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語文初中各地期末試卷大考卷 浙江專版 七年級下冊------語言的運用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答案做在答題卷上)
一、聽記題(8分) 聽錄音兩遍,完成下列題目。
1、市委、市政府解決群眾反映迫切問題的重大決策是()(2分)
A、建設「平安寧波」,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
B、開展緩解中心城區「出行難」、改善交通環境系列行動
C、每個人進行換位思考,對他人對社會多一分理解,切實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D、注重從根本上解決弱勢群體的就業生活出路
2、我市經過多年,慎重考慮, 其他同類城市的做法,作出整治「三車」的決定。(2分)
3、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A、順理成章B、日趨擁堵C、園滿成功D、弊大利小
4、不屬於整治「三車」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是()(2分)
A、我市已成為全省惟一一個沒有實行「三車」整治的城市。
B、讓車主和其他社會成員的利益盡可能地得到協調和兼顧。
C、 各級各部門依法操作、有情操作,廣大車主積極配合。
D、 每個人進行換位思考,對他人對社會多一分理解,切實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二、積累與運用(13分)
5、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小說《城南舊事》。小說中的小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
B.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主要寫的是魯濱孫流落荒島的一段生活經歷。
C.《誇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經》的一個神話故事。
D.在《安塞腰鼓》中,作者劉成章帶給我們一種來自黃土高原的氣勢和力量。
6、填空。(9分)
①「 ,明月來相照。」 (唐 王維《竹里館》)
②「正是江南好風景,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③「春潮帶雨晚來急, 。」 (唐 韋應物《滁州西澗》)
④「 ,閑敲棋子落燈花。」 (南宋 趙師秀《約客》)
⑤《木蘭詩》中,表現戰事持久、戰斗激烈的詩句是「 , 」。
⑥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林嗣環《口技》)
⑦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中的「風騷」原來指的是《 》中的「國風」和屈原的《 》。
7、某中學為幫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課堂,要在全校開展一次獻愛心捐款、捐物、捐書活動。請你為這次活動擬一條校園標語(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如比喻、對偶等)。(2分)
三、現代文閱讀(31分)
(一)(8分)
(1)客人小心翼翼遞過去一張字條。貝多芬戴上眼鏡,專注地凝視了一會兒:「好,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他說,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出善良的微笑,「你們很勇敢……可是你們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難使我聽懂你們的話。過來坐在我旁邊,你們知道我聽不見的。」
(2)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隨手拿過來一張紙一枝鉛筆給客人。
(3)客人在紙上寫著:「我們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帶給萬千大眾,使他們了解您真實的好靈魂。」
(4)看了這幾句話,一滴淚在大音樂家眼裡閃光。他喃喃地如同獨語:「我的好靈魂!人家都當我是個厭世者,你們怎麼會想到這個!在這里我孤零零地坐著,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裡發出的回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時不免嘆息,我真軟弱……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
(5)貝多芬神往地說:
「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6)他接著說: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岩內燃燒,拚命巴望掙扎出來。」
(7)貝多芬激動而又沉鬱的情緒深深感染了來訪者,客人不停地記下來。
(8)命運加在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將他的靈魂鎖閉在磐石一樣密不通風的「耳聾」之中。這猶如一座不見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過,「聾」雖然帶來了無可比擬的不幸和煩憂,卻也帶來了與人世的喧囂相隔絕的安靜。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為伴。
8、(1)段中畫線句運用了 修辭,從這句話中,你可以了解當時人們是怎樣看待貝多芬的?(2分)
9、第(5)段中,為什麼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2分)
10、你怎樣理解(6)段中畫線的貝多芬說的那句話?(2分)
11、第(8)段中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其中所提到的「永恆」你認為指什麼?(2分)
(二)(10分)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隻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書桌上。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只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12、第一段細膩地刻畫了小鳥的動作,作者是通過哪些有表現力的動詞來寫小鳥的?寫出了小鳥怎樣的特點?(2分)
13、 文中小鳥對大鳥兩次呼喚的反應有什麼不同?這說明了什麼?(3分)
14、「我」「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文段中哪些地方體現出這小傢伙對「我」的親近?(寫出一處即可)(2分)
