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陝西高考語文附加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陝西卷) 語 文
第I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書」本是指文字元號,現在提到的「書」不是從文字元號講,也不是從文字學「六書」來講,而是從書法藝術講。書法對中華民族有很深遠的影響,「書」與「金」、「石」與「畫」並稱,在中國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書法是一種藝術,而且是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中國的漢字剛一出現,寫字的人就有「寫得好看」的要求和慾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雖然字形繁難復雜,但是不論單個的字還是全篇的字,結構章法都要好看。可見,自從有寫字的行動以來,就伴隨著藝術的要求,美觀的要求。
不論是秦隸還是漢隸,都是剛從篆書演變過來的,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所以到了晉朝後,真書(又叫楷書、正書)開始出現並逐漸定型。真書雖然各家寫法不同、風格不同,但字形的結構是一致的。在歷史上篆書、隸書等使用的時間都不如真書時間長久,真書至今仍在運用,就是因為它字形比較固定,筆畫轉折自然,並且可以連寫,多寫一筆少寫一筆也容易被人發現。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再寫得快一點就是草書。草書另一個來源是從漢朝的章草,就是用真書的筆法寫草書,與用漢隸的筆法寫章草不同,到東晉以後與真書變來的草書合流。
真書的書寫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態的作品不斷涌現,藝術風格多樣,出現了各種字體,比如顏體、柳體、歐體、褚體等。在這以前沒有人專門寫字並靠書法出名的,就連王羲之也不是專門寫字的人,古代也沒有「書法家」這個稱呼。當時許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寫的,到了唐朝開始文人寫碑成風。唐太宗愛寫字,寫了《晉詞銘》《溫泉銘》兩個碑,還把這兩個碑的拓本送外國使臣。當時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以及後來的顏真卿、柳公權等都寫碑,這樣書法的流派也逐漸增多,他們的碑帖一直流傳至今。其實,今天看見的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的文書、寫經等,其水平真有超過傳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書里,也有書法比《晉詞銘》|《溫泉銘》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寫出來的就被人重視,許多無名書法家的作品就不為人所知了。
古代稱好的書法作品為「法書」,是說這件作品足以為法,「書法」、「書道」、「書藝」是指書寫的方法;現在合二為一了,一律叫做「書法」。書法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從書法作品、藝術裝飾到書信往來都要用到書法,同時書法活動既可以培養藝術情操,又可以調心養氣,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經說過:「尺牘素書,千裡面目」。看到一封來信,感到很親切,如見其人。書法被人作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摘編自啟功《金石書畫漫談》)
1.下列關於「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漢語中,「書」既可以指文字元號,也可以是文字學的「六書」之「書」,本文則是從書法藝術上來講,所謂「書」就是書法。
B.在甲骨文中,不論是單個的字還是全篇的字,結構章法都已經很好看了,可見漢字剛一出現,就有了「書」這一方面的要求。
C.在歷史上,「書」與「金」、「石」與「畫」並稱,它們同樣因為影響深遠,而在中國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書書寫方便,千姿百態的作品不斷出現,形成顏體、柳體等不同的字體,這些字體是依據「書」的藝術風格劃分出來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行書再快一點就是草書,這是草書的一個來源。草書的另一個來源是章草,是用漢隸筆法寫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隸和漢隸都是從篆書演變過來的,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於是到了晉朝後,真書應運而生,並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沒有專門寫字並且因為書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寫碑成為風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由此成為書法家。
D.在古代「書法」是指書寫的方法,「法書」是指好的書法作品,到現在則把這兩者合而為一,都稱為「書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在字形的繁難復雜方面,秦隸和漢隸要超過真書,甲骨文又要超過秦隸和漢隸,可以說這是真書使用時間特別長久的根本原因。
B.古時候書法流派不多,當時甚至沒有「書法家」這一稱呼,而到唐代書法大盛,流派逐漸增多,看來書法的發展跟社會的崇尚有很大的關系。
C.中國人自古就把書法作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謂「尺牘素書,千裡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謂「見字如見其人」的意思。
