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变变乐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变变乐

发布时间:2021-01-12 14:29:40

『壹』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个变许多个

【教学目的】 1、了解人有开心和悲伤两种不同的情绪,懂得一些让自己的心情快乐的方法。 2、制作开心罐头,围绕“我最快乐的……”主题开展装饰绘画活动,体验制作的快乐。 3、能用流畅的语言将自己开心罐头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开心,悲伤娃娃各一个,开心罐头一个。 2、幼儿人手一个罐头,各色颜料及棉签。 【教学过程】 一、快乐和悲伤 师:看,班里来了谁?(娃娃) 师:呀,小娃娃怎么了?(观察娃娃的表情了解开心和悲伤两种情绪)可能发生什么事了?(猜测) 师:你什么时候也会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情?(鼓励幼儿回忆讲述) 师:当心里很难过甚至想哭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幼儿可讨论后回答) 二、我的开心罐头 师: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你们看,这是一个开心罐头,里面藏着许多开心的故事,每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只要拿它出来,看这上面的许多开心的故事,所有的伤心和难过都会赶走了。(让幼儿观察开心罐头上的画面) 师:猜猜我的开心罐头上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三、制作自己的开心罐头。 讲解制作要求:给开心罐头装上底,在罐头表面画上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幼儿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鼓励其丰富画面内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鼓励其绘画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 四、开心罐头的故事。 师:小朋友的开心罐头上的开心事可真多,谁愿意来把你的开心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师:让我们把自己最高兴的事都画下来或请爸爸妈妈帮我们记录下来,把他们都放到罐头里,让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好吗? 活动延伸:让幼儿将自己的开心关头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幼儿教育)

『贰』 大班科学探索领域影子变变变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影子的变化与日照的时回间有关。
2、体验活动的答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粉笔。
活动过程:
1、有趣的影子:
带领幼儿到操场,播放欢快的节奏感强的音乐,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大胆、随意地在阳光下做出夸张、有趣的动作,并注意地上影子的变化。
2、滑稽的影子:
音乐声突然停止,幼儿保持原来动作不变,另一幼儿用粉笔把他的影子描绘在地上,并把当时的钟点数标注在影子旁边。
3、会变的影子:
(1)记录时间大约2小时左右,请幼儿站在原处再次做原来的动作,请另一幼儿选用另一种颜色的粉笔在地上描绘现在的影子,比较观察其中的变化。
(2)活动进行若干次。比较若干次活动的结果,重点观察影子的位置的变化:
——“为什么影子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叁』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折纸变变变的活动准备

