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七年級下冊語文伴你學答案

七年級下冊語文伴你學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16 18:10:02

① 初一語文19課伴你學答案

1.《小溪流的歌》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一篇表達新主題的童話。版學習這篇文章,應權從表現人或事物的整個成長過程這一角度來分析和閱讀。請你談談初讀課文後的感受。

作者嚴文井以豐富的想像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樂觀的、堅持前進永不停步的小溪流的形象,告訴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勇於克服前進中的困難,才能不斷壯大,最終走向成熟。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永不休止的歌,是一首在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的歌,他完成了「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這個發展軌跡,體現了在前進中不斷成長的主題。

2.《小溪流的歌》可以說是一篇散文化的童話,內容通俗易憧,主題鮮明,脈絡清晰。試分析作者的精巧構思。

第一部分:點題。強調小溪流的歌是永遠唱不完的。

第二部分:小溪流拒絕「枯樹樁」等勸阻成長為小河。

第三部分:小河拒絕泥沙的勸止長成大江。

第四部分:大江繼續奔流,力量更加壯大,成長為大海。

第五部分:大海不停止運動,為世界作貢獻。

第六部分:首尾呼應,再次強調小溪流的歌無盡無止,永遠唱不完。

② 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伴你學》答案僅121至125是什麼

發廣東省佛山市地方師傅師傅師傅是是是方式發生的發生是第三方是 是的是多少 是的士大夫是是的是多少是是的是 地說道是的是多少的是

③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同步答案

《竹影》是豐子愷散文作品中一篇內涵深刻、耐人尋味的佳作,全文敘述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在自家的"水門汀"上游戲,描畫映著的竹影,你一筆,我一畫,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孩子的游戲,在成年人眼裡也許不屑一頤,但在豐子愷的眼裡就有了非比尋常的意義。也許,藝術和美就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竹影》為我們指出了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戲,有時也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受。- 《竹影》教案

安徽省廣德縣獨山中學 吳昊
教學目標: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2、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教學難點:體會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
教學方法:
採用「感知一品讀一遷移—小結」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板書:

童真童趣

畫竹影

藝術體驗

讀——品——想——結

一、 導語

有些同學看到我,可能會在心裡說,這個老師怎麼長得這么小巧啊?我的回答是:因為我還保留了一顆童心,一顆熱愛自然熱愛藝術熱愛孩子的童心。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自然有關孩子有關藝術的課文《竹影》。

二、 、初讀課文

a) 有多少同學閱讀過這篇文章?請這位沒有讀過的同學猜想一下,這篇文章到底是寫什麼的,是寫景的嗎?是寫人的嗎?還是寫事的?為什麼要以竹影為題呢?

b) 由於這是篇自讀課文,需要同學們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這一課文學習。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閱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掃讀等,只要是自己喜歡,怎樣的閱讀方式都可以。

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詞可以做下標記,並把自己認為寫的好的地方,或是和你產生了共鳴的地方,作下標記,可以劃線,可以作批註,簡要地記錄下你讀書時的情感體驗。讀完了,我還想請同學們對這篇文章進行簡單的概括。

c) 同學們讀得很仔細,現在請你們中說話最精練最簡短的同學來概括這篇文章。

他概括得好不好呢?你來評價一下吧,你認為怎麼概括才又簡短又深刻呢。可不可以用更簡練的詞語來概括呢?

(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游戲,,及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三、 品味文章

一個蘋果兩個人分,一個蘋果只剩下半個。而一種思想兩個人分,一種思想會變成兩種。現在請同學們將你讀到的記下的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學生們讀一讀自己劃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註。他們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1、 文章對孩子們的活動寫得很有童趣很真實:

如:弟弟發現一個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問題:………成年人也許不會注意這樣的事情,誰又有這樣的細心這樣的時間去注意月光下的人影頭上冒出煙氣?這樣的問題成年人聽了,也許不以為然地一笑了之,而孩子們卻會追根究底的。大家爭論了一會兒,沒有解決。

如果成年人爭論一個問題,一定會水落石出的。華明的注意略去了轉向了別處,水門汀上熱心地描寫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一定挨批評,做事三分鍾熱情,但是孩子的天性如此,他們對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們像成年人那樣專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們的事多著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寫得真實恰當。

作者並沒有一味地寫孩子新一輪的熱情,他們用木炭描這些天然的國畫,並聯想到平時見到的畫圖。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藝術的殿堂門口。於是領路人——爸爸出現了,他給孩子們講了一番中國畫的藝術特徵,因勢利導地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藝術入門課。

2、 一些句子很生動,也是用孩子的眼光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待景物。

略見教參.