D.在唐代有些無名書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書法其實並不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只是因為它們是皇帝、大官所寫,才為世人所推崇。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花雲,懷遠人。貌偉而黑,驍勇絕倫。至正十三年杖劍謁太祖於臨濠。奇其才,俾將兵略地,所至輒克。太祖將取滁州,率數騎前行,雲從。猝遇賊數千,雲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賊驚曰:「此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雲先濟。既克太平,以忠勇宿衛左右。擢總管,徇鎮江、丹陽、丹徒、金壇,皆克之。過馬馱沙,劇盜數百遮道索戰。雲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殺之。太祖立行樞密院於太平,擢雲院判。命趨寧國,兵陷山澤中八日,群盜相結梗道。雲操矛鼓噪出入,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還駐太平,陳友諒以舟師來寇。雲與元帥朱文遜結陣迎戰,文遜戰死。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賊縛雲,雲奮身大呼,縛盡裂,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罵曰:「賊非吾主敵,盍趣降!」賊怒,碎其首,縛諸檣叢射之,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吳王位,追封雲東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戰急,雲妻郜祭家廟,挈三歲兒,泣語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義不獨存,然不可使花氏無後,若等善撫之。」雲被執,郜赴水死。侍兒孫瘞畢,抱兒行,被掠至九江。孫夜投漁家,脫簪珥屬養之。及漢兵敗,孫復竊兒走渡江,遇僨軍【注】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逾年達太祖所。孫抱兒拜泣,太祖亦泣,置兒膝上,曰:「將種也。」賜兒名煒。其五世孫請於世宗,贈郜貞烈夫人,孫安人,立祠致祭。(節選自《明史•花雲傳》)
【注】僨軍:潰敗的軍隊。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杖劍謁太祖於臨濠 杖:拿著
B.猝遇賊數千,雲翼太祖 翼:保護
C.賊非吾主敵,盍趣降 趣:歸順
D.徇鎮江、丹陽、丹徒、金壇 徇:掠取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雲藝高人膽大的一組是(3分)
①拔劍躍馬沖陣而進 ②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
③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 ④賊縛雲,雲奮身大呼
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 ⑥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花雲與賊寇奮力抗爭,至死不屈。花雲駐守太平時,陳友諒率水師攻破城池,元帥朱文遜戰死,他被俘;花雲臨危不懼,在被殺的當口,仍高聲痛罵賊寇。
B.花雲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賞識。至正十三年他拜見太祖,曾在遇險時挺身而出使太祖免於難;此後又多次帶兵打仗,建立顯赫戰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雲的妻子決心為丈夫殉節。花雲妻子看到戰況緊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險,表示自己決不獨活,將三歲的兒子託付給家中僕人;花雲被服後,妻子沒水而死。
D.花雲的兒子花煒歷盡艱辛後安全存活。花雲妻子死後,侍兒抱起花煒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兒將他托養在漁家,後來又帶他渡江,一年後才來到太祖身邊。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
(2)遇僨軍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樂府詩,完成8~9題。
雨雪曲 江總①
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雲起,蒼蒼別路迷。
【注】 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仕梁、陳、隋三朝。②榆溪:指邊塞。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
8.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樣的環境?末句中的「別路」是什麼意思?
9.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首詩表現了戍卒什麼樣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繩則直,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荀子•勸學》)
金就礪則利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千里馬常有, 。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不以千里稱也。 (韓愈《雜說(四)》)
而伯樂不常有 駢死於槽櫪之間
(3)莫笑農家臘酒渾, 。山重水復疑無路, 。(陸游《游山西村》)
豐年留客足雞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
乙 選考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保護人 【法】莫泊桑
瑪蘭做夢見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好的官運!
