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4年高考語文天津卷病句題答案
2014年高考語文天津卷病句題題目是: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每一個學生回都具有創新的潛能,要答激發這種潛能,就要看能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B.17世紀至18世紀,荷蘭鑄制著名的馬劍銀幣,逐漸流入中國台灣和東南沿海地區,至今在中國民間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組織內,優柔寡斷者和盲目沖動者都是傳染病毒,前者的延誤時機和後者的盲目沖動均可使企業在一夕間造成大災難。
D.如果僅僅把這部話劇理解為簡單意義上的反映兩個階級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的一次憤懣的碰撞的話,那麼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審美價值。
【答案】C
試題分析:
A「激發潛能」和「能否」一面對兩面;
B主謂搭配不當,應在「鑄制「後面加「的」;
D語序不當,應將「僅僅」放在「理解」前。
B. 2008高考語文天津卷答案
一、(12分,每小題3分)
1.D 2.A 3.C 4.A
二、(18分,每小題3分)
5.C 6.D 7.C 8.B 9.D 10.C
三、(12分,每小題3分)
11.B 12.A 13.B 14.C
四、(18分)
15.(8分)
⑴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餓的面有黑黃色。這是什麼緣故呢?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子能這樣做。
⑵有利於別人的人,別人也跟這做有利於他的事;憎惡別人的人,別人也跟著憎惡他。
⑶這有什麼困難呢,只不過是君王不用這樣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這樣的方法行事的緣故。
16.(5分)
⑴"遍"字表現松茂鶴多,"稀"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靜。
⑵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閑適的心情。
17.(5分)
⑴①多於在庚之粟粒子 多於周身之帛縷 ②蜀道難 可以橫絕峨眉巔 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⑵①讒陷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②雨霖鈴 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五、(18分)
18.(4分) 繞樓穿窗而過的飛天 邁著舞步的馬 美麗的菩薩 童子媳戲圖
一筆一畫抄出的經書 頂天立地的佛像
19.(4分)用實物來記錄歷史,再現了千年前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世界。
20.(6分)採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將靜態畫面賦予動態美,表現了對生命的張揚和自由的渴望。
21.(4分) B D
六、(12分)
22.(3分) " " 、 -- 《 》" " 。
23.(4分)⑴功虧一簣 ⑵越俎代庖 ⑶蔚然成風 ⑷淋漓盡致
24.(5)表意完整 修辭手法 某種感悟 文采
七、(60分)
25.(60分)略
C. 2011高考 天津卷 語文 答案
http://learning.sohu.com/20110608/n309657928.shtml
2011年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天津卷回)-搜狐教答育
D. 天津高考語文的各題類型及其分值
根據2013年天津高考試卷 可以分析出
有七道大題
第一大題 為選擇題 包括 拼音 錯別內字選擇 近義詞容辨析填入句子 病句 和 標點符號正確性
5道選擇題 共15分
第二大題 給一篇文章 ,回答3道選擇題,共9分
第三大題 文言文 4道選擇題 共12分
第四大題 文言文翻譯 共8分 和 8分古詩鑒賞類 和5分默寫
第五大題 閱讀題 共21分
第六大題 語言綜合運用 12分
第七大題 作文 60分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揚海零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題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記得採納,手機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另發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祝學習進步
E. 天津2013年高考試卷及答案
這里不能發網址鏈接 你只能自己登錄
布奏是: 鳳凰網-教育-高考-試題庫 在那裡可以看到各個省市2013年的高考試題及答案
F. 求2010年天津高考語文試卷答案
2010年天津高考語文試卷答案
一、(12分,每小題3分)
1 B 2 D 3 A 4 B
二(分,每小題3分)
5 D 6 A 7 C
三(12分,每小題3分)
8 D 9 A 10 D 11 C
12.(8分)
