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2高考語文答案
以下是word版的,但我給的參考資料上的網址不是word版,是圖片版,但很清楚哦~只是沒有講解純答案罷了
1、【答案】A
【解析】B仗義執言,蹙(cù)額,C再接再厲,百舸(ɡě)爭流,D綠草如茵,乳臭(xiù)未乾。
2、【答案】C
【解析】A「高雅、時尚、方便」不屬於「功能和作用」,搭配不當。B「依據……結果」或「……結果顯示」保留一個即可,句式雜糅。D「營造」缺少賓語中心語,成分殘缺。
3、【答案】D
【解析】「必須」只能做狀語不能做定語,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膽固醇在小腸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賓語是「心血管病的發生」,中心語是「發生」,「發生」只能「防止」但沒法「防治」。
4、【答案】B
【解析】此題先看選項,第一空只有②③兩種可能,比較之下,必然選②,排除C、D。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兩種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則這一句內部已經前後矛盾,因此只能填④,由此即可得到正確答案。
5、【答案】C
【解析】「多用對偶駢散相間」不是前述所有文學體裁的共同特點,例如「駢散相間」就不能用以形容《詩經》和唐詩等體裁。
二,文言文閱讀
6、【答案】B
【解析】此處「竟」應該是表示結果的副詞「終於」「最終」「終究」,而並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
7、【答案】D
【解析】A兩個「舍」都是動詞「收容」「安置」的意思。B兩個「然」都是轉折連詞「然而」「但是」。C兩個「為」都是表被動的介詞「被」。D前「以」是表反問的「何以……為」結構的一部分,「何以報為」就是「要回報干什麼呢」的意思,後「以」表修飾。盡管前「以」不好翻譯,但後「以」用法比較明確,用代入比較法即可知道兩「以」不同。
8、【答案】D
【解析】「寄其里人家」譯為「寄送給景淳家」有誤。從下文可知,李疑是寫信讓范景淳的兩個兒子來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沒有寄送包裹的事情。此處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鄰居家。
9、【答案】C
【解析】文中說「不取其報」是說李疑不要這個婦人報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
三,詩詞鑒賞、斷句、默寫
10、
①【答案】C
【解析】三四兩句並非純寫晴天景色,十里籠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條鎖故營則是暗指「細柳營」,這兩句主要目的是為了扣住「柳」這一詠寫重點。五六兩句也不僅是雨天景色,「風暖落花輕」應是晴天。更重要的問題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絕非以靜襯動,因為其中動景是飛燕落花,但本詩的核心書寫對象則是柳,如果說成是以靜襯動,則是以柳樹去襯托飛燕落花,主次完全顛倒了。相反,此處應是以動襯靜。
②【答案】DE
【解析】讀題干可知,本題需要選出的是用「嗅覺」表達「觸覺」和「視覺」,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覺」的概念,也應該知道此「香」絕非嗅覺上的香味。選項ABC寫的都是真實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11、【答案】略
【解析】本題在題干要求里需要答出兩層次要點:1,任選上文一首詩或自選另一首詩,歸納概括出詩中的「景」和「理」分別是什麼內容;2,在此基礎上分析「景」與「理」之間的邏輯聯系,為什麼從這部分內容可以過渡到下一層意思。考生須答全兩個層次,並且注意語言文字的流暢表述和層次感。字數需要達到要求。
12、【答案】 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曰:「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如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解析】上下文意思並不難懂,可以直接憑意思和修辭等斷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除之未必已也」的也字斷到下半句,斷成「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就錯了。此外並無難點。
13、【答案】
①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知明而行無過矣
②風煙望五津,同是宦遊人
③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⑤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⑥則游者眾,則至者少
四,社科文閱讀
14、【答案】D
【解析】原文說神不能脫離形體單獨存在,A選項中卻以神單獨存在為前提進行推導,因此錯誤;B選項的「取決於」概括不當,原文只說外在環境有影響,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原文中說要防止的是陰陽失衡,陰陽此消彼長是古代陰陽學說認定的基本觀念,無法防止,C選項描述不當。
15、【答案】1,從整體認識人體,強調整體的影響;2,採取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眼光;3,從外部現象觀察總結生命規律
【解析】答案表述不唯一,只要能概括清楚三個段落的大意即可。注意不要超出字數。
