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年廣東中考語文考綱中古詩考試范圍
語文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章或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是語言文字。語言包括口頭內語言容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而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
㈡ 2014至2015年初中升高中語文考試說明
字規范掌握及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查。
Ⅰ.命題指導思想
符合選拔性考試規律和要求,體現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理念,反映本學科新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學與人文素養,注重能力與素質考查,注重時代性和實踐性,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命題以教育部考試中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考試大綱(課程標准實驗•2014年版)》和本說明為依據,堅持科學性、規范性,確保考試的公平和公正。試卷以合格的大學新生應該具備的語文基礎與能力為主要考查內容,著重加強對漢語言文字規范掌握及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查。試題反映廣東省語文教學實際和高考改革趨勢,適用於使用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的考生。
Ⅱ.考試內容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F.探究: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是在識記、理解、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試范圍與要求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確定語文科考試內容。
按照高中課程標准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和選考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內容
必考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 C
(1)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㈢ 我想問人教版考試說明高考語文要求背誦篇目每年都是一樣的嗎
語文是語言以來及文學、文化的源簡稱,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㈣ 語文考試情況說明書怎麼寫
你就按以下幾方面,完成就行了。一對所學科目的分析。1、哪幾個學科差,差多回少分,如果把答差的這些分加上會是什麼情況。2、差的學科主要問題是什麼。二對主觀學習態度的分析。1、學習的主動性。
2、聽課、作業情況。3、課後復習、預習情況。三目標學習成績要達到。分,在班級要達到。名,差的學科,成績要提高。分。今後的措施1、明確學習目的,有目標,有計劃,見行動。2、課前、課上、課後怎麼做。
3、多向老師請教,和同學互幫互學,找到身邊的學習榜樣,發奮努力,不斷進取
㈤ 語文考試說明閱讀題,謝謝~!
一、
老人身子一晃 , 好像要摔倒 。 小女孩扶住他 , 兩人就地歇息了 。 殘疾專男孩拚命轉動輪椅飛屬速追向老人 , 追的滿臉是汗 、 氣喘吁吁。
「老爺爺 , 別走了, 別走了。」
「孩子 , 你也去醫院嗎 ? 爺爺推你 。」 老人為他擦去臉上的汗 用顫抖的手握住輪椅。
「不 。」 男孩低下頭 , 紅著臉,「我是來給您帶路的 。有一條近路 , 往左拐 。」 男孩調轉輪椅喃喃說 ,「 老爺爺 , 我告訴錯了 , 對不起您 !」此時誰也沒注意到男孩的眼睛濕了。
二、
2、根據意思寫出文中的成語。
①形容很規矩,很莊重。( 一本正經 )
②對於別人遭受災禍感到慶幸、快樂。( 幸災樂禍 )
三、
3、不改變句子的意思,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難道人家在騙你嗎?改為:人家沒有騙你。
四、談談你對老人和男孩的看法。
老人是一個慈祥和藹的人,寬容大度,並且對他以充滿信任。
男孩:調皮,知錯就改,
㈥ 高中語文考試說明中的意蘊指的是什麼
就是意義含義
㈦ 寧波市2019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說明語文答案
就是文理不分科,文理都要學,以後的高考模式就是3+3 三基加上該學校該專業招生所要求的學科(政史地理化生)。
㈧ 2019廣東中考語文最新考試考綱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結合我市初中語文學科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考試說明。
一、命題原則
1.命題以《語文課程標准》所規定內容範圍和學習程度的要求為依據。
2.命題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利於促進教師教學觀念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利於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
3.命題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既要考查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要考查學生語言文字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在語文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感悟、體驗和審美活動。
4.命題要加強與社會和學生生活的聯系,切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本特性。
5.試題要體現科學性、時代性、創新性、實踐性、綜合性及適當的選拔性。
二、考試范圍
考查《語文課程標准》「課程目標與內容」中第四學段規定的內容。其中文言詩文的背誦默寫只考查《語文課程標准》「附錄」部分中推薦的7~9年級的背誦篇目。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閱讀材料一部分來自教材上的課文,范圍是《語文課程標准》「附錄」部分推薦的7~9年級的背誦篇目;另一部分來自課外。考查現代文閱讀的閱讀材料一律來自課外。
三、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積累與運用