15、「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來,為了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創造這種境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3分)
(三)羊的悲壯(13分)
盛夏,新疆烏拉泊地區的西域風景足以使人流連神往。鐵路、河流、國道和山路的原始梧桐如綵帶延綿交錯,隱顯於山崗土丘之間。偶爾伴隨著牧歌和游動如雲的羊群,更添了一派生命的活力。然而在這幅令人陶醉的牧羊圖中,我曾目睹過一場羊群所遭遇的悲劇。
那天,我搭乘廠里的卡車途經那個地段,恰遇一列火車與之並行,不多久便看到前方有群羊正橫越鐵路,於是火車鳴笛警示減速慢行。面對馳近的巨龍,羊群沒有絲毫慌亂,它們猶如訓練有素的隊伍敏捷地分散到鐵路的兩旁,仍然悠閑自得地尋草覓食追逐嬉戲。正當火車滑行而過時,有隻山羊突然騰躍而起,眨眼就穿過了一節空掛的平板車皮,矯健優美的跳姿、准確的時間差讓人驚嘆不已。這一跳引起了羊群的一陣騷動,跟著有好幾只竟相效仿,結果被後面的車廂撞得皮破肉綻,有的還葬身車底。血的教訓並沒有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冒險,相反,平時溫順膽小的羊,此刻竟變得剛烈起來,它們無所畏懼視死如歸,一字排開接二連三地奔騰跳躍,不一會兒就形成了一片白色的激流,沖擊著橫在它們面前的龐然大物。它們要抓住車廂之間一閃而逝的一線光明,跟上頭羊,去服從與生俱有的強烈的從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價也在所不惜。車廂被撞得「嘣咚」作響,聽來沉悶而又震撼,無奈之中眼看慘劇持續了三四分鍾,火車停穩,走進現場彷彿置身於剛結束浴血搏鬥的古戰場,肅靜而又悲壯。
牧羊漢從萬般(jǔ sàng)中緩過神來。他揮起皮鞭去抽打那隻一意孤行的頭羊,它正站在小土坡上,體態碩大健壯,除了眼眶有黑色如熊貓,通過白色長毛,它環顧著四周,驚恐而不失驕傲。它任憑鞭子呼嘯著在身上擊起縷縷塵霧,倔強地擺動幾下頭部,翕動鼻孔噴著粗氣,用前蹄急躁不安地撅刨著泥土,活脫一匹袖珍烈馬。忽然它繞過牧羊漢身邊,低頭挺角向火車直撲過去,猛烈地碰撞使它翻滾倒地犄角斷裂,它起身踉蹌幾步再次發起攻擊,屢次反復,最終搖晃著倒在路基的碎石上。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頓時目瞪口呆。
我看到過犬、馬、憨牛、靈驢,這次又見識了羊的悲壯。我想,對許多具有靈性的動物所作出的行動有時難以詮釋甚至不可理喻,但又那麼頗含寓意攝人心魄,於是人們就創造出類似希臘神話中人面羊身的畜牧保護神「潘」這樣的人物,來表達自己的崇尚和追求,來祈禱六畜興旺百姓安泰。
16、 在畫線句「血的教訓並沒有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冒險」中:
①「血的教訓」指的是什麼?(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回答)(1分)
②「以卵擊石」的意思是 ,其中「卵」在文中指 ,「石」指 。(3分)
③為什麼這血的教訓沒能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行為?(請用原文回答)(2分)
17、(1分)根據拼音寫漢字:(jǔ sàng):
18、(2分)選擇括弧內的詞語填入橫線上:犬馬
(備選詞:駿、健、義、笨、乖、烈、老、猛)
19、第三段中「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頓時目瞪口呆」,「眼前的情景」指的是什麼?(請概括回答,不超過12個字)(1分)你怎樣理解頭羊的這種行為?(2分)
20、第四段中「潘」用引號表示( )(1分)
A.強調 B.特定稱謂 C.引用
四、文言文閱讀(18分)
(一)狼(10分)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1、《狼》選自《 》,作者是清代的 (人名)。(2分)
2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4分)
①止有剩骨: ②目似瞑:
③屠暴起: ④其一犬坐於前:
23、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恐前後受其敵 蓋以誘敵
B.從先人還家 一狼仍從
C.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意暇甚
D.賓客意少舒 少時,一狼徑去
24、翻譯: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2分)
(二)狼子野心(8分)
[清]紀昀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
一日,主人盡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①,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②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③患耶?
註:俟(sì):等待。遁逸:原指逃跑,這里有「隱藏」之意。貽(yí):這里是「遺留」的意思。
25、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2分)
①與家犬雜畜 ②信不誣哉
26、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麼:(3分)
(1)竟忘其為狼: (2)將嚙其喉: (3)乃殺而取其革:
27、「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表現了狼的 的特點。(1分)
28、文中劃線句子除了對狼表示譴責以外,還表達了什麼意思?(從主人方面來理解)(2分)
五、作文題(30分)
請以「 之樂」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⑴請將題目補充完整;
⑵文體自選(除詩歌外);
⑶不少於500字
附加題:
一、選擇下列加點字的正確讀音(2分)
1、粗獷A、kuàng B、guǎng ()
2、埋怨A、mán B、mái()
3、泥淖A、zhāo B、nào ()
4、奇葩A、pā B、bā()
二、填空(6分)
5、描寫愛情的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與哪一描寫友情的詩句意旨相同?
6、說出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中的兩部:《 》,《》。
7、崔鶯鶯是什麼作品中的人物?。
8、《紅樓夢》判詞中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的句子,後一句所指的人物是 。
9、《三國演義》中(人名)被關羽稱贊「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級如探囊取物般」。
三、閱讀文段,回答問題。(4分)
納粟買監生
據明代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記載:封建社會可以用錢買功名,有人納粟買了個監生。此人沒有多少文化,不會作應試詩文,但後來還是要他考試,他拿了卷子,寫道:
因怕如此①,所以如此②;仍要如此③,何苦如此④?