五、散文閱讀
16、【答案】AE
【解析】A選項,原文中作者說堅信千年後攀登雪山已不再艱難,並沒有說人類將無高山可攀;文中並無對小說主人公生平背景的詳細交代,因此E選項錯誤。
17、【答案】梅里雪山對於作者的創作有如下三點作用:1,讓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寫作束縛,啟發了一個飛往更高空間的方向;2,成為了小說中故事發生和主人公活動的環境背景;3,在梅里雪山曾經發生過的17人遇難的慘劇同樣啟發了作者的思考。
【解析】本題其實就是文章內容要點概括題,只需要在文章中尋找提到梅里雪山的段落並加以概括即可。
18、【答案】在作者理解中,為小說命名的「絕頂」包含如下幾個層次的含義:首先,絕頂是指小說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絕頂;其次,從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絕頂」,象徵著人們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極限;最後,作者也把創作這部小說當做自己寫作生涯的「絕頂」,它或許是最後一部作品,而作者仍試圖翻越。
【解析】本題應該算是內容概括和重要詞語含義兩個題型的融合。5分是一個很曖昧的分值,可能是答兩點,也可能是答三點,從本文來看,答三點較為穩妥。第三層意思可能比較難以發掘,作者在最後三段的說法可以為我們提供佐證。
19、【答案】略
【解析】本題首先要聯系原文,談談對殉難登山者的身份性質的感受,然後再聯系現實,對「當代社會悲劇英雄」進行一番理解,由此,我們可以將二者進行比較,並得出結論。題干中的「有人認為」只是一種觀點,考生可以選擇支持也可以選擇反對,只要通過上文的二者比較能夠言之成理地得到自己的答案即可。
六,作文
Ⅱ 2012全國高考語文卷答案
網路上直接查呀
Ⅲ 2012年語文高考重慶卷和遼寧卷的答案
2012重慶
參考答案
一、(本大題共 4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12 分)
1.B 2.D 3.D 4.D
二、(本大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9 分)
5.B 6.C 7.C
三、(本大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9 分)
8.A 9.B 10.A
四、(本大題共 3 小題,共 22 分)
11.(10 分)
(1)翻譯①王公生氣地當面斥責他說:「你吃著朝廷的俸祿,管的什麼事,忍心將百姓丟棄到餓虎的口裡嗎?」 ②這天將要回家,聽見有異物在山中長叫,木商驚駭地禱告說: 「替王公叫的嗎?果真如此,就長叫三聲後停止。」(果然)如他所說。
(2)用斜線(/)斷句:人之蘊蓄/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聖賢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行之/以蓄成其得
12.(6 分)
(1)運用比擬寫出了山水的變化。「曉雲散去山腰瘦」,寫出了曉雲散去後山峰的清秀,暗含著曉雲彌漫時想像中山峰的壯闊;「宿雨來時水面肥」,既表現出夜裡下雨之後水面的寬闊,又暗含著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狹。
(2)因為釣魚是有機心之事,作者已忘機而不再釣魚,所以說荒棄舊釣磯。
13.(6 分)
(1)夕攬洲之宿莽(2)陶朱、猗頓之富(3)捫參歷井仰脅息(4)翠峰如簇(5)傳奇(6)狂人日記五、(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22 分)
14.(4 分)
(1)老劉的畫中沒畫太陽,卻是以太陽照耀為背景。
(2)畫中蘊含著他對理想境界——「太陽夢」的追求。
15.(6 分)
(1)艱辛尋「夢」——畫山畫得苦
(2) 「夢」的實現——從太陽中獲得靈感,獨創「西藏山水畫派」。
(3)再尋新「夢」——陷入苦悶期,想再上一個藝術高峰。
16.(6 分)
(1)以更多尋夢者不同方式的尋夢,表現了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
(2)以更多美麗感人的夢想,豐富了「太陽夢」的內涵。
(3)表現尋「夢」過程的艱辛,表達了對尋「夢」精神的贊美。
17.(6 分)
(1)拉薩的美景,既是現實,又是人們心中的美好夢想;人們尋夢的過程又是對人生美好理想的追求(如:老劉作畫是現實,老劉的理想是夢)。
(2)對拉薩的熱愛,對尋夢者的崇敬。
六、(本大題共 4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16 分)
18.(4 分)
有語病的一項是:③可針對性修改為:改「更加」為「依然」,也可在「他不為」與「所動」之間插入「諷刺」或「後者」二字。
19.(4 分)略
20.(4 分)
(1)②(2 分)(2)略
21.(4 分)略
七、(本大題 60 分)略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寧、吉、黑、晉、豫、新)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9分)
1.C 2.B 3.D
二、(36分)
4.D 5.C 6.A
7.(10分)
(I)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
力未富,應當外薪嘗膽以求國內安定太平。
(2)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
轄地區不管不問呢?」
8.這首詞表達了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興,以紅葉黃花染繪出深秋的特
殊色調,渲染離別的悲涼氣氛,增添對遠方行人綿綿不盡的思念情懷。
9.
