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2008年高考湖北語文卷答案詳解。謝謝...
一、基礎部分(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卓(zhuō)著 質(zhǐ)量 褒(bǒo)義詞 因噎(yē)廢食 B.比較(jiào) 恫嚇(hè) 著(zhuó)重號 熠熠(yì)生輝 C.處(chù)理 恪(kè)守 了(liào)望哨 剛愎(bì)自用 D.供(gōng)應 參與(yǔ) 骨(gǔ)子里 裝聾(lóng)作啞 1、【答案】B 【答案解析】ACD三項中均有錯誤,下邊各項中的注音為糾正後的正確讀音。A. 卓 (zhuó) 著 質(zhì)量 褒(bāo)義詞 C. 處 (chǔ) 理 了 (liào) 望哨 D. 參與(yù) 【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識記現代漢語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級。本題主要考查常用字的准確讀音,如卓 (zhuó) 著、質(zhì)量、褒(bāo)義詞 了 (liào) 望哨、參與(yù),都是聲調出現錯誤。另外,也考查了一個多音字「處」,處 (chǔ) 理,還有一個常見音「chù」。湖北省今年的這道考題,提醒我們,一些地方習慣性發音不準的字,在平時要注意積累,及時更正,提高普通話水平。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鴻鵠之志 如願以償 一偏概全 歸納演譯 B.冥思苦想 自行其事 風姿瀟灑 煙波浩盪 C.氣喘吁吁 相輔相成 匪夷所思 安分守己 D.蠱惑人心 一愁莫展 鼎力相助 面容安詳 2、【答案】C 【答案解析】 A.「歸納演譯」應該是「歸納演繹」 B.「自行其事」應該是「自行其是」D.「一愁莫展」應該是「一籌莫展」 【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識記現代常用漢字的字形」,主要考查「形似字」的辨析,目的在於考查學生能否根據偏旁的變化推測字的含義進而掌握它的運用方法。本題還涉及到兩種情況需要注意:一是同義異形詞,B項中「豐姿瀟灑」也可寫作「風姿瀟灑」;二是音近形異詞,A項中的「歸納演譯(繹)」,B中的「各行其事(是)」,D項中的「一愁(籌)莫展」。注意到這兩點就可越過命題陷阱作出正確的選擇。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句是 A.聽到這個噩耗,老人家癱坐在地上號啕痛哭,雙手也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B.王寶強在電影《天下無賊》中成功地扮演了胸無城府、朴實憨厚的傻根這一角色。 C.雙塔鎮醫生王東東為了斂財,公然宣稱注射他的免疫球蛋白即可預防EV71疫病。 D.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體諒,絕不能因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 3、【答案】A 【答案解析】「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動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強調完全被某種感情所支配。句中應用「不由自主」。 「胸無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於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宣稱」:公開地用語言、文字表示。 「耿耿於懷」:對所經歷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卻,牽掛心懷。【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正確使用詞語」,主要從詞語適用對象、感情色彩和詞義角度考查詞語的正確運用,目的在於告誡學生對於詞語,除了准確掌握其含義之外,還要掌握某些成語的褒貶色彩,進而了解它的適用對象,做到運用准確、得體。A中「情不自禁」對象主要用於感情,不用來形容動作「顫抖」。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第二航站樓交付使用後,設備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旅客過安見通道的時間,將從目前的10分鍾縮短至1分鍾,縮短了10倍。 B.在那些艱難的日子裡,不管他的身體有多差,生活條件再不好,精神壓力有多大,他都堅持創作。 C.艾滋病(AIDS)是一種傳染病,其病毒通過性接觸或血液、母嬰等途徑傳播,侵入人體後,使人體喪失對病原體的免疫能力。 D.社區服務中心為孩子們准備了跳繩、羽毛球、拼圖、棋類、卡拉OK等19項體育活動,並將20萬元活動經費發動到各社區。 4、【答案】C 【答案解析】A項中的「將從目前的10分鍾縮短至1分鍾,縮短了10倍」錯,數字減少、縮小,只能用分數、百分數,不能用倍數。 B項屬於語序不當。關聯詞語「不管---都」領起的內容,都從屬於「他」,「他」提到前邊才合適; D項屬於不合邏輯。「拚圖」屬於智力游戲,「卡拉OK」屬於文娛活動,可將「體育」改成「文體」。 【命題思路】本題的考查點是「辨析病句」,主要考查了數據的不規范使用、語序錯誤、分類不合乎邏輯幾種病型。數字增大可以用「倍數」,減少、縮小隻能用分數、百分數表示,這也是日常表達中常常可以見到的類型。關聯詞語使用中,主語是放在關聯詞語前還是放在它們後邊,也常見錯誤。主語總領全句,前後都是同一個對象時,主語放在前邊;前後不一致時,分別放在相關的關聯詞後邊。分類不合邏輯也是常見病型。這類題只要把握住不同類型不能「混居」,就容易發現並修正了。 5.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合乎規范的一項是 A.開班會時,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學宣布:學校這次徵文比賽確定了兩個主題:一是支持奧運,二是抗震救災。 B.小王的手機響了兩下,是小丁發來的簡訊,邀他一起去逛江灘。他立即回復「現在沒空,明天下午再說。」 C.小雨突發奇想地說:「今天陽光燦爛,我上你家看看好嗎?」博文打趣地說:「去我家?去我家幹嘛,扶貧嗎,哈哈。」 D.她寫博客是給自己解悶。「明天就能見到媽媽了,要是爸爸一起來多好啊!我……」她一陣心酸,寫不下去了。 5、【答案】D 【答案解析】:A項中一句話中有了兩個冒號,造成關系不明,層次混亂。「兩個主題」 後的冒號可以改成逗號。 B項句末句號應該在引號外,總管全句。 C項「扶貧嗎」後邊要用「?」「哈哈」後邊可以使用感嘆號。【命題思路】:該題主要考查了冒號、問號、引號的用法。冒號在使用中,不能亂用,一個分句中,不要出現兩個冒號,否則容易造成兩級解說,關系混亂。引號涉及到句末點號的准確使用,完全引用時句末句號才能放在引號內,部分引用時只能放在引號外,總管全句。這也是高考標點常考的類型。問號的考查,在近幾年也多次受到青睞,就是在我們的學生習作中很容易見到。連續發問,屬於同一話題的,只需要在最後一問結束後打上問號。在平時的使用中也需要注意這幾種常見錯誤類型。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12分,每小題3分)根據《國際濕地公約》,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濕地通常具備三個要素:水成土、臨時或長期的水淹條件、耐濕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這就將人們慣常理解的,僅指水域與陸地之間過渡地帶的濕地概念,擴大至在空間上與之緊密相連的河流、湖泊等水體,使其形成整體,這有利於濕地生態的綜合保護。濱海濕地和由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構成的內陸濕地,屬於自然濕地;為滿足人類需要而建成的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屬於人工濕地。我國濕地資源豐富,佔世界濕地資源的十分之一。