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廣東高考語文作文思路點評
高考分數已經揭曉,你語文分數不理想,現在反思自己的作文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是一種實事求是的作風,值得贊賞!
根據你自己介紹的作文思路,問題非常明顯。
我們說,寫材料作文,就是根據題目所給的材料來分析和歸納,得出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和判斷。
很顯然,廣東高考作文的材料就是要從其中三種情況中,去理解其中的一種,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來立意。
首先審題:
1、富人慷慨捐助需要幫助的人;
2、第一家高興地接受了捐助;
3、第二家雖然接受了捐助,但是等以後還嘗還;
4、第三家認為是對他家的施捨,拒絕了捐助。
在這4點當中,我們可以任選一點進行論述。
再來分別看看這4點的立意:
1、富人慷慨捐助需要幫助的人:體現了有同情心,沒有為富不仁,有社會責任感,幫助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
2、第一家高興地接受了捐助:現實,自己需要別人的幫助,就勇敢地接受。現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是為了以後不需要別人的幫助,經過自己的努力後,再感恩社會,感恩別人。回報社會,回報別人。
3、第二家雖然接受了捐助,但是等以後還嘗還:非常理智和客觀,承認當前的困難,但是只是暫時的,對自己有自信,相信自己會度過困境的。
4、第三家認為是對他家的施捨,拒絕了捐助:人各有志,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去實現的目標。
以上立意很有深度!幫助別人是我們的傳統,也是我們的美德。當然感恩也是我們的美德。但是感恩不是施捨,辨證地論述了這兩者關系,從而激勵人們在接受施恩的同時,去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讓自己有自信地,更有自尊地生活和工作。
再回頭看你寫的作文,完全是模仿材料在寫作。這是高考作文的大忌。材料作文可以從多角度立意,但是只要圍繞一個立意來闡述你的論點,用論據來論證論點。
再就是你作文沒有重點,平鋪論述,三種情況都寫,中心不突出,立意不明確。可以說是 一篇失敗的作文。、
不好意思啊,原諒我直言不諱。
2. 廣東高考語文試卷的有什麼題型 知道的說下
廣東的復一般是這樣的:制
1,拼音字 病句 成語 排序
2,文言文
3,閱讀題(不可選,比較容易的)
4,閱讀題(可選實用類和文學類)
5,語言運用類題目(出對聯,邀請函,開場白,串台詞等運用類的)
6,作文(最近很多年都是不命題作文)
祝你高考成功!
3. 2013年廣東高考語文作文,求高人 看我合題意不
材料作文的切點一般都很廣,今年的也不例外,而且很貼近現實生內活,可以從慈善、骨氣、施捨容、報恩等方面入手,我個人覺得這次的材料就是寫「如何看待慈善事業」,你寫了拒絕施捨,也是你對慈善事業的一種看法,所以不能說是離題,至於分數,那就要看親你的文字功底了,放心吧,沒事的,不要想太多,明天還有兩科,加油!!!(*^__^*) !!!
4. 2013廣東省語文高考試卷 作文
六、本大題1小題。抄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個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為人慷慨,熱心於慈善事業。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個貧困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同情這幾個家庭的處境,決定向他們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幫助。
一家猶豫著接受了,但聲明一定會償還。
一家謝謝他的好意,但認為這是一種施捨,拒絕了。
要求:
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
③不少於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5. 求廣東近十幾年來的語文、英語高考試卷(2001-2013)及答案(要doc格式的pdf也行)
你可以去中國校長網下載,全部免費,有歷年的高考題。
6. 2013年和2012年廣東高考考了那些語文古詩
q 額滴外放才
7. 2013廣東高考語文和文綜選擇題答案a卷
語文還沒有,文綜幫你找到了,記得選為滿意答案。
8. 學海2013屆廣東高考模擬模擬試題(二)語文試卷
你要什麼啊。題啊?