關系是: 「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
原因是: 紅箋被淚水浸濕。由於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10.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賢者能勿喪耳
(2)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望中猶記 佛狸祠下
三、(25分)
11.
(2)
①勻畫一個衣著言行與眾不同、令人發笑的人物形象;②為後文即將發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鋪墊:③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
①頤指氣使,目中無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自私自利;③
不講衛生,不顧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4)
觀點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點。
①「我」對馬褲先生的不當言行不加制止,聽之任之:②「我」對馬褲先生的
諷刺過於誇張,且語言近於刻薄:③「我」對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觀點二:不同意,「我」沒有人性弱點。
我」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
性格特徵不明顯;③「我」在小說中主要起連綴情節的作用。
四、(25分)
12.
①這項研究可以解決鋼材腐性的問題,節約能源,對國家建設有重要意義:②
作為科學家,解極進取,勇於創新,轉入科研新領域:③作為學術前輩,可以藉此
鼓勵年輕人,開拓科研新領域。
①密切關注學術動態,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過程中認真細致,注重積累,追
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絲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確無誤,不片面追求形象
生動。
(4)
方面一:對祖國無限忠誠。
視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計不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條件差的祖國參加建
設:②為國家建設雷要調整研究方向,轉入科研新領域。
方面二:對時事業充滿熱誠.
作為為科學家,銳意創新,勇闖難關,實事求是,一絲不苟:②作為大學校長,
謙虛做人,認真做事,深入群眾,不搞特權。
方面三:對親人至愛至誠。
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殘酷現實所壓倒,為治癒丈夫的疾病傾注深情;②不顧
自己工作繁忙,盡心盡力地照顧丈夫,具有勤勞朴實的美德。
五、(20分)
13. B
14. C
15. D
16.
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掘銅礦,鑄造銅器了:
這卻一直沒有得到考古發掘的證實:
我國至遲在夏晚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銅器了。
17.略
Ⅳ 2013年重慶語文高考答案
http://cq.qq.com/a/20130608/017642.htm
Ⅳ 重慶市2013高考語文答案包括解析
Ⅵ 2012重慶高考語文答案解析
圖片
Ⅶ 2012年重慶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2012重慶高考作文題:抄"你好"和"明天見"
2012年重慶高考語文作文給出了一份材料,內容如下:
這是一個發生在肉類加工廠的真實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進入冷庫檢查,冷庫門突然關上,他被困在了裡面,並在死亡邊緣掙扎了5個小時。
突然,門打開了,工廠保安走進來救了他。
事後有人問保安:「你為什麼會想起打開這扇門,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說:「我在這家企業工作了35年。每天數以百計的工人從我面前進進出出,他是唯一一個每天早上向我問好並下午跟我道別的人。」
「今天,他進門時跟我說過『你好』但一直沒有聽到他說『明天見』。」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見』。我知道他還沒有跟我道別,我想他應該還在這棟建築的某個地方,所以我開始尋找並找到了他。」
根據這篇材料考生自擬題目,寫一則文章,題材不限,字數800字。據了解,自2005年起,我市一直採取命題作文的形式,這是多年以來再度出現非命題式材料作文。
Ⅷ 2012年重慶高中高考語文作文
這是一個發生在肉類加工廠的真實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進入冷庫檢查,冷庫門突然關上,他被困在了裡面,並在死亡邊緣掙扎了5個小時。
突然,門打開了,工廠保安走進來救了他。
事後有人問保安:「你為什麼會想起打開這扇門,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說:「我在這家企業工作了35年,每天數以百計的工人從我面前進進出出,他是唯一一個每天早上向我問好並下午跟我道別的人。」
「今天,他進門時跟我說過『你好』但一直沒有聽到他說『明天見』。」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見』,我知道他還沒有跟我道別,我想他應該還在這棟建築的某個地方,所以我開始尋找並找到了他
存上等心享下等福
在陝西的一個寺廟門口這樣一副對聯「在高處立著平處坐向闊處行存上等心結中等緣享下等福」看後令人最深刻的便是那最矛盾的兩個短語存上等心享下等福。都說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為何存上等心能享下等福 一位普通工人三十多年來始終如一的「你好」「明天見」不是對領導說的不是對老闆說的不是對親人說的僅僅是對同廠的保安說的。是客套是虛偽還是形式不這只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尊重那個和自己一樣靠血汗生存的生命。存上等心不是心高氣傲地藐視大地存上等心不是自命不凡地施捨憐憫。它是一種面對生活的姿態嚴謹、真誠、謙遜、感恩即使自己身居高位依舊能保持最美好的道德修養--謙遜即使自己地位卑微依舊能保持最高的心靈尺度--感恩。存感恩心為謙遜人做嚴謹事說真誠話這看似簡單的為人准則如今只能在社會上的普通百姓身上見到誰能說這不是一大幸事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推崇為世間最大的幸福。「高考」成為每年六月最心繫天下的大事而考上理想的大學成為天下普通父母的最大心願。於是今年六月的新聞也毫無例外地為高考留下頭版頭條。「為孩子高考上海一母親下跪」「為不打擾考生江蘇一群家長在公路上攔人、攔車甚至與行人發生沖突」「為避免孩子分心一家長竟隱瞞丈夫過世的消息」「為參加高考交警勸女兒棄車禍的母親安心考試」。這些令人感動的背後也讓人難免痛心難道高考已經比尊嚴比公德心比孝心比生命都還要重要了嗎金榜題名時固然令人欣喜可是人生當中還有許多東西比這重要的事。存上等心就是不要太執念於世俗的名利而是要保留人性最良善的本性唯有如此才能享受作為普通人最平凡的幸福。 享下等福是對平凡生活的真誠熱愛。幸福是持久的快樂而當這種快樂建立在我們平時那令人忍不住抱怨不已的生活上時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北京一段老舊的鐵路旁總有一位年老的鐵路檢修工敲敲打打的身影每當火車經過時他一定會敬禮致意而火車司機也鳴笛回禮幾十年來從未間斷。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的鄉村醫生鄧前堆28年來日日搭溜索過江治病家裡屋頂漏雨他不急溜索過江他不怕永遠樂呵呵為怒江兩岸的老百姓看病從不收出診費。「草根百姓」雖沒有大風大浪的生活更沒有大富大貴的命運卻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享受著極其簡單的快樂。享下等福不是真的低人一等的不思進取而是樂於平凡敬於職守的知足真誠那是源自對生活的認真對工作的執著對生命的熱愛。