10、這四個「如此」各指代什麼?它們表達了那人的什麼心情?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8分)
蕭何追韓信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也。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選自《史記•淮陰候列傳》
根據文段內容,請用自己的話回答下列問題。
11、韓信為什麼要逃跑?(2分)
12、從全文看,蕭何追韓信的原因有哪些?(4分)由此可以看出蕭何是一個怎樣的人?(1分)
13、文中的「王」指的是誰? 。(1分)
答案:
一、 聽記題
1、B 2、醞釀 借鑒 3、C 4、A
二、 積累與運用
5、A 6、①深林人不知 ②落花時節又逢君 ③野渡無人舟自橫 ④有約不來過夜半
⑤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⑥ 其夫囈語 ⑦詩經 離騷 7、略
三、現代文閱讀(31分)
(一)(8分)
8、比喻 脾氣暴躁 難以接近 9、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樹可以遠離塵世的喧囂和紛爭 10、這是貝多芬在向客人描述自己:雖然遭受耳聾的打擊,但他的創作慾望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從未想過放棄自己的音樂事業。 11、議論 音樂
(二)(10分)
12、飛 落 站 啄 撞 逃 淘氣調皮 13、第一次,大鳥一叫,小鳥立即就回去;第二次,大鳥再三呼喚,才回去。說明小鳥逐漸對我產生了依賴和信任。
14、蹦到我杯子上,俯下頭喝茶。用小紅嘴啄我的筆尖。落在我肩頭睡著了。 15、略
(三)羊的悲壯(13分)
16、①效仿頭羊的山羊或撞得皮破肉綻或葬身車底
②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羊的血肉之軀 火車
③它們要抓住車廂之間一閃而逝的一線光明,跟上頭羊,去服從與生俱有的強烈的從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價也在所不惜 17、沮喪 18、義犬烈馬
19、頭羊反復用犄角去撞火車 因為牧羊人的鞭打而憤怒 20、B
四、文言文閱讀
(一)狼(10分)
21、聊齋志異 蒲松齡 22、 通「只」 閉著 突然 像狗似的 23、B
24、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只不過增添笑料罷了。
(二)
25、養 實在,的確 26、(1)指小狼(2)主人(3)狼 27、陰險狡詐 28、對主人不識狼的陰險本性表示嘲諷。
附加題
一、B A B A
二、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6、《哈姆雷特》《王子復仇記》,《奧賽羅》,《李爾王》 《麥克白》 7、《西廂記》 8、林黛玉 9、張飛
三、10、①③代考試,②④代納粟。四個「如此」表達了對賣官者言而無信的不滿和自己追悔莫及的心情。
四、
11、不受重用
12、認為韓信是奇才,天下無雙;可以幫助劉邦爭天下。是一個識才、惜才、重才的人。
13、漢高祖劉邦
聽記材料
緩解出行難貴在相互理解
開展緩解中心城區「出行難」、改善交通環境系列行動,是市委、市政府順應民意,深入實施「解難創優」,解決群眾反映迫切問題的重大決策。這對於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建設「平安寧波」,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車輛劇增,中心城區「出行難」已成為影響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的突出問題。摩托車、殘疾人營運機動車、人力三輪車充斥街頭路面,不但運輸效率低、性能外觀差、安全隱患大,還擾亂正常的交通秩序,影響城市的社會穩定,損害城市的文明形象。廣大市民對此早有意見,要求解決這些問題的呼聲十分強烈。我市已成為全省惟一一個沒有實行「三車」整治的城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市經過多年醞釀,慎重考慮,借鑒其他同類城市的做法,作出整治「三車」的決定,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整治「三車」,必須讓車主和其他社會成員的利益盡可能地得到協調和兼顧。「三車」的存在,固然有利於一部分人就業和生活,但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弊大利小;在交通日趨擁堵的情況下,如果這些車主只顧自己利益,不管交通擁擠、事故增多的問題,就是對他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的一種侵害。當然,為了整體的利益而完全不顧他們的實際困難,也是對他們利益的一種損害。這兩種辦法,都難以產生和諧。令人欣喜的是,我市在整治「三車」時,體現出人文關懷和公平原則,出台的方案充分考慮了車主的生活困難和財產損失,給以相應的補償,注重從根本上解決弱勢群體的就業生活出路。這樣的決策,既順應了絕大多數市民要求緩解「出行難」的願望,也兼顧了車主們的利益,相信必定會得到包括車主在內的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整治「三車」過程中,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換位思考,對他人對社會多一分理解,切實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社會各方都應熱情關心幫助弱勢群體,為他們的就業、生活創造條件;作為弱勢群體的一方,也應關心支持全市的經濟發展,只有環境改善了,社會發展了,才能為他們提供更有力的幫助。我們相信,在各級各部門依法操作、有情操作下,在廣大車主的積極配合下,我市整治「三車」的工作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⑵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試卷(語文版的書!)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分值 時間100分鍾)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下列詞語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是( ) (2分)
A、祈禱(qí) 亢奮(kàng) 鮮為人知(xiān)
B、花圃(fǔ) 腦髓(suǐ) 回環曲折(qū)
C、哺育(bǔ) 遒勁(qiú) 潛心貫注(qián)
D、陰霾(mái)歸省(shěng)叱吒風雲(chì)
2、下列詞語的字形完全正確的是( ) (2分)
A、逞能 仰幕 相德益彰 石破天驚
B、無垠 巴望 家喻戶曉 迫不急待
C、怪誕 靜穆 永往直前 知足安命
D、冗雜 愜意 語無倫次 義憤填膺
3、結合語境,解釋加點字有錯誤的是( ) (2分)
A、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 罕:稀少。
B、開始,斑羚們發現自己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絕境,一片驚慌,胡亂躥跳。谷:窮盡,指困境。
C、在這樣的高貴姿態中,它和人面對面地相覷著。 覷:看。
D、我相信我這一生是不會有凍餓之虞的,因為我老早就考慮到怎樣預防意外的事故。虞:料想;猜度。
4、不是句中加點詞語近義詞的是( ) (2分)
A、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學
B、女傭略一躊躇後,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煩的。躊躇:彷徨
C、老斑羚憑著嫻熟的跳躍技巧,在半大斑羚從最高點往下降落的瞬間,身體出現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嫻熟:熟練
D、它們的慾望既平凡又簡單,而且有足夠的生活資源讓它們無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5、作品、作家、國籍完全正確的是( ) (2分)
