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小竹笛音乐教案

小竹笛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1-01-09 10:14:05

『壹』 音乐老师教案范文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实验小学 冯琳

年级:二年级1班

课题:《阿细跳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民族是我们所熟悉的,从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2、从视觉上使学生了解彝族这一民族的风格特征。

3、从听觉上使学生深入了解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乐型,掌握五拍节奏的特点及我国特色民族乐器的认识。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掌握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所带来的旋律,介绍乐曲是由哪些民族乐器所演奏的。

教学难点:5/8节拍的掌握及民族乐器的分辨。

学生分析:

创造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大于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发扬我国传统民间

乐器的知识与文化,是小学音乐课程重要的因素之一,让学生查阅和搜集有关我国五十六民族的文化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自我展示。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教学准备:“哈利·波特” 的魔杖、音乐课件、演奏的乐器、彝族服饰

教学设计:

1、由“哈利·波特”的魔杖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设计用有趣的魔杖给予学生神秘的暗示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请根据魔杖的提示寻找哈利·波特想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知识的线索,看看同学们谁的运气最好,在准备的民族知识中和哈利想得是一致的。”

2、教师提前藏在学生教室里一些提示,让学生赶快找到并揭开谜底,学生找到一些提示卡片,如:“乐器、音乐、舞蹈、服饰、民族”等,找到教师提早准备的彝族素材。并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民族知识。

3、通过音乐使学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旋律,并进行详细的段落分析,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 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4、通过乐器使学生了解这首旋律活泼跳荡的《阿细跳月》,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教师准备一样实物乐器,其余的乐器可用课件代替,准备的乐器可以让学生轻轻地用手尝试,使学生体验拿到实物的乐趣。

5、通过服饰使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并延续“哈利·波特”的魔杖使学生在教室找到关于彝族的服饰及装物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舞蹈使学生掌握5拍节奏型,先可以用简单的手来表示,123拍不动,45拍拍手;然后加上脚,123用脚来表示,1左2右3左45拍手;逐步较强难度。

7、结束,同学们安静的等待和倾听彝族舞曲的旋律“火把节之夜”,教师用“哈利·波特”的魔杖变出篝火放在教室中间,请同学们听着《阿细跳月》的旋律,穿着彝族服饰,跳着彝族特有的舞蹈步伐,请一位同学代表“哈利·波特”也和大家跳起来,融入到我们团结的大家庭里。

8、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贰』 菏泽音乐艺术专修学院《竹笛》教学曲目

第一学年
(一)教学要求
1、在气、指、唇、舌技法上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从理性上认识音准、节奏、音质、音色、音量在乐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2、从理性到感性理解风门、口劲、口风、呼吸在竹笛演奏中的相互作用和各自的特定作用。实践中能吹奏出宏亮、饱满、轻松、圆润的音质、音色,提高对音准、音色的鉴别力。
3、掌握胸腹式呼吸法,明确胸式、腹式呼吸法在个别情况下的应用。
4、训练指的灵活性及相互配合的能力。颤音要手指放松、抬高、按实进而达到迅速、准确、有力。
5、舌的训练在技术方法上要求松弛有弹性。单吐、双吐的发音清楚有耐力。
6、有较好的音乐表现。
(二)教材内容
1、基本训练:a、长音 b、颤音 c、单吐 d、双吐
2、练习曲:a、笛子练习曲(曲祥、曲广义编)第三部分第66—79条
3、乐曲:(上学期)
傍妆台 民间乐曲
○卡门序曲 比才曲
○希望的田野 施光南曲、蔡敬民改编
挑担歌 蔡敬民曲
百鸟朝凤 民间乐曲
备用:一锭金 黄金成整理
冷月 涂传耀曲
下学期:鄂尔多斯的春天 李镇曲
○D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莫扎特曲
○水乡赞 蔡敬民曲
阿里山你可听到我的笛声 杜茨文曲
备用:马刀舞曲 哈查图良曲
梅花三弄 民间乐曲 谭谓裕编
注:有○为考试曲目(以下同)