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與人類生存發展休戚相關。濕地是許多野生動植物(包括許多瀕危物種)的「家園」,是全球生態系統中的巨大基因庫。濕地也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能保持大於其土壤自身質量3至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時間內蓄積洪水,然後慢慢將水排出。濕地還是有毒物質的降解容器。當人類活動造成的各種有毒物質進入濕地時,許多濕地植物和濕地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對其進行降解和轉化,凈化環境。這是濕地享有「地球之腎」美譽的重要原因。濕地資源豐富,是人類的「衣食父母」。濕地提供的動物產品,如魚蝦等,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產自濕地的穀物養活了全球50%的人口。取自濕地的蘆葦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濕地的水資源不僅為人類提供用水保障,也提供了「舟楫便利」。濕地資源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轉換能量,如水力或泥炭發電。另外,濕地景觀獨特,是人們理想的旅遊、休閑場所。但長期以來,人類對濕地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多功能性認識不足,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濕地資源。例如,將大量濕地排水後改作他用,導致濕地面積銳減;過度捕撈、採挖濕地動植物,破壞了濕地生態平衡;上游濕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積,濕地蓄洪功能下降;工農業和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嚴重污染濕地水體。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保護濕地的緊迫性,並積極探索科學的方法。美國密西西比河沿岸農業帶產生的大量硝酸鹽和其他化學物質,不僅導致流域水質惡化,刺激藻類泛濫,還在入海處的墨西哥灣形成一個面積20000平方千米的無氧區。專家們認為,流域內濕地的大量喪失導致入海徑流氮負荷過重,是造成無氧區的主要原因。有專家提出,解決問題的根辦法是在全流域進行大規模濕地生態重建,全面恢復濕地生態系統功能。這個建議已得到認可。由於濕地類型多樣,其功能和價值不盡相同,因此濕地生態的恢復和重建要有具體目標,因「地」制宜。例如,用於控制污染的人工濕地可大量種植蘆葦、香蒲、莎草等植物,通過收割再利用或沉積的方式去除水體中大部分的營養鹽,這是分散和凈化工農業及生活污水的有效辦法。作為鳥類或魚類棲息地的濕地,其生態保護要特別注意保持自然狀態下的「原型」狀貌。以水文調節為目的的濕地建設,重在加強濕地的滯水能力。為人們提供旅遊休閑場所的濕地建設,則更應重視優美環境的營造。當然,各類濕地生態的構建在承擔主要功能的同時,完全可以實現多種功能的有機融合。 6.下列對「濕地」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濕地指長期被靜止或流動的水體覆蓋的地域,如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 B.濕地中的人工濕地有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與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 C.濕地通常被認為是指水域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只是對濕地的一種狹義理解。 D.濕地中的水體與濕地的其他組成部分難以分割,共同構成了濕地整體的生態系統。【答案】A 【答案解析】文中對「濕地」的定義是:「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A項中「長期」與文中「長久的或暫時」的表述有誤。其它項敘述與文中信息相符。【命題思路】:該題主要是考查科技文「關鍵詞語或概念的理解」。A項錯誤屬於故意混淆概念特徵,丟棄信息,造成概念理解上的偏差。
㈡ 2010湖北高考語文卷答案
答案:DABDB
1、【參考答案】
2、【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扭怩」應為「忸怩」。忸怩:羞慚的樣子,與心理有關,應用「忸」。
3、【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將實詞和成語綜合進行考查。陵墓:指帝王諸侯的墳墓,現多指領袖或先烈的墳地,亦泛指墳墓。陵寢:古代帝王陵墓的宮殿寢廟,借指帝王陵墓。:墓塋:墓地,塋地。墓室:①猶墓廬;②猶墓穴。墳墓中放棺槨的處所。點綴:①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裝點門面,應景兒,湊數兒。鑲嵌:①將一物體嵌在另一物體中;②比喻深深地進入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裝飾:打扮,修飾;裝潢;點綴,裝點;指裝飾品;猶誇飾。裝點:裝飾點綴;點綴品;張揚,誇大。雖然:即使如此;猶即使。即使:連詞,表示假設的讓步。固然:連詞。①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②表示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盡管:①副詞,表示不必考慮別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詞,老是;總是;③連詞,表示姑且承認某種事實,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轉折的連詞跟它呼應,反接上文。絕無僅有: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獨樹一幟: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一家。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舉世無雙: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
4【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A、成分殘缺,在「而且」後加入「做到了」;B、不合邏輯,「商家、企業」改為「企業、商家」;C、主客顛倒,「對我們」後加入「來說」。
5【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竹林」後的頓號應該為逗號。
【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裝飾作用」錯,文中說「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方形象徵大石塊。
【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A「轉盤固定在長竹管上」錯,盤子要隨星轉;C「二是固定長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塊」錯,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塊把一根長竹管固定在地上;D石塊起固定作用,不用於直接觀察天象。
【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A、「璇璣」是玉器,不是天文儀器;B、壁和琮沒有保留觀測天文現象的功能,只是禮器;D、文中說:「一部分變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
9【參考答案】典籍和文物
