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班教案《海上轮船》数学
活动目标:1.感知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2.学习模仿完成比较复杂的图形的拼组。3.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由拼组。活动准备:1.各种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梯形图卡若干。2.汽车,卡车,机器... 活动目标:1.感知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2.学习模仿完成比较复杂的图形的拼组。3.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由拼组。活动准备:1.各种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梯形图卡若干。2.汽车,卡车,机器人图片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复习各种图形,巩固对各种图形特征的掌握
——教师分别出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师:它们都是三角形吗?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有三个角)
——教师出示正方形。(可分别出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正方形图卡)教师:它们都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方方正正的,而且四条边一样长)
——教师出示圆形。教师出示梯形(可分别出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Ⅱ 大班健康教案《纸船接力赛》
报纸游戏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报纸的各种玩法进行尝试,并了解这些方法对身体的作用。
2、利用报纸的各种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跑和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素质。
3、培养学生互相友爱、团结、刻苦、顽强的良好品质。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9′--10′
1、常规:师生见面问好,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2、玩报纸:玩报纸,拉报纸跑,贴报纸跑。
组织形式:自由分散--自由结合
教师主导:语言提示,参与练习,鼓励创新。
学生主体:思维活跃,用多种形式参与练习。
二、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26′
1、自由抛接纸团 5′
组织形式:自由分散:2--3人组合。
教师主导:巡回指导练习
学生主体:自由发挥,用各种形式进行抛接练习。
2、占地盘 7′--8′
方法:学生分成四组,分别站于场地四边,把纸团散放在中心,令下两边学生分别跑向中心,接起任意纸团抛向自己一方场地,以场地上纸团多少判断胜负或远度判断胜负。
重难点:抢得快、抛得远
组织形式:正方形
教师主导:调动队伍,讲解游戏规则,统计胜负。
学生主体:自由抛指团。
3、接龙游戏 13′
方法:学生成纵队站立,令下,第一人手拿纸团跑向前,在指定放下返回,拉第二人手跑进,返回拉第三人,依此进行。
重难点:跑动积极,动作协调。
教师主导:讲解方法,强调动作重难点,组织竞赛。
学生主体:相互合作学习,参加学习与竞赛,交流体会。
练习次数:2--3次
三、保持兴趣,身心放松 3′--4′
1、师生共同放松。
2、师生交流体会,进行鼓励于表扬。
3、收拾器具,师生告别。
场地:一个篮球场 器材:学生自备报纸,呼拉圈8个 报纸游戏说课教学内容:玩报纸 占地盘 接龙游戏
教学设计与构思
1、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报纸来进行活动,不拘泥于形式和队形,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创造性地用各种方式来玩报纸,把报纸折叠放在头上、肩上、腿上来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把报纸展开,手拉着报纸跑一跑,或把报纸贴在胸前跑。
2、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把报纸揉成团,用一个个纸团来做抛接游戏,以多种形式参与练习。接下是占地盘游戏,通过学生在抢占过程中的抛,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重难点是抢得快、抛得远。最后是接龙游戏,发展学生的耐久跑能力,重难点是跑动积极,动作协调。
3、保持兴趣,身心放松 师生交流体会,进行鼓励与表扬。整个教学过程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练习中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让学生自由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间的协作能力。教学中教师以启发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一个转变。 教学目标:
1、了解报纸的各种玩法进行尝试,并了解这些方法对身体的作用。
2、利用报纸的各种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跑和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素质。
3、培养学生互相友爱、团结、刻苦、顽强的良好品质。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9′--10′
1、常规:师生见面问好,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2、玩报纸:玩报纸,拉报纸跑,贴报纸跑。
组织形式:自由分散--自由结合
教师主导:语言提示,参与练习,鼓励创新。
学生主体:思维活跃,用多种形式参与练习。
二、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26′
1、自由抛接纸团 5′
组织形式:自由分散:2--3人组合。
教师主导:巡回指导练习
学生主体:自由发挥,用各种形式进行抛接练习。
2、占地盘 7′--8′
方法:学生分成四组,分别站于场地四边,把纸团散放在中心,令下两边学生分别跑向中心,接起任意纸团抛向自己一方场地,以场地上纸团多少判断胜负或远度判断胜负。
重难点:抢得快、抛得远
组织形式:正方形
教师主导:调动队伍,讲解游戏规则,统计胜负。
学生主体:自由抛指团。
3、接龙游戏 13′
方法:学生成纵队站立,令下,第一人手拿纸团跑向前,在指定放下返回,拉第二人手跑进,返回拉第三人,依此进行。
重难点:跑动积极,动作协调。
教师主导:讲解方法,强调动作重难点,组织竞赛。
学生主体:相互合作学习,参加学习与竞赛,交流体会。
练习次数:2--3次
三、保持兴趣,身心放松 3′--4′