第二学年
(一)教学要求
1、音准、音量、音质、音色控制技艺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达到更高要求。
2、牢固地、科学地掌握胸腹式呼吸法。
3、增强指的灵活性训练,提高颤音的频率与持久力,叠、打、滑、历、花舌等技艺的训练,效果上达到自然灵活,滑、剁技艺在指与气的关系上要紧密配合。
4、吐音技术上要求发音饱满、干净、有弹性、颗粒性强、有持久力,有刚、柔、响、轻上的色彩变化。
5、音乐表现再提高一步,要特别注重韵味。
(二)教材内容
1、练习曲:a、笛子练习曲(曲祥、曲广义编)第73—90条
b、新竹笛教程(六)
2、乐曲:(上学期)
双声恨 詹永明曲
油田的早晨 王铁锤曲
天山春舞 吴旋曲
打虎上山 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蔡敬民移植
春绿江南岸 蔡敬民曲
备用:向往 曲祥曲
大海一样深情 刘文金曲、蔡敬民编曲
双合风 传统乐曲 蒋永荷编

下学期:○三五七 赵松庭编曲
南词 涂传耀曲
奔前方 蔡敬民编曲
○秦川抒怀 马迪曲
牧笛 刘森编曲
备用:春到湘江 宁保生曲

第三学年
(一)教学要求
1、气、指、唇、舌技法继续进行与提高,按乐曲表现运用自如。
2、呼吸运用上根据乐曲感情需要富于变化。
3、音量控制大幅度变化。
4、具有更高的表现力,要非常有韵味。
(二)教材内容
1、练习曲:笛子高级练习曲(曲祥、曲广义编)
2、乐曲:(上学期)
雨花之歌 蔡敬民曲
○秋湖月夜 俞逊发曲
○交城山水美 山西民歌 蔡敬民编曲
霍拉舞曲 罗马尼亚民间乐曲
听泉 詹永明曲
备用:南韵 张维良曲
满怀深情望北京 秦咏城曲 蔡敬民编
下学期:○幽兰逢春 赵松庭曲
○三峡随想曲 黄虎威、王其交曲
好啊,新疆 王澍曲
妆台秋思 古曲 杜茨文改编
备用:流浪者之歌 (西)萨拉萨蒂曲 曲广义移植
万年欢 冯子存编

『叁』 笛子入门

一、本人音乐学院竹笛专业大四学生,最初接触竹笛也是因为爱好,没想到一学就是十年,最开始我也是从小学的教学乐器竖笛入手,其实竹笛的指法和竖笛是一样的,开始入门我建议吹中音笛,即调不要偏高也不要偏低,大约E 或者F 即可,因为太大的笛子(调低)耗费气息且指控间距离比较远,不容易掌握,太小的笛子(调高)需要很好的风门(嘴巴)控制力,如果没有专业指导有可能会养成嘴唇紧张的小毛病,所以最好吹F或者E,个人建议E,因为E调的曲子还是很多的,比如《牧民新歌》、《春到湘江》、《亲传抒怀》、《秦川情》等,F调的相对较少。确定笛子是什么调,在笛子右侧第三孔处会有标注。
二、关于指法,初学者可以从筒音作5,或者筒音作1开始学起,个人建议筒音作5,因为基本上所有的教学用书都是从筒音作5开始的,之后可以解除筒音作2这个指法。“筒音作5”又称“全按作5”,顾名思义,就是六个指孔全部按住发出的音为5.
三、关于教学视频或者音频,中国最大的两个民族音乐网站,一个是“华音网”,一个是“中国古曲网”,相关的视频音频下载量是所有网站最多的,我们专业的艺术生也基本上是从上面获取资料的,关于网站不做过多介绍,免得有做广告的嫌疑,O(∩_∩)O~
四、关于具体的练习曲,我就不做介绍了,刚开始的练习曲不过分两类,一类是联系指法的,比如活指调,用来灵活手指,另一类是乐曲,培养调性概念隐音乐感觉,这两类在教科书中都有介绍,推荐许国屏的《青少年学竹笛》,里面的曲子不是很深奥的,可以提高初学者学竹笛的积极性。有问题可以继续追问。O(∩_∩)O~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肆』 小班教案笛曲姑苏行

