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奥尔夫音乐乐器照片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的回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认主题音乐,感受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
3.尝试多种乐器合奏,感知多种乐器的音效。
活动准备:
农夫、小鸟、小鱼流水、雷电图片;响棒、手摇铃、沙锤、铃鼓、三角铁;配套音乐CD和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春天来了,所有的小动物都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回旋曲曲式
1.初步感受音乐
师:春天的到来大家都很开心,连森林里都想起来春天的声音……(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
师:刚才有哪些小动物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了?
2.随故事情景感受音乐曲式
(1)肢体动作创编
师:小动物们看到春天来了都做了点什么漂亮的动作?你们来做一下试试……
(2)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讲故事,伴随肢体动作。
3.角色扮演——辨别主题、感受情境
(1)教师和幼儿合作扮演
农夫:学农夫耕田和播种
小鸟:学小鸟捉虫、戏水、梳理羽毛、飞翔、玩耍
小鱼流水:学流水中的小鱼戏水
打雷闪电:用手抱住头或两人相拥
(2)幼儿自主扮演
三、乐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乐器音响效果
师:今天哪些乐器宝宝来了?
(教师分别演奏各种乐器,让幼儿感受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了解乐器音响之间的区别)
师:你们来听一听,今天来的乐器宝宝像什么声音?
(教师一一演奏乐器,请幼儿猜想乐器和动物形象的配对)
2.教师示范乐器操作
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变化操作各种乐器。注重乐器的正确操作姿势。
3.幼儿分组操作
四、导出活动
——律动结束
B. 健康教案《喂小鱼》小班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2、 学会躲闪,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平坦宽阔的活动场地,小鱼头饰,儿歌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小鱼在水里怎么游吗?老师学给你们看。”
教师示范动作
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小鱼小鱼快回家,谁游慢了我就抓。)
幼儿边说儿歌边跟着老师做动作。
师:”孩子们游得真好。你们是小鱼,我是鱼妈妈。
小鱼们跟着妈妈到大海里去玩吧。”
听音乐进入活动场地,在教师带领下,学小鱼游的各种动作
二、开始游戏
1、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小鱼,一部分幼儿作渔网。做渔网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鱼儿的幼儿站在圆圈中间。游戏开始:教师和幼儿唱儿歌(小鱼小鱼快回家,谁游慢了我就抓。)当说到最后一句“谁游慢了我就抓。“扮作鱼儿的幼儿找空隙钻出去四散跑开。跑的慢的幼儿就会被鱼网捉住,被捉到的幼儿不能再参加游戏,直到把鱼儿都捉完。第二次游戏让幼儿换角色,游戏继续,教师根据幼儿掌握游戏的情况,适当增加游戏难度。
注意事项:
(1)小朋友在画定的池塘范围内跑。
(2)跑时不要拥挤,要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表扬平时胆小的孩子及摔到了自己爬起来的幼儿,
随音乐做放松活动。让幼儿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网小鱼的游戏,想想还有什么好的玩法?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积极参加活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快速跑的本领,学会躲闪。还培养了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在这节活动课中教师还充分利用背景音乐代替教师的语言,较好地刺激了幼儿的音乐感官和运动感官,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成为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动作、表达情感、开拓创新的过程。
C. 小班美术小鱼爱唱歌教案
活动目标:
1、学画封闭的圆。
2、借圆想象。
活动准备:
印有鱼形的图回纸,五彩的蜡笔。答
活动过程:
1、演示与讨论
(1)师:今天我班来了一个客人,瞧,它是谁呀?(出示鱼)
(2)师:小鱼来了,它想请小朋友们教它学唱歌,你们愿意吗?
(3)师:那我们想教它唱什么歌呢?(征求幼儿的意见,选一首大家熟悉的歌。)
(4)师演示唱一句画一个圆。我是怎么教的?小鱼唱歌时一边唱一边游,游啊游,碰到朋友手拉手,拉住了手它就学会了。(提示幼儿画一个封闭的圆)
(5)我们一起叫它唱歌吧。(幼儿唱,师示范画圆,强调画一个封闭的圆。)
(6)师:谁愿意上来教小鱼唱歌?(个别幼儿尝试)
(7)师:看一看,小鱼唱的歌里有什么?(想象歌里唱些啥?如花朵、皮球、太阳等)
2、创作要求
师:现在我们班游来了许多的鱼,它们也要学唱歌,我们一起去教它们吧!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3、讲评
展示所有小朋友的作品,哪条鱼学会了,哪条鱼没学会,为什么?