3、 爸爸很會引導。經過爸爸的引導,你了解了哪些繪畫的知識?

(1)爸爸沒有批評他們在水門汀上畫畫,而是引導他們走進藝術的殿堂。爸爸和他們一起畫畫。

(2)爸爸在講中國畫和西洋畫的時候,打了個比方,「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講授二者的區別:西洋畫注重寫實,畫人則要按解剖學來畫,畫景要畫出立體感,而中國畫則不講究這些,畫人,則張揚人物的特點,畫景則山水重重疊疊,象是飛機中所見的,而且又不是一時所見,卻是飛來飛去,飛上飛下,幾次所看見的。想到哪畫到哪。而且很多中國畫只有寥寥數筆,卻傳達出畫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西洋畫更講究形式,畫出的畫和照片一模一樣,而中國畫講究神似,如做文章一樣,只突出主題)

(1) 爸爸在講中國畫時,沒有用專業的術語,也沒有長篇大論,只是用了幾句話就概括了竹畫也是中國畫的要點:講究畫意(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等)表現著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

(2) 請繪畫最好的同學上黑板畫一幅竹影,大家按課文中的標准評價。

4、你還在文中讀到了什麼?為什麼以竹影呢?

意境很美。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畫竹影,你一筆,我一筆,參參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藝術和美就蘊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動中。

四、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五、學習語文,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善於小結。現在我們請同學們將自己在這節課中所學的所想的小結在作業中。

作業一:用一句話概括這節課的收獲。再分項寫出從內容上、思想上、寫法上的體會。

作業二:課後自己進行一次藝術上的創造,將自己的創造的過程、體驗用語言表達出來。字數300左右。

六.結全文。這節課,我們運用了:讀——品——想——結的方法,自己學習了這篇散文。以後,同學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本上的自讀課文、課外書上的美文。至於文中的一些細小的知識點如作家作品介紹,詞語解釋等,請同學們課後自己查資料,互相交流。最後,引用一下豐子愷在《藝術三昧》中的話來結束這節課:宇宙是一大藝術。人何以只知鑒賞書畫的小藝術,而不知鑒賞宇宙的大藝術呢?人何以不拿看書畫的眼來看宇宙呢?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游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准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游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准」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後,讀相關的語段時感情就會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游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藉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借自身的審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加了語文課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語文學習要基於教材,但又不能僅局限於教材,應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戲引發的體驗,應避免圍繞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說教,而應注重對藝術發現的認識,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對學生自身修養的培養。)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獲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藝術並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游戲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擁有一顆童心,你就能擁有陽光般的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就會發現在平凡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生活的美。
(學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就能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深的體會,教師的寄語,讓課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讓學生由課堂走入生活去進行語文學習,拓寬了語文課堂的寬度。)

④ 求7年級上冊《語文伴你學答案》

我有!但我不知道來是什麼教訓源! ! ! ! ! ! ! ! !
作為第11課:1,哭泣的小2慚愧包裹疲倦,(1)D(2)C 3,。 。 ,? ? - 4,與奧本海默5(一)婦女和兒童(2)不能,因為「居然」有意想不到的含義,突出鄧稼先創建一個「真正的奇跡」6,畫線句子鄧稼先比較說明只有中國傳統文化培育鄧稼先這樣品德高尚的人物,只有鄧稼先這樣的人才適應中國社會的需要,為國家的發展7,提示了巨大的貢獻:抓住這兩個人物的性格和人的不同分析。奧本海默:這是一個一流的人,鋒芒畢露;鄧稼先:這還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以誠為本,腳踏實地,誠實和真誠,永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中國農民朴實的氣質。」 8,可表現鄧稼先堅持質量國家機密9,身先士卒,犧牲,奉獻給科研機構,敬業,生活儉朴,嚴格保密10,例:鄧稼先鉛,冒著受核輻射的生命,核彈頭和尋找沉船持有的核彈頭走出危險區11中,岳飛的母親刺傷岳飛「精忠報國」四個字的背後,激勵岳飛刪除滿族。 「岳母刺字」和鄧稼先的事跡有異曲同工之處,可以看到他們的愛國情懷12提示:學會享受這個過程可以快樂
希望對你有用

⑤ 誰有魯教版七年級語文伴你學、數學伴你學的答案啊!!!!急!!!!

