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小学认识中国画美术教案

小学认识中国画美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1-01-07 19:40:36

Ⅰ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作业认识中国画怎么画

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八课教案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2、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说说对称有什么特点。
2、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讨论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可以怎么样来理解课题《双胞胎》与本课作业的关系。
二、发展阶段
1、学生自学:
(1)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双胞胎"造型?
(对折剪,对折印……)
(2)除了书上的,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用这些方法适合表现哪些主题?
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任务造型。
(在体操房对着镜子做体操,2个小朋友面对面做游戏,双人跳水,花样游泳……)
2、 学生拟订创作主题,并说说准备用哪一种方法来表现这一主题。
3、 学生创作。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要提醒学生收拾绘画工具和材料,要养成不乱扔杂物的习惯,保持教室整洁。
四、课后拓展:可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或动物的组合。
以上就是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八课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Ⅱ 如何帮助学生学习中国画表现技法

很多地方美术教学非常注重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有些学校开设了中国画的课,在校本课程里面增加了中国画的学习内容。现在很多教科书对中国画的教学内容确实有削弱。在中国画教学上,我们曾经带领孩子们尝试着去模仿大师或者我们的祖先画的一些传统题材、传统规格的中国画,花鸟、山水、人物都尝试过,但是我们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在表现这些的时候有一定困难。他们会很容易模仿出来,但是画面里面非常缺乏生机,他们不太理解那些山鸟、山水之间的语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为什么这么大的画面却只画出这么一小部分,那种空间格局到底是什么。对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注重对于水墨、笔墨的感受。现在有条件的家庭的或者是家长有这方面意识的家庭,会从小培养孩子用毛笔练字,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毛笔这个材料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应该让学生熟悉材料。比如,我们可以用一到两课的时间让学生用毛笔写汉字,熟悉一下毛笔中锋或者侧峰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然后熟悉一下宣纸,不同的宣纸如熟宣、生宣,水墨一洇开是什么样的感觉。在这个基础之上让学生接触具体的绘画,比如画花朵,可以先带学生看一些图片,看一些经典的作品,再观察现实生活当中花的结构,让学生加深一些体验,然后就开始绘画。在绘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我们中国的毛笔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变换姿态、力度会有什么不同,水和墨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趣味,理解中国画的语言,慢慢地再通过欣赏来提高他们的认识,高年级学生的传统题材作品可能就会更有生机了。
中学阶段的中国画,以花鸟类、树石类为主。如画花卉时,要了解花卉的结构,如单瓣、复瓣、俯仰含放。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临摹一些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可以是局部的),体验中国画的笔墨趣味,并使他们较快地掌握中国画中的笔墨技法。对中国画的理解,不能单纯照着一个样子去临摹。我们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山水画也是来自于生活的,像花的画法,有复瓣的、有单瓣的、有俯仰的,有含放的等,各种各样的造型都有,都来自生活,让学生画中国画的时候,要有一些形象的照片给学生看看。包括山水画当中石头的皴法,就是根据自然界的山石不同的纹理的变化创造出的。我们给学生讲皴法的时候,就可以给他看一些山石纹理的照片,让学生来了解中国古代的画家是在观察自然这个基础上创作的,而且是用线来表现。
在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技法的学习,还有一方面要让学生多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家创作的精神。中国画的欣赏和学习确实是有难度的,因为很多的中国画都是文人画家画的,很多和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的文化是有关的,这些东西给中学生讲有难度,但是我们可以从技法的角度让学生来了解中国画的特点。
在什么年龄段可以进行中国画的教学,中国画的教学到底用什么形式来进行,是临摹还是随意地、自由地表现?这里面牵扯到很多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我们国内的教科书基本上是在中年级阶段也就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开始编入了中国画的学习内容。一般来说,在三年级、四年级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在宣纸上用毛笔体验水墨,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不是一本正经地让学生去画白描或者是画写意,而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水墨在宣纸上深化的效果。五六年级时,目前有的学校开始进行简单的花鸟画的学习,也有的学校让学生画一些树,或者是山水的衬法。
在美术教学整个过程中,我们提倡的是创造性的培养,也就是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我们美术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但是在传统的中国画的教学中,古人都是强调临摹的,通过临摹学习掌握前人的技法。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传统方法。我们中国很早之前就有画谱,从唐代五代时候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到宋代的竹谱、梅谱,到后来明清时候画谱就更多了,这些就是中国古代给初学画画的人的范本,中国古代在长期的中国画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临摹的方法,这种临摹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在我们中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有一些老师有顾虑,觉得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创造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什么在中国画的学习上要临摹呢?中国画学习的方法,可以通过临摹的方式,但是我们的美术教育总体上还是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是说学习了中国画就抹杀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画的技法学习过程,非常强调师承关系,中国的绘画艺术就是这样继承发展过来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要违背了我们古人的学习方法,不要认为临摹就是不对的。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去临摹,但是我们也要给学生讲清中国的传统画也是来自于自然的,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临摹前人的东西守古而不化地发展过来的。在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让学生临摹一些古人的名作,尤其是到了小学六年级阶段、初中阶段,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临摹,了解我们历史上的一些大师创造出这样漂亮的中国画的技法,学生可能就会有所感悟,如果不通过临摹,他就永远感悟不到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所以,不要把自由表现与临摹对立起来。不管是学生们的水墨游戏,还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临摹,都是在认识中国画的语言,学生了解语言了以后才会慢慢地学会自己去运用语言进行创造。

