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礼仪课堂中班<保护双手>教案
新学期开始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幼儿园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许多家长不再只关心孩子学多少知识,而更注重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看、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文学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中,孩子对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现象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在自然角饲养了小蝌蚪,孩子们每天都很喜欢去观察,看看小蝌蚪每天都有了哪些奇妙的变化,它是怎么慢慢变成青蛙的?变成青蛙需要多久的时间?这些都需要孩子去观察和实验。孩子们从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问题,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到外面去接触社会,远足等活动,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可以请每个小朋友都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我想每个孩子都会说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不会说,可以拿他记录的符号,引导他说。 然后,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倾听时,不能打断别人说话,要等别人把话说完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学会理解别人的意思,孩子的天性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又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时时可刻刻需要成人的关注。有时,老师或家长说话时,孩子就喜欢抢着说,我们班就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我们经常指令孩子进区的要求,要轻轻的进区,自己做自己的工作,听到音乐,收拾材料,然后安静的坐到这里来。这样有好的效果,但过几天后,又跟原来一样,所以,倾听习惯不好,教师的工作会更累,一定要时刻提醒孩子,说多了,孩子记住了,成了习惯,还有队认真安静倾听的孩子,要及时的表扬安静倾听的孩子,孩子们为了想得到表扬,都变的安静倾听了,倾听的习惯慢慢好转。 接着,培养孩子大胆的说和读的习惯。家长可以每天讲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听完故事,自己也来讲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大胆的说,并且可以让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从而养成良好的说和读的学习习惯。 还有,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我们不要求孩子写多少字,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孩子写字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握笔和坐姿。很多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在家常喜欢玩电脑、看电视,画画或者书写数字的时候眼睛离作业本特别的近,家长为此也十分的担忧。我们在幼儿园及时的加以提醒和指导,并鼓励孩子向书写姿势正确的孩子学习,孩子们渐渐的养成了书写要坐端正,有一尺的距离,习惯比较好。除了在幼儿园,我们还鼓励家长一起配合,孩子在书写数字或者是画画的时候,家长要在旁边细心的观察和提醒,教育孩子书写或画画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另外,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如:养成遵守幼儿园各种规章制度、课堂纪律的习惯。建议家长在开学时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尽量让孩子按时上幼儿园,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开小差。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养成乐于交往的习惯,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孩子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而这些孩子更经受不起挫折。因此,家长应该多让孩子接触社会,参加各种活动,也要鼓励孩子多与邻居、同学交往,与大人交谈,遇到困难不气馁。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最重要是培养他们做事专注、投入、独立思考问题、大胆发问等心理素质,教师和家长都要多鼓励孩子,肯定他们的成绩,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并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家长耐心的指导和督促。
2. 八年级下生命教育第三课让规则守护自由教案
教材分析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中课题一、《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中的一个子课题。本单元通过调查、采访、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安全自护的方法,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和理解安全、健康、文明生活的意义和内容,形成珍爱生命和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具备初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尽自己的努力。本课题要完成的单元目标是:形成珍爱生命的态度,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懂得对自己的交通安全负责;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调查、体验、讨论等活动探究安全出行的行为方式,懂得生活中基本的交通规则。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外来工子女较多,占85%左右。虽然他们对于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幸,有一定认识与体会,而感受与体会却不够深刻,他们还没有认识到生命的脆弱。而我们学校门口就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车流量特别大。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常出现在马路中心玩耍打闹,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而任意横冲直撞,未满12岁就独自骑自行车上路,因而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极为重要。他们大多在十岁左右,已经在课改理念下浸润了近四个年头。如果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他们一定能对《珍爱生命、遵守规则》进行高质量的体验、讨论与探究。
设计思路
