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通市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調研測試 語文
19.(6分)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每處1分,共6分)
20.(2分)前期英勇善戰,有攻城野戰之功;(1分)
後期擔任相國,無為而治(清凈無為),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1分)
21.(2分)蕭何(1分);蕭規曹隨(曹隨蕭規)(1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太史公說:漢朝相國曹參的戰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為他跟淮陰侯韓信一起共事的緣故。等到韓信被消滅,列侯成就的戰功,唯獨曹參據有其名。曹參作為漢朝相國,極力主張清凈無為,這完全合於道家的學說。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統治以後,曹參給予他們休養生息的時機,所以天下的人都稱頌他的美德。
二、(15分)
22.(5分)A D(A項,「沒有一絲亮色」錯誤,因為作者在主題思想的闡述中有「在《葯》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等語。D項,「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出自林黛玉《葬花吟》)(答對一個得2分,答對兩個得5分)
23.(5分)(1)①孔明(諸葛亮) ②徐庶 ③劉備 ④周瑜 ⑤關雲長(關羽)(每處1分)
(5分)(2)周朴園與魯大海之間的雙重矛盾:父與子的矛盾,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矛盾。(2分) 「雷雨」的象徵意義:①周朴園家庭內部醞釀著並終於爆發了一場毀滅性的「雷雨」;②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一場天翻地覆的社會大變革即將像雷雨一樣到來。(3分)
三、(15分)
24.(6分)①模仿性 ②快速化 ③平民化(每點2分)
25.(9分)一方面,「山寨文化」畢竟是一種以模仿為核心內涵的現象,山寨產品逃脫監管、稅收,存在侵權之嫌,擾亂正常市場秩序,並且質量沒保證,也可能給群眾帶來傷害。如果我們對「山寨」過於寬容,那麼就更難發展創新文化(3分)。另一方面山寨產品通過模仿產品的外形和部分功能來降低成本和價位,也成為了部分社會民眾表達自身創意和想法的一個渠道,成為人們自娛自樂的一個手段,滿足了大眾的需求(3分)。所以我們要對山寨文化持寬容的心態,保護民眾翻新產品、娛樂大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對山寨文化也應加以引導和管理,使其步入正常、健康發展的軌道(3分)。
『貳』 2010南通高三五月語文模擬考試答案
南通2010高三二模語文數學英語答案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建議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3分)B(A項,粘貼/沾沾自喜;C項,傴僂/衣衫襤褸;D項,泄露/公開露面,讀音相同)
2.(3分)A(A項,「平易近人」既指態度謙虛和藹,使人容易接近,又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B項,「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示出來。使用對象有誤。 C項,「特立獨行」指有操守,有見識,不隨波逐流。不合語境。D項,「春意闌珊」指春天就要過去了。闌珊:將盡,將衰。前後矛盾。)
3.(4分)尊崇傳統(2分)、把理想模式建立在過去(1分)的思維方式(1分)。
4.(5分)
示例一:千年古城迎青奧,五洲健兒展雄風。
示例二:南京成功申辦青奧,聖火再次點亮中華。
示例三:青奧讓世界了解南京,南京讓青年走進奧運。
評分建議:修辭手法,2分,內容合理,3分。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5.(3分)D(見:稱代副詞,我。見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句。)
6.(3分)B(②記敘現狀;⑥是寫救濟他人。)
7.(3分)C(應是「未滅」,他經營墾田,目的是以便起兵之用)
8.(1)(顧炎武)力求評定這些在當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說拘泥於古代的虛而不實的話。
評分建議:①務:力求。(1分)②質:評定。(1分)③泥古:拘泥於古代。(1分)④空言:虛而不實的話,空話。(1分)