【試題分析】屈原的《天問》,璇璣、璧、琮的樣式和對它們之間關系的推測。
【高考考點】篩選信息
【參考答案】A
【試題分析】鄙,見識淺薄。
【參考答案】A
【試題分析】③是說後來的士兵;④是說飢荒時選廂兵的標准,⑥是作者的結論。
【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文中說:「國家罷兵, 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後來者……其勢不得不驕惰……禁兵給糧,不自荷而僱人荷之。」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逝世已經都沒有了,後來的人未曾經歷戰爭,士兵驕惰,禁軍背軍糧的任務自己不做,雇請他人來做。
【參考譯文】
農業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國家制訂統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國家的人不曾敢輕視疏忽,但是如今當官的不是這樣,只是處理公文、辦理政務罷了。聽見有人說起農業之事,就相互笑他說:(這是)低賤的事情。他們知道通過賦稅將農業物資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緊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於農業是首先要考慮的,這是沒有弄清統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於農業而不懂得節約用度來愛護農民,這是沒有盡到致力於農業的辦法啊。
古代治理國家的人,統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來互相補充。處於下位的百姓盡力很勤勉,處於上位的統治者使用物資有節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氣力,國家不過分浪費,統治者愛護他們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資給統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擾。一位男子的力氣(官府)督促他一定要盡力完成自己的職責,一天的用度(官府)約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種出的莊稼供給官府和百姓,食物都從這裡面出來,因而常常有富餘的,所以三年便能餘下一年的儲備。現在卻不是這樣,耕種的人不再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更具收入確定支出。農民一年耕種打下的糧食供給官府才剛剛夠,而農民自己的食物卻不超過幾個月。嚴重的,收獲的事情剛剛結束,農民只能將簸出來的糠麩或秕稗作為食物,或者採摘橡樹的種子、存儲菜根來勉強度過冬春的飢荒時節。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災旱災,就會紛紛倒下成為餓殍。這樣的情況很是可悲可嘆啊!
國家停止用兵已經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經百戰的人有的老的老死的死現在幾乎都沒有了,而後來當兵的人不曾聽見過戰鼓。懂得戰陣。生活在沒有戰事的時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勢不能不驕傲懶惰。現在士兵進入兵營,不自己抱著自己東西而讓別人抱著;禁兵領取糧食,不自己挑著而僱人挑著。他們的驕縱懶惰就是這樣,又怎麼願意冒著辛苦而參加戰斗呢?如果能讓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夠戰斗,即使損耗農民的利益,這樣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們只有當兵的虛名,而實際上是一群驕縱懶惰的無用之人啊。
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都在田間勞作,農閑的時候就將作戰的技能教給他們,現在卻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災年,那麼各州郡的冠岩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招他們去做禁兵,稍差一點低於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記在冊作為廂兵。官員招人多的有賞賜,而百姓正處於窮困之時爭相投軍。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災,那麼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這時也說:如果不將他們收留當兵,那麼恐怕就會做強盜。唉!只是知道他們某段時間不做強盜,卻不知道他們一生驕縱蘭度而竊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承擔種田的工作,而年老體弱的遊玩;現在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遊玩,而老弱之人卻留守在田地間。為什麼相反到了這么嚴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間盡力耕作的,有時不免於吃豬狗之食,而一旦離開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終身安樂舒適而享有豐美的食物,那麼種田的農民不能不一天天減少啊。所以說有引誘農民離開田地的弊端,說得就是這種情況。
【參考答案】(1)但是如今當官的不是這樣,只是處理公文、辦理政務罷了。
(2)耕種的人不再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更具收入確定支出。
(3)只知道他們一時不去做盜賊,卻不知道他們一生都在驕橫懶惰竊取衣食。
【試題分析】(1)為吏、然、簿書聽斷;(2)督、用者、計其出入;(3)苟知、而、竊食
【參考答案】范詞重點強調別離的舊愁與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雖有新歡,卻不抵思念愁苦。秦詞重點強調感情的堅貞與長久:雖然相逢短暫,但只要感情真摯,不在乎朝暮廝守。
【參考答案】①通過「群仙相妒」(具體表現為「月姊滿眉顰」和「雨姨吹雨」)反襯「雙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過「舊愁多」與「新歡」少(「相逢草草」)的對比表達「雙星良夜」相逢的短暫。
③通過「重攪別離情緒」或「相逢草草」的「新歡」反襯「歸去」時所增添的「新愁」,以凸顯兩人感情的真摯和深沉。
註:舉出任意兩例,言之成理即可。
【試題分析】第一題考查情感,比較鑒賞。第二題考查表現手法,已經點出,要求舉例分析。
15.填空。(6分)
(1)裴多菲(2) 「荷花澱派」
(3)春與秋其代序。」
「少無適俗韻,
「乍暖還寒時候,
「早歲那知世事艱,
16【參考答案】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在結構上總結第一段,意在和北地風光進行對比。
煙花三月下揚州:是作者謀篇布局的著眼點,在結構上收束全文,引起下文,有貫通全文的作用。
秋盡江南草木凋:在結構上承上啟下,意在引出下文對揚州三月時節的景色描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在結構上照應全文,意在凝聚全文的審美意趣,引出下文。
註:任選兩處作答,意思對即可。
【試題分析】考察名句的結構的作用。
【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作者寫揚州是追尋詩意的夢境,表現了對揚州的「風流不再」的悵然若失。
【參考答案】(1)作者從「小秦淮」與「瘦西湖」的命名方式切入,揭示了揚州景物「尺水玲瓏」、「小家碧玉」的詩化意味。
(2)多用古詩和四字詞語,整句和散句的交錯使用,言辭清麗,格調典雅。
【試題分析】切入角度:最嚮往的地方和什麼季節到揚州最好。
語言運用:音、詞、句、語言風格。