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測試卷二 人教實驗版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10分)
1.給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1分)
彌漫( ) 靜謐( ) 虐殺( )
喧囂( ) 陛下( ) 澄澈( )
2.結合語句,解釋加粗詞語。(2分)
①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卷雲。
輕盈:
②「這也真夠滑稽,但是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
滑稽:
③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
苦心孤詣:
④他踉踉蹌蹌、跌跌爬爬地往家走。
踉踉蹌蹌:
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1分)
①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文。
猶如把生命的當案細細描畫……( )( )
②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鄰。雖說是近鄰,離地球也有38萬公里,真是可忘而不可既。( )( )
4.選詞填空(1分)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終於代表全人類_______(拜訪、專訪)了月球,_______(打開、邁開)了人類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_______(樹立、樹起)了宇航事業的一塊新的里程碑。
5.默寫(2分)
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夕陽西下, 。
②遠遠的街燈明了, 。天上的明星現了, 。
6.文學常識填空(1分)
①《綠色蟈蟈》的作者是 , (國籍)著名 家。
②《皇帝的新裝》的作者是 , (國籍)著名 作家。
③《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國籍)_________家,1913年獲 。
④《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代表詩集有_________、_________。
7.結合自己的學習談談《塞翁失馬》這則寓言給你的啟示。(2分)

二、閱讀(50分)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文後各題。
(一)
許多年前,有一個皇帝,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錢都花掉,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除非是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點鍾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來了兩個騙子,自稱是織工,說能織出人間最美麗的布。這種布不僅色彩和圖案都分外美觀,而且縫出來的衣服還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葯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裡想,「我穿了這樣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國里哪些人不稱職;我就可以辨別出哪些是聰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們馬上為我織出這樣的布來。」於是他付了許多錢給這兩個騙子,使他們好馬上開始工作。
他們擺出兩架織布機,裝作是在工作的樣子,可是他們的織布機上連一點東西的影子也沒有。他們急迫地請求發給他們一些最細的生絲和最好的金子。他們把這些東西都裝進自己的腰包,只在那兩架空織布機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織得怎樣了。」皇帝想。不過,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稱職的人就看不見這布,心裡的確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無須害怕的,仍然覺得先派一個人去看看工作的進展情形比較妥當。全城的人都聽說這織品有一種多麼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這個機會測驗一下:他們的鄰人究竟有多麼笨,或者有多麼傻。
「我要派我誠實的老大臣到織工那兒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這布料是什麼樣子,因為他很有理智,就稱職這點說,誰也不及他。」
這位善良的老大臣來到那兩個騙子的屋子裡,看見他們正在空織布機上忙碌地工作。
「願上帝可憐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睜得特別大,「我什麼東西也沒有看見!」但是他沒敢把這句話說出口來。
那兩個騙子請他走近一點,同時指著那兩架空織布機問他花紋是不是很美麗,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憐的老大臣眼睛越睜越大,仍然看不見什麼東西,因為的確沒有東西。
「我的老天爺!」他想,「難道我是愚蠢的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難道我是不稱職的嗎?不成!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
「噯,您一點意見也沒有嗎?」一個正在織布的騙子說。
「哎呀,美極了!真是美極了!」老大臣一邊說,一邊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多麼美的花紋!多麼美的色彩!是的,我將要呈報皇上,我對這布料非常滿意。」
「嗯 ,我們聽了非常高興。」兩個騙子齊聲說。於是他們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紋描述了一番,還加上些名詞。老大臣注意地聽著,以便回到皇帝那兒可以照樣背出來。事實上他也這樣做了。
這兩個騙子又要了更多的錢,更多的生絲和金子,說是為了織布的需要。他們把這些東西全裝進了腰包。
8.「縫出來的衣服還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葯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一句在全文中起了什麼樣的重要作用?(2分)

