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说学习音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吧
那个教新概念的喜欢拿一根棒子上课,因为用的是多媒体,并且喜欢放新概念上的类似于听力那样的
2. 讲一个不会说话的少年对音乐感兴趣最终开演奏会
小方抽到两场都是莫扎特音乐会的概率是2除以8等于8分之2,两场中有1场是莫扎特音乐会的概率是1除以8等于8分之一
3. 音乐所说的一个小节和一个拍的关系
小节,音乐是由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这种交替不能杂乱无章、任意安排, 而是回按照一定答的规律构成最小的节拍组织一小节,然后以此为基础循环往 复。比如,当两个强拍之间只有一个弱拍时称作“二拍子”,2/4 节拍就是 这种类型;当两个强拍之间有二个弱拍时称作“三拍子”,象 3/4 和 3/8; 两个强拍之间有三个弱拍称“四拍子”,常见的是 4/4。两个小节之间用“小节线”隔开。小节线是一条与谱表垂直的细线,上顶五线,下接一线,正好将谱表切断,无论上、下加线离开谱表多么远,小 节线都不能超出谱表之外。作品的最后一个小节画两条小节线,并且右面的 一条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个段落的结束。 小节线后面的那一拍一定是强拍,并且,每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其余 均为弱拍。。
而节拍则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具体是指在乐谱中每一小节的音符总长度,常见的1/4,2/4,3/4,4/4,3/8,6/8,7/8,9/8,12/8拍等等,每小节的长度是固定的。一首乐曲的节拍是作曲时就固定的,不会改变。 一首乐曲可以是由若干种节拍相结合组成的。
4. 谁能帮我想个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的,然后歌名是《牧场上的家》,说一下你能想到哪些导入的方式就可以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能力目标: 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学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知识目标: 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话音的填入。
教法
听唱和视唱结合;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法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我会用学生自学及让学生当小老师,利用生帮生的方法,让能干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在自学中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解决。(如:音不准时借助竖笛练习或者请音准好的同学教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
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让我们看看①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有什么美景?
观看课件
师生交流。(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
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三、新授歌曲
聆听录音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
5. 想学一个简单乐器,音乐小白一个,什么都不懂。就会1234567。再说说怎么学。
同样是小白,可以一起学习么?
6. 教案是要把课上说的每一个字都写上去吗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内的实际情况,容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7. 儿歌一个一个说的歌词
这个也好听呢, 爸爸妈妈听我说 歌词:你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忙得不得了我的烦恼又有谁知道学得太多学得太杂消化不了爸爸听我说 妈妈听我说我喜欢和小朋友蹦蹦跳跳爸爸听我说妈妈听我说我也喜欢和你们打打闹闹 不喜欢可到威信“每晚睡前音乐”那去看呢,儿歌也有很多好呢!
8. 说说一个懂音乐的人,听到音乐之后是啥样的感觉
如果从一个懂音乐听到音乐以后就会觉得特别熟悉,也会想哼两句。
9. 抖音上一个音乐他们说你自由是什么意思
哲学 s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