(2)(顧炎武)卻盡力拒絕推薦來表明自己的節操,那麼我還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人。
評分建議:①拒:拒絕。(1分)②節:節操。(1分)③未之聞:賓語前置。(1分)
(3)先生承受亡國的痛苦,想在天下廣泛宣揚他母親的志向。
評分建議:①負:負擔、承受。(1分) ②揭:公開、宣揚。 (1分) ③於天下:狀語後置句。(1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先生字寧人,後改名為炎武,學者稱他亭林先生。顧炎武年少時高超不凡,有遠大的志向,不與人苟且迎合,性格正直,超出世俗。和同鄉歸庄非常友好,一起游歷復社。對於書籍沒有不看的,特別注重治理世事的學問。當時國內有很多憂慮之事,他嘆息天下缺少有才能的人以致國家敗亡。他廣泛閱讀《二十一史》,有關於民生利害得失的事就隨即記錄下來,力求評定這些在當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說拘泥於古代虛而不實的話。晚年更加專注於記述《六經》,而《日知錄》三十卷,更加是先生終身學術研究最高境界的書,凡是經書和史書中精妙的話語全部收錄在書中。
乙酉年夏天,顧炎武母親六十歲,到常熟的郊外躲避戰爭,她對顧炎武說:「我雖然是一個婦道人家,然而承受朝廷的恩寵,果真國家有大的變故,我就為國而死。」給後人遺言不要侍奉二主。先生正響應崑山縣令楊永言的徵召,和嘉定生員吳其沆以及歸庄一起起兵抗清,到吳地跟隨夏文忠公,起兵之事沒有能夠成功,先生和歸庄僥幸得以逃脫。第二年,幾次參與吳勝兆的起兵,更想到海上組織抗清,因為道路阻隔,沒有能夠前行。
先生懷抱故國的悲傷,國土遭受清人蹂躪,每天沒有一刻能夠安寧。游遍沿江一帶的山水,來觀賞舊都周圍的美景。戊戌年,又游遍北都周圍的地方。一直到山海關外,來觀賞大東的美景。丁巳年,第六次拜謁思陵,開始選擇定居在陝西的華陰。當初先生游遍觀賞四方,他對明朝忠誠的心願並沒有丟下,先生在華陰購買五十畝田地以供早晚辛勤耕種,而開墾收獲的物品,另外貯藏起來,以備起兵之用。
大學士方孝感用信召見先生作為他的助手,先生說:「希望以死推辭,最下的想法是逃到世外。」方孝感聽後驚恐,就停止召見他。戊午年朝廷大規模選撥人才,皇帝詔書下達,眾官員爭相想招致他,先生預先讓在京城的眾門生推辭,並且說:「刀繩都有,不要讓我快速死去!」第二年朝廷大修《明史》,眾官員又想推薦他,他寫信給學士葉訒庵,請求一死而得以免去編修的職務。有人說:「先生認為獲取好名聲的人,他的心志哪裡想被人知道呢?而盡力拒絕推薦來表明自己的節操,那麼我還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人。」華陰的諸生請求他講學,他也推辭了。先生擁有為世所用的謀略,卻不能得到實現。尚書徐乾兄弟是先生的外甥,當他們還沒有做官時,先生救濟他們,等到他們富貴了,多次寫信迎接先生南歸,願意把別墅給他居住,並且買田來供養他,他都沒有去。
辛酉年,先生死在華陰,沒有子女,死時六十九歲。他的高足吳江人潘耒收藏他遺留下來的書稿,作序並發行,又另外編輯了《亭林詩文集》十卷,而《日知錄》最為廣泛流傳。徐尚書的長孫徐涵在廣東做官,從數千里外寫信給我,囑咐我給先生寫表文。我沉吟思考很久,王不庵說:「先生承受亡國的痛苦,想在天下廣泛宣揚他母親的志向,到處奔波,流離失所。怎麼能夠回望故鄉,甘心死在外地啊?哎,實在哀痛啊!」這話,大概能夠用來為先生的墓作表文了。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9.(1)(3分)
①戰亂連年,山河破碎(1分);②親人離散,生死未卜(1分);③老友分別,難以重逢(1分)。
(2)(4分)
①以靜襯動(1分),「黃牛峽靜灘聲轉」句以峽岸的靜襯托江水的洶涌,表現了對友人行程艱難的憂慮(1分)。
②寓情於景(1分),「白馬江寒樹影稀」句描寫江邊寒風吹骨、樹影稀疏的凄涼之景,表達詩人因友人離去的孤寂傷感之情(1分)。
③虛實結合(1分),「黃牛峽靜灘聲轉」句屬虛寫,寫詩人想像韓十四坐船過黃牛峽的情景;「白馬江寒樹影稀」句屬實寫,寫詩人在江邊送別韓十四的情景(1分)。
④聽覺與視覺相結合(1分),「黃牛峽靜灘聲轉」句作者從聽覺角度形象描繪韓十四一路輾轉旅途艱險的情形;「白馬江寒樹影稀」則從視覺角度描繪了當時的離別之景(1分)。
評分建議:答對其中兩點即可。
(3)(3分)
①「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表現了對戰亂導致生靈塗炭的憂憤之情;
②「我已無家尋弟妹」表現了對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③「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表現了對因友人離去的惜別之情;
④「此別應須各努力」表現了作者對友人的勉勵之情;
⑤「故鄉猶恐未同歸」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擔憂之情。