9.「皇帝心裡想,『我穿了這樣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國里哪些人不稱職;我就可以辨別出哪些是聰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們馬上為我織出這樣的布來。』」「全城的人都聽說這織品有一種多麼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這個機會測驗一下:他們的鄰人究竟有多麼笨,或者有多麼傻。」明明是一個騙局,可是為什麼這個國家從君到民都有這些想法?(2分)

10.分析一下老大臣看布料時心理變化的過程。(2分)

11.「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中的「這一點」指的是什麼?(2分)

12.怎樣理解「老大臣一邊說,一邊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所表現的老大臣的心理狀態?(2分)

(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二)
13.注音並解釋句中加粗的字。(2分)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
(2)人不知而不慍 ( )
(3)誨女知之乎! ( )
(4)默而識之 ( )
(5)學而不思則罔 ( )
(6)思而不學則殆 ( )
14.本文所選各則都是談學習態度或學習方法的,試分別舉例說明。(2分)
①學習態度:
②學習方法:
(三)
孟母戒子
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 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戒之。自是之後,孟子不復 矣。
(《韓詩外傳》)
15.給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詞注音並釋義。(2分)
①孟子輟然中止( )
②其母知其 也( )
16.辨析並判斷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正確解釋。(2分)
①其母方織(正在;剛才)( )
②孟子輟然中止(終於停止;中途停止)( )
③何為中止(什麼事;為什麼)( )
④其母引刀裂其織(引導;拿起)( )
⑤以此戒之(懲罰;警告)( )
17.閱讀下面孟郊的《遊子吟》,結合本文談談感想。(2分)
遊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四)
玫瑰樹根
〔智利〕米斯特拉爾
①地下同地上一樣,有生命,有一群懂得愛和憎的生物。
②那裡有黢黑的蠕蟲,黑色繩索似的植物根,顫動的亞麻纖維似的地下水的細流。
③據說還有別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滿臉鬍子,彎腰曲背。
④有一天,細流遇到玫瑰樹根,說了下面的一番話:
⑤「樹根鄰居,像你這么丑的,我從來沒有見到呢。 看來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沒有學會它優美圓潤的動作,只學會了喝我的藍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醜八怪,你說,你這是干什麼?」
⑥卑賤的樹根說:
⑦「不錯,細流兄弟,在你眼裡我當然沒有模樣,長期和泥土接觸,使我渾身灰褐;過度勞累,使我變了形,正如變形的工人胳臂一樣,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體見到陽光的延伸部分幹活,我從你那裡吸取了汁液,就是輸送給她的,讓她新鮮嬌艷;我更深地紮根,就是為了更多的吸收,為了讓我的地上部分長得茁壯茂盛。細流兄弟,總有一天,你會到太陽照耀的地方。那時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麼美麗。」
⑧細流並不相信,但是出於謹慎,沒有做聲,暗忖道,等著瞧吧。
⑨當他顫動的身軀逐漸長大,到了亮光下時,他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尋找樹根所說的
⑩天哪!他看到了什麼呀。
到處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樹根紮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裝點得十分美麗。
沉甸甸的花朵掛在枝條上,在空氣中散發著甜香和一種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過鮮花盛開的草地:
「天哪,想不到醜陋的樹根竟然延伸出美麗!……」
18.第⑤自然段中加曲線的句子是用 修辭手法來突出樹根 的特點。(2分)
19.第⑨自然段中加「△」的「延伸部分」指的是(2分)( )
A.根的地上莖 B.玫瑰的枝葉及鮮花 C.鮮花 D.樹枝
20.第⑦自然段畫線句可用哪個成語或俗語來概括?(2分)

21.閱讀上文後,除了正確認識美醜關系,你還會產生哪些生活或人生的感悟呢?請用簡潔的語句表述。(2分)

