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15黃岡八模語文答案

2015黃岡八模語文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21 10:59:21

㈠ 黃岡八模 2013屆高三英語模擬測試卷七的答案

不會讓韜光養晦人投訴艱苦

㈡ 高三學生,每次做黃岡八模的卷子文綜的,選擇題都錯好多,有時候甚至只對幾個,做全國卷不會錯的這么離譜

文綜所復有題型是成體系制的,不知道你說的是提高答題速度還是正確率,我高中在雲華實驗中學里學會了不少實用的方法,下面我從整體到細節給你分享下吧:
1.政史類選擇題判斷題彎彎繞繞太多,個別題很容易拿不準,這時候不要一直停留,選一個你認為把握大的,然後做上標記,方便最後時間有餘再來思考;
2.後面簡答材料類大題能分一二三四點寫的最好分開寫,這樣思路清晰,方便檢查,且老師一目瞭然,永遠比黑壓壓一片讓老師找得分點來的快、來得准;
3.讀題手不要閑著,要勾畫重點關鍵詞,不然最後讀完問題又要回來從頭看,有勾畫的直接就看重點了。
4.准確率要提高首先必須保證知識點掌握准確,更重要的是答題時不要想太多,最後臨交卷修修改改,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子改錯的。
這是答題技巧,知識掌握還是要靠自己,希望對你有用吧。

㈢ 黃岡八模 答案

余建和

㈣ 有沒有2020黃岡八模理科卷子

Hi,你好嗎👋?

㈤ 黃岡八模

去新華書店,那裡有

㈥ 黃岡八模答案坐等

等考完了答案就出來了, 。。。。。。。。。現在知道急了啊,平時干什麼去了???