評分建議:答對其中三點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1)秋天漠漠向昏黑 (2)玉盤珍羞直萬錢 (3)妄自菲薄 引喻失義
(4)夕攬洲之宿莽 春與秋其代序 (5)如炳燭之明 (6)俯不怍於人
評分建議:每空1分,有錯即不得分。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23分)
11.(5分)領起全文內容(2分),概括了黃河凝聚壯大的成長歷程(1分),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奇觀的驚奇與贊嘆(2分)。
12.(6分)因為黃河①兼收並蓄,蔚為壯觀(2分);②匯入海洋,完成使命(2分);③銜接世界,獲得新生(2分)。
13.(6分)通過想像黃河流入大海驚濤拍浪、洶涌澎湃的情景和自己「側耳細聽」的細節描寫(1分),照應上文(1分),與下文寫黃河入海時靜穆安詳的景象形成強烈的對比(2分),贊美了黃河博大寬廣的胸懷以及寵辱不驚的氣度(2分)。
14.(6分)探究角度示例:
①百川歸宗、生命有終的生存法則;②生死輪回、生生不息的生命規律;
③淡泊寧靜、順應融合的生活態度;④博大寬廣、寵辱不驚的胸襟氣度;
⑤樂於奉獻、犧牲自我的人格操守;⑥積累凝聚、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
評分建議:只要答對兩點,即可根據合理程度和論述情況酌情給分。
六、實用類文本閱讀(15分)
15.(3分)B(「讓他始終無法找到並實現自己的夢」一句,原文無此意。)
16.(6分)①一個顧城足以傾城:顧城內心純真,其自由舒展的詩性人生,令人傾倒(3分);
②回顧顧城遺留的孤城,為之傾倒:顧城所創造的童話王國和精神世界,令人傾倒(3分)。
17.(6分)
①生活在幻想中,不想長大(2分);②歷經幻滅,拒絕世俗世界(2分);
③偏執自閉,自己無法跳出,別人也無法介入(2分)
『叄』 2015年南通市高三一模(期末考試)英語試卷及答案
自己網路或問老師啊,問我我怎麼知道?
你的採納是我們繼續答題的動力O(∩_∩)O~
『肆』 南通高三期末一模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還有南通一模難度怎麼樣啊,是不是和高考一樣兩個老師監考啊
嗯,挺難的
『伍』 2015屆南通一模語文選擇題答案
我就是2015屆的
『陸』 南通市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調研測試 語文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3分)C(A項,ù/móu,lòu,mā/mò;B項,qǐ/jī,pì,pí/bì;c項,chà/zhò,qì/qiè,mí/mǐ;D項,jì,chuàng、chuáng,kàng/hàng)
2.(3分)D(「始作俑者」指最先提倡某種風氣或某事的人,含貶義。A項,「慷慨解囊」形容極其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語境不存在幫助別人的意思。B項,述:闡述前人學說;作:創作;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望文生義,與句意不符。C項,「十室九空」形容天災人禍使得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景象,用在這里不符合語境)
3.(4分)示例:①崔龍喜的紫砂壺作品把中國藝術「詩境」和「畫境」融入紫砂壺的創作中,在藝術美的層面表現物象的思想深度,並賦予中國紫砂藝術哲學旨意,因而深受國內外收藏家的喜愛。
②崔龍喜的紫砂壺作品深受國內外收藏家的喜愛,是因為他把中國藝術「詩境」和「畫境」融人紫砂壺的創作中,在藝術美的層面表現物象的思想深度,並賦予中國紫砂藝術哲學旨意。
評分建議:可增刪個別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改變原意,不得分。
4.(5分)示例;(漢字)驚(2分)。(理由)雪災、地震等自然災害舉國震驚;神七飛天、奧運的成功舉辦舉世驚嘆(3分)。
評分建議:所選漢字欠准確,理由欠充分,可酌情扣分。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5.(3分)B(奪:強行改變。如李密《陳情表》中「舅奪母志」,《論語?子罕》中「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3分)B(①寫其外表、才識、人品。④是在表示效死的決心。⑤是行動,不屬於「謀劃」』)
7.(3分)C(「太後終於答應世宗的要求」在文中無依據)
8.(10分)
(1)如果真的打仗,那麼就是父子兄弟之間相互殘殺了!軍隊臨時駐扎在潢河,兩軍隔岸相互對抗。
評分建議:①果:果真,真的。(1分) ②夷:殘殺,消滅。(1分) ③次:臨時駐扎。(1分)
(2)如果太後懷疑我,我即使想極盡忠心,可以嗎?