有天早上,他從報上看到從前一位同學新近當了議員。瑪蘭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學呼之即
來、揮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議員搖身一變當了部長,半年後瑪蘭就被任命為行政法院參事。
起初,他簡直有點飄飄然了。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彷彿別人只要一看見他,、
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後來出於一種有權勢而又有寬宏大量者的責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壓抑不住要去保護別人的慾望。無論在哪裡遇到熟人,他都高興地迎上去,不等人家問,就連忙說:「您知道,我現在當參事了,很想為您出點力。如有用得著我的地方,請您甭客氣,盡管吩咐好了。我在這個位置上,是有權力的。」
一有機會,他對任何人都主動給予無限慷慨的幫助。他每天都要給人寫十封、二十封、
五十封介紹信,他寫給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無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備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經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個房門口躲雨。那兒已有個老神父。在當參事前,他並不喜歡
神父。自一位紅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氣地向他求教以後,他對他們也尊敬起來。他看看神父,關切地問:「請問您到那一區去?」
神父有點猶豫,過了一會兒才說:「我朝王宮方向去。」
「如果您願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這把傘。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裡的參事。」
神父抬起頭,望望他:「多謝,我接受您這番好意。」
瑪蘭接著說:「您來巴黎多半是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嗎?如果您用得著我,盡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為難。吞吞吐吐地說:「啊!是一件無關緊要的私事……一點小誤會。您不
會感興趣的。是……是一件內部的……教會方面的事。」
「哎呀,這正屬行政法院管。您盡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腸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見勒爾佩、薩翁兩位先生。
說不定還得見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們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懇切地去替您托托關系。包在我
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著說了許多感恩的話。
瑪蘭高興極了。「哼!您可碰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
您的事情解決起來一定非常順利。」
他們到了行政法院。瑪蘭把神父領進辦公室,請他坐在火爐前面,然後伏案寫到:「親
愛的同事:請允許我懇切地向您介紹德高望重的桑蒂爾神父,他有一件小事當面向您陳述,務請鼎立協助。」
他寫了三封信,那受他保護的人接了信,千恩萬謝地走了。
這一天平靜地過去了。瑪蘭夜裡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來,吩咐人送來報紙。他打
開報紙念到:
有個桑蒂爾神父,被控告做過許多卑鄙齷齪的事……誰 知他找到一位叫瑪蘭的行政
法院參事做他的熱心辯護人,該參事居然大膽地替這個披著宗教外衣的罪犯,給自己的同事們寫了最肯切的介紹信……我們提請部長注意該參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為……
他一下就蹦起來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對他他說:「唉!您簡直瘋了,居然把那老陰謀家介紹給我。」
他張皇失措地說:「別提了……您瞧……我上當了……他這人看上去那麼老實……他耍
了我……卑鄙可恥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設法狠狠地懲辦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寫信。請您告訴我要辦他,得給誰寫信?……對,找總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寫道:「總主教大人:我榮幸的向閣下報告,最近有
一個桑蒂爾神父欺我為人忠厚,用盡種種詭計和謊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語哄騙,我竟至於……「
他把信封好,扭轉頭對同事說:「您看見了吧,親愛的朋友,這對您也是個教訓,千萬
別再替人寫介紹信了。」 (據郝運譯文刪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由於同學的幫助,瑪蘭才當上了行政法院參事。因此他無論在哪裡遇到熟人,
都主動 向對方提供幫助,這是他回報的方式。
B.在當參事前,瑪蘭並不喜歡神父,但是在一位紅衣主教向他請教以後,「他對他
們也尊敬起來」。這樣描寫達到了照應上文的目的。
C.瑪蘭被珀蒂帕訓斥後,急於為自己辯解,並馬上歸罪於桑蒂爾神父。這足以看
出他似乎很想保護別人,但實際上更關心自己的利益。
D.給總教主寫信後,瑪蘭告誡同事要牢記自己的教訓,「千萬別再替人寫介紹信了」。
這表明他力圖文過飾非,變被動為主動。
E.桑蒂爾神父起初並不想用「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麻煩瑪蘭,因此他回應
瑪蘭的請求時吞吞吐吐,這種神情表現了他內心的猶豫。
(2)小說中的瑪蘭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後半部分引用了報紙上的一段報道,作者這樣寫對情節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
(4)這篇小說以「保護人」為題,有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等多方面的考慮,請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並作分析。(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雜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個秋日,馬尼拉洛斯巴洛斯鎮國際水稻研究所的學術報告廳里,正在舉行國際水稻科技界的盛會座無虛席。會議開始,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農業部前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莊重地引領袁隆平走上主席台。這時,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頭像,下方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體英文字。報告廳里頓時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國際同行的推崇,確實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與汗水的價值,以及來自光明正大的競爭對手的真誠友誼和溫暖。想到國內學術界某些權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滾出來的土老冒,把雜交水稻技術視為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袁隆平內心不由得黯然掠過一絲淡淡的悲哀。
會後,袁隆平跟斯瓦米納森博士開玩笑說:「您今天這樣『突然襲擊』,大張旗鼓地『販賣』我,可真叫我有點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給您一個驚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應邀來合作研究時,您竟然給我定了個每月800美元的實習研究生工資!」袁隆平笑著說。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納森提出嚴正抗議,准備拂袖而去。經斯瓦米納森反復道歉,極力挽留,並把他重新定為特別研究員,每月工資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來。