存上等心享下等福做真實人
Ⅸ 2012年全國語文高考答案
1、【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詞語概念的理解。能力層級為B。
【方法點撥】原文第一段第四句話「在科技黑箱的生產過程中,科學知識是基礎,價值觀和倫理道德則對科學知識進行選擇」。原文是「選擇」而備選項為「修正」,顯而易見,不符合文意。
【答案】【C】
2.【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理解和分析能力。
【方法點撥】B項原文信息,「計算機天才、黑客的年齡越來越小,神童不斷出現,他們未必理解計算機的製作過程就能編寫軟體、破譯密碼。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現,就為相對無知識的年輕一代的崛起與趕超提供了機會。」備選項說法過於絕對。
【答案】【B】
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信息推斷的能力。
【方法點撥】將備選項與原文比較,「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科技黑箱無疑會使得雙刃劍的哪一刃都變得更為鋒利」。可以看出D項在說法上明顯有問題,「科技黑箱」與「科技」在概念含義上是不同的。
【答案】(D)
4.【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
【方法點撥】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闕:通「缺」,動詞,空缺。
【答案】【D】
5.【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
【方法點撥】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乾的要求,然後從文中找出篩選信息的區間,運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答案】【C】
6.【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方法點撥】首先要審清題意要求,選不正確的一項,其中三項正確。把每一選項和文中相應的事件對應,針對選項劃定區域,小心比對,看是否搞混做事情況。如秦檜當權,他的親黨密告蕭,而不是秦檜與其親黨密告蕭。
【答案】【A】
7.【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
【方法點撥】翻譯句子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達到「信、達、雅」的標准。同時要注意實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的翻譯;還要注意一些虛詞,一些虛詞,也有意義;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到位。
【答案】(1) 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當卧薪嘗膽以求國內安定太平。
(2) 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對原管轄地區不管不問呢?」
8.【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方法點撥】解答時要聯系全詞詞句,聯系題目、作者的情況,准確把握。從題目上可以看出(思遠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懷人之作;在寫法上,借秋景、飛雲、歸鴻等意象來表現這一情感。
【參考答案】這首詞表達了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興,以紅葉黃花染繪出深秋的特殊色調,渲染離別的悲涼氣氛,增添對遠方行人綿綿不盡的思念情懷。
9.【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能力。
【方法點撥】通過閱讀,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各個意象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用什麼研墨,用淚水也,以淚水研墨,和淚作書。思念到深處,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參考答案】關系是:「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
原因是:紅箋被淚水浸濕。由於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10.【解析】考查學生只記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
【方法點撥】看清題目要求,認真作答,不能出現錯字、漏字、別字、衍字,順序顛倒的情況。
【答案】(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賢者能勿喪耳
(2)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望中猶記 佛狸祠下
11.(1)【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內容、鑒賞文學作品藝術技巧的能力。
【方法點撥】E項「馬褲先生看起來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過馬褲先生對人對事的態度和做法體現出來,和我的言行關系不是十分的大。C項馬褲先生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鍾。意在表現其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自私自利,其實我們也看到,他並不是一個愛講衛生的人。
【答案】D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E不給分。
