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八上語文全程答案

八上語文全程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19 01:24:16

㈠ 八下語文全程答案

http://www.1010jiajiao.com/daan/bookid_17347.html
希望能幫助你回。答

㈡ 八年級(下)全程檢測卷答案語文

一、選擇題:
1. 有線電報的出現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商人用來傳達生意信息 B.使人們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
C.記者用來發送新聞報道 D.親朋好友用它來傳遞親情
2.19世紀70年代以後,中國開始出現的通訊手段是( )
A.有線電報 B.有線電話 C.無線電報 D.無線電話
3. 要准備一期"近代中國攝影作品展",你認為不可能收集到的歷史照片是 ( )
A.慈禧太後的生活照 B.林則徐在虎門銷煙時的留言
C.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開幕典禮留影 D.重慶談判時國共雙方的合影
4..近代中國人們獲取信息、了解社會的主要傳媒工具是( )
A.書籍 B.電影 C.電話 D.報紙
5. 近代文化生活的變化是由於( )
①照相②電視③電影④報紙的傳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是( )
①創辦商務印書館②淞滬鐵路正式投入運營③《申報》創刊④甲午中日戰爭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
7.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頒布的改變社會習俗的法令包括( )
①易服②剪辮③廢止纏足④改稱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下列反映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輪船隻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現
B.電影和報紙在全國范圍內開始發行
C.照相是極少數有錢人家的奢侈享受
D.傳統的社會習俗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
9.列關於中國近代報紙發展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鴉片戰爭前,中國就已經有了中文報紙 ②在中國,外文報紙出現的比中文報紙早 ③20世紀初,報紙是人們了解國內外重大事件的主要媒體 ④《申報》創辦時維新變法運動尚未開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 )
A.三聯書店 B.中華書局 C.商務印書館 D.中國古籍出版社
二.讀史有感
11.閱讀下列材料,觀察圖片,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是我國建造的______艘輪船"黃鵠號"復原圖。
(2)19世紀相繼傳入中國的兩種交通工具是 ( )
A.輪船 汽車 B.火車 飛機 C.汽車 飛機 D.輪船 火車
(3)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是 ( )
A.唐胥鐵路 B.淞滬鐵路 C.滇越鐵路 D.京漢鐵路
(4)這些交通工具的傳入給當時的社會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三、材料分析題:
12.閱讀下面材料:
"汽笛響起,火車開動,坐在車上的人像懸掛著的旗子一樣搖來搖去。......沿途的農民看到火車冒著煙馳過,而且車上滿載了衣著華麗的人,沒有不'詫為奇觀'的。他們都把手裡的活停下來,獃獃地盯著火車看。拄著拐杖的老婦人驚異地張大嘴巴,青年人兩眼發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則嚇得依偎在大人的身上。"
回答:
(1)此報道出自近代哪一報刊?
(2)反映了哪一年發生的什麼歷史事件?
(3)這一事件有何意義?
13. 閱讀下面材料:
材料1 清朝建立後,中國的男性都要蓄發留辮。民國成立後,全國各地都紛紛掀起了"剪辮"的浪潮,以示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材料2 民國時期,國人既保留傳統的長衫馬褂,也日漸改穿西服,而"中山裝"則是這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男子服裝。
材料3 不少年青人,極力打破傳統封建思想的桎梏,追求自由戀愛。年青婦女不再沉默,紛紛向傳統禮教作出挑戰,甚至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至於殘害婦女的纏足陋習,在新思潮的沖擊下,也日漸式微。
(1)上組材料反映了什麼現象?
(2)對你有何啟示?
四、問答題
14. 你現在使用的《現代漢語詞典》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的,今年是其創辦多少周年?有何意義?
15. "要想富,先修路。""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結合上述現代諺語,分析近代交通工具火車、輪船傳入中國後,給人們帶來了哪些便利,請舉例說明。
16、(1)我國古代有領先世界的四大發明,那麼為什麼近代以後,許多發明都是從西方傳進來的?
(2)他們說得對嗎?談談你的看法。
17.解放前、改革開放前普通家庭遠距離的主要通訊方式是什麼,現在普通家庭遠距離主要通訊方式是什麼?改革開放後特別是現在,以50家為一組,統計家庭電話的裝機比率,行動電話佔有比率,家庭網上通信比率,比較書信、電報、電話以及行動電話各具哪些特點和優勢?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請分析變化的原因。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參考答案
1. B 2.A 3.B 4.D 5.C 6.B 7.C 8.B 9.B 10.C
11. (1)第一 (2)D ( 3)B (4)變化:使人們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的流通。
12. (1)出自《申報》。
(2)反映了1876年淞滬鐵路正式投入運營。
(3)這是在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
13. (1)社會習俗的變化。
(2)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封建習俗觀念的改造作用,它是歷史的進步。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盡管同我們現在的發展相比很有限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卻代表了人類歷史文明發展變化的主流趨勢和人類社會優秀文化的發展方向。
14. 今年(2005年)是其創辦108年。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15. 便利:如出行更便捷了、促進商品流通、信息傳播的更快等;舉例略。
16.小男孩和小女孩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卻都不完全。中國近代科學的落後有封建制度統治的原因,在封建專制制度統治下,統治者實行的重農抑商的政策、閉關鎖國的政策,阻礙了中國商品經濟乃至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科學技術沒能拓展自己發展的空間。從教育制度上看,八股取士的科舉在鼓勵士人在考舉人、考進士、考狀元,埋頭故紙堆,記硬背四書五經,不注意發明製造,缺乏對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沒有把自然科學與生產技術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古代是農業文明發展先進的國家,其科技發展屬封建社會的農業文明,而近代的科技發明以近代科學理論為基礎,其科技發明成果能轉化為生產技術和生產力,日益豐富著近代工業的社會的物質基礎。
17.略