A、《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美國 B、《最後一課》―莫泊桑―法國
C、《觀舞記》―林海音―中國 D、《社戲》―魯 迅―中國
6、默寫。(10分)
⑴萬里赴戎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鐵衣。(《木蘭詩》)(2分)
⑵為了突出「口技者」表演失火、救火場面的精湛技藝,原文從側面進行描寫的句子是: (《口技》)(2分)
⑶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為鄧林。(《誇父逐日》)(2分)
⑷有約不來過夜半, 。(《約客》)(2分)
⑸馬上相逢無紙筆, 。(《逢入京使》)(2分)
7、仿寫:(2分)
動物是人類的生存夥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生機盎然,並且給人類以深刻的啟迪。我喜歡斑羚,因為在種群面臨滅絕的時刻,它們能夠心甘情願地用自己的生命為下一代開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歡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綜合性學習。(共9分)
⑴在你閱讀過的下列小說中,哪個人物給你的印象最深?請從小說主題、故事情節、人物性格等任選一個角度簡略說說理由。(60字以內,4分)
《童年》《魯濱孫漂流記》
⑵請你寫一段意思完整的話,介紹你所知道的當地節日風俗習慣。(不超過150字)(5分)
二、閱讀與理解(共40分)
(一)文言文閱讀:(共14分)
閱讀《傷仲永》,完成9~12小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9、在橫線上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共4分,各1分)
(1)世隸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
(3)稱前時之聞: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各組加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借旁近與之 誇父與日逐走
B、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不能名其一處也
C、又七年,還自揚州 屠自後斷其股
D、於舅家見之 但當涉豬,見往事耳
11、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共4分,各2分)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方仲永作詩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充分說明了___________。(3分)
(二)現代文閱讀(共26分)
閱讀《珍珠鳥》,完成13~16題。(共14分)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放在一個簡易的竹條編成的籠子里,籠內還有一卷乾草,那是小鳥兒舒適又溫暖的巢。
有人說,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我把它掛在窗前。那兒還有一大盆異常茂盛的法國吊蘭。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它們就像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苗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松自在了。
陽光從窗外射入,透過這里,吊蘭那些無數指甲狀的小葉,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駁駁,生意蔥蘢。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
三個月後,那一團越發繁茂的綠蔓里邊,發出一種尖細又嬌嫩的鳴叫。我猜到,是它們有了雛兒。我呢?決不掀開葉片往裡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去驚動它們。
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更小的腦袋從葉間探出來。喲,雛兒!正是這小傢伙!
它小,就能輕易地由疏格的籠子鑽出身。瞧,多麼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跳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兒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隻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
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13、「我」做了哪些事使珍珠鳥與「我」「一點點熟悉了」?(4分)
答:
14、畫線句子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文中用了一系列動詞描寫膽子大了的「小傢伙」「落在我的書桌上」的動作。請依次寫下來(重復的不必寫),並說說作者這樣寫,表現出珍珠鳥怎樣的特點?(4分)
動詞有:
特點是:
16、從全文看,開頭的「真好!」實際上是針對什麼說的?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寫一句話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好!
閱讀《門邊有個位置》,完成17~20題。(共12分)
①每次純凈水送過來,這位師傅都匆匆忙忙。在門外脫下鞋子,穿著襪子,繞過過道,進客廳,再到飲水機旁邊。我讓他穿上拖鞋,他說,沒時間,再說地板上很乾凈。
②一次,我請他抽支煙,坐一會兒。他感激地沖我笑笑,他說他下崗了,到純凈水公司承包了我們這個小區送純凈水的業務。生活還過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說:「我們都是在苦弱中掙扎,只不過用不同的方式。」他聽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兒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這位師傅扛著水進來。兒子用手扇著鼻子,「嗯,有一股氣味。」我對兒子眨眨眼,示意他別往下說。這小子不肯罷休:「你沒聞到啊?一股濃烈的氣味。」
④怒火中燒,我伸手就打。不料,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嗎?就是臭,臭腳臭襪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尷尬地止住了手。但心裡還存著僥幸,希望走到門邊的師傅沒注意也沒聽見。可是,他站住了,扭過頭來,滿臉通紅,歉疚地說:「別怪孩子,都是我沒注意。」
⑤夜裡,我跟孩子說:「兒子,這次我真的不能原諒你,這位送純凈水的師傅,也有一個和你一般大的在學校讀書的孩子,他將一桶水送到這里,爬上五樓,一桶水只賺一塊錢,流了多少汗?」兒子很委屈,「我只說臭,又沒說其他的,你卻要打我?」許多事,許多心情,他這個年齡,顯然不懂。
⑥再來的時候,這位師傅不再是脫了鞋徑直走進來,他在門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長時間。進了客廳——腳上套了兩只綠色的、類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種無法言說的尷尬,在彼此間心照不宣。我勸他無須這樣細心,他笑一笑,「服務總是講究質量的。」然後匆匆地幹活,匆匆地走。那雙綠色的鞋套,一直讓我不安。
⑦門邊有個位置!坐在沙發上抽煙,我忽然產生靈感。於是,和兒子把飲水機安置到這個地方。這樣不要套什麼鞋套,站在門檻一伸胳膊就可以換水。一次次地來,他好像沒有在意飲水機位置的變化。我不希望他體察到我的用心,這點小小的方便,還需要別人在意么?