笛子曲《姑苏行》采用昆腔曲牌结合江南丝竹音乐,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整首乐曲温文典雅、空灵流畅,表现了姑苏清秀恬美的江南水乡风光和苏州园林的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表达了人们游览姑苏时的愉悦心情。在演奏手法上,采用了南派曲笛的演奏风格:华丽的装饰技法,多用叠音、打音、颤音、赠音,基本上不用舌尖上的技巧,把每个音符表现的玲珑剔透、玉润珠圆。即使在快板段里,我们也能感受到每个音符的柔美滑润,真的是把南派的笛风演绎的淋漓尽致。听来如同品味春雨后的西湖龙井,清馨甘美。
曲子分为三段,引子是舒缓的散板,当笛声响起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定是一派烟雨江南的水墨画,多少楼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更有那烟笼雾罩小桥流水、杨柳湖岸……正因为曲子的江南特色,在很多表现江南水乡的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采用了姑苏行的旋律,以至于我们听到这首曲子,在脑海中就会显现出这样的画面。
接下来是第一段抒情的行板,犹如旭日东升后荡漾的春风,它是那么的清新亮丽,迎面扑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感受到了笛声表达的欢快、喜悦,也使我们产生了对美景的向往。这段行板描写的是游人“行”于姑苏城的美景之中,在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因为苏州的园林小巧精致,善于以小见大,在空间的组织上多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造成“步移景换”的效果,可以说是人在画中游,每一步都可以看到一个美的画面。我们在笛声中“看”到了游人们的“行”确是“三步一住,五步一停”的徐徐而行,那笛子在吹奏时气口的巧妙安排所形成的节奏,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游人游览苏州园林时的行行停停和那种兴致盎然、悠然自得的意态。
中段的小快板,并非是描写游人急匆匆的行走。而是描写了游人目睹美景后喜形于色、情溢于外的感慨非常。此时刻,如是古人,当是吟之诵之、舞之蹈之,非此不以畅怀;而今人则是纷纷拿出相机、DV,或独照、或合影,留此存照,非此不以寄情。此一段在演奏风格上更显昆曲特色,旋律流畅而不失强弱起伏变化,速度快而不急,且圆润富有弹性,就如同是舞台上昆曲里的且舞且唱,将曲子领入高潮。
末段舒缓而稍加变化的旋律再现了主题,速度较之一段稍慢,更感旋律婉转动听,此段描写了斜阳夕照下,游人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游兴未尽不忍离去的感情。而我们听者从再起的旋律中再次回味着浓浓的江南风情,说不定一曲未了,你就打定了主意,要一游姑苏了。
《姑苏行》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曲作家、演奏家江先谓先生,他在民族乐器演奏方面是位多面手,因竹笛而名扬,他对江南丝竹音乐演奏风格的掌握尤其精道。。上世纪六十年代,他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并演奏了《姑苏行》和《脚踏水车唱山歌》笛子曲,并因此而享誉笛坛。《姑苏行》一经问世,就成了一首深受大家喜爱的经典名曲,也是每一个吹笛者的必学曲目,但是此曲要吹好、吹出味道实属不易。听《姑苏行》我较喜欢俞逊发的演奏,他的演奏玉润珠圆、空灵飞动,昆腔味道浓郁,还喜欢他演奏的昆曲曲牌的笛子曲,好听的很。你要是喜欢民乐,喜欢笛子,不妨听一听。

『伍』 怎样在音乐课堂中教小学生吹响笛子

-
小学生学习乐器适合吹6孔竖笛——

竖笛不用贴膜,随便可以吹响。初步让他们回学会筒音答5指法,先学习中音七个音阶

1234567,再学习低音567,最后学习高音123,总共13个音阶,熟练掌握以后,

可以吹奏任何歌曲,当然需要会唱乐谱——

阅读全文

与小竹笛音乐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