評分建議:①見疑:懷疑我。(1分) ②雖:即使。(1分) ⑧得乎:可以嗎。(1分)
(3)信中表達的意思像這樣,國家的禍患就不能完結了。如果能夠消除怨恨來使國家安定,那麼我認為沒有什麼比得上和議好。
評分建議:①書:信。(1分)②艾:停止,完結。(1分)③釋:消除。(1分)④安:使……安定。(1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耶律屋質,字敵輦。儀態簡約沉靜,有才識,重承諾。遇到突發的事件,能從容鎮定處理,人們不能窺測他的才識。
會同年間,太宗駕崩,眾大臣擁立世宗,太後聽說這件事,非常憤怒,派皇子李胡帶領軍隊攻打他們,在泰德泉遭遇安端、劉哥等抵禦,失敗回去。李胡把世宗的大臣和家屬全部抓起來,對守衛的人說:「我作戰不能取勝,就先殺死這些人!」人們對他說:「如果真的打仗,那麼就是父子兄弟相互殘殺了!」軍隊臨時駐扎在潢河,兩軍隔岸相互對抗。
當時耶律屋質跟隨太後,世宗認為他善於籌劃,想暗中讓他辦事,就找了件事寫信,來試探太後。太後收到信,把信拿給耶律屋質看,耶律屋質看完信,說道:「太後輔佐太祖平定天下,所以我願意竭盡自己的力量效命。如果太後懷疑我,我即使想盡忠心,可以嗎?」太後說:「我如果懷疑你,怎麼肯把信給你看呢?」耶律屋質回答說:「李胡、永康王都是太祖的子孫,神器沒有轉給其他家族,有什麼不可呢?太後應該考慮長遠的計策,和永康王和議。」太後於是讓耶律屋質寫信給皇帝。
皇帝讓宣徽使耶律海思回信,信中有很多不恭敬的言辭。耶律屋質進諫說:「信中表達的意思像這樣,國家的禍患就不能完結了。如果能消除怨恨來使國家安定,那麼我認為設有什麼比得上和議好。」皇帝說:「他們是一群烏合之眾,怎麼能與我匹敵呢?」耶律屋質說:「即使戰不過你,對待兄弟怎麼樣啊?況且還不知道誰勝利?即使說你僥幸勝利,被李胡抓住的眾大臣的家屬就沒有活著的人了。根據這個謀劃這件事,只有和議是最好的。」皇帝認為他說得對。
開始相見,雙方充滿怨言,相互責備,沒有一點和議的心意。太後對耶律屋質說:「你應當替我謀劃這件事。」耶律屋質進諫說:「太後如果能夠消除怨恨,我才敢進獻謀略。」太後說:「你只管說。」太後又對律屋質說:「和議已經確定,神器最終歸誰啊?」耶律屋質說:「太後如果把神器交給永康王,順應天意,符合人心,又有什麼懷疑的啊?眾人一致,都希望立永康王,是不可強行改變的啊。」於是同意立永康王為皇帝。
天祿二年,耶律天德、蕭翰因謀反被關進監獄,劉哥和他的弟弟劉盆都勾結耶律天德等人作亂。耶律石剌暗中報告給耶律屋質,耶律屋質立即帶著耶律石刺入朝覲見皇帝,稟告那件事。劉哥等人不服,於是停止處理這件事。不久,劉哥邀請皇帝觀看賭博,捧酒杯祝皇帝長壽,在袖裡藏著刀子進獻。皇帝發現,下令抓住他,親自審問那件事。劉哥自己發誓,皇帝又不追究了。耶律屋質上奏說:「應當讓劉哥跟耶律石剌當面對質,不能就這樣饒恕了他。」皇帝說:「你替我審問他。」耶律屋質率劍士前往審訊劉哥,耶律天德等人服罪,殺了耶律天德,對蕭翰實施杖刑,流放了劉哥。
保寧五年五月耶律屋質去世,年齡五十七歲。皇帝祝痛哀悼,停朝了三天。
三、古詩鑒賞(10分)
9.(1)特點:自然環境險惡(1分);軍情緊急(1分)。作用:營造了蕭殺的氛圍(1分),渲染了邊塞緊張的戰爭氣氛(1分),為邊將的出場勾勒背景(答「是為邊將出場作鋪墊」也可)(1分)。
(2)刻畫了一個飽受戍邊之苦、思鄉之愁的邊將形象(2分)。表達了對戰爭給邊塞將士帶來的苦難的同情(1分),和對從古至今延綿不斷的戰爭的厭倦(1分),寄寓了詩人渴望和平的美好願望(1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1)何事長向別時圓 (2)入則無法家拂士(3)恐年歲之不吾與(4)潦倒新停濁酒杯(5)廊腰匿縵回 鉤心斗角(6)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