Ⅲ 求人教版小学6年级的美术目录教案或者教参

六年级上册
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造型·表现)
第二课 风景写生(造型回·表现)
第三答课 心中的风景(造型·表现)
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
第五课 水墨画——动物(造型·表现)
第六课 形体切挖(设计·应用)
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设计·应用)
第八课 宇宙之旅(设计·应用)
第九课 保护文物(综合·探索)
第十课 爱护古建筑(综合·探索)
第十一课 电脑美术(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第十二课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评述)
下载地址:
http://www.pep.com.cn/meishu/jszx/6s/jsjxys/

Ⅳ 小学美术国画教学要教什么内容

中国画是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民族绘画,并有着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国画作品可以与西方任何时代的作品相媲美,越来越为当今世界各国所瞩目。常言道: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有世界性。中国画作为中国一个具的强烈民族性的传统绘画,在中西方文化融合渗透的今天,正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方式发展变化着,为人们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为此,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地开展国画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国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画教学现状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问题
(一)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高科技的工具是接踵而来,今天的中小学生,是"汉堡、牛奶"与"卡通、漫画"的时代,利用电脑进行绘画,古老的书画艺术有时常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绘画技法和调色等方面的能力严重受到制约。对于学生不熟悉的事物,教师讲解起来困难大增,学生是否感兴趣,还要靠教师积极引导。
(二)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作用下,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讲完后全班完成同一幅画。陈章良教授曾经说过:"创新教育从某一角度来说,应是鼓励学生发展他们有个性,有一种创新的意识,千万别把孩子们变成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人。"
(三)家长的不支持,不投资不为学生购买国画用具,我们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还有家长的不理解,教师和学生家长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是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不必说,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学生为适应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标准而把表现潜能严重扼杀掉。
在这种教育现状下,我们的国画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学的有成绩了,就会慢慢得到认可,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好的教学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刚接触中国画时便在笔墨游戏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使之对国画学习充满期待并在每一次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对学生在将来的中国画学习中取得成就至关重要. 小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从玩中让学生熟悉中国画,并培养其乐趣。在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国画课时,对水墨画十分地生疏,若以传统模式机械地要求学生临摹,学生易产生厌烦。此时,我巧妙地利用了"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引导学生通过玩墨、玩笔,让其发现笔的运用。结果学生们随心所欲,画的是千奇百怪,我为他们的画取名为-美丽的梦,因为梦是虚无飘渺的,形态怪异的,他们的画也是如此,对我起的名字他们很满意。
(二)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激发兴趣。如采用揉纸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拓印法等等,使学生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成功感,增强创作热情。
(三)教学中运用风趣的语言,提高学习兴趣。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孩子不同于成人,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风趣化,尽量接近孩子们的生活,这样他们才能够易于接受,也会使教师的工作得以顺畅进行。
(四)讲名人轶事引发兴趣。中国画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很多,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让他们感受到学国画的乐趣。
三、探索新的国画教学模式
美国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学生对于学国画有了一定的兴趣,就要看教师的教学模式了,当务之急就是改变现存的传统的国画教学模式。我在从事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尝试着抛弃传统的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我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一)欣赏中国画,从感受到领悟国画的艺术魅力。在名画欣赏中感受美术作品本身蕴含的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和审美意识。中国画,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因此,美术作品欣赏就是让学生从感受作品到渐渐领悟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及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生活,扩展学生表现面。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而目前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也实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好奇心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
(三)学生课堂活动贴近"最近发展区"。利用写字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中,侧、逆、顿锋的应用以及色彩知识的掌握。即,让学生用平时写字的方法在宣纸上用墨写上字,可以把字拆开、叠加、拼合等方法进行书写,写时也可用各种运笔方法,然后在不同的空间填上颜色。通过训练学生对各种用笔、色彩间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这也是我们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的要求,是让每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或"跳一跳,吃苹果"的润泽和成长的完善化教育。
(四)写生感受式教学。写生,是美术学习、绘画入门的基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画学习与创作也是离不开写生的。但在中国画课堂教学中,安排什么样的写生内容,怎样进行教学,怎样由写生到创作表现,也是值得我们实践探索的问题。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有其优缺点的,面对不同特点和年龄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中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因为学生毕竟不是教师个人的产品,学生是有个性与灵性的人,我们应给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影响。

