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夏令营美术活动
夏令营美术教学活动方案:
本次夏令营美术教学活动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分为4个主课题。分别在大中小班开展,其中老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水平放低难度或者提高难度,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状态下来记录他们的夏令营生活吧!
4个主课题:
1.《一排生长的植物》
2.《看见了什么》
3.《夏天的服装》
4.《设计面具》
《一排生长的植物》
教学目标:
1、 观察和认识植物的形态,想象植物生长的情景,学习有关植物及生态环境知识。
2、 造型目的:并列的线和形。
练习用直线,曲线表现植物的茎和叶,并进行线和形的排列表现。
3、 训练手握笔画线的力度,培养踏实,认真的作画习惯。
教学过程以及方法:
一、 观察。1、到实地或用实物观察几种植物,看叶子的形状和生长 序列。
2、你知道那些植物?(花坛里的花,天夜里的草。。。。。。)
3、植物有哪些部分组成的?(根,茎,也)
二、 想象。通过讨论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1、 植物是怎么样从土中长出来的?(种子在土壤里发芽,由下到上长,在长长的茎上长出许多叶子,叶子分左右两边长在茎上)
2、 在一片植物里,它们长得是不是一样高?一个样子呢?(实际上植物生长有快有慢,因此是高高低低的,有茎粗的,也有细的。有的植物长得直直的,有的有些弯曲)
3、 植物结出果实或种子会是什么样的的?它长在植物的什么部位?(有的长在植物上面,有的果实结在也在下面)
4、 你还能想象在一片植物中有哪些动物在活动吗?比如蜜蜂、瓢虫。。。。。。
三、 幼儿操作
四、 作业点评
提示:
1、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4-5岁幼儿要求对植物做象征性表现:6岁幼儿通过启发和联想,尽量扩大知识面,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内容。如植物生长需要什么?需要土壤,雨水,阳光等等。
《看见了什么》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联系生活进行联想,发展幼儿的扩散思维。
2、造型目的:形的构成以及整个画面的构图。
3、训练手握笔画线的力度,培养踏实,认真的作画习惯。
教学过程以及方法:
1、 从墨镜或者镜子里观察,请小朋友说说都看到了什么?看到教室里的情景,看到了自己,老师,小朋友等等。
2、 启发造型构成画面。假设在你面前放置许多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眼镜或者是镜子,把他们组合放置在一起,并把玻璃中反射的物象也画出来。看一看会是什么效果。一定十分有趣。(小班可以降低难度)
3、 幼儿作画,老师指导
4、 作业评价(积极暗示幼儿,表扬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以后大胆作画)
提示:
1、 用一种物象变化组合构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大小、距离、方向等。
2、 注意绘画时的线条疏密关系
《夏天的服装》
活动目标:
1. 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2. 根据自己意愿设计夏天的服装。
3. 在设计与表演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废旧报纸若干(数量大于幼儿数)、剪刀、画笔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夏天的服装
1、 讲讲夏天服装的特点:薄、少、短
2、 介绍自己服装的名称:女小朋友以裙子为主、男小朋友以短袖短裤为主
二、 展示自己的服装
随着音乐展示自己的夏装
三、设计服装
1、 激发幼儿设计服装的愿望:“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别人设计的,我们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套服装吧?”
2、 幼儿构想
3、 幼儿动手设计服装:
(1) 教师重点协助能力差的幼儿
(2) 提醒能力强的幼儿还可装饰服装
四、服装表演
1、 幼儿相互帮助穿好自己设计的服装
2、 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
提示:
1.本次美术活动可以邀请爸爸妈妈参加,帮助幼儿一起完成,作为一次亲自活动开展!
2.服装表演环节可以先不表演,先进行幼儿排练工作再进行成果展示。
3、可以分2课时完成教学活动。
《设计面具》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制作面具并参与表演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剪、贴、画、折等方法制作各种动物面具。
3、启发幼儿认真细致、有创造性地操作。
活动准备
1、纸盘、毛线、彩纸、贝壳等各种废旧材料;范例面具;泡沫胶、乳胶、订书机、水彩笔;
2、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教师头戴面具,并巧妙地利用面具由“小猪”变成“大象”,激发幼儿对动物面具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范例面具(特征、材料)启发性提问:
(1)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以游戏口吻切入“狂欢会”主题,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你知道这个面具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引导幼儿经观察后发现面具是用纸盘、挂历纸等材料做成的。
3、观察材料,引导发散思维:
(1)今天我们就用纸盘和各种废旧物品来做动物面具。别小看这些废旧物品,它们经过消毒、加工都可以成为有用的材料。
(2)我这儿有个百宝箱,里面都是大家平时收集的宝贝,看看都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开放性提问“这是什么?做动物面具时能作什么呢?”