下載地址:http://doc.dang.com/view/2wsm4v]]>

㈢ 新語文活頁八年級上冊,全答案!!!急!!!!!!

一、基礎知識積累

(一)1.(1)chī zhā tɑn tū (2)chàn chuò lǚ liǎn(3)zhù bènɡ suì zì (4)jiècānɡshùbēi(5)tuì jiànɡ yuàn zhuó (6)ò rǎn shuò diàn (7)xínɡ xī pá huì (8)xī yùn shì bǐnɡ (9)è qǐ nàn jiào (10)zǐ mǐn chou shē (11)nǎo lìn cù lún (12)yùn xǐnɡ niànɡtànɡ(13)báo yùn suō wǎn(14)huozhùchénɡjì (15)pú zī bó dài (16)zǎi shuòqībiān (17)liáo jiùlièhé(18)mèi dàn sǒu 2.(1)秘幻惑(2)喧凝澈(3)聳 迂納 (4)慰零茁 (5)浸 憾籠(6)釀 寒 離 (7)綴 玷 詛 (8)濃 婪 豪 (9)熬 雛 疏 (10)重 回 慨 (11)銷 折 屬 (12)流 執策(13)盛呵 醉 (14)惘 凋 朗(15)嘹晴敦(16)藻韌淌(17)奧徑湛 (18)篷蟀碣(19)竦瑟潤(20)弄托默(21)健 敞萍(22)濟逝純 3.(1)嶙峋肉跳目眩 喪氣 (2)苟 瓊漿 盤虯 怡然 (3)秋毫 龐然落落接(4)回 終 逢 繁急 (5)紅 綠 玲瓏 多 多 微 (6)磨 窮 憂 慮 陰圓(7)世雙 象 迭 愁 感 患(8)災禍 突 其 國 鄉 割 (9)匪 無愧 猝 故 新 (10)賢 齊 而已 欲 施 (11)引招擻嫩(12)閑逸 華舞明(13)輕疏疏 狗虎(14)貉驢貂雞(15)麟雞駒鴉(16)狗鱉魚鯨