「哈哈,您還記得那件事哪!說實話,那時候我們看您在國內地位也很低似的,這里給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們丟份。加上那時我們畢竟還沒有親眼見過成功的三系配套雜交水稻,所以給您定工資估計為您在國內的10倍,想來您該可以接受。沒想到您還很有氣派!而第二年我們就看到中國政府給您頒發了科技特等發明獎,而且您的偉大成果也讓我們親眼看到了。所以我們後來一直為那件事感到慚愧。今天,也算是我們正式為您正名吧!」
「哈哈,原來閣下您也曾親自參與歧視我的『勾當』啊!坦率地說,我們在國內是從來不爭經濟利益的。可是,到了您這里,拿多少錢可就關繫到中國科學家的尊嚴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爭』到底啊。不過,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不打不相識』。這就像我們國際科技界的朋友們,實際都是同一陣地上的競爭對手。但是也正因為在同一陣地上競爭,才有機會成為朋友啊!我和您一見面就 『打了一仗』,所以我們的友誼也將更加長久。是不是?」袁隆平說。
袁隆平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使水稻平均畝產比原先增加20%以上。這項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不僅有助於中國已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為此,他被美國科學院選聘為外籍院士,院長西瑟羅納先生介紹袁隆平當選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發明雜交水稻技術,為全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增產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湖南郴州農民曹宏球說「鄧小平送來了好政策,袁隆平送來了好種子」,他專門花錢雕了一尊漢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裡。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紹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攻讀博士學位,這些研究生學成後都選擇留在外國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開玩笑說:「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飛了,您可是白費心血了!」袁隆平則認真地回答說:「你們不要見識短淺。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未來,需要大量超過袁隆平的人才。優秀的人才的成長需要廣闊的自由天地,讓他們通通窩到我的手下萊,受著我的思想束縛,而且我還無法給他們提供一流的研究條件。怎麼能使他們成長為超過我的傑出學者呢?一旦祖國有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他們隨時都會回來的。相反,如果他們回來而又無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來干什麼呢?」
(摘編自庄志霞《袁隆平傳》)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斯瓦米納森博士在他主持召開的一次國際水稻科技界會議上的隆重推介,使袁
隆平作為世界著名水稻專家而廣為人知。
B.袁隆平因為發明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為全世界糧食安全做出
了傑出貢獻,被美國科學院選聘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農民曹宏球為了感謝袁隆平給他送來了好種子,專門花錢請人雕了一
尊漢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裡。
D.袁隆平的研究生經他介紹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攻讀博士學位,為了成為超過
老師的傑出學者,學成後都選擇留在外國工作。
E.本文通過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關事跡的描述,表現了一位偉大的科學
家的博大胸懷以及勇於探索、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
(2)盡管被國際同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內心卻「不由得黯然掠過一絲淡淡
的悲哀」。這是為什麼?請簡要分析。(6分)
(3)有人說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飛了」,他是「白費心血」,袁隆平卻認為這種看法是
「見識短淺」。為什麼?請簡要分析。(6分)
(4)袁隆平和斯瓦米納森是同行,可他們一見面就為尊嚴「打了一仗」,最終又成為朋
友,而且認為彼此的友誼「將更加長久」。請你就對「同行」、「尊嚴」、「友誼」三
個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有些人取得一點成績,便 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這樣的人終究不會有大的作為。
B.看到果農家裡汗牛充棟的黃燦燦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為這說明我們開發的新品種產量高,品質好。
C.對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多加指導,還要給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使他們盡快地成熟起來。
D.開發商們對商品房面積的計算方式一直諱莫如深,由此導致的開發商與業主之間的經濟糾紛經常發生。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最近相關部門對兩個小區的住房進行空氣質量檢測,結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標,而引發甲醛超標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適的裝修造成的。
B.李先生認為服飾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將之訴至法院,要求停止傷害,並提出30000元人民幣的經濟索賠和2000元人民幣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C.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設的啟動,對道路、交通、媒體、通訊等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相關,長沙商業圈無疑也將面對重新洗牌的機會。
D.國家質檢總局提出,「十一五」期間要形成10個左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較強、知名度較高、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定份額的世界級品牌。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玉樹藏族自治州 , , , ,, ,玉樹既是「三江源頭」,也是「藏獒之鄉」和「蟲草之鄉」。
①東南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連
②是長江落差最大的標志點
③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點6621米
⑤位於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氣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16.下面是關於「感恩教育」的評論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請根據上下文,補寫畫線處的內容。要求緊扣主題,語意連貫,表達明確,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近年來,不少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都要求學生給父母洗一次腳。這引發了有關人士
的質疑: ①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史的偉大民族,知恩圖報使我們的傳統美德。 ② 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年齡以及生理與心理的差異和特點,只是簡單地採取③ ,恐怕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④ 。感恩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⑤ 。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內容貼切,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種子如果害怕埋沒,那它永遠不能發芽;