1、师生共同放松。
2、师生交流体会,进行鼓励于表扬。
3、收拾器具,师生告别。
场地:一个篮球场 器材:学生自备报纸,呼拉圈8个 报纸游戏教学实录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活跃情绪1、导入:刚才老师听说你们班同学不但聪明而且上课还认真听讲,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是否聪明。同学们,你们平时看了报纸后,是怎样处理报纸的。学生答:有丢掉的;有可以擦玻璃;还可以卖了……等。老师建议同学们不要随便乱扔,它不但制造垃圾,破坏环境,而且还不讲究卫生。其实,报纸的用处可多了,不信,同学们等着瞧!咱们这节课就来玩报纸。
2、玩报纸:顶报纸,拉报纸跑,贴报纸跑。
(1)顶报纸:边走边顶报纸,看哪个同学能顶住,不掉下来。
(2)问同学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可以顶住报纸。学生思维活跃,用多种形式参与练习:A、肩上;B、手指;C、脚等。
(3)拉报纸跑。
(4)贴报纸跑。
练了后向学生多问为什么,让他们自己尝试、探究、交流体会。
二、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指导语:刚才呀,同学们在玩报纸时,确实很聪明,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变个魔术好不好。学生答:好。我们把一张报纸变成一个纸团来跟老师一起变,看哪个同学的手又巧又快。等同学们变成了纸球,再来玩抛接纸球。
1、一个人自由抛接纸团。
2、2--3人找伙伴做抛接纸团。
教师语言提示:参与练习,鼓励创新。
3、占地盘
(1)指导语:同学们,我们拿纸球是用来占地地盘的武器,要使武器离我们身体越远,那么地盘就越多。现在,同学们想想我们用什么方法使武器离我们身体更远。
(2)学生互相讨论,结果是投掷动作。
(3)教师讲解方法、规则、重难点。
(4)两边同学占地盘,另两边同学们当裁判,互相交换。
4、接龙游戏
(1)调动队伍,四路纵队变八路纵队。
(2)讲解方法,强调动作重难点,组织竞赛。
(3)学生练习,一人接龙
(4)二人接龙 提示:同学们,在转弯时,你用什么方法使转弯来得更灵活,学生互相讨论、合作。
(5)三人接龙。
三、保持兴趣,身心放松
1、高人、矮人
指导语:同学们,你想变得高大起来吗?用力吸气,变大变高。好,把气呼出来,尽量放松,看谁变得最矮。
2、师生共同放松。
3、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答:知道了报纸有很大用处,还知道了怎样玩报纸,纸球还可当武器来玩等等。同学们,再想想,报纸还可以做哪些游戏?学生答:做纸飞机、纸船、纸棒等等。
4、师生交流体会,进行鼓励与表扬。
5、收拾器材,师生告别。教后自评在本节课中我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通过报纸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次课中,我感到在教态,每个环节的转换衔接方面有所欠缺,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上不够灵活。通过本次课,大部分学生达到了发展跑和投的能力,提高身体协调素质的目标。
Ⅲ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乘船要牢记
活动目标: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乘车安全要牢记》
活动过程:1、提出问题:
——“过几天 ,我们要去春游了,路上需要乘车。那么,乘车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
1、感知讨论:
出示反映有关儿童乘车时不安全行为的图片,引起幼儿关注讨论:
——“大家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为什么?有什么危险?”
图片1(把头探出车窗)。
图片2(把手伸出窗)。
图片3(车开动时在车厢内走跑)。
图片4(反向跪坐在车位上)。
图片5(坐在开动的车内吃带棒的食物)。
图片6(从车中望窗外吐痰或扔废物)。
2、归纳总结:
——“在乘车时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出示反映有关儿童乘车时安全行为的图片。
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想办法。
3、延伸活动:
幼儿带着图片到小班幼儿处进行宣传活动。
建议与提示:
1、可结合外出活动,让幼儿在生活情景中学习、了解安全乘车。
2、活动以后,教师可将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作为宣传用。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在讨论中幼儿也能大胆的回答问题,只是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完整,在老师的提醒下,有部分幼儿能将话说完整。在老师互动方面不是很明显,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Ⅳ 大班安全乘轮船教案
【活动目标】来
1、感知平衡源的意义。
2、学习用增减数量达到平衡的目的。
【活动准备】
1、塑料(或木制)小船一只。
2、大盆一个,盆里装满水。
3、石子若干。
4、作业卡。
【活动过程】
1、全体幼儿围在水盆边。教师指水盆:“这是公园的湖,湖上有小船, 今天天气好,没有风和大太阳,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们看一看,它 们应该怎么坐船才安全,才不会掉到湖里。”接着示范:把石子摆到船的两边,使之倾斜,逐个移动石子,直至达到平衡。 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使幼儿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导幼儿做练习: (1)组物体中,找出和圆点数一样多的物体,并画线圈起来。(2)启发幼儿数一数,说出每排物体的数量,然后比较它们的多少, 知道将多的组去掉1都能使两组物体一样多。(3)将猴子和气球一一对应的比较,差多少气球就添画多少气球。
Ⅳ 中班命题画:轮船详细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用途、不同特点的船,初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
2、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三、教学难点: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画出船的状态。
四、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船的图片及图像资料,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学生:绘画工具、剪刀、胶水
教师:代表大海的蓝色大纸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题
2、感知与启示
分小组展示学生收集来的有关船的图片和资料,并选择小组集体认为最好的图片资料向全班展示。
师问:①你知道这艘船叫什么船吗?为什么?