湖北省黃岡中學等八校高三第二次聯考
理科綜合
2012、3
(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鍾)
以下數據可供解題時參考:
相對原子質量:H—1 0—16 N—14 Na—23 S—32
第Ⅰ卷(選擇題 共126分)
一、本題共13小題,每題6分,共78分。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目要求
1.對於真核生物來說,一般情況下DNA所含的鹼基的個數與其所控制合成的收白質中氨基酸個數之比遠遠大於6:1,與此現象無關的DNA結構是( )
A.非編碼區 B.內含子 C.外顯子 D.終止密碼子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基因結構。DNA的轉錄和翻譯。基因的非編碼區是起調控作用不轉錄,基因的編碼區轉錄。對於真核生物來說,轉錄的是編碼區的外顯子,內含子不轉錄。轉錄時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因此 ,但 。mRNA上三個相鄰的鹼基是一個密碼子,它決定一個氨基酸,但起始密碼子沒有對應的氨基酸,因此 ,所以
。題目問的與此現象無關的DNA結構,所以選C。有的考生對DNA的結構、基因的結構和轉錄的關系不清楚,DNA上基因呈線形排列,有的區段是基因,有的區段不是基因。轉錄時是轉錄基因的編碼區。
2.下圖中的滲透裝置,開始時的液面高度為a,停止上升時的高度為b,若每次停止上升後都將玻璃管中高出燒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則ab液面間的高度差與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數之間的關系是( )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滲透作用吸水。如圖滲透裝置,半透膜兩側存在溶液濃度差,因此水由燒杯進入半透膜袋中,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半透膜袋中的溶液濃度下降。當玻璃管中液面上升到一定程度時,由於ab段液柱產生的壓強與滲透壓相等,此時水不再進入半透膜。若吸去半透膜袋中高出燒杯液面液體後,沒有液柱產生的壓強了,由於存在滲透壓,水又進入半透膜袋中,半透膜袋中溶液濃度進一步下降,導致滲透壓降低了,停止吸水時液柱產生的壓強與滲透壓相等。由於滲透壓降低了,所以液柱的高度與第一次相比下降了,如此操作的次數越多,半透膜袋中的溶液濃度越低,滲透壓降低,ab間的液面高度差越來越低。所以選B。
3.下列有關說法均正確的是( )
①膽汁既影響高等動物對脂類食物的消化,又影響其吸收 ②用研磨的方法從胰腺中可分別獲取胰島素和胰酶,分別可用於治療糖尿病和某些生物工程 ③秋水仙素既可以誘發基因突變,又可誘導染色體變異,這與其使用劑量有關 ④動物細胞的融合和植物細胞的融合均可用聚乙二醇做促融劑 ⑤用標志重捕法可進行鼠的種群年齡結構的調查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膽汁是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使脂肪顆粒更容易被脂肪酶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有利於脂肪的吸收。胰島素產生以後分泌到細胞外,進入血液中,胰酶產生後分泌到消化道中,一般從胰液中獲取胰酶。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用於治療糖尿病,胰蛋白酶可以分解動物細胞間質,將動物細胞分散開。秋水仙素有毒,使用劑量大時會引起基因突變,小劑量使用時會使細胞染色體加倍。動物細胞融合可用滅活的仙台病毒,物理方法和化學試劑PEG誘導,植物細胞融合一般用物理方法和PEG誘導。用標志重捕法來測量種群的密度。所以選D。有的考生對②不能准確判斷,受到教材上從肝臟研磨液中獲取過氧化氫酶的實驗的干擾,過氧化氫酶在細胞中,所以可以從研磨液中獲取。
4.在動物初級精母細胞分裂中期,若用顯微鏡從細胞一極觀察,可見染色體的排列情況是下圖中的( )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細胞減數分裂的圖像,但考查的角度變了,要求從細胞的一極去觀察,考查了考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初級精母細胞分裂的中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如果是正視細胞則是圖A,對於赤道板這個平面,只能看到側面,一對對同源染色體整齊排在細胞的中央,著絲點整齊地排在赤道板兩側。如果是從細胞的一極看,可以看到赤道板這個平面的全部,一對對同源染色體在這個平面上是散亂分布的。所以選D。
5.現有4種突變型細菌1,2,3,4,它們都不能合成生長所必需的物質E。A、B、C、D都是合成E物質的必需中間產物,但不知這些物質合成的順序。於是在培養基中分別單獨加入這幾種物質並分析了這幾種物質對各種突變型細菌生長的影響。
結果如下:
突變型 培養基中單獨加入的物質
A B C D E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根據以上結果,推測這幾種物質最可能的合成順序是( )
A.E→C→A→B→D B.D→B→A→C→E
C.C→B→A→D→E D.C→D→B→A→E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從圖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A、B、C、D是合成E物質的一系列必需產物。這些突變型菌株可能在合成E物質的某條途徑被阻斷,本實驗通過單獨補充相應的物質,來尋找合成E物質的過程。由突變型1中單獨加入C物質和E物質可以存活,可得C E,由突變型2中單獨加入A、C、E物質可以存活,可得A
C E,由突變4中單獨加入A、B、C、E可以存活,可得B A
C E,綜合四組實驗可得D B A C E,所以選B。
6.2005年11月13日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大量硝基苯泄漏,引起松花江水體污染,安全生產和環保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硝基苯將沉入江底,對環境影響不大
B.實驗室制硝基苯需要用水浴加熱
C.硝基苯中毒是由蒸氣吸入或誤食引起的,與皮膚接觸不會引起中毒
D.只要向水中撒入大量活性炭吸附硝基苯就可以了
答案:B 【解析】硝基苯進入江河中,首先被江中的魚蝦等動物吸收,然後隨食物鏈進入生物圈,對生態破壞極大,此外,江水灌溉區也會引發硝基苯污染,周圍的環境將遭到極大的損害,A錯;硝基苯不僅可以經蒸氣吸收引起中毒,也可以經皮膚吸收而引起中毒,C錯誤;D選項中向松花江中撒大量活性炭是不可行的,那樣會造成水體嚴重缺氧,且陽光無法照射水中的植物,植物將大批死亡,而江中動物也因缺乏食物而大批死爛,水體耗氧增多而發黑發臭,周圍生態將進一步惡化。本題容易誤選C選項,原因是沒有注意硝基苯可被皮膚吸收。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r(K)>r(Na))r(Mg)>r(Al)
B.在SiO2晶體中,硅原子數與Si—O鍵數目之比為1:2
C.在稀溶液中:H+ (aq)+ OH- (aq)==== H2O (1):ΔH=-57.3 kJ/mol,則含1 molCH3COOH的稀溶液和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小於57.3kJ
D.1 mol Na2O2固體跟足量CO2氣體完全反應,轉移2 NA個電子(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
答案:D 【解析】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一主族的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A正確;SiO2晶體中Si和O都是以共價單鍵相結合的,Si和Si—O鍵個數比為1:2,B正確;C選項中,由於弱電解質電離吸熱,因此弱酸與強鹼反應的中和熱小於57.3 kJ/mol D選項中1 mol Na2O2與CO2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是NA而不是2 NA。
8.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A.向偏鋁酸鈉溶液中滴加過量的碳酸氫鈉溶液: +4 H+====Al3++2H2O