1.認識3500個常用漢字。能記准字形、讀准字音、了解字義,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正確運用漢字;書寫漢字規范,不寫錯別字。
2.能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辨析詞語的意思,能正確使用詞語;能修改病句,能正確運用句子恰當地表情達意。
3.能根據語言環境恰當地辨析、運用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八種修辭方法。
4.掌握《語文課程標准》「附錄」部分中推薦的7~9年級的背誦篇目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了解《語文課程標准》「附錄」部分建議閱讀的課外詩歌散文作品及作者;長篇文學名著及作者。
5.能正確默寫本考試說明規定范圍內的文言詩文,能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二)閱讀
1.現代文閱讀
(1)能根據文章的不同體裁特點進行閱讀,了解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有較快的閱讀速度。
㈨ 語文考試說明
1.從短文中找出兩個成語寫在橫線上。
鄭重其事、責無旁貸
2、概括第一自回然段的主要意思。答
人們從一個村莊走到另一個村莊,需走過一片茫茫的沙漠。許多人都在沙漠中迷了路,一個智者在沙漠中放置了路標。最後終於鋪成了一條有標志的路。
3、聯系短文內容,立即下面句子的含義。
如果發現有樹苗不幸枯死了,就很容易被流沙埋沒。這樣會導致他人迷路。將樹苗拔一拔、插一插,這是每一個途徑者的義務。我們不僅要方便自己,也要方便他人。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應人人去做。
4.聯繫上下文,在橫線處按要求填上合適的內容。
他熟視無睹,不管那些「路標」。自己徑自向前走:樹苗倒了也不管我的事,只要自己走出去就行了。他完全將村民的囑咐拋在腦後。完全沒有考慮後果。
㈩ 人教版初中語文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初中語文學業水平考試是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終結性考試,目的是全面、准確地反映初中畢業生是否達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所規定的學業水平。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二、命題依據
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准》)及本考試大綱。
三、命題原則
1.以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為指導,以我市初中語文教學實際為依據,以本屆初中所用語文教材為主要參考內容,以近三年我市語文中考試題的難易程度為基本標高,以水平測試與能力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對考生進行全面考查,力求使品學兼優的學生能夠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2.命題以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宗旨,不僅要考查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還要關注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的情況以及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狀況。
3.要重視考查語言文字的實際運用能力,關注語言文字這一特殊信息載體的人文價值導向,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感悟、體驗和審美活動,體現語文學科特有的靈性和生氣。
4.試題中要選用適當比例的課外語言材料,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狀況。選文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性。
5.試題應符合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通過測試發現學生的潛能。
6.設計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這類試題不規定統一的標准答案,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做出自己富有個性的解答。
四、考試范圍
《語文課程標准》中第四學段(7~9年級)的課程目標。根據人教版統編教材內容,確定中考語文科考試范圍。
五、內容目標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中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F.探究: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是在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試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1、語言文字運用
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
(1)識記 A
①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②識記並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
(2)表達應用 E
①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②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③辨析並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結構混亂、表意不明。
④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⑤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⑥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常見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
⑦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准確、鮮明、生動。
2、文學常識
(1)識記 A
①識記教材中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識。
②識記教材文學名著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等。