(1)後母慢慢穿上它女兒的衣服,袖子里藏著鋒利的刀子走到池塘邊呼喚魚,
(2)後母回來,只見女兒抱著院子里的樹睡覺,也就不再懷疑她了。
(3)陀汗王猜測那個洞人是通過不正當的途徑得到鞋的,於是拘禁並拷打他,最終也不知鞋是從哪裡來的。
13 (6分)
(1)暮春 飛花
(2)思念故鄉之情
(3)同意:第一首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別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襯離別之情,以樂寫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別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離友人歸鄉的喜悅之情。
14.(5分)
(1)小人長戚戚
(2)還顧望舊鄉
(3)齊彭殤為妄作
(4)生長明妃尚有村
(5)葉上初陽干宿雨
(6)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五、(8分)
15.(3分)
(1)相似之處:都以人的眼睛視物的生理學和光學原理為依據
都認為視桿細胞能夠收到蒙娜麗莎的微笑
(2)主要分歧:視錐細胞能否感受到蒙娜麗莎的微笑[來源:高&考%資(源#網]
16.(3分)
(1)觀賞 離接近,畫面變人時;
(2) 先注視白色屏幕30秒,然後在席上畫作;
(3)從視網膜至視覺皮質之間路徑上的干擾因素增加。
17.(12分)
有意義,藝術與科學聯姻,有助於科學的把握藝術規律,使審美活動理性化。
沒意義,用自認科學方法對藝術進行分析不是審美,無法解讀作品意蘊。
六.18分
18.(3分)
生命短暫 生命力強 擬人
19.(8分)
親人,是作者領悟到隨意而安的平和與超然;
動物,使作者帶來異常溫暖的感覺;
生活與傳說,使作品染上了神話色領略神靈之光;
夢境,是作者感悟人生道理,從而產生的聯想。
20.(5分)
(1)故鄉是世界的縮影
(2)作者對故鄉的愛是永恆的
(3)童年在北極村學到的一切,奠定了坐著人生基礎
(4)故鄉是坐著人生思考與創作精神之源
(5)故鄉使作者對人生的理解得以升華
21.(2分)
七、(12分)
22.(3分)
戲劇性【⑤】文學社【③】攝影小組【①】
23.(3分)
例: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標津門津塔將於2010內建成使用
24(6分)
標題符合畫面內容,畫面解說符合情景,有創意。
八、(60分)
25.(60分)略
G. 2011高考語文 天津卷標准答案
http://e.people.com.cn/GB/116076/116077/116079/14860893.html
去看試卷的尾頁就是答案
H. 天津高考語文都考什麼呀
」 狀元365答疑網「推薦:《光明日報》2013年4月11日刊發的文章《一個不能忘記的人――紀念盧作孚誕辰120周年》入選2013年高考語文全國課標甲卷,2012年2
月15日刊發的《吳良鏞﹕築夢人生》也入選2013年高考語文遼寧卷選考題──實用文本閱讀的考試內容。這兩篇文章入選高考試卷有什麼意義?試卷選擇題目
材料以什麼為標准?
《光明日報》2013年4月11日刊發的文章《一個不能忘記的人——紀念盧作孚誕辰120周年》入選2013年高考語文全國課標甲卷,作為實用
類文本閱讀材料;同時,2012年2月15日刊發的《吳良鏞﹕築夢人生》也入選2013年遼寧高考語文卷選考題──實用文本閱讀的考試內容。同一家媒體同
一年度有兩篇文章入選高考語文卷,並不多見。高考命題為何偏愛《光明日報》的文章?選擇背後是基於怎樣的考量?
「作為在全國文化教育界具有深遠影響的《光明日報》,發表著名歷史學家、西南大學劉重來教授的文章《一個不能忘記的人》,自然引起眾多讀者的關
注。今年是我國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盧作孚(1893—1952)誕辰120周年,在其家鄉重慶乃至全國都有不少紀念活動。盧作孚畢生致力
於探索救國強國之路,在革命救國、教育救國、實業救國三大領域,都曾作出巨大貢獻。毛澤東稱贊他是『發展中國民族工業不能忘記的四位實業界人士之一』。這
篇文章和《吳良鏞﹕築夢人生》分別被全國卷和遼寧卷看中,選作實用類文本閱讀材料。因為這兩篇文章不僅適合語文能力的考查,而且有利於弘揚盧作孚、吳良鏞
這兩位傑出人物的愛國精神、實干品質與科學成就,也符合當今『中華夢』『民族夢』以及『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時代主題。」教育部重點課題「高考語文閱讀
能力考查研究」課題組負責人顧之川說。
從2004年開始,高中新課程在全國逐步實施。到2013年高考,全國大部分省市都已使用課標卷。高考語文全國課標卷分為兩部分,閱讀70分,
表達80分(作文60分,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其中閱讀部分現代文閱讀34分(必考: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選考: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實用類文本閱讀
25分),古代詩文閱讀36分。選自《光明日報》的這兩篇文章均作為現代文閱讀部分實用類文本考題,分值甚高。
仔細分析歷年的高考試卷,不難發現,從2007年以來,全國課標卷實用類文本考查一直選用人物傳記作為閱讀材料。近幾年入選課標卷的傳記人物
有:葉聖陶、盛宣懷、陶行知、達爾文、黃遵憲、袁隆平、黃賓虹、華羅庚、謝希德、盧作孚、陳納德。這些人物涉及的領域,有教育、科學、藝術、外交、實業、
軍事等。