【參考答案】(1)今日的揚州依然繁華。(2)「唐代的風流」代表古時揚州的人文風氣和山水風光,「不再」一詞表明這種情境在今日的揚州已難覓蹤跡。(3)它的消逝令人感懷和惋惜,表達了作者悵然若失的感受。
【試題分析】理解「繁華」、「唐代的風流」、「不再」的含義和句子表達的情感。
【答案示例】1、(標准答案參考)浣完衣服的少女拎著水桶,踏著月色,從婆娑的竹林間穿過,伴著銀鈴般的笑聲,嘰嘰喳喳的打鬧著歸來。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參考)月光在竹林中灑下斑斑光點,四周一片寂靜。一陣風吹來,傳來洗衣歸來的少女的喧嘩。話音如玉盤落珠般清脆,笑聲如銀鈴搖動般響亮,是這般地無憂無慮。
【試題分析】注意幾個要素:竹、浣女歸、喧。盡量體現王詩「詩中有畫」的意境。
【答案示例】1、(標准答案參考)「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絕世奇書《紅樓夢》中的詩詞也是難得的藝術瑰寶。讓我們走進寶山,去欣賞他們的璀璨與絢麗吧。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參考)「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是寶釵的思想寫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黛玉的生活環境,《紅樓夢》詩詞文質兼美。今天我們將對它進行專題鑒賞,希望同學們積極發言。
【試題分析】1、點明鑒賞《紅樓夢》詩詞;2、號召學生積極參與;3、盡量使用《紅樓夢》中的詩詞。
【答案示例】1(標准答案參考)(一)衣衫自己洗,小件不勞你。(四)急事你出馬,平日你休假。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參考)(一)洗衣不用電,手洗身體健。(四)拒絕小汽車,綠色自行車
㈢ 跪求湖北歷年的語文高考題 想練下高考選擇題
絕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B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北卷)
語文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獎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並將准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的試卷類型B後的方框塗黑。
2. 選擇題的作答:第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合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題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它答案標號。答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無效。
3. 非選擇題用0.5毫米墨色墨水簽字筆將答案直接答在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
4. 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後,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並上交。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相同的一組是
A.屏氣 摒棄 並蒂蓮 秉燭待旦
B.黃鸝 黎明 霹靂舞 磨礪意志
C.駝絨 滂沱 拓荒者 脫穎而出
D.翌日 游弋 溢洪道 逸興遄飛
2.下更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扭怩/扭捏 交接/交結 急風暴雨/疾風勁草
B.姻緣/因緣 機遇/際遇 促膝談心/抵足談心
C.口型/口形 飄盪/漂盪 輕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 定勢/定式 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泰姬陵是莫卧兒王朝君主沙賈汗為其寵妃蒙泰姬修建的 。這是一座 著寶石的伊斯蘭建築。後來,泰姬陵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今天的眾多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它也是 的。
A.陵墓 點綴 雖然 絕無僅有
B.陵寢 鑲嵌 即使 獨樹一幟
C.墓塋 裝飾 固然 獨一無二
D .墓室 裝點 盡管 舉世無雙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當今的環境保護技術不僅做到了生產過程不浪費資源,不污染環境,保證產品使用的清潔高效,而且產品使用後廢棄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環利用。
B.一旦確定了某個特定節日的紀念物,商家、企業就可以設計、生產、經營相關的物品,電視、報紙、雜志等媒體就有了重點宣傳的目標。
C.雖然現在所學的一些專業課,對我們很陌生,學起來比較吃力,不過我相信,在老師的幫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夠學好。
D.某院醫護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攜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輸入到患者體內,致使這些患者舊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5.下列各項中,標點符號的使用不符合規定的一向是
A.當我來到小橋中間,對岸的槐樹後面一聲吶喊:「抓住他!」隨即躥出幾條黑影,向我沖來,橋開始晃起來,我的心也晃起來,「鐵驢」(載重自行車)也晃起來。
B.他常常在夜裡吹著笛子,聲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灘、仙鶴……,白天所有的壓抑似乎都在這笛聲里風吹雲散了。
C.不過今日的「粉絲」不比往年,索簽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簽書、簽筆記本、簽便條、簽書包、簽學生證、還要題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魚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說:「你就這么熬下去吧,偉大的談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靜來回答。
二、(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題。
中國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種觀念是「天圓地方」,我們老祖宗卻認為「天圓地圓」,有黃道、赤道。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在其著作《天問》中引證天是圓的,地也是圓的。他說: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九天是指坐標,就是昊天(東)、陽天(東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鸞天(東北)、鈞天(中間向上),一共是九個坐標位置。屈原說,如果天圓地平,就會相交,成「九天之際」。「安放安屬?」相交的點放在哪裡呢?「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地相交顯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圓的,地一定也是圓的。天如蛋殼,地如蛋黃,各自可轉。所以中國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黃道兩個圓軌道。