㈣ 八年級上語文新支點答案

第六課

1.略

2.解釋詞語

(1)疏懶:懶散兒不慣受拘束。

(2)深不可測:深到不可測量,現在多用來形容城府深或心機多。

3.《狂人日記》 《朝花夕拾》

4.熱心善良 懷念

5.C 6.D 7.B

8.(1)動作描寫 (2)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 (3)肖像描寫 (4)動作描寫,神態描寫

9.C

10.鄙視(輕視) 發生新的敬意

11.答:表現了阿長熱心,善良,關愛孩子,淳樸的性格。

12.答:因為這四本書雖然笨拙,但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阿長買來的,給了作者黑大的震撼。

13.答:結尾是抒情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尊重,懷念和祝願之情。

14.C 15.C 16.略

17.答:如今的環境污染越來越惡化,做什麼都得戴防毒面具。

18.答:追求綠色時尚,擁抱綠色生活。

19.給爺爺上飯 吃奶奶現炒的蠶豆

20.蠶豆是引子,寫蠶豆是為了引出奶奶對我的喜愛。

21.(1)答: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表現了奶奶對我的疼愛,以及對我即將離開的不舍。

(2)答:難受是因為終於領悟到奶奶當時審過的艱難,羞愧是作者想念奶奶的時候比奶奶想作者要少得多。

22.答:蘊含了作者對奶奶的羞愧,懷念與敬意之情。對童年苦難生活的回憶和追思,對奶奶這種隱忍,堅強女性的贊美。

23.答:不矛盾,因為作者其實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文章前面寫得越反感,後面就越能突出作者對奶奶的敬意。

寫作展示:略 (備注你們還是到其他地方去找一下作文吧)

(這個答案有可能是錯誤的,你們抄的時候一定要看一下是不是錯誤的,是正確的再抄,錯誤的話,我也沒有辦法了。)

㈤ 陪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績優學案答案

從小到大,我一直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除了看課外書,我總是被媽媽催促著,監督著學習。就象一頭不肯往前走的牛,被人鞭打著,吆喝著,才肯往前走。因此,我從來都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可是,這學期,我逐漸改變了對學習的看法,從學習中體會到了樂趣,漸漸愛上了學習,覺得學習也是一種快樂!
我覺得學習是一種快樂,因為我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比如那次學習《鳥兒的偵查報告》這篇課文時,張老師讓我們分成四人小組,來選一個情節表演。我和同學們分角色表演,大家都拿出渾身解數,有的學著鳥兒飛翔的樣子,有的學著小鳥的表情悲傷地匯報情況,有的學著作者難過的樣子……大家都非常地投入,表演得維妙維俏。一堂課不知不覺地在歡樂的氣氛中過去了,真是開心的一節課!我們不僅學習了課文,還鍛煉了我們的表達能力、朗讀能力,還加強了我們的表演能力!
在學習中也會遇到困難,但是,通過努力解決困難也是一種快樂!有一次,我看到了一個既有趣又有點難度的數學題,我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就去請教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非常有興趣與我來討論。通過一番激烈的,熱火朝天的探討後,我們終於找出了正確的方法,解決了問題。我覺得學習真是一種樂趣,當我解決了困難時,我很自豪,我愛上了學習!
我喜歡上科學課,學習科學也是一件快樂的事!當我學習了生物鏈時,我明白了生物鏈不是項鏈,而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組成的相互依存的鏈條;生物鍾不是鬧鍾,而是自己體內的無形的生物鍾;在太空中無論怎麼大聲說話,別人都聽不見;我還學到了很多很多……當學到了這些有趣的知識後,我會迫不急待地與爸爸媽媽分享,順便考考他們知道不知道。嗨,學習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真想大聲告訴親愛的張老師,還有我的爸爸媽媽,學習知識真是一種樂趣,學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㈥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時掌控答案

八年級的語文課時掌控答案求啊~~~

㈦ 八上《全程練習與評價》語文,數學,英語都可以,急需答案

同樣急需

㈧ 語文配套練習冊八年級上冊人教版的參考答案

順便也給我一份

㈨ 全程伴讀八年級上冊語文答案. 高分跪求!!!!