(五)
科學的生命是創造,要創造就要勇於思考,敢於向科學權威和舊的理論體系挑戰。物理學家海森寶說得好:「自然科學中的每一個發展,幾乎都是通過對某種問題或概念的放棄而取得的。」在科學領域,人們尊重權威是無可非議的,但是,這種尊重絕不應該變成迷信。
①華羅庚堪稱數學權威,但他也可能弄錯一些問題。②1955年,廈門大學年輕的畢業生陳景潤,在精讀華羅庚《堆壘素數論》的過程中,發現華羅庚的 「它利問題」存在著錯誤。③經過反復驗算,陳景潤確信自己的判斷准確無誤。④他寫了一篇論文,並附了一封信寄給華羅庚,信中說:「明星上落下的微塵,我願幫你拭去。」⑤華羅庚在全國第一次數學討論會上,親自宣讀了陳景潤的論文。⑥陳景潤沒有因為華羅庚是權威而放棄真理,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令人贊嘆;⑦同樣,華羅庚沒因為陳景潤是無名小輩而拒絕批評,表現出的虛懷若谷的精神同樣令人欽佩。
22.「明星上落下的微塵,我願幫你拭去」,這是委婉的說法,如果換成直白的說法怎麼說?(2分)

23.第二段中⑥⑦兩句可否顛倒一下順序?為什麼?(3分)

24.指出本文使用的兩種論證方法。(3分)

25.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3分)

(六)
深淵飄「雪」
羅嗣藻
當潛水艇潛入北冰洋深淵時,在探照燈燈光的照射下,會看見一大片神奇的飄雪景象。大雪紛紛揚揚,飄飄悠悠,隨水曼舞輕飛,與大陸上空的飛雪一般模樣。好一派奇美雪景!大洋深處的雪花從何處飄來?顯然它不是從天上飄下來的,那麼,這深淵飄的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經科學考察探明:這深淵大雪,原來是海洋水質中的特殊物質所形成的幻景。原來,在北冰洋深淵,漂浮著大量的生物遺骸碎屑,再加上大陸流水又攜帶來各種物質微粒,這些東西在深淵相遇互撞之後,結成較大顆粒。就這樣滾雪球般越撞越大,成為絮狀漂游物,在水中盪漾。科學家考察時,曾把這些漂游物撈起來仔細分析,發現它是一種鬆散物。這些鬆散物在深水中被強烈的探照燈光一照,呈現出潔白晶瑩的樣子,儼然雪片,構成了深淵飄「雪」的壯麗景觀。
26.文章第1段描述了深淵飄「雪」的奇景,請用橫線標出寫奇景的句子。(2分)
27.第2段的中心句是 。(3分)
28.「這些鬆散物在深水中……儼然雪片,構成了深淵飄『雪』的壯麗景觀」一句中有兩個「雪」字,為什麼一個用了引號,另一個沒用?(3分)

29.能否將本文兩段說明的內容調換一下順序:先說幻景形成的原因,再說深淵飄「雪」的景象?(3分)