4、启发、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创造性制作动物面具:
(1)在我们的超市里还有许多有用的材料,我相信,经过小朋友灵巧的小手剪一剪,折一折,粘一粘,就能做出更有趣的动物面具。
(2)你喜欢什么动物就做什么动物面具……你喜欢什么小动物?想一想,它的耳朵、鼻子、嘴巴、眼睛有什么特点,再去选择合适的材料。
5、幼儿探索、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指导重点:
(1)启发幼儿根据动物特征选材、制作。
(2)制作方法的交流、指导,提醒家长和幼儿注意安全,同时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和行为习惯。
(3)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启发性建议。
(4)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帮助。
6、引导幼儿互相讲述、欣赏、评价。
提示:
1、 本次活动也可以邀请爸爸妈妈来参加制作过程,小班老师可以先给幼儿做成半成品。
2、 老师也可以与《夏天的服装》相结合,月末幼儿园可以举行大型的美术作品展示活动,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展示自己的作品(走秀)。《一排生长的植物》和《看见了什么》可以以画展的形式展示。
❷ 幼儿美术水粉画京剧面具
幼儿的水粉画京剧面具,要求画出基本意思就可以了。对于造型的严谨对称,技法的熟练不作要求。
❸ 求怪盗基德图片!我是要那种正面的、可以画的头像(我们美术课让做面具啦、、、)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tn=imagedetail&word=%B9%D6%B5%C1%BB%F9%B5%C2&in=4508&cl=2&lm=-1&pn=8&rn=1&di=10365792483&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8&-1
(希望得到肯定谢谢!)
❹ 初一美术面具怎么做
唐僧面具
1。材料和工具
白板纸或白卡纸,厚图画纸,黄色皱纹纸,皮筋,小线,剪刀,乳胶,水粉颜色,毛笔等。
2。制作方法
剪裁一块16开大小的长方形白板纸,长度约26厘米,宽度约19厘米,沿对角线用铅笔轻画,自上角向内剪两个斜开口,收缩30°至50°角粘接,剪去多条的纸尖,形成人的头额形状。将长方纸下部平分成4份,竖剪两个开口,中间剪成半圆,在半圆中再剪一小开口,将左右中三部分收缩粘接,形成人的下巴形状。
比着戴面具人的脸部五官位置,在脸形纸盆上画出口,鼻,眼的位置,开缝开孔,在鼻子的三角形孔上粘鼻头盖片,粘耳朵片,做成面具基本形。
另裁长形,比着面具前额宽度,剪“五佛冠”帽圈,折叠帽下粘接口,粘在面具上,剪黄色皱纹纸条,粘在帽边两侧。做成唐僧脸形。在面具两侧开小孔,穿入小线和皮筋,将小线与皮筋相连,做成套头的绳套。
用彩笔绘画,涂染面具和佛冠,用黑纸剪小寿字,粘贴在帽带上,一个精美的唐僧面具便做成了,戴上这件面具,再往身上披两块红黄色彩旗,就能扮演一位活灵活现的唐三藏高僧了。
孙悟空面具
1。材料和工具
白板纸或白卡纸,厚图画纸,金色纸,小线,剪刀,乳胶,水粉颜色,毛笔等。
2。制作方法
剪裁一块16开大小的长方形白板纸,沿对角线剪两个开缝,收缩粘接,剪去多余的边角,纸的下端用同样方法收缩,把长方形纸变成椭圆形纸盆。另剪图纸片开口收缩成斗笠形,粘在开了鼻,眼,嘴开口的脸形纸盆上,使鼻嘴部分突起,形成猴子的尖嘴,为面具粘贴两只耳朵和一个月牙形头饰,用金纸粘贴金箍和两个圆眼睛,用彩笔画出桃形红脸,和一切脸上的细部,拴好套头用的线绳和皮筋就能戴上它表演节目。在处理套头部分时也可以从面具左侧向右侧粘一根长纸条,再从头顶处向这个纸圈联粘一根顺条,使头顶上出现一个丁字形帽圈,这样做的面具戴起来更方便更实用。
当然也可以找初二初三的帮你做哈
❺ 初中美术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属于哪个版本
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
正确引导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