9. 2013廣東卷高考語文 文言文 宋史 張詠傳 詳細註解
2013廣東高考文言文的譯文和分析
張詠,字復之,是濮州鄄城人。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郡中推舉進士,經眾人評議,把張詠作為第一名推薦。有一位年老博學的儒生張覃,這次沒有能夠考中科舉,張詠和寇準聯合上書郡中首長,推薦張覃為進士第一名,大家都贊許他能夠謙讓。適逢李沆、宋湜、寇準接連推薦張詠的才學,朝廷任命他為荊湖北路轉運使。他上奏請求罷去歸、峽兩州設置的水遞役夫。就職後轉任太常博士。太宗聽說他很能幹,就把他召回了京師。張永德擔任並、代的都部署,有一個小校尉觸犯了軍法,被杖苔死亡。太宗下詔追究他的罪過。張詠重新密封並交還詔書,並且說:「陛下剛剛才委任永德在邊關任統帥,如果因為一個下級校尉的緣故,就追究責罵一位主帥,我恐怕下面的士卒會產生輕慢上級的心理。」太宗不聽眾他的建議。過了不多久,果然發生了士兵威脅訴訟軍校的事情,張詠引述之前發生的事情來勸說,太宗動容地慰勞他。
(第一段寫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寫張詠謙讓第一名進士,體現了他良好的品德;第二件事是張詠請求免除弊政,體現了他能體察民間的疾苦;第三件事情是勸說皇帝不要干預邊關將領治軍,體現的是他的政治謀略。其中,第一、三件事詳寫,第二件事略寫。略去的文字幾乎是關於張詠的任職變遷,不影響文章的理解。但第三件事在《宋史》原書中應另為一段,此處卻歸入第一段,容易產生前言不搭後語的問題,容易影響考生的理解。)
張詠出任益州知州,當時李順造反,王繼恩、上官正總領官兵攻打討伐,卻令軍隊停止不再前進。張詠用言語來激勵上官正,勉勵他親自出征,依然舉行盛大的宴會來為他餞行。上官正因此決定親自前行深入平叛,大勝。當時敵寇橫行的時候,百姓很多都被迫跟從了,張詠寫了文章把朝廷的恩德和信譽告訴他們,讓他們各自回到家中繼續務農。
(此段寫了張詠來到益州任職後的兩件事情,一是激勵官兵勇敢出征,體現了他的軍事才能;二是收復了叛軍士兵的心,使他們無所牽掛地重拾生計,體現了他的民政才能。本段刪減較多,卻能使文段的中心更為集中在對張詠個人才能的描寫上,減少了考生閱讀的難度。)
開始時,四川的士子們都一心求學,不喜歡做官。張詠考察後發現當地人張及、李畋和張逵都很有學問和德行,被同鄉的人所稱道,於是敦促勉勵他們參加科舉考試,這三人也都全部考中了科舉。當地的士子們因為這事都聽從了張詠的勸說。
(此段寫了一件事,這件事仍是張詠任益州主官時發生的,他勉勵有才學和德行的讀書人要敢於通過考試參政,這體現了他愛惜人才的品德。此段刪去的文字,是張詠任益州時的判案和施政效果,以及他丁憂後任兵部郎中時對幣制變革的奏議,雖與全文有一定關聯,但不影響考生理解。)
宋真宗咸平二年夏天,張詠憑工部侍郎的身份掌管杭州。這一年農田歉收,許多百姓私自販賣鹽來維持生計。衙門抓捕了數百名犯人,張詠全都寬免了他們應受的罪罰,而且遣返他們回鄉。部下的官員請教道:「不狠狠地懲罰他們,恐怕沒有辦法禁同類事情的發生。」張詠說:「錢塘一帶十萬戶人家,有八九成挨餓,如果不利用販鹽來使養活自己,一旦他們像蜜蜂一樣聚焦起來做盜賊,那麼造成的憂患就很深了。等到秋天收成後,自當仍然按照過去的法則來罰處。」五年,真宗因為張詠以前在四川治理行為優異,重新任命他掌管益州。適逢派遣謝濤巡撫西蜀,皇上趁機令謝濤傳諭給張詠說:「得到你在四川,我沒有西方的憂慮了。」
(此段寫兩件事,都是出自真宗年間。一是張詠任杭州知州時對因飢荒而走私的百姓的寬恕,體現了他對百姓的愛護,同時也體現了他施政的靈活;二是張詠復任益州知州,這時真宗給了他很高的評價,這體現了張詠才幹出眾。此段刪去了張詠任職的一系列變化,無關宏旨,另外,還省去了張詠對一件遺產案件的審理。審案講究證據,而張詠的審案卻是依據經驗,雖然能夠體現他的機智和治理才能,卻違反了今天法治的精神,因此刪去,可謂合適。)
張詠與青州的傅霖少年是同學。傅霖隱居不做官。張詠已經地位顯赫後,訪求傅霖三十年,都找不到他。到了這時,他來求見,守門的小吏稟告說傅霖請求進見,張詠斥責他說:「傅先生是天下有名的賢能之士,我尚且沒有能夠成為他的朋友,你是什麼人,敢直接叫他的名字!」
(此段寫一件事,即張詠對待朋友、賢士的態度,體現了他愛才惜才的心理。但這段話,一是人物傅霖與全文無關,且沒有介紹他的具體情況,讓考生對此人難以把握,二是「至是來謁」這句話也讓考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至是」就是什麼時候,這就容易給人留下只是為了第9(2)題才勉強把它放入文中的印象。事實上,前文刪去了整整一段,交代了張詠來到此地任職後的善政,並且得到了民眾極力的擁戴,但此時為官清正的他卻病入膏肓。「至是」即承此而來,而後文則交代了兩人見面一個後,張詠就去世了,由此更體現了這次見面的珍貴。)
10. 請問2013年廣東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是什麼
2013年廣東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是:理想與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