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班教案方方的颜色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辨别圆形、长方形,并能进行初步的统计。
2、大胆尝试用圆形、长方形来拼出简单的物品造型。
3、感受活动的快乐,体验自己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房子的图谱、电视机图各一张,搭建房子的图形一套
学具:各种颜色,大小的圆形、长方形若干,图画纸若干,浆糊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王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方方和圆圆打来的,它们想请你们帮它们造一座新房。你们看,这是它们新房的样子,我们来看看新房是有什么图形建成的?
幼:“长方形,圆形”。
师:对的,它们的新房是用长方形和圆形建成的,小朋友说的真好.因为啊!方方和圆圆特别喜欢长方形和圆形,所以它们的房子用了这两种形状。
师:“老师已经把造新房的材料准备好了,那小朋友就一起为它们造新房吧!
二、师幼互动造新房。
1、(教师手指图纸上的墙)问:我们先来造新房的墙,小朋友看他是什么形状的?
幼:长方形
2、师:再来盖房顶,用的什么形状呢?幼:长方形。
3、师:“小朋友在看看房子上还缺少什么?
4、个别幼儿操作,师幼认证。
5、统计:师:新房造好了,我们来数一数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圆形?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点数,教师统计记录。
三、教师示范用图形进行操作。
师:“新房造好了,可是里面什么也没有,王老师想送给它们一个礼物,你们看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做好的电视机。
教师示范做一个电视机,后进行统计。
师:你们想不想送礼物给它们吗?你们想送什么给他们?
(请小朋友自由的说一说)送的东西可真多,现在我们就来用方方圆圆喜欢的长方形圆形做礼物送给他们吧!
四、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幼评价幼儿的作品。
活动评析:
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各种图形,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老师和小朋友共同操作搭建房屋,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并观察老师怎么样使用统计表进行记录,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我准备各种图形请幼儿拼图,活动效果很好。
B. 小班数学圆圆和方方教学反思
本课重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回忆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圆圆的,去展专开丰富的想象属,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似乎受到了什么牵制,并不能如我开始所设想的那样去发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于是我又进行了分组比赛,让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看看哪一组找到的方形物最多,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并和 他们一起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引导学生将方形物刻画得更细致、更有趣、更生动,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进行图形的联想,进—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使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人物形象和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由美丽、有趣的形组合而成,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实。认识了生活中事物最基本要素“基本形”和运用基本形进行观察与表现物象。
C. 幼儿园小班美术家庭树教案
导入 1、 学生表演:一家三口 2、 师:请猜一猜,这个懴演的是什么内容?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3、 教师出示课题:我来画棵家庭树。 二、介绍家庭成员 1、 教师出示家庭树并描述: 2、 师:你能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亲戚吗?学生将家庭成员的照片贴在树叶上或画一画家庭成员,然后小组交流。 三、绘制“家庭树” 1、 教师出示一张家谱,介绍家庭树的绘制方法。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范例,在“家庭树”中填写自己的家庭成员。 3、 小组讨论,交流。 四、认识家庭成员的称谓 1、 学生朗读关于称谓的童谣。 2、 学生分小组编写关于母系称谓的童谣。 3、 根据童谣的形式,全班说一说自己其他亲戚的称谓。 五、表达对家庭成员的爱 1、 师:你能根据“家庭树”上的照片,用一名话说一说父母的容貌和性格牲吗?学生自由发言。 2、 对比照片,学生说一说自己容貌的哪些部分和父母相像。 3、 学生用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诉大家,自己性格中的哪些部分像妈妈,哪 些部分像爸爸。 4、 师:我们的容貌、性格都得到了父母的遗传,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那么,你最想对父母说句什么话呢? 5、 师: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大家庭中。你知道其他亲人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吗?你想对他们说一句什么话?