⑧幾天前,我在小區散步。樓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聲驚嘆嚇了我一跳,「為什麼啊?大爺!」老人說:「送水的那位師傅見人就講,你為了讓他方便,把飲水機移到門邊,讓家裡人進門出門都不方便。」我臉一紅,那點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鄭重地提起。
⑨老人說:「誰家的門邊沒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個人,有沒有在心裡給別人留個位置。」(選自《北京晚報》2007.4.23,作者查一路,有改動)
17、從全文看,題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2分)
18、引用原文語句來分析,「我」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答:
19、為什麼要寫老人的話?(2分)
答:
20、讀罷全文,你有怎樣的感受?作為文中「兒子」的同齡人,你想對文中的「兒子」說些什麼?(共80字左右)(5分)
答:
三、作文(共50分)
在你的心中,有些東西總會讓你難忘,或是讓你珍惜、讓你深思、讓你感動。這是為什麼呢?請你選擇一個角度,把在你心中留下印記的人、景或事件生動具體地描述下來。
要求:
1、寫成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記敘文。
2、注意書寫工整、清楚、准確。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答案)
1、C
2、D
3、D
4、B
5、D
6、答案:(1)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 (2)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3)道渴而死 棄其杖 (4)閑敲棋子落燈花 (5)憑君傳語報平安 評分標准:本題共1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里錯一個字扣1分,扣完為止,不倒扣。
7、答案示例:我喜歡華南虎,因為在被困於鐵籠內時,它仰天長嘯,表達出不羈的靈魂。評分標准:本題共2分。動物名稱佔1分,喜歡其理由佔1分。(「理由」必須符合本段文字的內涵——有了它。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生機盎然,並且帶給人類深刻的啟迪)
8、(1)答案示例:魯濱孫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為他敢於冒險、勇於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撓、意志堅強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動了我。 評分標准:本題共3分。小說人物名稱佔1分,從小說主題、故事情節、人物性格等任意一個角度說理由佔2分。(「理由」部分;角度明確而單一、字數符合要求各1分) (2)略
9、答案:(1)屬於(2)通「攀」,牽,引(3)相當(4)承受 評分標准:本題共4分,每小題1分。
10、答案:C 評分標准:本題2分。
11、答案:(1)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 評分標准:本題共4分,每小題各2分。(1)句意正確佔1分,「就」、「文理」的翻譯各佔0.5分。(2)句意正確佔1分,省略的主語、「卒」各佔0.5分。
12、答案:(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泯然眾人(矣) 後天受教育的重要(或:後天教育對一個講人是否成材是至關重要的。再或:後天教育對成材的重要性) 評分標准:本題3分,每空1分。
13、答案要點:①用吊蘭蓋鳥籠 ②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 評分標准:本題4分,每一個要點2分。
14、答案:①描寫了珍珠雛鳥體形的可愛。 ②表達了「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15、答案:動詞有:挨近 蹦 俯下 喝 偏 瞧 跑到 跳動 啄 特點是:嬌憨可愛(或;頑皮可愛、淘氣可愛) 評分標准:本題4分。「動詞」佔2分,其中依次填寫動詞1分,夠七個動詞給1分(即:少兩個以內不扣分;少三個以上扣1分);「特點」佔2分,意思對即可。
16、答案;信賴創造出了美好的境界(或:人與動物間的信賴創造出了和諧) 評分標准:本題2分。圍繞「信賴」佔1分,填寫出的句子與「真好」連貫佔1分。
17、飲水機在門口擺放的位置 一個人內心裡裝著別人的地方 評分標准:本題2分,每空1分。
18、答案示例:①「我對兒子眨眨眼,示意他別往下說」,②這句話寫出「我」怕兒子說話太隨便傷害了送水工、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提醒兒子的心理,③表明「我」是一個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 評分標准:本題3分,引用原文佔1分,作分析佔1分,由此歸納出「我」的為人佔1分。
19、①交代了故事的結局;②從側面襯托出「我」為他人著想的好品質。③點明了中心:你心裡有別人的位置,別人也會把你放在心上。 評分標准:本題2分,答出任意兩個要點得2分,答出一個要點得1分。
20、答案示例:讀完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人應該有一顆體察別人難處的同情心。 作為同齡人,我想對文中的「兒子」說;應該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和立場思考問題、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語言傷人心了! 評分標准:本題4分。「感受」佔2分,對「兒子」說的話佔1分,字數符合要求佔1分。(「感受」只要符合文章的主旨即可;「對兒子說的話」應該是積極方面的)
作文評分標准
一類文(40—35) 要求:符合題意,內容充實,中心明確;條理清楚,結構合理;語言通順,有1—2處語病。
賦分范圍:36分—28分 以34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後,加書寫項的得分。 4分
字跡工整,標點正確,錯別字1—2個,格式規范。
二類文(34—29) 要求:比較符合題意,內容比較充實,中心比較明確;條理比較清楚,結構比較合理;語言比較通順,有3—4處語病。
賦分范圍:27分—21分 以28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後,加書寫項的得分。 3分
字跡工整,標點大體正確,錯別字3—4個,格式規范。
三類文(28—24) 要求:基本符合題意,內容尚充實,中心基本明確;條理基本清楚,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有5—6處語病。
賦分范圍:20分—14分 以23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後,加書寫項的得分。 2分
字跡不夠清楚,標點錯誤較多,錯別字5—7個,格式大體規范。
四類文(23—0) 要求:不符合題意,內容空洞,中心不明確;條理不清楚,結構不完整;語言不通順,有7處以上語病。
賦分范圍:13分—0分 以13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後,加書寫項的得分。 1—0分
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標點錯誤很多,錯別字8—10個,格式不規范。
⑶ 書立方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大考卷一答案
一、通讀課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課前後心情、態度有什麼變化?什麼原因使他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設題意圖:通過對小弗郎士的心情態度變化情況的把握,理解小說的主體情節內容。小弗郎士是小說中的關鍵人物,他的心態就是作者所要著力表現的主題。理解了這一點,就能夠比較容易地從整體上把握小說。參考答案:上課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態度是:害怕考問,決定逃學。到了學校後,見到教室氣氛如此肅靜,感到十分詫異。待到聽了老師的一番話之後深為自己從此不能學習法語而難過,為自己從前的荒廢學習而悔恨。這段從「害怕法語」到「熱愛法語」的心理變化,實質上是一個人對於即將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念。同時,還與韓麥爾先生以及小鎮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有關。在這樣一個帶有濃厚愛國主義氛圍的影響下,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著、影響著,這種合力形成了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二、韓麥爾先生是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樣刻畫這一感人形象的?請結合下面幾段文字加以思考、體會。1.……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綉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的日子才穿戴。(韓麥爾先生今天為什麼要這樣穿戴?)2.我每次抬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裡帶走似的。(猜想一下,韓麥爾先生此刻在想什麼?)3.忽然教堂的鍾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鍾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