B.用NaOH溶液吸收過量的硫化氫氣體:2OH-+H2S====S2-+2H2O
C.氯化銀溶於濃氯水:AgCl+2 NH3•H2O====[Ag(NH3)2]++Cl-+2H2O
D.向沸水中滴加飽和的氯化鐵溶液:Fe3+3H2O====Fe(OH)3↓+3 H+
答案:C 【解析】A選項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 + +H2O====Al(OH)3↓+ ;B選項中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OH-+H2S====HS-+H2O;D選項中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H2O====Fe(OH)3(膠體)+3H+。本題涉及的化學反應較多,容易誤選其他答案。
9.某同學在實驗報告中記錄下列數據,其中正確的是( )
A.用25 mL量簡量取18.63mL鹽酸
B.用托盤天平稱取12.15克食鹽
C.用標準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用去NaOH溶液32.30 mL
D.用pH試紙測得某溶液pH為5.0
答案:C 【解析】實驗室中各種儀器的精確度是不同的:量筒只能精確到0.1 mL,托盤天平只能精確到0.1 g,滴定管可以精確到0.01 mL,pH試紙只能大致估算溶液的pH值,不能精確到0.1。
10.某一密閉絕熱容器中盛有飽和Ca(OH)2溶液,當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有晶體析出 ②c[Ca(OH)2]增大 ③pH不變 ④c(H+)•c(OH-)的積不變 ⑤c(H+)一定增大
A.①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⑤
答案:D 【解析】在絕熱容器中熱量不損失,向Ca(OH)2中加入CaO,後者溶於水放熱,溫度升高,前者的溶解度減小,溶液中溶質的濃度減小,同時由於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增大。①正確。溶液中由於Ca(OH)2的溶解度減小,所以溶液中的OH-的濃度減小,因此H+的濃度增大。⑤正確。本題容易誤選C,以為Ca(OH)2和其他物質一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11.已知C—C鍵可以繞鍵軸自由旋轉,結構簡式為 的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中至少有9個碳原子處於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11個碳原子處於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至少有16個碳原子處於同一平面上
D.該烴屬於苯的同系物
答案:B 【解析】本題可以從苯的結構來推測。該化合物以每一個苯環上最少有8個C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對應的一條直線上也有三個C原子與之共面,所以最少有11個C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因為苯環之間以共價單鍵相連,單鍵可以旋轉,所有兩個苯環可以不共面。本題容易誤選C,原因就是沒有考慮苯環之間沿單鍵旋轉。
12.根據酸鹼質子理論,凡是能給出質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酸,凡是能結合質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鹼。按照這個理論,下列微粒屬於兩性物質的是:( )
①HS- ② ③ ④NH3 ⑤H2S ⑥CH3COOH ⑦OH- ⑧H2O ⑨ ⑩
A.①⑤ B.③⑥ C.①②⑨ D.①③⑧⑩
答案:D 【解析】所給微粒中既能結合H+又能提供H+的有HS-、 、H2O和H2N—CH2COOH,因此這四種物質從酸鹼質子理論的角度上看既是酸又是鹼,即兩性物質。
13.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0.1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 )>c( )>c(H+)>c(OH-)
B.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c(CO-)=c( )+c(H+)+c(H2CO3)
C.0.1 mol•L-1的NH4Cl溶液與0.05 mol•L-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c(Cl-)>c(Na+)>c( )>c(OH-)>c(H+)
D.c( )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HSO4溶液、(NH4)2CO3溶液和NH4Cl溶液:c[(NH4)2SO4]<c[(NH4)2SO3]<c(NH4HSO4)<c(NH4Cl)
答案:D 【解析】A選項中(NH4)2SO4水解顯酸性,故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c( )>c( )>c(H+)>c(OH-);B選項中根據碳酸鈉的水解方程式可知c(OH)-=c( )+c(H+)+2c(H2CO3);C選項中兩者反應後生成相同物質的量的NH3•H2O、NH4Cl和NaCl,但 的濃度比Na+大:c(Cl-)>c( )>c(Na+)>c(OH-)>c(H+);D選項中四種鹽的 濃度相等,而前兩種鹽均是二元酸的正鹽,故它們的濃度均小於一元酸鹽和酸式鹽,硫酸銨水解度不如碳酸銨,故硫酸銨的濃度最小,碳酸銨其次。硫酸氫銨溶液顯強酸性,水解程度極小,故硫酸氫銨的濃度小於氯化銨。本題涉及的水解反應、化學平衡知識綜合運用較多,難度較大。
二、本題共8小題,每題6分,共48分。每題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或幾個答案符合題目要求。
14.物理學是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下列的俗語、成語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界的一定的認識,其中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正確的是( )
A.「一個巴掌拍不響」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隨波逐流」說明在波的傳播過程中質點沿著波的傳播方向而遷移
C.「送人玫瑰,手有餘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D.「破鏡難圓」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
答案:AC 【解析】「一個巴掌拍不響」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有力就一定有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A正確;波在傳播過程中,質點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並不遷移,B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手上留有香味分子,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C對;「破鏡難圓」是因為鏡子破後,分子間的距離較大,分子間作用力幾乎為零,D錯;此題考生容易誤選D,要注意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同時變化的。
15.在下列現象中與原子核的變化有關的是( )
A.光電效應 B.天然放射現象
C.熱核反應 D.α粒子散射
答案:BC 【解析】原子核的變化必定有新物質產生,光電效應和a粒子散射沒有新物質產生,故選BC;此題考生只要抓住關鍵,原子核變化必有新核產生,就不會出錯。
16.如圖所示繪出了輪胎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μ1和μ2時,緊急剎車時的剎車痕(即剎車距離s)與剎車前車速v的關系曲線,則μ1和μ2的大小關系為( )