他下面再問:天是圓形的,還是橢圓形的?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
其中東西是經度,南北是緯度。他問的是經度長一些,還是緯度長一些。實際上,地球的赤道直徑與南北兩極的距離相差22公里,屈原當然沒有求出來,不過他這種解析問題的能力及有關天圓地圓的推測都令人佩服。
《周禮》說:「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璧的外圍是圓的,中間有圓孔,代表天。可是,為什麼天中有禮?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間也有一個圓孔穿過去。外邊為什麼是方的?為什麼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還有一種玉器叫璇璣,造型很像璧。璧,璇璣,琮,他們的關系是什麼?《虞書•舜典》註疏:「璇,美玉也;璣為轉運,徑八尺,圓周二丈五尺強,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璣是一個大的天文儀器。我們今天看到的璇璣玉器,直徑僅約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麼璇璣怎樣做天文儀器呢?
每顆恆星和行星,都要轉圈,都各自沿著一個圓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點不動,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軸的相交點,叫做正極。我們可以設想,璇璣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個旋轉式天文儀器,目的就是把這個旋轉軸的指向定準於正極。怎樣做到這個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準正極,一定要有一根長管。如果轉盤的直徑是8尺,那麼管子的長度應約是轉盤直徑的2倍,這個管子對著正極。再做一個形狀像璇璣的大盤子;邊上有三個凹口,每一個凹口正好對著一個星,星在天空轉,這個盤子隨著星轉,竹管是不動的,要定正極的位置,必須通過管子對著正極,然後讓盤子隨天轉動,把三顆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頭把它綁起來,每塊大石頭、成方形,約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頭,這樣的造型的古代天文儀器就有兩個部分:一是大璇璣那樣的盤子,凹口對著星,隨天上的星面轉,代表天;一是這些大石頭綁住的長竹管,跟地永恆,代表地,假如用很細的針在竹管一端開一個直徑為2毫米的孔,管子長15尺左右,它測量正極分類的精確性能達到0.013度。
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在商朝時正極沒有任何 明顯的星,人們為了紀念炎黃古代天文學的成功,就製作了璇璣這種小型玉器,後來把璇璣變得更簡單:一部分變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因而「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選自《中國國家天文》創刊號,有刪改)
6.從原文看,下列對古人「天圓地圓」觀念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人很早就有天圓地圓的觀念,如把天比作蛋殼,把地比作蛋黃,認為存在赤道和黃道兩個圓形的軌道
B.東西是經度,南北是維度,經度與緯度哪個長一些呢?作者認為,這樣提問本身就緯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圓的
C.璧為圓形,中有圓孔,代表天,琮為方形,中有圓孔,代表地。《周禮》所謂,「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可為印證
D.璧為圓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認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裝飾作用。
7.下列對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的設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一根用來對准正極的長竹管,一個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狀如璇璣的轉盤,把這個轉盤固定在長竹管上,這可能就是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塊把一根長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個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狀如璇璣的轉盤穿在長竹管上,這可能就是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
C.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大璇璣那樣的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大盤子,二是固定長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塊。
D.在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璇璣中,從直接觀察天象的作用看,用來固定長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塊是必不可少的。
8.「後來,把璇璣變得更簡單:一部分變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下列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推斷,准確的一項是
A.璇璣是一個大的天文儀器,壁和琮都是直接從這種天文儀器簡化而來的。
B.由於壁和琮都是從璇璣簡化而來的,所以都保留了觀測天文現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從玉器璇璣簡化而來的。
D.今天所能見到的壁和琮,都是禮器和飾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塊簡化而來的。
9.作者根據哪兩類證據推論出中國古人「天圓地圓」的觀念?
三、(9分,每小題三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原 弊
[宋] 歐陽修
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薄書聽斷而已矣,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笑之曰:鄙。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
古之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濟。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民無遺 力,國不過費,上愛其下,下給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盡其所任,一日之用節之必量 其所入,一歲之耕供公與民食皆出其間,而常有餘,故三年而餘一年之備。今乃不然,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甚者,場功甫畢,簸糠麩而食秕稗,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此甚可嘆也!