3、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識記 A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三個年級古代詩歌)。
(2)理解 B
①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②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之、其、是、爾、何、孰、安、者、而、雖、乃、且、也、則、焉。
③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
④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3)分析綜合 C
①篩選文中的信息。
②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4)鑒賞評價 D
①鑒賞古代詩文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詩歌意境。
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4、現代文閱讀
甲、論述類文本閱讀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 C
①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③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乙、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 C
①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②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①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②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③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 F
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②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③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丙、 實用類文本閱讀
了解新聞、科普文章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准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分析綜合 C
①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3)探究 F
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②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5、寫作
能寫生動、具體、感人的記敘文。
表達應用 E
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
(1)基礎等級
①符合題意。
②符合文體要求。
③感情真摯,思想健康。
④內容充實,中心明確。
⑤語言通順,結構完整。
⑥標點正確,書寫工整3分,不寫錯別字3分(錯3個扣1分,重復的不計,最多扣三分。書寫工整、美觀3分;書寫清晰、工整2分;書寫整齊,無塗改1分)。
(2)發展等級
①深刻
透過現象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②豐富
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③有文采
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
④有創新
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六、考試時間與形式
1.閉卷、筆試。
2.考試以能力測試為主,水平測試為輔。
3.考試時間120分鍾,賦分120分。
七、試卷特點與難度
1.試卷基本特點
(1)試卷整體結構與2016年5月適應性考試卷型基本相同。默寫填空和語言運用題將設選做題。
(2)試卷主體板塊為第一卷選擇題31分和第二卷主觀題閱讀與寫作89分。
(3)客觀題31分約佔全卷分數的26%,其餘為主觀題。
(4)保留學科綜合性,增加開放性試題。
2.試卷難度及比例
(1)整卷難度值預設為0.65。其中難度值大於0.7的試題約為20%,難度值在0.60-0.65之間的約為65%,小於0.60的約為15%。
(2)作文50分,不設審題障礙,內容開放
八、卷型結構
板塊安排。2016年中考試卷仍按三大板塊安排考查內容。第一板塊以基礎知識考查為主兼及運用。第二板塊主要考學生閱讀能力,試題多為理解運用方面的內容。第三板塊作文。作文只考一篇大作文。原則是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做完試卷,考出較好的成績。
九、試卷部分知識點和考點要求提示
1.積累:主要考查學生背誦默寫掌握情況,內容以課內古詩文為主,兼及常見成語、熟語、諺語、歇後語等。
2.見識:常見的社會熱點問題、重要的宣傳口號,特定的圖畫、標志,不能遺忘的重大事件。
3.拼音:熟悉拼音方案,了解普通話的基本常識,會依拼音寫漢字和給漢字注拼音。
4.字詞:會使用字、詞典。了解漢字的部首結構和演變形態,能寫一手美觀工整的好字。掌握詞語的基本構成形式,能正確理解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能區分詞語的詞性特點,正確運用詞語組詞造句等。
5.句子:掌握句式變換的多種形式,如單復句變化,句式的語氣變化,句子的長短整散變化等。
6.標點符號:常見常用的標點符號。重點掌握問號、破折號、引號、括弧、冒號等。標點符號在作文中考查。
7.文章閱讀:①以課本外當代的一些時文美文為考查內容,擬題時重點突出閱讀、理解能力的內容。②古文考查以教材內容為主,多考查對文章或語段的理解,句子的翻譯,對常見實虛詞的古漢語語法現象簡要分析,了解文章或語段的主要含義,品析美點,簡要評價古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
8.詩歌欣賞:題型與2016荊門5月中考適應性語文試題考卷中呈現的考查內容相類似,2016年選出課本中的45首詩詞作為中考詩歌鑒賞篇目的考試范圍。。
9.綜合性學習題:形式與以往荊門中考卷中呈現的考查相類似。注重語言的正確、優美及合乎事實與情理。加強材料分析與信息提煉、圖表觀察與分析、口語交際與表達、各類突出熱點的綜合性學習。
10.作文:要求寫人形象鮮明,寫事內容具體,寫景生動形象,評述有理有據。記敘文務求生動,議論文不講空話大話,說明文條理清晰。作文側重記敘文的寫作,以命題和話題作文為主,鼓勵思維創新。下列記敘文與議論文的評價標准,供寫作時自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