Ⅳ 认识中国画美术书欣赏作品有哪些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
唐代·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代·韩滉《五牛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
清代·郎世宁《百骏图》
古今中国最25幅亿元天价名画:
1、明代 唐寅《庐山观瀑图》2013年以5.9亿美元成交。
2、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2011年以4.255亿元人民币成交。
3、元代 王蒙《稚川移居图》2011年以4.02亿元人民币成交。
4、北宋佚名《子母猴》2011年以3.62亿元人民币成交。
5、黄泽金《我是中国人》2014年以2.988亿元人民币成交。
6、李可染《万山红遍》2012年以2.9325亿元人民币成交。
7、文徵明《潇湘八景诗画》2011年以2.84亿元人民币成交。
8、潘天寿《鹰石山花图》2015年以2.7945亿元人民币成交。
9、张大千《桃源图》2016年以2.7亿港币成交(约合人民币2.254亿元)。
10、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2012年以2.668亿元人民币成交。
11、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2011年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
12、郎世宁《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2011年以2.037亿元人民币成交。
13、吴冠中《周庄》2016年以2.36亿港元(约合1.97亿元人民币)成交。
14、陈皋《蕃骑弄箫图》2011年以1.84亿元人民币成交。
15、唐寅《仿李唐山水》2011年以1.725亿元成交。
16、明代 吴彬《十八应真图》2009年以1.69亿元人民币成交。
17、张大千《嘉耦图》2011年以1.9106亿元港币成交。
18、吴冠中《长江万里图》2011年以1.495亿元人民币成交。
19、石涛《闽游赠别山水卷》2011年以1.36亿元人民币成交。
20、清代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2009年以1.34亿元人民币成交。
21、清代 钱维城《雁荡图》手卷2010年以1.2992亿元人民币成交。
22、黄胄《欢腾的草原》2013年以1.288亿元人民币成交。
23、八大山人《山水卷》2012年以1.1615亿元人民币成交。
24、常玉《五裸女》2011年以1.07亿元人民币成交。
25、乾隆玉玺2011年以1.14以元成交
至今当代中国十三大最贵健在画家个人最贵十三幅天价画作:
当代中国最贵13幅天价名画:
1、黄泽金《我是中国人》2014年以2.988亿元人民币成交。
2、崔如琢《丹枫白雪》2014年以1.84亿元港币成交。
3、曾梵志《最后的晚餐》2013年以1.81亿元港币成交。
4、靳尚谊《塔吉克新娘》2013年以8510万元人民币成交。
5、张晓刚《生生息息之爱》2011年以7906万元港币成交。
6、范曾《八仙图》镜心2011年以6900万元人民币成交。
7、黄永玉《田家梅》2013年以6325万元人民币成交。
8、刘文西《幸福渠》2010年以4592万元人民币成交。
9、岳敏君最贵的《处决》2007年以4400万元人民币成交。
10、周春芽最贵的《石头系列雅安上里(三联画)》2012年以2990万元人民币成交。
11、王明明最贵的《蒲松龄先生讲书图》 镜心2000年以1380万元人民币成交。
12、史国良最贵的《转经图》 镜片 2014年以1173万元人民币成交。
13、刘大为最贵的《天山迁徙》2014年以1058万元人民币成交。
至今起拍价最贵的二大画家的画:
1、现代 黄泽金《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华龙和谐图》2015年起拍价19亿元港币。
2、近代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2015年起拍价10亿元人民币。
至今中国最贵5幅亿元天价书法艺术作品:

1、北宋 黄庭坚《砥柱铭》2011年以4.368亿元人民币成交。
2、王羲之《平安帖》手卷 2010年以 3.080亿元人民币成交。

3、清朝 乾隆皇帝御笔手卷《白塔山记》2014年以1.1615亿元人民币成交。
4、北宋 曾巩的书法《局事帖》2009年以1.080亿元成交人民币成交。
5、《宋元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手卷 2009年以1.008万元人民币成交。