②还有其它种类的船吗?(全体同学欣赏图片并议论)
3、了解船的发展历程,学生根据收集来的有关资料议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①师问:谁知道最初的船儿是怎样的?(就是根木头浮在水面上)
②师:这样的船造型真简单,老师也能马上想到几种,你们看,这块西瓜皮就可以成为一艘船。别看它小,至少可以装载几百、几千只蚂蚁。像这样造型简单又很实用的“船”,小朋友们还能想出几艘吗?(撑开的伞、香泡皮、瓶盖等)
③师:接着又出现了用木头做成的月亮型的船。有的造船师傅还在船上叉上风帆,就成了帆船,然后便出现了铁皮船、气垫船、快艇等。(课件出示相关船的图片)
4、设计创作
①师问:看了这么多的船,你能画出你心目中的大船吗?
②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评:
师:让我们的大船到海中去航行吧!
① 用剪刀将自己画的大船按外轮廊剪下来,贴在老师准备的蓝色大纸上。
②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发现有关浮力的知识,认识各种能浮在水面上的材料。
2、能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小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成造型美观,能浮于水面上的船。
三、教学难点:设计制作造型美观,能浮于水面上的有创意的小船。
四、教学准备:同学——收集身边的各种废品。
教师——用废品制作的范船,水盆若干个(四人小组各一个)。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篇
1、折纸船
同学们,你们会折纸船吗?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彩纸来折一只好看的纸船。
2、玩纸船
不知你们的船能航行吗?现在我们将它们放入水盆中试一试。
玩法指导:①用各种方式让纸船在水中前进。
②可以在船身边放置物品,检测纸船的承载能力。
(二)研究篇
1、问:为什么纸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有浮力)什么是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就叫浮力)
师:那么除了纸外,还有哪些材料能浮在水中?(请学生将收集的废品放入手中试试)
2、小结:除了纸张外,有塑料类的物品,如塑料瓶、碗、袋、盖子、乒乓球、脸盆、玩具等,还有泡沫板、树叶、气球、水果皮……都能浮在水面上。
3、进行环保教育
(三)创作篇
1、创作要求,选择收集来的废品进行加工,制作一艘造型美观、能浮在水面上的船。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评 ①将制作成的船放入水盆中游戏。
②从造型特点、功能及创意等方面介绍自己的船。
③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札记:不少孩子在创作时,联想到了以前在幼儿园学过的纸折船,在我的鼓励下,他们用广告宣传纸折出了立体的船,并画了小孩剪下来贴到小船上,再把小船贴到风景画片做成的背景上。形成了一件美丽的小摆设。
Ⅵ 幼儿园大班乘船要小心教案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感知平衡的意义。 2、学习用增减数量达到平衡的目的。 准备: 1、塑料(或木制)小船一只。 2、大盆一个,盆里装满水。 3、石子若干。 4、作业卡。 活动与指导: 1、全体幼儿围在水盆边。教师指水盆:“这是公园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气好,没有风和大太阳,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们看一看,它们应该怎么坐船才安全,才不会掉到湖里。”接着示范:把石子摆到船的两边,使之倾斜,逐个移动石子,直至达到平衡。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使幼儿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导幼儿做练习: (1)在每3组物体中,找出和圆点数一样多的物体,并画线圈起来。 (2)启发幼儿数一数,说出每排物体的数量,然后比较它们的多少,知道将多的组去掉1或将少的组添上1都能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3)将猴子和气球一一对应的比较,差多少气球就添画多少气球。
Ⅶ 中班健康教案开水解渴又健康
活动目标:
1. 知道人体需要水分,要多喝白开水
2. 形成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的良好习惯版
活动重点:知道人体权需要水分,要多喝白开水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个杯子;与水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你们口渴的时候嘴巴有什么感觉?喝了水之后又有什么感觉?)
二.知道人体需要水分,要多喝白开水
一.教师让幼儿观察两株水分不一样的花,了解植物缺水的后果
二.教师通过谈话法让幼儿知道人体需要水
三.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要喝水
四.教师通过谈话法让幼儿知道要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五.教师总结。评选“喝水小宝贝”
四.活动延伸:
教师组织幼儿排队喝水,到户外做游戏。
Ⅷ 请问谁能给我提供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轮船》的教案谢谢啦。
小孩子还小不懂事,那就给他们一点培训和关照,知识要教。。不教这么懂吗?
你们说是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