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春考語文考試

春考語文考試

發布時間:2020-12-20 11:47:20

❶ 2017年春季高考語文最有可能考的作文題目是什麼

這得看你是什麼地方的了。不同的地方能夠使用的教科書是不一樣的,就算版使用的教科書一權樣,出的考試題也不會一樣。至於你要想知道你們那個地方今年八年級上語文期末考的作文可能是什麼題目,你就只有想辦法從出你們那個地方的語文八年級上期的期末考試的試題的老師那裡套出來了,別無他法。因為可共處的作文題目很多,一般人是沒有那個本事猜到考試的時候要考哪些作文題的。

❷ 2007上海春考語文卷答案

我也在找:
今年的春考卷中,要求學生用自己語言表達的題目,除了作文,還有近10題,分值在30分左右,分值如此之高,不能不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

今年春考語文試卷中,要求考生用自己語言來表達的這些題目,或者要求歸納、概括文章內容,比如第8題;或者要求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某些基於文本但又超越文本的問題,比如第6、第12、第26等。我們將這些題型稱之為「閱讀中的表達」。

比如第6題,「小說最後提到了拍賣師的『遺憾』,請說說你讀出了怎樣的『遺憾』並簡述理由。」我請了幾個應屆高三學生來做,其中的四個答案是這樣的:

1.我讀出的「遺憾」在於競拍者們雖然擁有對世界美術精品的鑒賞力與巨大熱情,卻冷漠了世界上最真摯的親情。因而最終與他們熱衷的藝術珍品失之交臂。他們雖然在美術品的收藏上卓有成效,卻沒有一顆愛心。情感麻木的人怎可能真正享有藝術?

2.那些美術收藏家只是一味地看重畫像的藝術技巧,卻無法體會兒子肖像畫所寄託的真正情感,所以忽略了這件藝術品的內在韻味。不珍惜情感的收藏家怎麼可能得到珍貴的藏品?

3.富翁的兒子是為國捐軀的,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我們應該懷有崇敬、敬仰和感激。而在場的絕大多數人卻不屑一顧,這對於國家,對於民族,都是一種悲哀和遺憾。

4.那些人為了得到喜歡的藝術品,那麼貪婪,不顧別人的感受,是遺憾的。不懂感情,卻要收藏藝術品,故作風雅。他們沒有得到繪畫是遺憾的,但他們金錢至上,我一點也不遺憾。

顯然,將四個答案比較一下,馬上就可以發現其優劣。理由如下:

答案1 緊扣文本,揭示主旨,表達准確而凝練,前後連貫而流暢,是四個答案中最好的。

答案2 第一,沒有明確回答「遺憾」在哪裡。其次,意思有些偏了,小說表現的是老人的情感世界,而答案卻談藝術技巧與情感的關系問題,而且簡單地將兒子肖像畫當作老人的一件「收藏藝術品」,這與文本的意思背道而馳。最後的一個反問句來得更是莫名其妙。在小說中,那些競拍者的確因為沒有領會老人的深情而失去了得到珍品的機會,但怎能就此得出「不珍惜情感的收藏家怎麼可能得到珍貴的藏品」的結論?這樣的思路顯然不是閱讀文學作品的思路。

答案3 游離了文本主題,將文本中的次要信息或者說背景信息當作了主要信息。小說里確有老人的兒子為國捐軀的內容,但小說顯然不是從愛國這個角度敘述故事的。主題理解錯了,答題方向也就錯了。

答案4 雖然意思與答案1相近,但表達水平遠遠趕不上1。首先,小說並無斥責競拍者「貪婪」「故作風雅」「金錢至上」的意圖;其次,語句不夠連貫,邏輯上不夠通暢。

建議表達訓練要注意如下幾點:

——閱讀中的表達,必須尊重「文本」。一切結論、推斷、聯想、舉例、闡述、建議、異議、評價等,都必須建立在對文本的充分理解和准確把握上,絕對不要離開「文本」無中生有,自說自話;

——閱讀中的表達,應該盡可能借用「文本」中的關鍵詞、關鍵句,應該盡可能使用語文學科的專用術語。比如上文提到的第4題,用上渲染、反襯、懸念、對比等術語;

——閱讀中的表達,雖然字數有限,但應該有一個清晰的思維線路。起始句、中心句、強調句、銜接句、結束句、轉折句,起承轉合,都要精心構造。一百來字的答案中,一旦出現了表達上或邏輯上的錯誤,那是很刺眼的。