⑷ 七上初中語文各地期末測試大考卷課外文言文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兔走觸株( )②因釋其耒而守株( )
③冀復得兔( )④而身為宋國笑( )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為」與「而身為宋國笑」中的「為」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B、為人謀而不忠乎
C、始悟為山市
D、此何遽不為福乎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4、為什麼宋人不會再得到兔子?
(二)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 ) ②反歸取之( )
2、下列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試之以足 B、寧信度無自信也
C、鄭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
3、解釋「之」字在句子中的意義
①反歸取之( )
②何不試之以足( )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 )
4、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並用括弧補出省略的內容。
①
②
5、為什麼這位鄭人會「寧可相信尺碼而不願相信自己的腳」
答:
(三)曾子殺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釋文中加點的文言詞。
①女還( ) ②顧反為女殺彘( )
③特與嬰兒戲耳( ) ④嬰兒非與戲也( )
2、下列句中加點「之」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其子隨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殺之
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
3、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
4、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是什麼?
(四)自護其短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上啖菱,並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席上啖菱( ) ②或曰( )
③啖菱須去殼( )④欲以清熱也( )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作「因為」解釋的一句是()
A、欲以清熱也。
B、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礫凸者為丘
D、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4、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
(五)師曠論學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恐已暮矣( ) ②盲臣安敢戲其君乎( )
③臣聞之() ④善哉(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臣聞之 B、如日出之光
C、驅之別院 D、學而時習之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4、這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六)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註:[媼](ǎo)年老的婦人。[杵](chǔ)棒槌。[卒業]完成學業
1、加點詞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 還( )
2、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麼
1)問之,曰:欲作針。( ) 2)學而時習之( )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4、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並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
(七)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孟子乃嬉為設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的意思
①常嬉為墓間之事 嬉:
②此非吾所以處子也 處:
③復徙居學宮之旁 徙:
④遂居焉 居: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常嬉為墓間之事
②此可以處吾子矣
3、你從孟母三遷的故事是得到什麼教益?
(八)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苦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
孟母曰:「自廢學,若吾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廝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何以異於織績而食,中道廢而不為?寧能衣其夫子而長不乏糧食哉?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於修德,不為盜竊則為虜役矣!」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1、解釋詞語
孟母方績
孟子懼而問其故
孟子之少也
2、翻譯句子
孟母以刀斷其織。
旦夕勤學不息,
3、孟子「遂成天下之名儒。」他成功了,你能從文中探知孟子成功的原因么?
孟母對兒子的諄諄教導,使人信服,你能對她的教育方法加以評點么
先公(指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與蘆葦相似的草本植物)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唯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1、選出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 )(3分) A、以.荻畫地 以:用 B、教以書.字書:寫 C、使學為.詩 為:作為 D、及.
其稍長把 及:等到 2、歐陽公「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3分) A、歐陽修聰明過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閭里士人家慷慨借書 D、歐陽修刻苦攻讀 3、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多誦古人篇章。 (2)唯讀書是務。
二
閱讀文言短文《鄭人買履》,完成8-11題(22分)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給加點字解釋。(3分)
(1)先自度.其足( ) (2)吾忘持度.( ) (3)寧信度.( ) 2、翻譯下列句子。(6分)
(1)鄭人有欲買履者,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三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12——14題(14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1、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語。(8分)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顧.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是故..聰與敏___________ 2、翻譯劃橫線的語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分別舉「貧者」「富者」的例,採用的是一種___ _____方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人之為學,關鍵在___________ _。(4分)
四
王冕僧寺夜讀《宋學士文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至17題(15分)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1、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竊.入學舍 ②輒.默記 ③兒痴.如此 ④恬.若不見 ⑤父怒撻.之 ⑥曷.