雛鷹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遠不能高飛;
鑽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遠不能生輝。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有一種熱帶觀賞魚,在小魚缸里不管養多長時間,也只能長到3寸來長。然而,將這種
魚放到大水池中,兩個月就可以長到一尺長。
狼是一種有極強好奇心的動物,它們對周圍的環境總是充滿興趣,不斷體驗,從而躲避
危險,發現實物,頑強地生存下來。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隨機挑選出一些學生作為「最有前途者」,然後將名單交給班主任。
由於老師對這些學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個月後,他們的成績明顯提高。
以上現象啟發人們認識到人才成長是有一定規律的。
要求選准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范圍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 2018年高考語文答案
全國Ⅰ卷語文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
(一)
1.D 2.A 3.B
(二)
4.B
5. ①文人的氣質:喜歡丁香花,情趣不俗;時常深情、甜蜜地回憶戰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義與真情感化青年,智慧過人;②軍人的冷峻:遭嚴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堅定;笑對即將到來的死亡,從容淡定;充滿母愛又不忘大義,理智沉穩。
6. ①既能表現當代人對趙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現趙一曼精神的當下意義,使主題內蘊更深刻;②可以拉開時間距離,更加全面地認識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③靈活使用文獻檔案,與小說敘述相互印證,使藝術描寫更真實。
(三)
7.D 8.C
9.第一問:①《人民日報》側重介紹我國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顯中國速度與中國創造;②《自然》雜志側重介紹潘建偉研究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的貢獻,強調個人能力和經費投入;③《讀賣新聞》以「墨子號」為例,側重介紹中國實驗設施先進,突出投入之大和發展之快給日本帶來壓力。
第二問:三家媒體的定位和出發點不同,因此對同一時間報道的側重點不同。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
10.C 11.C 12.B
13.(1)諸葛誕憑借壽春反叛,魏帝出征,魯芝率領荊州文武官兵作為先鋒。
(2)皇上因為魯芝清廉忠誠行為端正,一向沒有私宅,讓士兵為他建造五十間房屋。
(二)
14.B
15. ①意為凜冽的寒風終將過去,和煦的春風拂綠枯柳,綴滿嫩綠的柳條好像輕煙籠罩一般搖曳多姿;②表達了詩人雖感嘆不遏於時,但不甘沉淪的樂觀、自勉之情。
(三)
16.(1)溫故而知新 可以為師矣
(2)好古文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3)羽扇綸巾 檣櫓灰飛煙滅
三、語言文字運用
17.B 18.C 19.B
20.示例:
①「堵住」改為「堵塞」;
②「管子」改為「管道」;
③「換掉」改為「更換」;
④「打算」改為「計劃」;
⑤「正遇上」改為「正值」。
21.示例:
編寫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首先要進行環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個人定位並設置發展目標,然後制訂達成目標的操作策略,最後展開評估與信息反饋,再據此作進一步修訂。
四、寫作
22.答案略
3. 2019高考語文答案選擇
2018還沒有結束,怎麼可能現在就有2019的了。再等等吧!要不然你也可以拿2018的來看看,其實比2019的就是缺了今年的高考內容而已!
4. 求2008年的高考語文復習資料《收獲季節》答案
一.閱讀下面的文盲文,完成6--10題
辛公義,隴西狄道人也。公義早孤,為母氏所養,親授書傳。周天和中,選良家子任太學生,以勤苦著稱。武帝時,召入露門學,令受道義。每月集御前令與大儒講論,數被嗟異,時輩慕之。
從軍平陳,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痰,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養,孝義道絕,由是病者多死。公義患之,欲變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檢部內,凡有痰病,皆以床輿采,安置廳事e。暑月疫時,病人或至數百,廳廊悉滿。公義親設一榻,獨坐其間,終日連夕,對之理事。所得秩俸,盡用市葯,為迎醫療之,躬勸其飲食,於是悉差,方召其親戚而諭之曰:「死生由命,不關相著。前汝棄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間,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兒復差!汝等勿復信之。」諸病家於孫慚謝而去。後人有遇病者,爭就使君,其家無親屬,因留養之。始相慈愛,此風遵革;合境之內呼為慈母。
後遷牟州刺史,下車,先至獄中,因露坐牢側,親自驗問。十餘日間,決斷咸盡,方還大廳。受領新訟,皆不立文案,遣當直佐僚一人,側坐訊問。事若不盡,應須禁者,公義即宿廳事,終不還閣。人或諫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無德可以導人,尚令百姓系於囹圄,豈有禁人在獄而心自安乎?」罪人聞之,:咸自款服。後有欲諍訟者,其鄉閩父老遽相曉曰:「此蓋小事,何忍勤勞使君。」訟者多兩讓而止。《隋書.循吏傳》
註:①露門學:古代學校名稱。
②廳事:官府辦公的地方。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數被嗟異 數: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職
C.盡用市葯 市:買
D.訟者多兩讓而止 兩:再次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為母氏所養
A .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B. 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若人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C.因留養之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豈有禁人在獄而心自安乎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
8.下列各句括弧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母氏)親授書傳 B.(辛公義)以勤苦著稱
C.(遇病者)爭就使君 D.(辛公義)側坐訊問
9.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直接寫辛公義勤政愛民的一組是
①以勤苦著稱
②公義患之,欲變其俗
③所得秩律,盡用市葯
④其家無親屬,因留養之
⑤因霹坐牢側,親自驗問
⑥罪人聞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10.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辛公義早年即失去了父親,卻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義用實際行動改變了岷州親屬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風氣。
C.辛公義到牟州後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監獄中不再有積壓的案子。
D.辛公義的行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動,誠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三、(18分)