优秀教学设计 中班美术活动:折纸“漂亮的小鱼” 北关中心幼儿园 曾金花 活动目标: 1.导幼儿学习看折纸步骤图,用中心对折的方法折出小鱼。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步骤图中折纸的方法,感受轻松的学习折纸的乐趣。 3.加强对幼儿同情心教育,使幼儿学会主动的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准备轻音乐的磁带、背景图、图解、幼儿用的彩纸若干、范例。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教师出示范例小鱼) 2. “小朋友,看她是谁?”“对!小鱼。这条小鱼它叫小鱼贝贝,生活在无边的大海里。(教师将范例贴到背景图上) 3.她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么大的海洋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小于生活孤单、寂寞等) 4.是呀,小鱼生活在海洋没有朋友陪它玩,很孤单,他想叫小朋友来帮助它。小朋友愿意帮助它吗?”那你想怎样来帮助它?”(提问幼儿导入活动) 二、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探索折纸的方法。 提问: 1. “小朋友刚才想的办法太好了,小鱼听了非常高兴,那谁能告诉老师折小鱼一共需要几步?”(教师出示图解) 2.谁来告诉大家着小鱼用的是什么形状的纸?第一步应该怎样折?谁想来试一试教教小朋友?”(教师提问幼儿,引导幼儿说出“沿中心线对折”,并提醒试折的幼儿沿折痕用力压平)依次探索尝试其余三步的折法。(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看第三步用相同的方法向后反折的方法) 3.小鱼折好后还需要做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怎样装饰小鱼) 三、幼儿折纸,教师巡视指导。 1.以小鱼的口吻提出折纸的要求 “在折之前小鱼贝贝还要给小朋友提三点要求: (1)要沿折痕将纸压平,折得平整漂亮。 (2)小鱼很需要朋友,他希望我们能快点折。 (3)小朋友在折小鱼的时候,想一句要跟小鱼说的悄悄话。小鱼贝贝提向小朋友一定要记得这三点要求,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帮小鱼贝贝找朋友吧!” 3.教师放轻音乐组织幼儿进行折纸(对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教师重点要指导幼儿看图解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组织评价。 1.帮助幼儿将折好的小鱼粘在背景图上。 2.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小朋友,你们折了这么多的小鱼,老师看了非常的喜欢,小朋友,你们也喜欢吗?那谁来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条小鱼?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折的平整、添画眼睛的位置,鱼鳞规则程度等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是谁折的小鱼,你说说刚才跟小鱼说的什么悄悄话?(教师提问个别的幼儿) 3. 教师评价 从作品的平整程度、添画鱼的眼睛、鱼鳍、鱼鳞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以参加舞会的形式结束活动 “刚才小朋友帮小鱼找了那么多得好朋友又说了那么多安慰小鱼的话,小鱼现在可开心了,有了这么需朋友它再也不孤单寂寞了。他还说要谢谢小朋友,还夸我们小朋友是有爱心、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为了要谢谢小朋友,它还邀请小朋友去参加他们的节日舞会呢,现在我们一起学小鱼游的动作去参加小鱼的节日舞会吧!”(教师组织幼儿一起模仿小鱼游的动作离开活动室)

『肆』 急急急求:大班美术公开课《多变的颜色》课件!

《多变的颜色》课件
《多变的颜色》教学设计;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3册;一、教材分析:;《多变的颜色》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美术学习,对色彩的基础知;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色彩现象和学习掌握色彩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仿和协作练习初步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运用色彩