不聽其所為? 2、翻譯 下列句子: (1)王冕者,諸暨人。
(2)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3、從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後來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0至22題(13分)
北人生而不識菱1者,仕於南方,席上食菱,並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2強不知以為知也。
[注釋]1菱:俗稱菱角,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 2坐:因為。 1、理解文中加點詞語,完成題目。(6分)
(1)席上食.菱 食: (2)欲以去.熱也 去: 2、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3、閱讀本文,說說你對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看法. (3分) 你可以去網路文庫中搜
2013-2014七年級 語文期末專題之課外文言文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⑸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測試卷
一、語言積累運用:(30分)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線的漢字注音:(2分)
他雖然很瘦,但精神抖擻( ),目光shēnsuì( ),沒有一點頹唐( )的樣子。我頓時感到kùnjiǒng( )不安起來。
2、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是( )(2分)
A、在同學們的熱心的幫助下,使他更加堅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
C、老師那和藹可親的笑臉和諄諄教誨總是浮現在我面前。
D、他邁著強壯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們走來。
3、仿句練習:(2分)
如果生命是水,尊嚴就是流動;如果生命是火,尊嚴就是燃燒;如果生命是__________,尊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把下面的內容概括成一句話新聞:(2分)
本報訊 XX縣今年上半年鄉鎮企業完成總收入XX億元,佔全年計劃的55%,比去年同期增長81%,實現工業總產值XX億元,佔全年計劃的58%,比去年同期增長38%。實現了總收入過半,特別是出現了鄉鄉過半,村村過半的可喜局面。
一句話新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語交際
5、如果你現在看到有人正捕食野生動物——青蛙,你應該如何去勸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航天英雄楊利偉來訪問你的學校,學校請你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他,請你就感興趣的方面,設計你將提出的二個問題,請注意條理性。(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傳承文化
A、名句積累(8分)
(1)曲徑通幽處,__________________。(2)雨昏青草湖邊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誰憐一片影,_________________ 。(4)移舟水檻差差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前事不忘, ________ ____。(6)已是懸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沁園春雪》中想像雪後初晴美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木蘭詩》中描寫戰場生活艱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古代文化常識填空:(4分)
(1)《西遊記》中最能表現孫悟空反抗精神的情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最喜歡其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句A(2)中,巧妙的化用了屈子懷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
9、專題研究:(4分)
通過本學期的專題《荷》學習,你們在課堂上探究了哪些問題?有什麼收獲?
問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獲: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快樂閱讀(25分)
(一)詩歌賞析:(2分)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1)對這首詞的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辛棄疾寫這首「壯詞」給陳亮,既是對好友的困頓不得志表示慰藉,也是藉此抒發自己失意的感慨。
B、詞人從樂曲的演奏中聽到的確是沙場檢閱的軍聲,這是何等感人的愛國激情啊!
C、詞人只有在夢里重現抗金殺敵的場面,醒來後就忘卻了。
D、這首詞通過酒醒夢回後的追憶,描寫對叱吒風雲的戰斗生活的嚮往,景象雄闊,筆墨酣暢。
(2)辛棄疾的詞以豪邁激越著稱,請從本詞中選擇一句,加以體會。
(二)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8分)
黔之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1)蔽林間窺之 (2)驢不勝怒 (3)以為且噬己也 (4)技止此耳
2、翻譯下列句子。(2分)
(1)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2)稍近益狎,盪倚沖冒。
3、讀了柳宗元的《黔之驢》這篇寓言,你有哪些收獲?(2分)
4、文章的標題雖是黔之驢,實際上描寫老虎的情節很多,請你發揮想像,根據老虎的一個動作,來寫一寫驢當時的心理活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喜鵲告狀(8分)
這幾年,喜鵲明顯減少了,有人擔憂再過些年孩子們可能連喜鵲也不認得了。
1993年春,筆者採用路線調查法,從寧夏的彭陽到銀川400千米,在大約400平方千米的范圍內只發現 50個喜鵲巢,至於喜鵲則更少見了,與 20世紀 70年代相比大約減少了 95%。
原來群體數量很大的喜鵲為何急劇減少了呢?其一,因為喜鵲的棲息環境遭受破壞,可供營巢的大樹太少了,致使 90%的鵲巢只得築在七八年生的小樹上;有的鵲巢距地面僅三四米高,極易遭受人為的毀壞及自然災害;其二,近幾年滅鼠給鳥類帶來嚴重的災難,許多農村用玉米、小麥拌制的毒餌撒於田間,雖然毒死了大批老鼠但也殺死了大量的鳥類。筆者還曾在一片楊樹林里親眼目睹到一隻中毒的老鼠被一隻貓頭鷹捕食後,同歸於盡的慘景。