(2)【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鑒賞文學作品藝術特點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方法點撥】審清題干,第一段,意味著這樣的開頭對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題時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作答,看看這一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有何作用,最後再思考對表達主題有什麼作用即可。
【答案】①勾畫一個衣著言行與眾不同、令人發笑的人物形象;②為後文即將發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鋪墊;③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鑒賞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方法點撥】這道題考查對小說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聽其言,觀其行」並結合文中的側面描寫。
【答案】①頤指氣使,目中無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講衛生,不顧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4)【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探究文學作品形象看法的能力。
【方法點撥】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結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這些人物在行文中的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時,只要言之有理,說之有據即可。
【答案示例】觀點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點。
①「我」對馬褲先生的不當言行不加制止,聽之任之;②「我」對馬褲先生的諷刺過於誇張,且語言近於刻薄;③「我」對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觀點二:不同意,「我」沒有人性弱點。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徵不明顯;③「我」在小說中主要起連綴情節的作用。
12.(1)【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
【方法點撥】C項「謝希德對烹飪可能也感興趣,只不過他不希望別人過於宣傳她精於此道」,備選項說得過於絕對。D項備選項與原文「她特地畫了一個簡明易懂的示意圖供作者參考」顯然出入過大。
【答案】E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D不給分。
(2)【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方法點撥】謝希德放棄自己的專業研究,從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找原因,要立足第二段,從一些關鍵句中去概括原因即可。
【答案】①這項研究可以解決鋼材腐蝕的問題,節約能源,對國家建設有重要意義;②作為科學家,積極進取,勇於創新,轉入科研新領域;③作為學術前輩,可以藉此鼓勵年輕人,開拓科研新領域。
(3)【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
【方法點撥】傳主的性格特點體現在多個方面,而本題限制為「在科學工作中的求真態度」,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難度,概括時也不會遺漏,我們不妨先找出區域(如第二段和最後一段),尋找關鍵句,然後從中歸納。
【答案示例】①密切關注學術動態,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過程中認真細致,注重積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絲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確無誤,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動。
(4)【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傳主性格特點中「誠」的理解。屬對學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方法點撥】只要考生結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傳主的精神品質。謝希德的「誠」,你對他的理解,不能離開文本,從一個方面肯定,然後回答分析,只要言之有理,說之有據即可。
【答案示例】方面一:對祖國無限忠誠。
①視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計個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條件差的祖國參加建設;②為國家建設需要調整研究方向,轉入科研新領域。
方面二:對事業充滿熱誠。
①作為科學家,銳意創新,勇闖難關,實事求是,一絲不苟;②作為大學校長,謙虛做人,認真做事,深入群眾,不搞特權。
方面三:對親人至愛至誠。
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殘酷現實所壓倒,為治癒丈夫的疾病傾注深情;②不顧自己工作繁忙,盡心盡力地照顧丈夫,具有勤勞朴實的美德。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考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方法點撥】A項,芝蘭玉樹: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形容對象錯了。B項,聞過則喜: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C項,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貶不當。D項,從一而終: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形容對象錯了。
【答案】【B】
14.【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考生正確辨析病句的能力。
【方法點撥】A項重復贅余,「造成、遭到」,將「遭到」刪去。B項搭配不當,「取得的成績」與「得到了回報」不搭配。D項語序不當,「嚴峻的形勢將巨大的挑戰帶給了歐洲各國的經濟復甦」改為「嚴峻的形勢給歐洲各國的經濟復甦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帶」。
【答案】【C】
15.【解析】本題考查考生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
【方法點撥】可由語段上半句「葫蘆」可以判斷出緊跟下句為③,介紹「葫蘆」情況,⑤句它指代③句葫蘆較為順暢,④⑥介紹葫蘆的製作過程,①介紹葫蘆的歷史,②是對整個語段進行總結。