三、寫作(40分)
30.考試,是我們學習中經常遇到的事,我們生活中也經常遇到特殊的考試。考試,帶給我們的有成功的歡樂,也有失敗的懊惱,考試可以檢查你的成績,也可檢驗我們的人格……哪一次考試讓你難以忘懷呢?你對考試有自己的見解嗎?請以「考試」為話題作文,題目自擬,6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一、1.mí mì nüè xiāo bì chénɡ
2.①形容卷雲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 ②(言行、動作)引人發笑。這里是荒唐的意思。 ③形容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 ④走路不穩的樣子。
3.①文—紋 當—檔 ②忘—望 既—即
4.拜訪 邁開 樹起
5.①古道西風瘦馬 斷腸人在天涯 ②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6.①法布爾 法國 昆蟲學 ②安徒生 丹麥 童話 ③泰戈爾 印度 文學諾貝爾文學獎 ④郭沫若 郭開貞 《女神》 《星空》
7.提示:結合自己實際,如:做錯題、考試失敗不是好事,但可以給我們的學習敲響警鍾,今後便可以避免。
二、(一)8.是故事產生的總的原因,下面所有可笑的人和事都是由這句話引起的。
9.因為這是一個毫無自信心但充滿了虛榮心的社會。
10.擔心、祈禱——懷疑懼怕——隱瞞撒謊。
11.自己看不見布料。
12.既想真正看到布料,又怕別人看出自己看不出布料。
(二)13.(1)yuè通「悅」,高興,愉快 (2)yùn,惱恨 (3)rǔ,通「汝」,你(4)zhì,記住 (5)wǎnɡ迷惑而無所得 (6)dài,精神疲憊而無所得
14.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②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默而識之。
(三)15.①chuò 停止 ②xuān 遺忘
16.①正在 ②中途停止 ③為什麼 ④拿起 ⑤警告
17.提示:母愛不僅表現在母親對兒女生命的血汗哺育,冷暖體貼,同樣也表現在母親對兒女的人性、學養、精神的細心栽培、呵護。(結合自身感受,談點認識即可)
(四)18.比喻 須根多、形態丑(大意對即可)
19.B
20.根深葉茂(或根深才能葉茂)
21.開放題,可從有問題的角度、說和做、吸收與成長等方面思考。
(五)22.您是數學大師,您的《堆壘素數論》寫得好,但「它利問題」有錯誤,我願幫您改正過來。(答案不惟一,意思對即可)
23.不可以。議論文的邏輯要嚴密。按行文思路,上一層意思先說陳景潤,後說華羅庚,下文必須與之對應,如果顛倒過來,順序就亂了。(答案不惟一,意思對即可)
24.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
25.科學的生命是創造,要創造就要勇於思考,敢於向科學權威和舊的理論體系挑戰。
(六)26.大雪紛紛揚揚,飄飄悠悠,隨水曼舞輕飛。

⑥ 七年級下冊語文伴你學答案

互動作業可能會幫到你

⑦ 7年級語文伴你學答案(16課,達標導測)

  1. 略2.崖-涯彩-采慢-漫契-鍥奮-憤3.B4.[1]『創辦』改為『舉辦』[3]刪去『同學們』或『許多共青團員』[4]去掉『通過』或『使』5.略6.和諧是一幅畫,只有輕描和重彩的相映成趣,才會有畫的不朽和輝煌。7.例:實在對不起,我做了一件對不起朋友的事情,請你原諒。8.[1]於是,就[2]擔心,擔憂[3]同1[4]同『服』,佩服9.B10.[1]於[2]自己寫11.技術精湛、充滿自信12.[甲]指『究竟怎樣才可以鼓勵呢』這個問題[乙]指『到底這倆種教育哲學哪個好』這個問題13.A14.美國教育不主張按部就班,主張跳躍式學習;中國的教育注重按部就班,注重基礎教育。15.是為了證明中美教育上存在的差異。16.鼓勵學生進行有基礎的、有規則的學習鼓勵他們挑戰權威17.略18.[1]父親誤把『長亭外』聽成了『長城外』。[2]我誤把烏秋當作燕子。19.於人無害,與世無爭,卻能帶給人非常深沉的安慰。20.這不就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燕子嗎?21.我知道那鳥不是燕子而是烏秋把那本書靜靜地和上,走出來22.比如說這樣的『謊言』是可以理解的,例如:一位醫生發現隱瞞某位病人的病情有利於他更快康復時,醫生會故意將病人的病情說輕一點。這樣的『謊言』對病人來說是有益的,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嗎


⑧ 說 屏 初二下冊語文伴你學答案

一點通教學網初中語文」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期中復習提綱

⑨ 七年級下冊語文學習與檢測答案!!

8、題目「留住冰心」一語雙關,作者所指有哪些意思呢?
答:一是留住內人格,二容是留住人們對文學赤誠的心
9、「你會覺得她變了」。「她」變的是什麼?「變」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答:變的是文風。具體內容:由恬淡、超然、靜美,變得若干辣人了。因為對「文化沙漠」產生的危機感,緊迫感。
10、「但是怎麼了?」"這是冰心嗎?"這樣的疑問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這兩句對文章起什麼作用?
答:表達了作者疑惑,吃驚的感情。對文章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11、冰心先生與聞一多先生疏通時代的文化志士,你認為兩位先生在人格上有何相似之處?
都有著很深的愛國情懷

⑩ 七年級下冊語文助學答案

【鄧稼先】通讀全文,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下冊語文伴你學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