國家罷兵, 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後來者未嘗聞金鼓、識戰陣也。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今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
不自荷而僱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雖耗農民,為之可也。奈何有為兵之虛名,而其實驕惰無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今乃大異,一遇凶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一經凶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為兵,則恐為盜。噫!苟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終身驕惰而竊食也。古之長大壯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長大壯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選自《歐陽文忠公集》,有刪改)
10.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則相與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場功甫畢 甫:剛剛
C.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為廂兵 籍:登記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視農業所造成的惡果的一組是
①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
②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
③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
④一遇凶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
⑤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
⑥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農業是天下之本,當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愛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過古今施政的對比,揭示了宋朝農民在利益被嚴重侵害下的悲慘遭遇。
C.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因此背軍糧的任務只好雇請他人來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壯的不種田,年老體弱的卻在田地勞作,有時吃的是豬狗食。
㈣ 2019年高考語文湖北作文
2019年高考語文湖北作文,
是全國I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㈤ 湖北省1977年高考語文題目
時間太長 根本找不到
㈥ 以前湖北高考都是自己出卷子,這兩年為啥用全國卷
湖北省高考使用全國卷是教育部要求的。
教育部要求全國各省份高考逐步使用全國卷,目前已經有26個省份使用了全國卷,只有幾個直轄市和江蘇省等還在自主命題。湖北省高考使用全國卷可以減少高考成本,每年不再單獨組織高考命題人員進行高考命題。
(6)湖北語文高考答案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有關要求,經湖北省政府同意,報教育部批准,從2016年開始,湖北省普通高考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全部使用全國卷,湖北省不再進行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自主命題。
從2016年開始,湖北省高考語文、數學、英語將使用全國卷,雖然高考命題的主體發生了變化,但高考作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性質沒有變。
㈦ 2009年高考語文答案,全國二卷和湖北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Ⅱ)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和評分參考
一、(12分,每小題3分)
1、A 2、D 3、B 4、D
二、(9分,每小題3分)
5、C 6、B 7、C
三、(9分,每小題3分)
8、A 9、A 10、C
四、(23分)
11、(10分)
(1)(5分)自認為不能廣泛施捨,致使這人跌倒,於是在種竹處的溝上建起小橋,讓人足以通行。
(2)(5分)如果因為我又窮又老的話,老人很多,家家戶戶經常貧困,不止是我一個人而已。
12、(8分)
(1)(4分)夜晚、秋風、漢關、寒雲、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凝重的夜景。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
(2)(4分)詩的後兩句表現了作者作為鎮守邊疆的將領,鬥志昂揚,堅信必勝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署奮力出擊,顯示昂揚的鬥志;第四句寫全殲敵軍的決心,顯示必勝的信心。
13、(5分)
(1)①故不積跬步 ②無以至千里 ③功在不舍
④池魚思故淵 ⑤開荒南野際
(2)①風急天高猿嘯哀 ②無邊落木蕭蕭下 ③潦倒新停濁酒杯
④業精於勤 ⑤毀於隨
五、(22分)
14、(4分)
①補充解釋旅行中的印象; ②為下文描寫岳樺進行鋪墊。
15、(6分)
(1)(3分)
①絕地中的樺為了生存而迸發出巨大的生命能量;
②生存掙扎的代價是沉重的;
③生命的痛苦與希望同在。
(2)(3分)
①不幸的命運常常在毫無准備中降臨;
②樺的生命軌跡與生存環境因災難而發生了根本改變;
③它們將面臨新的抉擇。
16、(6分)
①它們的命運不同:白樺生長在山下,養尊處優,而岳樺生長在山上,身處絕境;
②它們的形態不同:白樺挺拔明快,而岳樺身軀匍匐;
③它們的性格不同:白樺風流浪漫,而岳樺倔強壯烈。
17、(6分)
第一問(2分)
①擬人; ②比喻。
第二問(4分)
①通過擬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樺由谷底到峰頂、由平凡到卓越的過程更加生動形象;
②通過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樺的內在氣質得以揭示和提升。
六、(15分)
18、(4分)
①刪除或者改為「他」; ③改為「合圖」; ④刪除或改為「他」;
⑤改為「蘇澤廣」或者「父親」。
19、(4分)
示例:全民健身口號徵集活動在一個月里收到應征口號千餘條,稿件來源廣,參與人數多,經過評審,最終入選口號為「我運動,我快樂」。
語意完整,給2分,如缺少「全民健身口號徵集活動」主題信息,只給1分;句子通順,給2分。
20、(7分)
內容貼切,給2分;形成排比,給2分;句式相同,給2分;有文采,給1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北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題3分)
1.B 2.C 3.B 4.D 5.D
二、(12分,每小題3分)
6.A 7.D 8.C 9.B
三、(9分,每小題3分)
10.D 11.C 12.B
四、(24分)
13.(10分)
(1)(孟德)用他的衣服換了一把刀和十個餅,攜帶(這些東西)進入山中。
(2)張安道正好執掌秦州,孟德託言有病,得以脫離軍籍成為老百姓。
(3)推測虎(要)吃人,先用威風壓倒對方,但(對於)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無處施展了吧?