【答案】【D】
16.【解析】本題綜合考查考生句式變換以及語言表達連貫、簡明、得體、准確的能力。
【方法點撥】作答本題首先要審清題意要求,如內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語句通順,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過20個字,按照要求,才能得到理想的分數。
【答案示例】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掘銅了
這卻一直沒有得到考古發掘的證實
我國至遲在夏晚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銅器了
17.【解析】本題考查考生仿寫句式的能力。
【方法點撥】作答本題注意要求,要選用一個對象,使用到擬人修辭,句式和原句相同。在仿寫時注意擬人要用詞貼切,體現出擬人的特點,內容上要合理通順,所選話題要相關,如梅花、曇花都屬植物。
【答案示例】
荷花在臟水污泥的池塘開放,意在告訴我們:保持高潔
蘭花在雜草橫生的山谷生香,意在提示我們:堅持自我
18.【寫作指要】 審題立意要從兩個角度思考:船主和漆工。從漆工的角度立意,可以圍繞責任心、良知、善良、與人為善、敬業等切入;最佳立意:塗漆工所謂「順便補的」,並非「無心」,而是一種不以善小而不為的「有意」——與「善良」有關,與金錢無關;即便非自己份內之事,也要盡責做好,人要有社會責任感。
從船主的角度立意,要建立健全對好人好事、見義勇為者進行保護、獎勵、表彰等機制,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導向,讓好人不吃虧,讓好人有好報,讓好人有尊嚴,要懂得感恩等。
Ⅹ 求一份2012重慶高考語文文學常識總結、
(一)語文閱讀分析常用名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
說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舉例子:具體說明_____ 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作比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____ 的_____特點.
列數字: 用具體的數據 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六、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七、人物描寫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2、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典型題實戰兵法
詞曲小知識
詞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詞(或曲)的格律,而題目則限定詞(或曲)的內容。
如《補運算元.詠梅》,補運算元是詞牌名,詠梅是題目。
引號的作用:
1、表引用(引用人物對話、詩文句等);
2、表特定稱謂(特殊含義);
3、表否定、反語、諷刺等意味;
4、表強調。
詞語的比較(選詞填空):
1、比較詞義,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一定要仔細辨別兩個詞在程度、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區別。
2、選好之後應該將相關句子多讀幾遍,反復體會。
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
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系;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系,兩者用意都在於強調後者。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准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徵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准確、生動)。
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題。
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提煉中心、主題:
要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
主要有兩種題型:
A、「××」詞好在哪裡?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准確地)說明了 事物的 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①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 ,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 ,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准確地說明了 ,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文段(各種文體)中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
(三)語文應試答題方法、技巧
知識積累與運用
一、書寫題:
1、認真規范書寫;2、不出現錯別字;3、不亂畫塗改,在草稿紙寫好後再謄寫。4、學會審題。
二、選擇題:1、直選法2、排除法
三、修改病句的原則:能改一處不改兩處。
1、刪減2、添加3、替換 4、換位5、重組
四、名著閱讀: 《水滸》、《西遊記》、《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
1、人物:姓名、綽號、外貌特徵、性格特徵、主要事跡2、故事情節:人物事例3、教育意義
五、語言運用:
1、語境表達:話題統一,句序合理,注意過渡、銜接和呼應。還要適應語言環境,注意場合、注意說話對象、注意文明禮貌。格式:禮貌用語+表達內容+詢問
2仿寫:與例句的結構、修辭、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保持一致;內容保持一致,語意連貫,話題統一。
3、縮句:滿足壓縮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擾項。
4 句式轉換:陳述句與反問句、感嘆句三者間的轉換;直接敘述變轉述。
閱讀題技巧
(一)、記敘文閱讀
一、詞語:答題時一定要在文段句詞的前後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據。
(1)能理解詞語的表面意義,以及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並能理解其表達的效果;
(2)能確定詞語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上文,找出後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順合理.