A.μ1<μ2 B.μ1=μ2 C.μ1>μ2 D.條件不足,不能比較
答案:C 【解析】過縱軸上一點作橫軸的平行線(即取相同的初速度),從平行線與曲線的交點可看出,動摩擦因數為μ1的剎車距離小於動摩擦因數為μ2的剎車距離,因此μ1>μ2,C正確;取初速度相等是解此題的突破口,如果只分析速度與剎車距離,則難以比較。
17.如下圖所示,A、B為大小、形狀、匝數、粗細均相同,但用不同材料製成的線圈,兩線圈平面位於豎直方向且高度相同。勻強磁場方向位於水平方向並與線圈平面垂直。同時釋放A、B線圈,穿過勻強磁場後兩線圈都落到水平地面,但A線圈比B線圈先到達地面。下面對兩線圈的描述中可能正確的是( )

A.A線圈是用塑料製成的,B線圈是用銅製成的
B.A線圈是用鋁製成的,B線圈是用膠木製成的
C.A線圈是用銅製成的,B線圈是用塑料製成的
D.A線圈是用膠木製成的,B線圈是用鋁製成的
答案:AD 【解析】線圈如果是用塑料或膠木製成的,線圈通過磁場時沒有感應電流,磁場對線圈無阻礙作用;如果線圈是鋁制或銅制的,則線圈通過磁場時,磁場對線圈有阻礙作用,由此可見AD符合題意;此題考查楞次定律。
18.如圖所示,上端開口的絕熱氣缸直立於地面上,光滑絕熱的活塞把一定質量的氣體(氣體分子間的作用力忽略不計)封閉在氣缸中,活塞上堆放細沙,並處於靜止狀態。現在不斷取走細沙,使活塞緩慢上升,直到細沙全部取走,則在此過程中( )

A.氣體的壓強不變 B.氣體單位體積內分子數減少
C.氣體的內能不變 D.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
答案:BD 【解析】當細沙取走後,活塞上升,氣體體積變大,單位體積內分子數減少,壓強變小,氣體對外做功,又氣缸絕熱,氣體內能變小,溫度降低,分子平均動能減小,因此BD正確;此題考查氣體和熱學知識,氣缸絕熱這一條件考生容易忽視。
19.科學研究表明地球的自轉在變慢。四億年前,地球每年是400天,那時,地球每自轉一周的時間為21.5小時,比現在要快3.5小時。據科學家們分析,地球自轉變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潮汐時海水與海岸碰撞、與海底摩擦而使能量變成內能;另一個是由於潮汐的作用,地球把部分自轉能量傳給了月球,使月球的機械能增加了(不考慮對月球自轉的影響)。由此可以判斷,與四億年前相比月球繞地球公轉的 ( )
A.半徑增大 B.速度增大 C.周期增大 D.角速度增大
答案:AC 【解析】抓住地球把一部分能量傳給月球,使月球的機械能增加這一點,類比人造衛星,月球做離心運動,與四億年前相比,半徑變大,速度變小,周期變大,角速度變小,因此AC正確;此題為信息給予題,考查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20.如圖所示,用三塊完全相同的兩面平行玻璃組成一等邊三角形。由紅光和藍光組成的一細光束以平行於底面BC從AB面射入,由AC面射出,則從AC而射出的光( )