——閱讀中的表達,語言應該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不旁逸斜出,簡潔凝練。

上海師大附中 余黨緒(特級教師)

❸ 春季高考總分是多少各科分數是多少

春季高來考總分為750分,其源中專業技能考試滿分230分,專業理論考試滿分200分,語數外考試滿分320分,專業方面佔了大部分分值。每年的分數線都不同,但春季高考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競爭也日趨激烈,所以參加春季高考宜早不宜晚。

春季高考錄取分數是按照專業大類的本科錄取分數線進行的。所以過了專業的本科分數線就可以報考相應的學校,本科分數線都相對於夏季高考來說較低。

山東春季高考總分為750分。山東省春季高考實行「知識+技能」考試模式,由省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考試分為「知識」和「技能」兩部分。

「技能」科目考試分值為230分。「知識」部分的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專業知識,各科滿分分值:語文、數學各120分,英語80分,專業知識200分,考試試題分客觀題和主觀題兩部分。

❹ 孩子馬上春考,語文怎麼提高

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所以,解決了讀和寫的問題,就提高了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也就是學好語文了. 讀,即閱讀和理解;寫,指書寫和作文.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件事了.讀,可以培養語感.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這個語段中為什麼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這個句子為什麼是一個病句」,很多時候,我們無須去問「為什麼」,語感早已經告訴我們理由了.而語感的培養就來自於平時點點滴滴的「讀」的積累.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這里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指把文章朗讀或默讀一遍,而是還要包括思考和識記等內容.換言之,讀,應該是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來就是:第一,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第二,解決「怎麼寫」的問題;第三,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這三個方面其實就是在說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問題.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去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才是「讀」.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讀,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獵廣泛,見多識廣,胸中自有「丘壑」.這樣,在作文的過程中,就不會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既然「讀」有這么多好處,那麼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從重視「讀」開始吧. 寫,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書寫和作文.在書寫方面,高考考綱有明確的要求:作文一類卷書寫美觀,二類卷書寫工整清楚,三類卷比較工整清楚,四類卷書寫潦草.高考從2005年開始,山東單獨命題,語文實行網上閱卷.這就對書寫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所以無論是高考考綱還是山東語文網上閱卷,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必須把字寫好.退一步說,要求所有的人都達到美觀的程度,也不現實,但是書寫工整清楚,避免潦草,這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也許有人拿「寫工整了會影響答題速度」之類的話來給自己的書寫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認真書寫的最初階段,它是會對你的答題速度有一點影響的.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還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療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書寫不過關會影響到語文成績,我們又怎麼敢不去重視呢?其實,要做到書寫工整並不難.我們的漢字是方塊字.這句話對我們就是一個啟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動心思.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了嗎?你的字左上角與左下角、右上角與右下角在一條線了嗎?還沒有?那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吧.相信不用多長時間,你自己寫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認了,你都不敢相信你會寫得這么好了.再說作文的問題.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在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比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開宗明義,一開篇先讓讀者明白你在寫什麼,這點很重要.否則,看了半天了,讀者還雲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怎麼可以呢?文章主體部分一定要圍繞中心去寫,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到了結尾部分,對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再強調一次,加深一下讀者的印象.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有人把寫好作文總結為兩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寫成記敘文時,很好地解決了「動之以情」的問題,寫成議論文時,很好地解決了「曉之以理」的問題,那麼你的作文問題也就解決了.那麼怎麼才能寫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寫好議論文的問題,上文已經有所涉及,所以這里重點談寫作記敘文的問題.寫好一篇不足千字的應試記敘文,有幾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① 調動情感的問題.做好作文的准備工作,這是一個大題目,裡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選材的問題.如果選取一些自己比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難調動起自己的創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里的一些人或事.還有一個盡快入題的問題.150分鍾的語文考試劃給作文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那麼我們從審題立意到開始動筆,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5分鍾,當然也不能少於10分鍾.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僅要考慮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讓自己「走進」所要記敘的場景之中去.這種「身臨其境」正是情感被調動起來的表現. ② 截取生活片斷,藉助「主旨」這根紅線,連綴成篇.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決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夠交代清楚,也只能是敘述故事的梗概.這樣,不僅內容不厚實,而且還缺乏生動性,不可能「以情動人」.而截取生活中的幾個典型片斷,進行具體細致的描寫,則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③ 描寫還是敘述的問題.敘述故事情節,往往容易出現語言乾巴,欠生動的現象,這樣就達不到「以情動人」的目的.所以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最好採用描寫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兩個特寫鏡頭,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描繪.我們知道,對事物的描寫,越具體了就越形象,從而也就越生動. 最後,再提一個建議:充分地利用課文.既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讀」,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廣泛地閱讀就可以了.是的,除了快餐式的文章,還有那些垃圾式的文章之外,我們讀什麼文章都可以.但是,讀課文有讀課文的好處.第一,課文是你的無聲的老師.我們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對「寫了什麼」「怎麼寫的」,思考的正確與否呢?如果無人請教,我們將無法確定.可是如果我們去讀課文,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每篇課文都有閱讀指導,課文之後還附有一些注釋,它們可以給我們解疑答惑,幫助我們積累知識.既然除了快餐式的垃圾式的作文之外,讀什麼都可以,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課文這個最有力的工具呢?第二,課文大都是一些典範作品,不需要我們再去浪費時間挑選.第三,高考的出題原則是「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就是僅僅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也得重視我們的課文啊! 綜上所述,如何學好語文呢?從讀寫入手,提高我們的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