14.(8分)
(1)(4分)
①過橋人似鑒中行,暗寫人影(或橋影)。
②莫放修蘆礙月生,暗寫月影(或蘆影)。
(2)(4分)
上句著眼視覺,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出來,呼應了第一聯的「清」字。
下句則著墨於聽覺,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境的寧靜,呼應了第一聯的「靜」字。
15.(6分)
(1)①郁乎蒼蒼 ②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2)③焚百家之言 ④多於南畝之農夫
(3)法國
(4)《圍城》
五、(18分)
16.(3分)
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條重要線索。
②作者開篇寫窗子的功用,接著主要寫「我」喜歡北窗的理由,最後具體形象地描繪想像中北窗的景象。
17.(6分)
①選用了諸如「山陰水曲」、「陰翳」、「枝葉扶疏」、「清虛」、「清暉」等有關文言色彩的詞語,格調典雅。
(或:在用詞上使用了對比手法,如「強烈」與「清淡」、「敞開」與「隱約」、「中午的驕陽」與「落日的古紅」等成對的詞語並舉,使語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長短相間,以長句為主,且整散結合,錯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連使用了三個「不喜歡……喜歡……」,顯得整齊、工穩、典雅。
(或:多處直接引用了古典詩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殘夜水明樓」、「明月照積雪」,使語言具有古典韻味。)
18.(5分)
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顯空濛靈動。
②因為幽光能激發人的想像,人的想像被放大,人格也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為光度影響了態度,月光與日光所帶來的美感是不同的。
19(4分)
① 通過古牆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繪出來,強化了作者對北窗的偏愛,因為此處更宜於讀書和寫作。
② 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增強了畫面感,營造了詩的意境。
③ 寫想像中的古牆和疏竹,使行文搖曳生姿,富有變化。
六、(12分)
20.(4分)
答案示例:
(1)(瑪蒂爾德說:我的幸福就是)鑽石項鏈,擁有了鑽石項鏈,就擁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說:我的幸福就是)家鄉白洋淀,保衛了白洋淀,就保衛了我的幸福。
21.(4分)
答案示例:王羲之變革了楷書,發展了草書,確立了行書的地位。
22(4分)
答案示例一:
我喜歡的書名:《獻給母親的歌》
理由:把祖國比喻為母親,給母親獻歌,表達了對祖國母親的深愛,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二:
我喜歡的書名:《山河歲月歡樂頌》
理由:山河是祖國的代稱,歲月是祖國的歷程,歡樂頌是我們贊美祖國的共同心聲。
㈧ 2010湖北高考語文卷答案
2010湖北卷答案
一、(15分,每小題3分)
1.【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A.屏氣bǐng 摒棄bìng 並蒂蓮bìng秉燭待旦bǐng
B.黃鸝 lí 黎明lí 霹靂舞lì 磨礪意志lì
C.駝絨tuó 滂沱tuó 拓荒者tuò脫穎而出tuō
D.翌日 yì 游弋yì 溢洪道yì 逸興遄飛yì
【高考考點】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易錯提醒】「游弋」易讀錯。四個選項都有一定的迷惑性
【備考提示】考查讀音相近的字的讀音,要求考生不能只抓住常見易錯的字音,而要切實練好普通話,在比較中辨別。要注重考查普通話的讀寫能力培養。
2.【參考答案】A
【試題分析】「扭怩」應為「忸怩」。忸怩:羞慚的樣子,與心理有關,應用「忸」。
【高考考點】識記並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
【易錯提醒】「飄盪/漂盪」「定勢/定式」有一定迷惑性,要加強平時積累。
【備考提示】本題重點在於辨別容易混淆的形近詞。如果懷疑某個是別字,可以寫出幾個同音字來比較,可以寫出幾個形似字來比較。通過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推導這個字的含意,再放到這個詞語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對於獨體字或形聲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聲字可以通過分析詞語的語法結構來確定它是不是別字,還可以通過對整個詞語的理解,來尋找不合語境的別字。要注重平時的積累。
3.【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本題將實詞和成語綜合進行考查。陵墓:指帝王諸侯的墳墓,現多指領袖或先烈的墳地,亦泛指墳墓。陵寢:古代帝王陵墓的宮殿寢廟,借指帝王陵墓。:墓塋:墓地,塋地。墓室:①猶墓廬;②猶墓穴。墳墓中放棺槨的處所。點綴:①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裝點門面,應景兒,湊數兒。鑲嵌:①將一物體嵌在另一物體中;②比喻深深地進入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裝飾:打扮,修飾;裝潢;點綴,裝點;指裝飾品;猶誇飾。裝點:裝飾點綴;點綴品;張揚,誇大。雖然:即使如此;猶即使。即使:連詞,表示假設的讓步。固然:連詞。①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②表示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盡管:①副詞,表示不必考慮別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詞,老是;總是;③連詞,表示姑且承認某種事實,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轉折的連詞跟它呼應,反接上文。絕無僅有: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獨樹一幟: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一家。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舉世無雙: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
【高考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
【易錯提醒】本題不是傳統的兩個詞選一個,而是四個詞選一個,涉及實詞(名詞、動詞)、虛詞、成語,容量加大。
【備考提示】對實詞的辨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意側重點、詞語的詞意的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詞語的感情色彩跟語體色彩。③辨析用法。括搭配習慣、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方面。要正確理解成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另外要特別注意兩用成語的意義和用法。虛詞要考慮句間關系和習慣搭配。
4.【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A、成分殘缺,在「而且」後加入「做到了」;B、不合邏輯,「商家、企業」改為「企業、商家」;C、主客顛倒,「對我們」後加入「來說」。
【高考考點】辨析並修改病句。
【易錯提醒】B、D項的容易難於判斷,注意並列詞語看搭配、看順序。
【備考提示】要認真細致審讀每個選項,重點注意分析並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 可以將並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其當否。對於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驗證其當否。對於語序不當的句子,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看是否通暢自然。有多重否定或還有反問的句子,要將否定換成肯定來理解。對因不明詞義而造成前後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是拆字組詞。對邏輯概念方面的不協調,可以憑事理推斷。注意題乾的要求,究竟選擇的是有語病的還是無語病的一項。