二、文章概括:
內容概括(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人物和事件 (抓要點概括,推動情節發展的要點必須要\首尾的關鍵句必須扣住)
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過某人做某事,表達了作者對 __ 贊美與敬佩之情等,贊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質)
三:主旨句的作用:結構上貫穿全文,內容上點明中心。
四、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 ,表達了 情感。
排比:表現了 ,抒發了 ,增強了語勢,加強了感情。
設問:自問自答,引起讀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點明何種表現手法 (2). 表現了什麼內容(3).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如:此句運用了 ,從而生動形象表現了 ,表達了
五、記敘順序及作用?
(1) 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作用:敘事有頭尾,條理清晰,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 倒敘:造成了……的懸念,使故事情節更曲折,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3) 插敘作用:補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豐富,使中心更突出。
記敘文中穿插議論的作用: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畫龍點睛.
六、文章段落語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須從內容、結構兩個方面來進行做答)
1、結構上: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啟下(過渡)、照應前文(開頭)首尾呼應。
2、內容上:開篇點題、抒發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畫龍點睛
3、寫法上:氣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懸念、埋下伏筆、為後文作鋪墊、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
象徵、托物言志作用:使表達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環境描寫的作用:交代時間地點,揭示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等等。
七、評價感悟類
評價:「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結合主旨、個人生活體驗,提出對問題的看法。
啟示從原文引出;評價表明態度及理由。特別注意是否讓舉例或結合實際,把題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八、懂得常用的描寫人物的方法,並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寫:語言、動作、心理、神態、外貌②側面(間接)描寫:其他的人或事③細節描寫④環境襯託人物心情等。⑤用詞的感情傾向.褒貶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對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徵更加鮮明突出.
九、記敘文語言風格:親切自然口語化、幽默諷刺、熱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稱作用:
第一人稱: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稱:便於作者與文中的人物或讀者感情交流,顯得特別親切、感人。
第三人稱: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的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寬廣的活動范圍。
六、材料作文應對策略
一、材料作文相關知識
1、材料作文的特點:
(1)讀寫結合,考生要通過閱讀、分析、提煉、聯想、表達之後,才能完成寫作任務;
(2)自擬題目、不限文體,鼓勵學生寫出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寫出個性與創意來。
2、材料作文的形式:
(1)文字材料,構思作文。(2)漫畫材料,看圖寫文。(3)讀後感等 。
二、材料作文應對策略:1、讀懂材料;2、明確要求。
(一)、給文字材料作文
1、結構:材料+要求(必須與材料有關。看懂材料,確定主旨)。
2、審題和領悟:看清要求(擬題、文體、文字、內容等),確定立意、結構。
3、具體建議:合理使用材料,不避開材料,另起爐灶。
記敘文:分析材料內容,聯系相關的人或事。開頭:「讀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或「在我的生活閱歷中,也有這樣一個人」。結尾再用恰當的議論將所敘的人或事與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較,畫龍點睛即可。
寫讀後感,要讀懂材料並准確提煉論點。
圍繞一個觀點寫感受,從"引_議_聯_結"四個方面進行寫作.
讀是基礎,感是重點!!
三、避免作文無謂(不是作文能力差等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1、保持整潔的文面;不龍飛鳳舞、東塗西抹、箭頭亂飛、寫不下去大筆一圈「不要」。
2、規矩寫題。不忘擬題;寫在第一行的正中央;不把話題當標題。
3、拒絕三段式。5-8段為宜,段與段詳略分明、長短兼顧。
5、規范使用標點。標點符號要佔格;不一逗到底;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引號要佔兩格,其它標點均佔一格。還要注意:頓、逗、分、冒、句、問、嘆等標點符號不在一行之首;書名號、引號前半邊不在一行之尾。如遇特殊情況,讓此標點「委屈」留在行未或移到下行。
6、注意保密。不透露真實姓名、地名、校名,要遵守考場規則和考場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