家喻戶曉。
D.面對特務的囂張氣焰,聞一多先生義憤填膺,拍案而起。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 2004年中國健兒以優異的成績從雅典奧運會勝利凱旋歸來。
B. 在老師的悉心輔導下,使我的數學成績迅速提高了。
C. 我不得不承認我確實是做錯了。
D. 本周治安狀況良好,犯罪率較上周下降了一倍。
6、自由選取一具體形象,運用「寫物寓意」的手法,創造一句「名言」。(2分)
例——船:永遠在風浪中生活,但從來沒有因此而停航。
7、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請寫出有關諸葛亮的兩個故事的名稱。(2分)
例如:舌戰群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句積累,可以提高你的文學素養。請你把下面的空缺的句子補充完整。(6分)
A.深林人不知, 。(王維《竹里館》)
B. ,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C.《木蘭詩》中描寫戰場苦惡環境的詩句是 , 。
D.《孫權勸學》中從側面表現呂蒙讀書學習確有成效的句子是: ,
E.不識廬山真面目, 。
F.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自古以來有很多詩人寫詩來謳歌她。
請你選取你知道的一個描寫黃河的連續兩句詩寫在下面:
, 。
二、閱讀與理解。(50分)
(一)珍珠鳥(14分)
①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
②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大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③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他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④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⑤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⑥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⑦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1.段③中「這樣」一詞指代的內容是什麼?(2分)
2.先前「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了」。選段中小鳥對大鳥呼喚的反應有什麼不同?這種變化說明了什麼?(2分)
3.段④中「淘氣」一詞在文中要表達什麼意思?「再三」一詞能否刪掉,為什麼?(2分)
4.段⑥中「感受」一詞指代什麼內容?(2分)
5.段⑦最後一行文字有什麼作用?(2分)
6.段⑤這一段文字,猶如一幅畫。請用一個詞為這幅「畫」加個標題,點出這幅「畫」的含義。(2分)
7、聯系社會生活,人類處境,國際形勢等方面的具體情況,談一談你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個人體會。(2分)
(二)門的懸念(12分)
學校大廳的門被踢破了。
——可憐的門,自從安上那天起,幾乎沒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歲的孩子,正是撒歡兒的年齡。用腳射門,用腳關門,早已成了不足為奇的大眾行為。
教導主任為此傷透了腦筋,他曾在門上張貼過五花八門的警示語,可是不頂用。他找到校長:乾脆,換成鐵門——讓他們去「啃」那鐵傢伙吧。校長笑了,說,放心吧,我已經訂做了最堅固的門。很快,破門拆下來,新門裝上去了。
新門似乎挺帶「人緣」,裝上以後居然沒有挨過一次踢,孩子們走到門口,總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陽光隨著門扉旋轉,燦燦的金黃色灑了孩子們一身一臉。穿越的時刻,孩子們感覺到了愛與被愛的欣幸。
這道門怎能不堅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個易碎的夢大膽地交到孩子們手中,讓他們在美麗的憂懼中學會了珍惜與呵護。
——這是一道玻璃門。
1、 校長說「我已經訂做了最堅固的門」,意味深長。為什麼說這道門是最堅固的?根據文意作簡要的回答。(3分)
2、 文中說,「它把一個易碎的夢大膽地交到孩子們手中。」這「易碎的夢」具體指什麼?(3分)
3、「燦燦的金黃色灑了孩子們一身一臉。」這句描寫起到了怎樣的作用?(3分)
4、對「如何糾正不良行為習慣」這一問題,教導主任和校長持不同的觀點主張,根據文意分別概括。(3分)
(三)不會跑的馬(14分)
我多麼驚訝——當我在鄉下看到一個農民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馬栓在一個細細短短的木樁子上。「它會跑掉的?」我擔心地對老農說。老農呵呵一笑,十分肯定地告訴我說:「才不會哩!」他說:「這匹馬還是小馬駒的時候,就給栓在這個木樁子上了。一開始,它撒野地要從木樁上掙出來。可是,那時它的勁兒小,折騰了一陣子還是在原地打轉轉,它就蔫了。後來,它長大了,卻再沒有心思跟那個木樁鬥了。有一回,我來喂它,有意把飼料放在它剛好夠不著的地方,可它只有『咴咴』叫了兩聲,腦袋就蔫了。——你說,它有多乖!」
我恍悟,原來,約束這匹馬的不是截細細短短的木樁,而是它用奴性建築的牢獄,用慣性打造的枷鎖。
1、「我」驚訝什麼?(2分)
2、文中有幾處表述「我」的心理活動的詞,請指出來。(3分)
3、文中「高高大大」與「細細短短」兩詞能否去掉?為什麼?(3分)
4、文中所表述的寓意是什麼?(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5、「細細短短的木樁」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如果有,請用簡明的話表述出來。(3分)
(四)傷仲永(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1、解釋下列加點字。(2分)
A. 世隸耕 ( ) B. 未嘗識書具 ( )
C. 或以錢幣乞之( ) D. 不能稱前時之聞 ( )
2、下列加點的「之」用法與其他三項不一致的一項是( )(2分)
A. 忽啼求之 B. 或以錢幣乞之
C. 余聞之也久 D. 不能稱前時之聞
3、翻譯下列句子。(2分)
①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②余聞之也久。
4、你認為方仲永由天才變為庸人的原因是什麼?(用選文中原句回答)(2分)
5、從方仲永的事例中你得到什麼啟示?(2分)
三、寫作(30分)
如花之開放,如筍之拔節,人生是一種靜悄悄的生長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你曾經有過幸福、甜美的回憶,也曾有過尷尬、為難的經歷。請你敞開心扉,以「成長」為話題,講述你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故事。600字以上。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2分)抄寫時做到准確、規范、端正、整潔即可得分。
2、(2分)Lí huì 惆 湃
3、(2分)①醒 省 ② 婉 宛
4、(2分)A
5、(2分)C
6、(2分)略
7、(2分)例如:
8、(6分)
A.明月來相照
B.此夜曲中聞折柳
C.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D.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E.只緣身在此山中
F.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二、 閱讀與理解。(50分)
(一)珍珠鳥(14分)
1、(2分)蹦到杯子上……玻璃瞅我。
2、(2分)大鳥再三叫喚,小鳥才回籠里。這種變化說明了小鳥逐漸對「我」產生了信賴和留戀。
3、(2分)「淘氣」一詞寫出了珍珠鳥頑皮的特點。「再三」一詞不能刪,因為它顯示了珍珠鳥對「我」的信賴程度。
4、 (2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5、 (2分)揭示全文主題。
6. (2分)信賴。其實,人和人,社會和社會,國家和國家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世界的和平日子,只有從彼此信賴中才能得到!