Ⅵ 四下认识中国画写感受200字

中国水墨画是中复华艺苑中的一制颗明珠,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学生学习水墨画,既可以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技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又可以使他们受到艺术熏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觉得应该充分挖掘祖国的民族文化,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通过小学水墨画教育这个载体,培养小学发现、感知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小学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小学的兴趣、自信、创新等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并且,水墨画用毛笔画画,能大能小,挥洒自如,很适合儿童作画大胆、想象丰富、构思随意的特点。所以,只要耐心引导他们掌握水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你的面前就会呈现出一片新的艺术天地。现就我辅导学生学习水墨画谈几点体会。

Ⅶ 人教版小学6年级的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全册备课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 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 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 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 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 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三、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 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四、课时安排
周次 课题 主要内容 课时
第1周 远近的奥秘 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规律,学习平行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2 课时
第2周 风景写生 学习利用简单的构图知识,并进行风景写生,以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2 课时
第3周 心中的风景 根据记忆或者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 课时
第3周 会动的剪影 了解皮影艺术特点,学会用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 课时
第3周 水墨画—动物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学习用皴法来画动物 2 课时
第6周 形体挖切 用泥在六面体或者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1课时
第7周 我们做乐器 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培养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2课时
第9-10周 宇宙之旅 了解飞船结构,利用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3课时
第11周 保护文物 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课时
第12-13周 爱护古建筑 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增强对传承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3课时
第14周 电脑美术 熟练运用Wingdows绘图板中的绘画工具,进一步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 1课时
第16周 中国画与油画 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在表现方式、表现内容等方面的区别。 2课时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 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讲评上节课作业
⑴透视现象是否准确
⑵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有没有运用在画中?
2、在绘画上色时注意哪些问题?近的鲜明一些、远的灰暗一些。
3、学生继续完成作练习,教师辅导。
4、作业展示
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反思

2、风景写生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作业点评。
教学反思:3、心中的风景

课时:2-3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通过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练习来解决)。
难点: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通过示范和学生实践来突破)。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大挂历风景挂图,示范用水彩画具材料等。
学具:教材,水粉画工具材料和8开作业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画具准备情况,安定好学生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观赏导人,板书课题。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可用优秀学生作业)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三)讲授新课。(边讲边示范)
1.选景构图。
可用较大的彩色风景照片挂历作为实景,也可将学生带到室外,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用挂历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办法。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范步骤为例。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 (见步骤图)。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3.教师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一中景一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四)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自行想象设计。
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
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
(五)学生自行作业,教师指导完成。
(六)简评作业,布置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课。

5水墨画——动物

(第1-2 课时)
目标: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几张小动物的照片。准备好笔、墨、宣纸等。教师准备几幅小动物的图片。教师准备范图。

教学过程:
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
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
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
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3.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讲述调墨、调色。
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
修改调整完成。
4.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
5.老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用笔、用墨以及动物的造型。
6.征集作业、讲评,提高审美能力。
(三)课后拓展
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

水墨画——动物
(第3-4 课时)
目标:复习前一课时所学画的小动物。学习螃蟹和松鼠的画法。
重难点:笔墨的掌握和使用小动物的造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松鼠和螃蟹的图片。准备作画用的工具和材料。教师准备好范图以及工具材料。
课堂教学:
请两位学生上台画麻雀和虾,老师进行讲解,指出优缺点及应改正的地方。
老师现场示范讲解松鼠及螃蟹的画法,并归纳出作画的步骤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让学生直观感受作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布置作业,画松鼠和螃蟹。
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动物的造型及笔墨的处理。
征集作品并讲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后拓展
要求学生画一幅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水墨画。

7、我们做乐器
课时:2-3 课时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乐器
难点:设计乐器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 。

教学过程:
第1-2 课时
(一)、引导阶段
1、 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
2、 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
3、 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
4、 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
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
: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
(二)、 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
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

交流与评价:
1、 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
2、 师生交流评价。
3、 布置下节课工具。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1、 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和声方面继续加工乐器,让自己的乐器更好。
2、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 学生展示乐器
①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② 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③教师评价,小结。
4、 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8、宇宙之旅
课时:2 -3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教学用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
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欣赏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3.导入课题。
4.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5.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
6.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
1.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3.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4.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6.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7.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8.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
9.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三、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阅读全文

与小学认识中国画美术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