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元代画家王冕,一生钟爱画梅,其中蕴含着怎样的艺术情怀
最近,“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成为人们频繁提到的诗句,这句诗引自元朝著名画家王冕。诗名为《墨梅》,又名《墨梅图题诗》,全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王冕的老师、同乡王艮,很欣赏王冕的才学和品行,曾亲自登门拜访过王冕的母亲。王冕有一次身穿褴褛衣服去拜望王艮,王艮见到王冕这副样子,马上替他洗尘,赠他鞋子,并劝他做官,王冕笑而不答,放下鞋子扬长而去。
王冕后来带着妻子和子女隐居于深山中。王冕隐居深山之后,生活日益窘迫,父母跟他吃苦受累,让他心情十分难过。为改变生活窘况,他以卖画添补生计。他一生爱好梅花,他的梅花以胭脂作梅花骨体,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他的书画很受时人喜爱,求字索画者络绎不绝,也为他的生活增加了不少收入。他的《墨梅》,简约洒脱,一梅横出,枝干挺秀,淡淡的梅花傲然独放,似有阵阵幽香飘来。特别画上的那首七言律诗,咏物言志,高雅情操溢于笔端。
Ⅱ 大班美术手指画梅花教案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版典型性,不要权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Ⅲ 如何画梅花,这是美术作业,铅笔和水彩笔都行
Ⅳ 当代画家画梅花谁最好
梅花被誉为花中“清客”,并把它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与兰、竹、菊称为“国画四君子”。梅花以它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凌寒独开的高洁禀性被中国传统文人所喜爱,成为文人墨客/画家争相歌颂的对象,对于说当代画家画梅花谁最好,我们可以先来追溯一下历史。
据画史记载,南北朝已经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画梅就成了一种风气,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创墨梅,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水墨深浅来加以表现。
元明以来,用梅花作画更多。元代最大的画梅大师应该首推王冕,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画一变宋人稀疏冷倚之习,而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
明清的画梅者举不胜举,如刘世儒、石涛、金农、汪士慎等,从风格来看,他们大体继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两种画风。
虽然画风各有不同,但梅花的那种冰肌玉骨、凌寒留香都是画家手中常描绘的景致。
关于当代画家画梅花谁最好的画家,易从花鸟字画推荐木清、李中华,刘海军,易天也这几位老师。其代表作如下:
1、李中华四尺横幅梅花作品《铁骨生春》
2、易天也老师写意画梅花牡丹《花鸟画四条屏》
3、木清六尺横幅花鸟画梅花喜鹊双侣《喜上眉梢》
4、刘海军三尺横幅花鸟画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
Ⅳ 艺术画画的梅花枝上有蝉是什么寓意
【内容】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心断绝,几千里?
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
相思上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作者小传】
卢仝,范阳人。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征谏议不起。韩愈为河南令,爱其诗,厚礼之。后因宿王涯第,罹甘露之祸。诗三卷。
卢仝(tong)(约795-835) 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朝廷曾两度要起用他为谏议大夫,而他不愿仕进,均不就。曾作《月食诗》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受到韩愈称赞(时韩愈为河南令)。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同时遇害。 据清乾隆年间萧应植等所撰《济源县志》载:在县西北十二里武山头有“卢仝墓”,山上还有卢仝当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
【注释】
有所思:汉乐府《铙náo歌》名,以首句“有所思”为名。写一女子欲与情郎决绝时的犹豫之情;一说当与《上邪》合为一篇,系男女问答的之词,后人以此为题赋诗,多写男女情爱事。
青楼:豪华精致的楼房,常指美人的居所。
珠箔:即珠帘子。
姮娥:即“嫦娥”。
翠眉、蝉鬓:均指美人。翠眉,用深绿色的螺黛画眉。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望之缥缈如蝉翼,故云。
【赏析】
本诗语言精美,婉转清丽;兴味隽永,富于情思。表面上写的是深沉的爱情,实际上却是借以寓托诗人的理想,抒写自己的胸臆。
读完此诗,你仿佛看见一个愁肠百结的男人站在湘水畔,巫峡边,茕茕孑立。面对着一江碧水,森森花木哀哀长歌,他的深情悲戚,大有太白醉卧,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果然,他的辗转难断,却又应了那一句,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有情众生,总不免,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这个事,不见得是情事,这个人也不见得是美人男人。总之多心多思,才生烦扰。卢仝的一生,不见有什么情事见诸书端,而他一直半隐,想必也是静默寡然的性子,比不得杜牧元稹行事风流。
本诗最为人称道的是最后两句,将相思之情写得有形有色,连香气也隐然鼻端了。还有那点揣测和欣喜,因为太思念一个人而出现的眼错幻觉:“忽到窗前疑是君”,被容若化在《青衫湿》里,“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屡屡为评家称道。容若自是为亡妻,而在卢仝,你很难说这相思是为了弃他而去的美人,还是为了遥不可及的男儿理想。
Ⅵ 求一篇小班美术教案瓶子印画(梅花)
【活动目标】
自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注意花儿的大小、疏密。
2.培养幼儿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绘画范例大图。
2.梅花的图片若干。
3.调好的白色、黄色、粉红色、红色颜料每组幼儿一份,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展示梅花的图片,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梅花的形状和颜色。教师对梅花进行简单的介绍。
2.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和小猪一起让梅花盛开。教师在绘画大图上示范讲解手指点画梅花的方法。重点示范五个花瓣的画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师提出点画要求。教师重点提示:蘸色要适当,把梅花点画在树枝上。注意先从上端树梢点,再点下边的。小心别把颜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颜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画面干净。
4.作品展览,互相欣赏讲评。
【活动延伸】
1.学习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
红的红,白的白。
小朋友们都来看,
花儿好看我不摘!
2.可以在美工区里投放点画材料,让幼儿点画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Ⅶ 现代擅长画梅花的画家是谁
南岭梅,1938年生于广东汕头,家在梅州南岭下。印度归侨。董寿平弟子。潜心于梅花诗书画版的创作实践权。着力赞美“梅花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崇尚君子之风,让作品承载多一些社会正能量的信息。借古开今,继承中华文化传统,追求中国画的审美情趣,艺术风貌别具一格。而知名海内。
画家南岭梅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以弘扬中华梅花文化为已任,努力艺术实践,赞美梅花纯洁高尚的品格,和凌寒傲雪的精神。他以精深的艺术思想和精湛的绘画技艺,用画笔潜移默化的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出版有《南岭梅画集》、《南岭梅博文选》、《南岭梅题咏手书》《南岭梅九九梅花中国画作品集》等。他的18次梅花专题个展把梅香撒遍北京、南京和晋、粤、琼等省。
2017年4月28日叶剑英元帅诞辰120周年之际,成功举办了“九九梅花久久怀念”南岭梅中国画作品展。全部展品被收藏,画家捐资百万给东山中学。
巨幅为诸多省市领导机关、公私机构、博物馆及我驻外使馆,侨领侨团珍藏。作品入藏钓鱼台国宾馆并为国家领导人及高层人士收藏,广受各界关注。
Ⅷ 我女儿今年刚考进三梅,但听别人说三梅是艺术类好,所以想学画画,但我不知道,选择画画,今后会往哪方面
画画的出路是做绘画老师,或者开培训班,或者在学校任教,往上学的话,可以学交互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等。
Ⅸ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谁最擅长画梅花
SORRY 不知道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