11.將下面文言文中畫線的部分用斜線斷句。(5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於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平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玻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①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
③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④丁壯者引 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12.讀下面的詩,完成①—②題。(4分)
紅梅 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 詩老:指蘇拭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①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獨開遲」既點出了紅梅晚開,也賦予了她不與眾花爭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說自己真的擔心,而是含蓄地表達了不願趨時的情感。
C.「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絲無奈。
D.「酒暈」旬是說梅花之色彷彿是人飲酒後臉上泛起的紅暈。
②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與桃杏—起裝點春天的願望。
B.心境幽寒的紅梅「怕愁貪睡」,不肯隨「春」,故而未能及早開放。C.紅梅生機難抑,爛漫開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潔,自成一片春光。
D.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操。
13.讀下面蘇軾的詩論並回答問題。(5分)
林逋《梅花》詩雲,「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雲,「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決非紅蓮詩。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雲,「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
說出蘇軾贊揚寫梅花、白蓮的詩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並作具體分析。
14.在橫線上默寫原句。(4分)
古人寫文章常常借古諷今。杜牧《阿房宮賦》:「嗚呼!______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非天下也。」借秦滅亡的教訓批評唐敬宗廣建宮室。蘇洵《六國論》:「悲夫!有如此之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趨於亡。___________________!」用六國破滅的教訓諷刺北宋賂遼。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4題。
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為戶曹史。上虞有寡婦至孝,養姑。姑年老壽終,夫娣先懷嫌忌,乃誣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郡不加尋察,遂結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於太守,大守不為理。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後大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曰:「昔東海孝婦,感天致旱,於公一言,甘澤時降。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丹從之,即刑訟女而祭婦墓,天應澍①雨,谷稼以登。嘗後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大守。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采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交阯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商貨流通,稱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當還,吏民攀車請之。嘗既不得進,乃載鄉民船夜遁去。隱處窮澤,身自耕傭。鄰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餘家。桓帝時,尚書同郡揚喬上書薦曰:「嘗安仁弘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幹絕群。前更守宰,移風改政,去珠復還,飢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財產易積,掌握之內,價盈兼金,而嘗單身謝病,躬耕壟次,匿景藏采,不揚華藻。臣不敢苟私鄉曲,竊感禽息②,亡身進賢。」嘗竟不見用,年七十,卒於家。 (節選自《後漢書•孟嘗傳》)
[注] ①澍雨:及時降雨。②禽息:春秋時秦國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薦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殺而死。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虞有寡婦至孝養姑 至孝:極為孝順。
B.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 禱請:向神靈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 訪問:咨詢,打聽。
D.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 行旅:旅行,游覽。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郡不加尋察,遂結竟其罪 ②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B.①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 ②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C.①宜戮訟者,以謝冤魂 ②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D.①即刑訟女而祭婦墓 ②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1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孟嘗敢於仗義執言的一組是
①嘗先知枉狀,備言之於太守 ②因謝病去,婦竟冤死
③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 ④宜戮訟者,以謝冤魂
⑤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 ⑥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嘗品性正直。上虞寡婦婆母壽終後,受小姑誣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嘗代為洗白冤情,最終「天應澍雨」,五穀豐登。
B.孟嘗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貪鄙因而「珠漸遷徙」,盂嘗「革易前敝」,「移風改政」,以致「去珠復還,飢民蒙活」。
C.孟嘗因他的政績深受百姓愛戴。在他將要離任時,當地吏民牽挽著他的車子請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鄉民船趁著夜晚偷偷離去。
D.尚書楊喬極為賞識孟嘗,認為他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才幹絕倫,因而竭力向皇帝舉薦。孟嘗竟然拒絕接受任用,最終老死於家中。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
譯文:
(2)隱處窮澤,身自耕傭。鄰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餘家。
譯文:
16.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秋 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麼樣的情感?