喜鵲又叫花喜鵲,喜棲息於高大的樹上,經常在田野和村莊附近覓食,多成群或成對活動,5-10月間,主要取食蝗蟲、象甲、螻蛄、天社蛾幼蟲、蠅蛆、蟬等多種害蟲。喜鵲的減少,必將導致蟲害及鼠害的大量發生與蔓延。所以,它應該受到保護。
某地方誌曾記載了"喜鵲告狀"的故事:康熙五十八年春,郡人偶感疫症,忽傳說吃喜鵲可治,群眾爭捕喜鵲,城裡城外把喜鵲網羅殆盡。一日,群鵲到公堂鳴叫不已,並引官至集市,見市買鵲者甚多,才知道是有些人為捕鵲得利,妄說喜鵲能治病。而後,官府對捕鵲者嚴懲,捕鵲之風才剎住。
為了不使喜鵲再告狀,今天我們應該廣泛地開展群眾性的愛鳥護鳥活動,特別是注意向青少年進行愛鳥護鳥的教育,使廣大群眾認識到保護鳥類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形成一個人人愛鳥護鳥的良好社會風氣。同時要加強自然景觀的保護,要特別注意保護培植大樹及茂密的高桿樹,為鳥類提供更多的棲息之所,讓千姿百態的鳥類得以繁衍下去,維護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1、文中引用"喜鵲告狀"的故事有什麼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鵲急劇減少的原因是什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認真閱讀第4段,說說喜鵲有哪些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聯系全文,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愛護鳥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父親的眼神(7分)
星期天,我到商場買鞋。鞋櫃台前擠滿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挑選了一雙滿意的旅遊鞋,正愛不釋手,耳邊響起一個沙啞的聲音:
「同志,你手上這雙鞋蠻好看的,得多少錢一雙啊?」
不用回頭,一聽我就知道是個鄉下人。我轉過身來,仔細地打量著他:個子不算高,有些單薄,身上的中山裝早已褪色,帶洞的解放鞋上沾著泥土,頭發亂蓬蓬的,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正牽著他的手,好奇地望著周圍的一切。
我指著「254元」的標價給他看。
那鄉下人看了,嘴角輕微撇了一下,不禁面帶愧色地對那男孩說:「孩子,爹買不起,太貴了。」那孩子低下了頭,咬著嘴唇,把爹的手握得更緊了。過了半天,才抬起頭來,用乞求的眼神望著爹,怯生生地說:「……就是……就是……他們都有。」
我雖不知道「他們」所指何人,但我想一定是他的小夥伴們。從小孩子的聲音中分明覺出一種委屈,一種渴望。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這么小就會跟人家攀……
父親見孩子那委屈的樣子,也只有硬著頭皮,來到櫃台前挑了起來,櫃台里有各色各樣的新潮旅遊鞋,可我見他似乎沒有在意鞋的式樣和質量,而只在意那一張張價格表。他咂了咂嘴,似乎很難找到使他滿意的價格——在這家商場里,最便宜的鞋也得一百多塊。總算挑了一雙最便宜的鞋,父親問孩子:「要買就買這雙吧。」孩子懂事地點了點頭。
那父親只好從內衣里摸出一張皺巴巴的百元票子和兩張大團結,手略有些顫抖地遞給營業員。就在那一霎那,我注意到這位父親望著這血汗錢的眼神,那眼神流露出的是對這一百多元錢的「依依不捨」,那眼神是對孩子可以「風光」地穿上新鞋的滿足……那眼神打動了我,我感覺眼前這位父親的形象突然高大起來。
噢,記起來了,在我十幾歲的時候,也經常和人家攀吃攀喝,經常向父親要錢買這買那,父親將錢遞給我時,有何嘗不是這樣的眼神?而我那時太粗心了,沒有把它當回事,我經常買這買那,卻從未見過父親給自己買什麼新鞋,買什麼新衣服。
我放下挑好的旅遊鞋,來到櫃台前,精心為父親挑選了一雙既輕便又舒服的棉夾鞋……
1、文章通過典型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來刻畫「父親」這個人物形象,請各舉一例,並說明其作用。(3分)
外貌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作、神態描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254元」的標價,那鄉下人為什麼「面帶愧色」地面對「男孩」?當他選好鞋子從內衣中摸出錢遞給營業員時,為什麼「手略有些顫抖」?請揣摩並寫出父親當時的心理活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父親」的眼神傳遞出了哪些情感?為什麼那眼神「打動了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妙筆生花(40分)
初中生往往充滿奇思妙想,試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如「有個知心朋友」、「有個好老師」、「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長大」、「再看一眼」或「美夢成真」、「當一名作家」、「飛上月球」等;
(2)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抒情;
(3)6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一、1、dǒusǒu深邃tuí táng 困窘2、B3、略(要求:扣住特徵,語意順暢)。
4、XX縣今年上半年鄉鎮企業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可喜局面(要求:語言簡明)
5、略(要求:圍繞保護青蛙的意義,捕食的危害去說)。
6、略(要求:緊扣主題,注意人稱、語氣)。
7、A略B(1)大鬧天宮、略(2)湘妃泣竹
8、略(要求:圍繞主題,上下文一致)。
二、(一)1、(A)2、略(二)1、2略3、(1)對於那些貌似強大的東西,只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就一定會取得勝利;(2)人一定要有真才實學;(3)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4)做事要持之以恆。4、略(想像要合理,符合驢的性格特點)。
(三)1、說明喜鵲對自己的處境忍無可忍,形象生動。
2、喜鵲的棲息環境遭受破壞;鼠葯泛濫。
3、喜棲息於高大的樹上,經常在田野和村莊附近覓食,多成群或成對活動,主要取食害蟲。
4、列數字、作比較
5、形成一個人人愛鳥護鳥的良好社會風氣;注意保護鳥類生存的自然環境。
(四)1、 略,舉例要恰當,應針對例子,分析作用。
2、價格太高,買不起這「蠻好看」的鞋,滿足不了孩子的要求,愧對孩子,這一百元錢是用勞動和汗水換來的,實際上是一點一點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辛苦錢。
3、那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對這一百多元錢的「依依不捨」,是對孩子可以「風光」地穿上新鞋的滿足。那「眼神」,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使「我」理解了自己父親當時的眼神,使「我」感到父親當時形象的高大。
三、作文略(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