第一單元知識和能力檢測試題
班級: 姓名: 滿分:100分 得分:
一、語言運用(20分)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2分)( )
A.環繞(rǎo) 悠閑(yiōu) B.銳不可當(ruǐ) 舀水(yǎo)
C.橫渡(hènɡ) 潰退(kuì) D.鞠躬(jū) 奇跡(jì)
2.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
A.制栽 贓物 B.富麗唐皇 拂曉
C.絲絨 精彩 D.尖利 鬼鬼崇崇
3.下列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
B.王東張皇失措地跑到學校,累得上氣不接下氣。
C.她已經精疲力竭,坐在那裡休息了好長時間。
D.這是一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作品。
4.選出比喻手法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
A.鮮嫩的蘆花像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
B.母親眺望的目光是一根無形的線,牽扯著遠方遊子的心。
C.同學們的學習勁頭像決了堤的洪水,一瀉千里,勢不可擋。
D.每一朵盛開的花像一個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
A.在人民解放軍偉大的勝利的進攻下,南陽守敵棄城南逃。
B.歡迎志願軍凱旋歸來。
C.不知不覺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離。
D.那就是我帶走的沉重記憶。但這是個美麗的記憶。
6.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2分)
(1)導語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主體是新聞的軀干,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展和闡釋;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背景必須獨立成段。( )
(2)《蘆花盪》的作者是孫犁,他所敘述的乾瘦的老頭子勇敢作戰的故事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的白洋淀。( )
(3)《蠟燭》寫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上的故事。展現了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
(4)雨果是英國作家,他憤怒地譴責了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的罪行,表達了對被侵略、被掠奪者的巨大同情。( )
7.白崇禧經常說:「不怕共產黨凶,就怕共產黨生根。」他是怕對了。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不僅是樹木,而且是森林了。不僅生了根,而且枝葉茂盛了。
(1)這段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1分)
(2)聯繫上下文的語境,解釋這段話的含義。(2分)
8.根據句意,將下列句子補充完整。(2分)
戰爭,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美國侵入伊拉克,殺害伊拉克人民,是非正義的戰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陽同學去文具店買鋼筆,你覺得他怎樣和營業員對話才得體?(3分)
李陽指著櫃台中的鋼筆對一位三十五歲左右的營業員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營業員拿出兩支鋼筆讓他挑選。
(李陽想再多挑選幾支),他對營業員說:「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陽挑好後問:「請問多少錢一支?」
營業員答:「九元五角。」
(李陽嫌貴,不想買)他說:「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40分)
(一)閱讀下列語段,完成10~16題。(19分)
歷史,現實,在雨中( )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他們全是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員和音樂家。」莫馬指著幾個走向擴音器的人對我說。