答:
17.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兩小題)(4分)
(1) ,教然後知困。(《札記•學記》)
(2)春風又綠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大江東去,浪淘盡, 。故壘西邊,人道是,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答案:
11.D 12.C 13.B 14.D
四、(18分)
15.(8分)
(1)郡中不產糧食,而海里出產珠寶,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購買糧食。
(2)隱居在偏遠的湖澤,親自種田做工。鄰縣的士人民眾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裡定居的有百餘寡。
16.(6分)
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 起,從而引起對家鄉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
17.(4分)
(1)學然後知不足
(2)明月何時照我還
(3)千古風流人物 三國周郎赤壁
三.文言文閱讀: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率。從擊黥布軍,為都尉。孝文時,嘉遷
御史大夫。張蒼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後弟竇廣國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廣國。」廣國賢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時大臣又皆多死,餘見無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為丞相,因故邑封為故安侯。
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是時太中大夫鄧通方隆愛幸,賞賜累巨萬。文帝嘗燕飲通家,
其寵如是。是時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禮。丞相奏事畢,因言曰:「陛下愛幸臣,則富貴之。至於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罷朝坐府中,嘉為檄召鄧通詣丞相府,不來,且斬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頓首謝。嘉坐自如,故不為禮,責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吏今行斬之!」通頓首,首盡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節召通,而謝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釋之。」鄧通既至,為文帝泣曰:「丞相幾殺臣。」
嘉為丞相五歲,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錯為內史,貴幸用事,諸法令多所請變更,議以謫罰侵削諸侯。而丞相嘉自絀①所言不用,疾錯。錯為內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廟堧垣②。嘉聞之,欲因此以法錯擅穿宗廟垣為門,奏請誅錯。錯客有語錯,錯恐,夜入宮上謁,自歸景帝。至朝,丞相奏請誅內史錯。景帝曰:「錯所穿非真廟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為之,錯無罪。」罷朝,嘉謂長史曰:「吾悔不先斬錯,乃先請之,為錯所賣。」至舍,因歐血而死。謚為節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謂剛毅守節矣,然無術學,殆與蕭、曹、陳平異矣。
〔注〕①絀:不足,此處指不滿。 ②堧垣:宮外的牆。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恐天下以吾私廣國 私:偏愛
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第:暫且
C.此吾弄臣,君釋之 弄臣:帝王親近狎玩之臣
D.晁錯為內史,貴幸用事 用事:憑感情做事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①文帝嘗燕飲通家,其寵如是 ②其意常在沛公
B.①不來,且斬通 ②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C.①而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 ②山巒為晴雪所洗
D.①乃先請之,為錯所賣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3.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申屠嘉「剛毅守節」的一組是 ( )
①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
②嘉為檄召鄧通詣丞相府,不來,且斬通。
③嘉責曰:「……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
④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
⑤欲因此以法錯擅穿宗廟垣為門,奏請誅錯。
⑥因歐血而死。謚為節侯。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申屠嘉早年隨高帝征戰,孝文帝時,舊大臣已多過世,餘下的沒有合適人選,孝文
帝又不願因任用竇廣國而招來非議,才讓申屠嘉當了丞相。
B.申屠嘉為人廉直,不畏權貴。鄧通在朝廷上傲慢無禮,皇上對他寵愛有加,申屠嘉
不顧皇上袒護和求情,發文叫來鄧通,嚴加斥責,並依法斬首。
C.皇上重用晁錯,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見卻不被採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錯過失,奏請皇
上懲處,皇上不同意誅殺晁錯,申屠嘉後悔沒有先斬了晁錯,回家後吐血而死。
D.司馬遷對申屠嘉做了評價,肯定了申屠嘉的剛毅守節,但又認為申屠嘉缺乏韜略學識,因此難與蕭何、曹參、陳平齊名。
四、(15分)
15.把下面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董叔將娶於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於范獻子曰:「不吾敬也。」獻子執而紡③於庭之槐。叔向過之,曰:「子盍為我請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請焉?」
[注]①系援:(作為)繩梯攀援(上去)。這里指通過婚姻關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獻子妹妹,嫁給董叔後,改稱董祁。 ③紡:系。
(1)范氏富,盍已乎?