《多变的颜色》教学设计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3册

一、教材分析:
《多变的颜色》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3册的教学内容。“设计.应用”领域中“设计”是基础,“应用”是学习的主旨所在。初中阶段的“设计.应用”与小学相比,教学目标递进为“进行创意和设计”,去掉了“简单”二字,指向了思维活动和操作实践全过程的要求——形成设计意识。从牛顿揭开光色之谜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色彩基本常识,多方位、多渠道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观察与尝试,合理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色彩构成练习,感受设计为人们带来的美,享受艺术创造的乐趣。这课的教学,不仅为今后的“设计.应用”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为“造型.表现”中色彩语言的运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美术学习,对色彩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感知,如三原色,三间色及三要素等基础知识,但对色彩知识的了解不全面、不系统。如学生在运用色彩进行设计时缺乏主动意识,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色彩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教师通过和学生的问答,帮助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性认识,抓住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等已有知识点拓展开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和协作练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创新。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色彩现象和学习掌握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及三要素等基础知识,能应用明度或色相渐变的方法进行色彩创意
和设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仿和协作练习初步掌握色彩渐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运用色彩的渐变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感;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了解色彩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应用明度或色相渐变的方法进行色彩创意和设计。
教学难点:利用媒材进行设计和表达。
四、教学理念:
色彩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传递着视觉信息,每个人都积累了独特的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本课采用直接感知的方法,通过大量色块、实物及多媒体的展示,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利用形象性、直观性、真实性等优势,体现美术教学以视觉教育为中心的理念。本课的教学流程为:感知色彩导入课题——观察比较导思学习——协作体验创意设计——交流评价情感表达——课后拓展知识延伸。课堂层层推进,使学生自觉地将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应用色彩进行创意设计,表达情感。学法方面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尽情表达情感,学会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课时和课前准备
课时:一课时,本节课为《多变的颜色》的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按十人一组围坐分组。
教具:15*15厘米的各种色块120张左右;光的色散实验装置;脸谱设计线描稿;各种颜色的卡纸;水粉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水粉工具材料,双面胶、固体胶、剪刀、铅画纸等。
六、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课前场景布置:
教师提前5分钟在教室内布置丰富多彩的色彩作品,张贴在教室墙壁或悬挂在黑板两侧
(二)感知色彩,导入课题
1、从老师和自己喜欢的颜色导入。
师:猜一猜老师最喜欢的颜色有哪些?
生:绿色,因为常看到你穿绿色的衣服、还有鞋;
很民间的颜色,如蓝色和白色,你有很多蓝印花布、蜡染之类的民族味很浓的服饰
白色、黑色……(笑声)
师: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色彩,说明原因。
生:天蓝色,宽广,象天空的颜色,又象大海的颜色,我喜欢; 粉色,很女孩,很青春,也很雅致;
黑色和白色,简单,朴素大方,永恒的颜色……(不时地发出一些议论的声音)
【设计意图】 引出色彩这个主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2、学生感知无光的盲人世界(通过多媒体播放夜晚的情景)
师:色彩是光的特性,也就是说在无光的地方就看不到色彩,假设你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伸手不见五指,你会看到什么?
生:眼前漆黑一片
师:那你会怎么行走?
生:摸着走,慢慢的走,小心翼翼的走,
师:这样走路舒服吗?
生:不舒服!
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他们是什么人?
生:有,盲人。
师:但,他们依然坚韧不拔的活着,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谁能说出他们的名字?
生:盲人二胡家阿炳,星光大道中的杨光,外国作家海伦凯乐.....(多媒体展示)
师:是啊!同学们我们生活多么幸福啊!除了这些令我们佩服的盲人,还有很多很多人残志不残的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谁还能说一说?
生:张海迪、贝多芬、邰丽华、霍金、金睛、桑兰等
【设计意图】身临奇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感受残疾人人残志不残的精神,与学生本身幸福的生活展开对比,学生会从心理升起一种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学生感知色彩活动。
师:在每一组的桌上有近二十张的各种颜色的色块,选择自己喜欢的贴在黑板的左侧白卡纸上,反之贴在右侧。
生:每组由几位同学争着把色块贴上了黑板。
师:感受由这两组颜色组合成的画面。整个构成传递给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生:左侧构成的感受是鲜艳、绚丽、热情、活泼……
右侧构成的感受是朴素、稳重、平凡、复杂……
师:我很强烈地感受到同学们关注色彩、热爱生活的情感,真好!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
通过对两幅色彩构成的感受,意识到不同的色彩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生活经验会对色彩产生不同的情感。
3、引导学生赏析。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喜好,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传递着各种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缤纷的色彩世界里。老师这儿有几组图片,想看吗?(播放媒体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缤纷的色彩,配以背景音乐)
师:你们为什么会惊呼?
生:多、美!
师:原来你们惊诧生活中的色彩这么丰富、多姿与绚丽。有些是造物主的杰作,更多的是艺术大师们的创作。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多变的颜色”。导出课题:多变的颜色(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增强视觉印象,感受自然界中丰富的色彩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关注自然,感受生活。
(三)观察比较,导思学习
1、是谁揭开了光色之迷。
生:牛顿。
师:展示三棱镜折射光谱实验。
生:感叹光的神奇。
师: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印证了三棱镜折射的光谱现象?
生:彩虹、水面的油污、泡泡、太阳下的水雾喷泉……(多媒体展示)
2、认识牛顿色环。(多媒体展示)