结合教材内容,扩大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空间,以点带面,把学生在各个生活空间中发现的现象集中在一起讨论。教学中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自主解疑的意识增强,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信息的多向交流与反馈,学生的“活动”得到时间上的保证,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使所学的知识内化,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培养合作意识,增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等学习方式相结合。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交通规则。
2、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3、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
重点和难点
1、搜集生活中的资料,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把平安留给自己,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记在心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直面交通事故
1、观看事故影片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生命赋予的一切,生命是美好的,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一起车祸,就会将珍贵的生命无情地扼杀。在我们的身边就发生过这样无法挽回的悲剧。(播放影片:一场交通事故的发生及亲人伤心欲绝的场面)
师:老师看到不少同学沉默了,甚至有的同学在偷偷的掉眼泪,面对这场悲痛的惨剧,你最想说什么?(交流)
2、出示交通现状视频
师:针对目前交通安全现状,我还进行了一些调查。
课件展示:有关目前交通安全现状的一段录像
(多媒体课件结尾展示:据专家研究发现,世界上所有的死亡事故中,交通事故约占37﹪,因此,人们把交通事故称为“第一公害”。交通事故就像猛虎一样,每天都在吃人伤人。每年因交通事故而失去生命的中小学生近2万人,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因车祸而消失了。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全国交通事故平均每50秒发生一起,平均每2分47秒就会有人丧生于车祸。)
师小结: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些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种种伤害,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因此珍爱生命,就必须做到遵守规则。(板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把一个悲惨的真实故事、交通安全现状的图片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引导汇报展示,体会规则的重要
1、组织讨论: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说到规则,说到交通规则,你知道哪些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69页,参考这四幅图,小组讨论: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出示四幅图,播放轻音乐,钢琴曲)
(第一幅图:12岁以下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第二幅图:不能翻越栏杆,会有生命危险!第三幅图:马路不是游戏场。第四幅图:乘车不准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
师:谁愿意先来说说,乘车人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行人又该遵守哪些规则呢?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幅图,同学们想一想出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师:如果是你的亲人出了交通事故,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呢?出事故的原因中有多少因素是你能控制的?
师:说得很好,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因此,遵守交通法规最重要的就是靠自觉。
(板书:靠自觉)
2、学习行人和乘车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则。
师:同学
3. 幼儿大班社会爱护小手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手的主要部位(手心、手背、手指)及其功能。 2、知道保护手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过程: 1、通过做手指操,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套手操。请小朋友们跟着我把手指一个个伸出来。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小拇指睡了,无名睡了,中指睡了,食指睡了,大拇指睡了,大家都睡了。 2、引导幼儿了解收的结构。 (1)教师:大家看看,我们的小手长得什么样子呢?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我们的 手上有五个手指,他们长短不一样。手指下面的部分叫做手掌,手掌又分为手心和手背。 3、引导幼儿了解手的作用。 (1)教师:我们的小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手可以玩玩具、吃饭、洗脸、穿衣服、画画、而且还能用手去感知东西的大小、冷热、轻重。看来小手的用处可真大啊。 4、引导幼儿学习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小手。 (1)教师:手可以为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2)幼儿思考后回答。    , (3)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让幼儿为正确保护小手的方法贴花。 (4)教师:刚才我们在书上看到了保护小手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呢?
4. 手工中班特色小小护士冒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玩稻草玩具带来的乡土情趣。
2、通过玩稻草绳,发版展幼儿钻、爬、权跳、平衡等动作技能。
3、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活动准备:
草绳若干、mp3《加油,小宝贝》、钢琴曲《春野》、伐木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创设故事情节:孩子们,最近森林里的大树被光头强砍伐了很多,我们是小小护林员,要保护大森林,就必须先锻炼身体、练好本领,才能打跑光头强。
热身运动:韵律操。
二、基本活动
1、师:队员们,这就是我们练习本领的工具(出示草绳圈)
A、平衡练习:幼儿将草绳圈放在头上练习平衡。(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让绳圈掉下来)
5. 幼儿园中班《小小护旗手》教案
幼儿园,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内行保育和教育容,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6. 安全护照教案小班香味文具是杀手
活动目标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