(2)獻子執而紡於庭之槐
(3)欲而得之,又何請焉?
譯:
16.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並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
17.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兩小題)(4分)
(1)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將進酒》)
(2)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杜牧《阿房宮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子治家格言》)
答案:
11 D 12 C 13 A 14 B
15.⑴范家富貴,何不取消這門親事呢?或:范家富貴,為什麼不停止婚事呢?
⑵范獻子把董叔抓來綁在庭院中的槐樹上。
⑶(你)想要的(東西)已得到了,還請求什麼呢?
16.「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17.(4分)(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四.文言文閱讀
夏侯端,壽州壽春人,梁尚書左僕射詳孫也。仕隋為大理司直。高祖微時與相友,大業中討賊河東,表端為副。密語高祖曰:「上①性沈忌,內惡諸李,今金才已誅,次且取公,宜蚤為計。」帝感其言。義師興,端在河東,吏捕送長安。帝入京師,釋囚,引入卧內,擢秘書監。
李密之降,關東地未有所屬,端請假節招諭,乃拜大將軍,為河南道招慰使。即傳檄州縣,東薄海,南捷②淮,二十餘州遣使順附。次譙州,會毫、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道塞,無所歸,計窮彷徨。麾下二千人糧盡不忍委端去,端乃殺馬宴大澤中,謂眾曰:「我奉王命,義無屈。公等有妻子,徒死無益。吾丐若首,持與賊以取富貴。」眾號泣不忍視,端亦泣,欲自刎,爭持之,乃止。行五日,餓死十四三。遇賊,眾潰,從者才三十餘人,遂東走,擷鱉豆③以食。端持節卧起,嘆曰:「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縱其下,令去,毋俱沒。會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時河南地悉入世充,公逸感端之節,亦固守。世充遣人以淮南郡公、尚書少吏部印綬召端,解所服衣以贈。端曰:「吾,天子使,寧污賊官邪!非持首去不可見。」即焚書及衣,因解節毛懷之,間道走宜陽,歷崖峭榛莽。比到,其下僅有在者,皆體發癯焦,人不堪視。端入謁,自謝無功,不及危困狀。帝閔之,復拜秘書監。出為梓州刺史。散祿稟周孤窮,不為子孫計。貞觀元年卒。
(節選自《新唐書•列傳•忠義》)
註:①上:指隋煬帝。②捷:連接。③鱉豆:豆名,又名野綠豆。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次譙州,會亳、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 次:順著
B.端持節卧起 節:符節,古代用作憑證
C.會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 勒:統率
D.端入謁,自謝無功,不及危困狀 及:言及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今金才已誅,次且取公,宜蚤為計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B.道塞,無所歸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C.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李密之降,關東地未有所屬 苟得聞於大夫之言,何後之有
13.下列各組句子中,表明夏侯端「體恤麾下」和「不污賊官」的一組是
A.吾丐若首,持與賊以取富貴 因解節毛懷之
B.遂東走,擷鱉豆以食 吾,天子使,寧污賊官邪
C.縱其下,令去,毋俱沒 非持首去不可見
D.端亦泣,欲自刎,爭持之,乃止 端入謁,自謝無功,不及危困狀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夏侯端是梁朝尚書夏侯詳之孫,曾在隋朝為官。高祖未顯貴時,和他是朋友。義軍興起,夏侯端被官吏捉住送往長安。高祖攻入長安後,把他釋放出來,委以要職。
B.在毫、汴二州刺史降王世充後,夏侯端部走投無路,其麾下二千人糧盡,不忍拋棄夏侯端離去。夏侯端願把頭給他們換取富貴,被制止;又下令讓部下離去,以保全他們的性命。
C.夏侯端堅持操守。王世充派人以官職相誘,夏侯端嚴辭拒絕,懷揣節毛,從小路選出,歷經千辛萬苦回到朝廷。
D.夏侯端為官清廉,任梓州刺史時,稟告皇帝,把他的俸祿、口糧拿出救濟孤兒和窮人,不為子孫留下財產。
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18分)
15.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我奉王命,義無屈。公等有妻子,徒死無益。
譯文:
(2)公逸感端之節,亦固守
譯文:
(3)比到,其下僅有在者,皆體發癯焦,人不堪視。
譯文:
16.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東溪
梅堯臣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短短蒲茸齊似剪,守平沙石凈於篩。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自唐以來,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說詩人既要以自然為師,從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內心深處引發思想情感。請指出在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並說說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體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