『伍』 幼儿园大班艺术《人体打击乐》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活动,并能通过活动创编出不同的姿态来做小鼓。 2、懂得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小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变换节奏和身体姿势、方位敲鼓。 【活动难点】同伴合作敲鼓。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音乐《欢沁》。 经验准备:幼儿已感知过音乐及其节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提问:你们看到过鼓吗?鼓是怎么敲的。 小结(过渡):原来你们看到过这么多的鼓,今天请你们看一看,我的鼓在哪里。 二、单人鼓。 1、教师跟随音乐示范身体鼓的动作。 提问:我的鼓在哪里?(身体上) 我的鼓都敲在身体的哪些部位?怎么敲的? 小结:我的鼓在脚上、腿上和手上,我的这些部位都会活动;而且是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敲,还有一个调皮的小鼓藏起来了。 2、师生共同跟随音乐做身体鼓的动作。(坐在座位上) 语言指导:我的小鼓很听话,它在脚上敲一敲……变——拍拍拍,小鼓藏起来,骨碌骨碌啪。 重点指导:“变——拍拍拍”的节奏,变的后面要停一下,然后再拍三下手。 3、师生再次跟随音乐做身体鼓的动作。(站在空位上) 重点指导:踏步走的时候,头要(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左右摆动,面带微笑。 三、创编“变”的动作。 引导语:调皮的小鼓还会变不一样的动作来敲呢?看看我是怎么变的。 1、教师变出不一样的动作,请幼儿观察。(教师演示鼓的高度变化、方位变化) 2、幼儿创编动作。 引导语:请你们也来做做调皮的小鼓,变出不一样的动作,看谁的身体最灵活! (1)教师单一说“变”——;“变”——;“变”—— (变得有创意的幼儿,教师就去拍拍这面鼓) (2)请个别有创意的幼儿展示动作。 提问:他们的动作有创意吗?好在哪里? 小结:他们的身体真灵活,可以蹲下,可以把手举得高高的,还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向,我们也来试试看好吗? (3)再次尝试创编。 四、朋友鼓。 引导语:刚才是一个人敲鼓,我现在想要找个朋友跟我一起敲。 1、教师与一名幼儿尝试合作示范朋友鼓。 提问:我们的朋友鼓是怎么敲的? 小结:我们首先分配好鼓和鼓手的角色,面对面站好,然后鼓手去敲鼓,左右手交替拍,小鼓要变出不一样的动作。 2、个别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敲朋友鼓。 重点指导: (1)两人协商确定好鼓和鼓手的角色。 (2)在敲鼓的时候左右手交替拍。 (3)“变”——的动作要有创意。 (4)眼睛看着朋友,面带微笑。 3、邀请同伴,全体幼儿共同敲朋友鼓 教师参与其中,观察指导并与幼儿共同游戏。

『陆』 幼儿园美术教案大班会变形的胡萝卜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特征,进一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2、愿意自己动手,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认识橘子、吃过橘子

『柒』 幼儿园大班美术《线条变不变》的教案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线条,添画几笔形象地表现画面。 2、充分利用绘画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3、使幼儿在参与线条画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彩色纸、一只黑色水彩笔,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各色卡纸,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面前的画纸和平时的有什么不一样? 二、运用开飞机的形式,引导幼儿随意画出线条。 1、师:这么多好看的纸就好象五彩的天空,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把画笔当成小飞机,你们看我的小飞机起飞啦,从起点出发一会高一会低,飞机不能在空中停下,它在天空中飞的路线留下了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痕迹。 你们想开着飞机到天空中自由飞翔吗?好让你的小飞机起飞吧! 2、幼儿自由想象画线条,教师巡回指导。 三、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引导幼儿想象。 (1) 师:飞机在天空飞过的路线把天空变成了不同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好象藏着什么呢?添上什么就更像什么? (2) 启发幼儿转动画纸,从不同角度去想象。 师:那么我们转动画纸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根据画面图形进行自由想象,请个别幼儿添画。) 四、幼儿想象添画,老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添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启发幼儿转动画纸,从不同角度去想象。 3、太小的地方,想不出画什么,就涂成黑色。 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创编故事。 师:五彩的天空里藏着这么多的东西,你们能不能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六、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画面交流故事。 七、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与客人老师进行交流。

阅读全文

与大班优质美术教案变变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