雨下得更大了。樂隊奏起了音樂。一位女演員朗誦南斯拉夫著名女詩人迪桑卡的詩:
……
他們坐在書桌前
就在那要命時刻前55分鍾
小小的人兒,
急切地回答
艱難的問題:
假若一個人步行,結果是多少……
許許多多這類問題。
小腦子充滿了數字,
書包裝滿了練習簿,
打的分數有好也有壞;
兜兒還塞一把夢想和秘密,
是愛和盟誓。
每個人都以為
自己將在陽光下奔跑
很久,很久
直到任務了結時。
……
一首首詩,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劇,在兩小時之內,將半個世紀前的殘酷歷史( )在我們眼前。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對死亡的恐懼,對親人的呼喚,父母失子的哀傷和控訴,塞爾維亞人對暴力的( )和對自由的( )——世世代代「人」的聲音,在詩和音樂的韻律中,響徹雲霄,響遍山谷。迴音在傾瀉的雨中繚繞不絕。天地亦與人同哀。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就那樣年年不間斷地表達他們的歷史感:沒有仇恨,沒有憤怒;只有悲哀,只有記憶,只有警告——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也建在當年日軍集體屠殺中國人的地點。館外一大片石子,每顆石子象徵一位犧牲者。館內陳列著日軍屠殺的證物、文件、照片、報紙。
這是歷史事實。但是,多少人記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
10.填充文中空缺的四個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作者反復地寫「雨」,作用是什麼?(3分)
12.演員和音樂家很多,懷念的方式也多樣,為什麼單獨提到女演員朗誦迪桑卡的詩?(2分)
13.畫線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3分)
14.作者為什麼會不由地想起南京大屠殺?(3分)
15.結尾段的含義是什麼?(3分)
16.概括本文段的中心意思。(3分)
(二)閱讀下列語段,完成17~23題。(21分)
歌 聲
本文選自《旅程記》,作者以群。寫於1942年4月。抗日戰爭期間,香港淪陷後,我黨組織護送一批知名文化人離開香港,經由廣東淪陷區到達抗戰大後方。本文所寫,即為這次行動的一段生活。
梅林坳的路是難行的,肩上的負荷漸漸地沉重起來。我們行進在艱難的路上。
那正遭受著殘酷踐踏的土地——九龍新界的遠影,還依稀地( )在那迷濛的雨霧中,在那模糊的遠山的陰影下,好像一隻在荒野顫抖著的受傷的野獸。人們不都是剛從那死亡線上逃脫出來的嗎?
站在山道上回過頭去。那久經荒蕪的田地,變成了瓦礫的村舍的舊跡,被砍伐了的樹木殘根……還清晰地呈露在人們的眼底,這一切都銘志著這土地的被蹂躪、被殘害的過去。
仰望山頭,路還那麼悠長啊!可是,越過這山壁,越過這難行的山道,不就是自由的天地嗎?懷著這希望,這確信,誰也不會發出一聲怨嘆。曾經走到絕望邊緣上的人是不會屈服於艱苦的!
一刻鍾以前,我們不是還在敵人武器的控制之下嗎?可是,現在,我們竟然平安地轉上了通向自己人的土地的路,擺脫了野獸的跟蹤。誰還會顧慮到道路的艱難呢?
當我們到達山頂的時候,那是多麼地高興啊!向北望去,一片豐饒的田地,展開了在山下,雖然已是殘冬的季候,可是,那些成熟了的麥子,那些將近開花的蔬菜,綠得多麼誘人啊!就在那方向,寄託著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渴望,我們的漫漫長路的目的。
微風輕撫著我們發紅的臉,陽光從雲隙里伸展下來,溫暖著我們,有如一條金色的被子。多麼明朗的天氣啊!我們多久不曾在這樣明朗的天空下呼吸過了啊!三十天以來,在我們的回憶中似乎搜尋不出一個明朗的天氣。那些日子,天空總是那麼陰沉,戰煙和陰霧混和著,低低地壓了下來,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那時,我曾經想:「香港的天氣難道向來是這樣的么?為什麼一向不曾發覺呢?」可是,現在,我們終於擺脫了那窒悶的空氣的壓迫!我們又能輕快地呼吸新鮮的空氣了!
經過了十幾分鍾的休息,一天行旅的疲勞,似乎很快地洗清了,我們又精神飽滿地開始了未盡的旅程。
