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美术手工教案大全
活动目标
1、 给纸杯涂色,锻炼幼儿的涂色能力。
2、 按规律给纸杯剪"花瓣",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粘贴眼睛、嘴巴等器官,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 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纸杯、蜡笔、剪刀、胶棒若干,即可贴(眼睛、嘴巴若干) ,音乐磁带《我是一朵小花》,"太阳花" 作品一幅 ,背景图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请幼儿欣赏作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画面内容: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太阳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粉的。[.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提问:花朵好看吗?你们知道那么漂亮花朵是怎么做的吗?
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物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二、幼儿操作,教师讲解示范。
1、 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杯给它涂上颜色。
2、 在纸杯上剪出各种有规律的图案。如:长条、尖条、圆条等。
3、 把剪好的纸杯放在桌上打开就变成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了。
4、 给纸杯花贴上眼睛和嘴巴就变成可爱的"太阳花娃娃"了。
小结:注意不要剪斜、剪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剪。剪下的材料要及时收拾清理。
三、展示背景图画,请幼儿把做好的"太阳花"粘到上面。
1、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2、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舞蹈《我是一朵小花》。
小结:请小朋友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废物。如:纸盒、饮料瓶、塑料袋等。
活动结束
大家把美丽的"太阳花"作品贴到墙上展览,装饰班级,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② 中班美术教案,甜甜的梨,棉签点画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了解苹果、梨、香蕉等水果的外形特点,理解各种水果之间的重叠关系。
2. 运用绘画表现观察到的水果,并尝试表现各种水果重叠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苹果、梨、香蕉、柿子、石榴等水果实物。
2.课件PPT 一蓝水果。
3.绘画好篮子的图画纸一张、蜡笔、勾线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师:你们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
(二)观察讨论,了解水果的外形及其重叠的关系。
1.教师出示水果实物,请幼儿观察外形特点。
2.再次观察,发现水果之间重叠的关系。
(1)看看这些水果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看一看,想一想老师是怎么放这些水果的?哪个在前面哪个在后面?你们觉得这样放好看吗?为什么好看?
(三)学习绘画一篮水果。
1.教师示范绘画。
2.教师介绍绘画要求。
(1)先画在前面的水果,再画后面的水果,依次由近到远。后面的水果一部分看不到的就不用画,从看得到的地方开始画。
(2)画好水果外形后再涂色。
(3)涂色的时候注意从左往右涂。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要把水果画在篮子里,先画前面的水果,后面看不到的部分不用画。
(2)指导幼儿画出水果的外形特征。
(3)提醒幼儿认真仔细涂色,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4)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进行绘画。
(四)欣赏、讲评。
1.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2.交流、讲评。
师:你们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进行总结。
③ 中班行为实践 串彩链 教案
活动描述:
组织幼儿开展手工剪纸《贝壳彩链》的活动中,我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用人鱼姑娘的口吻说:“我要去参加舞会,但是,缺少一条项链,该怎么办呢?人鱼姑娘买不起大海里的珍珠,请小朋友们帮忙想一想可以用大海里的什么来做项链?(引导幼儿大胆地想出各种办法)接着,幼儿们很快地就想到了利用贝壳来做项链的好办法。于是,教师马上出示图示,引导幼儿观察(贝壳)制作材料,让幼儿初步了解(贝壳)材料的两边是对称的,进一步学习对称剪纸的方法,并结合儿歌《对称剪》,使幼儿能更加直观地掌握对称剪纸的技能技巧。当幼儿剪贴贝壳的时候,由于有情景的贯穿,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想快一点给人鱼姑娘戴上项链,如:容容兴奋地说:“老师,我又做好了一个贝壳”。文文连忙抢着说:“我也剪好一个大贝壳了”。“谢谢大家,为我准备项链”。我随机地以人鱼姑娘的口吻说。大约又过了五分钟左右,瑶瑶、拉拉等几名幼儿的兴趣有点减弱,我连忙说:“小朋友们,加油!人鱼姑娘的项链还差几个贝壳呢?”这时,亮亮急冲冲地走过来说:“老师,我剪好了”。就这样,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贝壳不断地黏在一起。突然,泽宇大声叫了起来:“贝壳项链太长了呀!”我灵机一动说::“给人鱼姑娘当脚链、手链吧。”泽宇点点头,最后,我以人鱼小姐的口吻“谢谢小朋友们”,愉快地结束了活动。
活动分析:
教师在进行手工活动中,能从幼儿的实际发展和需要出发,在选择教材方面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动手能力,以情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站在幼儿的角度,尊重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放在了主体地位这个新理念。
当预设的材料过多时,教师能随机应变地说:“就将做好的项链给人鱼小姐当手链、脚链吧!”而不是“追求”过程的圆满,追求作品的最佳效果,而忽视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引导,这是教师实际教学中处理较好的地方,以婉转的口吻过渡而延伸下去,至始整个教学得以成功地结束,孩子们也非常高兴地感到自己为人鱼姑娘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到结束他们还不断地欣赏着自己制作的贝壳项链。
活动反思
教育观念的更新,促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性。新《纲要》明确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许多观念只是停留在比较浮浅的层面上,以幼儿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学内容应源于生活,源于兴趣。
《纲要》强调: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原则。我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选择了此次活动,它既是幼儿熟悉的,又是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只要动手做了,就会有体验,有收获。
兴趣的发生是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对什么样的对象发生兴趣。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兴趣和需要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幼儿的活动更会受到兴趣和需要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
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在剪纸活动中,当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里,专注地为人鱼姑娘做贝壳项链时,幼儿内心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以为人鱼姑娘做项链为主线周围教学的生长点。
2.活动目标应着眼于发展,注意整合。
在本次活动中,我没有将对称剪的剪法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变知识传授为幼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变机械模仿学习为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索实践,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我将该活动的目标定为:(1)巩固幼儿看图示的能力,继续学习对称剪出各种不同的树叶。(2)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这些目标是显性的,但这个活动所实现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隐性的目标,它们有机地整合在手工活动之中。如:教师让幼儿“说说如何帮助人鱼姑娘?”是渗透了语言领域的目标;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剪纸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唤起自信心”。则是社会领域的目标。
④ 中班数学《串珠卡片》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观察、推理等方法准确判断物体的数量,完成购物任务。
2、体验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Ppt、购物单等。
幼儿经验准备:有购物的经验,初步了解10以内的组成。
⑤ 幼儿园中班美术手工《昆虫大集合》教案
目的:引导幼儿运用画画、剪剪、贴贴的技能制作成各种动物。 材料介绍: 1、材料提供:没用的碟片、各色卡纸、剪刀、双面胶、范例作品 2、材料使用:先构思做什么动物,接着画出动物的五官,然后剪下来粘贴在碟片的相应位置上,最后说说动物的基本特征。 3、教育功能: (1)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不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要点: (1)幼儿创作有困难时,可以启发幼儿参考老师的范例,并且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动物。
⑥ 中班美术小雨伞穿新衣的教案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