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之散文家是什么教案
一、 主题解析:
(一)主题要求:
1、尝试使用多种形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
2、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庭的温暖。
(二)主题解读
二、 内容选择与参考:
内容与组织形式
课程整合
必选
我有一个家
P2
·全家福(集体/小组)
·我家有几口人(区域活动)
·逗得全家哈哈笑(亲子/集体)
生活:
内容来源:4—6岁《生活》教材
·做家务P21
·我是妈妈的小帮手P26
·学做小主人P31
·学做小客人P32
·一家亲P108
运动:
内容来源:4—6岁《运动》教材
·拖地板P47
·移动的墙P59
·乌龟搬家P75
·弟妹追拍P75
·电脑游戏战P89
游戏:
·小鬼当家
·小菜场
·小建筑师:造房子:
·小设计师:布置新家
园本教材:
·民间童谣:摇到外婆桥
·民间游戏:跳房子
我的家
P3
·我家住哪里(集体/小组)
·布置新家(区域活动)
·帽子床(区域活动)
·小电话(区域活动)
·我家的厨房(参观、集体、游戏)
·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亲子活动)
·开锁(集体/区域活动)
妈妈和我
P11
·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集体/小组)
·我出生了(集体、游戏)
·展示各自出生时的用品(集体、亲子)
·画妈妈(区域活动)
·给妈妈过节(穿插在节日中)
备 选
爷爷奶奶喜欢我
P15
·我的爷爷奶奶(参观、亲子)
·画画爷爷奶奶
·做甜糕(区域活动)
·方脸和圆脸(集体/小组)
·我爱爷爷奶奶(集体/小组)
爸爸本领大
P7
·采访爸爸(亲子)
·爸爸的大手
·宝宝的小床
·学唱歌曲“爸爸本领大”
·父与子
替换与生成
·做甜糕→远足活动:敬老院(和爷爷奶奶同乐)
·远足:参观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
·活动:中秋团团圆圆
·活动:做客
三、环境创设:
1、 活动室环境创设:
主题墙面设计——我们收集的资料、展示出生时的用品、我爱我家、全家福、爸爸调查表等;
游戏活动区——投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与材料(详见区角活动、角色游戏)。
2、家庭社区资源:
家长参与——共同收集资料、和孩子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家电和家具、“我爱我家”亲子书、指导孩子在自己的家里开展一些活动。如:爸爸调查表、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听爷爷奶奶讲故事等。
社会考察——参观家具店、敬老院、参观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等。
四、教案例举:
★ 集体活动:
目录:
1. 活动:全家福
2. 活动:我家有几口人
3. 活动:家是什么
4. 活动:开锁
5. 活动:我的家
6. 活动:我家的厨房
7. 活动:我的爸爸本领大
8. 活动: 我的漂亮妈妈
9. 活动: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
10. 活动:方脸和圆脸
11. 活动:画爷爷奶奶
② 中班好孩子好习惯爱我家教案
活动内容: 我爱我家
活动目标:
1、培养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2、有感情的朗诵诗内歌。
活动容准备;
与课本内容相符的图片(也可使用展台)
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请幼儿自己谈一谈在家里都会做些什么事情?
2、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展示的内容。
4、请幼儿看课本第17页(用展台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讲述: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在家里是怎样做的?
教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把内容编成一首诗歌读给小朋友听:
诗歌:爸爸、妈妈和我
爸爸是海,妈妈是帆,
我是快乐的小船;
爸爸是山,妈妈是树,
我是自由的小鸟;
爸爸是阳光,妈妈是雨露,
我是幸福的花朵。
教师:小朋友,这首诗歌好听吗?想不想学?
5、教师教幼儿学习朗诵。
6、在幼儿学会的基础上,让幼儿集体朗诵或个别朗诵诗歌。
7、鼓励幼儿进行仿编诗歌,教师进行整理。
8、思品教育:教师教育幼儿尊敬老人、关爱家人。
③ 中班我爱我家主题教案我家有几口人
一、主题名称:我爱我家二、主题背景:
(一)主题产生:
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近的生活环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但如果孩子们只是一味地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久而久之因麻木不仁而忘却了对家人乃至社会的责任,终将成为令全家人失望、被社会抛弃的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就应该从其身边最亲近的家人开始,逐步扩展到共同生活中的其他人。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既能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他人(首先是父母)只有这样,健全人格的形成才能有可能。让爱伴随幼儿成长,他们定将因爱而感动,为爱而行动!
(二)主题价值:
主题《我爱我家》,意图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并在采访、观察中收集身边的相关信息,了解自己的家。我们试图沿着感受、抒发、回报的脉络将幼儿与家人之间本来就具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使这种情感成为幼儿丰富的情感世界中永不褪去的组成部分。
三、主题预设目标:
能关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的快乐感觉;能在成人帮助下逐步形成与他人共处的良好态度;学习并尝试与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主题实施时间:
2007年9月1日--2007年9月30日五、可利用的资源:
1、请幼儿收集儿时的照片的全家福2、邀请家长怀孕的阿姨到班里作客3、请个别妈妈到班中来介绍怀孕生产的情况六、主题内容安排:
游戏活动:小电话 开锁生活活动: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称谓歌 家里需要关心的人学习活动:全家福 我家有几口人 逗得全家哈哈笑 我家住哪里布置新家 帽子床 我家的厨房 采访爸爸爸爸的大手 宝宝的小床 爸爸本领大 父与子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 我出生了 画妈妈我的爷爷奶奶 画画爷爷奶奶 方脸和圆脸做甜糕 给爷爷奶奶敲敲腿、捶捶背运动活动:乌龟搬新家 吸尘器
④ 中班语言教案《我爱我家》听课记录与评析
中班语言教案《我抄爱我家》听课记录与评析的写作思路在于:首先对课程的流程做具体的描述,然后对课程整体进行评价和分析。
正文
听课记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爱我家
说说自己喜欢家的理由。
你的家里有些什么?
二、欣赏与讨论
1、这是谁的家?家是怎样的?
2、这是谁的家?家里有什么?你们的家里有些什么?
三、幼儿创作
这是你们的家,把你们的家也画下来。
四、指导重点
家是什么?
五、引导评价
家是……,有了它会……
幼儿用语言介绍自己的家
活动评析:
活动中,把握教师提问的开放性和针对性。如:在欣赏作品中,教师问幼儿这是谁的家,让孩子自由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
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介绍个别幼儿的思路和独特表现,能对其他孩子的创造起到推动的作用,一个对全班幼儿的提示会紧紧抓住所有幼儿的心。
我想如果我把这种介绍交流推迟到幼儿作品完成以后,幼儿再想学习、创造,超越的契机就错过了其意义也变的很小,这也是我在学习二期课改中认识到的教师角色的转变,把从教师原来的传授者、评价者,到现在逐渐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
⑤ 中班手指游戏我爱我家
五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 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呜一口。。。 四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