7、(2分)略
(二)門的懸念(12分)
1(3分)因為這是一扇用信任和愛心製造的,能夠使人懂得珍惜和呵護的心靈之門。
2(3分)經不起踢打的玻璃門。
3(3分)形象的寫出了學生傾注充分的愛,以及學生沐浴在愛的氛圍中。
4(3分)教導主任:用換門阻止踢打,主張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學生。校長:用信任和愛使學生懂得珍惜,主張塑造學生美的心靈。
(三)不會跑的馬(14分)
1(2分)高高大大的白馬栓在一個細細短短的木樁上不會跑
2(3分)驚訝 擔心 恍悟
3(3分)不能,為了形成鮮明的對比。
4(3分)約束這匹馬的不是截細細短短的木樁,而是它用奴性建築的牢獄,用慣性打造的枷鎖。
5(3分)略
(四)傷仲永(10分)
1(2分)A.屬於B.曾經C.求取D.相當
2(2分)D
3(2分)
①(他)父親對此感到十分驚異,於是向鄰居借了這些東西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②我聽到這件事已經很久了。
4(2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5(2分)一個人的天資和後天教育都很重要,但後天教育更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
E.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總結文體
人教版語文7年級下作家作品匯總
1、 魯迅,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中國現在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並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不朽傑作。《從百草圓到三味書屋》寫作1926年,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
2、 林海英,台灣作家。《爸爸的花兒落了》節選自《城南舊事》
3、 安徒生,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上最優秀的童話大師。代表作有《打火匣》《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
4、 普希金,19世紀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俄羅斯積極浪漫主義主要代表和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代表作有:著名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以及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等。《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寫於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裡,他熱愛生活,執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正義必勝。
5、 弗羅斯特,美國著名詩人,被譽為「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未選擇的路》這首詩寫於1915年,是弗羅斯特的一首名詩。
6、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也稱王文公。其人散文雄健峭拔,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7、 光未然,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原名張光年。曾發表《五月的鮮花》《黃河大合唱》。
8、 都德,法國19世紀下半期著名的小說家。1968年發表長篇小說《小東西》。《最後一課》寫於1873年。
9、 李大釗,字守常,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者之一,也是一位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
10、 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20世紀30年代「東北作家群」中的代表。著有《憎恨》,長篇小說《大地的海》《長江》《科爾沁期草原》,傳記小說《曹雪芹》等。
11、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選自《樂府詩集》,這首詩是北朝樂府詩集的代表作。《樂府詩集》是宋代郭茂倩編輯的樂府總集。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詩辭,兼及秦至唐末的歌謠,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
12、 藏克家,現代詩人。著有《烙印》《罪惡的黑手》。
13、 莫泊桑,法國最負盛名的中短篇小說家。長篇小說《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是他的名作。他與美國的歐•亨利,俄國的契訶
夫合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14、 司馬光,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他主持編著的《資治通鑒》,294卷,是我國一部重要的編年體通史。神宗以其「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
15、 豐子凱,原名豐潤。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我國現代著名的畫家、文學家、美術音樂教育家。著有《音樂入門》《緣緣堂隨筆》《豐子凱書法》等。
16、 冰心,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她的詩集合在《繁星》《春水》中。
17、 林嗣環,字鐵崖,清代順治年間進士。著有《鐵崖文集》《秋聲詩》等。《口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虞初新志》,文言短篇小說集,清朝人張潮編。
18、 茨威格,奧地利著名作家。
19、 笛福,英國小說家。他的作品有《魯濱遜漂流記》《辛格頓船長》《羅克薩娜》《大疫年日記》等。《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對英國小說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為此,迪福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
20、 《山海經》,作者不祥。它共收錄18篇文章。該書分為「山經」和「海經」兩部分。內容主要為古代地理方面的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記錄了不少怪異之物。被譽為「古今語怪之祖」「小說之最古者爾」。
21、 《列子》相傳是戰國時期鄭國人列禦寇所著。全書的基本思想屬於道家一派,宣揚順應自然,消極無為的思想。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其中保存一些古代優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紀昌學射」等作品,都富有教育意義,一直為後人所珍視。
22、 馮驥才,當代作家,畫家。他的短篇小說《雕花煙斗》,中篇小說《啊!》《神鞭》,分獲全國優秀短篇、優秀中篇小說獎,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
23、 牛漢,原名史成漢,是「七月詩派」的重要成員。他的作品中較為著名的有《華南虎》《悼念一棵楓樹》《半棵樹》等。
24、 布封,法國博物學家、作家。他用畢生精力去經營皇家公園,並用40年的時間寫成36卷鴻篇巨著《自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