D.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小鱼游游游教案什么写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用自然地声音来演唱歌曲,并且用简单的动作模仿。 2.愿意听音乐或教师的演唱做小鱼游的动作,学习小碎步。 3.初步尝试按规则游戏,在于教师教师单独身体接触的过程中增进师生情感。 活动准备: 1 小鱼游水的图片一张,画面上有不同姿态、向不同方向游动的鱼若干条。 2 幼儿观察并模仿过小鱼游的样子。 一,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小鱼游的兴趣。 1、教师:看!谁来了。 2、教师引导幼儿拍手欢迎小鱼,向小鱼问好 (二).幼儿跟音乐,学唱歌曲《小鱼游》 1.教师示范唱。 2教师边操作小鱼边说歌词。 3幼儿看小鱼表演熟悉歌词。 4教师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旋律(小鱼不动) 师:小鱼游累了,我们让小鱼休息一下。老师把小鱼刚才游的动作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和小鱼一起来听一听。 5教师弹唱歌曲《小鱼游》,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熟悉旋律。 6幼儿看小鱼表演,跟着教师的旋律一起唱歌曲2-3遍。 起大声唱 (三)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1、 教师:小鱼是怎样游来的呢?谁用动作做一做? 2、 幼儿调动观察积累的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示小鱼游, 教师注意反馈幼儿的动作,指导全体幼儿有重点的模仿学习。 (1)、引导幼儿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小鱼游。 (2)、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动作,幼儿跟教师边唱《小鱼游》边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走小碎步。 (4)、幼儿尝试行进间做小鱼游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脚的动作,强调小鱼游的轻轻的快快的。 二.幼儿玩游戏“小鱼游”。 1 教师:鱼宝宝今天要和妈妈做什么游戏呢?听听与妈妈唱什么。 2 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最后一句歌词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 3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 (1)教师:唱到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师以鱼妈妈的身份,其他幼儿边唱歌曲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好点点 头,摇摇尾巴,互相问好,励幼儿大胆亲近其他小朋友。 (3)幼儿继续游戏。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到教室外面去找找别的班的孩当自己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用自然地声音来演唱歌曲,并且用简单的动作模仿。 2.愿意听音乐或教师的演唱做小鱼游的动作,学习小碎步。 3.初步尝试按规则游戏,在于教师教师单独身体接触的过程中增进师生情感。 活动准备: 1 小鱼游水的图片一张,画面上有不同姿态、向不同方向游动的鱼若干条。 2 幼儿观察并模仿过小鱼游的样子。 一,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小鱼游的兴趣。 1、教师:看!谁来了。 2、教师引导幼儿拍手欢迎小鱼,向小鱼问好 (二).幼儿跟音乐,学唱歌曲《小鱼游》 1.教师示范唱。 2教师边操作小鱼边说歌词。 3幼儿看小鱼表演熟悉歌词。 4教师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旋律(小鱼不动) 师:小鱼游累了,我们让小鱼休息一下。老师把小鱼刚才游的动作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和小鱼一起来听一听。 5教师弹唱歌曲《小鱼游》,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熟悉旋律。 6幼儿看小鱼表演,跟着教师的旋律一起唱歌曲2-3遍。 起大声唱 (三)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1、 教师:小鱼是怎样游来的呢?谁用动作做一做? 2、 幼儿调动观察积累的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示小鱼游, 教师注意反馈幼儿的动作,指导全体幼儿有重点的模仿学习。 (1)、引导幼儿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小鱼游。 (2)、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动作,幼儿跟教师边唱《小鱼游》边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走小碎步。 (4)、幼儿尝试行进间做小鱼游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脚的动作,强调小鱼游的轻轻的快快的。 二.幼儿玩游戏“小鱼游”。 1 教师:鱼宝宝今天要和妈妈做什么游戏呢?听听与妈妈唱什么。 2 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最后一句歌词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 3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 (1)教师:唱到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师以鱼妈妈的身份,其他幼儿边唱歌曲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好点点 头,摇摇尾巴,互相问好,励幼儿大胆亲近其他小朋友。 (3)幼儿继续游戏。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到教室外面去找找别的班的孩当自己的好朋友。
E. 谁有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小鱼游