評分建議:每空1分,有錯即不得分。
五、現代文閱讀必考題。文學類文本(23分)
11.(6分)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荒原的凄清、空曠、荒涼和寒冷(2分),渲染了悲涼、沉重的氣氛(2分),為下文寫老人和孩子在荒原上種樹作鋪墊(2分)。
12.(6分)
①在強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類力量的弱小。②面對險惡、殘酷的生存環境,人類抗爭過程的漫長與艱辛。③只有堅持不懈、不惜代價才能求得生存。
評分建議:每點2分。如籠統回答象徵了人對自然的抗爭,得3分。
13.(5分)
①人類不能滿足已取得的一點成果,應不斷奮斗。(3分)
②與苦難際遇的生存抗爭是循環往復、永無止境的。(2分)
14.(6分)
探究角度示例:
①「堅硬的荒原」是文章表現的主體,以人類抗爭的艱難來襯托「堅硬的荒原」的威力與險惡。
②「堅硬的荒原」是人類奮力抗爭的背景(或對象),以「堅硬的荒原」襯託人類不屈的抗爭精神。
③「堅硬的荒原」與具有堅硬荒原的品格的人類都是文章表現的主體,在荒原和人類的對峙關系中,表現生存環境的險惡與人類精神的偉大。
④「堅硬的荒原」象徵著人類的命運,老人、小孩象徵著人類的意志和力量,文章以人類向命運的不屈抗爭,展現了弱小力量的頑強與偉大。
評分建議: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某一方面進行探究,論述,即可根據合理程度和論述情況酌情給分。
六、選做題:甲、論述類文本(15分)
15.(3分)C(C項表述太武斷,文中並不要求排斥)
16.(6分)當文學與精神、靈魂、思想、哲學等無關,甚至背道而馳,當經典閱讀成為快餐式閱讀的時候,人們只能獲得感官上的輕松、表層上的享樂(2分),面不能對社會和人生作嚴肅和深刻的思考(2分)。那它也就缺少存在的價值,必然會迅速消亡(2分)。
17.(6分)文章將蘇聯因不重擔經典閱讀導致國家解體,和美國倡導經典閱讀提高國民審美判斷能力進行對比(2分);加深讀者對「重返閱讀經典」意義的理解(2分),從而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2分)。
選做題:乙、實用類文本(15分)
15.(3分) C(胡適是從作者的身世、家世上考證的)
16.(6分)
①俞平伯寫了《紅樓夢辨》,並考定後四十回確非曹雪芹原作,從而構成信說。
②俞平伯完成了第一部參匯幾種早期脂評本的校本——《〈紅樓夢〉八十回校本》。
③俞平伯還對《紅樓夢》的文學、藝術成就,作了很多有獨到見解的論說。
④俞平伯發表《<紅樓夢辨>的修正》一文,修正了「自敘傳」說。
評分建議:每點2分,答出3點即得6分。
17.(6分)
①考證的角度不同:胡適主要集中在作者(包括作者的身世、家世等)的考證上,俞平伯則是主要集中在文本本身的考證上。
②考證的方法不同:胡適運用索隱的方法考證,俞平伯從文學批評的角度考證。
③考證的結果不同:胡適在考證曹雪芹的身世和家世後,得出了(紅樓夢》是「自敘傳」說,俞平伯修正了「自敘傳」說。
評分建議:每方面2分,意思答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