如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去」狀元365答疑網「有高考狀元和專業的老師給你答疑.。
I. 09高考天津卷語文答案
18.文中「如同鳥兒的歸巢」和「宛如……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兩處分別體現出作者對自家老屋怎樣的情感?(4分)
【答案】對溫馨老屋的依戀-----老屋凝聚了親情,提供了心靈的庇護。
對滄桑老屋的感慨-----老屋見證了世事變遷,年華流逝。
【考點】考查對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情感和態度的評價
【解析】「如同鳥兒的歸巢」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我」對老屋的感受,可以聯系語境,加以理解。通過語境中的「廝守」、「 當我在人生的天空飛累了,可以在此睡個甜甜的覺,亦可躲避外界的風風雨雨」這些信息,可以作者對自家老屋的情感。
「但顯然已經宛如我一樣,成了個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是運用比擬的手法寫出了老屋的變化,表達作者對老屋變化的感慨。可以藉助語境中的「蒼老」,「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以及後文對老屋的感受等信息加以理解。
【思路點撥】散文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往往要藉助一定的形象來抒發,所以要注意理解形象中蘊含的作者的情感,而且要結合語境,從文章整體上理解。
19.第五自然段劃線部分表現了怎樣的生活情趣?語言表達有何特點?這段文字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麼作用?(6分)
【答案】通過對兒時生活片段的回憶,表現了淳樸、快樂、悠然自在的鄉村童趣。
生動形象有畫面感,朴實自然有鄉土氣息。
引起下文。
【考點】考查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語言特點和寫作思路思路
【解析】第五自然段的劃線句子描繪了兒時嬉戲的情景,從情境中我們可以看出鄉村的童趣,「光著屁股」「 戲水」「 放牛」 「戽水捉魚」「慢悠悠晃悠悠地回家來」等細節表現出淳樸自然純真,快樂悠然自得的情趣。語言表達的特點可以概括描繪語言的特點和風格,生動形象,充滿動感,風格朴實自然,有鄉土氣息。
結構中的作用要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
【思路點撥】這道題的考點相對較多,要注意從整體上感知文章的內容要點,語言風格和寫作思路。
20.請你結合對文中「歷史以一時難測的高速沖向前方」這句話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為凸顯文章主旨,作者主要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4分)
【答案】句意理解:社會進步速度驚人。
本文主旨:通過感嘆新房迅速變「老」,反映了社會發展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表現手法:對比。
【考點】理解文中重點句子,概括文章的主旨,文章的表現手法。
【解析】這道題雖然只有兩問,但是卻包含著三個層次的要點。「歷史以一時難測的高速沖向前方」使用比擬的手法描寫社會發展之快。要注意結合語境理解,「那麼再過若干年,老朋友的這幢新樓,是否又會變成舊屋而顯得落伍呢……」這些信息也給出提示。文章的主旨可以通過文中的很多議論抒情的語言信息加以分析。
表現手法的判斷注意到文中的老與新,可以判斷出「對比」。
【思路點撥】這道題的難度主要在於主旨的分析。分析文章的主旨要注意作者在文中對刻畫的形象的感情態度,從而把握主旨。
2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文章開頭一系列的細節描寫,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將寂寥塵封的老屋呈現在讀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種修辭,其中「這一切,彷彿是悄悄進行的,又彷彿是大張旗鼓雷厲風行地涌現出來的」一句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過描寫自家老屋的破敗和友人新樓的豪華,表現了自己告別過去、追求美好生活的決心。
D.文章末尾通過寫朋友的兒子不滿意自家新樓,反映了當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輩創業的艱辛,追求時髦的風氣。
E.本文運用插敘手法,輔以心理描寫,呈現出時空交錯、現實與回憶交織的藝術特點。
【答案】A E
【考點】考查對文章的綜合賞析
【解析】B項中對表現手法的鑒賞,修辭項不準確,句中與永樂比擬的手法,不是比喻和你人。雖然有「彷彿」但是喻體沒有出現,不能算作比喻,沒有賦予物人的感情和行為,不是擬人。C 項對主旨的鑒賞,其中「自己告別過去、追求美好生活的決心」不合主旨。D項也是對文章主旨的鑒賞,其中「當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輩創業的艱辛,追求時髦的風氣」,與主旨不符。
【思路點撥】對文章的綜合鑒賞,分項考查,難度不大,只要能夠把握全文的主旨、寫作思路以及表現手法就能夠做出准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