A.分成兩束,上邊為藍光,下邊為紅光
B.分成兩束,上邊為紅光,下邊為藍光
C.仍為一束,並與底面BC平行
D.仍為一束,並向底面BC偏折
答案:C 【解析】紅光和藍光經平行玻璃磚AB後分為兩束光,折射光與入射光平行,再經平行玻璃磚AC後,由對稱性可知,兩束光又會聚成一束光,與底面BC平行,因此C正確;此題考查學生作圖能力。
21.將一根長為100多厘米的均勻弦線,沿水平的x軸放置,拉緊並使兩端固定,如圖(a)所示。現對離固定的右端25 cm處(取該處於原點O)的弦上一點施加一個沿垂直於弦線方向(即y軸方向)的擾動,其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如圖(b)所示。

該擾動將沿弦線傳播而形成波(孤立的脈沖波)。已知該波在弦線中的傳播速度為2 cm/s,下圖中表示自O點沿弦向右傳播的波在t=2.5 s時的波形圖是( )

答案:B 【解析】由圖(b)可知,對於離右端25 cm處弦上的一點,0—2 s內,該點向上振動,位移變化慢,2—2.5 s內該點向下振動,位移變化較快,振動先慢後快,2.5 s末回到平衡位置,此時將形成對稱,並自0點向左右傳播的孤立脈沖波,t=2.5 s時,波傳播的距離為5 cm,由此可知B正確;此題實際考查將振動圖像轉換為波動圖像以及波的形成。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174分)
22.(18分)(1)(6分)「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原來的教科書採用圖(甲)的方法,經過編者修改後,現行的教科書採用圖(乙)的方法。兩個實驗裝置的區別在於①懸掛重垂線的位置不同:②圖(甲)中設計有一個支柱(通過調整,可使兩球的球心在同一水平線上;上面的小球被碰離開後,支柱立即倒下),圖(乙)中沒有支柱。對於圖(甲)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做平拋運動的拋出點分別在通過O、O′點的豎直線上,重垂線只確定了O點的位置。
比較這兩個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採用圖(甲)的實驗裝置時,需要測出兩小球的直徑
B.採用圖(乙)的實驗裝置時,需要測出兩小球的直徑
C.為了減小誤差,採用圖(甲)的實驗裝置時,應使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光滑
D.為了減小誤差,採用圖(乙)的實驗裝置時,應使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光滑

(2)(12分)發光二極體是目前很多用電器的指示燈的電子元件,在電路中的符號是 。只有電流從標有「+」號的一端流入,從標有「一」號的一端流出時,它才能發光,這時可將它視為一個純電阻。現有某廠家提供的某種型號的發光二極體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
①已知該型號的發光二極體的正常工作電壓為2.0 V。若用電動勢為12 V,內阻可以忽略不計的直流電源供電,為使該二極體正常工作,需要在電源和二極體之間串聯一隻阻值為_________Ω的定值電阻。
②已知該型號的發光二極體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56 mA,請用實驗證明這種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與廠家提供的數據是否一致。可選用的器材有:待測發光二極體;直流電源E(電動勢4.5 V,內阻可以忽略不計);

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20 Ω);
電壓表V1(量程10 V,內阻約50 kΩ);
電壓表V2(量程5 V,內阻約20 kΩ);
電流表A1(量程100 mA,內阻約50 Ω);
電流表A2(量程60mA,內阻約100 Ω);
電鍵S、導線若干。
為准確、方便地進行檢測,電壓表應選用_________,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_。(填字母符號)
③畫出利用②中器材設計的實驗電路圖。
答案:(1)AD(6分,選對一個得3分) (2)①500 (4分) ②V2A2 (2分,選對一個得1分)③如圖所示 (6分,有錯不給分,但圖中電壓表選V1或電流表選A1不重復扣分)
23.(16分)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被AO、BO兩根細繩系住,BO繩為水平狀態,AO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此時AO繩對小球的拉力大小為T1。燒斷BO繩後,小球擺動,當小球再次擺回到圖中位置時AO繩對小球的拉力大小為T2。求:

(1)T1與T2的比值。
(2)燒斷BO繩後,小球通過最低點時,AO繩對小球的拉力大小T3。
答案:(1)(8分) 燒斷BO繩前,根據物體平衡條件,有:T1= (3分) 小球再次擺回到圖中位置時,小球速度為零,向心力為零,則:T2=mgcosθ (3分) 所以T1與T2的比值為: =cos2θ (2分) (2)(8分) 設小球通過最低點時速度大小為v,AO繩長度為L。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有:mgL(1-cosθ)= mv2 (3分)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T3-mg=m (3分)

所以AO繩對小球的拉力大小為:T3=mg(3-2cosθ)(2分)

24.(18分)一宇宙人在太空(萬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計)玩壘球。如圖所示,遼闊的太空球場半側為勻強電場,另半側為勻強磁場,電場和磁場的分界面為垂直紙面的平面,電場方向與界面垂直,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電場強度大小E=100 V/m。宇宙人位於電場一側距界面為h=3 m的P點,O為P點至界面垂線的垂足,D點位於紙面上O點的右側,OD與磁場的方向垂直。壘球的質量m=0.1 kg,電量q=-0.05C。宇宙人從P點以初速度v0=10 m/s平行於界面投出壘球,要使壘球第一次通過界面時就擊中D點,求:(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O、D兩點之間的距離;
(2)壘球從拋出到第一次回到P點的時間。
答案:(1)(8分) 設壘球在電場中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時間為t1,OD=d,則:a= ,h= ,d=v0t1(6分,每式2分) 所以a=50m/s2,t1= s,d= m=3.46 m即O、D兩點之間的距離為3.46 m。(2分,沒有保留三位有效數字的扣1分) (2)(10分)
壘球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tanθ= ,所以θ=60°,速度大小為:v= =20 m/s (2分) 設壘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半徑為R,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則:R= =4m(2分)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qvB=m ,所以B= =10T (2分) 壘球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為:t2= s (2分) 壘球從拋出到第一次回到P點的時間為:t=2t1+t2= s=1.530 s (2分,沒有保留三位有效數字的扣1分)
25.(20分)如圖所示,一輕彈簧豎直放置在地面上,輕彈簧下端與地面固定,上端連接一質量為M的水平鋼板,處於靜止狀態。現有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距鋼板h=5 m的高處自由下落並與鋼板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且無機械能損失。已知M=3m,不計空氣阻力,g=10 m/s2。

(1)求小球與鋼板第一次碰撞後瞬間,小球的速度v1和鋼板的速度v2。
(2)如果鋼板做簡諧運動的周期為2.0 s,以小球自由下落的瞬間為計時起點,以向下方向為正方向,在下圖中畫出小球的速度v隨時間為t變化的v-t圖線。要求至少畫出小球與鋼板發生四次碰撞之前的圖線。(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只按畫出的圖線給分)

答案:(1)(10分) 設小球剛落到鋼板時速度為v0,則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恆,有:mgh= (2分)
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恆,有:mv0=m v1+Mv2 (3分)
碰撞過程中,無機械能損失,有: (3分) 由以上三式,可得:v0= =10m/s,v1=- v0=-5m/s,v2= v0=5m/s(另一組解捨去)即小球與鋼板第一次碰撞後,小球的速度v1為5 m/s,方向向上;鋼板的速度v2為5 m/s,方向向下。(2分,未指明速度方向扣2分) (2)(10分)如下圖所示(小球與鋼板第二次碰撞後,小球的速度為10 m/s,方向向上;鋼板的速度為零)

(圖像分段給分:0 s—l s圖線,2分;1 s—2 s圖線,2分;3 s—4 s圖線,4分;4 s—5 s圖線,2分)
26.(15分)在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兩個燒杯,小燒杯里放有適量銅片和過量濃硝酸,小燒杯外面倒扣一大燒杯,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主要現象是:(4分,每空1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使反應現象更明顯,應向小燒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1分)
A.粗銅片 b.純銅片
如果反應中加入的是含少量鋁的粗銅,則反應中形成無數微電池。請寫出微電池中正極上的電極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用該裝置做銅與濃硝酸反應的實驗,最突出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㈦ 求黃岡八模2014屆高三理綜模擬測試卷(二)的答案

CDBBCC BACDCBD CBCCA BD BC BD
3.6 D ...........大題太多了我這是學校發的答案這是我五一假期作業

閱讀全文

與2015黃岡八模語文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