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 12:48 怎樣學習語文?
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所以,解決了讀和寫的問題,就提高了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也就是學好語文了.
讀,即閱讀和理解;寫,指書寫和作文.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件事了.
讀,可以培養語感.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這個語段中為什麼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這個句子為什麼是一個病句」,很多時候,我們無須去問「為什麼」,語感早已經告訴我們理由了.而語感的培養就來自於平時點點滴滴的「讀」的積累.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這里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指把文章朗讀或默讀一遍,而是還要包括思考和識記等內容.換言之,讀,應該是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來就是:第一,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第二,解決「怎麼寫」的問題;第三,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這三個方面其實就是在說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問題.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去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才是「讀」.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讀,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獵廣泛,見多識廣,胸中自有「丘壑」.這樣,在作文的過程中,就不會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既然「讀」有這么多好處,那麼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從重視「讀」開始吧.
寫,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書寫和作文.在書寫方面,高考考綱有明確的要求:作文一類卷書寫美觀,二類卷書寫工整清楚,三類卷比較工整清楚,四類卷書寫潦草.高考從2005年開始,山東單獨命題,語文實行網上閱卷.這就對書寫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所以無論是高考考綱還是山東語文網上閱卷,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必須把字寫好.退一步說,要求所有的人都達到美觀的程度,也不現實,但是書寫工整清楚,避免潦草,這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也許有人拿「寫工整了會影響答題速度」之類的話來給自己的書寫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認真書寫的最初階段,它是會對你的答題速度有一點影響的.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還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療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書寫不過關會影響到語文成績,我們又怎麼敢不去重視呢?其實,要做到書寫工整並不難.我們的漢字是方塊字.這句話對我們就是一個啟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動心思.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了嗎?你的字左上角與左下角、右上角與右下角在一條線了嗎?還沒有?那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吧.相信不用多長時間,你自己寫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認了,你都不敢相信你會寫得這么好了.再說作文的問題.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在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比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開宗明義,一開篇先讓讀者明白你在寫什麼,這點很重要.否則,看了半天了,讀者還雲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怎麼可以呢?文章主體部分一定要圍繞中心去寫,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到了結尾部分,對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再強調一次,加深一下讀者的印象.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有人把寫好作文總結為兩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寫成記敘文時,很好地解決了「動之以情」的問題,寫成議論文時,很好地解決了「曉之以理」的問題,那麼你的作文問題也就解決了.那麼怎麼才能寫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寫好議論文的問題,上文已經有所涉及,所以這里重點談寫作記敘文的問題.寫好一篇不足千字的應試記敘文,有幾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① 調動情感的問題.做好作文的准備工作,這是一個大題目,裡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選材的問題.如果選取一些自己比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難調動起自己的創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里的一些人或事.還有一個盡快入題的問題.150分鍾的語文考試劃給作文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那麼我們從審題立意到開始動筆,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5分鍾,當然也不能少於10分鍾.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僅要考慮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讓自己「走進」所要記敘的場景之中去.這種「身臨其境」正是情感被調動起來的表現.② 截取生活片斷,藉助「主旨」這根紅線,連綴成篇.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決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夠交代清楚,也只能是敘述故事的梗概.這樣,不僅內容不厚實,而且還缺乏生動性,不可能「以情動人」.而截取生活中的幾個典型片斷,進行具體細致的描寫,則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③ 描寫還是敘述的問題.敘述故事情節,往往容易出現語言乾巴,欠生動的現象,這樣就達不到「以情動人」的目的.所以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最好採用描寫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兩個特寫鏡頭,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描繪.我們知道,對事物的描寫,越具體了就越形象,從而也就越生動.
最後,再提一個建議:充分地利用課文.既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讀」,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廣泛地閱讀就可以了.是的,除了快餐式的文章,還有那些垃圾式的文章之外,我們讀什麼文章都可以.但是,讀課文有讀課文的好處.第一,課文是你的無聲的老師.我們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對「寫了什麼」「怎麼寫的」,思考的正確與否呢?如果無人請教,我們將無法確定.可是如果我們去讀課文,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每篇課文都有閱讀指導,課文之後還附有一些注釋,它們可以給我們解疑答惑,幫助我們積累知識.既然除了快餐式的垃圾式的作文之外,讀什麼都可以,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課文這個最有力的工具呢?第二,課文大都是一些典範作品,不需要我們再去浪費時間挑選.第三,高考的出題原則是「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就是僅僅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也得重視我們的課文啊!
綜上所述,如何學好語文呢?方法就是:從讀寫入手,提高我們的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
最後,希望你能熱愛語文學習,學好語文.
參考文獻:知道知識人如憶靈兒(學弟)的回答
2. 中職期末考試語文總結400字
教學總結時光飛逝,日月如梭,暮然回首,我同那些活潑可愛的學生們在不知不覺間已共度了一個學期的學習生活,雖緊張而忙碌,但無不充滿著快樂與幸福。身為一名教師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肩負一名教師的責任。期末將近,現對本學期工作進行總結。正所謂,學讀書,更要學做人,我們現在面向的中職學生,主要為初中階段的「三差生」即學習「差生」、品德「差生」、行為「差生」,要使他們成為從事某種社會職業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除了在專業學習中學好專業知識之外,我認為語文課就是他們提高自我素養的一個最好的陣地,因此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語文教學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當然這也是我的語文教學中一直奉行的一點,中職語文教學不同於中學語文教學,帶有鮮明的職業特色,即:中職語文教學定位在為專業學習服務,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注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上。因此在課堂內,我非常注意一下三點:(1)關注社會生活,培養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2)關注人文精神,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3)關愛學生情感世界,建立健康自信的情感體驗。在充分考慮本校中職學生認知因素和心理特點的同時,針對中職語文教學現狀,我在語文教學中採用的的具體策略是:(1)生活上,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2)教學中,以情激情,以情育人,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及專業情感;(3)評價時激發鼓勵,讓學生體驗成功。具體如下:一、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1、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重難點。在課堂教學時,要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
3. 中職必考語文古詩詞
中職必考語文古詩詞:
1、關雎(詩經·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2、蒹葭(詩經·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3、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4、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中職考試語文擴展閱讀
關於其它的古詩詞如下: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