❺ 春考語文應該背哪些古詩詞

六年級上冊
65、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66、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第三主題單元「母親河」)
67、十五從軍征 (漢)《樂府詩集》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壘壘.」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雜樹,井上生旅葵.舂穀持做飯,采葵持做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68、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第7主題單元「戰爭」)
69、墨竹圖題詩 (清)鄭板橋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70、蒼松怪石圖題詩 (清)李方膺(楊州八怪之一) 君不見,歲之寒,何處求芳草.又不見,松之喬,青青復矯矯.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直干壯山嶽,秀色無等倫.飽歷風與霜,千年方未已.擁護天闕高且堅,迥干春風碧雲里.
71、墨梅圖題詩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第8主題單元「歲寒三友」) [本冊共7首古詩]

❻ 上海03年的語文春考答案

200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春季招生考試
語文試卷
答案要點
一 閱讀(共80分)
(一)
1. D
2. C D
3.(1)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形成或轉移(2)名店名菜的流傳
(3)名人名著名句的宣傳
4.論點 論據 語言

(二)
5.判斷一個人的歷史功過,主要看他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他所發揮的作用。(意思對即可)
6.③
7.D
8.因為這些例子從不同角度充分而嚴密地論證了觀點。前四位是中外的封建帝王,說明對執政者而言,主要看政績(或:因為前四位封建帝王,兩位是反面例子,兩位是正面例子,說明對執政者而言,主要看政績);舉董其昌例,則說明文人名士主要看他們的作品對後世的影響。語言表達分。
9.不僅提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標准,更為了強調評價當前人物既要講大節,也不能忽略小節。

(三)
10.樂器
11. B E
12.……之於…… 恰如……之於……(內容 句式)
13.因為二胡不適合表現聲色犬馬、綺麗繁華的生活,而適合表現平民百姓的悲苦、無奈和堅韌。(意思對即可)
14.理由 語言
15.身份(盲人藝術家 民間藝人 二胡作曲家演奏家等) 生活年代 主要作品 作品風格

(四)
16.詠史
17.送荔枝一事 唐玄宗楊貴妃的淫逸誤國 興衰(或:興廢、更替)
18.C
19.(1)霜葉紅於二月花 (2)商女不知亡國恨 (3)銅雀春深鎖二喬

(五)
20.失意(或失望) 一心一意尋找梅譜,卻沒有找到
21.畫梅的方法技巧 要創作出有價值的藝術品必須觀察生活,以生活為原型。(意思對即可)
22. A

(六)
23.(1)相遇 (2)角落 (3)如此;這樣 (4)通「無」 (5)拖
24.(1)縣官經常派獵人捕捉老虎,(獵人卻)常常被猛虎吃掉。(重點:「邑宰」「撲」被動
句式)
(2)(他)每天步行到山中,遇見老虎就赤手空拳將它殺死,扛著老虎回家。(重點:「日」「輒」「負」)

25.如:殺雞用牛刀、高射炮打蚊子等
26.他用縛虎的方法去抓貓,分量不相當(或:方法不恰當)。 懷才者知道這個道理才能發揮所長,用才者知道這個道理才能量材錄用。(意思對即可)

❼ 春季高考語文作文歷年考試題目

今考作文命題作文作文題目聲音我田根據解本語文作文難度孩反饋發揮比較穩定祝考都能獲績

❽ 春考語文滿分是多少

[yǔ wén]
語文

(語言和文學的簡稱)
編輯
是語言和文學及文專化的簡稱。包括口頭屬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閱讀全文

與春考語文考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