D. 小班美术小小填色家教案咋写
教学目标:
1、初步教幼儿用不同颜色搭配的方法,涂出漂亮的热带鱼。
2、指导幼儿用2——3种颜色练习画画。
3、根据幼儿意愿选择色彩涂画,提高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教学重点: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漂亮的热带鱼。
教学难点:幼儿选择色彩,并均匀涂出热带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准备:师 多媒体课件 背景画一幅 音乐我的海洋 示范热带鱼两条 幼儿 每人油画棒一盒 剪好的热带鱼一条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稳定幼儿情绪。
2、提上课要求。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入。
小朋友,老师现在请你们参观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想看吗?请你们轻轻闭上小眼睛,大家马上就看到了。睁开眼睛吧,看,它就是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课件。
老师指导幼儿逐一看海底世界,引导幼儿看画面上的水草以及海底的其它动物,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热带鱼美在哪里?画面上热带鱼身花纹及色彩的特征,加深幼儿对色彩的认识。
3、教师出示一张黑板长度大的海底世界背景图
(1)小朋友老师也有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片,你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上缺少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缺少热带鱼。
(2)请你们先看看赵老师给热带鱼设计的花衣裳,小朋友一定要仔
细看,师贴上示范热带鱼。
4、幼儿活动:
(1)画面上海底世界里的热带鱼太少了,他们很孤单。小朋友想帮忙吗?
(2)老师发给小朋友不穿衣服的热带鱼,请你用灵巧的小手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一会它们还要去参加服装表演,看看那一条热带鱼穿的最漂亮好吗?
(3)教师指导幼儿涂色,重点指导有差异幼儿。(放音乐 我的海洋)
(4)服装表演马上要开始了,小朋友们快点加入吧!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涂的的热带鱼贴上大画面。
5、作业讲评。
小朋友用不同的颜色为热带鱼穿上了美丽的花衣裳。许多小朋友涂得很好。听,热带鱼好象在说:“瞧,我们的衣服真漂亮啊,谢谢你们!”老师相信大家以后会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努力吧孩子们!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漂亮的热带鱼,还有好多的动物,我们不仅要和他们交朋友,还要保护动物,做一名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E. 小班画画圆教案
设计意图: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主要用圆来描绘物体,以及针对班级幼儿在绘画中的表现:动笔后构思;事先构思和随意图画穿插;绘画内容转移;一形多义;易受他人影响等特点,设计了美术教育活动《圆形变变变》。通过充分让幼儿感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的物品,如:西瓜、太阳、苹果、饼干、球等,启发幼儿想象,大胆的创作和大胆的表现。 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圆形里外添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3、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感知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活动重点:大胆地在圆形里、外进行添画,体验创造性地绘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自主、创造性地联想和添画。
核心要素:想象、创造、
活动准备:
经验积累:观察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丰富感知经验。
小熊吹泡泡大图片、小熊吹泡泡作业单、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吹泡泡玩具、水彩笔、小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熊吹泡泡卡片。师: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出示卡片)小熊在干什么?它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熊是一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它会把圆形变成许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小熊把圆形变成了什么?
二、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小熊变圆的魔术,说说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师:我们一起数1、2、3,再吹一口气,(教师用简笔画形式画出西瓜)提问: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小熊还会变什么呢?第二次变:小熊在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小熊可真棒,它还会变什么呢?小熊在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小结:小熊的本领真大,它能把圆泡泡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三、启发想象
师:小熊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小朋友你想变圆的魔术吗?你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鼓励幼儿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引导幼儿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都说出来。教师可启发幼儿说一说吃的、玩的、教室里、马路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
四、创造、操作
(1)出示小熊吹泡泡的形象。
师:刚才,小熊又吹了许多圆泡泡,小朋友也来做一个小魔术师,把你想变的圆圆的东西都变出来吧。
(2)教师指导幼儿在圆形里边、外边添画。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用范例加以启发引
(3)对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更多的圆泡泡鼓励其创造。师:小熊又吹出了更多的泡泡,你再给它变一变吧。
五、交流讲评
(1)幼儿围坐在作品前,向同伴,向老师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谁变的东西和大家的不一样?
(2)老师讲评: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圆圆的可爱的东西,小熊夸我们真能干!看,小熊奖励给我们许多吹泡泡玩具,我们一起到外面玩吹泡泡游戏吧。
延伸活动建议:
1、观赏活动:引导幼儿观赏生活中各种圆、方、三角形的物品,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2、活动区活动:教师将画有三角形、方形的作业纸放在美工角,让幼儿自由添画,并把作品陈列在作品角。引导幼儿互相观赏添画好的作品。
活动反思:
优点: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我较好的把握了三个结合:
1、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
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生活中随机生成出来的事物,因此我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到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开拓了新的教材教法。从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教案的设计环节,尤其是幼儿的作业单再现了教师的创新亮点。此作业单最突出的特点是美观、游戏性强、具有反复利用性。作业单是用封塑膜过塑的,画错了可以擦去重新再画,并且反正面都有数量不同的泡泡,满足不同需要的幼儿,使幼儿能更为愉悦、成功地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