5.【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簽學生證」後的頓號改為逗號,謂語的並列不用頓號用逗號,句中「不但要……還要」並列。
【高考考點】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易錯提醒】本題較為簡單,注意省略號後有無標點問題
【備考提示】應該熟悉各種標點的基本用法,記住標點的常見錯誤。注意分析標點也要從分析句子內部關系入手。
二、(12分,每小題3分)
6.【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裝飾作用」錯,文中說「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方形象徵大石塊。
【高考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易錯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題肢相對照。注意A項有瑕疵,文中「把天比作蛋殼,把地比作蛋黃」是作者的觀點,沒有說是古人的觀點。
【備考提示】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
7.【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A「轉盤固定在長竹管上」錯,盤子要隨星轉;C「二是固定長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塊」錯,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塊把一根長竹管固定在地上;D石塊起固定作用,不用於直接觀察天象。
【高考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錯提醒】注意聯系題肢前後分析。
【備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結構,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依次篩選。原文內容與選項保持一致,選項與題干要能構成因果關系。略過無關緊要的信息,如舉例、描寫等,抓住本質特徵。
8.【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A、「璇璣」是玉器,不是天文儀器;B、壁和琮沒有保留觀測天文現象的功能,只是禮器;D、文中說:「一部分變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
【高考考點】依據文章進行判斷和想像。
【易錯提醒】A,依據文意,「璇璣」是玉器,不是天文儀器,可對比C項判斷。
【備考提示】要依據文意。推斷想像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後關系不能顛倒。注意選肢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
9.【答案提示】屈原的《天問》,璇璣、璧、琮的樣式和對它們之間關系的推測。
三、(9分,每小題三分)
10.【參考答案】A
【試題分析】鄙,見識淺薄。
【高考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易錯提醒】考查重點實詞「鄙」,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備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1.【參考答案】A
【試題分析】③是說後來的士兵;④是說飢荒時選廂兵的標准,⑥是作者的結論。
【高考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
【易錯提醒】④是說飢荒時選廂兵的標准。
【備考提示】要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要注意從離中心最遠的開始排除。必須注意每一個句子和題干規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證關系。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 要注意題乾的要求,注意主人公、關鍵詞、「正面」、「側面」等詞語。
12.【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文中說:「國家罷兵, 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後來者……其勢不得不驕惰……禁兵給糧,不自荷而僱人荷之。」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逝世已經都沒有了,後來的人未曾經歷戰爭,士兵驕惰,禁軍背軍糧的任務自己不做,雇請他人來做。
【高考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易錯提醒】認真將題肢與原文對照,注意時間的前後順序。
【備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准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 有個別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
四、(24分)
13.【答案提示】(1)但是現在做官吏的人卻不是這樣,只不過看看文書聽取陳述而作裁斷罷了。
(2)耕地的農民,不在督促他們自己的力量,使用民力的人,不再計算貨物的收入和消耗。
(3)暫且知道一時之間不(讓飢民)變成盜賊,卻不知道(飢民成為廂兵會)一輩子驕橫懶惰白吃飯。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1)【答案提示】此詞感情悲傷,認為見面的歡喜抵不上原來的離愁,隨著離別又添了新的離別的悲傷,感情側重於相見前後的悲傷,只看到了消極的方面;秦詞寫深沉的愛情,認為感情只要是長久,就不在乎是否日夜相守,是對離別人的勸慰,側重於表現情感之深,態度積極。
(2)【答案提示】月、風襯托雙星相逢,新歡與舊愁的比較。
15.填空。(6分)
(1)匈牙利是人裴多菲的作品《我願意是急流》謳歌了純真的愛情。
(2)孫犁的《白洋淀紀事》被視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荷花澱派」的代表作。
(3)中國古典詩詞長於抒發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屈原《離騷》)
①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歸園田居》)。「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② ③
(李清照《聲聲慢》)「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書憤》)
④
五、(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16. 【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作者寫揚州是追尋詩意的夢境,表現了對揚州的「風流不再」的惋嘆。
17. 【答案提示】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寫揚州近南遠北的人文山水,引出下文對揚州的描述。
煙花三月下揚州:寫到揚州去的最好季節,點明題目,表現揚州的美。
秋盡江南草木凋:寫秋天到揚州意義不大,對比出春天到揚州最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寫揚州可以找到東方人夢境般的審美情趣,為後文對揚州風流不再的嘆惋作了鋪墊。
18.【答案提示】切入角度:最嚮往的地方和什麼季節到揚州最好。
語言運用:(1)典雅華麗的詞語;(2)抑揚頓挫的音韻;(3)對比的句式;(4)口語與書面語的結合。
19. 【答案提示】揚州還有美麗的風景、人文,繁花錦綉的氣象,但是水路不通、畫舫絕跡,難於尋覓夢境般的東方審美意趣,令人嘆惋。
六.(12分)
20.【答案示例】月光在竹林中灑下斑斑光點,四周一片寂靜。一陣風吹來,傳來洗衣歸來的少女的喧嘩。話音如玉盤落珠般清脆,笑聲如銀鈴搖動般響亮,是這般地無憂無慮。
21.【答案示例】「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是寶釵的思想寫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黛玉的生活環境,《紅樓夢》詩詞文質兼美。今天我們將對它進行專題鑒賞,希望同學們積極發言。
22.【答案示例】1、洗衣不用電,手洗身體健。2、拒絕小汽車,綠色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