下坡路特別地好走,人們的腳步都輕鬆了起來。有人輕輕地唱起歌來: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歌是太熟悉了,不大容易在人們的心裡喚起感動。可是,現在,這同樣的歌聲,卻多麼地叫人感動啊!三十多天以來,我們不曾聽到過這歌聲,誰還敢唱這歌呢?惡獸們不是正在窺視著每一個「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而企圖以一聲歌或一句話來做屠殺的罪證嗎?我清楚地記得:在聖誕節次日的那個恐怖的早晨,鄰家的三歲的孩子曾經為著唱了一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而遭到她母親一頓打。當她母親變了臉色,用手捫她的嘴的時候,她掙扎著,帶哭地問:「為什麼不許唱呢?」
大人們也只能含著淚沉默地望著她,誰能說這歌是有罪的呢?三歲的孩子是不能了解這一夕之間的巨變的,她又有什麼理由要抑制這唱歌的慾望呢?
可是,現在,我們又重新聽到了這歌聲!一個人低聲地開始,於是第二人,第三人……不自覺地隨和起來,於是這低聲的吟哦終於成了壯大的歌唱——叫人激動,顫栗的歌唱!
負荷依然是那麼沉重,道路依然是那麼崎嶇,可是卻不再感到疲睏,因為我們終於越過了那生和死的界山,踏上了自己人的土地!
17.選擇最恰當的詞語填入( )處。(2分)( )
A.隱沒 B.隱現 C.躲藏 D.掩映
18.「自由的天地」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第5、6兩段文字中運用的修辭方法有:(4分)
(1)_________ 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7段中多次寫到「明朗的天氣」,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志;「那窒悶的空氣的壓迫」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這同樣的歌聲」現在為什麼「叫人感動」?(2分)
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對第13段的描寫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2分)
23.從全文看,第14段連用「依然」一詞的作用是什麼?
(4分)
參考答案:
一、1.D (A.rào,yōu;B.ruì;C.hénɡ)
2.C 3.B(A.裁;B.堂;D.崇)
3.B(應為「急急忙忙」)
4.C
5.D (A.應為「攻勢」;B.「旋」和「歸來」重復;C.刪「的距離」 )
6.(1)×(背景可以暗含在主體中)
(2)×(應為「抗日戰爭」)
(3)√
(4)×(應為「法國」)
7.(1)比喻
(2)中國共產黨一心為人民,減租減息,鬥地主惡霸,善於發動群眾,因而在江淮地區已站穩了腳跟,勢在必勝。
8.伊拉克人民奮起反抗,與敵斗爭,是民族自衛的正義戰爭
9.示例:①阿姨,我想買支鋼筆。②請多拿幾支好嗎?③對不起,我想到其他商店看看。
二、(一)10.融合 呈現 反抗 執著
11.天地與人同哀。 用「雨」來表達對南斯拉夫這個小城被殘殺的7000多人的哀悼。
12.突出被殺的是一群求知慾旺盛,充滿幻想的孩子,表現了女演員對他們的懷念和哀悼。
13.排比。 表現了南斯拉夫塞爾維亞人對被殘殺的親人的懷念,他們表達了強烈的反戰意向,希望永遠不要再有戰爭了。
14.日軍發動的南京大屠殺使我30萬同胞被殺害。 作者想到自己對受害者的感情,也就能完全理解南斯拉夫人對受害者的懷念之情。
15.我們可以不記仇,但是不能忘記慘痛的歷史事實,不能忘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不能忘記死於非命的孩子,不能忘記起來反抗的民族的英勇。要記住歷史,珍惜和平。
16.通過音樂會,重現殘酷而沉重的歷史,表達了人民的哀悼之情。
(二)17.B 18.抗戰大後方
19.排比 例:寄託著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渴望,我們的漫漫長路的目的。 反問 例:我們不是還在敵人武器的控制之下嗎? 或者:誰還會顧慮到道路的艱難呢? 比喻 例:擺脫了野獸的追蹤。
20.嚮往光明和自由 戰煙和陰霧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敵占區人們被蹂躪,被殘害的內心感受
21.經受被奴役的痛苦,才覺得這歌聲的感人。
22.反襯
23.呼應開頭;為突出「踏上了自己的土地」的人們獲得自由時的歡快心情。
三、24.略

給你一份試卷,再給你一份教案 共享里找,我的
下載地址:http://iask.sina.com.cn/ishare/download.php?fileid=685929
下載網頁:http://iask.sina.com.cn/ishare/browse_file.php?fileid=685929

閱讀全文

與八上語文全程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