音乐:小鱼游 活动目标: 1、 愿意听音乐或教师的演唱做小鱼游的动作,学习小碎步。 2、 借助对小鱼的认知经验,尝试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小鱼游。 3、 初步尝试按规则游戏,在于教师教师单独身体接触的过程中增进师生情感。 活动准备: 1、 小鱼游水的图片一张,画面上有不同姿态、向不同方向游动的...鱼若干条。 2、 幼儿观察并模仿过小鱼游的样子。 3、 教学CD。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小鱼游的兴趣。 1、 教师:看!谁来了。 2、 教师引导幼儿拍手欢迎小鱼,向小鱼问好 (二)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1、 教师:小鱼是怎样游来的呢?谁用动作做一做? 2、 幼儿调动观察积累的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示小鱼游,教师注意反馈幼儿的动作,指导全体幼儿有重点的模仿学习。 (1)、引导幼儿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小鱼游。 (2)、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动作,教师唱《小鱼游》1/2句为幼儿伴奏。 (3)、引导幼儿学习走小碎步。 (4)、幼儿尝试行进间做小鱼游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脚的动作,强调小鱼游的轻轻的快快的。 3、幼儿听教师唱歌练习做行进间小鱼游动作,教师提醒幼儿找空地方游 (三) 幼儿玩游戏“小鱼游”。 1、 教师:鱼宝宝今天要和妈妈做什么游戏呢?听听与妈妈唱什么。 2、 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最后一句歌词“我要捉住你”。 3、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 (1)、教师:最后小鱼怎么样了?被谁抓住了? (2)、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在唱完“我要捉住你” (3)、教师以鱼妈妈的身份,宝宝每个幼儿,再让每个“小鱼”抱抱“鱼妈妈”,鼓励幼儿大胆地亲近老师。 (4)幼儿继续游戏。 (四)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鼓励幼儿时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鱼游,最后,教师鼓励被捉住的“小鱼”和“鱼妈妈”抱抱
F. 污水中的小鱼的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必须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在音乐教学之前认真考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在活动设计时,教师旨在充分挖掘活动中的音乐元素,并结合幼儿园思维特色,在情景化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小鱼游的不同姿态,感受音乐的优美。
活动目标:
1、 大胆尝试用手的不同动作表现小鱼游。
2、 在优美的旋律中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重点:运用手不同的方位变化和动作表现小鱼游的姿态
难点: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小鱼游的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最基本的鱼游动作。
物质准备:
1、音乐,鱼儿游的视频,彩色袜子等。
2、活动室场地布置:背景装饰有立体的水草、珊瑚、石头道具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欣赏——学做小鱼体验音乐的优美
(一)模仿鱼游——师生进入游戏场景
提问:小鱼尼莫生活在哪里?
你们能像妈妈一样游到它的家吗?
(教师扮演鱼妈妈,鼓励幼儿用学过的动作来表现小鱼游动。)
(二)畅游大海——复习巩固鱼游的基本动作
1、了解鱼游动作和手的甩动之间的关系
重点提问:小鱼怎样才能使自己游起来?
如何让小鱼游的快?(尾巴甩的快)
小结:小鱼是靠尾鳍、鱼鳍帮助它游水、掌握方向。摆的速度快,游的速度也快。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甩动双手。
请幼儿观察:为什么有的小鱼游的很美?
(三)鱼儿共舞——感受旋律的优美
1、欣赏旋律
重点提问:音乐听起来感觉如何?(幼儿回答:很美、听了想睡觉……)
2、感受音乐
(1)师生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打身体各部位。
(2)师生共同随音乐模仿鱼游。
(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幼儿巩固已有的基本动作经验,并通过拍打身体各部位的方法感知音乐的特性,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尝试表演——模仿鱼游的各种姿态
(一)师生互动——一条小鱼游啊游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鱼的颜色及花纹。
重点提问:尼莫的朋友好看吗?为什么?
2、打扮小鱼,随音乐进行各种方位的游动。
(1)小鱼穿衣服
引导幼儿双手套上彩袜,说说自己是什么鱼。
(2)模仿一条小鱼游啊游
重点提问:怎样让自己变成一条鱼?
(引导幼儿发现将双手掌心合拢,在胸前左右摆动,如鱼儿游动)
(3)随音乐游动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一条鱼儿的不同方位游动姿态,如: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转弯游等。
G.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鱼追小虾的节奏型怎么写
中班:音乐游戏活动《小鱼追小虾》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2、感受音乐的游戏性,随音乐节奏表现小鱼小虾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小鱼,小虾的头饰或胸卡,与幼儿人数相等。
2、各种图形卡片。
3、磁带《小鱼追小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小客人到咱们班做客,大家鼓掌欢迎,它们都是谁呢?(出示小鱼、小虾的头饰)它们要跟小朋友一起,用图形宝贝来做个游戏,大家高兴吗?
二、欣赏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
教师:小鱼和小虾是好朋友,让我们听一听它们在一起做什么游戏呢?
2、教师边弹奏曲调边说歌词。
教师:我们一起说歌词,看看小虾是怎么跑的,小鱼捉到它了吗?
三、做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唱歌的时候,小鱼和小虾都等着急了,我们看看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朋友(出示图形宝宝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1、教师指导部分幼儿扮演小鱼和小虾玩游戏,其余的幼儿为他们伴唱。
2、幼儿自愿选择游戏角色,佩戴头饰尝试表演游戏。
3、幼儿再次听音乐做游戏,加深对游戏规则的认识,体验“捉”的情趣。
活动延伸:在游戏过程中,除了集体活动外,还可以分组游戏,逐步加大游戏密度。